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極力推崇讀書的人為什麼不把上知乎的時間都用來讀書?
難道他們可自由支配時間足夠長以至於上知乎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 ---------------------------------------------------------------------------------------------- 各位上知乎都是在什麼時間?每天平均上多久?如果是工作時間用所謂碎片時間來上知乎是否是一種影響工作產出的行為?如果是下班以後,假設每天有且只有兩小時屬於自己的整塊時間,你會怎樣分配?會讀書還是上知乎? 綜上,在上知乎的時間裡,如果做其他的事(上班時認真工作、下班時讀完整的書而不是信息碎片或所謂乾貨),是否長遠收益更大?
真正理解知乎傳遞的精神的用戶,也許是那些能夠自主地和知乎保持友善距離的用戶。
知乎的出現,揭露了一個事實:一個普通用戶在互聯網上有效率地篩選出高質量信息到底有多麼難。在知乎之前,微博等網站的信息篩選方式是關注一個個獨立的作為信息節點的用戶,而這種方式無法實現針對單一問題的信息篩選的精確操作。普通用戶篩選信息的方式就是關注或者取關。這種方式對於不那麼執著於高質量信息的普通用戶來說無所謂,但讓執著於高質量信息的普通用戶非常不滿。而知乎傳遞了一種精準和執著的高質量信息篩選精神。它在關注的基礎上加入了問題作為信息坐標導向,用戶投票作為關注之外的篩選機制,最初效果非常不錯。但如今哪怕是在知乎上,這種篩選機制的效率也在不斷下降,時間和精力成本越來越高,更別提其他網站了。
認識到這一點,這就認識到了書籍,特別是經典書籍存在的價值。經典書籍傳遞的信息很多時候遠不如互聯網友善通俗,但它們信息的質量卻(平均來看)高得多。因此真正追求信息質量的用戶,反而會因為認識到篩選互聯網信息的低效率和高成本而回歸經典書籍。知乎最初吸引了這些人的到來,但他們在發現了知乎的變化後,又再次選擇保持友善的距離。
這裡的友善是指,知乎仍然是中國互聯網上難得的高質量信息聚集地,特別是那些具有時效性的書籍無法提供的信息。而這些人之所以能夠進退自如,因他們從一開始都就沒有被知乎這個網站所羈絆,而是始終在秉承著知乎網站背後的那種篩選高質量信息的精準和執著精神。換言之,誰能滿足這些人的這種精準和執著,誰就是他們心中的知乎。
是時候上這張圖了:
學習金字塔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習金字塔
美國學術界在1946年一項研究顯示了不同學習方式的效益,準確的說,是學習者在兩周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
上圖是當時美國教育學家埃德加 · 戴爾(Engar Dale)研究出的「學習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學習金字塔」表明,閱讀和聽講是最不效率的學習方式,實幹(教授、實踐、討論)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而且這兩種學習方式之間知識的留存率差距極大。
這和目前我們所接觸的主流學習方式是很不同的,並非只有讀書,聽講才是「學習」,其實這恰恰是信息留存率最低的(它的優點是信息獲取的速度和數量)。我們的教育體系也主要通過閱讀和聽講進行教學,而缺少討論實踐。
本人大學時期常去圖書館看書,但書看得越多,和人分享交流的慾望就越強,悶頭看完幾本好書後,總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悶頭讀太多書會不消化的,像吃飽撐著了。
所以書一定要讀,而且要用大塊時間來讀。讀書是一個吸精華去糟粕的過程,而討論、實踐、教授是鞏固這些精華的方法,也即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途徑。知乎就是對看書很好的補充之一,這裡能學習,討論,是運用知識教授他人、解答問題的很好的平台,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受益的恰恰是你自己。另外,看書的目的除了提高修養見識,不就是解決各種問題嗎?
