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患心理疾病嗎?

有研究說高 IQ 會與 Bipolar Disorder 相關:Childhood IQ and risk of 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hood: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y
相應的中文報道:新研究追蹤1881位參與者後發現:高智商人類易躁鬱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想知道是否是真的?原理為何?
高智商的人會不會有其他容易患的心理疾病?


這個問題超好玩,謝邀!

我在這裡介紹一個可能的解釋理論,注意,只是可供參考的角度而已哦~

先說結論:

1. 確實有一些研究會發現高智商與某些心理問題有關,然而這樣的聯繫並不穩定(就是不是所有研究都有類似結果)。

2. 高智商的人對於逆境、痛苦會更加敏感;如果此人命不好,遇到很多苦難,這樣的敏感性就會讓他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但如果此人命好,人生比較順暢,這樣的敏感性反而會幫助他成為「人生贏家」。

結論一懶得展開了,都是事實的陳述。重點介紹一下結論二背後的理論。

人對於逆境、痛苦、應激事件的反應水平,在心理學研究里會被成為應激敏感性(stress sensitivity)。它可以包括你的情感反應(恐懼、傷心等)和生理反應(血壓變化、皮質醇分泌等)。傳統的臨床理論會認為,應激敏感性高的人會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甚至生理問題。對於心理的影響應該蠻好理解的,我們生活中可能也會經常跟別人說,「你就是太敏感了才會不開心」;而因為敏感會影響個體的對應激的自主神經、腎上腺皮質和其他生理反應,因此理論也會認為高應激敏感性可能會損害個體的生理健康。

可是後來研究發現,應激敏感性並不一定就必然導致問題的出現,有些情況下敏感性高的人反而還能活得更好。事實上大範圍的普查性研究會發現,高敏感性的兒童在條件比較困難的環境中死亡率較高,但在低應激、多支持的環境中的死亡率卻較低。類似的模式在一個針對成人(軍隊受訓者)的實驗研究中也得到重複,敏感的個體在多應激、高壓力的情境中受傷頻率很高,但在低應激情境中受傷頻率卻會更低。總而言之,就是敏感的人好像在逆境下會過得更慘,但在順境中卻反而會過得比一般人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Biological sensitivity to context理論認為:

1.
應激敏感性高的人對於威脅、苦難會有更大的反應,在逆境(高應激、多威脅)之中,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所感受到的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更多,因此主觀上受到「折磨」也就更多,磨著磨著自然就很容易身心俱疲人森崩潰……

2.
但是,由於敏感的人對於應激的反應更大,所以他們也更容易覺察到威脅。在順境之中這就會成為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比其他人更早發現問題、尋找資源解決問題;所以自然也就能活得更好。

我感覺這有點像咱們中學物理實驗會用到的電壓表,靈敏的電壓表在適合的範圍內測出的度數更準確、更好用,但是一旦電壓超過額定範圍就會很容易炸壞(&>﹏&< 想想都替它覺得疼)。

高智商的人對自己的內心感受以及環境中的威脅都比較敏感,應激敏感性高,它跟心理問題的關係或許有些部分就來源於此。


Well, maybe everything is both a blessing
and a cursing.


參考文獻:

Ellis, B. J., Boyce, W. T.
(2008). Biological sensitivity to contex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3), 183-187.

El-Sheikh, M., Erath, S. A.
(2011). Family conflict,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functioning, and child
adaptation: State of the sci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3(02), 703-721.


(9.11新增:之前可能有一點還是沒有說清楚,我這裡並不是說智商高與應激敏感性高是等同的,只是說高智商與心理問題之間的聯繫,有可能出於應激敏感性。當然了,學術上這一點也還沒有驗證得非常清晰,因此BSC這個理論也只是供大家參考的一個理解角度而已。希望這個理論能夠引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思考和討論~)


波蘭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凱什米爾茲·達布羅斯基(1902年 -1980年)有個關於人格發展的理論,叫積極的分裂理論(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給了我們不太一樣的視角。

根據這個理論,高智商兒童和成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更高,並且這種抑鬱的層次比較深;有心理學家認為是「存在層次上的抑鬱」。這種抑鬱是自發的,往往在十多歲甚至更小年紀就出現在高智商兒童身上。

插播一句:對於高智商的定義,北美學校有所謂心理測評,必須是一百個兒童里智商指數至少前兩名的。有趣的是,我自己的諮詢工作中,高智商少年兒童的比例也不低。

那麼,達布羅夫斯基的理論是怎樣的?為什麼他認為高智商的人抑鬱的風險更高?

在這個波蘭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看來:大部分人或者說芸芸眾生都不能算完整意義上的人。只有少數 1)經歷過積極的自我分裂,2)然後又成功地達成了更高層次的自我整合的人才是真正獨立的個人。

分裂指的是個人脫離自我的本能、脫離自我認同的社會體系以及這個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心理上的緊張感和焦慮感。

而積極的分裂是認為,沒有經過這種分裂狀態的人是不完整的人,因為他(她)依然停留在與社會、自身本能的初級整合階段,沒有經過與自我、社會的分裂就不能發展出真正獨立的自我來。

因此,分裂是積極的,有利於個體的人格發展的。但是整合,與自我、社會的整合,在其初級階段(未經分裂的階段)反倒是消極的。只有經過分裂之後的重新整合,在更高層次上的整合才是積極的。

問題在於,分裂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分裂帶來的焦慮和緊張感對人的精神健康有很大影響。所以經歷分裂的人,未必一定能夠重新整合;有些重新整合回初級階段(消極整合),也有的出現精神分裂。

在達布羅斯基看來,能夠經歷積極的分裂之人必須有某些特質,比如過度興奮的特點。他們在經歷類似的經驗時感受比常人要強烈得多。他們還能夠有願景,能夠想像應該的世界。他們具有超越常人的敏感和理想主義。他們很早就意識到:人都是要死的。高智商兒童往往是多才多藝的。多才多藝的高智商人士在知道人生苦短時會感到挫敗感,因為他們有很多理想,但是因為時間關係,不能一一去實現;為此,他們感到不平和憤怒。他們還會很早就思考存在層次的哲學問題,例如:人為什麼活著,既然大家都有一死?他們會意識到,自己作為個體的渺小與宇宙之浩大之間的巨大反差,而感到深深的無助。所有這些都使得他們容易患上抑鬱症。

簡單一點說:過度興奮,作為高智商人士的發展潛質之一,既是一種天賦,也是一種詛咒。這一點既使得高智商人士有可能經過積極的分裂,成為完整的人;也使得他們飽受折磨,面對焦慮、抑鬱。

相反,在生活中渾渾噩噩之人,由於始終處在與自然狀態的自我、社會大環境的初級整合之中,反倒不會去追問哲學性的大問題,不會經歷積極的分裂,而不必遭受焦慮、抑鬱的煎熬。


高智商有更大機會得:雙相障礙
低智商有更大機會得:雙相障礙、精神分裂、抑鬱症、焦慮症(總體)
智商無顯著影響的:PTSD、強迫症、其他某些焦慮症、酒精依賴、物質依賴

雙相障礙的是這樣的

(橫軸的5表示平均智商)參考
Gale, C. R., Batty, G.
D., McIntosh, A. M., Porteous, D. J., Deary, I. J., Rasmussen, F.
(2013). Is bipolar disorder more common in highly intelligent
people: A cohort study of a million men. Molecular psychiatry, 18(2), 190-194.
Koenen, K. C., Moffitt,
T. E., Roberts, A. L., Martin, L. T., Kubzansky, L., Harrington, H., ...
Caspi, A. (2009). Childhood IQ and adult mental disorders: a test
of the cognitive reserve hypo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6(1), 50-57.


答案是肯定的。
主要因為高智商的人思考更深、看的更遠,在愚蠢的大眾群體中很難獲得認同,就算是情商高也需要在獲得認同的過程中、和維持被認同的過程強迫自己,承受更多的壓力,一般比常人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內心掙扎。
不是因為太敏感,也不是因為情商低,而是天天生活在一群愚蠢的人身邊,把他們逼瘋了。


大部分時候,掌握的信息越多,做事越容易,
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前提是,有能夠處理信息的能力,

但如果信息超過了處理能力,系統會直接奔潰。

那些敏感玻璃心的,
從某一角度來說,只是信息處理能力跟不上信息收集能力,
單從智商來說,敏感是不分智商高低的。
心理疾病和智商高低並沒有直接關係。


天才的一大通病,敏感而脆弱。因為敏感,可以很好的感知世界,也同樣因為敏感,很容易受傷。而且曲高者合寡,同類太少的孤獨感,常人無法理解的一些思維和行為,也會加重了這一脆弱。當然面對脆弱和傷害,有人更堅強了,但是變堅強的是少數,多數情況是被摧毀了。


不是
只是智商高到 你覺得自己心理有病

其餘的人呢(包括我)還沒到這高度


我就逗樂,搏君一笑
這個……我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但我不知道是因為我高智商還是鑽牛角尖(捂臉,因為我產生問題的根源實在和高智商沒關係)
眾所周知:一條線有無數個點。
那麼問題來了:一條長線是否比一條短線有更多的點。長線的無數是否比短線的無數更多。
就這麼逗比的一個問題我就是出不來了,最後差點精分。然後爹媽看我狀態不對,問明白了。一巴掌扇過來。
長線短線和你有啥關係?跟你生活有半毛錢關係?!
好了,我從圈子裡跳出來了……
大家笑笑就好……


智商高的人往往感知力更強,所以更加敏感,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更容易受到精神方面的刺激。但如果說是患上心理疾病,則不一定了,很多心理疾病並不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


我覺得我好危險呀!;-)


人是社會動物,所以高智商很難有知己...
久而久之被隔離就悶壞了


當我十年前因為興趣開始探求這個世界的奧義,

涉獵那些我覺得通過自學能稍稍入門的學科,

母親祖輩醫生,算是家學。

文史古漢語言是童子功,

數學是掌握物質世界原理並且量化的基本工具,

閉眼能自動模擬3Dmax環境的腦回溝,

財經是專業,

手繪是熱血。

唯一看不透的是時時想要自殺的軀體。


當我控制不住張裂的思維的時候,

活該早早去死。


得個病還要歧視我們智商低下的人嗎?


如果智商高,情商也高的話,人會非常敏感。智商高越容易看清事情本質,情商高又不願意拆穿。有些在心理憋著,憋著,憋著就病了。比如我。


我覺得是的,慧極必傷。
必須要有足夠的情商來控制智商。


看完這麼多人的答案,我的感覺就是,好像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智商高~


我是屬於想得多的那種人
不知道算不算智商高,但確實想得多和想得遠,有時候帶來的是痛苦,那種你明明知道會發生但無力阻擋的痛苦,是非常令人難受的

比如當朋友執意在桌游店叫了第二個甜筒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晚上一定是湘菜川菜館子里去吃辣椒菜了,但我卻沒有任何理由阻止他選擇第二個甜筒……


沒有絕對健康的人…………沒有拖延症就有強迫症……有信仰的都是精神分裂……智商低不是沒病…只不過都被低智商光環掩蓋了


我覺得是對自己的弱點了如指掌,卻又難以改變。

對自己的短處十分清楚,以至於時時刻刻看見比自己強的人,提醒自己的弱和悲劇。

要麼就渾渾噩噩的,一旦意識清醒,那麼每一個無法控制產出的小時,都會讓自己覺得。。。痛苦,失敗和失去控制。


學誠法師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對人類最好的心理關懷 女子成都狂刷百萬家屬聲明 女孩確診癌症後花5萬

爵士貓1 分鐘前

女子王府井狂刷百萬?家屬闢謠:確診癌症後花5萬 人失蹤有自殺傾向)

10月23日晚,一名女士在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科華店內購物的圖片在網上熱傳,多個自媒體號稱,「成都王府井商場,一位粉紅姐姐豪購商品,狂刷400萬,商場為其特設收銀台,結賬時保安拉警戒線。」

▲網傳「成都王府井商場,一位粉紅姐姐豪購商品,狂刷400萬」(微博截圖)

