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美?
最好能追溯美學(Aesthetica)的簡要發展,以及中外知名理論家對美的論述的發展變遷史。
有句話說,我們無法定義美,但是我們都能認出她。你覺得美,那就是咯!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美,都會有不同的美。每個人可以欣賞同樣事物不同的美,同一幅蒙娜麗莎,有人看到哀傷,有人看到快樂。這種多樣性也是美。
美,作為人類對事物的評價,是我們的一種行為。和其他任何人類行為一樣,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美是腦的一種活動。為了定義、分析和應用這種活動,產生了一些從心理學、神經科學角度研究美的理論,這些理論統稱為——神經美學(Neuroesthetics)。其中最著名最流行的是Vilayanur S. Ramachandran的「八項藝術體驗定律」(Ramachandran"s Eight Laws of Artistic Experience),我正在看他的一些作品,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留言或私信交流。
關於神經美學的細節大家可以搜索「神經美學」、查考相關文獻、另開新的問題討論。我盡量少浪費手機知友們的流量,這裡僅僅闡述其基本思路。
1. 美的事物有共同的規律
這是基本假設,如果關於美的共同規律不存在,美學、神經美學以及這個問題就完全是浮雲了。(當然,浮雲其實是很美的,哈哈~) 以下就是幾點規律。
2. 美基於分別而存在
只有將同樣進入腦中的感覺信號(無論是視聽嗅味觸)經過處理分別出不同的事物,我們才可能產生美的情緒、意識或記憶,否則也是浮雲。比如,將蒙娜麗莎這幅畫和牆壁區分開,將畫面中的人物和背景區分開,將畫面中的線條區分開。
3. 美是一種記憶的反射
我們感受到事物A,在我們記憶里卻有關於事物B的正向情緒關聯,而因為A與B被腦建立了關聯,A可以激發和B相關的情緒,這樣就產生了美的感覺。並且,A在與B的相似點上越誇張,情緒會越強烈。這就是Ramachandran的「八項藝術體驗定律」的第一點。在闡述這一點上,他引用了一個實驗結論:
如何讓小白鼠學習分別圓形和方形?通過獎賞每次分別出方形的行為。久而久之,小白鼠看到方形就會很活躍。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細越長的方形(當然在它們識別成直線前)會讓小白鼠越活躍——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這就是美的所在。
4. 美是一種反饋
當正向的情緒被適當地反覆激發(過量則會審美疲勞),會增強這個的記憶關聯——形成審美記憶。一個群體共同的審美記憶就是文化。
總結哥:
美是一種通過腦的模式識別和記憶關聯激發相關情緒、意識和記憶的可反饋過程。
英文參考資料:
Wikipedia-Neuroesthetics: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uroesthetics
Ramachandran, V.S and William Hirstein. (1999). The Science of Art: A Neurological Theor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6(6-7), 15-51. http://www.imprint.co.uk/rama/art.pdf
丁曉君 周昌樂.審美的神經機制研究及其美學意義[J].心理科學. http://mac.xmu.edu.cn/document/download/20061101115714.pdf
王乃弋, 羅躍嘉. 審美的神經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2010
額。@鄧妍
我前兩天剛回答過這個問題的。
如下。你看這兩個問題一樣嘛,是不是可以合併一下?
