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特別樂觀的人,有可能患有抑鬱症嗎?

很多話一言難盡,我會找時間好好梳理自己的語言,爭取能夠用文字表達清楚。但我現在不想想這些問題,請大家先僅僅根據標題回復吧,萬謝!


你可能是朋友圈裡那個最愛逗別人發笑的人。但只有你自己知道,雖然在別人面前熟練地說著段子、講著冷笑話,但回到家,進了房間,你卻很難再笑出來一下。


2013年,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喜劇演員Stephen Fry在節目上公開談論了自己的病情及曾有過的自殺嘗試。「有時主持節目時,我一邊說著ha ha, yeah, yeah,」他說,「但內心裡卻在說,我真他媽的想死。」


事實上,那些在生活中讓我們大笑的人,可能只是戴著小丑的面具,很多卓越的喜劇表演者恰恰是抑鬱症患者,不管是卓別林、憨豆先生還是2014年在家中自殺身亡的好萊塢喜劇明星Robin Williams。「有些時候我覺得任何與他人的接觸都讓我作嘔,就像一些浪漫主義者所描述的那樣,我受到的壓力讓我厭世。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牆之外。」喜劇演員卓別林這樣描述他對抑鬱症的感受。


有些時候,患有抑鬱症的人們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看起來就很悲觀、萎靡不振,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他們只是以「樂觀」的這層面具來掩蓋著自己,這種現象在最近的一些心理學學術討論中,被稱為「微笑抑鬱」(smiling depression)。


「微笑抑鬱」是什麼?

微笑抑鬱(Smiling depression)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它是一類抑鬱症患者對自己病情的反應模式。在 Beverly Hills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將其形容為「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在卻承受著抑鬱的癥狀」。雖然他們看起來在笑,但實際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扎。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包括心境低落,對身邊的事物和活動失去興趣和愉悅感,活動明顯減少,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勞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過多,很難集中注意力,不斷自責、內疚,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可能會有自殺傾向等等。根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 的統計,大約10%的美國國民罹患抑鬱症。


「微笑抑鬱」者確實有很多抑鬱症的癥狀,會讓人感受到焦慮、疲憊與絕望,可能導致失眠,喪失興趣與性慾,甚至有自殺傾向。Rita Labeaune說,和典型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鬱」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縮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因此,很多家屬在他們出現異常行為或者自殺時,都感受到震驚或者難以相信。


當然,他們的抑鬱症病情也往往不會像重度抑鬱症患者一樣嚴重,因為當一個人真正達到重度抑鬱的狀態時,那種激烈的情緒是無法簡單地用面具來掩蓋的。


但「微笑抑鬱」的風險在於,他們的抑鬱不但很難被身邊的人所感知到,有時候就連本人也難以發覺自己得了抑鬱症。當他們感知到那些「不對的」情緒時,有時會想,「我好像活得不像自己,感到非常空虛,但也沒什麼不對勁的」,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情緒放到一邊,不去處理,繼續前行。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戴上微笑的面具?


研究表明,幽默的人出現精神問題的幾率可能更大。上世紀20年代,心理學家路易斯·特爾曼發現,那些被父母和老師認為幽默感比較強的孩子,成年後容易早逝。一份關於芬蘭警察的縱向報告發現,那些讓他人感到有趣的人很容易過度肥胖,或者物質成癮。


2014年,英國科學家對523名喜劇演員、364名演員以及831位普通人進行了研究,發現與非喜劇演員和普通人相比,喜劇演員更容易體驗快樂感覺的下降,更容易產生對人類的厭惡感,也更容易出現精神病徵兆,或者精神分裂、雙相情感障礙的癥狀。


對於幽默的人來說,他們不僅容易受到抑鬱情緒的影響,也更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壓力和情緒。Rita Labeaune說,他們習慣了在他人面前笑,或者引人發笑,但不願意去承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覺得那是一種「軟弱」。


