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父母的偏心?
家裡兄弟姐妹比較多。心裡不舒服,本來就沒有從父母那裡繼承到什麼,這我不抱怨,因為出身不能選擇。只是相反的,付出很多,比我哥哥還多,可是父母不肯定我的努力就算了,甚至不承認。那麼我現在為自己打算是自私嗎?真的不想也很不願意弄成這種局面。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開頭是一句歌詞「有夢想,一切都不成問題,上帝啊」
然而長在山頂的草,註定比山腳的白楊高得多。有的人窮盡一生的努力去追求父母的愛,依然得不到一絲的關注。松子悲慘的一生,很大一部分就是她父親偏心所造成的。
1.討好型人格
他的父親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病弱的妹妹久美身上,當她看到父親拿著禮物進來時,太陽打在她活潑的臉上,她笑的跟花兒一樣,她期待著。
然而他父親將自己冰冷的文件包扔給了松子之後,徑直走向了妹妹的房間,此時的松子只能看著自己父親的背影,顯得很無助和失落。
在這種不平等的愛中,松子也培養起了討好型人格,因為她極度渴望別人的愛。所以她總是犧牲自己,去遷就他人。
她總是通過扮鬼臉讓她的父親笑起來,按著父親所希望的路線去過生活,然而這並沒有讓她父親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後來,當自己的學生阿龍偷東西時,她去詢問情況,學生阿龍無故發火,她第一個想到的是自己的錯導致的;
她為了讓學生免遭問責,想要自己承擔其責任,結果讓自己失去工作;
當別人說如果要請求原諒就讓他看松子的胸時,她最終竟然對這種無禮的請求做出了妥協;
她被「作家」八女川暴打之後,依然堅信著他會越來越好,並且將借來的錢給他,更沒有去責怪。
她為了討好身邊的人,幾乎讓自己遍體鱗傷。人性就是如此,不珍惜自己輕而易舉得到的一切。松子將自己的愛無條件地供給著需要的人,但是卻得不到一絲回報……
2.給點陽光她就會燦爛(過於相信別人)
有人曾經說過,一定要富養女兒,這樣女兒才不會讓一根棒棒糖給騙走。這是物質的說法,而精神上和關愛上,也是如此。如果在關愛上過於缺乏,讓孩子處於愛的「窮養」狀態,那麼女兒也很容易被別人的甜言蜜語所拐走。
松子在極為缺愛的家庭中生活地太久,以至當別人給她一絲溫情,她都會感受到極大的享受。她幾乎對誰都是無條件地傾訴她自己所有的經歷,希望以此得到別人的關注。
當她要去質詢學生阿龍是否偷竊時,八女川的一句「一個人心裡很不安吧」,就讓松子對其充滿了感激;
當她失去八女川之後,岡野對她的關懷,不久她就做了岡野的小情婦;
跟別人合作買賣雄琴,將錢放在合伙人那裡,最終拿不到分文;
當自己要自殺時,理髮師島率資治對她的一絲噓寒問暖,她就幻想著與之共度一生;
而偶遇成年後的學生阿龍,阿龍只說了些許話語,就讓她愛上了阿龍並願為他付出一切。
給點陽光,松子就能燦爛整個人生,然而生命並沒有垂青她。相反,松子大多數時間都處於黑暗之中,而這黑暗,就是缺愛的童年。
3.自我補償的願望強烈
一個人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和弱點,人們往往會在人格的其他領域追求優越,這就是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的自我補償。
過於缺乏的愛,甚至讓松子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就像一個人不能讓自己愛的人愛上時,他就選擇讓他恨,成為她一輩子揮不去的記憶。松子跟她弟弟交流時,問及父親是否生她氣時,她反而露了笑容。
另一方面,松子小的時候,因為妹妹是父親的最愛而感到失寵,感到無助。為了從心理上補償這一不足,她不斷地渴望去證明自己對男性的吸引力。這也為她後來選擇了陪酒女郎的工作做了鋪墊,即使她一開始是拒絕的。
當別人對他抱以關懷的時候,她非常容易跟別人發生關係,這也就不足為怪。本質上,這是她在通過這種方式補償自己童年受傷的心靈。
松子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並且深受學生喜愛,證明了她在智力上並沒有問題。但是她卻過著一個極為悲慘的人生。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女,變成一個人人嫌棄的骯髒老太。這一切,很大一部分就是父母偏心所造成的。
被人嫌棄的松子,在她出生那一刻就被決定了一大半的命運。我們也是如此,在出生那一刻,我們就被打上了父母給我們的「烙印」。
父母偏心帶來的傷害可以是無窮大。但願,我們都不會是這樣的父母!共勉。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我媽每次跟親戚自豪地聲稱她對我和老弟一視同仁,從來沒有偏心過的時候,我在一旁面無表情地聽著,心裡在冷笑。
