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嬰兒要不要一起睡?

看到網上有科普帖,說母嬰同眠好處多多,可以調節呼吸規律、起到安撫作用、調節體溫等等,這些說法靠譜嗎?
如果是這樣,那麼孩子大概長到多大的時候,才需要讓他們一個人睡?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關於和孩子一起睡還是分床睡無論在哪裡都是有很大爭議的問題,我們在比較了兩種的優缺點之後選擇了分床。我們家是不到半歲開始分床,7個月左右分房。睡眠質量有好有懷,但是我們非常清楚具體時間原因是什麼,所以能夠一直堅持到現在兩歲多。

分床睡在我看來有兩個最大的優點:
1. 安全。這也是國外醫院提倡分床的很大原因。父母和孩子同床會提高嬰兒猝死綜合症的幾率。寶寶還小的時候,父母通常都比較累,睡眠會比較沉,如果不小心翻身壓倒孩子,是非常有可能致死的。父母的被子,蓋到孩子的頭窒息的危險也非常大。為了杜絕窒息危險,國外要求寶寶的床要是硬床墊,睡覺的時候只能穿連體睡衣,不能有被子,毯子,玩具,枕頭,任何可能導致窒息危險的東西。儘管我們討論可能是萬分之幾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後果是誰都不願意承擔的。

2. 睡眠質量。其實每個寶寶睡眠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這是一個要根據情況討論的。我們家由於是自己帶孩子,沒有父母幫忙,我需要工作,白天只能靠我老婆。所以我們(我和我老婆)的睡眠質量成為能夠堅持下來的必要條件,我們選擇了在4個月左右開始睡眠訓練,並將妞妞移到了她的床上。為了保證我們足夠的睡眠,我和我老婆是每人半夜輪流去和孩子睡一個房間,這樣起碼每個人可以得到5個小時連續的睡眠時間。後來妞妞自己睡的越來越好,沒有必要再和她睡一起,就徹底的分房了。她半夜醒過來的時候我們才過去。
我們發現,在和我們一起睡的時候,不光妞妞容易醒,造成我們睡的不好,她自己也睡的不好。分床以後她的睡眠質量有提高。雖然後來第二次和第三次睡眠退步的時候我們非常痛苦,但是我們知道後面有著光明等著我們,所以才能堅持下來。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稍微好一點的選擇。我非常同意 @豬豬提到的安全感的問題,給予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對於孩子的信心,成長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我也承認和孩子同床能夠提高這樣的安全感。但是我也相信這樣的安全感可以在睡覺意外的時間給予,在她醒過來的時間,我們花時間和她在一起,我們陪她玩,我們和她交流溝通,這些完全可以彌補。

目前,美國家庭父母和孩子同床的比例在逐漸增加,但分床睡的依然佔大多數。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同床的時候孩子睡得更好,就像你提到的那些優點和其他答案中提到的優點。但是,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分床的時候睡的更好。這些只有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決定。

睡眠對於養育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但是我相信,當父母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在一起,當父母了解了足夠的信息以後,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無論你的決定是什麼,堅持下去。

========================萌萌的分割線======================================

距離首次回答這個問題過去了剛好一年,現在再次回來補充答案。這次的區別在於,我們有了老二,現在11個月,而老大剛剛滿三歲。

姐姐仍然是自己一個房間,但是大概有一半的幾率半夜會醒,我們會有一個起床到她房間,沙發上或者地上陪睡。不知道這個情況會在什麼時候有改善。
妹妹從生下來就在我們房間。剛開始還有自己的小床,但因為頻繁的母乳,後來索性就爬上了我們的床,直到現在。 11個月了,早該斷夜奶的年紀,因為各種各種原因,沒有辦法斷。現在仍然是大概2個小時醒一次,媽媽再次奶睡著。

有兩個孩子的好處之一,就是深刻的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孩子的時候,容易陷入過度的自責或者過度的膨脹,以為自己做的多不好或者多好。但是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孩子不一樣而已。


我們家從出生開始,一直嬰兒床拼大床睡,直到最近2歲8個月孩子主動要求分房自己睡,入睡前也不要我們陪著,還要求我把自己的房門關上,我一一照辦,一睡到天亮。從來沒有引導過他自己睡,都沒想到這麼早能自己睡,可孩子要求獨立自主(自我意識爆棚階段)是阻擋不了的。

先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如果沒有特殊的問題,母親和嬰兒一起睡比較好,等待孩子自己主動獨立睡。

母嬰同睡最重要的好處(僅這一條就足以)就是安全感。嬰兒就得跟母親多待在一起,恨不得形影不離才好,為什麼晚上要刻意分開?國外有很多人是從出生就讓孩子自己睡,美其名曰為獨立,可是獨立這事應該孩子自己做主,他們的安全感滿足了自然會尋求獨立的。

很多孩子到上小學了還不自己睡,根本不提自己睡的要求。這種情況在中國很常見,一個原因是孩子的安全感沒有真的得到滿足,二個原因是家長沒有抓住孩子獨立的信號,過度擔心阻礙了孩子的獨立,這一點何止在睡覺方面,其他方面都是這樣。