2011年,墨西哥大學的Gil Greengross針對400名大學生做了研究,發現男生會比女生表現出更多的幽默感,儘管他們的辭彙量並沒有什麼差別。而且,男性抑鬱症患者們通常更不願意談起他們的病情——這是University of Iowa的Cochran Rabinowitz在2000年發表的研究結果。他們收集了臨床心理治療師對男性抑鬱症患者診斷、諮詢過程中的描述,發現男性抑鬱症患者更傾向於用掩飾性的舉動來掩蓋自己的病情,這可能是因為,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讓他們認為暴露出自己的悲傷、焦慮和恐懼是承認自己的弱小。

當你用微笑來進行「表達上的抑制」時,

它是有害的


微笑是美好的。然而,對那些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來說,「微笑」的意義已經在根本上發生了變化。


Rita Labeaune說,當我們用微笑來隱藏低落的情緒時,它是一種防禦機制:不再是一種表達自己內心喜悅的自然流露,而是逐漸變成了對內心悲傷的掩飾和證明。一方面,微笑保護著我們自己免受他人的懷疑,幫助我們掩飾內心的悲傷和羞恥感,而另一方面,每一次在我們微笑並且想要假裝「一切都好」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深處便會越發感受到與現實的脫離,感受到真正的自己是醜陋的、無法被他人所理解的。


我們將微笑用作防禦機制的理由有很多:害怕不被別人理解,害怕不能融入群體,或者受到對抑鬱症的污名化影響,為抑鬱的情緒感到羞恥——抑鬱症在我們的語境里還不是一個中性的辭彙。


但研究證明,這種防禦是有害的,它是一種「表達抑制」 (expressive suppression)的情緒管理策略。


斯坦福大學的James J. Gross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大學的 Oliver P. John教授分析了兩種情緒管理策略的區別,以及在我們的情緒認知過程中的影響。


一種是「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它是一種正面的情緒管理策略,是個人通過重新整理和理解情緒反應,來調節自己對於事件的看法。比如,在面對一次考試的失敗時,雖然在最初看到成績時非常失落,但是採用「認知重評」的人會重新接收自己的情緒,將接收到的信息以更積極的方式來解釋,可能會把這次考試的失敗看做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並且督促自己下次做的更好。


「認知重評」是一種「預先關注」的策略(antecedent-focused strategy),它發生作用比較早,可能在我們做出接受情緒的反應之前,就改變了我們對於這些負面事件的看法。


另一種則是「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這種情緒管理策略則相對負面,是當情緒出現時,抑制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情緒表達行為,把自己的真實情感隱藏了起來。「微笑抑鬱」的人就是如此。

「表達抑制」是一種「反應關注」策略(response-focused strategy),它在情緒發生時,注重抑制自己當下的反應。它在我們情緒認知的過程中作用得較晚,並且主要著眼於改變當時的情緒表達行為,而不是針對情緒本身進行處理


James J. Gross的實驗證明,採用「表達抑制」策略的人更易遭受不良情緒的影響。在實驗中,被試被要求觀看一部可以激發負面情緒的電影,一半的被試者被要求在看電影時要隱藏起自己的情緒,並使觀察者無法接收到他們的情感變化,即採用「表達抑制」;而另一組被試者則被要求在看電影的時候一直回想、思考自己接受到的信息,以保證他們不會以一種較為情緒化的方式來回應這部電影,即採用「認知重評」。


結果顯示,那些「表達抑制」的被試者雖然表現出了更少的情緒表達行為,他們接收到的負面情緒卻並沒有減少;與之相反的是,以「認知重評」的方式看這部電影的被試者們普遍反映他們感受到了更少的負面情緒。隨後,他們結合大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面部表情錄像、志願者給自己情緒的評分,得出結論:表達抑制減少了消極的面部表情,但反而增加了消極的情緒;認知重評則降低了不良情緒的強度。