我媽偏心的事情讓我早早就明白,有些事情,再努力是沒用的,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即使在家裡。
我再乖再勤奮學習再好家務做得再積極工作頭兩年每個月工資寄一半回家替老弟付大學學費替爸媽出起房子的大半錢替他們付各種賬單也得不到半句稱讚和肯定只會被視為理所當然,老弟什麼也不用做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我媽還明確跟我說,以後他們要把房子和錢都留給老弟。
我能做的,就是不再對他們有任何期待,不再期待他們會認同我,稱讚我,更不會費盡心思地去做什麼事情讓他們改變想法和做法,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你只能,遠離他們,遠離他們的負能量,遠離他們對你的壞影響,在他們看不到管不到的地方,好好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所有那些曾經沒有把你壓垮的,都只會使你更強大。
親人並不是天生對你好的,所以更要珍惜那些真正對你好的人。
父母的偏心是很傷人的。
我媽,姐妹三個,她是中間的那個。
外公外婆是很偏心的。
說起來外婆很可憐,一共懷孕16次,只有三個孩子成年,還都是女兒,這種情況在農村是很悲慘的。大姨因為是第一個活下來的孩子,外公外婆寶貝得不行。小姨和我媽之間隔了十幾歲,當時外公外婆年紀很大了,他們知道不會再添孩子了,所以對小姨也是寶貝得不行。我媽呢?最受忽視,幹活最多,還得不到外公外婆的認同和讚揚,我媽最讓外公外婆不喜歡的是不肯招贅女婿為他們養老,找了一個身體不好收入比較少的老師——沒錯,那就是我爸。後來又生了我,女孩,響應計劃生育政策,不再生育。連帶著我也不討外公外婆的喜歡。
我媽是如何對待父母的偏心的呢?
她不斷地付出,不斷地付出,期望得到父母的稱讚和認同,她是三個女兒中最孝順的,給錢也給得最多。外婆去世之後,我媽常常下班之後,趕回郊區鄉下的娘家,去照顧外公,然後再回家。
這種成長環境,導致她的心理永遠都有陰影,永遠都在試圖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讚揚。到老年了,她認為自己的年齡和貢獻使自己理所當然地應當得到認同和讚揚,她現在已經聽不得別人的意見了,無論是好是壞。
可以說,我媽為了父母的偏心一生都在付出,一生都在試圖博得他們的認同,現在,外公外婆早已不在,而我媽,還在努力。
我媽這個事讓我知道,父母的偏心是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
後來曾祖母又生了個小兒子,就是我小爺爺。小爺爺比我爸大不了幾歲。曾祖母各種寶貝,事事偏向小兒子。
聽我奶奶說,她殺了一隻雞,忙著幹活,讓曾祖母把雞腿給我爸吃。 當時他們 已經分家了,按我老家的規矩,雞腿都是給孩子吃的。
結果大家應該猜到了,曾祖母轉身就把本該給孫子的雞腿給了小兒子。
當我奶奶問起的時候,我爸當然說沒吃,結果小爺爺眼睛一瞪:你還說沒吃!
還有N多小事,寫出來可以開長篇連載,不多說了。
大家可以想像,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家和小爺爺家的關係不太好。
最終導致我爺爺把全家都遷出了農村,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本來對老家還是有感情的。
曾祖母繼續留在小兒子家奉獻。小爺爺也不虧,我們每次返鄉都給老人家錢物,最後都落到了小爺爺的手裡。曾祖母還能做飯,洗衣。
後來有一次,小爺爺因為他兒子的前途問題——他認為我爸、我叔有義務為他兒子的前途不辭辛勞無條件地奔走——和我家發生了矛盾,使出大招——把曾祖母送到了爺爺奶奶家。原本在鄉下腰不疼、眼不花的曾祖母突然腰疼、眼花,每天還要吃好吃的,還不時生點病,最厲害的是她覺少,每天半夜大聲呻吟……我當時高三,住在爺爺奶奶家,她的房間和我的房間門對門,結果最受影響的人是我。我爸媽趕緊把曾祖母接去我家。
那年我爺爺快七十了。
小爺爺的大招相當見效,曾祖母忠實地履行了她的職責。
最終協調的結果是兄弟倆一人養半年。
爺爺說起當年,說起這次折騰,非常生氣。
我爺爺的事告訴我,如果你有能力,不必終身受父母偏心的影響。
我家兩個女兒 偏心妹妹
我和妹妹感情很好 可是爸媽的偏心讓我從有意識開始就難受
我小時候非常開朗 長大了一些意識到我媽對我妹明顯偏心下(那我倆各種比 說我比我妹笨比我妹醜比我妹不會說話 只要我倆有矛盾 我媽必然來罵我 有什麼家務活必然讓我干) 我開始沉默又表現得很冷漠 我想我妹自己也感覺到爸媽的偏心
她從小就霸道就得到一切想要的 長大性格也任性大方活潑 我很少說自己想要什麼因為說了也得不到性格也越來越內向越來越彆扭 還要被父母說 你小時候不是這樣的啊 我很想說 因為我小時候是奶奶帶大的 沒有跟你們生活在一起!