所以很多人才會有這樣的兩難:要麼就出生強迫嬰兒自己睡(安全感怎麼辦),要麼一旦「失守」就得睡到上小學以後(獨立性似乎又被耽誤了)。

其實是可以兩方面都兼顧的。

當然,怎麼睡要結合每家的具體情況,只要大家相對綜合最舒服,就是好的選擇。

本文主要強調兩點:

1.不用僅僅因為擔心孩子不夠獨立而選擇出生就分房睡。

2.如果選擇母嬰同睡,從一開始就盡量不阻礙孩子的獨立。


下面具體說說我家的情況。

從孩子出生起,我們選擇了嬰兒床拼大床的睡眠方式(只要卧室空間充裕),彼此陪伴又互相獨立。這個想法是從《西爾斯育兒百科》上看到的,書上有個圖,我們看到後立刻選定了這種方式,專門買了一個可以拆掉一邊圍欄的嬰兒床。

順便說一句,嬰兒不僅要和母親一起睡,也要和父親一起睡。沒錯,是爸爸,而不是姥姥、奶奶、阿姨等人和媽媽一起跟寶寶睡,當然更不是沒有媽媽由其他人陪寶寶睡。

這樣的布局就是在維護爸爸媽媽的第一位關係,鼓勵孩子的獨立性。

這個第一位的關係不僅僅是睡眠安排的布局,還體現在明確地告知孩子界限:這是爸爸媽媽的大床,這是寶寶的小床,各睡各的床。

偶爾他爬到我們中間來睡,我們會嘗試過一會把他勸走,小一點時主要用把他輕輕弄走的肢體語言表達拒絕,大一點主要靠語言勸說,有時候他先睡著了佔了我們的地盤,我們也會把他搬回去,他總共只有不到五次得逞(事實上沒妨礙規則的堅固)。

我們的堅持規則讓他明白界限,自然就明白了他的位置。我們的大床沒有因為有個娃被霸佔,我們沒有自己擠著沒地方睡讓給寶寶。

另一方面,我們非常享受一起睡這件事,不僅孩子喜歡我們也喜歡,親密的場景我就不秀了。睡前程序在我們家都是親子遊戲時間,由孩子的秩序感主導。

無論我們再忙,我們始終守住了陪孩子睡的底線。(娃爸從來不出差,偶爾我出差或我們倆有人生病的時候,由另一個人單獨帶娃睡。)


這裡要強調一下,保證較好的睡眠質量,很重要一點是:不要畫蛇添足做太多孩子根本不需要的事情,打擾孩子的睡眠(這一點在其他方面也一樣),否則大家都累都睡不好。

秘訣就是偷懶。

睡不好覺是育兒中最磨人的事情之一了,我們可以說是竭盡全力地偷懶。從孩子出生第一天起,晚上我除了餵奶、大便換紙尿褲(也就很短時間段有此需求)之外啥也不幹,不拍嗝,不安撫,不管娃冷不冷睡沒睡,只要不大哭就不理娃,我自己倒頭就睡。偶爾娃晚上小鬧一下,我就扔給娃爸管,娃爸比我更偷懶,往往更快達到效果。半夜試著玩點花樣沒人響應,娃只好乖乖睡覺。

10個月(其實可以更早)的時候路易就自己入睡了(那時還沒斷奶,睡前餵奶但不奶睡),一開始還摸摸他安撫,很快啥也不用了,我們關燈就睡自己的,管他啥時候睡著的。

偶爾娃睡前光玩不睡覺,我就動用上娃爸這個絕密武器,讓娃爸挨著娃睡。娃爸沒兩分鐘就呼嚕聲連連,娃一看沒勁還是睡覺吧,不一會也進入夢鄉。娃爸也好有成就感,常常爭著陪寶寶睡,覺得共享睡眠很親密。

斷奶以後(我生病需要吃藥兩個月,斷奶過程很順利,娃沒感覺到沒奶吃的威脅,就忘記了吃奶這事,詳見如何給孩子斷奶(母乳)? - 豬豬的回答),半夜娃就不醒了,偶爾哼哼摸一下或安撫一句話就好。(我是一個早出晚歸的在職媽媽,沒提前斷夜奶,選擇一起睡也有這個原因。)

除了偶爾生病,路易晚上幾乎沒磨到我們,睡眠質量很好,睡得時間長。白天睡眠也是如此,從兩個月起自己形成了規律的3小覺(那時候我們自己帶娃,白天我一個人在家很安靜),一共4、5個小時,後來慢慢減至兩小覺、一小覺,現在(2歲9個月)白天還能睡3小時,加上晚上睡眠總量都達到甚至超過標準。

其實路易曾經是個「睡眠困難寶寶」。在兩個月之前,我們家是有很多人帶娃的,娃有點小破事就一堆人衝上來,人多雜亂的結果就是路易白天一點覺也睡不成,睡得不好就更難睡好,惡性循環,人少干擾少就好了。

