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內心脆弱,敏感多疑,是家庭的溺愛導致的嗎?我怎麼覺得是家長缺乏關注和溝通導致的呢?

心理學,家庭教育


溺愛是什麼?其實溺愛就是一種關注缺乏和溝通障礙。
什麼叫做溺愛?就是孩子需要自主行為的時候,去替代孩子,而這種替代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充滿愛的,孩子在自主發展的時候是會自然進行的,要去替代則是需要一系列的手段才能夠做到,這往往需要大量的:「不許,不行,不讓」。這可能是暴力,更多的則是披著「愛」的外衣的冷暴力。

我們所說的溺愛的家長往往口頭禪會如下:

我都是為你好。(經典台詞,處於家長而非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家長並非是出於安全考慮來說這話,只是希望自己不被孩子麻煩到。)

聽話(再吃一口、回家了、把這個穿上、按我說的去做等等,你會發現這些話語都可以互相嵌套),再不聽話我不喜歡你了,不要你了。(恐嚇,孩子依賴養育者,這樣的潛台詞就是與養育者分離是要去面對無人照顧而死亡的意思。沒錯,這句話背後的邏輯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這樣冷酷)。這一句的變體還有:聽話,爸爸媽媽喜歡。

你說,你是不是不對?(從一開始就暗示孩子錯了。作為孩子來說,又不可能建立出一套完整的邏輯來反駁父母。他的是非觀都是家長給與的,家長說他錯了,他哪裡能說明白他的道理?)變體也可以是:你說,這樣可以么?(長期暗示下,孩子自然就會明白這句話中間的否定意味。)

除了語言,還可以是行為。
在孩子並沒有要求抱的時候去長時間的抱孩子。很多時候只是為了養育者自己心裡舒服,覺得孩子和自己親。而在漸漸的取代了孩子的自我形成的動機。

喂飯。避免飢餓可以說是人的本能,而長期忽略孩子自己感受的喂飯,是一種非常畸形的阻礙孩子發展的方式,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飢餓的人在找食物時候的動力是有多可怕的。但這樣強大的動力一旦被取代。而且是由兒童時期就開始,那接下來一連串的發展滯後是不可避免的了。

自理能力的取代。
從穿衣服刷牙,到刷碗洗衣,人是需要在自己照顧自己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各種技能;而由這些技能的習得的過程之中與他人溝通,感受他人需求;由能夠感受他人需求進而感受他人的情緒情感。這些能力都是環環相扣一步推導出下一步的。但家長的這種取代,就是對於這種發展需求的忽視,甚至在這些能力意圖發展之前(孩子在3歲前後就會逐步開始有嘗試和學習這些能力的苗頭,但是如果家長長期取代,就會讓孩子對這些喪失興趣),就給扼殺了。也許有些人說反正最終都會學會穿衣的。是的,的確這些部分中初始的能力部分最終都會發展,但也會發展不完全,但由於各種階段的推後,就會導致後繼的能力各種發展不完全,有些更綜合和高級的能力就可能終身不會發展出來。

更多的是情緒上的忽略

以上這些情況的時候,我們想一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我吃飽了不想吃了。

我的確是認為這個事情值得哭一會,我不認為這是一件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我自己選衣服,自己穿衣服。(很多時候這一點根本發展不出來,大人嫌棄孩子穿太慢,搭配太傻,很多孩子可能都不認為這是應該自己做的,爸媽應該逐步不可以來干涉的。)

而這些忽略往往充斥了我們所謂的溺愛之中,在我看來,溺愛背後代表的是養育者自己可能都沒有察覺到的強烈的控制欲,各種為了「孩子好」的背後其實都是為了「自己心裡獲得安撫和舒心」

各種你媽覺得你冷,你媽覺得你餓,其實是家長自己的心理訴求從孩子身上找回來,這樣愛在道德倫理往往可以站在制高點,但是嚴重背離了科學和理性的,而背後的代價是由孩子承擔的。


這個問題,首先要分,什麼年齡的孩子?其次才分,什麼家庭導致了其敏感多疑?