早就忘了求學的時候的「美學」知識,但就自己對美的理解:其實最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感覺。「美」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各人對其理解都不同。巴黎時裝和非洲土著對待美的看法都不同。這個和生活環境及接受教育有關係。我覺得這個沒有一個一定的標準,特別是在你站在人文平等的地位上看待美的時候更沒有可比性。
視覺和心靈對人、事、物的審視與評價。
老莊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一切美麗均源於心靈的感動。
許多答案都在給美下定義啊…穿越到十九世紀之前諸君也許都是美學家。定義是本質的公式表達,當你在給某事物下定義的時候包含著一個內在邏輯就是這個事物存在一個本質。所有「美是……」的答案都默認了美存在一個本質,而這不是現代美學的研究方式。
我們都知道古典美學的大廈主要由三面構成:一是美的本質,就是題主的問題。它源於古希臘人從現象後面追求本質的精神。我們覺得不同的東西美,必然有一個共性的東西能使它們稱之為美,只要掌握了這個共性,就能理解一切美的現象。二是審美心理,它源於古希臘人知、情、意的劃分。以研究主體的審美心理為核心,從本體立論來談美學的人不少,康德是典型代表。三是藝術,它源於藝術概念在西方的演變史。藝術具有追求美的特性,由此形成了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美學,又稱「藝術哲學」。
古典美學的三面是以三套邏輯來運作的:第一面依靠現象—本質模式,從美的本質到各類具體的審美現象。第二面主要運用主體—客體模式,將美的客觀類型與美的主體感受不可分割地結合起來。第三面主要構架於藝術分類體系,把藝術門類與審美類型及其歷史發展結合起來。美學家們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和學術氣質,或主論美的本質,或專研審美心理,或重在藝術哲學,同時這三類之為美學又在於它們都以美的本質來統帥自己的體系,如古典美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定義「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但是到了現代階段尤其是進入20世紀,美學研究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美的本質的消失或隱匿。古典美學以時代和國別劃分流派,如古希臘美學、中世紀美學、文藝復興美學,到了近代有了英國美學、法國美學、德國美學……而二十世紀的流派劃分要複雜得多,二十世紀眾多的美學流派可以歸納為八個巨流:心理學美學(包括實驗心裡美學 思辨心裡美學 精神分析美學 格式塔美學)、分析美學(分為以邏輯實證為代表的分析美學和以維特根斯坦為代表的分析美學)、自然主義美學(自然主義 實用主義)、形式/結構美學(俄國形式主義 英國形式主義 英美新批評 捷克結構主義 法國結構主義 符號學 法國解構主義 美國解構主義)、現象學美學(現象學美學 存在主義美學 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前期西馬 法蘭克福學派 後期西馬)、新神學美學(馬利坦 巴爾塔薩 海德格爾)、後殖民主義美學(賽義德 斯皮娃 霍米·巴巴)。這八大流派不約而同地或批判或避開美的本質問題。
比如分析美學劈頭就問「美的本質」屬於哪一類命題,一切命題可分為可證實命題和不可證實的命題,就美學而言,「由心理距離產生審美態度」這一命題是可證實的,「黃金分割是古希臘造型藝術的法則之一」是可以證實的,但「美是理式」或「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不可證實的。所有關於「美是什麼」的命題都是不可證實的形而上學命題,是沒有意義的。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里說「凡是不可說的事皆當沉默」,二十世紀西方美學不去定義美的本質正是這個道理。
既然「美的本質」是一個假問題,那麼為什麼兩千多年來會被看作一個真問題來不斷討論呢?維特根斯坦認為原因在於對語言的誤解。當問「水是什麼」的時候,回答說「水的化學式是H?O 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 無毒 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這是水的定義,只要把握了這個的定義,就完全知道了水是什麼。人經常問「x是什麼」這樣的問題,並一般都能得到答案,所以當問及「美是什麼」的時候,從柏拉圖開始一代代美學家都在苦苦追尋這個答案,產生了一大堆公式,但往往都徒勞無功。「水是什麼」和「美是什麼」的根本差別在於:前者是個科學的問題而後者是一個哲學的問題,因而我們有美的哲學而沒有水的哲學。
批判美的本質的還有:自然主義的杜威認為美作為感性詞語具有不可分析性;解構主義德里達認為任何第一原理都避免不了被解構的命運;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從反對體系的角度否定美的本質……二十世紀也存在少數美學家認為美的本質存在,如海德格爾和巴爾塔薩。但海德格爾認為美的本質存在但不能被定義;巴爾塔薩是神學家,他將美理解為上帝的榮光的閃耀,和上帝一樣難以言說。
綜上,想以一句話概括美早被各種美學流派視作是不可能的了,如果題主對美學感興趣,要按美學史的發展來閱讀原典,方可一窺美學堂奧。
看到這個問題,想了很久。越想的久越沒有答案,但是突然間想到了曾經讀過的康德《論崇高與優美》有了點頭緒。無奈自己年齡尚淺對大師的著作未能理解深透。這裡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說。
我認為美是這樣一種東西:你可以為她喜悅、悲傷、孤獨、寧靜、深刻。總之無論她帶給你什麼都不會讓你感到存在的虛無與低下。這麼說吧美是一種不斷確認我們存在的東西。在人的一生中他(她)經歷的「美」越豐富他(她)的生命也越有存在感。美不一定帶給你快樂,但絕不會傷害到你的存在。而人之所以如此的追求美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他不斷地確認了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深度,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為夕陽的美麗所感動時他(她)會想到自己的微小和心靈的豐富,這就是一種存在感的確認。當一個人為愛情悲傷時。這種悲傷的感覺也是美,因為在這其中他(她)知道了自己的感情世界是豐富的,自己是有血有肉的、自己同周圍的人是聯繫在一起的。同樣還是存在感!自己的看法不成熟希望和有興趣的朋友繼續深入溝通。
如果美的反義詞是平庸,那麼美就是超凡。
羊大
羊很大,肉超嫩,味美哉!