以上這些都給了孩子體驗,睡覺是自己獨立可以做的事。

隨著娃越長越大,那個嬰兒床有點小了,我們也沒有換個大點的兒童床放旁邊(其實主要是因為懶)。路易天天擠著睡,大床邊上佔得多點我們都要跟他抗爭一下(主要是為了自己睡著舒服),沒有給他創造引誘他留下來的環境。

2歲的時候,路易有一次非要自己到客廳睡,我們當時還覺得好受挫被拋棄,後來弄明白是秩序感在「作祟」,路易是怕熱要和客廳的電扇在一起,後來把電扇拿到卧室就好了。參見博客或微信訂閱號的文章《分床風波》,博客路易一世的成長觀察,微信訂閱號「蒙台梭利家庭育兒實踐」或「mtsljt」。

這件事提醒了我們,從這以後我們就做好了有一天孩子會主動離開的心理準備,這對我們後來的不阻礙非常重要。

果然,過了好幾個月,路易開始出現這樣一種行為,如果他睡前生氣了,他就要求到客廳沙發去睡覺。生氣的情況比如想做什麼事沒做好,比如不小心碰到頭了,比如爸爸媽媽沒按他的秩序感操作。

我們一開始覺得客廳沙發沒法睡呀,又冷又小又不舒服,可很快發現他是鐵了心要去的。如果不讓他去,脾氣鐵定升級,有一次他拉不動我們,幾次自己勇敢地衝出去,因為沒有燈害怕又回來。而且,無論他脾氣升級到哪個程度,只要一到外面,立刻風平浪靜,如果他一要求你就讓他去,他都不用你陪著自己在那很快睡著。我們一開始還等他睡死把他抱回來,結果他半夜醒來發現自己被抱回來也很生氣。

我們很快轉變思路,只要他要求就讓他自己睡吧,我們只用給他周圍放置些椅子保護,就可以回來高枕無憂了,不用跟他較勁,也不用等他睡著,多好。有一次路易就這樣一個人在客廳睡的,第二天醒來問他睡得好么,他還說睡得好。

還有幾次他累了,跟我們說他自己去睡覺了,就真的睡著了。比如有一次爸爸陪他在沙發玩,路易突然說:「寶寶要去睡覺了。」 「爸爸陪你去吧。」 「爸爸不陪,爸爸坐在沙發上。」 說完他自己就去我們房間睡覺了,也沒關門。等我們在浴室開著門洗漱忙完一看,路易已經睡著了。還有一次中午,由於買了新傢具在安裝,我們都忙得要死沒人管路易午睡的事情,路易撐到3、4點,突然自己說寶寶要去睡覺了,自己到床上睡著了。

他要爭取的,只是一個在哪裡睡、什麼時候睡的自主權。

我們又想,他要自己睡,乾脆建議他去書房睡,比沙發強多了。我們唯一的引導,就是告訴他這是寶寶的房間,寶寶是在這裡睡的。有幾次路易要求我們陪他到書房睡,我們雖然最後妥協了,但明確強調:「這是寶寶的房間,爸爸媽媽要在爸爸媽媽的房間睡的。」

與此同時,路易自發玩起來模擬睡覺遊戲,常常傍晚的時候說寶寶要睡覺了,自己跑到他的床上玩一會,唱歌、自言自語一番,然後過一會出來說寶寶睡醒了,其實根本沒睡覺。

再後來,路易主動提出晚上自己睡。有一次,他睡前表示肚子癢要自己去睡覺了(還找個借口,都怪之前我們的阻攔),跑到他自己的房間,媽媽跟著過去,路易說寶寶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了,這是要爭取獨立空間呢。這次嘗試以半小時後路易跑回來結束,他說睡醒了,看來只是一次調整對時間段的模擬。


幾次預演之後,終於要真刀真槍了。

春節前一周,路易主動要求自己在獨立房間睡覺,我們到門口偷偷看他被發現,他要求道:「寶寶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了,媽媽走,不要關門。」 早上醒來問他:「寶寶自己睡得好么?」 「睡得好。」 「寶寶喜歡自己睡還是跟爸爸媽媽一起睡?」 「喜歡自己一個人睡。」 簡直太天使了,我們都沒引導,這一切都得益於「自我意識敏感期」,真是想不到。

過了兩天,路易自己睡覺的程序按部就班完成後,媽媽剛被他指揮著回到房間鑽進被窩,路易又呼喚起媽媽。媽媽過去一看,路易只是為了叮囑一句:「媽媽房間的門要關上。」 好感動!原來,他觀察到爸爸媽媽的房間每天都鎖門,之前他要求不關門只是他的安全感需要,那時他還顧及不到爸爸媽媽的需求。儘管我們沒提,路易會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有能力顧及別人的時候,主動地滿足別人的需求,這是他表達愛的方式。


這裡有幾個關鍵點強調一下:

1. 家長不要給孩子傳遞害怕的信號。其實路易的關注點並不在害怕上,人家滿腦子都是「我是個獨立的個體」的想法。家長不要去渲染害怕的情緒,不要提醒孩子自己睡是件很害怕的事。本來嘛,自己睡是件多麼普通正常的事。

2. 家長不要表現出不舍或擔心。這不僅體現在不說捨不得的話,不做挽留的動作,還體現在對孩子放心上。不用主動去睡前陪伴、講故事,也不用半夜跑去看看摔沒摔、蓋沒蓋被(我用的分腿睡袋,即使蓋被子孩子晚上冷了會自己找被子蓋的),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孩子今天要求多少就做多少,明天不要求了就別做。

3. 不需要動用獎勵。我有個朋友也回去試著孩子要求就讓她自己睡,本來孩子已經很有動力了(有自己的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很興奮),結果還畫蛇添足說自己睡第二天醒來有禮物,搞得孩子半夜興奮得爬起來找禮物看是什麼。孩子想做一件事根本不需要獎勵,也不看重獎勵

4. 不要擔心孩子會反覆。很多人的心態是,好不容易把「老佛爺」送走了,千萬不能妥協讓孩子回來,就前功盡棄了。如果你一妥協就前功盡棄,這恰恰說明孩子是被迫自己睡的,才有會一點機會都拚命回來。成長是一個過程,孩子也有需要更多充電的時候,反覆是很正常的,慢慢自己睡得更多就好了。我們傳遞給路易的態度是「你來我們歡迎,你走我們為你的成長而高興」。

5. 有人問怎麼跟孩子解釋爸爸媽媽一起睡,卻不跟寶寶一起睡。很簡單,只需要陳述規則「爸爸媽媽睡爸爸媽媽的房間,寶寶睡寶寶的房間」。我們從來不說「爸爸媽媽不能跟寶寶睡了」、更不去對比似乎「寶寶被爸爸或媽媽比下去了」,他想跟我們睡我們從來都是熱烈歡迎,這樣的日子說實話不知道還有多久了。你的歡迎的姿態,而不是逃跑的姿態,給了孩子安全感,孩子會更有動力去獨立成長。

路易獨立房間自己睡這件事也是有波折的。

又過了幾天是除夕夜,路易毫無懸念地選擇了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窗外煙花爆竹聲此起彼伏,路易嘟囔一句「外面吵得要命睡不著覺」後翻身進入夢鄉。

沒想到第二天他就主動要求自己睡了,睡前故意不穿睡袋要蓋被子,不過他顯然知道這樣晚上可能會踢翻被子而冷到,可媽媽已經被支走了怎麼辦呢?路易給自己找個台階下,呼喚媽媽去坐在他的床邊,主動親親媽媽討好,睡袋的事卻絕口不提,他知道過一會媽媽會主動試探他的意向,到時他只要順從就可以了,狡猾的小屁孩,他果然就是這樣做的。一切搞定,媽媽累了在路易床上順勢一躺,路易立馬跳起來說:「媽媽要坐在床邊!媽媽不能躺下!媽媽要躺到那邊房間去!」 正好,媽媽順理成章地和路易道晚安,並在他的提醒下關上主卧房門睡覺去了。

又過了一周出現了新的問題。由於阿婆睡覺很晚,有一天路易一時半會沒睡著(他那天不困),他跑到阿婆那瘋玩去了,這可不行。媽媽費了好大勁把路易勸回來,在路易房間陪他睡著再走,陪了兩天覺得太累乾脆把他勸回主卧。

誰知只堅持了一天,人家還是要去自己房間睡。我們就觀察他暈暈乎乎處於安靜狀態了,就讓他自己睡,他就不會去找阿婆。另一方面,我們打算給阿婆房間裝把鎖,他就打不開門了。

再後來又有一天,路易晚上可能冷到了,風好大,半夜想拉上被子拉不起來叫了一嗓子。然後第二天他說不去那邊睡了,好冷不舒服,就又回來了。結果半夜被尿憋醒(睡前喝了好多水),又跑去自己房間睡了。

生活還在繼續,孩子就是這樣一眨眼就長大了。

---
20150307update:
這幾天路易還是要求自己睡。昨天好好笑,他先是要求自己在客廳沙發上睡(心血來潮),指揮媽媽在一旁搖椅上坐了兩分鐘(畢竟入睡環境陌生點)後讓媽媽回去睡覺。媽媽臨走前交待,如果睡不著可以回來找媽媽,找阿婆是不被允許的。過一會,媽媽聽見椅子挪動的聲音,起來看看什麼情況,在主卧門口碰到抱著枕頭正想回來的小路易。媽媽問了一句:「路易是想回來睡么?」 結果這個叛逆的小傢伙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飛一般跑回沙發,邊跑邊說:「不回來睡,要到沙發上睡,寶寶自己一個人,媽媽不來。」 第二天早上,我們起來發現路易早醒了,在屋裡到處溜達也沒去打擾大人。