今(24)日,成都商報記者從當事人(購物女士)直系家屬處核實了解到網傳消息不實,實情是:「女孩子從小身體不好,昨天拿到檢查結果,確診腦癌,拿著15萬信用卡去王府井消費,實際只消費了5萬。」該家屬還透露,由於購物過程被眾人圍觀,「網友在沒有搞清楚事實情況下,擅自拍攝、轉發圖片和視頻,並擅自添加不符合事實評論。」該親屬透露,由於網路事件的發酵,「現在該女孩(當事人)從昨天(23日)開始失蹤,至今沒有音信。家人已經報警,今天才聯繫到(當事人)一次,女孩子因為網路輿論壓力巨大,有自殺傾向。」「先去買東西購物,再就沒看到(失蹤)了。」一位知情人透露,購物後,當事人周圍朋友告訴她,朋友圈、微博很多人在轉發,「當事人很害怕,就不知道躲在哪裡去,就沒有回來了。」

家屬希望通過成都商報向廣大網友呼籲,刪除網上有關該事件的圖片、文章、視頻,不信謠不傳謠。

▲24日,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官方微博發布聲明闢謠(微博截圖)

24日上午,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闢謠,其中稱「昨日發生的顧客購物事件均是謠傳,事實也與謠傳完全不符」,並表示「成都王府井也不會以該事件做任何商業炒作」。

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購物中心已經和女子的家屬取得聯繫,並告知了退貨規則。今日,記者從該女士消費過的其中一家衣物店店員處了解到,她花了2萬多元,店員稱是開店以來最大的單筆消費。

============================================================================

身病與心病(上)

來源:龍泉之聲 作者:學誠法師

釋迦牟尼佛名為「大醫王」,所以,佛、佛教一直以來都跟「醫」是有關的。我們出家的法師對信眾來講,主要是引導斷煩惱、解除內心的痛苦;而社會中的醫院裡的醫生要解決的是身體方面的病。但實際上,身體方面的病和內心的病是有聯繫的,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尊敬的張其成院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好:

很高興今天能夠應邀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做《身病與心病》這方面的講座。我們面對每個人來講,都會有感受的。不管是學佛的也好、不學佛的人也好,都會生病,生老病死是人生都要經歷的事。那麼病呢,簡單來說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我們人身體方面的問題、毛病、疾病,身體方面的痛苦;心病呢,就是我們人內心的問題,內心的感受,內心的痛苦。

釋迦牟尼佛名為「大醫王」,所以,佛、佛教一直以來都跟「醫」是有關的。我們出家的法師對信眾來講,主要是引導斷煩惱、解除內心的痛苦;而社會中的醫院裡的醫生要解決的是身體方面的病。但實際上,身體方面的病和內心的病是有聯繫的,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我們人活在無明大病當中,對這些病認識不清楚,往往渾渾噩噩、懵懵懂懂、糊糊塗塗的,分不清楚病因、病灶,這就是問題。所以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人生,就常常會出現一種搖擺不定、模稜兩可的狀態。好一點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再好一點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但是,我們如何能夠一步一步的提升,能夠用佛法的智慧來觀照人生的實相、人生的問題、人間的痛苦,以及我們身心的毛病?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強不息、生生不已,不斷能夠發展。人是萬物之靈,人身非常的難得。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有神性,亦有獸性。神沒有道德,以無獸性故;獸亦沒有道德,以無神性故。人者,兼者有神性和獸性。所以,只有人有道德。」過去中國的儒家也談到,人是「異於禽獸者幾希」,也就是人既有動物的一部分特性,同時又是萬物之靈,又有靈性,這種靈性是其他的有情不好比的,比不上的。所以過去的儒家就告訴我們:要存天理,去人慾。王船山曾經說過:「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無人慾則天理亦無從發見。」就是天理與人慾的一種關係。佛教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從這裡面也就是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內心的煩惱、內心的智慧、內心的靈性,內心的覺悟是並存的。那我們人是不是自己的靈性在起作用,自己的覺悟在起作用,自己的智慧在起作用?如果不是的話,那可能就是煩惱在起作用,貪婪、嗔恚、愚痴、無明,種種有毒的、有害的心理在起作用。這樣我們的心理就不會健康,心理不健康,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方面的不健康。

人對外在種種的執著,對外在種種的追求,放不下、看不清,但我們追求的目標,要達到的這種目的,可能恰恰是偏離我們內心的靈性的,這樣我們的行為可能就是惡的,有害的,造的業也都是惡業。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人內心是清凈的、善良的、覺悟的,我們所造的業就是清凈的、善的力量。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廣積資糧、福慧雙修,既修福報,又增長智慧。

佛教里有一部經叫《佛說業報差別經》,經中講,人要得長命的報應,有十種因:第一種,不殺生;第二種,勸別人不殺生;第三種,讚歎不殺生;第四種,見其他的眾生不殺生,內心生歡喜;第五種,看到別人殺生,方便去救護;第六,看到怖畏的人、內心虛弱的人,能夠安慰他;第七,看到恐怖的人、害怕的人、膽小的人,能夠開導他,施其無畏;第八種,看到困苦的人能夠起慈憫之心;第九種,看到劫難的人,能夠起大悲心;第十種,用各種飲食來布施眾生。這十種業,能夠讓人得長命的報應——長壽。現在的人要求健康,要求長壽,這以上所說的十種,就是長壽的因。

我今天要給大家談的主要是從五個方面來說明《身病與心病》這樣一個問題。

一、健康的意義和標準

(一)社會的看法和標準

1999年有8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在紐約探討「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後得出一個共同結論就是:健康。身體健康、體質健康、精力充沛、人的情緒樂觀、身心的快樂,這些都非常重要。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有一個定義說: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了軀體的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就是適應社會能力很強很好)和道德的健康。

(二)佛教的看法和標準

《(四十卷)華嚴經》里說到:「菩薩初學修菩提時,當知病為最大障礙。」初發心的菩薩,我們要了解病就是最大的障礙。「若諸眾生身有疾病,心則不安,豈能修習諸波羅蜜?」如果我們身體有毛病,那麼心裡就不能安寧,就沒辦法來修六度。「是故菩薩修菩提時,先應療治身所有疾。」先要應該治療身上的疾病。「菩薩起化,先療國王,次治眾生,令無患苦,然後說法,調伏其心。」菩薩度化眾生,首先要治療國王、皇帝,然後治理眾生,令他們都能夠遠離痛苦,然後為他們說法,調伏他們的心。

在《成實論》里談到:「少病者能初夜、後夜精進不息。若多疾病,則妨行道。」如果身體不好的話,就很難修行了,很難行道了。「又有不適定難,謂行者有冷熱等病。」如果我們身體不好,經常發燒了,經常有毛病了。「若疲極失眠,謂因緣故令身不適,有貪、憂、嫉垢等諸煩惱令心不適,則失禪定。」也不容易得禪定。「是故行者應自將護身心,令其調適。」就是要把身心都調治在一個很好的狀態。

所以佛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因緣都是佛法的因緣。我們人生病、治病都是佛法的因緣,都能跟佛法聯繫在一起。我們對這些疾病也應該有一種堪忍的心,過去講「難忍能忍」,就是能夠承受得了內心及身體方面的痛苦。怎麼來忍受?怎麼來看待?我們要了解到身心的苦痛也都是因為業力形成,因緣形成。善因就有善果,惡因就有惡果。我們身心方面有各種各樣的疾苦,都是因為有惡的因緣;這些惡因斷除了,惡緣遠離了,那人的身心就好。

佛在世的時候他就曾經說過,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一缽水裡面就有八萬四千的眾生,很多很多的眾生。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佛眼能夠看得到,天眼能夠看得到,用我們現在的顯微鏡也能夠看到水裡的很多微生物。

人的生命的疾病同人的業報有關,同內因和外緣有關係。這樣,我們如何來讓外在的因緣對我們人的身心健康能夠更加有利?反過來說,我們遇到對身心安樂、身心健康不利的因緣,怎麼辦?我們要有一種隨緣的心,不執著的心,無住生心,《金剛經》中談到無住生心。對於不好的因緣我們不能去住相,就是要讓我們內心能夠自在,身心自在。否則的話我們如果對一個不好的環境起了嗔恚之心,那我們本身內心的毒就會被引發出來;反過來如果我們是一種超越的心理,解脫的心理,去觀照外在的因緣,就更能有一種理智的、理性的、智慧的認識問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佛法告訴我們的是要讓自己對自己一切的行為負責,這是最重要的。我們來到世間,無論是哪一個人,都不曾經擁有什麼;我們死了之後,離開這個世間也不會帶走什麼,我們帶走的只是我們的業力,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也都是業力,所以佛教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實際上我們各種各樣的行為是受我們思想的影響,如果我們的思想是健康的,那我們的行為也是健康的;反過來說我們的思想不健康,那我們的行為也就不健康,我們的身體也就會有病。這些都是有連帶的關係。

二、當代人的健康危機

(一)個人不良習慣引起的現代文明病

2008年8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一篇的報告里談到,「全球化還被看作促使生活方式改變並促使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非傳統性疾病成為流行病的主要因素。與使用煙草、不健康的節食、身體不運動和有害地飲酒等有關的健康問題在中低收入國家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那裡的各種趨勢正在都市化和社會經濟決定因素的背景下迅速地變化著。2005年,全球60%的死亡者,是因患非傳染性疾病而死亡。」

這也就是說,在全球一體的時代背景下,人的疾病的傳播是非常快速的,並且也會給我們帶來種種問題,這些新的問題在全球化以前是不存在的。

(二)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心理病

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感覺,就是看到外在的事項上面種種變化,內心當中有各種各樣的陰影,各種各樣的感受。實際上用佛教的觀點來說,世間都是無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們對這些無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覺和執著,很難真正在當下大徹大悟——悟到無所得的原理,這樣,一些美好的事物就非常容易在我們內心中留下回憶,深刻的回憶,(讓我們)流連忘返。實際上,我們的心、意、識,心就是妄想,意就是執著,識就是分別,妄想、執著、分別。我們無法離開心意識,離開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一旦有了妄想、分別和執著,那我們對客觀外境所緣的一切都會成問題,都會成無明。

所以,有覺悟的人,對佛法參悟比較通達的人,他能夠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乃至我們日常中來修行,來用功。就是用自己內在的本性,用自己內在的覺性,而不是內心的分別、執著、妄想來面對學習、生活和工作。這樣的話,所有的煩惱、所有的障礙、所有的問題,當下就能夠超越,否則就很難。外在各種各樣的障礙,各種各樣的問題是很多的,所以經典裡邊講:「不離本處,即得菩提」。菩提,就是在煩惱中當下的徹悟。我們二十四小時都應該要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起什麼心,動的什麼念,這就是修行。因為人的意識心分別太快了,我們的末那識執著也非常的堅固,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妄想也是非常非常多,所以需要靠佛、法、僧三寶的力量才有辦法來對治。

佛教裡面常常講無常、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名為佛教的三法印,為什麼佛教一直要強調無常和無我?其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意識對客觀的外在的事物減輕分別、執著、妄想的度,減輕這種力量,那我們內心才能夠解脫,才能夠減少痛苦,才能夠健康。

(三)過度開發自然導致的環境污染病

中國新聞網2013年4月19日里有一篇文章說,「世界衛生組織監測102種疾病當中有85種是受環境的影響。一份由公益人士製作的『中國癌症村地圖』在互聯網上收到廣泛的關注,村子的數量被認為超過200個。無獨有偶,北京市衛生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10年肺癌位居北京市戶籍人口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這就是受環境污染的影響,尤其我們最近幾年的霧霾,大家都會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四)群體道德滑坡造成的食品安全病

食品安全有很多人常常擔驚、害怕。民以食為天,人天天要吃飯,天天離不開食品,如果把有毒的添加劑放到食物中去,對身體的傷害、毒害是非常大的,影響也是非常壞的,但是,有些人為了追求利潤,不惜犧牲其他人的健康。

三、健康問題根本在心

我們現在在食品安全方面種種的問題、種種的過患,嚴重程度非常令人震驚。這些健康的問題,根本在於人的心。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里談到說:「貪婪本身就是一個罪惡,他是隱藏於人性內部的動物一面,人類如果要治理污染,繼續生存,那就不但不應該刺激貪慾,還要抑制貪慾。」就是如何來對冶我們內心的貪煩惱——貪慾的煩惱。