美是高能量的表現。絕對的美是和宇宙能量同頻率的
藝術作品中偉大的piece都是高能量的。
純凈的自然是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也是美。
我個人體驗過的美,是新疆的夜空,古典樂,和人剎那間的無我無邪。
這個問題!要是能在知乎上答清楚了,汗牛充棟的美學書也不用看了… …不過既然能搬出Aesthetics ... ... 會是一個巨長無比的答案。試試看... ...
----- 自己挖的坑總是要自己填的(一部分)-----
其實我也就是借這個問題整理一下美學筆記,多是參考了自己的筆記和憑回憶寫,有些地方難免不嚴謹和自我發揮,還請看到答案的諸位見諒。
今天第一部分,只整理到文藝復興以前,並不涉及過多的理論。有話說:理論總是灰色,美的紅暈長存。又有言:美學第一不能幫助發現美,第二不能指導藝術創作,第三不能用來鑒賞美。
饒是前提如此,有志趣了解美學的同學,不知是否略感失望?
我自己以為,有個宗教和真理的類比可以拿來一用:美學就是圍繞著美而建立的一座大廈,但有時它會宣稱整座大廈都是美。(原文為:宗教就是圍繞著真理建造的一座大廈,但宣稱自己就是真理。)至於大廈核心,卻無人觸得,無人了解,無人認識。
所以諸多認識中,有各種法門。從瞭然不分,到地位獨立,有以理性為工具硬要分者,再到將感性上升為具有理性之權能者,不可認識偏要認識,無話可說偏要說,以及對不可說的保持沉默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 詞源 ------------
首先,不是任何事都可以上升到-logy的程度。比如說,有美學,但是沒有審美學。審美只是在美學框架下的一個分支問題。
-logy,指的是the study of [a certain subject](-logy), 對某個特定事物的學問。所以,我們姑且把問題重新定向為,關於美的學問的問題,也就是美學問題。
但Aesthetics,源自希臘詞,原來的意思為「我察覺,感覺,感官」,德國學者鮑姆加登1735年首次拿出來使用,稍後他用 Aesthetica 更多地指現代意義上第一次定義的美學,更嚴格一點,追溯詞根,是以感覺為基礎的 「感性學」。
從此確立,感性認識也有自己的權能,即,憑藉感官認識事物的完美。從前者不這樣認為,認為只有理性認識才是接近真理的唯一路徑。
想像,亦有邏輯。
從此將審美,理性,與道德做了明確區分(希臘人不區分)。
----------- 開天闢地,仍是希臘 ----------
希臘人天然地知道美,創造美,享用美。古代希臘人稱呼自己為Hellas,意即「美人」。繆思合唱:「唯美才受人所愛,不美則無人愛」。柏拉圖提:美與真,善掛鉤。德爾斐神諭講:美即正義。荷馬則乾脆讓Hellen因為她無法抗拒的美而免除了她塗炭生靈的罪。
但,美在此時幾乎無時無刻不與其它特質掛鉤,美存身於各種藝術形式之中,詩歌,雕塑,修辭 … …但並未分化出來獲得獨立的地位,美此時寄生於其它觀念中,如真,善,正義乃屬道德。柏拉圖認可先驗的理念世界,說,現象世界為次,描摹現象世界的畫家為次中之次,離真理遠。處理形象問題的畫家因而沒有地位,是「和心靈的低賤部分打交道的人」。
古希臘的藝術,流傳到現在,繪畫不多見,多是羅馬時代複製的雕塑。蓋因波斯戰爭破壞神廟之後,需重建,雅典獲勝之時,也是藝術大加發展之時。一尊尊健美的裸體,是敬奉奧林匹亞諸神的一點心意,是神的樣貌,人的理想,男人各個阿波羅,女人都是維納斯。蘇格拉底愛知識,也愛美少年,《會飲篇》講諸人對美神的獻詞,有驚天動地的思考。
柏拉圖的學說則導出歷代不斷發展的兩個最重要觀念:
- 美是細部之間的和諧。(比例,數理規律)
- 美是壯麗輝煌。
然而,柏拉圖式的肉體是囚禁靈魂的暗窟,感官需得以思想來克服。藝術是對真美的謬妄模仿,對青少年有害,最好從學校禁除,代之以幾何美,幾何形式,以比例和數學的宇宙觀為據。