順便說一下,路易睡不著跑去找阿婆瘋玩的問題解決了。我只多做了一件事,就是臨走前交代一聲睡不著找媽媽,不能找阿婆。看來是一致性的規則起了作用,路易看媽媽這麼堅決地把他從阿婆那勸回來,又不辭辛苦地陪伴他入睡,還天天提醒他睡不著回來找媽媽,這些都讓路易明白界限在哪裡。

---
20150311update:
我在上小學前孩子該不該跟家長分房睡? - 豬豬的回答中補充了一些內容,關於孩子不主動提出分房睡怎麼辦,還有關於獨立性應該怎麼培養等問題。

更新一下我這幾天發現的一個好辦法。有的時候路易會要求跟我們睡,但我們發現其實他是想跟我們在床上玩會,滿足了他這個需求,比如玩個十分鐘,然後建議他自己睡他很接受。這個我自己也有類似體驗,我們家規定如果誰感冒了就單獨睡,比如我老公感冒了,如果睡前抱抱親密一下,我就能安心帶著孩子去睡了,真的要睡了睡著了其實無所謂睡哪的,而如果跳過睡前的親密步驟,哪怕整個晚上都比較有表達愛的氛圍,也覺得少了點什麼。


========20170815更新==========

=====20170205=======

======20160202更新=======
15年國慶前出生,兒子大概到50天開始就睡整夜了,至今暫沒有反覆,最少睡23:00 ~ 07:00。一般21點半開始困,困哭,開始奶奶和媽媽都是人肉哄,很累,後來給安撫奶嘴就安靜了(S號很快就含不穩,換L號完美),一會就自己睡了。最近擔心他使用過度,影響安撫效果,有意識稍微減少使用奶嘴,只有哭凶了才給,不厲害先人肉哄。只有困和餓才哭,其他時候基本不哭。

最近慢慢越睡越早,早上大概7點左右醒,叫一兩聲,沒人就繼續睡。前兩個月奶奶過來照顧一起住,基本是7點半給他換尿不濕(晚上用M,一晚一片,白天用S)、洗臉、護膚、喂一點水、餵奶粉,再玩一會(一兩個小時),又繼續睡,睡到11點左右。下午一直到晚上9點,會有多次小睡,每次5-20分鐘不等。

睡覺環境:由於老人過來住,小孩只有睡客廳,宜家嬰兒床。現在是冬天,晚上開空調,17度,最小風,舒睡模式。他從小穿小背心,外面一件薄衣、一件中厚衣,一個睡袋。12月前用HALO睡袋,1月成都開始變冷,改用棉睡袋,不蓋被子。

期間懷疑過腸絞痛,在50天前一段時間,有一兩次半夜突然大哭,後來買美國西甲硅油,晚上餵奶滴一滴,一般就是2-5滴,現在一瓶沒用完,近期看他睡得挺香的就沒再喂。奶瓶換了防脹氣的BornFree,不知道這些有沒有影響,反正全用上。

總共訓練有兩次。第一次訓練是他自己睡獨立小房間,出生20天左右,23點左右開始哄睡,哄到他困/半睡,放床關門出去,用攝像頭看,多半過一會開始哭,哭久的話進去抱起安撫,不哭再放下,然後用海馬音樂、安撫奶嘴。如此反覆,每天大概2-4次他就入睡了。最晚試過到2點才睡。哄久了,他也餓了,又要喂,從頭開始哄,這個階段仍然比較累。

從20天~50天之間,半夜會醒,醒了當然要哄要喂。後來覺得每天起,大人小孩都累,他睡不好就吃不好。就有了第二次訓練。

大約50天左右,開始白天盡量不讓他睡。特別是下午和傍晚,上午基本上讓他放開睡,方法根據自己選。我們家就是:洗臉 ;抱起走一下;實在他很困你是弄不醒的,就讓他睡10分鐘,然後輕輕搖一下、碰一下手呀腳呀,就像溫和地叫醒大人差不多,有動靜他就睡不深, 一會就醒了。白天我上班,他奶奶帶,不忍心吵醒他,基本上洗個臉還不醒就放棄了,我就只有周末白天陪他。

一個星期下來,他由於白天睡得少,晚上就睡得特別長。之後白天就不用管他了,想睡就讓他睡,他也不睡長,想玩就要陪他玩,看他什麼情況下興奮就怎麼樣陪。後來,買了小游泳池,大便也正常了,人就更精神了,晚上就更早困了。

50天

115天

===============原答案==========
我們家的20幾天,就讓他單獨房間,開始幾天開著門,滿月後就關門睡。裝了攝像頭,客廳放一個不關的舊ipad,我們起夜或者其他時候,在客廳一眼也能看到他的情況。

花了一兩天訓練他自己就能入睡。現在40天了,基本上晚上11點半開始睡,到早上8/9點,中間醒一次,最多兩次,喂完奶又繼續睡。剛出生是日夜顛倒,雖然現在11點半睡還是太晚,但這個只能慢慢往前調整。