後來我又大了一些 開始明白自己的性格父母有多大的責任 也明白了人最終是孤獨的 還是得靠自己 並且說服自己 既然他們那麼對你 你對他們的感情也可以放淡一些了
後來我媽就更不待見我說我沒良心什麼的 我只想冷笑了
該做的我做了 要我表現的像我妹那麼貼心 抱歉我做不到 我妹那是真心的 我要那麼做就是完全在委屈自己 我會不自在因為那樣我覺得我很做作
那些有多個子女的父母在抱怨自己某個孩子不貼心的時候 有沒有想到過他在夜裡有多少次是做夢夢到父母偏心委屈的哭醒過來的
長子與幼子心理對比分析,---來自我以前搜集的資料。
引言:在看過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與生活》之後,我一直在不斷思考書中所講的長子與幼子的成長經歷及心理對比。這本書並非阿德勒新手著作,而是根據他的演講稿編撰的。書中是以較多孩子的家庭來做分析的,既有長子、幼子,又有次子,阿德勒對於長子和次子的評價都是比較好的,但對於幼子,他認為他們是被過於寵愛的、以至於心理有些不正常的。不論怎樣。這本書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也讓我思考了很久。通過對自己身邊的長子與幼子的觀察,(我和阿德勒教授的生活已經隔了一個世紀之久,我身邊已的長子、次子與幼子並存的家庭較少,所以是通過同時有長子和幼子的家庭的觀察),分享我的心得。===========================================分割線=======================================
幾乎在所有家庭,不論長子多麼聰明伶俐,多麼討人喜歡,只要幼子一出生,長子的地位就在一夜之間降了下去。父母認為幼子此時比長子更加重要更加需要照顧,他們會花費更多時間在幼子身上,而花在長子身上的時間相對減少,讓長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視了。我相信,在一個孩子上學之前,確實是非常需要人照顧的,所以也是需要多花些時間的;而上學之後,可以逐步過渡到自己照顧自己,並非需要花費過多時間。但實際不是這樣。父母一旦習慣了將更多時間花費在照顧幼子身上,他們就好像被慣性在推動一樣,會一直延續這種做法。
當幼子打了長子、長子轉而向父母申訴時,父母會對長子說:「你是姐姐(哥哥),要讓著弟弟(妹妹)!」要是長子在申訴之前,向幼子還手了,那一定會遭到父母的嚴厲批評。
我曾見過幼子5歲或6歲仍在吃母乳的情景,其實倒不一定有奶,只是幼子習慣了通過這種方式來撒嬌,獲取母親更多的寵愛。而母親,也會順著幼子,和他有說有笑有打有鬧,其樂融融。如果長子5歲時,幼子已經出生,那麼長子是幾乎享受不到這種待遇的。有時候,長子還沒有順利爬到母親腿上坐著,就被母親用手擋開了,而且會說:「你出去玩吧,我要照顧弟弟(妹妹)。」
當長子看中某個玩具、央求父母購買的時候,父母很可能會說:「你這麼大了,不需要玩玩具了。」而幼子即使看中了一個價格不菲的玩具,父母也會樂呵呵地買單。理由是:「他還小,需要玩具。」
類似的情景還有很多……
長子在不斷地被父母拒絕後,會慢慢地從委屈中走出來,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長子不再與幼子爭父母的寵愛;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方面,比如關注自己的學業,或者學習某項新技能等。當長子取得了優秀的學習成績,或者展現出出色的個人技能時,他發現了自己的能力。通過這種能力,長子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長子想買一款父母不願買單的玩具。他就幫別人做事,賺錢後再去自己購買這款玩具;再比如,長子想到城市看一看,就用功讀書,參加在該城市舉行的競賽。在這個過程中,長子漸漸顯現出自己的能力,也更加深刻體會到依靠自己的重要性。當願望不斷實現時,長子不但不會與幼子爭寵,反倒可能會對父母的過於寵愛不太在意了。
幼子由於長期被父母寵愛,對父母的依賴程度很高,原來需要依靠自己力量完成的事情,都被父母好心地幫忙完成了。長時間處於寵愛環境中,幼子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實現自己的利益,沒有機會為他人提供幫助,於是,幼子就變得比較自我了。這種自我是後天可以再改變的,當幼子離開了依賴的環境,就可以逐步調整到不自我。但問題是,由於幼子從一出生就被寵愛,當他失去了寵愛或依賴的環境、進入陌生環境時,他會渾身不自在,也難以融入到陌生環境中。所以,他會再次尋找到能給予自己寵愛或讓自己依賴的人(這種熱心腸的人會主動向幼子表示關心),並與這種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從而為自己創造出依賴環境。當幼子不能為自己創造出這種依賴環境時,在陌生環境中常常會表現得非常不合群、非常害羞。