將宇宙論,數學,自然科學以及美學並置一處的,是畢達哥拉斯。鼓吹美是和諧,健康,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神性。因此一切事物都是依照和諧而成的。這一觀念,至今在建築比例上處處體現。達芬奇畫維特魯威人,人體完美符合數理比例,才算完成。丟勒比較古板,死死相信數理比例規則,為此不惜拉長人體骨架,是想讓自然強行符合數學,以求獲得理念上的美。畢氏相信,我們所在的宇宙,由一條單一的數(美)學規則所約束,他自己創立學派,拜「四」為宇宙總數,為宇宙之本質。然而,當有人計算出非整數的無限不循環小數,畢氏子弟不能自圓其說,遂殺人滅口,拋屍大海。
我們今天迷信數字,在相貌上尋求數據比例的和諧完整,選美冠軍非要七八頭身,五官符合對稱三庭五眼比例。依舊是畢達哥拉斯陰魂不散。又有一說,畢達哥拉斯派是共濟會源頭,數字神秘主義。
然而,審美觀念的內在對抗,使人不能只滿足於靜觀的美。阿波羅是「秩序」這個觀念的守護神,迪奧尼索斯(Dionysius)則是代表混沌(Chaos)的破壞神。這就比古代的簡化更為複雜,更具問題意識。美亦可以同感覺,感官對立,比如赫拉克列斯認為:世界之和諧之美,其實是一種漫無秩序的流動。
到尼采,寫《悲劇的誕生》詳述二者的對立,將視覺愉悅的造型藝術歸屬阿波羅管轄,將音樂歸屬酒神治下。太陽神與酒神,好比希臘的晴和天空與暗面,擾亂和諧之美一直隱而未顯,到現代才浮現,成為一個幽浮而重要的美源。
尼採的理想,是要一個「喝酒的蘇格拉底」,不失理性,不失人性。
感官之中,以聽覺最為接近幻覺,所以幻聽最多,其次幻視。尼采說音樂不是形而上學的表現,音樂就是形而上學本身。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起點就是質疑認識的本性。
------------- 基督教的美 ----------------
希臘文明,經由亞歷山大的戰爭,往東傳播,成希臘化時代(Hellenic)。中亞,印度,全受影響。阿富汗(犍陀羅)的佛陀造像,長一張希臘臉。羅馬人比希臘人樸實,健壯,有赫赫武功,土木工程堅固可靠,斗獸場到萬神殿,都旨在合用堅固。被火山灰覆蓋的龐貝城,留下一些極純熟高超的壁畫(如本文題圖: 摘花的時序女神Hours),但雕塑幾乎全複製希臘,奧林匹亞諸神,換一撥羅馬名字繼續飲酒作樂。直至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康士坦丁大帝確立基督教官方地位,在意識上,是神以人格化的姿態進入柏拉圖的理念世界。
基督教,由一個苦難的民族創造出來,談受難,救贖。生活太恐怖悲慘,神就全知全能全善,卓絕的苦難造就卓絕的精神信仰,神不是人思考的肇因,是人思考的結果。
神沒有形象,唯一,遍在,神是光,人什麼都不是。基督教長期受迫害,初被正名,沒有教堂可以用,占的是古羅馬的洗澡堂,叫巴雪利卡,其實就是四方形的大廳。後來地位不同,古羅馬斗獸場的石頭,也給一塊塊挖了去造聖彼得大教堂。西邊的羅馬教廷,從教皇國演變至現在的梵蒂岡。東邊君士坦丁堡,稱自己才是正教,東正教。東正教影響東歐,俄羅斯,在藝術中都有顯現。
許多文化都把神等同於光,埃及神Ra是太陽,波斯神Mazda,上帝是一種瀰漫全宇宙的光輝。所以中世紀的泥金手抄本繪畫中,物體都自發光,而巴洛克的繪畫中,光來自外部,如卡拉瓦喬。中世紀晚期,基督教神學家阿奎那說,美需要:比例,完整,清明(明亮)。也就是說,在美中要留有神的位置。奧古斯汀則稱上帝為「萬美之美」,萬物皆分沾了上帝的光輝,他把審美歸於信仰。
初看中世紀,藝術全面退步。希臘的精神自不必談,希臘的技術也無一留存。拜占庭的藝術呆板,生硬,毫無生氣。對此貢布里希有不同看法,他認為中世紀的藝術家不是沒有學會希臘的方法,而是有意識地捨棄不用,不是立意不再重視自然,而是徹底絕念於把事物表現為我眼所見的樣子,不使用空間錯覺,不用任何戲劇化的動作,用純粹裝飾性的方法來安排任務和形狀,去實驗更複雜的構圖。其全部目的,不在於美,而在於表現基督教的全部教義,傳達出超自然的觀念。這一點,同樣意在表現教義精神的伊斯蘭藝術做得更為極端,是形象的墳墓,圖案的天堂。