分房睡,我最擔心的是他的窒息危險(參考相關資料預防,HALO睡袋或其他睡袋,嬰兒床上沒有其他軟物品),其他的心理上倒不擔心,安全感不是隨時有人就能提供的,而是能敏銳地捕捉到嬰兒的需求,並及時響應。


讓寶寶說話!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個性和自己的需求.
有的寶寶自己睡小床可以睡得很安穩,相反有的寶寶就會頻繁夜醒,而跟媽媽一起睡的時候就睡得特別安穩.對於後者,寶寶缺乏安全感,媽媽就應該採取同床的方式滿足寶寶的需求,進一步再考慮怎樣保證同床的安全性


我認為應該分房睡,主要優點在於
1、安全,同床睡,父母可能翻身壓倒孩子,雖然概率很低但每年都有嬰兒致死的報道。尤其注意,哪怕同床也絕對不要同被,嬰兒對被子的需求和成人有巨大的差異,同被睡有很高的窒息或過熱的風險。
2、獨立,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他可以布置自己喜歡的睡眠環境。
3、安靜,嬰兒入睡的時間一定要大大早於父母,如果同房睡,不是父母晚睡吵孩子,就是孩子早睡影響父母的生活。養育孩子是很辛苦的工作,晚上孩子睡後能看點電視,對調節心情也很有必要。
4、並不會缺乏安全感,安裝一個幾百元的監控,就可以隨時掌握孩子的動向,如果他有需要,也可以直接呼喚父母,正常的家庭(你住城堡我沒話說)反應速度不會超過10秒,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我在別的回答中也強調過,真正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粘人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孩子獨立睡了父母就可以偷懶,而是要根據其睡眠情況給予必要的安撫,有時候夜奔十餘次,其實比同房睡累多了,但卻是為日後的獨立打基礎。

利益相關:2歲男寶父親,大約1歲半多一點分房睡


影響夫妻生活……


我只想對那些說分開睡容易沒安全感的人說,我跟父母睡到小學四年級,現在一樣沒安全感。


能早分盡量早分,越大越不好分,我家現在還跟我一個床睡,孩子爸倒是分出去睡了。


我說一下在醫院裡面時護士給我的建議,先說結論:
不建議母嬰同床
原因如下:
1.會影響母親休息(我老婆是剖腹產,產後休息很重要)
2.容易嬰兒體溫過熱;順便說一句,醫院給出的嬰兒正常體溫範圍為36.0-37.3℃,我女兒出生在冬天,被子蓋的過厚很容易導致體溫升高,我有測到過38℃。
3.剛出生嬰兒需要側著睡,以便吐出羊水和吐奶時防止窒息。和母親睡的時候,嬰兒往往會慢慢的變化成仰卧。
4.預防母親壓倒嬰兒
5.預防嬰兒被棉被窒息
所以我們選擇的是嬰兒睡小床,和父母同房,一哭就可以照顧到。
以上,僅作為參考。謝謝!


為何不主張3歲前讓孩子分房睡1.缺乏安全感孩子3歲之前對媽媽是特別的依賴,依賴媽媽的溫暖的懷抱,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3歲之前孩子還沒有完全的獨立能力,這個時候提前跟孩子分房睡,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心,沒有安全感,對陌生的環境會有恐懼心理。2.不利於親子關係小孩子睡覺的時候都喜歡抱一個玩具或公仔睡覺的,就是為了獲得安全的感覺。3歲之前孩子同爸媽分開睡,就會導致孩子的腦海中缺乏父母的形象,以為抱住的玩具或公仔就是自己的父母,從而破壞親子關係,孩子在更容易自閉起來。為何說5歲分房睡,對孩子身心更有益?1.有助於孩子形成獨立人格小孩子在4-6歲的時候進入到性蕾期,開始意識到人體的差異和區別。這個時候同孩子分開睡,有助於孩子獲得獨立的空間,更加有助於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2.孩子能力可以保證能夠獨立睡眠孩子在5歲的時候已經能夠獨立的上廁所,知道如何便便,這個時候的自己獨立的能力要比3歲的時候強許多,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獨立的睡眠。關山老師,一位有愛的兒科醫生,【關山老師】的掌筆者。


只能說越早分床越好 嬰兒對母親的熟悉是從一出生就開始建立 當這種熟悉程度一旦構建 嬰兒離開母親就會比較難以撫育。


有必要睡在一起,我寶寶快四個月了,一直是大床拼小床,兩床有3厘米的落差,他滾不出來,我也壓不過去,很安全,有了這個前提我要說為什麼一定要睡在一起。1.我是純母乳餵養,小孩子晚上餓了我抱起來就喂啊,幾個小時一吃,吃完了邊上一放繼續睡啊。2.小孩子3個多月會翻身了還翻不回來,有時候趴著很危險,幾次寶寶臉貼床上了,吭哧吭哧的喘不上氣了,我及時發現給翻仰過來了。當了媽媽就是這樣,小孩子放個屁都能聽到。3.看孩子方便啊,有時候我賴在床上不愛起來,小孩子在床上有個什麼動靜我一抬眼皮就能看到。
那些說不利於母親休息的人啊,我想說,小孩子只要有個什麼動靜,一樣要去看發生什麼情況了啊!大老遠的我還得跑她床邊一遍遍看。總不能聽到哭聲我仍然蒙頭大睡吧,一樣要去管的。所以一起睡是更好的利於母親休息。