貪慾,嗔恚、愚痴,佛教名為三毒,三種劇毒。貪的煩惱如果同人的慾望結合在一起,這種慾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就是有害的慾望,有毒的慾望,對自己、對社會都會引發有害的後果。慾望也有善良的慾望,欲本身有善的,有惡的,如果不是從三毒出發的,(而是)從智慧,從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發的慾望就是善欲。我們做一件事,一個企業,一個公司所生產的產品、食品,對人究竟是有害的還是有利的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這必須從人的道德層面,(從)我們內心對社會的責任方面(來認識),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後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否則,我們可能常常會遇到、看到、碰到、接觸到種種不好的現象。

現在,公共安全的問題,可以說大家都有同感,所以需要道德,需要社會公德。人需要信仰,需要文化方面的視線,需要有善惡是非的標準,不然的話,人如果一味為了經濟的發展,一味為了賺錢,可能不擇手段,什麼方法都用出來,對社會很多很多有害的行為和後果都不去顧及,這樣對社會是一種破壞,,如果這種行為、這種問題一多的話,我們整個社會的人都會受到這方面的害處。所以人的身病和心病關聯是非常密切的。

為什麼有人會做那些沒有道德的事情?其原因就是人內心的煩惱、無明、貪婪在起作用。佛教裡面的《正法念處經》講:「心清凈故,血則清凈,血清凈故,顏色清凈。」醫生曾經也做過調查、化驗,信佛的人血比較清凈,這就跟我們的心有關,信佛的人,他的內心如果清凈,他的血就清凈,人的毛病也就會比較少。

所以修行也就是改變,改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力量。內心有力量以後,人才能夠做更多的利益眾生的事業,做更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業。所有的這些都需要來改變,來提升我們人的內心的境界。

四、佛教看待身心關係

(一)身心互依

佛教講身心這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蘊和合。色蘊就是我們的身體,這個身體是會變壞的;受蘊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種種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快樂的感受,有非痛苦非快樂的感受;想蘊就是我們人活這一世,能夠有各種各樣的記憶,我們經歷的事能夠記住,我們讀過的書也能夠記住,我們心裡的活動也能夠記得住,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想蘊的作用;行蘊就是我們內心的活動,內心的造作,心裡的狀態;識蘊就是我們的識了,心意識,八個識。受想行是我們的心所,心所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與我們的肉體和合,就成為人,成為人的身心。《瑜伽師地論》裡頭談到說:「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因為有心跟心所任持的力量,所以能夠讓我們的色身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所以身心互依,是非常密切的。

(二)身心不二

明朝的一如法師說:「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就是色心不二,我們如果能夠悟到這一點,覺悟到這一點——色心的關係是不二的,是相依的,我們內心就不會為自己的煩惱所動搖,外相就不會為客觀外境的種種境界所擾亂,我們就能夠遠離主觀跟客觀的對立,我們就能夠遠離和解脫落入種種名言概念的是非價值評判的標準中去,能夠逐步逐步與佛法的標準相應,能夠頓悟,能夠解脫,能夠自在,能夠快樂。我們不自在、不快樂,其實就是對外在法界的真實境界的扭曲、曲解、誤解所造成的。反過來說,外在的這些境界僅僅滿足了我們內心的煩惱,而不是用我們內心的智慧去關照,所以種種的分別產生種種的執著,就有善有惡,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貧富,有是非,有對錯,這樣種種的二元對立。實際上佛法告訴我們,要正確的來認識世間一切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種種的感受,就如喝水一樣,水溫到底有多少度,合適不合適,是燙的還是太涼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正確的感受。我們如果知道這個水是熱的,知道這個水是冷的,這個太冷了我們不能喝,太熱了我們也不能喝,最後有一個如理的取捨,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就不會活在一種盲目的、無序的、混亂的、迷茫的生活當中。

所以人有了佛法,學了佛法之後,他存在的本身就能夠超越,存在的本身就能夠解脫,而不是說在存在以外另外有所謂的解脫和超越,它就超越了種種的對立。所以有了佛法智慧的關照之後,我們能夠得到一個這樣的結論: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別人成就了,自己也就成就了。比如說一個老師教了很多學生,那麼很多的學生成就了,這個老師才有大的成就。如果一個老師教了學生,學生都不成長,很難講這個老師有多大的成就。反過來說,因為這個老師學識很淵博,道德很高尚,所以我們當學生的才能夠學習到知識,有益的知識,有用的知識,才能夠在人品、人格方面受到很好的影響和啟迪,最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個也就是因為老師的孜孜不倦、博學多才,才會有好的學生培養出來,都是相互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成就是因為別人的成就,所以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這樣我們人就非常容易注意,並且應該要注意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各種因緣,包括對環境的關係和環境的因緣。如果不注意環境,那麼整個環境污染,我們人的身心也受害。

但是我們因為煩惱的原因,常常去傷害的都是同自己最接近的人,是我們周圍的人,自己的親戚、朋友,乃至同學、老師,最容易觀察到他們種種的問題和過失,造成各種各樣的關係緊張、扭曲,關係不良。這都是因為我們智慧覺悟欠缺、不足所造成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這種超越的、解脫的、圓滿的認識,不能有偏頗的認識,這樣我們才能夠活在一種快樂、安詳、自在的、生活氛圍當中,我們的心念才能夠明明了了,有一種善良的情緒。如果我們有善良的情緒,我們才能夠做善良的事和事業。

五、佛教對待身心疾病

(一)總明身心二病

《大智度論》里談到:「種種內外諸病名為身病,淫慾、瞋恚、嫉妒、慳貪、憂愁、怖畏等種種煩惱,九十八結、五百纏、種種欲願等,名為心病。」這就談到了身病和心病的區別。

(二)識知身病因緣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里說:「病有二種:先世行業報故,得種種病。」過去世所造作的種種的業,今生感得種種的病。「今世冷熱風發故,亦得種種病。」現世的病也有兩種:「一者內病:五藏不調,結堅宿疹。二者外病:奔車、逸馬、塠壓、墜落、兵刃、刀杖,種種諸病。」

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里談到,病起的因緣有六種。第一種,「四大不順故病」,四大不調。第二種,「飲食不節故病」,不注意飲食。第三種,「坐禪不調故病」。第四種,「鬼神得便」。第五種,「魔所為」。第六種,「業起故病」,業障也使人能夠生病。

(三)契合因緣療治

《法句經》里說:「佛告長者:人生世間,橫死有三」,橫死有三種。「有病不治為一橫死」,如果人生病,卻不治,最後他就會死。「治而不慎為二橫死」,治療不對症。第三種,「驕恣自用,不達逆順為三橫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遣,當以明道隨時安濟:一者四大寒熱當須醫藥;二者眾邪惡鬼當須經戒;三者奉事賢聖,矜濟窮厄,德威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陰蓋。奉行如此,現世安吉,終無枉橫,戒慧清凈,世世常安。」

《增一阿含經》里說:「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瘥,恆在床褥。云何為五?於時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多憂愁,經常喜歡起嗔心。「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瘥。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瘥。」那麼就容易好。「云何為五?於是,病人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時瘥。如是,比丘,前五法者當念舍離,後五法者當共奉行。」佛法告訴我們,緣起緣滅。人生病,就是緣起,這個因緣起的時候,我們怎麼樣把它去掉呢?這就緣滅。萬法都是有因果的。

佛法告訴我們,自己的行為要承擔後果,反過來說,我們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的行為不好,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好、思想觀念不好。我們沒有很好地、長期、持續地來培養好的、正確的、健康的、善良的思想和觀念,就會導致一些惡法、惡念、妄想在內心滋長,這樣我們的行為就沒有力量,或者說我們的行為就會錯謬,我們行為就會為惡。所以一個人,如果(是)貪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夜裡做夢發大財;嗔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做夢的時候經常跟人家吵架,乃至於跟人家打架。這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佛教告訴我們要明心見性,要能夠生死自在,到死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我們死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活的時候更應該自在;活的時候不能自在,死的時候怎麼自在?觀音菩薩名為觀自在,只有自在,才是解脫的一種境界。所以我們需要行善,常常行善,心心念念都要行善。我們不需要在這些外相上面去分別、計較、執著,外相上面我們是認識不清楚的,並且認識不完,一天看到的人、看到的事、看到的境界多如牛毛,聽到的事也非常多,接觸的境界也非常多、非常廣、非常雜亂,如果我們內心當中不清明,不清凈,沒有力量,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來面對這個世界。緣的境界越多,外在的境界經歷得越廣,可能內心越會受影響,最後內心裝的都是很多無用的垃圾。信仰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性地、非常理智地、非常自覺地來觀照自身的緣起和世間的緣起。只有認識清楚自己和世間的緣起,才知道這些因緣果報。一件好的事情的成辦,有好的緣起;一件不好的事情的出現,也有不好的緣起。通過這一系列的緣起,我們再來推廣,我們再來觀照,這樣我們對世間的因緣果報,對自己的因緣果報,對現世的因緣果報,乃至(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的因緣果報之間的連續性,就會慢慢有篤定的信仰和體認。所以,信仰不是一種教條,它(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智地來認知這個世間。

所以我們需要善護自己的心念——各種各樣清凈的念頭、善良的念頭,我們應該要護持。我們去寺廟,或親近良師益友,其目的就是要來護持內心中這種善的力量,讓我們善的力量能夠不斷得到萌發——用佛門的話來講,就是發心,發善心、發菩提心、發大心——就這樣不斷訓練。

(四)調身修善避患

1.合理飲食

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經文句》里提到:「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飢食;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

2.經行運動

《十誦律》:「經行有五利益:勦(矯)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復有經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勞故,除風故,消冷熱病故,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

3.修善離惡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有十業令眾生得少病報:一者不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贊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聖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癒,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

(五)修心超越身執

1.智者身病心不病

《大智度論》:「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這就是聖者與愚者的區別。

《瑜伽師地論》:「應知略有二種變壞:一者諸行衰老變壞,謂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邁,由是因緣名身老病;二者心憂變壞,由是因緣名心老病。第一變壞,若愚,若智,皆於其中不隨所欲。」歲數大了,誰也免不了。「第二變壞,智者於中能隨所欲,非諸愚者。」智者跟愚者差別就很大。「又諸愚夫若身老病,當知其心定隨老病。其有智者,身雖老病,而心自在不隨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別。」

所以佛教要告訴我們要轉凡成聖,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不能一直迷惑,應該是智慧在起作用。

2. 體諒他人心離憂

《增一阿含經》說:「賢聖弟子所應病物便病,是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當作是學:『我今所病非獨一己,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愁畏之刺。」

印光大師講:「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我們如果心當中有佛,如果內心誠懇,那我們很多業障就能夠得到消除。

3.識身無我不生著

《維摩經》里說:「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就是不能有太多的執著,不能有常見。所謂常見,就是我們對一件事物總是認為它是不會變化的,它永遠都是如此,生病永遠生病,不會生病永遠不會生病。這種就是常見。我們人世間的種種害怕,種種恐怖,都是從無明、愚痴所產生。如果我們了知了病因、病源,也就不會害怕。所以佛法告訴我們「無我」,既然無我,那麼也就是沒有「我所」;因為沒有我所,所以病也就不存在。

各種各樣災難的出現和發生,也都是跟眾生起煩惱、造種種惡業有關係,所以要斷惡修善,才能夠改善我們的命運。《大集經》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維摩經》說:「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智者調心不調身,愚者調身不調心。什麼意思呢?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不求外在的佛,實際上佛也是在我們內在的心裡;「愚者求佛不求心」,愚痴的人總是在外在來求,但是不從內心裡來著手。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調心,沒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只知道調身。所以我們修行目的就是要祛除妄想、斷除妄想,妄想沒有了,也就沒有妄念。那麼如何來祛除我們的妄想和妄念?必須要悟「無所得」,悟到了「無所得」,「諸法畢竟空」,我們種種的妄想就沒有了。《遺教經》里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如果我們內心種種的問題、煩惱、執著能夠得到制服,那麼所有的佛法事業都能夠承辦。