好在有數之不盡的教堂要造,一幢教堂,為無數的繪畫以及雕塑提供了陳列場所。立柱,拱肋和花飾窗格上的金光閃爍,彩色玻璃構造的玫瑰花窗,是信徒們在佈道和聖歌中聽說過的聖城耶路撒冷,有珍珠的大門,無價的珠寶,純金和透明玻璃的街道。遠遠望去,一座教堂儼然是天國在塵世間的代表,宣告著天國的榮耀。
到這時,已經不如希臘人天真,天然地與美自處。水不再是水,而是「不信上帝者的苦海」;飛鳥不再是飛鳥,而是象徵著「人的靈魂羽翼飛向上帝」。神話消隱,肉慾的人正在死亡,信仰上帝的「精神的人」在誕生。
待續... ...
美是事物內在的秩序.
審美是對事物內在秩序的識別和認同.
本質上是神經網路里的電信號,哈哈。
最自然的從心而發的愉悅
美是一種美好的觸動。
美是外界刺激通過人的感官發生的愉快的心理體驗。沒有生物,就沒有感覺,就沒有美感。
下面,美的相關問題也一併討論了。。。
目錄
1、什麼是美?
2、什麼是審美?
3、什麼是審美標準?
4、什麼是審美能力?如何提高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否有高低之分?
5、美的共性與差異
6、為什麼會產生美?美產生的心理機制是什麼?
1、什麼是美?
人對任何事物的認知都要通過感覺,因此美即美感。
廣義的美,包含所有感覺器官產生的愉悅的體驗。
比如我們會說食物是美味的、音樂是美妙的、自然是美麗的、思考與想像的愉悅、讀書的美好,
數學家常說這個公式是美麗的,化學家說這個分子結構是美麗的。。。
狹義的美,指局限於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體驗。
2、什麼是審美?
審美的基本含義是:欣賞事物的美。
可以看出,這個概念的提出者一定是認為美是事物的屬性、是客觀的。
但事實上,只有人去感受才有美感和丑感,而不同人對於同一事物的美醜判斷也並不完全相同。
因此「審美」這個詞本身是有問題的。
先說什麼是標準。
國家標準GB/T 3935.1-1996 《標準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 第一部分:基本術語》:
為在一定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複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該文件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經一個公認機構的批准。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為目的。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TACO)一直致力於標準化概念的研究,先後以「指南」的形式給「標準」的定義作出統一規定:
標準是由一個公認的機構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對活動或活動的結果規定了規則、導則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覆使用,以實現在預定領域內最佳秩序的效果。
比如食品生產標準,往往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
網路、通信標準,往往出於各個公司之間的合作、產品兼容。
標準體重的制定,是為了促進人類身體的健康。
可見,標準都是為了某種效益而制定的參照物。
而審美是主觀的感受,因此並沒有人為設定審美標準。
因此嚴格來說,這個詞應該改為審美時尚,是在特定時代多數人對於某種事物的追求。
如知乎上的問題:
為什麼現在的對女生普遍審美標準都是白、高、瘦,臉小,眼大等? - 審美觀
除了A4腰和i6腿,那些年還紅過哪些審美標準? - 健康
古代對於男性的審美標準是什麼? - 女性
……
4、什麼是審美能力?如何提高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否有高低之分?