單用微笑來壓抑自己真實情緒的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幫助我們在當時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且長期運用這種方式會產生更加有害的結果。James J. Gross等人進一步研究了不同情緒調節策略的長期影響。他們發現,如果長期採用「表達抑制」作為策略,人們可能會感受到更多的焦慮,表現出更多的抑鬱癥狀,而且往往更難對積極的信息和事件作出行為和情緒上的回應。此外,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會有類似「自己是不真實的」,「我的外在和內在是不一致的」,「別人看到的並不是真正的我」的感受。


想對微笑著的你們說的話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總是難免要帶上一些面具來掩蓋自己真實的情緒,或是為了避免自己內心的傷痛,偽裝成不是真實的自我。這並沒有什麼錯,但是我們不值得為此而過於勉強自己。


如果你看到這裡,感到自己可能就是那個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那麼,識別出自己的情緒問題是第一步,因為很多「微笑抑鬱」的受害者都會隱藏、否認這種情感。


請考慮向你的周圍環境尋求幫助,儘管你可能會抗拒這一點,覺得自己的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尋求幫助是「軟弱」的表現。但我們不是作為一個個單獨的個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向親人或者最好的朋友——真正最關心你的那一群人訴說這些感受,討論你的擔憂,雖然在你平常的偽裝中,他們或許沒有察覺你的痛苦。不要害怕成為別人的負擔,有時候我們會忘了在這個世界上會有許多人願意支持我們。


如果你感覺到你的癥狀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可以尋求專業機構和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來緩解內心的痛苦。


而作為「微笑抑鬱」者身邊的人,最大的難度在於,你很難幫助一個不承認自己需要幫助的人。精神科專家建議,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有微笑抑鬱的可能,最好的辦法是作為一個支持性的角色,一個能夠足夠共情的傾聽者。

在生活里,感到悲傷和抑鬱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只生活在快樂之中。而讓你選擇了微笑著抑鬱的,歸根結底是關係的問題——你害怕沒有人願意看見那個抑鬱的你。你害怕當你暴露出自己的痛苦和脆弱之時,沒有人會在意。比起那種被拒絕的疼痛和恥辱,你寧可假裝一切很好,就這樣忍耐下去。


微笑會把你封鎖在自己的世界裡。你應當學會發現你身邊那些真正關心和在意你的人,嘗試給他們一個機會,向他們訴說。這就是我想要對你說的事情。


以上。


原文發表於:看不見的傷痕更深更疼?

----------------------------------------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內容: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會喜歡的心理學科普。


References:

Anger Suppression,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Depression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Rebecca Y. M. Cheung and Irene J. K. Park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 201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Vol. 16, No. 4, 517–52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ames J. Gross Stanford University Oliver P. Joh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Copyright 2003 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nc. 2003, Vol. 85, No. 2, 348–362 0022-3514/03/$12.00 DOI: 10.1037/0022-3514.85.2.348


在我告訴父母我被診斷為中度抑鬱症的時候,他們還相信我是個樂觀開朗的孩子(因為我經常表現的沒心沒肺,笑嘻嘻的)。
昨天吃了一個桃子,外表很誘人,不仔細看就感覺很正常(後來發現有一個蟲洞),吃的第一口又軟又甜。但當我啃到接近內核的時候,才發現它是壞的。
我當時有些焦慮,因為我想到了那個關於誤吃半截蟲子的笑話,左右觀察了一會,沒有結果,把桃子扔了。

如果是因為愛笑,所以看起來樂觀的話,那麼事實是,並非我喜歡笑,而是我想不出可以用什麼表情去面對別人。

再說個趣事,看精神科醫生的時候,我說我可能有些問題,醫生有些奇怪地看我,說:你在這裡笑著跟我說你有抑鬱症?
我:……

笑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它只是個表情,默認表情……

沒人知道我會在每個夜晚絕望而孤獨地哭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還不能發出聲音。
當我面對他們大笑時,心中卻能想著什麼時候,怎麼自殺……