我家小朋友從出生就自己睡小床,偶爾外出旅行或生病等特殊情況才和我睡,主要是考慮到1、安全,2不打擾他的獨立生長,3維護夫妻間的親密感。
1、關於嬰兒猝死的報道一直常見,大多是意外,和大人睡增加了睡眠時大人翻身壓著、被子捂住頭、掉下床等不安全因素,或者小孩本身體熱挨著大人熱源更多。
2、我堅信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社會中有自己獨立生活的權利(除了在不能照顧自己,需要外人幫助時),所以我選擇尊重他的獨立生長發育,給他獨處咿咿呀呀和玩玩具的時候,也建議家人在他獨自關注某件事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他,也培養他獨立睡覺。當然每一次在他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第一時間出現並安撫他,建立好他的安全感,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身邊陪伴他。
3、一個家庭的核心應該是夫妻關係,而非親子關係。我們國家的傳統強調群居住,老人小孩孫兒最好都在一處,我覺得這樣反而忽略了家庭的單位核心,甚至把重心偏移到小朋友身上,這樣容易讓小朋友覺得他是家庭的中心,理所當然也是社會的中心,宇宙的中心,而不是組成家庭的一份子。況且現在這個壓力下的社會如果夫妻之間不能共同擔當、建立良好親密的關係,那麼對家庭的穩定也是不利的。
綜上我個人是贊成從小和小朋友分開睡,分床不分房,便於照顧和建立他的安全感,也維護了家庭關係。等到幼升小開始培養分房獨立睡。


我兒子出生就自己睡小床 同房不同床睡到四個月左右 開始分房睡 房間放了個監控器 收音效果很好 能聽見呼吸聲 夜視功能也不錯 現在孩子一歲了 偶爾抱著哄睡 但是放床上被子蓋上 拍拍就可以入睡 很乖
分開睡的好處是互不影響 長大了也不擔心重新教他自己睡小屋


西爾斯提倡親密育兒,其他有的學派則提倡分開睡,每個學派都有其理論觀點來支撐自己的說法,每個學派都有一幫支持者,並且成功地達到了想要的目的,成為忠實的追隨者,每種說法正確與否並不重要,互相矛盾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怎樣,你如果更喜歡和孩子的親密接觸,享受這種被孩子粘著的感覺,那就照著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方法做好了,但同時你也需要為此付出沒有自己的空間,想要休息卻不得的這種犧牲。反過來,你如果想做有一定自己空間,又想要輕鬆的父母,那就像我一樣吧。把孩子放在小床睡覺,我現在甚至可以把它單獨放在另一個房間里睡了。實際上是我在另一個房間睡,孩子和我老公在主卧睡,原因就是我老公睡覺比較死,對孩子的響動沒啥反應,我睡覺太輕休息不好,4個月產假結束後復工上班了。

我孩子現在6個半月,從100天之後就可以連續每天晚上睡整夜覺了,晚8到早6,偶爾夜裡也會醒來1,2次,頻率很低,5個月以前用噓拍法哄它入睡,5個月後噓拍法不管用了,自創聲音控制法,並且教會了它自主入睡,目前已無需哄,放到小床,靜待睡眠即可。

見過我孩子的都在誇它好乖,寶寶還愛笑,外人一逗就樂,每天晚上吃晚餐時,我把它放小推車裡,它就靜靜地看著我們吃飯,或者給她一個玩具,或者它自己亂看,從來都不鬧,爺爺奶奶天天誇,這孩子多乖啊,高興地不得了。本來懷孕時期爺爺奶奶明確表示了嫌看孩子累,不給看讓我們請保姆。實際上現在奶奶白天一個人看著,並且負責晚飯。說這個事情的用意就是側面說明一下我寶寶有多好帶。

我一直認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大人教的,排除某些疾病影響睡眠的狀況後,我覺得孩子沒有高需求和低需求之分。我的孩子剛開始也不是這麼乖,出了月子之後,它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開始不像月子里那麼容易入睡。一開始奶睡有80%的幾率睡著,過了10多天後,越來越不好使,經常把我的奶吃的乾乾的了,還沒有睡著,並且出現鬧覺的情況,我就懵逼了呀,我產後尚未恢復(恥骨分離),自己走路都不穩,更不要說讓我抱著她在屋子裡晃了,然後我婆婆就開始抱著晃著哄,但是落地不出10分鐘就醒。那段時間我很崩潰,每天睡眠3,4個小時,我婆婆基本只在孩子鬧半天沒睡著,我崩潰無法的情況下才幫我。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逼著我去想辦法。於是我看到了easy模式,噓拍法,抱起放下法。