《楞嚴經》裡面談到:「佛告阿難:』如汝常聞我毗奈耶中,(毗奈耶中就是戒律當中),宣說修行的三種決定意:即』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這是戒定慧。印光法師講:「儒釋無二道,」儒家跟佛家沒有兩個道理,「生佛無二心。」眾生的心跟佛的心是沒有差別的,無二心。「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稟真如佛性而得建立。」如果悟了真如的法性,悟了諸法的實相,那麼自然而然,這些問題、這些病就少了。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我們造了種種的惡業,造了種種的罪,這些業,這些罪業,都是有不好的動機,不良的動機,也就是不好的念頭,如果我們知道這個業是從哪裡開始的,它的源頭在哪裡,那我們在動機方面把它斷掉、祛除,這個惡業就不能相續,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反過來說,我們知道了善心善念是怎麼來的,怎麼生的,怎麼滅的,怎麼讓它不壞滅,(那善業就能夠增長。)我們常常講發菩提心,就是來培養這種力量。

實際上我們人的一生很快,幾十年,甚至在這幾十年當中有時候也是會無常。《四十二章經》里:「佛問諸沙門曰:人命幾何?」人的壽命到底有多久?「沙門答曰:數日之間。佛言:子未識道。」你還不了解佛法。「一位沙門答曰:飲食之間。」吃一頓飯的時間。「佛曰:子未識道。」你還不了解。 「一位沙門答曰:呼吸之間。佛曰:善哉,子識道。」也就是說,我們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人就死了,就成了下一生,就成了下一世。所以我們這個有限的人生,不能作為一個桎梏的人生,一個被煩惱纏縛的人生,應該是一個解脫的人生,覺悟的人生,無我的人生。

佛教與人類健康

—— 在北京國子監「中醫養生論壇」上的發言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學 誠

(2013年9月13日)

各位專家、學者,各位來賓:

  很高興能夠有因緣參加由中國文化院、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主辦的「中醫養生論壇」!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佛教與人類健康」。

  擁有健康是人類永恆不變的追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人們逐漸由關注經濟發展開始轉向關注自身健康,這已儼然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潮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在逐步深化。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話題。

一、當今人類健康所面臨的問題和危機

  1、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現代文明病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2011年有200萬人因為久坐少動而死亡,並將久坐列為十大致病致死的殺手之一。長期坐計算機旁以及長期開車的人容易患結腸癌、頸椎病、消化系統疾病甚至猝死。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對中國人健康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調研,並完成了《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於2006年9月出版,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關於膳食、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的研究。這個報告用詳實的資料證明了動物蛋白對人體是有害的。動物蛋白經過極為複雜的生化反應被人體吸收以後,會引起骨質疏鬆、骨折、心臟病、糖尿病等各種疾病。

  2、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心理病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際關係也變得更加複雜,人們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些都使現在精神類的疾病也越來越多。人類正在從傳染病時代進入到非傳染性慢性病乃至精神病的時代。眾所周知,人是有形機體和無形精神的統一體,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當人們的精神出現問題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影響到有形的身體健康。當今社會,由於心理疾病而引發的身體疾病,已經越來越普遍了,這也是為什麼心理諮詢行業在今天這麼受到重視的一個原因。

  3、過度開發自然導致的環境污染病

  過分強調發展經濟所導致的環境污染,也開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人們的健康。比如說水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人們生活的環境之中,根本無法屏蔽受到染污的環境對人們自身所產生的種種影響。這些環境污染導致了各種各樣的疾病的產生,對人們身心健康所產生的危害日趨嚴重。

  4、群體道德滑坡造成的食品安全病

  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如同水及空氣一樣,食品也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斷被曝光的二惡英、紅汞、甲醇、激素、麵粉添加劑、麵粉漂白粉、假酒、洗衣粉油條、陳化糧毒米、蘇丹紅、瘦肉精、鐵醬油、毛髮醬油,乃至牛奶業普遍使用的三聚氰胺、養殖業亂用的抗生素、食品工業違規濫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物嚴重超標等等,這些都對人們的生命健康以及人們的生存安全構成極其嚴重的威脅和挑戰。

二、佛教中的醫學

  釋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但是當他看到人們無一例外地都會走向老、病、死的時候,便毅然決然出家修道,以期探尋生命的真諦。出家修道並證悟生命真諦的佛陀,不但最終解決了心靈上的煩惱,也累積了豐富的解決身體疾病的方法,因此而被弟子們譽為「大醫王」。《中國佛教醫藥全書》對整個《大藏經》做了統計,在5000多部佛教經籍中,有453部專門論述或者涉及到醫藥,有4000多部佛經談到醫理和養生。歷代出家法師撰寫的醫學著作有79部,歷代居士醫學方面的著作有330部。

  釋迦牟尼佛對眾生深懷慈悲,尤其是對待那些沒有人照看的病人,更是告訴弟子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佛在世的時候,曾經親自去照顧生病的弟子。佛教鼓勵四眾弟子在研究佛法的基礎上應該廣學醫學的知識,以具備更好的能力來解除眾生的病苦。佛教裡面講五明——內明、因明、工巧明、聲明和醫方明。佛弟子們只有通達五明,才能更好地利益到眾生,其中就包括醫方明。

  從歷代各類文獻當中統計,從西晉到清末,一共有250多位僧醫,唐代高僧鑒真大師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後,在人生的最後十年里,他建造寺廟、弘揚佛法,同時傳播醫學。大師對醫學非常精通,不但診治了光明皇后的病,還在為聖武天皇治病中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還為日本皇室鑒定藥物,儘管雙目失明,但通過用手摸,用鼻子嗅,他也能對藥物一一辨別無誤。大師還向出家人以及在家居士傳授了很多醫學方面的知識,並教授他們如何製造中藥,這些在《鑒真上人秘方》一卷中都有記載。可惜的是,這部著作已經失傳了,只是在日本的一個學者——丹波康賴所著的《醫心方》當中還有部分記載。

三、佛教對人類健康的當代責任

  1、三千威儀和起居飲食,培養合理的生活習慣

  佛教告訴我們要培養好的飲食起居習慣,特彆強調要講究行、住、坐、卧四種威儀。良好的威儀,使人們容易保持氣息的順暢以及心念的端正,這些對人們的健康非常重要。《大智度論》中說:「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則心不懶。」(卷第七)我們身心的關係非常密切:心理健康,我們人的身體也會健康;反過來說,身體健康,也會有益於我們人的心理健康。

  2、身心不二和形神兼備,塑造健康的心理素養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時代,人類擁有越來越豐富的物質財富,但這並不能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比如人們精神領域的問題,人們內心的煩惱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人們僅僅注重內心世界,而不注重客觀的外在世界,那身心的關係也很難處理好。佛教提倡身心不二,強調身心和諧。當年佛陀出家前,身為太子,享受的是榮華富貴的生活,但內心卻很苦悶;出家後,一心苦行,希望獲得精神上的解脫,也沒能達成。最後佛陀選擇了中道,並最終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諦,完成了生命的自我升華。

  3、依正不二和天人合一,樹立正確的生存意識

  佛教提倡依報、正報不二。我們整個山河、大地、房屋、飲食……這些眾生所賴以生存的環境,都是眾生共業所感的果報。要想讓這些果報變得越來越好,就需要我們每個人從改善自身所造的業開始。佛禁止弟子們破壞環境,並鼓勵大家積極愛護建設生態環境。佛教認為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有著唇齒相依的緊密聯繫。在處理與自然的關係時,人們應該採取尊重、關愛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環境去掠奪。過度濫采自然資源,即是破壞人類自身的生存條件。

  在現代生態事件中,人們通常把人類與自然作為兩個並列的主體來看待。在人類破壞了環境並導致環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威脅的時候,人類又開始想著如何去治理環境。假如人類的治理能力可以隨著科技進步而逐漸拓展,是否就應該允許無休止的糟蹋破壞環境呢?這種邏輯認知顯然是存在問題的。這就相當於說,醫術的進步是無止境的,是不是就可以說我們可以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而肆意損傷自己的健康呢?相比而言,佛教里提倡的依正不二,以及儒家、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則是體現了一種高度的自我責任意識。人類與環境本來就是一體的,人類保護環境的責任不需要以其他任何條件為前提,破壞環境就是人類不可理喻的自我摧殘。

四、佛教醫學的意義

  1、解讀生命玄機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開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這是一位圓滿覺悟的聖者,在觀待凡夫眾生之所以有這麼多痛苦的原因時,留給後人的發自肺腑、振聾發聵的感言。生命所出現的一切身心疾病和痛苦,歸根結底無不來自於生命內心深處的妄想執著。

  2、認知疾病機理

  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同時疾病也層出不窮。現在醫學分科越來越細,仍然無法應對人類出現的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疾病,反倒顯得愈發捉襟見肘。本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繁瑣的分科讓人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最終導致的結果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對於疾病的機理,佛教有非常多的論述。漢傳佛教天台宗的著作《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對於疾病產生的機理,提綱挈領地分為三類:「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損得病;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業報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瘥。若經久則病成,身羸病結,治之難愈。」(卷第一)人生病有三種:一是組成人身體各種要素或各個器官的增益與損耗,比如地大增,就會使身體枯瘠;水大增,就會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增,就會支節皆痛;風大增,就會身體虛懸,肺悶脹急。二是受鬼神的干擾而得病,當人的身體非常虛弱,或者心神不定的時候,就很容易受鬼神的控制,而出現很多莫名其妙乃至精神錯亂的事情,比如捶打自己、大聲呼喊,乃至要自殺等。第三種是我們自己的業報,有些病是過去生的業力成熟而導致的。在藏醫《四部醫典》中,將疾病也分為三種:一、今生所生的疾病;二、由於前世宿業之故所生的疾病;三、由於以上兩種原因混合所致的疾病。人們所得的疾病,有的是因為這一生的因緣,也有的是因為宿生的業力,還有兩者參雜在一起導致的疾病。如果是因為這一生的因緣而導致的疾病,通過現代醫學的治療,還是可以獲得治癒。但如果是因為宿生的業力,通過醫學的手段就無能為力了,只能通過宗教修持的方式來懺悔業障獲得治癒。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獲得了絕症,現在醫學已經沒有辦法,但通過信仰宗教而獲得治癒的原因。

  3、探尋健康真諦

  佛教主張健康不僅僅要有強壯的身體,更要有健康的心態。煩煩惱惱本身就是病態的人生,心理被各種負面的觀念和想法控制,生命缺乏正能量。健康的人生是具有慈悲與智慧的人生。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都能夠慈悲、智慧地去處理。健康的人生,不僅僅要處理好個人身心的關係,還必須處理好個人同社會、個人同自然的關係。只有把個人放在整個社會、整個自然中來考慮,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定位,才能真正體會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心物一元的境界,人類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健康!

身心之疾與對治

學 誠

一、身心二苦困擾人生,佛法智慧提升生命

  我們每個人都會生病,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疾病,簡單來說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身體方面的問題、身體的痛苦;心病,就是內心的問題、內心的痛苦。

  佛教一直以來都與「醫」有著密切的關係。釋迦牟尼佛被稱為「大醫王」,《雜阿含經》中說:「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

  醫院裡的醫生主要解決的是人身體方面的疾病,而佛教的出家人主要是引導人們斷煩惱、解除內心的痛苦,去除心病;但實際上,身病和心病是有聯繫的。我們活在無明大病當中,對這些身心的疾病往往認識不清楚,渾渾噩噩、懵懵懂懂、糊糊塗塗,分不清病因、病灶。所以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人生,常常會出現一種搖擺不定、模稜兩可的狀態。好一點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再好一點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但是,我們如何能夠一步一步的提升,用佛法的智慧來觀照人生的實相、人生的問題、人間的痛苦,以及我們身心的毛病?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強不息、生生不已,不斷發展。人是萬物之靈,人身非常難得。亞里士多德曾經說:「人有神性,亦有獸性。神沒有道德,以無獸性故;獸亦沒有道德,以無神性故。人者,兼者有神性和獸性。所以,只有人有道德。」儒家講,人是「異於禽獸者幾希」,也就是說,人既有動物的一部分特性,同時又有靈性,這種靈性是其他的有情比不上的。所以儒家就告訴我們要「存天理,去人慾」,「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無人慾則天理亦無從發見」。佛教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內心的煩惱與內心的智慧、靈性、覺悟是並存的。我們對外在執著、追求,放不下、看不清,而所追求的,可能恰恰是偏離我們內心的靈性的,這樣我們的行為可能就是惡的,有害的。那我們是不是智慧、靈性、覺悟在起作用?如果不是,那就是煩惱在起作用,貪婪、瞋恚、愚痴、無明,種種有毒的、有害的心理在起作用。這樣我們的心理就不會健康,心理不健康,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不健康。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的內心是清凈的、善良的、覺悟的,我們所造的業就是清凈的、善的,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廣積資糧、福慧雙修。我們以清凈善良的心修集相應的善業,就可以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讚歎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彼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