我想,更立體的學習方式相對單純的看書長遠收益顯然是更大的。讀書是學習,交流也是學習。
讀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
交流的目的是學以自審。是時候了,針對 @曹洋 的答案,再次貼出這篇(轉)周舜欽:學習金字塔的誤解 ,同時談談我對此的看法。
「學習金字塔」的誤解 (作者:周舜欽)原文轉自Facebook。
美國學者艾德格?戴爾(Edgar Dale)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後,透過閱讀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10%;透過聽講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20%;透過圖片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30%;透過影像、展覽、示範、現場觀摩來學習能夠記住50%;參與討論、提問、發言來學習能夠記住70%;做報告、教學、模擬體驗、實際操作能夠記住90%。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做過類似的研究,結論跟戴爾差不多。由此可知,閱讀是最沒用的學習方式,而模擬、體驗與實作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是嗎?
學習金字塔1
學習金字塔2
上述這張圖和簡短說明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但事實上戴爾的理論是Cone of Experience,主要是研究不同的「體驗」或「經驗」方式,例如透過視覺、聽覺、或操演所得到的不同的效果,而非針對「學習效能」做研究,更沒有提出明確的學習效能數據,數據的部分乃是被其他人加油添醋上去的。至於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因為沒有人能證明看到過這份研究報告,網上也無法搜到相關研究論文,因此該研究很有可能是誤傳。
研究「體驗效果」或研究「學習效能」有很大的差別嗎?當然有!以網路上流傳的內容來說,該理論號稱是「學習」金字塔,卻用「兩周後還記得多少」來測量,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曾幾何時,學習已經被簡化成只重視記憶而已?就算你去隨便問一個路人,他也會跟妳說「學習不等於死背」,若真的要比兩周內的記憶,那「填鴨式教學」應該是當今最棒的學習方法。
由此觀之,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一個問題在於:「將學習窄化為記憶」。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Benjamin Bloom)將教育(學習)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類。在認知領域中,由低到高又可細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層次。
知識:就是記憶、認識,能回憶重要名詞、事實、方法、規准、原理原則等;
理解:是要能對重要名詞、概念之意義有所掌握,能轉譯、解釋;
應用:是要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概念、方法、步驟、原則通則等等應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分析:是要將知識的某些訊息,所包含的成分、元素、關係、組織原理等等分解出來,重新加以組合,並釐清之間的關係;
綜合:是能將知識訊息的某些要素重新安排或合併為有組織的整體,或呈現其間的關係;
評價:是要依照某規准對知識訊息做評價或比較。
用記憶來測量學習效果,只能測量到學習目標中三大類的其中一類裡面,六個小類的其中一類,而且是最低層次的那一個。真正的學習比單純的記憶複雜且有深度得多了。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中提到:「學習」在目前的用法已經失去它的核心意義。在日常用語上,學習已經變成吸收知識,或者是獲得資訊,然而這和真正的學習還有一大段距離。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透過學習,我們重新締造自我。透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係,以及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事實上你我心底都深深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二個問題在於:「未考慮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首先是「廣度」的問題。不可否認地,實際操作的學習效果絕對比純粹閱讀來得好,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心理學家特別做實驗來證明。問題在於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透過實際操作來學習,而且我們也不一定禁得起從失敗經驗中學習的代價。經驗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嚴厲的老師,他總要你先付出慘痛的代價才願意教你一些事。
