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算是有文化?如何使自己有文化?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面對一個人如何評價他是否有文化。又想提升自己的「文化」該怎麼做?

這裡指的做法是後天努力,家庭熏陶不算


謝邀。

文即知識,化即內化,將知識內化,即為文化。

當代的很多人把「文化」淺顯地理解為「知識」,那就成了只文不化。如果你覺得熟知四書五經,通曉中外歷史就是有文化,那麼我的iphone比我們所有人都更有文化,因為它可以完整精確地儲存這些信息。生物的亮點之一,在於其轉化的能力,它不僅儲存,而且解析,加以利用。

那麼,怎麼定義「內化」?

簡單來說,就是改變。就是讓大腦接受的信息(即知識)成為行為的一部分,心靈的一部分,乃至靈性的一部分,讓知識和信息的積累改變你的思考方式,感受方式,行動方式,乃至認識人生、世界、價值的方式。這不僅是對信息的內化,更是升華,讓知識從數據層面的存在到了器質性的存在。

例如,甲也許深諳二十四孝的故事,但逢年過節節不曉得問候父母,很少探望父母,不懂體諒父母。乙也許未曾耳聞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是由於耳濡目染的教誨和經歷使得他溫和耐心地對待父母,關愛他們,善待他們。
那麼,在「孝文化」的層面上,乙實則比甲更有文化。甲儲存的歷史故事並沒有內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又例如,丙看了上百的名人演講勵志演說,也常讀學習技巧人生指南,但仍只是花大量的時間唉聲嘆氣怨天尤人,不滿現狀卻又不願改變,活在好高騖遠的空中樓閣。
丁也許沒看過那麼多演講沒讀過那麼多書,但偶然讀的某個偉人故事激發了他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行動欲,他繼而一絲不苟地制定人生計劃,步步為營地為目標而努力。
那麼,在「志文化」的層面上,丁實則比丙有文化。

所以我們發現,文化的程度不在於「文」的數量,而在於「化」的質量。當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時,他並不是說不該追求知識,而是說不該盲目地追求知識,不該用有限的生命時光去追求積累雜亂無章的知識,而是應該有選擇的有智慧地學習知識,內化知識,讓知識服務於自己的生命。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人們習慣於量化的競爭,用數字來互相比較。然而文化是不能被量化的,文化甚至是難能觀察到的,真正的文化是人源於心思信仰顯於言行舉止的一部分,是一個人生命的自然體現。

我們又生活在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知識」似乎只是谷歌一下百度一下的距離,然而可獲取性的提升不可避免地導致了質量的下降,並使得人們探求知識的決心和誠意滑坡。人們開始鐘意3、5分鐘可以讀完的在社交網路平台無處不在的快餐文章,覺得何必讀書呢;人們開始喜愛7分鐘以內的短小視頻,再長的就覺乏味反感;人們開始習慣效仿他人的行為和生活,試圖快捷地獲得成功。這些行為也許能提高獲取「文」的速度,卻幾乎抹殺了「化」的可能。

學習正確的知識,深入地反思和體會,勤奮地加以篤行,這樣一個由外到內再到外的過程,方能給予我們真正的文化。

當有人問聖妻阿伊莎(願主喜悅她):「你怎麼評價先知穆罕默德(願主賜他平安)?」,她說「他是一本行走的古蘭經。」由於他對真理的深入內化和傑出體現,使得14個世紀來數十億人把他作為生活起居各個方面的完美模範。

曾有一個伊斯蘭學者帶領學生外出,路過一老農家時,一學生對老農說「此乃吾師,他能用一千種方法證明安拉(造物主)的存在」,老農哈哈大笑說:「我看到地上的駝糞便知曾有駱駝經過,如此浩瀚的世界,豈能無主?他需要一千種方法證明,說明他有一千個疑問。」學者聽畢跪在地上祈禱說「安拉啊,求你賜予我像他一樣優秀的信仰!」學者和老農,誰更有文化?:)

曾有一阿拉伯國家國王拜訪麥加,他命人去邀請禁寺的一位學者,以便詢問他一些問題。禁寺的學者拒絕動身並回應說「從來都是人尋求知識,知識不會尋求人。」國王聽罷後大感羞愧,趕緊動身去禁寺向學者致歉,並請教了他。

希望我們都能夠習文而內化之,成為真正有文化的人。

祝君平安。


1、有問必答,博古通今。

2、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推薦閱讀:

內向的人一定情商低嗎?
如何才能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
被人看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如何讓看扁你的人自己打臉意識到他們錯了。
由於出身問題造成的性格偏激是否值得原諒?
不敢承認自己是復讀生,應該怎麼邁過這道坎?

TAG:文化 | 氣質 | 性格 | 性格改變 | 男性氣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