二、苦樂根本在於業果,安忍隨緣身心自在

  健康是人類自古以來的追求。在我國現存最早的皇室文獻類史書《尚書》中,將「長壽」列為人生五福之首,「康寧」位居其三。兩千多年後的1999年,8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在紐約探討「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後得出一個共同結論也是:健康。

  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給出了一個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了軀體的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的健康。可以說,健康是人們生活幸福的一項重要指標。從社會的角度看,健康的標準不單單是身體的無病,還包括精力充沛、情緒樂觀、身心快樂等等,有了這些,人們才能生活得比較幸福、快樂。

  世間對健康的追求主要是基於現世安樂的,但是對佛教修行者而言,健康,或者說現世安樂並不是最終的追求。《華嚴經(四十卷)》里說到:「菩薩初學修菩提時,當知病為最大障礙。」「若諸眾生身有疾病,心則不安,豈能修習諸波羅蜜?」初發心的菩薩,要了解病就是最大的修行障礙。如果我們身體有疾,心裡就不能安寧,就沒辦法來修六度。「菩薩起化,先療國王,次治眾生,令無患苦,然後說法,調伏其心。」菩薩度化眾生,首先要治療國王、皇帝,然後治理眾生,令他們都能夠遠離痛苦,然後為他們說法,調伏他們的心。

  《成實論》里也談到:「少病者能初夜、後夜精進不息。若多疾病,則妨行道。」「又有不適定難,謂行者有冷熱等病。」「若疲極失眠,謂因緣故令身不適,有貪、憂、嫉垢等諸煩惱令心不適,則失禪定。」「是故行者應自將護身心,令其調適。」少病的人能在初夜、後夜精進修行不止,若多疾病,則對行道造成妨礙。諸多疾病不適,也會讓內心不能安穩,從而不容易得到禪定,所以要把身心都調治在一個很好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身心不適,妨礙修行,那麼就要積極主動地調整身心,以利修行。而且菩薩自利利他,從自他兩方面都要這樣去做。

  佛陀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因緣都是佛法的因緣。所以我們生病、治病也都是佛法的因緣,都能回歸到佛法的修學上來。我們身心的苦痛也都是因為業力形成,因緣形成。善因就有善果,惡因就有惡果。正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謂諸異生及諸聖者,隨有適悅行相樂受,下至生於有情地獄,由起涼風所發樂受,一切皆是從先造集善業所起。從不善業發生安樂,無有是處。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羅漢相續之苦,一切皆是從先造集不善而起。從諸善業發生苦受,無有是處。」我們身心方面有各種各樣的疾苦,都是因為有惡的因緣;這些惡因斷除了,惡緣遠離了,那人的身心就能安樂。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疾病就能夠有一種堪忍的心,過去講「難忍能忍」,就是能夠承受得了內心及身體方面的痛苦。《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如是若由宿業及現前緣增上力故決定起者,此等暫時無能遮止,起已必須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則反於此原有苦上,由自分別更生心苦極難堪忍。若能安忍,雖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緣此更生內心憂慮等苦。若於此上更持余苦助道方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

  因我們對因緣果報並不能如實觀見,所以常常不能十分信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里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 我們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佛眼能夠看到。我們現在用顯微鏡才能夠看到水裡其實有很多微生物。另外,佛陀在兩千多年前所講的《佛說胞胎經》里,對於胎兒在母胎三十八周中發育狀況的記載與現代醫學對胎兒發育的認知、描述是一致的。作為大覺者的佛陀,是能夠如實地觀見一切的。

  既然疾病同人的業報有關,同內因和外緣有關,那麼如何讓外在的因緣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一方面,我們可以主動避免一些不利的外緣。但是外緣常常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反過來說,遇到對身心安樂、身心健康不利的因緣,怎麼辦?我們要有一種隨緣的心,不執著的心,無住生心,對於不好的因緣不能去住相,就是要讓我們內心能夠自在,身心自在。否則,如果對一個不好的環境起了瞋恚之心,那內心的毒就會被引發出來。如果我們是一種超越的心理,解脫的心理,去觀照外在的因緣,就更能有一種理性的、智慧的認識問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佛法告訴我們,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我們來到世間,無論哪一個人,都不曾擁有什麼;我們死去之後,離開這個世間也不會帶走什麼,帶走的只是我們的業力,來到這個世間也是由於我們的業力,所以佛教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再愛護這個身體,也不能帶到下一世去。《龍舒增廣凈土文》(卷第十)云:「天人禮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開,寶衣隨念至,玉食自然來。謝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華時再拜,人世莫驚猜。又餓鬼鞭死屍偈云:因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貪快樂,不肯暫回光。自業錙銖少,黃泉歲月長。真須痛棒打,此恨卒難忘。……人神托於形骸之中,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之而善則為善器械,用之而不善則為惡器械。故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為餓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當時。」

  實際上各種各樣的行為是受我們思想的影響,如果思想是健康的,那我們的行為也是健康的;反過來說如果思想不健康,那我們的行為也就不健康,我們的身體也就會有病。這些都是有連帶的關係。所以,我們的思想就很重要。

三、現代文明誘發新疾,健康危機危害身心

  近代以來,工業化和全球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看似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人們卻並未因此而更健康、快樂。相反,一些從未出現過的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給人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一些疾病集中表現,規模之大,範圍之普遍,發展之迅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說,當代人共同面臨著一場健康危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個個體都在這個共業環境之中深受影響。

  (一)個人不良習慣引起的現代文明病

  2008年8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一篇報告里談到:「全球化還被看作促使生活方式改變並促使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非傳統性疾病成為流行病的主要因素。與使用煙草、不健康的節食、身體不運動和有害地飲酒等有關的健康問題在中低收入國家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那裡的各種趨勢正在都市化和社會經濟決定因素的背景下迅速地變化著。2005年,全球60%的死亡者,是因患非傳染性疾病而死亡。」

  報告中提到的諸如吸煙、酗酒,追求感官刺激與享樂,實際上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被感覺所控制,從而喪失了智慧的覺察,明明是對健康有害的事情,卻沉迷其中,不願遠離。

  (二)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心理病

  現代人的壓力非常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也日趨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際關係也更加複雜。在這種競爭中,人的自私自利之心愈演愈烈,與他人的對立感越來越強。另外,網路、媒體技術迅猛發展,也使人們更多陷入虛擬生活,與外界人、事、環境越來越疏遠。久而久之,自閉、孤獨、憂鬱、茫然、焦慮等種種負面情緒逐漸遮蔽人的內心。這些精神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心靈的力量越來越脆弱,人們變得沒有能力去查找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自殺未遂者達1000萬人以上;造成功能殘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個屬於精神障礙。

  (三)過度開發自然導致的環境污染病

  科技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是物質財富的巨大增長,而代價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破壞。水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屬污染等種種名目的污染開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中國新聞網2013年4月1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世界衛生組織監測102種疾病當中有85種是受環境的影響。一份由公益人士製作的『中國癌症村地圖』在互聯網上受到廣泛的關注,村子的數量被認為超過200個。」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的《全球疾病負擔2010年報告》中指出,2010年空氣污染在中國導致120餘萬人死亡。

  (四)群體道德滑坡造成的食品安全病

  民以食為天,在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一些不法商人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不惜犧牲他人的健康,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不斷被曝光的二惡英、甲醇、激素、洗衣粉油條、陳化糧毒米、蘇丹紅染色的鴨蛋、瘦肉精、鐵醬油、毛髮醬油,乃至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用染色劑熏過的饅頭,養殖業亂用的抗生素、食品工業違規濫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物嚴重超標等等,這些都對我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這種行為對人心的影響也非常大,會導致人們常常處在一種擔心和害怕之中。

四、危機根本在於內心,解脫煩惱要靠佛法

  我們所面臨的這些健康的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而深究其根源,還是在於人內心的無明煩惱。無明使人們看不清緣起因果的真理,認識不到自己與他人、環境息息相關,因而做出種種自他俱損的行為。這樣的結果是,由於貪慾和無明的驅使,人們做出許多努力試圖獲得幸福與快樂,卻因為不具備真正的智慧而最終陷入危機。正如《法華經》中所說:「深著於五欲,如氂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里說到:「貪婪本身就是一個罪惡,他是隱藏於人性內部的動物一面,人類如果要治理污染、繼續生存,那就不但不應該刺激貪慾,還要抑制貪慾。」

  佛教把貪慾、瞋恚、愚痴名為三毒。貪的煩惱如果同人的慾望結合在一起,這種慾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對自己、對社會都會引發有害的後果。欲本身有善有惡,如果不是從三毒出發,而是從智慧、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發的慾望就是善欲。我們做一件事,對人究竟是有害還是有利,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這個抉擇就非常關鍵。如果一味為了經濟發展,不擇手段,不顧對他人、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這樣的行為多起來,整個社會的人都會深受其害。

  所以社會需要道德,人需要信仰,需要有善惡是非的標準。人們只有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後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才能止息有害的慾望,這些危害自他的行為才能得到中止。由此可見健康問題與社會人心關聯之密切。

  那麼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因為煩惱無明做一些沒有道德的事情損害他人,不僅這個共業環境會回饋於自身,令自身受損,其實煩惱多了,心病發作,本身就會影響身體健康。《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慾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於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正法念處經》中說:「心清凈故,血則清凈,血清凈故,顏色清凈。」意思就是說如果人的內心清凈,他的血就清凈,那麼病也就會比較少。

  那麼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煩惱呢?就是因為我們對事物不能如實地認識。世間都是無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們對這些無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覺和執著,很難真正在當下大徹大悟——悟到無所得的原理,這樣,一些美好的事物就非常容易在我們內心中留下深刻的回憶,讓我們流連忘返。實際上,我們的心就是妄想,意就是執著,識就是分別。我們無法離開心意識,離開我們的妄想、執著、分別。而一旦有了妄想、執著和分別,那我們所緣的一切就都會有問題,都是無明。

  所以,有覺悟的人,對佛法參悟比較通達的人,就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修行用功,也就是用自己內在的覺性,而不是內心的分別、執著、妄想來面對生活、工作和學習。如果能夠這樣做,那麼所有的煩惱、障礙、問題,當下就能夠超越。有句話叫「不離本處,即得菩提」,菩提,就是在煩惱中當下的徹悟。我們一天24小時都應該要知道自己起的什麼心,動的什麼念,這就是修行。不過,因為我們意識心的分別非常快,末那識的執著非常堅固,阿賴耶識的妄想也非常多,所以必須要靠佛、法、僧三寶的力量才有辦法來對治。

  佛教裡面常常講無常、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名為佛教的三法印。為什麼佛教一直強調無常和無我?其目的就是要減輕我們的心意識對外在事物分別、執著、妄想的程度。我們的分別、執著、妄想減輕了,我們的內心才能夠解脫,痛苦才能夠減少,身體才能夠健康。所以佛法的作用就是改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力量。內心有力量,我們才能夠做更多事業利益眾生,利益社會。

五、五蘊色心相依不二,超越對立自他一體

  人的身心是由五蘊構成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五蘊和合的整體。色蘊就是我們的身體,它是會變壞的。受蘊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種種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快樂的感受,有非痛苦非快樂的感受。想蘊就是我們各種各樣的記憶。我們經歷的事,我們讀過的書,乃至我們心裡的活動都能夠記住,這都是想蘊的作用。行蘊就是我們內心的活動,內心的造作,內心的狀態。識蘊就是我們的識。「受想行」是我們的心所,我們的心識、心所與我們的肉體和合,就構成了我們這個人。

  《瑜伽師地論》里談到:「諸色法為心、心所之所執持。由托彼故,心、心所轉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因為有心和心所任持的力量,所以我們的色身才能夠不斷、不壞、不爛。色身與心識,有如一對安危與共的密友,不能分離。所以身心互依,是非常密切的。