嗯,所以,外表和內在有時候真沒什麼聯繫

大概就是「人心隔肚皮」


有一個人,得了很嚴重的抑鬱症,每天悶悶不樂,茶飯不思,身體越來越差,他找了城裡最有名的心理醫生,醫生花了很長很長時間,用了很多很多辦法,還是治不好他。
病情還是一天天的惡化,醫生實在沒有辦法,就對那個人說:「我無能為力了,我真的治不好你。這樣吧,你去城裡的馬戲團,那裡有個小丑,每個人看到他都快樂,也許他能讓你快樂。」
這個人抬起頭,平靜的看著醫生說:「你知道嗎,我就是那個小丑。」


五月天一語道破: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你決定不恨了,也決定不愛了,把你的靈魂關在永遠鎖上的軀殼。


這世界笑了,於是你合群地一起笑了。

當生存是規則,不是你的選擇,於是你含著眼淚飄飄蕩蕩跌跌撞撞的走著。


直接上圖就可以了。

以上。


《人間失格》中的大庭葉藏

「在此,我想到了一個招數,那就是扮演滑稽的角色來逗笑。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滿腹恐懼,但卻怎麼也沒法對人類死心。並且,我依靠逗笑這一根細線保持住了於人類的一絲聯繫。表面上我不斷地強裝出笑臉,可內心裡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的服務,汗流浹背的服務。」


「這世上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都如此拐彎抹角、閃爍其詞,如此不負責任、如此微妙複雜。他們總是徒勞無功地嚴加防範,無時無刻不費盡心機,這讓我困惑不解,最終只得隨波逐流,用搞笑的辦法矇混過關,抑或默默頷首,任憑對方行事,即採取敗北者的消極態度。」


他從小就不斷用搞笑的方法來隱藏,來保全自己。在同學面前故意出醜,故意寫荒誕的作文來逗笑老師,故意在很熱的天氣穿上毛衣袖子,從不拒絕姐姐的要求做各種模仿……在別人眼裡,他就是那種雖然有點古怪,但很開朗的孩子吧。在葉藏以為自己做的萬無一失的時候,只有竹一發現了葉藏的意圖。在被竹一識破後,他便更加的不安與恐懼。他怕自己失去像人類求愛的最後的機會。葉藏對人類的恐懼與日俱增,雖然後來他放棄了搞笑,但仍舊討好世人,受到不少女人的偏愛。那些人也不了解到葉藏的恐懼與抑鬱。文章的最後,酒吧的老闆娘也仍未意識到他的抑鬱,仍舊稱他為「神一樣的好孩子」。


大庭葉藏的偽裝,真的很完美吧。


「我裝作老成,人人就傳言我老成。
我假裝是個懶漢,人人就謠傳我是懶惰蟲。
我假裝不會寫小說,人們就謠傳我不會寫。
我偽裝成騙子,人們就說我是個騙子。我充闊,人人以為我是闊佬。
我故作冷淡,人人說我是個無情的傢伙。
然而,當我真的痛苦萬分,不停呻吟時,人人卻認為我在無病呻吟。」


第一次回答問題。

首先,題主問題里也說了是「看起來」,所以首先就看你跟ta的關係。這決定了ta是否能在你面前表現真實的自己。由於現在社會層面對抑鬱症偏頗乃至錯誤的了解,抑鬱症患者不可能交淺言深地跟每個身邊的朋友都說。甚至可以說,在現在的社會層面,連家人都沒辦法正確理解這件事。