人們可以透過三種途徑來學習:一是透過「經驗」來學習,二是透過「觀察」來學習,三是透過「抽象符號」(eg.閱讀)來學習。透過經驗學到的東西印象最深刻,最不容易忘記,但也最沒效率、付出的成本、代價最大;人生僅僅數十寒暑,能親身經歷的事能有多少、能虧的錢又有多少。透過閱讀學習不像實際操作那麼深刻,但也最有效率,一本書兩三百塊就能讀到一位大師一生的經驗與智慧,是何等划算的事。至於觀察學習的效果與效率則介於兩者之間。
再來是「深度」問題。你可能以為透過經驗(體驗)學習的感受如此深刻,必定是最有深度的學習方式吧,那你可能要失望了。最常引用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就是從事體驗學習(eg.高低空探索教育、心理團康、各式桌游)的從業人員,例如《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便是致力於推廣體驗學習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不斷強調透過其研發的「現金流」桌游是學習投資理財的最佳途徑;羅伯特?清崎和唐納?川普合寫的《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一書中便引用了學習金字塔的理論。
體驗學習和透過實作來學習的問題一樣:成本昂貴(包括時間與金錢)。你不可能每天都參加體驗教育活動,但卻可以天天閱讀;體驗教育通常要花掉一個下午的時間、或甚至兩天一夜才能完整體驗一次,而獲得的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概念,例如現金流很重要、信任很重要、同理心很重要、團隊很重要…等。這簡單的觀念其實我們早就知道,重點是能不能產生改變,而體驗教育或者聽演講等短期、昂貴的學習方式,能讓你一時頓悟,卻無法產生改變。
國內作家王溢嘉在《活用禪》中主張:「人生的多采多姿是無法『畢其功於一役』的,光靠一次『頓悟』就想『上天堂』未免太過奢望,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一個人可能需要好幾次的『大悟』和『小悟』,而在『悟』和『悟』間,還需要日積月累、身體力行的『漸修』功夫。」在教育與心理學上,行為的改變或創造力的產生,都不是聽一次演講或靈光一閃就能達到的,而是經過長期持續的學習,累積紮實的基礎知識,並在正確觸媒 ( 動機 ) 下所產生的。
身為終身學習(成人與繼續教育)的推廣者與實務工作者,我非常認同從實務經驗中學習,以及透過閱讀、加入學習型社群的學習效果,但對於坊間體驗教育的學習效果則非常質疑。
針對同樣的一份簡單學習素材(內容)而言,體驗教育的學習效果的確比純粹閱讀來得好,但是長期來看,透過閱讀而學習到的素材(內容),在廣度與深度上都大大地超過體驗教育所能提供的,花同樣時間,從閱讀與上課能學到的東西絕對比體驗教育來得深且廣。
其實各種學習方法都有其必要性與適用性,依照布魯姆的三大學習目標來看,在「技能」領域方面,實務操作的效果最好(少數特殊領域,如飛行員養成,則需以模擬方式學習);在「認知」與「情意」領域方面,則以閱讀與社群學習(身教與境教)效果最佳。另外,若從成人學習者行為是否產生改變來看,則實務經驗搭配閱讀與社群學習的效果最好,體驗教育、演講或短期昂貴課程則幾乎沒有效果,尤其是嚴重市場化的體驗教育活動通常淪為商人獲利的把戲,娛樂成分大於學習成分。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三個問題在於:「未考慮最重要的學習動機」。
若要說我們真的能從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中學到什麼,那就是有關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的的觀念了。「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主動積極地去獲取學習素材 ,例如參與討論;而「被動學習」則是指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資訊與知識的灌輸,例如看電視。當然,主動學習的效果優於被動學習也是無庸置疑的。