  明朝的一如法師說:「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實際上我們所緣到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顯現。我們如果能夠覺悟到色心的關係是不二的,是相依的,內心就不會為自己的煩惱所動搖,就不會為外在的種種境界所擾亂,就能夠遠離主觀跟客觀的對立,就能夠從世間種種名言概念以及是非評判標準中解脫出來,逐步與佛法的標準相應,也就能夠頓悟、解脫,能夠自在、快樂。我們不自在、不快樂,其實就是對外在的境界扭曲、誤解所造成的。實際上,對外境的認識跟我們的心有很大關係。有我執在,就會產生煩惱,那麼六根對六境的時候就夾雜著煩惱,我們對所緣境的認識就會有問題。

  反過來說,我們沒有用智慧去觀照,外在的這些境界就僅僅滿足了我們內心的煩惱,所以種種的分別產生種種的執著,就有善有惡,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貧富,有是非,有對錯,有這樣種種的二元對立。實際上佛法告訴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世間的一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種種的感受,就如同喝水一樣,水溫到底合適不合適,是燙還是涼,我們應該有正確的感受。有了正確的認識,我們才能做出如理的取捨,這樣才不會活在一種盲目、無序、混亂、迷茫的狀態中。

  所以我們學了佛法之後,存在的本身就能夠超越,就能夠解脫,而不是說另外有所謂的解脫和超越,存在的本身就超越了種種的對立。所以有了佛法智慧的觀照,我們就能夠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自己和他人是相互依存的。

  每個人從小到大、從生到死都需要外緣。穿的衣服,吃的飯,喝的水,裡面都有很多人的付出。生病的時候要看醫生,要吃藥;出門時要坐車,即便是走路,也需要道路,這些都要有人提供,我們才有辦法生活。我們需要外緣,沒有外緣我們就不能生存,也不能發展。世間的一切都是相依共存的,都是緣起法。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那我們對外在的種種就會視而不見。

  同樣,我們要獲得某種成就,也依賴於他人。比如,一位老師教了很多學生,那麼他的學生成就了,這位老師才有大的成就。如果一位老師教了學生,學生都不成長,很難講這位老師有多大的成就。反過來說,因為老師學識很淵博,道德很高尚,所以學生才能夠學習到有益的知識,才能夠在人品、人格方面受到很好的啟迪,最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也就是說,我們的成就是因為別人的成就,所以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愛因斯坦曾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的勞動,我必須儘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如果我們認識到彼此之間的相互關聯,就會把外緣作為自己生命的一個重要部分來看待,就容易啟發感恩的心,這樣我們與外在的關係就會很和諧。對環境也是如此。如果認識到外在環境與自身的密切關係,那麼就會非常注意,因為如果不注意保護環境,整個環境污染,我們的身心也會受害。

  不過,我們因為煩惱的原因,常常會傷害自己周圍的人——親戚、朋友、同學、老師,最容易觀察他們種種過失,這樣心裡就會扭曲,就會導致關係緊張。如果我們一直觀過,那麼可能別人說正面的話,我們都會反面去理解。比如,別人為你好,看你身體不好,讓你多休息,你都會覺得他在嘲笑自己。我們帶著煩惱去看別人,所緣的就都是顛倒的,再以煩惱情緒回應別人,就會給別人帶來傷害。這都是因為我們智慧覺悟欠缺所造成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這種超越的、解脫的、圓滿的認識,不能有偏頗的認識,這樣我們才能夠活在一種快樂、安詳、自在的氛圍當中,才能夠保持一種善良的情緒。有了善良的情緒,我們才能夠做善良的事業。

六、契合因緣積極療治,篤信因果善護心念

  既然知道了問題的根本在於內心,那麼對待身心的疾病,具體我們應當怎樣做呢?

  首先,何為身病,何為心病?《大智度論》里談到:「種種內外諸病名為身病,淫慾、瞋恚、嫉妒、慳貪、憂愁、怖畏等種種煩惱,九十八結、五百纏、種種欲願等,名為心病。」 《四諦論》中說:「病有二種:一、身;二、心。身病復有二種:一、因界相違,名『緣內起』;二、因他逼觸,名『緣外起』。是身病者,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漏、癩、癰、疽、氣、瘚、腫、癖、瘧、風、狂等。因差別者,謂痰、風、膽及等分病,或單或二或三或四。如是痰等有六十二,為病家因。處差別者,謂頭、眼、耳、喉、心、腹等。是名身病。……心病者,因邪妄起,謂憂煩等。此病亦有二種:一緣內境,名內門惑;二緣外為境,名外門惑。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貪、瞋、慢、痴、見、疑、諂曲、欺誑等。因差別者,謂凈相、失相、有無等相為心病因。處差別者,謂色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經說色愛乃至法愛。」(卷第一)

  對待身病,我們首先要識知身病的因緣。《大般涅槃經》云:「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風,三者因熱,四者雜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強作,二者忘誤、墮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卷第十二)隋朝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將引發疾病的因緣概括為六點,「病起因緣有六:一、四大不順故病;二、飲食不節故病;三、坐禪不調故病;四、鬼神得便;五、魔所為;六、業起故病。」(卷第八)

  認識了疾病產生的因緣之後,在治療方面,要契合相應的因緣,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中說:「治法宜對不同,若行役食飲而致患者,此須方葯調養即差。若坐禪不調而致患者,此還須坐禪善調息觀乃可差耳,則非湯藥所宜。若鬼魔二病,此須深觀行力及大神咒乃得差耳。若業病者,當內用觀力,外須懺悔,乃可得差。眾治不同,宜善得其意,不可操刀把刃而自毀傷也。」

  倘若方法不對,病就治不好,甚至會錯過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橫死。《法句經》里說:「佛告長者:人生世間,橫死有三:有病不治為一橫死;治而不慎為二橫死;驕恣自用,不達逆順為三橫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遣,當以明道隨時安濟:一者四大寒熱當須醫藥;二者眾邪惡鬼當須經戒;三者奉事賢聖,矜濟窮厄,德威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陰蓋。奉行如此,現世安吉,終無枉橫,戒慧清凈,世世常安。」(卷下)

  還有一些因緣也會對疾病的療治產生很大影響。《增一阿含經》中說:「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瘥,恆在床褥。云何為五?於時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瘥。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瘥。云何為五?於是,病人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時瘥。如是,比丘,前五法者當念舍離,後五法者當共奉行。」(卷第二十四)

  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調身修善以預防疾患。第一,合理飲食。《華嚴經(四十卷)》中說:「如是身病從宿食生。若諸眾生能於飲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氣力強弱、時節寒熱、風雨燥濕、身之勞逸,應自審察,無失其宜,能令眾病無因得起。」(卷第十一)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經文句》中說:「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飢食;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卷第六)合理飲食能夠避免諸多的疾病。

  第二,經行運動。《十誦律》載:「經行有五利益:勦(矯)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復有經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勞故,除風故,消冷熱病故,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

  第三,修善離惡。《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有十業令眾生得少病報:一者不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贊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聖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癒,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修集善業,遠離惡業,自然能夠健康少病。

  佛法告訴我們,緣起緣滅。人生病,就是緣起,這個因緣起的時候,我們想辦法把它去掉,就是緣滅。要真正滅掉生病的緣起,還是要從根源下手。萬法都是有因果的。因為有因果,所以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反過來說,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會有好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會有不好的行為?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好、思想觀念不好。我們沒有長期持續地來培養健康善良的思想和觀念,就會導致一些惡法、惡念、妄想在內心滋長,這樣我們的行為就沒有力量,或者說我們的行為就會錯謬,就會為惡。所以,一個貪心很重的人,可能做夢發大財;瞋心很重的人,可能做夢跟人吵架,乃至於跟人打架。這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那我們的心如何能夠擺脫煩惱的束縛,不再造作惡業呢?佛教告訴我們要明心見性,要能夠生死自在。只有自在,才是解脫的一種境界。我們死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活的時候更應該自在;活的時候不能自在,死的時候怎麼自在?所以我們需要行善,常常行善,心心念念都要行善。我們不需要在外相上去分別、計較、執著,外相上我們是認識不清楚的,也認識不完。我們每天接觸的境界非常多、非常廣、非常雜亂,如果內心不清明,不清凈,沒有力量,那麼緣的境界越多,內心越受影響,最後在內心裡裝的都是無用的垃圾。

  信仰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性地、自覺地觀照自身的緣起和世間的緣起。只有認識清楚自己和世間的緣起,才知道這些因緣果報。一件好的事情成辦,有好的緣起;一件不好的事情出現,也有不好的緣起。通過這一系列的緣起,我們再來推廣、觀照,這樣我們對世間的因緣果報,對自己的因緣果報,對現世的因緣果報,乃至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的因緣果報之間的連續性,就會慢慢有篤定的信仰和體認。所以,信仰不是一種教條,它能夠讓我們非常理智地認識世間。

  所以我們需要善護自己的心念,要護持自己清凈的念頭、善良的念頭。自然我們的心就會越來越清凈,煩惱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我們去寺廟親近良師益友,其目的就是要護持內心中這種善的力量,讓我們善的力量能夠不斷萌發。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發心,發善心、發大心、發菩提心。

七、修心超越身體執著,明識苦本精進求道

  雖然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身病的痛苦,但是我們要認識到,這個身體是宿業所感、四大假合的,老病死的痛苦其實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對這個身體越執著,內心的痛苦就越大。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是通過修心來超越身苦,乃至最後轉凡成聖。

  《增一阿含經》中說:「此身多諸衰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須之樂,不知長夜受苦無量。是故,長者,此身雖有患,當使心無患。」(卷第六)《大智度論》中說:「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這就是聖者與愚者的區別。

  《瑜伽師地論》中也講到:「應知略有二種變壞:一者諸行衰老變壞,謂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邁,由是因緣名身老病;二者心憂變壞,由是因緣名心老病。第一變壞,若愚,若智,皆於其中不隨所欲。第二變壞,智者於中能隨所欲,非諸愚者。又諸愚夫若身老病,當知其心定隨老病。其有智者,身雖老病,而心自在不隨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別。」所以佛教告訴我們要轉凡成聖,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

  那麼要怎樣遠離內心的憂苦,破除對身體的執著呢?首先,我們可以緣念他人的付出,他人的苦樂,避免陷入對自己苦樂的執取中。《增一阿含經》說:「賢聖弟子所應病物便病,是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當作是學:『我今所病非獨一己,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愁畏之刺。」另外,如果能換位思考,想到親友、他人因自己陷於疾病而愁憂苦悶的心情,自然會生起為遣除親友擔心而積極振作的利他之心。這些如理思維都能幫助我們從對自我感受的執取中超越出來。

  進一步,還應觀察無我的道理。《大方廣圓覺經》說:「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維摩詰所說經》中說:「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我們常常會執著於這個身體是「我」或「我的」,那我們四大分離時,哪個是「我」,哪個是「我的身體」?哪個是疾病的領受者?其實這個身體並不是「我」,也就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受病者。佛法告訴我們「無我」,既然無我,就沒有「我所」;因為沒有我所,所以病也就不實。

  所以說我們不能有太多的執著,不能有常見。所謂常見,就是我們對一件事物總認為它是不會變化的,比如認為生病永遠生病,不生病永遠不生病。生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恐懼焦慮,擔心病會不會好。而身體健康時卻不會想到自己可能會生病,所以疾病來臨時便常常手足無措。實際上,我們之所以害怕,就是因為無明愚痴,不能正確了知無常無我的道理。如果我們了知了病因、病源,也就不會害怕。

  《大集經》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維摩詰所說經》說:「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有句話講,「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智者調心不調身,愚者調身不調心。」有智慧的人不求外在的佛,佛實際上是在我們的心裡。而愚痴的人總是向外求,不從自己內心著手。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調心,愚痴的人只知道調身。

  一切世間的樂受都是短暫的,向外追求最終還是會導致痛苦。如《大智度論》說:「一切世間樂受,皆從顛倒生,無有實者。……雖欲求樂,能得大苦。」只有啟發內心的覺悟,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永恆不變的快樂。《大涅槃經》云:「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我們學佛就是為了成佛,就是為了得到覺悟,究竟離苦得樂。印光大師說:「儒釋無二道,生佛無二心。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稟真如佛性而得建立。」(《增廣文鈔》儒釋一貫序)我們悟到了真如法性,悟了諸法實相,就能夠斷除煩惱,徹底解決一切痛苦。