我觀察到有不少獨生子也表現出幼子的這種特點,可能也是由於幼時寵愛過度所致。但我認為獨生子想要改變並不容易,因為獨生子的生活中,缺乏長子這個參照人物。更有的獨生子可能認為父母對於自己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後果是顯而易見的,相對於自己的年齡,長子顯得更加成熟,而幼子則顯得更加不成熟。這並不意味著幼子就永遠不會成熟。
正如我前面所述,幼子的自我狀態其實是可以調整的。當有一天,幼子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可能是看過了與自己同樣身份的幼子的故事,也可能是看過專門研究自己的心理書籍,再對比自己的哥哥(姐姐),等等,總之,幼子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這時,幼子會主動尋求改變。只要能堅持下去,離開長期依賴的環境,這種狀態也非常容易調整。據我分析,一般的幼子可能會在大學時代或者畢業工作後得到調整。因為在這個時期,幼子自身已經足夠成熟,太過於依賴別人會使自己成為別人眼裡的笑話。最重要的是,這個時間段,幼子與父母住在一起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會進入到陌生環境中,環境會迫使幼子發生改變。
我認為,幼子一旦在某天恍然大悟:應該依靠自己,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對家庭的承擔和付出會很多,甚至比長子承擔得更多。長子由於得到的關愛不如幼子多,在他們心裡,對父母和原家庭的承擔是必須的責任,但並不一定是發自內心想要主動做的事。
每當幼子回想起十幾年來父母給予自己的依賴和寵愛,就會堅定一個信念:給予父母同等的依賴和寵愛。幼子們會珍惜眼前的時間,珍惜每一次與父母相聚的機會,為父母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購買有利於身體保健的食品,給父母帶來更多的快樂。而且,當父母需要幫助時,幼子們會在第一時間回到父母身邊,回報父母的愛。
我了解過幾個幼子的情況,他們幾乎在大學時代就開始調整自己,工作之後一直很關心自己的父母,雖然能力不夠強大,但既有真心又有行動地在回報父母。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
在這一點上,我也觀察到一個獨生子的情況。他在將近三十歲時才意識到父母對於自己的付出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他也曾開始後悔自己這麼多年來沒有給予父母回報,但很可惜,他沒有行動。他依然享受著父母的愛,依然依賴著年老的雙親。
後來,我又想到了一點:孩子的成熟或不成熟,與父母給予的關愛足夠與否是有很大關係的。即使是長子,如果一直受著寵愛,也會成熟得比較晚。當幼子出生後,長子受到爺爺奶奶寵愛的案例就有不少。長子只是受到了不同人的寵愛,並沒有失去寵愛。還有,當長子與幼子的年齡間隔足夠大,比如10歲時,長子也有可能被父母關愛過度的。所以,家庭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現代家庭以獨生子為主,有不少父母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養成自私自我的性格,想著生二胎。如果這些父母能看看阿德勒的書,就會發現,不僅生二胎解決不了問題,生三胎四胎問題依然存在。有了幼子之後,長子一般會較早成熟懂事,但幼子還是容易自私自我。想到這裡,我想對生二胎的父母說,與其生二胎,不如讓自己少放點精力在照顧獨生子上面;讓獨生子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儘早地學會承擔責任,懂得依賴自己而非他人,可能更經濟實惠點。
首先說,題主,我支持你。
不患寡而患不均,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要說我們家父母偏心的情況,大概可以舉出一籮筐來。大概的列舉如下:
1、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女孩子不能上桌吃飯,當然這是我上高中之前的事情,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許是因為時代進步了吧,女兒可以上桌吃飯了,媳婦還是不能,直到現在也不能,客人的媳婦偶爾還有主動不上桌的