問題在於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區別並沒有限制特定的學習方式,例如學生操作實驗並不一定就是主動學習,而聽老師講述也不一定是被動學習。如果心不在焉、只是照著書上的步驟或老師的指示進行實務操作,那麼依然是被動學習,相對地,如果聽講時專心投入、在心中不斷與講者對話、思考批判聽到的內容,那絕對是如假包換的主動學習。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武斷地將閱讀、聽講、看圖片、看電影、看展覽、看示範…等,視為被動學習,而將實際操作、模擬操作、參與討論、簡報、教學…等視為主動學習,實在是連基本的邏輯都講不通。
更重要且真正區分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在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一旦考慮學習動機,網路流傳版的學習金字塔將全面瓦解、毫無價值可言。根據成人學習理論,學習者之所以參與學習或不參與學習的原因,就在於學習動機與學習阻礙兩股力量的抗衡。如果撇開各種學習阻礙,學習動機愈高的學習者參與學習的時間愈多,他們會從任何管道取得學習機會,包括參加正規教育(如學校教育)、非正規教育(如教育機構、企業教育訓練)、非正式與自發性學習(如閱讀、從經驗中學習),以及加入學習型組織(社群)。
所以真正重視學習的人,他們熱愛閱讀、聽講與上課,並且把握機會參與討論、觀摩與傳述分享,在生活休閑與工作上更是刻意地從實務經驗中反思學習,換句話說,學習金字塔上所有的學習活動他們都樂於參與且主動學習。不重視學習的人通常只會參與極少數的學習活動,或從來不學習。到頭來哪種學習效果最好根本不重要,而是有沒有學習動機,是否採取學習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套句鄧小平的名言:不管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只要肯學習就是好學習;最糟的學習就是「不學習」。
--
PS.網路流傳的「學習金字塔」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以「學習」為名,內容卻與真正的學習相距甚遠。若將網路流傳的內容改為「教學金字塔」或「記憶金字塔」,我覺得會比較符合其所傳達的內容。
&>&>&>&>&>我來虛晃一槍:
有個朋友,他看起來很愛學習,買很多書,參加很多場活動:閱讀鄰居、上人文課、名作者的讀書會....課上人家也在做筆記呢....然而,在我眼中,我認為他並不重視學習,他只是重視學習的形式。在他看來,聽名師名作者組織的活動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所以他奔赴這些活動樂此不疲,成天都在趕場。然而,讓他提交一篇讀書報告,那可是難上加難。所以,他會在群里不斷展示他買了多少書,他參加了多少活動,但若老師不給予引導,他就不會自己去提出問題並尋找答案。在沒什麼壓力的閱讀活動中,來的都是陌生人,此刻他敢發言,反正怎麼說都沒人去批評和反駁。但在小班上課時,都是熟悉的同學,有分量的答案總會出籠,此刻他就盡量往後縮,對參與討論相當不積極。
他也很喜歡不分場合時間地問問題,看起來真好學啊,但仔細一聽,你會發現好些問題都是沒過大腦的,好些問題非常簡單,稍加搜索便能得到答案。
每每看到他如此耗費時間金錢而長進很少,我都難免扼腕。然而,我知道我的影響力有限,所以我選擇沉默。
他認為他得出國到了國外一流企業中熏陶才能學到先進外企的工作經驗,我問他為何不可以通過讀書和在國內參加一些企業間的交流學到。他默然,我知道他不認同我的觀點。
這種給自己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形式增加了諸多限制的做法,其實就是一種為自己的不學習找借口的習慣。而朋友的這種做法很容易蒙蔽自己也蒙蔽住他人,因為看上去,他實在是很愛學習啊!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許多網友認為上知乎是來學習的,而事實上,大部分人上知乎其實是來玩的。
玩知乎,的確能帶來眼界的開闊,知識的豐富等很多學習上的好處,但是,這仍改變不了他是玩的本質,最多可以算是一種比較良性的玩。玩的目的,就是為了爽。
舉個例子,我之前在知乎上答了一些語言學方面的題,也看過一些語言學方面的答案。這些答案都不錯,也有水平很高的牛人網友。有的網友會問一些語言學的常識問題。首先,這些簡單常識題中的一部分,稍查下資料就能完全解決,沒必要在這裡提問和等答案。其次,剩下的不能稍微查資料解決的問題,很可能高票答案是一些非專業網友的猜測,這樣就很容易誤導人。而那些牛人給出的正確答案,說實話,有的網友要看懂很費力,即便能看懂,看懂的也僅僅是這一個單獨的問題,對網友語言學知識水平的提高,很難說有多大幫助。
知乎上的問題都是一個一個的點。我覺得,與其學到一個一個的點,不如好好看看書學條線或者學個面。如果要你在關電腦之後自己把點整合成面,這個時間精力消耗實在太大了,而且,你真的會花時間精力把這些點整合成面嗎?
如果真的是為了學習,需要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嗎?