  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祛除妄想,妄想沒有了,也就沒有妄念。那麼如何來祛除我們的妄想和妄念?必須要悟到「無所得」,悟到了「無所得」、「諸法畢竟空」,種種的妄想就沒有了。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我們造了種種的惡業,都是由於我們有不好的動機,也就是不好的念頭,如果知道惡業的源頭在哪裡,那我們在動機方面把它斷掉,這個惡業就不能相續。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知道善心善念是怎麼生的,怎麼滅的,怎麼讓它不壞滅,那麼善業就能夠增長。所以我們常常講發菩提心,就是來培養這種力量。

  我們的一生是很短暫的,幾十年很快就會過去,甚至在這幾十年當中也會遇到無常。《四十二章經》里講:「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實際上是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人就死了,就成了下一生。所以我們更應該利用這個有限的人生,精進修道,成辦我們無限生命的究竟大利。我們這個有限的人生,不應該是一個桎梏的人生,一個被煩惱纏縛的人生,應該是一個解脫的人生,覺悟的人生,無我的人生。

法 音2009年第9期 (總第301期 第36頁)


身病與心病

學 誠

一、瘟疫流行驚世界,防治疾疫須治心

  2009年4月初,一種被稱為甲型H1N1的新型流感在美國和墨西哥等國爆發,在兩個多月時間裡迅速蔓延到75個國家和地區。截止到6月11日,全球確診病例達27000多人,死亡140多人,世界衛生組織將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級,繼1968年後又一次宣布「全球流感大流行」。截止到7月2日,全球五大洲共有117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確診總數70893人,死亡311人。中國新聞網7月18日的報道《世衛決定不再發表全球病例統計數據》說:「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歷來蔓延速度最快的大流行病,當局繼續計算每個確診病例已無意義。世衛因此決定不再發表全球病例統計數據,只是呼籲各國政府密切留意死亡病例和不尋常的疫情。……2009年流感大流行已經以空前的速度在國際傳播。過去的大流行病需要6個多月才波及的範圍,甲流不到六周就涵蓋了。世衛認為,各國衛生當局和實驗室要一一確認每個病例已是不可能的事,而大多數病例的病情相當輕微,許多病人甚至不藥而癒。……對於監控甲流疫情和該病毒所構成的威脅已不再必要。」

  7月下旬,中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已培育出甲型流感疫苗並開始進行臨床試驗,還研製出藥物能較有效地治癒流感。人民網《北京採用中藥治療治癒上百甲流患者》中說:「截至7月22日,北京地壇和佑安醫院累計收治的327位確診甲流患者,已有156人採用單純中藥治療,其中125人痊癒出院。」疫情危險降低,人們驚恐情緒平息下來,但有許多專家提醒人們注意預防流感近期的新一輪爆發。新華網7月22日的報道《美國等對爆發新一輪甲型流感表示擔憂》中說:「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美國、阿根廷和哥倫比亞的衛生部門對本國可能爆發新一輪甲型H1N1流感疫情表示擔憂。……目前到阿根廷各地醫院就診的流感患者人數下降了30%左右,流感疫情有所緩解,但仍不能樂觀地判斷疫情危險已經過去。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衛生局局長克勞迪奧·齊恩日前警告說,阿根廷很可能將在8月初面臨甲型H1N1流感第二波爆發高峰,阿衛生部門和民眾必須對此保持高度警惕,防控流感蔓延的工作不能鬆懈。……《紐約時報》21日援引紐約公共衛生官員的話說,今年秋季紐約將迎來新一輪甲型H1N1流感爆發高峰,為此紐約市政府計劃在醫院、診所以及一些建築物內划出特別區域專門用於流感檢查,以減輕醫院的就診壓力。《紐約時報》報道說,雖然流感病毒的威力已經大幅減輕,但仍可能在夏季以較低水平繼續流行。針對9月或10月將出現甲型H1N1流感和季節性流感混合爆發的情況,衛生專家們正密切關注目前已進入流感季節的南半球,以判斷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會以更猛烈的方式捲土重來。」

  為何全球對甲流疫情如此傾力圍剿?因為六年前致死率相對較高的「非典型肺炎」(SARS)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新華網」2003年8月16日的報道《衛生部通報16日非典疫情:我國內地已無非典病例》說到:「今年年初以來,我國內地24個省區市先後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個縣和市(區)。截止到8月16日10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這場突如其來的疫病災害,嚴重威脅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響了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對外交往,造成了巨大損失。」而在歷史上,瘟疫曾多次給人類帶來極其巨大的傷害,讓人聞之驚心。

  早在公元6世紀,首次有明確歷史記載的鼠疫大流行發生在地中海沿岸,這次流行持續了約50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上萬人,東羅馬帝國約1/4的人口死亡,導致東羅馬帝國的衰落。公元14世紀歐洲爆發「黑死病」,患者皮膚出現黑斑,一般幾天內很快死亡,該瘟疫此起彼伏持續了近300年,也在亞洲、非洲國家流行,以歐洲最為嚴重,死亡2000多萬人。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奪去了1000多萬人的生命,而戰爭末期爆發的流感卻造成了更大的傷害。1918年初,流感在捲入戰爭的美國軍營中發生,隨後傳入歐洲,一年中席捲全球,在西班牙最嚴重,死亡約800萬人,因此稱為「西班牙流感」,全球死亡人數2000 ̄5000萬,是戰爭死亡人數的數倍。

  現代科技的進步,讓人類可以使用疫苗來有效預防某些傳統的瘟疫,另外,人類的社會化、組織化、全球化進程也使得國家乃至全球防治傳染病的力量大幅度提升,但新的傳染病仍然不斷產生,新疫苗、特效藥的研究跟不上傳染病發展的速度。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2006年11月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中講《傳染病的歷史》時說:「儘管我們說由於疫苗的產生,特效藥的產生,以及我們對病原體認識的提高,傳染病是大大地減少了,但是實際上在近30年里,又產生了30多種新的傳染病,我們來看一些例子:1977年的時候發現了埃博拉病毒,是在非洲發現的,非常可怕,被這個病毒侵襲的病人,其癥狀是高燒、渾身肌肉疼痛,疼痛得簡直不可忍受,最後他的心臟、肝臟都會變成半液體狀,全身出血,痛苦不堪,而且人就成了跟魔鬼一樣,非常可怕,它現在還不斷地在非洲流行,甚至到了英國。……1977年又發現了一種病毒,叫做漢塔病毒,我們現在叫流行型出血熱,這個在我國西北地區和其他一些地區還有,灰腺鼠來傳染的,也是非常嚴重,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直到死亡。……關於肝炎,近年來不斷地發現新的肝炎病種,先是甲型肝炎,然後乙型肝炎,後來丙型肝炎,現在已經到了庚型肝炎。……還有2003年發現的冠狀病毒,還有其他好多,這30年就發現了30多種以前從來不知道的疾病,可見新的傳染病還在不斷地發生,應該說儘管我們有了現在的方法,不再像以前那樣引起大量死亡,但是傳染病產生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

  對瘟疫的爆發,人們不敢掉以輕心,因為生命仍然是脆弱的,不久的將來是否會發生嚴重瘟疫,誰也難以預料。如2009年6月17日紅網刊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文章《我們的行動和希望必須超越疫情之外》說:「在對抗目前挑戰時,我們必須看得更遠。在這場疫情之外,幾乎必然有著另一場可能更加致命的疫情在等著我們。……我們必須警惕病毒可能出現的變異,我們必須準備好應對疫情與世界其他地方盛行的營養不良、艾滋病和其它嚴重健康疾病結合所導致的潛在不同影響。總之,我們必須警惕積極地應對疫情。」

  為什麼會有瘟疫爆發呢?按照現代西方醫學的理論,通常認為是由於不良的衛生條件和飲食、生活習慣產生的,特別是人與帶病動物接觸及吃帶病動物的肉而被傳染。新型瘟疫的最初根源是寄生蟲、細菌、病毒等的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的重要原因是環境污染、氣候變異,以及舊的蟲菌、病毒等與人類藥物的對抗。

  如何來防治呢?就蟲菌、病毒等抗藥而產生變異方面來說,是避免不了的,這也註定了僅用藥物治療疫病,往往陷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對立困境中,不能根本解決。不良衛生條件和不良飲食、生活習慣的改善可以通過提高民眾生活水平、改善公共衛生條件、宣傳生活衛生知識、加強醫療衛生監督等措施來落實,雖然需要投入較大人力、物力、財力,但似乎是有希望逐步做到的。而不吃帶病動物的肉,最徹底的辦法是素食,但似乎大部分人不可能,退一步來做,禁止吃野生動物肉及加強肉類食品衛生監督等似乎是可以施行的有效措施。氣候的惡化有目共睹,舉世呼籲改善,國際磋商、談判也進行了多次,而步履艱難、收效甚微。從根本上來說,只要人類追求物慾的方向不變、貪婪之心不止,那麼環境污染、氣候惡化的趨勢難以遏止,種種措施頂多是有所延緩。因為追求物慾、崇尚消費的心理不改,必定繼續不斷耗費大量物資、能源,而且對自然資源的大量開採乃至濫采就難以避免,從而環境破壞、氣候惡化的趨勢難以扭轉。人們大量吃肉,乃至吃野生動物肉,以及一些商販違反食品衛生規範而昧心掙錢等,也都是出於過分的貪慾。因此可以說,要從根本上有效防治瘟疫,必須從凈化人類的貪慾下手,倡導精神道德的追求,培養知足常樂的心理和生活習慣。這些看似迂遠的做法,其實正是釜底抽薪的良策。

  不僅瘟疫頻發,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常規疾病及非瘟疫的怪病、絕症也大量湧現,全球很多大城市的醫院常常人滿為患。如東北網2006年8月7日的報道《美國醫療保障體系幾乎面臨崩潰,各州長坐論醫改》中說:「據美聯社報道,僅僅是兩年前,美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幾乎陷入絕境:衛生保健費用爆炸性增長。……各州州長一方面關注改善醫保體系的技術細節,而且他們也瞄準了美國人的飲食和運動觀念。他們希望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病幾率,從而減輕醫療救助體系的負擔。」現代社會中,常常聽到有人死於癌症,還有艾滋病,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與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報告稱,從首例艾滋病發現至今的20年內,全球已有2000萬人死於艾滋病,另有4000萬人染上艾滋病病毒。2008年8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報告《全球化對實現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包括千年發展目標的影響》中說:「在21世紀,諸如艾滋病和結核病等疾病,甚至能更迅速地跨越國界蔓延,影響全世界的各個社區。國際移徙、貿易、社會和經濟危機也助長健康無保障和疾病跨國界的蔓延。全球化還被看作促使生活方式改變並促使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成為流行病的主要因素。與使用煙草、不健康的節食、身體不運動和有害地飲酒等有關的健康問題在中低收入國家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那裡的各種趨勢正在都市化和社會經濟決定因素的背景下迅速地變化著。2005年,全球60%的死亡者,是因患非傳染性疾病而亡。」可以看得出,這些問題的根源還是人的不合理、不節制的貪慾。

  以上主要是從現代西方醫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分析疾病的產生和防治,可以粗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防病須治心。

二、傳統醫學識厲氣,用藥養正治瘟疫

  從中國傳統醫學和佛教醫學的角度怎麼看待疾疫的產生和防治呢?