之所以討論什麼年齡的孩子,是因為本來青春期的孩子還有小學的孩子因為自我知覺正在建立或者還未形成,他們就更容易內向,敏感,脆弱啊~~難不成你要一個八九歲小屁孩給你滿上一杯酒拍著你肩膀大喊:「哥們兒嗨起來,在我這那都不叫事兒!」
……_(:_」∠)_

如果是成年以後仍然脆弱敏感多疑,那就可以考慮家庭因素了。但是家庭因素實際上還可以分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

心理學家很早就證明,遺傳在人類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佔到70%以上,很大程度上你從娘胎里出來的時候你的性格就已經成型了。然而若說先天決定,則未免過於絕對。因為儘管環境只佔一小部分,但是在我們漫長的人生里,這一小部分也顯得至關重要。

舉個栗子。一對雙胞胎,其中一個換了抑鬱症,而另一個活的很陽光。也許你會覺得在這裡環境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為基因一樣只有一個得了抑鬱症嘛!但是,心理學家認為,抑鬱和其他精神疾病一樣,都具有相當的遺傳性,但並非每一個個體都有機會表現出來。這就好像生物學裡的顯隱性基因一樣,你們家族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很高,甚至每一個人都攜帶這種基因,但是這種基因最終是否表現除來,卻是未知。很有可能那個表現出抑鬱症的孩子後天經歷了某些刺激,於是誘發了潛在的抑鬱。但是另一個孩子儘管沒有抑鬱,其抑鬱的基因仍會傳遞下去,如果環境不恰當,仍有可能在後代身上被誘發形成抑鬱症。

以上都是在說遺傳因素,接下來說說環境因素,也就是父母的教育問題。

我非常同意一樓對於溺愛的解讀。溺愛,說到底也是一種對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忽視。父母將自己認為最好的事情都強加於孩子,不舍的孩子經歷一點損失,看不過孩子一點挫折,甚至是無害的挫折,比如奔跑摔倒。溺愛家庭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跟家人的關係很緊張,一方面幾十年的憋屈使他們急於釋放自己,自由做主,另一方面父母仍忙著將自己認為的好強塞給孩子不願意撒手,於是終成矛盾累累。這跟另一個極端,就是父母忽視孩子的需求,也不關心孩子是一樣的,都是極端,殊途同歸。

然而環境因素除了父母教育以外,還有學校和社會因素。只不過這些因素比起家庭來說,處在次要的地位。如果家庭調節得當和及時,就能緩和學校和社會中收到的不良互動。但是如果家庭不予關注,那麼也會成為不良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幫凶。

所以無論如何,在孩子四五年級,開始為自己做決定以後,父母就應當鍛煉,將孩子放在跟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詢問他的意見,認真聽他的想法,並且給予朋友般的中肯的建議。雖然本質上是一種引導,但是切不可高高在上,孩子已能感知,高傲的態度只會讓孩子覺察你對他的不尊重。

最後,建議所有將為人父母的盆友們都去學點發展心理學,別去買書店裡擺在心理學書架上那些亂七八糟的書,那些排書的工作人員其實並不懂心理學,擺在那裡的基本上沒有專業心理學的人會去看。想看真正的心理學書籍的話,可以就近去大學裡諮詢老師,或者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也知道什麼書該讀啊!最簡單的 或者來知乎上問吧~

the end(*ˉ︶ˉ*)


一方面和孩子性格有關,有的孩子比較有安全感,有的孩子比較焦慮。
另一方面和親子關係有關。假如家長對孩子的需求反應比較快,又比較細緻,那麼孩子更容易有安全感。
第三方面和父母的婚姻關係也有關,如果父母之間關係比較穩定,也善於交流與溝通,對孩子也有很好的影響。
影響孩子性格的因素比較重要的應該是這幾個