所以很多病人,甚至在最最最最親近的人面前,也不會完全展露自己的狀態。原因一是沒什麼用,只會徒增他們的擔憂,他們給的建議和話語有時候還會雪上加霜。二是,當我的陰鬱情緒沾染了他們之後,我會更加否定自己,陷入更深的循環,所以在試過幾次後,徹底放棄。改換尋找專業的幫助。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你生活不是好端端的嗎,幹嘛不開心;你一個小小孩家,有什麼好抑鬱的,你知道抑鬱是什麼嗎?人生路上有這麼多坎坷,你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這些偏頗且錯誤的理解,註定了在你意識到自己可能生病了的時候,不敢去直面,不敢直面自己,也不敢直面親近的人。甚至很多患者在自己也不清楚這個病症時候,會陷入更加自我責備和否定的深淵,從而導致惡性循環—是我太弱,人家都沒事,為什麼我那麼矯情。

所以第一步,就是意識到,抑鬱症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疾病,他不叫「不開心,我有小情緒了」也不叫「矯情,公主病。」就像一個人已經有哮喘了,你就不要再逼他多進行體育運動了一樣;一個人如果已經是抑鬱症,你也不要叫他開心點,想開點了。

其次,大多數情況里,能夠維持著「樂觀」這個表象的患者,大多還沒有進入重度階段。重度抑鬱的患者,基本已經是無法不將病態顯露出來。深海一般不見底的絕望和身體不明緣由不停歇的不適,已經基本將他推入地獄一樣的深淵。那種背負了千斤鐵塊的沉重感會讓他們基本無法進行任何活動。包括日常的交談,交際等等。所以這時強烈的厭世會造成很危險的輕生意識。輕度和中度的抑鬱症,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在不算那麼親密的人面前,基本是可以保持一以貫之的正常形象的。只是你不知道ta平靜如水、喜笑顏開、鎮定自若的外表下,是不是正承受著無法抗拒和逃避的驚慌,絕望,壓抑,悶滯和窒息。這些癥狀會因為外界刺激而來臨,也會無跡可尋的降臨,根本找不到規律。每個人都有懼怕的事物以及情況,抑鬱症發作就好像在那一秒,瞬間把你推入漆黑的房間,即使腦中已經一片黑暗,你卻能真實感受到,你害怕的,會威脅你的東西就在身側,隨時會向你攻擊。所以抑鬱症患者經常會出現走神的狀態,那時候他的思緒和靈魂是處在一個危機四伏的恐怖世界飽受煎熬。所以自己本身樂觀和能說出很多樂觀的言論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抑鬱症的起因紛繁多樣,遺傳因素,長期的不幸,突然的刺激。就好像天氣突降20度,有人感冒,有人沒感冒一樣,請你不要跟他們說,你看誰誰誰,怎麼怎麼了,不是還好好的嗎,你啊,別胡思亂想。他們比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想生病。

最後,我想說,看知乎很多關於抑鬱症的帖子,有的答主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故事,有的答主給予了很多切實的幫助身邊抑鬱症患者的方法和與他們相處的禁忌。真的很欣慰看到這麼多人能夠減輕癥狀甚至痊癒。更欣慰的是看到終於有人試圖去揭開這層蒙住的紗,給予患者指引,也給予想幫患者的人指引。這是讓抑鬱症的悲劇減少邁出的第一步。

很多很厲害的答主已經非常明確地給了很多幫助抑鬱症病人的指引,我就挑個人所認為的最重點吧:

1. 這不是個人想不想的開的問題,這是病,需要專業幫助!需要專業幫助!需要專業幫助!

2. 不要試圖用業餘的開解解決癥狀!癥狀發作時的痛苦是讓人無暇去聽那些雞湯的。

3. 寬容,包容,特別是最親近的人,如果能做到陪伴是最好的。但是謹慎說話,謹慎說話,謹慎說話。

4.注意調節自己的心境,當ta真的說出很多陰鬱的觀點和言論的時候,不要當真,不要當真,不要當真。


樂觀是精神,抑鬱症是生理性疾病。題主的問題就好像在問「一個特別樂觀的人,有可能患感冒嗎」


抑鬱主要是因為認知衝突耗盡心理能量。之前外向活潑,可能只是沒碰到負面經歷激發認知衝突。激發之後一樣可以陷入抑鬱。只不過外向活潑的人,因為社會支持更廣(更多傾訴對象),所以更容易走出來。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碰到一些經歷讓自己有些異於周圍大部分人的感想,也可能在跟朋友吐槽之後得不到理解,甚至被否定之後,更加抑鬱。