比如,花幾天時間看一本《語言學綱要》,一本就行,基本上知乎里90%的語言學問題就不用問了。再比如,目前第二高票里的學習金字塔,是教育學裡很基礎的知識。我們要在知乎上碰到這個知識,需要運氣,我們要在大量的冗餘信息里遇到它(冗餘信息不僅僅是部分低票答案,還有大量的高票答案和大量問題),但是如果我們讀兩本教育學的書,這個知識點幾乎一定會很快碰到。
當然,知乎也有自己的價值,也有好的用法,下面是我想到的幾種用法:
1、如果真的想要用知乎提高自己,最好在在自己本身也在比較系統地學習某項學科的基礎上,邊學邊問。但是,知乎上有很多大學生,問老師比問知乎靠譜多了。
2、知乎可以提供觀點。我們可以從知乎中知道別人對某個問題是怎麼想的。這不能算是學習,但同樣大有裨益,我們至少可以不那麼狹隘。比如,很多生活類的話題。
3、回答問題可以鍛煉思維和文筆,這個親身試驗過,真的有效。我有一陣每天都在知乎上寫差不大多2000字,不敢說文筆變好了,但的確寫東西感覺更流暢了。
4、知乎帶給我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變得更加熱愛生活。一些休閑類、生活類、愛好的問題,的確看知乎長了不少見識,而且看到部分網友對自己的愛好、生活品質的執著,也讓我變得更加註重自己的生活品質。很多時候,我們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大幅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好東西,就能培養一個很有趣的愛好。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相信,大部分網友真的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我玩知乎的時間不長,從上一個寒假到現在,感覺自己提高很大。但是,現在逐漸感受到了「邊際效應遞減」。在我剛上知乎的時候,我常常看到的都是那些發酵了好幾年,堪稱經典的問答,到了現在,那些問答都看得差不多了,再看到好問答的概率就少多了。
對了,最後我也補充一個小知識吧,告訴大家為什麼玩知乎會讓人覺得爽。
在心理學中,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定義是,任何導致我們以後進行該行為的可能性增加的結果。就是獎勵那些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以使這些行為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有利於組織目標的實現。
「贊同」感謝「「關注」就是正強化。
強大的「正強化」,就是很多人玩知乎的原因,也就是很多人明知道讀書的長遠效益更大,但是仍然花大量時間在知乎玩的原因。
當然,不排除個別網友真的是「吃飽了撐的」。
所以,少年,如果你的目的是提高學問,而且你不屬於「吃飽了撐的」的那類人,我建議你還是下知乎回去看書吧。即便你要上知乎,也最好問自己:1你為什麼上知乎?2上知乎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嗎?3你該怎麼用知乎?4你自己的時間該怎麼分配?
少年,如果你的目的是玩,你就該考慮考慮,是知乎更好玩呢,還是別的東西更好玩呢?我想,可能網遊、打球之類的比知乎更好玩?從玩的角度看,知乎的優勢僅在於,極其微量的學問的提高。
對了,說說我自己。我剛來的時候真的是為了學知識來的,也在這裡學了很多,看了也回答了大量的問題。現在主要變成玩了,要玩的話,也僅僅是偶爾來看一看,不沉迷。
因為我開始正視自己用知乎的目的,我更加明確,我有更好的方式用於學習,也有更好的方式用於玩。剛玩會好一些,很精彩,但玩了幾個月之後,無論你的目的是學習還是玩,知乎能提供給你的都相當有限,效率相當之低。
個人比較建議的玩法是:前期可以集中把經典的答案的經典的網友看個差不多,後期以休閑為主,少上知乎,節約時間,可以偶爾提問和偶爾休閑,如果想了解某個領域,必須要結合系統的學習,可以專門關注一些特定的話題、領域、網友,短時間內迅速看大量的,看過以後就少上。
知乎上的經典問答是有限的,而優秀問答出現的頻率也是有限的。
而知識的海洋是無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好友們,這是我的微信訂閱號,以後我會發自己的文章上去,歡迎大家關注,歡迎大家廣而告之!可以掃描二維碼或者微信搜索@姜元昊。
http://weixin.qq.com/r/z0wqMgTEOllFrUBR9xnd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
——蕭伯納
————————分割線—————————
有答主認為知乎其實是一個用來娛樂而不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我持保留意見。知乎的初衷是想成為有別於其他站點如百度知道的高知論壇,但如果想推廣則必須保證其娛樂性,否則就會成為"冷門但實用的APP",顯然這是開發者不願意看到的。我們很多時候是為了放鬆點開了它,但當我們打下這段話的時候,不就已經和不同觀點進行了思想交流嗎?我們打開知乎並不是只為了娛樂,而是娛樂性讓我們願意一天多次打開它,這就是它成功的地方。面對面交流必然好過隔著屏幕交流,但弊端在於很難做到讓我們方便地和千里之外且觀點不同的人探討,萬事難兩全。
娛樂是知乎的外衣,思想是知乎的本質,娛樂性決定知乎的廣度,思想交流決定知乎的高度。「推崇xx」 = 「把時間都用在xx上」 ? 這個邏輯不對。
知乎上那麼多人極力推崇吃西紅柿,為什麼不把上知乎的時間都用來吃西紅柿呢?
