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找到理性和感性之間平衡點?


「先不說這個平衡點找不找得到,即便找到了你確定你可以控制的了么。」這是我對這個新奇好玩的問題的第一反應。


觀點:理性控制下的感性才是我們「需要」的感性;理性是為了更好的感性


試想一下,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面臨著感性和理性地抉擇,比如賴床的心情和勤奮的目標,大快朵頤的心情和減肥的目標等等。在生活中,理性更像是目標原則,指引約束著我們的行動,擺渡我們到達心中彼岸。感性就像是把每一個音符都演奏出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理性的作用:

宏觀上來講,幫我們從紛繁的信息中過濾掉小概率和理性認為對目標沒有意義甚至起反作用的事件,制定計劃,集中專註的完成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幫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不多餘,不意氣用事(但是總有些奇葩一直跟著感覺走,最後也成功了)。(過於理性容易冷漠么,不是特別清楚)

感性的作用:

收集理性思考的素材,見多識廣,有經歷,有故事,有感受,才能有思考,比如你要寫出「感時花濺淚」這樣動人的詩句,單單理性怎麼能憋得出來;還有就是你感情表達的時候,理性地演總感覺很假(演技好的就不要說了),發自肺腑才能表現出你的真誠,也唯有真誠才能交到推心置腹的朋友;感性有的時候會表現為衝動、過度情緒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對別人造成傷害,這這不好說好壞,自己評估吧

理性的狹隘:(想到了信仰,先不提了,估計又得扯遠)

理性狹隘的地方在於你所參考的信息庫是不完備的,因此理性很可能做出不當的指導

理性感性哪個更能主導我們的生活:

有多少深以為然的理性,只在一瞬間就被未曾遇見的感性打敗。

但那只是一瞬間而已,只要殘酷的現實存在,我們的理性便會像幽靈一樣再我們身上不停穿梭。

每天的即時感性,自我管控能力強的話應該會有各種酷刑將其殘忍殺害。而那些可能決定人生的感性,你要記住,那只是理性暫時處於下風而已,要想不後悔,把時間軸稍微延長一丟丟,相信大多人還是會敗給理性,時間軸再延長一大丟丟,理性和感性鹿死誰手,我只能說看你的造化了


理性感性傻傻分不清楚: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最最開始的理性是真正的理性么,也許它只是被綁架了的感性而已呢?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我們自認為的初心在各種現實擠壓改造後的初心,它也許已經變了樣子,而我們卻未察覺,所以一旦遇到那個最初的感性或者曾經在內心一閃而過就被理性閹割的感性的時候,我們所謂的理性便會瞬間崩潰。

比如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你覺得是你感性成分多還是理性成分多呢?很多時候感覺理性就是被壓抑的感性


理性是為了更好的感性:(終於容許我放肆地感性一下了)

拚命理性地目的無非是為了過上拚命感性的生活:毫無顧忌地哭,毫不掩飾地笑,不虛偽,不做作;吃想吃的,穿想穿的,住想住的,玩想玩的,去想去的。想想就是「這個feel倍爽」啊


理性下的感性才是我們需要的感性:

下面解釋一下我所理解的理性和感性的運行機制:

比如,當你覺得某個異性很有魅力可以作為潛在的交往對象的時候或者當你開始無端感傷韓沉的世事無常的時候又或者當你滿身怨念想放縱自己不羈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現在的你正處於感性模式之中。好,下面偏理性和偏感性的人開始有明顯的不同了:偏感性的人可能會一直感性下去,直至觸發實質性的行動,比如上去搭訕,繼續多愁善感乃至飆淚和怨念的釋放;而偏理性的人則會對觸發感性的客體以及感性這種行為進行審判,最後裁定結果如果是駁回,好吧,感性立刻被理性終止,然後感性很滿足地執行終止行動,當然感性很多時候也會悖逆理性的裁決,而執行相反的行為,悖逆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行為反饋給理性後理性強加給感性的「負罪感」;如若裁定結果是通過,好吧,你可以繼續傷春悲秋,談笑風生,盡情地感性了。


特別想強調的2點是:理性指導行為,而最終決定行為的卻是感性;如果真想找到所謂的平衡點,因人而異,最根本的還是健全你的理性審判機制,加強他的管控能力,雖然對感性不公平,


私以為,理性下的感性才是我們需要的感性。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理解,歡迎批評討論~


這個題目有意思。

在大多數人眼裡,我是個很理性的人,事實也確實如此。

口說無憑,有圖有JB。

可是,眾所周知,我又是個學藝術的,學藝術的人,怎麼可能理性的起來?