從小老師就說:你這麼天性樂觀,看不出你家裡情況這樣;
同學朋友都很喜歡跟我玩,因為我是他們的開心果。
到後來,甚至老師安排我和自閉症患者坐同桌,想把樂觀帶給他們。
長大後戀愛了,男生喜歡我都說和我在一起很輕鬆,我們在一起時候都嘻嘻哈哈,很少爭吵。
但我有重度抑鬱和中度焦慮。自殺過,還好幾次。
醫院確診後我媽拿著診斷報告哭了很久。她沒想到我竟然會得這樣的毛病。
其實我自己知道,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是最放鬆的自己。不用演,不用刻意當逗比取樂別人。
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太在意別人的得失,自己不強大。導致越來越累。
最後開始服藥。
其實現在仍然還沒治癒,我自己知道。總會在那一刻,情緒失控。
所以盡量讓自己更用力的去演去忙碌,也許會忘記最真實的自己吧。

你想不到我有抑鬱症,是因為,你沒看到最真實的我。


想了想,在這個信息透明的社會,我選擇匿名。

我從12歲患上重度抑鬱症,有些雙向情感傾向。

到現在,我25歲。

現在的工作環境,沒有人知道我的過去。我大概從2年前停葯。我最嚴重的時候要服藥一般人的4倍左右。

那麼,我現在所有同事對我的評價是什麼?你為什麼每天都這麼開心...我喜歡你的性格...每天嘻嘻哈哈的累不累啊...我覺得你大大咧咧的,特別好啊...

是的,但是我一旦離開有人的環境獨處,我基本就是個連話都不願意說,獨自沉浸在自我世界裡的人...

我目前的狀況是,逐漸從抑鬱症中走出來了,我發現我有比正常人更積極樂觀的心態...我看待事物能比他們更淡然...主要歸功於,我這13年經歷的太多太多了...任何事情現在於我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但是我想說,很多時候,樂極生悲這個詞總是帶給我莫名的悲涼感....


我就是個表面很樂觀的人。
得了抑鬱症,身邊的人都很驚訝?
怎麼會?你那麼樂觀開朗的人怎麼會得這個病?

那如果我告訴他們
我是外熱內冷,內心負面,消極的人,她們還會跟我交朋友嗎?又或者該如何看待我?
她們不了解我真實一面。

我之前看過一種叫「陽光型抑鬱症」
裡面有很多我也是類似。

我在別人面前,不管如何我明明心裡可能真的很難過了可就是還會表面樂觀給別人看。
——————————————————————————————————————————————————————————
樂觀不代表不會抑鬱,你笑也不代表你真正快樂。
笑只是個表情,它不代表快樂。

樂觀也許只是表面,
它不代表你就是個內心樂觀的人。


看上去樂觀,其實已經說明了一件事:你僅僅是·被別人·看起來·樂觀。

何況樂觀與悲觀的區別在哪裡?

我一直認為人活著就是在邊看世界邊受苦,我們一生中會承受無數我們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痛苦,並且帶著某些永遠的痛,走向死亡。

看起來很悲觀吧?