作用不同嘛。學而不裝則罔,裝而不學則殆
讀書和分享,二者像呼吸,只吸進去不吐出來,憋死你丫的。
.
讀書就像吃飯。
我上知乎,完全是因為吃飽了撐的。
咦?被這麼多人贊同,真不好意思,其實…第一行和第二行沒有什麼內容上的聯繫…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章魚讀書」,回復「書單」,給你看我的精選書單,回復「讀書」,給你看我的讀書方法論。
.
我極力推崇讀書。
每天可以自由支配讀書的時間就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估計半個小時左右,這樣的時間(帶著 Kindle 或手機),讓我讀完了《資治通鑒》、《德川家康》等等看起來都很厚的很多套書,讓我有時間吸收歷史、經濟、IT 等等方面的知識,當然我把這通通都定位成一種娛樂,不會感覺太像沉重的學習。
其他自由支配時間常上知乎,剛把在知乎上寫的和 IT、創業、用戶體驗 有關的文字都整理到博客上,發現數量不少。而且,每天都從知乎上吸收到更多的東西(賺了^_^),還會把在知乎上看到的有用的知識分享給公司的夥伴,現在知乎是我在讀書之外最大的知識來源。
讀書和知乎,知乎也是本好書啊,而且讀不完。還有,在知乎上遇到了很多認真且有智慧的朋友,和他們的交流討論,是一件同樣快樂的事。關於時間,這都是在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情況下。如果你想花時間,你就有時間。起飛前回答,說乾貨:
第一,知識有不同維度和層次,書本知識體系化,質量通常有保證,但通常都是已經沉澱和穩定後的知識,時效性不足。其次是期刊雜誌,質量不如書本,但時效性略好。再次是報紙,質量和正確性都不能保證,但時效性好,新。最後就是互聯網,速度無敵,但質量無法保證,甚至充斥著各種謬誤。
第二:過獲取信息的代價,還是剛才那些知識獲取的途徑,互聯網成本最低。
第三:我們需要在知識獲取的代價,效率,質量之間進行平衡。書本,期刊,報紙,都是可以替代,甚至總會被淘汰的,但它們背後高質量的知識,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總得有人來生產,總需要有一個途徑傳遞給用戶。知乎就扮演了這樣一個平衡者的角色。
第四:來知乎不僅是為了讀和學,還可以在這裡輸出你重構後的知識,獨特的見解。還可以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是社交價值。
所以,來知乎不是目的,只是一種途徑。但在這裡,的確有獨特的價值和體驗。讀書需要安靜,讀書人卻需要交流
《學記》中有這樣一句千古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意思是說,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古今中外許多善於讀書治學並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視結交學友,並在討論與交流中獲益匪淺,道理就在於此。
在知識潮汐磅礴蜂擁的今天,卻愈發彰顯出了來自兩千年前《禮記》這句話的現實性。倘若固守著「獨學而無友」的步調,就會掉隊在「孤陋而寡聞」的僻澀里。
英國戲劇大師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麼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個思想,甚至多於兩個思想。
可見,相互交流,既是才能和學識的互補,又是智慧和創造力的遞增。學習刻苦認真並富有創造精神的人的相互交流和砥礪,無疑可以激發學習者濃厚的鑽研興趣,可以誘發出新的創造力,因此,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早在兩千多年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在學習過程中,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但同學間互教互學,相互討論和交流,就能取長補短。
而在當今的網路時代,人人都著迷手機社交中的「朋友圈」:刷一刷,海量內容映入眼帘,四海內外盡收眼底。其實,這就是我們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裡,不再僅僅依靠一己之力去獲取信息、而是憑藉眾人溝通來擴展學識的一種方式。