2、我弟弟從來沒有洗過自己的衣服,第一次做飯的年齡是我和我妹妹的兩倍,我爸仍然認為他兒子是他最好的孩子,沒有之一
3、我們都知道我爸的人壽保險受益人是他兒子,按照農村的習慣,估計財產也是要全部留給他兒子的
4、我媽曾經公然聲稱要等我的彩禮錢給她兒子娶媳婦,後來說是開玩笑,但老實說,我不信,或者說我認為她能說出這種話,至少是不排斥這種行為的
等等等等等等,有一段時間我真的是像祥林嫂一樣反覆念叨反覆委屈,整天都覺得自己很不快樂,後來看的書多了,也不算放下吧,只是學會了不在乎。
對於傷害你的人,傷害回去其實也是在傷害自己。唯一的作法是離開,永不回頭。
對於我的父母,因為我國社會養老的缺陷,我還是要承擔養老的,但是我計劃採用的作法是,只給錢,不見人,堅決不主動聯繫。並且在錢上,我堅持我願意承擔任何開銷的三分之一,也只有三分之一,為的是防止他們補貼自己兒子。
對於樓主,不知道你說的「為自己打算」是什麼意思,對於你的父母,你有贍養的義務,但是對於你的哥哥,你真的沒有義務。
另外說一句,自私是天賦人權。
這就是以後我堅持生一個的原因,自己受的委屈絕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
看見有人回復,就更新一下。
「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在他的人生中途),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
對於幸福家庭的孩子來說,這句話很有用。但對於畸形家庭關係里成長的孩子來說,這句話猶如是人生解藥。因為你肯定很孤獨,不如把自己孤獨的情感注入有回報的事務里(特別是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方面),從另外一個角度,找回自己,成長自己。讓自己變成思想獨立,理性平和,才能有能力保護好自己的善良天性。讓自己完整。這樣有一天你才會跳出你的原生家庭的無形枷鎖,才能不費力的應對那些不能割捨,也不能交心的家人。
——————————————
我父母就是偏心。不過,我不在乎!不完整的愛,給我我都不要。我冷靜的和那一大家子交往,除了禮數和應付出的基本孝道,其他的老子概不操心。被偏愛的不孝順,父母還一樣偏心他們,那是他們應該受的苦。
他們不會改變,只有自己強大。我可以全球飛,可以追求自己的巴黎時裝周,可以買自己的奢侈品,讓自己過得好。當我回老家看到幾乎和我年齡差不多的親姐妹,過的並不如意,我也就安心了。(防止被噴,提前說,留學的錢是自己賺的。)
他們過得不好,不妨礙父母對他們的認可。比如我媽最偏愛的女兒過個英語四級(沒錯,就是你們理解英語四級),都要放炮,到處誇。我都覺得可笑。她們什麼零食,只要我回來,就馬上鎖起來(她們的年齡都已經結婚了)。如此的眼界和格局,我和她們斗什麼?不想拉低自己的段位。
現在,他們有求於我,比如金錢,比如親戚孩子留學,我耍耍臉色都懶得給他們講話。你自己能力提高了,有錢了(對,沒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她們的姿態自然高不起來。別給我說,你還在愚孝,他們是父母,逼你借錢給親姐妹。給毛線啊?!都有錢了,還直不起來腰板好好做人,你要被傀儡一輩子么?那麼請移步魯迅的各個集子,通讀完奴性的定義,再看看紀伯倫,找找自我。老子不怕道德綁架,我未曾被溫柔對待,這會你們老了,你寵愛的孩子沒出息了,我就應該為你們買單?誰都會老,老了思想更僵化。
很多不被寵愛的孩子,心底都是柔軟無比的。無論被親人怎麼傷害,當看見年邁的父母經濟拮据或者被他們自己寵愛的孩子傷害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打抱不平。會忍不住自己的愧疚感和心疼之情。但是要記住,他們現在的處境不是你造成的。甚至是父母可以過的很苦或者不如意,也不會改變父母聯手他們寵愛的孩子一起重傷你。最後受傷的還是你。你愛的太深了,還總得不到正向情感回報,終究會把這份愛變成恨。恨來臨的時候,會傷及雙方。最受傷的還是你。所以請淡然處理你們之間的關係。。他們年邁所面對的,都是他們一手讀經營出來的境況,你要是還敢道出真相,指出他們的錯誤,你就是大逆不道。你看,你年幼時候無力反抗,他們年老的時候你不能反抗,但有沒有想過你活著的幾十年生不如此,他們可曾在乎?當我告訴父母,由於他們隨便把我扔給陌生人看管,被人性侵,他們在二十多年後聽到我說出一切,他們連最起碼的道歉和愧意都沒了,除了幾句為自己開脫的借口。當你說你因為性侵導致陰道撕裂(那時六七歲),如今的老公帶我去做手術治病時候,他們聽了無所謂。只擔心他們自己偏心的孩子。他們僅僅順應自然規律老了,你就恨不得掏心掏肺?當自己都沒辦法愛自己,你對別人的愛是不會被人在乎的。