溺愛或者放任,加上天生的性格,結果都一樣


俗話說得好,一切問題都是溝通的問題。
只要溝通順暢,你即時就能明白孩子的狀況,自然能因地制宜解決問題。
發生這樣的問題,首先就是溝通的問題,溝通是為了進一步理解,不要以為你看到問題武力喝止,這也叫溝通。


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不是溺愛的原因,至少對於我來說不是。我認為是對孩子過度地約束導致了這樣的後果。
現在我上大二,社團也好班級也好,我是一個小團隊的領導,可我幾乎不敢批評任何人,即使是別人做了錯事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我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子,媽媽把我帶大的。我的父親在我小學就去世了,家裡只有媽媽照顧我,媽媽是個普通的老師掙錢很不容易每天都很辛苦,我不想讓媽媽再為我操心,所以我盡量事事都聽媽媽的。媽媽可能是怕我變成壞孩子,幾乎不讓我出去玩,我每一次出去玩都要過問很久。
這周末本想和舍友一起去看電影,但媽媽覺得八點回宿舍太晚無論如何都不讓我去,結果舍友也生氣了。。。
因為怕媽媽不開心,我總是很小心地看媽媽的臉色,導致我現在下意識地想去討好每一個人,別人的臉色稍微有點不對,我就會很焦慮,猜測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即使那跟我完全沒有關係。
所以,一個孩子敏感多疑,不是因為被溺愛,而是因為被束縛。


我覺得內心脆弱敏感多疑一般都是被嚇的。

可能父母在物質方面準備的不錯,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一方比較凶,脾氣比較大,或者太嚴肅。


如果家庭真是溺愛的話,這個孩子應該是什麼都不怕,活潑話多有主見的小霸王類型。


謝邀。

敏感和多疑、焦慮等等不像是溺愛導致的,倒像是缺乏關愛導致的。


性格的大部分由環境決定,遺傳因素最多佔50%吧。我現在大學畢業兩年,一直以來的狀態是敏感多疑嚴重缺乏安全感,很脆弱,而且矛盾糾結性格雙重,我一直理解為成長環境的原因。1-6歲在親戚家,被喜歡關愛。7-12回家讀小學,因為女孩下面有個弟弟上面有姐姐,在家很不被待見,做任何事情習慣了看母親臉色,極怕做錯事挨罵,非常敏感,養成現在工作生活怕出錯更怕受傷,多疑,很有想法不敢去做。小時候家裡有好的從來不會爭取,潛意識讓給別人,導致現在不會表達內心真實想法,多少年來一直是付出型,想得到關愛卻不敢主動爭求尤其是感情。因為家境很不好,從小到大非常自卑,非常敏感。外人看來我條件很好,長得善良有親和力而且知性,可是沒有人懂得我翻湧的內心世界,更不會有人願意傾聽了,從頭到尾的因果存在。生活這麼久以來,真的很累。希望有人解惑吧。年後一個人來了另外一個陌生城市,身體的疲倦,心裡的堵塞,真心想解脫。


內心脆弱,敏感多疑。我就是這樣的人,我父母離異從小缺愛,長大後極度脆弱極度敏感極度焦率,這已經影響我的生活了,雖然我能在外面偽裝得非常堅強樂觀,但我在自己親人面前無法偽裝,單身時可以非常獨立,戀愛時極度依賴對方,不停地索取愛。這種不好,我知道,可是我改變不了,淚水比笑容多,我多羨慕人格健全家庭完整的人啊,而我的心永遠有了一個缺口,我拼了命想去彌補,可是又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我知道,大概我永遠都無法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覺得這輩子活著好苦,愛我的人更辛苦,對不起,欠你太多。有想過出家修行,斷了一切凡心不管不顧不問不說不念 ,該多好。