見筆者回答:怎樣提高審美能力? - 未知的回答
- 在不同人那裡,同一個事物的美感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
人的審美由其所接觸的環境(自然環境、文化環境)決定。
環境有多少相似,審美就有多少相似。
在黑人圈出生的黑人小孩會以黑為美;
在白人圈出生的黑人小孩會以白為美,
【例如邁克爾·傑克遜整容,例如一則報道說黑人小孩在中國長大自卑】
【例如印度人近年來受歐美文化影響以白為美】
你要在動物群里長大,你就成「狼孩」了,有了動物的審美。。。
人類最喜歡的樣貌就是它環境中經常接觸的樣貌,
其實就是多數人擁有的樣貌:對稱身體、正常的體重身材。。
如果你臉不對稱,那麼顯然就是不美的。
電腦將多個人的臉合成的」平均臉「比較美,正是因為它體現了人的共性。
當然,人類也是不斷進化的,你看原始人的模樣肯定也覺得不美。。。
對稱用在人或和人相似的生物身上比較合適,但是用在其他非生命的東西上就不合適了,
我們製造的產品大部分都不是對稱的、都不是符合黃金比例的,但照樣有美與不美的選擇。
- 在同一個人那裡,不同事物的美感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的。
這裡有一個問題:不同感覺器官所感受到的美醜能不能進行比較呢?
比如漢堡和音樂哪個美?
一般狀態下,我認為它們的美感接近,
但當我飢餓難耐的時候,我會覺得漢堡是更美。
當我困頓不堪的時候,我認為音樂是煩躁的。。
當然,我再飢餓難耐也認為愛人比漢堡美。
但卻可能認為漢堡比某個不喜歡的同學美。
那麼,不同類型事物在同一感覺器官的美醜能不能比較呢?
比如人和狗從視覺角度哪個美?
顯然,你即使把一群可愛的小狗當桌面也不會弄一個醜陋的人。。。
這或許就是一種比較。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你的愛人和母親同時掉進水裡先救誰?
「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會救誰」 這個問題的最好答案是什麼? - 戀愛
實際上人們對於某事物某方面的感受會影響其他方面的感受,
如果大便不是臭的,如果蜘蛛沒有毒,你會喜歡它們的形象嗎?
這和搞對象一樣,外表感知和內心契合如果一個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另一個方面的感受。。
6、為什麼會產生美?美產生的心理機制是什麼?
前面說過:人的審美由其所接觸的環境(自然環境、文化環境)決定。
但是如何決定的呢?這個就要考慮神經系統的運作了。。。
心理學、神經生物學、進化生物學都在研究。
先放一個對音樂的研究:
為什麼音樂能讓人感覺美好?——果殼網
一切盡為美。
一切盡為藝術。
就看你從什麼角度去欣賞。
義大利著名美學家克羅奇給藝術下了一個單純而簡潔的定義:「藝術是感情的表現,是單純但具有首要意義的想像活動。」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藝術是人對於客觀事物在主觀印象上的反映。也就是說,藝術,是主觀的。
這一點在現代藝術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就像一部影視作品,它可以被人認為是一部糟粕,卻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得到大獎;或者是一幅沒人能看得懂的現代繪畫,卻有可能價值上千萬……從這一點上可以說明,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而藝術又都是相通的,這也就導致了在現代藝術中已經沒有一個很清晰的領域問題了—繪畫中可以有雕塑和影視、音樂中可以有文學和工藝,甚至在任何一種藝術領域中加入一切。
藝術征服人的最終理由還是美,不管美的概念怎麼變化。
部分節選自07年我的畢業論文 = =
距離產生美。
只要拉開了距離,無論什麼,都是美的。
如果看不出美來,那一定是距離沒拉開。
至於如何跳出來,不至於入戲太深,
有個技巧。
就是把眼前的一切看成一個平面的鏡子或屏幕,你與它的距離為零(物極必反)
推薦閱讀:
※是藝術導致梵高的精神分裂還是梵高本身潛在精神病?
※為什麼看到《雨中女郎》這幅畫會使一些人有恐懼感?
※藝術造詣是否與婚姻忠誠度成正比?
※為什麼普通人很難將某件事做到卓越,怎樣才能培養出追求極致和卓越的精神?
※為什麼姜昆、郭德綱等相聲演員的相聲越來越不好聽了,是江郎才盡還是相聲真到末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