那麼,就我個人,理性和感性的側重點又分別在哪呢?

天字第一號原則:對事不對人;

天字第二號原則:對人不對事;

天字第三號原則:隨機……

你心裡一定在罵我是傻逼,明明上一條還對事不對人,為啥下一條馬上自打臉。你罵的對,但是這位客官,你容我慢慢道來。

我這人,很少去直接的定義一個人,我腦袋裡,有很多屬性文件夾,像是淘寶目錄似的。

●●●●●●●●●●

大部分人,按照『社會屬性』來分類:

比如:【死黨】,【普友】,【點頭之交】,【路人】,【ZHer】,【親戚】,【同學】,【同事】,【熟人】,【死敵】……

人群歸入很容易,按照社會關係嘛!會有交叉和重複,三舅姥爺怎麼也不可能出現在【同學】里,但是可能同時出現在【死敵】和【親戚】里。

如果我思考一件事的前提,是按照『社會屬性』,那麼,必然會使用:天字第一號原則:對事不對人。

即使是對我親媽,有時也可以理性到無情!

●●●●●●●●●●

但是,也些人會進入按照『人格屬性』來定義的文件夾:

比如:【TA弄死我,我都高興】,【好感】,【怪異但不討厭】,【善良的蠢貨】,【無感】,【呵呵】,【千萬不要跟TA扯上關係】,【多說一句都蛋疼】,【見一次打一次】,【人渣】……【黑名單】。

這些人最開始,都會在一個臨時文件夾,經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承轉合後,最終經過匯總觀察,歸入其中一個屬性文件夾。

當然,也有人還沒等進入屬性文件夾,就被我忘了;或者,一輩子呆在臨時文件夾里。

最後這個【黑名單】可厲害了!一旦真正進入這個文件夾,那就是:TA哭是錯,笑是錯,鬧是錯,不哭不鬧也是錯,活著是錯,呼吸也是錯,死更是錯,存在就是錯!而且,沒處說理!

一旦牽扯到『人格屬性』文件夾里的人物,我很少能完全理性的去處理,或多或少會牽扯到個人情感和偏見。就以人為本了嘛!

比如,我覺得文章是個渣男,即使他捐款給災區100W,我仍然覺得他是在惺惺作態,絲毫不會改變我對他的看法。

這就是:天字第二號原則:對人不對事。

●●●●●●●●●●

哇!天字第三號原則,是我最牛逼的原則之一,因為,當它開始運行,天字第一和天字第二,就都頓時無效了。

這導致,有可能,我在同一個問題上,有時非常理性,但有時又非常感性。

或者,前一秒還非常有邏輯冷靜理智的1,2,3,4,頭頭是道的分析,後一秒就眼淚噗嗒噗嗒的往下掉。

這個奇異的現象,看我的專欄最一目了然,簡直展現的淋漓盡致,導致看客進來後,總是會說:「呃?風格不對呀!」

能導致三號原則運行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到現在為止,確診的有:睡眠不足,大姨媽,下雨,喝多了,遇到煞筆,被迫運動,飢餓……等

此時『那些原因』是『三號原則』的必要條件,『三號原則』是『那些原因』的充分條件,因為導致『三號原則』爆發一定要有『那些原因』;


然而『那些原因』並非『三號原則』的充分條件,『三號原則』並非『那些原因』的必要條件,因為有了『那些原因』也並不一定必然導致『三號原則』爆發;


故『三號原則』為『那些原因』的充分不必要條件,『那些原因』是『三號原則』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

來個平衡點的總結吧!

可謂是:

上聯:理性感性間遙相呼應;

下聯:邏輯直覺各半壁江山;

橫批:全看心情!

PS:

請問,這個童鞋,你這收藏夾是神馬意思?