所以,他們年邁時候的處境,是他們自己必然要來臨的,要承受的。他們寵愛的孩子都不在乎他們,我一個被傷害的差點沒了命的人,要去怎麼樣在乎?你在曾經的垂死邊緣掙扎的時候,他們都還抱著賺一筆的心態對待你,難道你還操心他們和他們孩子的生活質量不夠好?同樣都是一條命,為什麼你就是賤命一條?為什麼要被人按照丫鬟的標準培養?!別開玩笑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哪怕他們是父母,哪怕他們是你的兄弟姐妹。也要遵循平等!我選擇讓自己獨立生活,割裂這份感情。對待他們,就像對待陌生的老人一樣,善良但有底線。當你對待他們變得冷靜強大且有距離感(特別是自己的煩惱和生存狀態,一絲一毫都不給他們談及,保護好自己的隱私。比如,我的老公,他們只知道是個男的,其他一概不知。),你們的關係會變得不一樣。我的生活真的不需要他們的指點,他們自己做人都失敗成如此境地,怎麼能指點我的江山。我可以依靠自己,可以依靠朋友。你的父母和姐妹兄弟會被你的強大心靈驚愕到。你只需要做到雲淡風輕,可遠可近即可。
你一邊為他們著想,一邊被他們像防備小人一樣的防備你。所以,收起你的憐憫之心吧,這一切你都無力改變,也不用改變。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的責任。這就是常言道的「現世報應」。這是畸形家庭關係里,必然的結果。你改變了自己,卻改變不了社會心理的規律。同理,也改變不了多個類似偏心家庭里的父母的宿命。就跟你逼迫讓家禽飛上雲霄一樣困難。雖然都有翅膀,但有的有翅膀的動物可以飛翔覓食,有的選擇靠被人圈養。就像有的父母可以成為榜樣,有的父母卻是你萬萬不願成為的那種人。收起你的憐憫,他們老了你心疼了,可是他們的年邁並沒有讓他們變得更關心你,年邁只會讓他們更焦灼的關心他們偏心的孩子的以後的生活。理性一點,想想自己也會老去,帶著傷痛老去,甚至有些家暴家庭的孩子都過不到老了的那一天。自然規律,誰也奈何不了。這種畸形家庭的父母老了,沒幾個是幸福晚年的。一般都是家庭矛盾倍出。這也是社會規律。你沒辦法改變規律,只能讓自己更加理性看待他們。自己給了應有的付出和贍養(自己酌情把握),把自己其他的精力放到自己的生活里。其實,想下自己住院沒人管,兒時被打的離家出走他們也沒人在乎過自己的安慰,手術時候連個簽字的人都沒有,在自己崩潰時候自殺也沒人心疼過還嘲笑你,在自己身體可能癌症的前提下,父母還惦記你的錢能不能給他們寵愛的孩子花,想起這些的時候,你都會感嘆親生父母的人性無比冷酷。那比起來現在他們年邁窘境,你這點憐憫和自責只會讓你再次踏入這份虛假親情的情感泥淖,一生難以脫身。所以保持距離(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才是善待自己的好辦法。情感和時間是人世間最寶貴的資源,真的不要輕易浪費。被傷害過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更容易被情感綁架。試著想下如果你的家庭沒有你的存在,是不是這個原生家庭就無法運轉了?你會驚訝的發現,他們根本不在乎你是否存在。所以,不要輕易被虛假親情打動,更不要無原則的心疼別人。請先心疼自己。我知道自己永遠都是棄子的角色,所以我不去操將帥的心。我得到自己作為人而得到的尊重,我立刻收手,絕不拖沓感情。
——————————下文原答案
曾經成長的18年中,幾乎全是挨打,虐待,身上都是青的紫的,被打的不敢回家,被他們寵愛的孩子欺負,嘲笑,愚弄。父母和他們的孩子還和所有親戚說我有精神病,嘲笑我,在這將近20年的折磨下,我沒死,我重生了,一邊治療自己的重度抑鬱症,一遍努力的賺錢。想盡一切辦法和她們斷絕關係。還好我沒死,所以我要好好的活。如今,我早就看透了:你無論如何努力表現,想聽到一句他們的認可,是不可能的。不要為對你不好的人活著。要為自己和深愛自己的人活著。自己的成就,都不用將給他們聽。但是現在,他們變得知道尊重我,我能做到的,就是敬而遠之而已。有人說,就算尊重那也不是真的尊重你,只是畏懼,或者有所貪圖才尊重你。呵呵,對於這樣的想法,才是可怕的,它會讓你追去永遠得不到愛的深淵。我的理解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最親密的伴侶之間還有嫌隙,父母和她寵愛的孩子之間還帶有功利的心態(如互相取悅)。人,除了自己可能還能做到全心尊重自己,除此外,都不會互相做到純粹意義的互相尊重。就那種敢怒不敢言,不得已的尊重才是強者的表現。回想你父母對待他們自己不喜歡的陌生人,敢這麼肆無忌憚么?自己的父母敢對自己的不同意見者,打罵,家暴,凌辱?不敢!他們絕對不敢。正因為如此,父母能做到對我最起碼生而為人的尊重,我就對他們也平等對待。我對他們也不像兒時那樣的純粹,因為被深深的傷害過。他們也絕對做不到如同對待自己偏心的孩子那種尊重,因為我和他們三觀不同。但是,這樣就足夠了。這樣你能遠走高飛,心無負擔。這樣也是對他們所謂的養育之恩的大赦。說真心的,父母對待自己幼年孩子的嘴臉,才是他們最真實的自己的樣子。因為曾經在乎過這份感情,但不會無底線的遷就他人。要讓他們知道,你是掌握這份感情(所謂的濃度比較低的親情)的主宰者。究竟這份感情是繼續長久還是戛然而止,都是有你決定的,或者主導的。