宏觀來看,文化的發展、文明的前進,也是這樣。每一種文明,都如同是人類文明版圖上一個獨立的學生,倘若行辟而堅、固執封閉,這種文明的發展就會越來越艱澀、這種文明的存在越來越脆弱。這就同理於生物物種的生存規律,太過純粹而無交雜,就會走向纖弱、病態甚至滅亡。
所以,交融性,就意味著生命力。
讀書是為了持續性地輸入,而上知乎,更多是為了將自己習得的知識、經驗與見解,分享給他人。
讀書是一趟孤獨的旅行,很多人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置於一隅,將自己埋進知識的海洋里,讀到驚艷四起的文字,會喜從心來。
但是,讀書從來都不是容易的活,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你不解的地方,沒有人替你解惑,你拍案而起的文字,無人和你分享,你想和他人一起交流知識和見解,發現除了昏暗的燈光,和泛黃的書籍,再也沒有什麼人。
在你的身邊。
特別是當你有強大的知識儲備的時候,你腦袋中的知識,常年處於閑置的狀態,個中的滋味,只有懂得人才能明了。
而知乎,恰巧是一個可以讓你和別人分享知識、經驗與見解的地方,在這裡,只要你認真持續性地輸出對別人有用的東西,除了能收穫大批的點贊,收藏,關注之外,還能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物,比如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有可能是另外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正如他們所說的:認真你就贏了。
要不你也認真試試看。因為知乎上很多知名大牛和無名小牛懶得寫書。只讀書,我就會永遠錯過他們許多精彩的回答。
謝邀。
因為看知乎可以避免你成為智障。
我想在第一個關於感情的問題,但我不可能專門研讀性學,心理學,腦科學,然後把這個問題找出來,這需要費大量的過程,而來知乎就可以找到答案。我們可以看出有兩個要點。
減低獲取信息的成本:有些事情,我們並不需要費心研讀一門學科。在知乎,可以直接獲取相關經驗,而不需要從大量的知識里搜尋出一個只是今天要解決的疑惑。
信息的交換:人類社會上最重要的除了知識,還有就是知識的流通性。人們通過學習不同的知識,和向他人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而使整個人類社會得意運轉。知乎的交互性更好,更專業。
過去沒有知乎的時候,人們在互聯網上互相交換信息,然而質很低,只是在量上有所提升。在往前沒有互聯網的時候,不但質很低,量也很低,所以社會運轉的很慢,生活質量也不高。
我們現在活的很好,你們以為是為什麼,因為互聯網,它讓信息的交換幾乎不存在成本,而知乎又讓這些信息提高了質量,這對人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讀書是好事,能獲取完整的信息。然而人不是什麼時候都需要完整的信息,我們需要得到一個專業的答案,常識,別人精鍊過的,以便得到幫助,而讀書,就太他媽慢了。
純粹的讀書,必然會成為傻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會需要不同的知識需求,如果把這些知識需求全部轉換成看書來獲取,幾輩子也不能達到現代人類對生活的需求。
難道去做個按摩,還要深度閱讀心理學,經濟學,理療的書籍,花十幾年的時間得到一個答案——我花50塊錢去按摩吃不吃虧,上不上當,按的部位是否具備療效?
這就是為什麼,要閱讀也要上知乎。
閱讀決定了你思維的深度能到哪裡。
知乎決定了你生活是否能夠更好的運轉。
女:你上知乎嗎?
男:上。
女:每天上幾次?
男:大概三十次吧。
女:每次看多久?
男:六七分鐘吧。
女:你上知乎多久了?
男:2年。
女:所以這些年來,每年你上知乎就花了98550分鐘。
男:正確。
女:1年98550分鐘,過去的2年里你上知乎總共花了197100分鐘對嗎?
男:嗯。
女:你知道嗎?如果你沒有上知乎,把這些時間用來讀書,學習,提升自我,你現在在你所在的領域裡,也肯定是個頂級的工程師了。
男:你上知乎嗎?
女:不。
男:那麻痹你是頂級工程師嗎?
減肥同理,知易行難。
推薦閱讀:
※現代中國社會是否由於媒體過多的報道負面新聞而導致社會整體信任度降低,幸福感缺失?
※玩知乎讓你覺得孤單是怎樣一種體驗。?
※創新工場投資知乎的背後有哪些可以分享的故事?
※為什麼歷史話題下人們戾氣這麼重,充斥著大量的民族主義和反智主義?
※在知乎答題,應不應該寫「謝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