OVER


我覺得感性和理性的最佳結合應該是由感性主導思想由理性掌控行為吧。理由很簡單,想法可以只有自己知道,而言行卻會被外界廣泛監督。人都是由嬰幼兒期時對外界環境所進行試探後得到的反饋從而構建了意識中對所處環境的初步認識,進而會產生名為膽小 勇敢 易喜 易怒等人所具備的最基礎的情緒。這些基礎情緒在過程中會逐漸升級成為一個人的性格或者氣質。比如懦弱 擔當 開朗 暴躁等。其實這都是一個人所具不具備潛力的重要依據。我曾見過許多人在報自己學歷出身較低時眼中暗含的深深介意,然而我每次都大方的安慰他們我高考了三次兩次沒去最後一次只有98分,且絲毫沒有悔意。太多太多的人被那大眾意識形態里所謂的理性禁錮了思想,束縛了行為。我並不是在號召那所謂的思想解放,民主決定。我更希望的是每個人都應從了解自己開始。對自身認知程度的提高,能有效的提升自身對外界因素的判斷。所以這個時候,就彰顯了感性掌控思想的巨大優勢。就是敢想,就是敢打破常規,違反自然規律,在我所構建的內心世界裡,我就是爺。畢竟有突破,才能有創新。對了,到這個時候,更彰顯的,就是理性主導行為了。規則會對行為產生約束,也就是你在思想中是超人會飛,而現實中你卻無法打破物理常規。理性行為的好處,就在於你會通過現實中所現有的一切依據,來努力實現理想中所存在的所有可能,而不是被感性主導只是絞盡腦汁的想,而不去嘗試。感性與理性其實並不矛盾,反而相互依存。在我看來,創新,源於一個人敢於將兩種矛盾揉和在一起,從而創造新的合理。


理性的最後一步, 是為認識並坦然接受理性本身的局限性。---- Pascal.

這句話,贈與那些和曾經的我一樣覺得這世界的背後是無數理性的規則如齒輪一樣嚙合的中二少年。


我看過一篇文章討論理性與感性誰是主宰的問題,印象很深,劉未鵬《逃出你的肖申克》,裡面舉了大量心理學實驗,就為了說明在情緒大腦面前,理性大腦圖樣圖森么破。理性的存在,很多情況下只是給感性的決定尋找個合理的解釋。那些經常出現的集體失控事件也能說明人類其實就是一種感性主宰的動物,至少大多數人的理智是沒法與大腦中的情緒抗衡的。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感性是有害的。實際上,感性大腦在提高效率方面做著卓越的貢獻,想想看,因為對某個人的信任和好感你會對他的行為進行免檢「你做事我放心」,而不是每次都要浪費時間用理性大腦來判斷分析,這可是只有理性的人工智慧做不到的高效。而且我們都知道感性是跟藝術相關聯的,沒有感性的人類世界,該是多麼的荒蕪啊。
當然,太過感性也會帶來一些麻煩,像目前營銷所使用的大部分手段都是利用了人們的感性短路問題,而女性的感性大腦顯然更發達,也更容易落入這樣或那樣的圈套。要破除這一點,可以多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知道感性大腦容易產生誤判的地方,多鍛煉一些理性的思考,理性大腦強大了,可以抑制部分的感性衝動。
怎麼說呢,平衡點這種東西因人而異的,如果你想成為隨性果敢的人,大可感性一點,因為有時候太過理性容易瞻前顧後,遲疑不前。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做事周全的人,那就凡事多思考,理性的比例就會不斷提高。但是,我覺得吧,這些你都不用考慮,因為往往性格已經決定好了你的平衡點,就像你來問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你的理性大腦想要成長。素以,聽基因的吧~


當你感受到快樂時,你要讓感性盡情飛馳;當你感受到痛苦時,你要讓理性來干預感性從而減輕不適感,避免做傻事。


當思考這個問題時,已經偏理性了。該理性時理性,把持住自己;該感性時感性,做人嘛要開心點。雌雄同體,天下無敵!


像琴弦,綳太緊易斷又戰戰兢兢;太松太散失去作用。有一點點繃緊的感覺最好,有彈性有張力,奏的出好音樂。


為自己理性而煩了很久,並且變得對於人際交往有些冷漠,(類似於當你知道活著終於有一天會死,就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但是現在我正在尋找活著的意義)有些事情看的太透就難以投入太多的興趣,精力。現在也正在改,我認為沒有確切的可以說出來的平衡點,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內心來做,我基本所有事都是理性的,就像上面答案,對事不對人,但是有時候該感性的時候,也是理性告訴我這種事應該按照感性的方式去解決。。。PS:我並不是很一個冷漠的人,只是有時候比較理性。我喜歡生活中溫暖可以帶給我感動的人,事,只是現在遇到的太少而已。


好問題,也是註定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人們已經圍繞這個問題探討了幾千年,並將沒有止境地繼續探討下去。