女兒三歲半了,逐漸也有了不少成長的煩惱。

要說這最大的煩惱吧,主要是嬌小的個頭。因為身高還不到100厘米,比起部分同齡人矮了半個頭,所以經常被關心:「奇奇好小啊!」

這讓自覺自己「已經長大」的小丫頭很不開心,每回聽到人家說她個頭小,就馬上生氣又懊惱地轉向我哭訴:「我很大!我是大姐姐了!媽咪,他亂說!」

個頭似乎成了小傢伙敏感的「痛點」,不小心碰觸後果很嚴重。記得有一回晚上十點多了,她還興奮地鬧騰,困得忍受不了的我就綁著臉說:「你不好好睡覺難怪長不高,這麼矮!」奇奇眉頭一皺,突然「哇」地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用手打我,嘴裡念叨著:「臭媽咪,你亂說!臭媽咪!哇哇哇~」後來我一直道歉,說她是大姐姐,好言好語哄了半天小傢伙才止住,然邊抽泣邊糾正說:「我是大公主!你都忘記了!」

除了個頭,奇奇另外一個煩惱也困擾了她很久,那就是經常被說像男孩子。

首先是因為遺傳我幼年頭髮又細又短,加上相貌隨她爸爸,小時候穿的又比較中性,所以經常被誤認為男孩子。等到小傢伙有了性別意識,喜歡粉色和卡哇伊的東西,穿著蓬蓬公主裙,還經常有人當面戲謔:「你女兒好像男孩子,你女兒怎麼不長頭髮啊?」

我相信問這話的人基本是無心無惡意的,但是當著一個敏感的孩子面三番五次這麼調侃,說心裡話我這個當媽的聽得都不舒服,更不要說奇奇心裡如何困惑和難過。因為小時候每次被誤認成「弟弟」,小傢伙都要強調:「我是妹妹!」現在則是萬分委屈地說:「你亂說!我是女孩子!」

也許有「聖母」會說:「這是你家孩子太敏感,怪不得別人說啊!」

我想引用一段育兒專家林怡的話:「女孩心思細膩,自然更敏感些,又因為敏感而更加心思細膩,並容易為外物所傷,或引發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但敏感不是錯,也不是導致這一切的根源。相反,因為敏感,女孩無論對內在還是外在都有更強的感受力,這使她們更富有靈性,更富有同理心,更容易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情商更高。讓孩子保持這種敏感的特性,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升她們的自我價值感,讓她們學會客觀地分析問題,以平常心看待一切,將人與事區分開,她們的內心強大了,敏感便轉化為成長的動力與財富,而不是阻礙。」

我是孩子的媽媽,除了保證她的身體健康,我還要保證她幼小的心靈不遭受傷害,保護一個三歲半孩子的敏感與脆弱是母親的責任。

我一直堅信,充分的愛從來不會害了一個孩子,只有溺愛才會。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是構建孩子一生安全感的必要條件,大聲表達出我們對孩子的愛,替孩子抵擋那些外部的傷害,義不容辭。

所以,求求你,真的不要再「關心」我們家大公主的身高和外貌咯!就像在你眼裡你家寶貝是最可愛的一樣,我的女兒永遠是獨一無二的、最美好的存在。

三歲小女孩的敏感與脆弱,需要呵護。


缺乏關愛與溝通


小孩子從小就希望得到關注,被保護。這是天性,與生俱來。在小的時候對好與壞沒有什麼認知,而天性又是希望得到關注與被保護。可能他(她)一直學習很好,但是如果得不到老師家長關注,指導。可能會走向另一條路。當他(她)看見老師家長的關注教育都在一個學習差的孩子身上,她(他)就也想得到關注,可能也會不好好學習,為了博得關注與保護。


我就是這樣的人,但家庭和睦,大部分是先天性格問題,也就是遺傳。家裡人也基本都是這種性格。溺愛倒沒有,但是也沒有父母的逼迫。


推薦閱讀: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人在不同環境下思維方式的不同?
短時記憶和工作記憶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長時間看認識的字反而越發感覺不認識?
表情的涵義是如何被領會的?
iOS 7 為什麼會造成部分用戶眩暈不適?

TAG:家庭教育 | 認知心理學 | 溺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