豬一生都被關在豬圈裡,但為什麼沒有抑鬱症的表現行為?
12-03
比如說厭食之類
不是沒問題,是你不知道。圈養豬經常會互相啃尾巴,專業上叫咬尾癖,以至專門有一種仔豬斷尾的方法,意圖防止日後互相啃引起的不適和感染(尾巴疼會影響增重啦)。
從一組斷尾照片引發的斷尾思考
怎樣給豬斷尾?這10個流程才是標準動作
順便說一個差不多的,密集養殖的雞很容易有啄癖,就是互相啄羽毛和身體,啄到脫毛血肉模糊,於是專門有一種雞雛斷喙的方法。
雞斷喙有什麼好處
雞斷喙的技術細節
雞斷喙—在線播放
這些和習性、生理因素、壓力、單調環境都有關係。
圈養動物的心理狀態普遍不正常,擱動物園不豐榮來回搖擺身體那叫刻板行為,表現不明顯一點的整日百無聊賴不想動。而養殖動物,少動更容易增重反而成了好事,不太影響肉品的情況下,午餐肉開不開心人類會有多在乎?
因為成年母豬的智商相當於4歲兒童,美國的農業州紛紛對農戶宣傳逐步改革,改變豬從出生後就被關在籠子的情況。這項工作還需要很多人的關注,很多工作亟待推進。
這是因為豬和4歲的孩子一樣可以感受到恐懼、壓抑、喜悅。
希望可以有更多人關愛動物。子非豚 安知豚不樂?
子非豬,安知豬不抑鬱
自殺是對痛苦的恐懼超過了求生慾望,
他是建立在對未來的預期上,需要高級智能,豬沒有這種智能。其次,自殺是一種主動適應環境的能力,豬並沒有發展出這種主動適應能力。其活動只是基於簡單的刺激——應激反應模式。
主動適應
刺激——價值判斷——應激
被動適應
刺激——應激
抑鬱同上
它們不會抑鬱的過完一生。
一般來說養殖場的豬分為三類:種公豬、繁育母豬、商品豬。
種公豬一般兩三年就換了,淘汰的直接進屠宰場。還沒過完一生就被宰了。
繁育母豬分後備母豬和生產母豬,每年都有淘汰率,三年左右就換一茬母豬。換下來的母豬你懂的。
商品豬:生下來到上市不會超過六個月。
還沒等豬抑鬱呢,都進屠宰場了。
感覺樓主是個好有愛心的人
誰說我不抑鬱?!
要是說起我們吃的肉,哪一隻不悲慘?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了,說豬其實是聰明又愛乾淨的動物。動物也是有感情的啊,別說現代養殖場里密密麻麻被關著,一些狗被留在家裡沒主人陪伴還孤單寂寞要搗亂呢。據說坐過監獄的人不喜歡養魚養鳥,因為他們懂被禁錮沒有自由的痛苦。
因為它們有信仰
刻板行為,呆板行為,規癖行為
通過一個事情的不同說法就能知道
是學什麼磚業的,是在哪學的…………
國外以及國內的一些學者對此研究很多
歐盟早已經就動物福利相關立法,
(某些人士功不可沒,這句成語在這用真是意味深長)
美國一些牧場也受其影響開始改造。
中國?
中國還在學習歐美之前的設計思路
只有極少數的開始改造,考慮動物福利。
具體就不細說了,要不就成廣告了。
我本可以適應黑暗,假如我不曾見過光明。
在那樣的環境里,食物是唯一快樂的源泉。
我還想知道,種豬腎虛嘛?
請正面回答,你怎麼知道豬被關著是沒有抑鬱的。
因為它們不清真?
不只是豬啊 很多動物關在籠子里 時間久了都會有刻板行為…主要是環境太單調
伐開心……
試想一下你被關在籠子里 沒電視沒電腦沒手機沒WIFI…
感覺應該是眼界的問題吧,他們可能認為世界就是豬 圈。所以沒有抑鬱
不同的豬有不同的性格吧。。。
推薦閱讀:
※不是來求安慰的,職業生涯走進了死胡同,求指路?
※適應不了這個社會,怎麼辦?
※是什麼讓你走出了抑鬱?
※有強烈抑鬱情緒的情況下如何找到工作?
※抑鬱症患者假裝正能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