人和人的相處,基石是三觀相同或相似。沒了這個基石,連有血緣的人之間,也難建立良性的情感交流,甚至會變得相互生厭惡!我慶幸沒有成為他們的樣子,慶幸自己沒有變成一個十足的小市民。這是上帝為了讓你優秀,不讓你甘於平庸而設置的考驗,我的優秀也源於奮力掙扎和日夜的反思。要想獲取解脫(特別是這份糾結的心結),要先讓自己經濟獨立,思想獨立,成為獨立的個體,自己掌管自己的人生。把讓自己變成情感傀儡的木偶線,含痛剪斷。如果起初我為了討好父母,拚命的迎合他們,我未必會得到最起碼的尊重,還會讓自己淪為自己最討厭的市儈那種人。我因為沒有成為他們而自豪。我慶幸我沒有被寵愛。因為我的姐妹已經變成十足的市儈了。這個生存的天平是公平的。你們得到三觀不正的上一代的溺愛,自然丟失了自己本真正直的自己。不成為他們就要經歷這道心靈的鬼門關。天堂電影院:不走出去,你就以為那是你的全世界。做自己,用自己大腦和心靈指引自己。
有人問,為什麼上帝不給其他人設置這些困難,呵呵,上帝那會可能困了,打了瞌睡。也可能是上帝覺得人世間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幸福家庭,上帝他自己想給自己找點樂趣,惹點事情,掀起來點波瀾,打破這樣平淡。你看,你不是用竭盡全力的掙脫,用你的大氣的格局和寬廣的眼界把上帝驚醒了么?
不要去改變他們,你強大了,他們自己會改的!
不要去改變他們,你強大了,他們自己會改的!
不要去改變他們,你強大了,他們自己會改的!(重要的話,說三遍,送給曾經像我一樣掙扎過的人。聖母婊,請繞行!)
打了一段又刪除的心情誰懂?
哭著來知乎上搜答案 以為會有一些安慰
前面很多是哥哥姐姐不受爸媽重視的
我是妹妹 爸媽都偏心姐姐 家裡人也全部偏心姐姐
爺爺奶奶重男輕女
非逼著我媽生二胎 我媽也很反感再生
剛出生見我是個女兒我爺爺就要把我扔掉喂狗(農村的)
我爸跟我爺爺幹了一架我撿了條命
過了七天 我姑姑的孩子(我弟弟)出生了
爸媽沒空養我丟給爺爺奶奶了
很不巧 我和弟弟一起長大
爺爺奶奶偏心弟弟
用我外婆的話說就是 她去看我的時候發現我爺爺奶奶臉都不給我洗 我弟洗的乾乾淨淨的
飯桌上我要吃一塊肉我奶奶不讓我夾
後來我上了小學回到了我爸媽身邊
我記得我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
我媽每次都帶我姐出去 我在家裡一個人呆著
當然也有很多壞親戚跟我說我媽喜歡我姐 我也全當他們很壞是挑撥
我媽接我姐上放學 很少接我 接我從來都是順路
從小給我姐檢查家庭作業 從來沒管過我
即使 我更愛做家務 看起來更乖更聽話
我姐比我好看比我優秀
喜歡她也正常吧
後來越長越大就理解了
媽媽偏心就算了 我一直以為我爸更喜歡我
因為我爸管我少~教訓我姐多
心理也就平衡一些
今天晚上我爸給我和我姐上政治課
明明白白告訴我說他喜歡姐姐多一些
然後說我來找他是上輩子欠我的
還說了很多傷害我的話
說我是路邊生的孩子什麼的
說我姐姐更聰明更有潛力
我就老老實實的就好了(雖然都是實話,當面說真的很傷人)
另外 我和我姐感情一直很好的
中午去奶奶家吃飯
奶奶說我姐臉更白
然後又說我姐手更細之類的有意無意挑撥的話
然後家裡買了新車 我奶奶問是不是給我姐啊
家裡買的新房子寫的姐姐的名字(200多平省會的房子)
我不是想要什麼
我只是今天才覺醒到這一點
覺得以前不在意的很多細節都變得很討厭
我很喜歡我姐她性格也比我好
人緣超級好的
我覺得我現在已經心理畸形了我為什麼沒死掉 為什麼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活在姐姐的光芒下
我也是忍著直到談話結束家人都睡了終於痛哭
匿了
說了這麼多
最後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裡更強大
盡好自己的義務
早日離開這個家
過自己的生活
重點是:他們還很可笑的認為你不懂事,心胸不夠寬廣
不得不說為了這種事都是哭著長大的,你們一定不懂初中三年的一整本日記裡面全部都是因為家庭不和而寫的滋味,青春期不斷的爭吵與反叛在心中已經留下傷痕,我的妹妹正如你們所講那樣,相貌好,被我爸媽投資去跳舞,因此她的心性高,比我活潑開朗,而我卻是冷漠怪癖愈發令人討厭的那種性格,我感覺第一胎都是試驗品,很心酸,或許我仍不成熟,但我都會記得,我都常常懷疑自己心裡有病,明天是除夕,今天還躲在黑屋子裡哭,我能改變嗎,我只能認命.