關於感性,有些詞這麼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卵擊石","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關於理性,有些詞這麼說,"量力而行","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當前以經濟發展為文明指標的世界更偏向於理性,經濟學的基本前提就是理性人假設。

正是因為人們之間的理性與感性平衡點不同,這個世界才有那麼多叫做"奇蹟"的東西,才有那麼多"不可思議"的行為。

——手機好累,之後補充。


瀉藥。平衡點,我沒答案。只談談對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理性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最可靠的基石。人類現代科學的建立才400年,但取得的成就超越了過去40000年的總和。我們的衛星在天上飛,我們看到宇宙大爆炸初的圖景,我們解碼遺傳的秘密,這些都告訴我們,理性思維體系的強大。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少年輕狂,大叔穩重,還是因為大叔更會利用理性的力量。

但是理性還是有局限性。首先是宗教問題,只能去信仰,不能去驗證。其次是情感問題,沒有萬能的公式。這些感性問題,只能隨心而動

星際迷航里的Spock, 純理性的代表,也需要James Kirk船長的感性。即使是Spock, 也有對待愛情一籌莫展的時候。

所以,我覺得工作,事業上,理性主導; 情感和信仰上,大膽的聽從內心的聲音吧


有些事情很簡單,它該被怎麼做就怎麼做它。並不是任何兩件相關事物之間都需要平衡點。而重在區別。

該理性的時候理性,該感性的時候感性。

大事上理性,小事上感性。

對外人理性,對內人感性。

嚴肅時理性,撒嬌時感性。

原則上理性,賴皮時感性。

選擇時理性,用心時感性。


愛情和結婚就是最好的平衡實例


我認為理性和感性是兩個無法分開談的要素,感性告訴我們想要做某件事,理性告訴我們是否要做某件事。做這件事的最終結果也取決於做事人本身的價值觀。所以最終表現出感性或理性的特徵,只不過是價值觀對想要和是否間做的取捨罷了。社會的發展亦是如此,感性指出可行進的方向,理性選擇向著那個方向前行。所以說理性和感性的平衡點便是價值觀,價值觀的不同便是表象上產生理性或感性差異的根源。
就如同我說我愛你,並且廢寢忘食的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說我是因為感情的影響沖昏了頭腦,這陣兒過了,或者沒那麼愛你的時候便不會堅持下去了的感性影響的行為。但是在我看來,我愛你,我的價值取向告訴我,我必須努力維持住我們來之不易的關係,而現在我的狀態很危險,為了擺脫這份危險,我必須要廢寢忘食的做那件事情,這為什麼不能說是由於理性影響選擇呢。對每個人而言感性與理性是共存的,選擇冒險還是求穩的決定因素在個人的價值觀。理性與感性的平衡便是價值觀,自己考慮過,權衡過利弊的事情去做便好,並沒有感性和理性優於哪一方,覺得對就去做就好。
感性與理性是相互依存的,不可或缺的,它們並不矛盾。

感情確實很不靠譜,沒有理性的推動,它永遠是零。
再三碰壁我也知道應該換一種方法討你歡心了,尤其在你煩惱的時候,更應該表現得相對安靜吧。


用自己的理性要求自己不要太感性,有沒有很矛盾…


1起源於感性而成功於理性。2理性是後天培養的一種思考工具,註定是為了限制,規劃慾望,導向成功的存在。3追求安逸舒服的人生大可情緒化一些,有許許多多的慾望。追求效率與成功的人則盡可以追求更加的理性一些。堅持為數不多的慾望走到成功。人不是邏輯的機器,註定不會絕對的理性。所以,當感性的人問這個問題時,你已經在開始追求理性了。而理性的人問這個問題時,你已經在考慮釋放一部分自己的情感了。


有時候不是求平衡而是相互促進。比如因為興趣去登山,當然是需要理性的籌劃,周密的準備。但是這與出發點是感性的並不衝突。
而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猶豫不決,那才是你的理性和感性開始衝突的表現。這個其實真沒什麼好壞之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我自己是傾向理性的,因為覺得既然一開始已經訂好計划了,就不應該有太多的變動。


知己,明理,隨心,捨得。


感性問題理性處理 理性問題感性處理


肆意釋放情緒,同時能與之離間


推薦閱讀:

如何做到理性卻不招人煩,感性卻不被人認為是矯情?
怎麼看待男生看電影看到流淚這件事?

TAG:思考 | 思維 | 情商 | 理性 | 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