但是正因如此,我才更明白時間與生命的珍貴,我知道我比很多人都幸運,所以我要好好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包括堅強而孤獨地熬過抑鬱加重期。就算在死之前都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我也要每天都過得不後悔。

其實我比誰都樂觀,因為我熬過了每天都想去死的日子,我比正常人更能夠看清痛苦的本質。

你看,樂觀和悲觀,其實也是很難說清楚的。

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樂觀是天真,而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悲觀是矯情。

好像偏題了_(:з)∠)_

有了抑鬱,就開始了每天與自己的鬥智斗勇。一不小心,就會被誤導「沒有希望了」「我很差」「都是我的錯所以他們不喜歡我」「那個人也在背後說過我的壞話嗎」「為什麼還要活著受苦」「我是不是哪裡生病了」「真希望今天晚上睡過去後就在也不要醒來」這些信息。

熟悉嗎?都是我曾經有過的想法。感興趣的話可以翻翻我以前的回答( ????? )雖然可能沒什麼用_(:з)∠)_

不要因為不知情的人的話就放棄治療,這不是開玩笑。

暑假裡我對媽媽說我抑鬱,結果她依然不理解,還說了一些你們都聽過的非常傷人的話,一瞬間差點就吵起來了。

我們最親近最深愛的人可能都不能理解我們。

但是沒關係。對他們寬容一點,也對自己溫柔一點。我自己努力在絕望中找著希望,然後一點點地走出來,一點點地變得更加愛自己。

我不想待在牢籠里,那就努力積蓄力量,等待有能力逃走的那天。

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在不妨礙他們不傷害他們的前提下,我們生什麼病,樂不樂觀,關別人什麼事。

有人會說,「你看起來很樂觀啊怎麼會抑鬱?」
「樂觀一點嘛生活這麼美好。」

盡情呵呵他吧。

看起來樂觀的人也會抑鬱。

最後一句話切題了吧( ????? )

目測會有一批抑鬱患者來襲,我這個好了大半的人就不多說了。

純屬個人觀點,看看就好。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會,並且再次俗套的舉例,本人。

年初被確診躁鬱症,好在是二型,也就是輕狂躁與重抑鬱結合,還算幸運。講真之前想了很久也沒有想明白為何會抑鬱,近20年來我活的還算不錯啊,不是自戀,平日里和朋友關係挺近,在長輩那裡被疼愛,和兄弟姐妹關係好,懂事得體,和普通孩子活的沒區別啊。

後來總算明白了,大概因為看起來過分正常了,才顯得不正常。面對朋友過分的玩笑,我要一邊裝不在乎一邊壓下火氣告訴自己她們是無心的;面對長輩尖酸的言辭,我還要一邊裝不在乎一邊告訴自己忍住那是長輩他們說什麼你都不能頂撞;面對兄弟姐妹的自私無理,更是要一邊裝不在乎一邊勸自己想開些那是你的兄弟姐妹別和他們計較。

懂事和有分寸都是建立在過分壓抑上的這句話我深信不疑。小時候哭得鼻涕眼淚一臉的問父母:誰沒有脾氣?誰沒有極品的朋友?誰沒有自私的親戚?為什麼一有事都要我忍我背鍋啊?

他們的回答我至今都記得:我知道你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別一有事了就怪別人,先反省一下自己,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能不能懂點事。

我想他們到現在也不知道,這無心的一句話讓我背負了多大的痛苦。朋友親人說什麼我都不怎麼生氣,不說話只是一味樂呵的傻笑,於是被默認成了不在乎無所謂,被默認成了活的沒心沒肺,真實的自我被壓抑到了最底處。

然後某天某個契機下,一件事不小心點了導火線,「砰」的,負面情緒全面爆發。

說件前幾個月發生的事,還沒確診前,有天午飯時和一個朋友談到了抑鬱症的事,我說之前那段時間真是太難熬了現在總算好些了,她反而笑著和我說上次給我舍友聽了你發我的語音,我舍友聽完說不會吧你是不是搞錯了,說你這都叫抑鬱的話,那估計沒幾個人不抑鬱的。

想想自己也是能忍,沒把面前那碗熱湯潑她臉上,一頓飯不歡而散,自此再沒聯繫過。

最後給兩點建議,一,請善待看起來很活潑性格很好的人,二,遠離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所謂的朋友。

匿了


可能,因為只是看上去樂觀而已,心裡怎麼想的並沒人知道。


因為大部分別人眼裡,你就是路人甲啊,不會真正的花心思研究你的笑是真開心呢,還是所謂暗暗藏著一絲苦澀呢?誰有那閑功夫啊!