2個月時,只能實施2小時easy程序,醒來吃 eat-e,然後活動 active-a,共1個小時,然後睡sleep-s,需要花費10-20分鐘哄睡(噓拍法),睡40-45分鐘(一個睡眠周期),它睡覺時,時間就是你自己的啦you-y。剛開始實施easy程序時接覺幾率較低,因為我完全放棄了奶睡,所以從來不用奶的方式入睡或接覺。但是隨著easy程序的實施,她小睡短的問題逐漸改善,現在已經能睡1.5-2小時了。

用書中的術語,我以前實施的是無規則養育。採用easy常規程序之後好處多多,第一,先吃奶解決了吃這個大問題後,孩子再哭鬧就可以排除餓了的需求,反正我孩子玩的時候不會哭鬧,玩的時間夠了,困了時就開始鬧,一開始沒摸索出規律,不知道捕捉孩子的睡眠信號,都是等它開始鬧了再上床睡覺,其實就有點晚了,哄睡難度升級。再後來我就開始留意它打哈欠揉眼睛的動作,這就是睡眠信號,如果這個時候趕緊上床,哄睡效果是最好的。第二,孩子的一切變得可以預期,你非常清楚接下來要做什麼,可以根據孩子的作息安排家務事,或者出行計劃。第三,最終教會孩子如何自主入睡,現在我孩子6個半月,已經學會了自主入睡。睡覺時我只需要把它放小床里,打開音樂,在床邊陪著它,等它睡著後關掉音樂蓋上毯子,離開去廳里享受自己的時間。

對我孩子的評估就是,活潑可愛,愛笑,基本不哭,6個半月20.5斤,全母乳餵養,嬰兒車裡呆著不會膩,不像有些小孩不在嬰兒車裡呆著。最享受的是每天早晨醒了之後它自己在床上玩,也不會發出太多太大的聲音,我和孩爸就可以再睡會,一般比它多睡半個多小時吧。然後再去看它,它看到我們就會開心的笑起來,進而對著我表現出著急的神情來,這是它一貫的想要吃吃的信號。但是也不會哭呢,其實我是有點擔心,孩子早晨起來肯定餓了,她怎麼不哭呀。真是幸福的煩惱呢!!

嘿嘿,發現偏題太多了,其實分離焦慮不一定是分房睡導致的呢,嬰兒時期和父母同床睡也未必會很親密呢,比如童年時期父母沒有滿足你的某些需求,嬰兒時期對你的哭鬧反應不夠迅速,6個月以內的嬰兒建議哭了之後立即安撫!總之,影響因素太多了,限定條件太少,不能直接判斷呢。


說母嬰同睡有安全感的表示贊同,但有個問題是,千。萬。不。要。分。房。太。晚。
安全感是有個度的。如果孩子太大分房會讓孩子在之後的日子裡都分離焦慮。難以獨立。
比如我。
念大學每次離開家都剝皮一樣痛苦。一個人去一個新的地方開始時抵觸心理會爆棚。
害死人。這點真是長大以後非常難改掉的坑。


稍微大一些,就應該分開睡。看各人小孩的獨立情況,家長要適度引導。


我覺得吧,如果要分開睡最好趁早。我就是那種一直生病我媽不會放心我於是錯過了最好的讓小孩分床睡的階段。接著想讓我適應一個人睡,各種方法都試過了從結果直到我15歲不得不離開家一個人睡的時候才成功。
btw那段逼著我一個人睡的時光現在想起來都不要太可怕,簡直童年陰影…
還有就是如果小孩子實在很害怕一個人睡捨不得離開媽媽的話就陪他睡著再走吧( ??? ﹏ ??? )


看了好多答案,我覺得自己不是親媽,一歲以前是自己睡嬰兒床,姥姥照看的時候就是一起睡。我比較尊重看孩子人的意願。慢慢的兒子基本哪都能睡,就是難睡整覺,我覺得是大人打擾他了。一歲以後正好到了夏天,嬰兒床又小了。直接客廳打地鋪,他自己睡客廳,我和他爸睡卧室的床。房門不關,開始晚上還要哄幾次。慢慢的一個月以後能睡整覺了。早上自己醒了也不哭,叫幾聲我就跑出去抱上。我覺得安全感和獨立並不衝突,他不需要我的時候可以自己玩好久,需要我了一叫我就出現。正是我這種需要就出現的安全感,才造就了不需要的時候可以自己呆著的獨立。


想起了一個大叔講的故事。

在黑龍江的冬天,別人給了他幾隻小貓。他住的地方冷,晚上他喝點酒就睡,小貓會鑽到他被窩裡去。


有天早晨他迷迷糊糊起床,從身下拎出來個東西,看了半天才發現是貓…
但是怎麼扁了…

sad story。


推薦閱讀:

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怎麼辦?
怎樣才能培養出像鹿晗一樣的孩子?
求普及科學的育兒建議?
孩子一放學回來就玩手機遊戲,連作業都不做,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就是不肯去學習!我該怎麼辦?
未成年女性如何面對/正確處理來自同學的校園性騷擾?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