以後只生一個孩子,把自己未曾得到的愛和尊重都給她(他)。
作為獨生,這個問題我沒體會過。不過家庭及親情這方面的問題我還是很願意回答一下。
關於題主說到的「偏心」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證明你足夠強大,你的能力足夠強大,你的內心足夠強大,你的情商足夠強大。你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獲得父母的一絲讚許,一個點頭,一個笑臉,甚至是一個眼神。【因為你做任何事都不能改變父母的偏心,那麼就只能改變自己,只要有你哥哥在,你父母就不可避免的會偏心,這時你做任何事都是無效的,你又何必把無效的精力浪費在渺茫的奢望中呢?】←這一部分加粗,爪機無力。
偏心的父母有一個很大的通病,自己並不覺得自己偏心,可能當局者迷吧。
做為偏心父母的受害者,我們也有一個很大的通病,誤以為自己夠努力、夠好就能讓父母不偏心。
所以解決這類問題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困難的方法,是不再對他們抱有期待。
這真的很難,至少我無法做到,相信有一天我可以。
如果說偏心,從小到大能說幾天幾夜,我想沒人和我一樣的遭遇,我們家兄弟姐妹四個,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我和我弟弟是龍鳳胎,從小有奶奶帶到七歲。爸爸從小就最疼愛弟弟和大姐,媽媽從小最疼愛二姐,大姐能幹,二姐老實聽話。我們家是農村的,記得小時候媽媽從山上采有一種可以燉湯的菜,只有大山裡才有,很難採到,據說吃了對身體好,當時大姐不在家,媽媽把它全部剩給二姐和弟弟,還說吃了對身體好,不生病,我永遠都記得那一刻,她當我不存在。還記得有次放暑假,干農活,用背簍背東西,媽媽直接對二姐說這很重的,指著我讓我來背,二姐比我大四歲呀。像這樣的事真是太多了。長大後 從出社會我沒問家裡要過一份錢,那怕前幾年日子不好過。偶爾還給家裡錢,這幾年東奔西跑努力奮鬥在市區有了自己的房子,雖然很小,但是是屬於我自己的。或許這個緣故家裡對我沒以前那麼明顯,但有些細節是跟著心去做的。前些天還催著我結婚說一定要找個有錢,我心裡冷笑。
說起爸爸,小時候我和弟弟是一個年紀,弟弟學習比我好,小學時,爸爸給弟弟買的牛奶和雞蛋放在學校食堂,讓食堂阿姨給弟弟每天早上煮一個雞蛋沖一杯牛奶,說把營養搞好才能好好學習,而我什麼都沒有,那是食堂阿姨還經常給我開玩笑說我家人偏心,我嘴上笑著說我不愛吃這些爸爸才不給我買的,晚上一個人在被窩偷偷的哭,中學時爸爸把弟弟轉到縣裡最好的中學,把我一個就在鎮上中學,因為我學習不好。這樣的事真是太多太多了。長大後我很少給家裡打電話,但每年過年我都會回家。也只是過年才回去,即使平時有時間我也不想回家,二姐說我在外邊混野了,說我沒心沒肺也好,自私自利也好,是誰讓我學會了沒心沒肺 自私自利? 還的感謝他們讓我學會了獨立自主,學會堅強。
沒有什麼可恨不可恨,你的世界很大,為什麼一定要圍在他們的身邊轉。
對父母做好自己的義務,自己強大了怎麼需要去在意他們的偏心,圍著已偏心的父母去討好他們對你的以後意義不大,會連累你連累你以後的生活,你的世界應該豐富一些,有些事情當止則止。
我已經和父母絕交了,因為他們嚴重偏心弟弟。這樣的父母,不如沒有。
把財產資源搞到手再說。你不仁我不義。講jb親情。
還有就是,別對所謂的兄弟姐妹真好。
只是不疼你算好的了。為了證明自己不偏心,故意抹黑你,誇大其詞,無中生有,顛倒黑白,以證明你就是不值得被疼愛的。
推薦閱讀:
※我現在的生活覺得好大壓力,很想一死了知,看不到未來一點希望,感覺自己越過越糟?
※為什麼很多人問戀愛問題?
※我的嫉妒心和好勝心太強怎麼辦?
※男生對女生忽冷忽熱是什麼意思?
※胡文海槍殺 14 人,本該令人髮指,為何網民並沒有太多的人指責他,更甚至有人用《水手》來送他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