還有,裝開心也是努力和疾病抗爭的一部分啊,也許裝著和正常人一樣,久了,就真的和正常人一樣了!


我打了幾行字,感覺有千言萬語要說,可是我又全刪了,突然又不想說了,
我只知道,從小我就知道示弱永遠都沒有用,適者生存,成王敗寇,大家都忙著呢,哪有空管你那點屁事,既然沒用,那就笑吧,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於是以前我的笑聲是交響樂,忒嚇人了,而現在,我學著去淑女的笑,嘴角上揚,咧開嘴巴,來,茄子,,笑 (^_^),,PS:也不知道這表情啥意思有木有用錯


先把答案明確說明白:有的。
有一種人,她有著燦爛的笑容,喜歡說笑話,逗樂身邊的人,安慰別人遊刃有餘,還喜歡帶給別人希望,看起來樂觀開朗。
但這與有沒有抑鬱症一點關係都沒有。即使患了抑鬱症,他們還是那麼「快樂」。

以下是個人感想。
我對朋友說著許多冷笑話,嘻嘻哈哈裝瘋賣傻,說著又蠢又傻的話,嗯,我不是小丑。但是我發現,我在潛意識裡充當著小丑的角色,從來都只是調侃自己,嘲笑自己,讓他們發笑。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非得這樣做不可。我從來不在別人面前哭,不願意把悲傷帶給他們,哪怕我受到了傷害。
可是我有抑鬱症啊。
但是我也逼迫著自己像沒有抑鬱症的人那樣理解自己,我對自己說,你就是矯情,你就是不夠堅強,太脆弱了,一點小事就會擊潰你。你的抑鬱症,就是你在逃避,是你的借口!
然後內心有小小的聲音在反駁:不是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脫離人群,我只是難受,無比的難受,我的心一片空洞。
然後我又對自己說:你得開心點,你作給誰看啊你,每個人都過得很累,他們也很辛苦,怎麼就不見他們像你一樣整天無精打采毫無活力?你就是作!
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我已經沒辦法搞清楚情況了。
我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和別人好好說話了,每說一句話都要絞盡腦汁想,直到自己筋疲力盡。再也不想出門了,安靜的時間越來越長了,對所有東西都提不起勁,包括口口聲聲說著感興趣的事物。她問我,你不是喜歡心理學嗎?怎麼不聊了?我該如何解釋,我沒有力氣去想。我喜歡畫畫,趁著假期去學了素描。但是我知道,哪怕我再喜歡,我也沒有力氣,提不起勁去畫。但是還好,遇到了好老師,她跟我說了很多,她是最理解我心情的人。上課那兩小時是我一天中唯一還算有興趣去做的事情。
其餘的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度過的。
可這也無妨我在朋友面前嬉笑怒罵,看起來快快樂樂,說著最樂觀的話。

因為我不願意把負面情緒帶給別人。
我希望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個開朗,樂觀的人。其實,笑一笑也沒那麼難,是吧。


想用朋友畫的這則漫畫回答題主,和最高票答案很相似。看看吧,《小丑也會哭》


沒有過經歷 但只想說 抑鬱症分為生理性和心理性 生理性是因為大腦無法分泌某些物質 與心情無關 如果發現不正常就快去看醫生~抑鬱症只是一種普通的病


推薦閱讀:

總害怕在網上留下真實痕迹,這種心理是不是不正常?
為什麼有些成年人會以把孩子弄哭作為「逗」?
偽娘和抖m有直接聯繫嗎?如果有,這樣的聯繫應該怎麼理解?
大學裡如何面對或者回復「嫉妒」或者怕你超過他的心機裱?
如何面對 20 多歲的同學因抑鬱症自殺?

TAG:心理 | 抑鬱症 | 雙相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