  中國傳統醫學理論非常精深、豐富,下面僅就瘟疫方面的中醫經典專著——《瘟疫論》來作一個簡略了解。《瘟疫論》為明朝吳有性撰寫,分上、下兩卷。對瘟疫的起因,《瘟疫論》認為是人體抗病功能不良時感染厲氣而產生,如書中說:「傷寒與中暑感天地之常氣,疫者感天地之厲氣。氣在歲運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邪之所著,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凡人口鼻之氣通乎天氣,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若其年氣來之厲,不論強弱,正氣稍衰者,觸之即病。……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邪不勝正,未能頓發,或遇饑飽、勞碌、憂思、氣怒,正氣被傷,邪氣始得張溢。」關於瘟疫厲氣的產生和特點,《瘟疫論》說:「萬物各有,善惡不等,是以雜氣之毒亦有優劣也。然氣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復無聲復無臭,何能得睹?……是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疫氣者亦雜氣中之一,但有甚於它氣,故為病頗重,因名之厲氣。……至於一切雜症,無因而生者,並皆雜氣所成。從古未聞者何耶?蓋因諸氣來而不知,感而不覺,惟向風寒暑濕之氣求之,既已錯認病原,未免誤投他葯。……至於無形之氣,偏中於動物者,如牛瘟、羊瘟、雞瘟、鴨瘟,豈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知其氣各異,故謂之雜氣。」

  關於瘟疫的治療,《瘟疫論》說:「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氣即是物,物即是氣。知氣可以制物,則知物之可以制氣矣。夫物之可以制氣者,藥物也。」書中給出了達原飲、三消飲、托里舉斑湯、承氣養榮湯等幾十個藥方,在瘟疫流行時救治了很多人命。可見傳統中醫善於用自然藥物驅邪治病,而對疫病的預防則推重調理飲食作息以及正心養氣等。

三、佛教醫學深且廣,身心兼治利自他

  (一)安身濟世學醫明,僅就漢傳說少分

  佛教中的醫學理論非常深廣,醫方明作為佛教五明之一,是佛教徒安身養道、濟世利人的重要方法。

  佛教認為身心不二,身與心是相互影響的,健康的身體是心靈修練的基礎。如《成實論》說:「少病者能初夜、後夜精進不息。若多疾病,則妨行道。……又有不適定難,謂行者有冷熱等病,若疲極失睡,謂因緣故令身不適,有貪、憂、嫉垢等諸煩惱令心不適,則失禪定。是故行者應自將護身心,令其調適。」(卷第十四) 

  《(四十卷)華嚴經》說:「善財復言:聖者!我問菩薩所修妙行,云何說此世俗醫方?長者告言:善男子!菩薩初學修菩提時,當知病為最大障礙。若諸眾生身有疾病,心則不安,豈能修習諸波羅蜜?是故菩薩修菩提時,先應療治身所有疾。……菩薩起化,先療國王,次治眾生,令無患苦,然後說法,調伏其心。」(卷第十一)

  佛教的醫方明有很多內容,總括來講有四個方面:要認識病相,了知病因,掌握治療的方法以及健康保護措施等,如《瑜伽師地論》說:「云何醫方明處?當知此明略有四種,謂於病相善巧、於病因善巧、於已生病斷滅善巧、於已斷病後更不生方便善巧。」(卷第十五)《雜阿含經》說:「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卷第十五)

  藏傳佛教中的醫學理論非常系統完整,其《四部醫典》是以佛教思想為指導的醫學經典巨著,很多寺院中有專門的「醫方明」學修內容。漢傳佛教中關於醫療的論述散布在經論當中,很多僧人也擅長醫術,唐朝時就有「悲田養病坊」的慈善機構,由僧人負責。下面僅對漢傳佛教中的醫療理論作一個簡略介紹。

  (二)身病眾多簡略說,心病深明更治身

  就身體疾病的病相來看,也就是從病的表現形式來看,有眾多類型,如《阿毗達磨法蘊足論》說:「云何病苦?病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齒痛、齶痛、喉痛、心痛、風病、嗽病、氣病、噫病、癩病、痔病、痢病、痳病、寒病、熱病、瘨病、癇病、歐逆、瘡腫、癬疥、 癭、帶下、漏泄、痃癖、枯痟,及余種種依身心起身心疹疾,總名為病。」(卷第六)

  佛教經典中對於身病的分類有多種。就病相來說,可以將身病分為三種:四大五藏得病、鬼神所作得病以及業報所感得病。如《賢首五教儀》中說:「初明病發相,病有三種。一、四大五藏得病。又二,先、四大增損病相……次、五藏所生病相。……二、鬼神所作得病。三、業報所感得病。」(卷第五)

  也可以將身病分為兩種,前世業報所感之病及今世種種內外因緣導致的疾病。如《大智度論》中說:「病有二種:先世行業報故,得種種病;今世冷熱風發故,亦得種種病。今世病有二種:一者內病:五藏不調,結堅宿疹。二者外病:奔車、逸馬、塠壓、墜落、兵刃、刀杖,種種諸病。」(卷第八)

  除了身病之外,心病是佛教經典中所特別講述的,如《四諦論》說:「病有二種:一身、二心。……心病者因邪妄起,謂憂煩等。此病亦有二種:一緣內境,名內門惑;二緣外為境,名外門惑。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貪、瞋、慢、痴、見、疑、諂曲、欺誑等。因差別者,謂凈相、失相、有無等相為心病因。處差別者,謂色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經說色愛乃至法愛。」(卷第一)

  《大智度論》說:「種種內外諸病名為身病,婬欲、瞋恚、嫉妬、慳貪、憂愁、怖畏等種種煩惱、九十八結、五百纏、種種欲願等,名為心病。」(卷第十)

  佛教講的心病,就粗淺層面來說,對應於西方醫學所講的心理疾病,就深細層面來說,正常人的貪、瞋、痴等無明煩惱也是佛教所要治除的心病。現代醫學在身病的研究和治療方面非常系統、細緻,而佛教經典在心病的研究和治療方面非常系統、深廣。身心是互相影響的,基於對心理、心靈現象深廣、究竟的認識,佛教經典對身病的起因和治療等方面的論述也有其獨到的角度和方法,相信對現代人常規疾病的治療和瘟疫的防治會有所啟發和輔助。

  (三)因緣合集生身病,深究病因心為本

  要治療身病,就要知道它的起因。總的來說,佛教認為病是因緣合集而生的,如《增一阿含經》說:「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眼、耳、鼻、舌、身、意)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卷第三十)

  哪些因緣會導致身體的疾病呢?佛教認為,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的,如果四大不調,就會引發疾病。隋朝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沈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則痰陰脹滿,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氣鼻塞、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風大增者,則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急,嘔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經云: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

  除了四大不調之外,在佛教經典中還提到了很多其它致病因素,例如在《佛說佛醫經》中,將病因總結為十條:「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飯(卧),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從是十因緣生病。」

  《大般涅槃經》中,將病因分為五種:「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風,三者因熱,四者雜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強作,二者忘誤墮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卷第十二)

  隋朝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將引發疾病的因緣概括為六點:「病起因緣有六:一、四大不順故病;二、飲食不節故病;三、坐禪不調故病;四、鬼神得便;五、魔所為;六、業起故病。」(卷第八)

  《大智度論》中則將導致疾病的因緣歸結為前世與今生的種種不良行為:「問曰:以何因緣得病?答曰: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閉系種種惱故,今世得病。現世病不知將身、飲食不節、卧起無常,以是事故,得種種諸病。」(卷第八)

  綜合以上經論的觀點,導致身體疾病的因緣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由於外感寒熱、季節變化等引起的四大不調;2、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無度、起居無常、過度勞累、缺乏運動等;3、一些不健康的心理,例如瞋恚、憂愁等;4、各種因素導致的外傷;5、鬼神及魔干擾;6、坐禪不調;7、前世業障。

  另外,基於佛教教義,有情眾生的生命是一生一生不斷相續的,存在六凡四聖十法界,推動生命在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中輪迴的力量是業力,我們的四大假合之身是業力感得的。因此佛教對於身病還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層次。從根本上講,佛教認為導致病苦的原因是有情過去所造的惡業,能生惡業的原因則是無明煩惱。由於煩惱造業,導致六道輪迴中包括疾病在內的種種痛苦。如《大寶積經》說:「受於此身有二種苦。云何為二?一者眾病集身,名為內苦;二者人與非人(天神、餓鬼等)之所逼惱,名為外苦。……皆由過去諸不善業,受如是報。」(卷第五十五)

  《維摩詰所說經》說:「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卷中)

  《大悲經》說:「佛言:梵天!眾生所有曠野險賊、水災等難,或復中劫刀兵、疫病及以饑饉,梵天!於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所有世界是業所作,是業所化。一切眾生,是業所作,是業所化,業力所生。何以故?梵天!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故有如是大苦聚集。梵天!無明滅乃至憂悲苦惱滅,更無作者、使作者、安置者,唯有業、有法和合因緣故有眾生,若能離此業、法和合,當知是人則能遠離生死流轉。梵天!如是世間業盡、煩惱盡、苦盡、苦息,如是出離,是名得於寂定涅槃。」(卷第一)

  (四)瘟疫起因乃宿業,鬼祟疫氣為助緣

  既然疾病是因緣合集而生,那麼本文開篇提到的瘟疫產生的因緣都有哪些呢?佛教認為,眾生過去所造的惡業(特別是殺業)為瘟疫的能生因,惡毒鬼神煽動、撒播細菌、病毒等疫氣,以及個人忽視衛生、接觸病源、飲食不當、縱慾作惡等為方便緣。

  如《佛說阿難四事經》說:「國中多有盜賊,水火災異變生,毒氣流布,疾病縱橫,悉是海中龍神、鬼王之所為也,故得此毒,重病憂惱。此諸鬼神龍者,皆是世人所為射獵、屠殺、魚網、中毒死者,其魂神或墮海中為龍,或為有力太神化生之類,皆知宿命,忿怒宿怨,因作霧露,吐惡毒氣,雨其國中。其時人民或中毒死者,或但得病者,有相塗污者,皆由世人所作不仁,殘殺物命,展轉相怨。手自殺者,中毒即死。助其喜者,皆更困病。或相塗污、不相塗污者,皆由食肉有相分者、不相分者。聽聰之士,覺知殺罪,追人不置;以己度彼,正等無異。如此奉行佛之弘道,行四等心,慈悲喜護,福自歸身。」

  《佛說灌頂召五方龍王攝疫毒神呪上品經》說:「聞如是。一時佛游王舍大城竹林精舍,與四部弟子眷屬圍繞,天龍八部悉來集會。佛為說法垂欲竟時,於是阿難從坐而起,齊整衣服,稽首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維耶離國癘氣疾疫,猛盛赫赫,猶如熾火,中毒病者頭痛寒熱、百節慾解,蘇者甚少,死者無數。世尊大慈愍加群生,願為救護,使得蘇息,不遭苦患,病癒熱除,復為說法使得至道。佛告阿難:維耶離國中所以遭此疫毒病者,是其國人多殺群生,無有慈心,以殺獵為業。是諸麞鹿、麋鹿、禽獸、熊羆之屬,有智慧者作是誓願:願我來世墮鬼神中,願為鬼殃,銜火燒人。有犯觸我者,若殺若縛,強取我者,我當放火燒其山野及所居村舍,於我有怨悉令被害,令諸眾生不得藏匿。是故阿難,當化導一切,令其慈仁,勿殺群生,普慈一切,受持禁戒,行於十善。若能如此,可得至道。」(卷第九)

  由於人類過去所造的殺業,被屠殺的動物死後化作毒龍、大力鬼神等,它們懷著瞋心來報復的時候,就會發生瘟疫。因此表面上看來由寄生蟲、細菌、病毒等傳播的瘟疫,背後實際上是有毒龍、鬼神在作祟。

  一般人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因為自己和周圍很多人從來沒見過,科學研究也不能證實。雖然科學沒能證實,自己也沒親眼見過,但並不能就此絕對否定鬼神的存在,因為業力不同,鬼神能看到人,而一般人看不到鬼神,鬼神的色身是細色,現代科學儀器也檢測不到。只有凈化了煩惱的聖人、有天眼通的人,或者是與某些鬼神有特別業緣的人才能看到。

  如《正法念處經》說:「毗舍闍鬼……其身細密,人不能見。」(卷第十七)《善見律毗婆沙》說:「骨骨相連者,此是餓鬼形也,非肉眼所見,唯聖眼能察。」(卷第十二)

  一般人有業障、煩惱障,看不到鬼神,就像天生盲眼的人看不到皎潔的月光一樣,明眼人跟他們說,他們只能相信或存疑,不能因為看不到、感受不到,就絕對否定。當然,我們不宜多談怪力亂神,更不宜學習巫術而驅神弄鬼,因為產生瘟疫的根本原因是業,那麼從源頭上預防瘟疫的方法必定是深信業果、如法行持,奉行五戒十善,特別是戒殺護生,自然能感得健康長壽、遠離瘟疫的果報。

  如《十住毗婆沙論》說:「十善業道總相果報者,若生天上,若生人中。別相果報者,離殺生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長壽,二者少病。……十不善道亦如是,總相果報者,上行墮地獄,中行墮畜生,下行墮餓鬼。別相果報者,殺生不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卷第十六)

  史書上記載,一些大善之人在瘟疫流行的時候不畏疫情,捨生忘死地照顧病人,反而平安無事,這是因為他們行善的等流強大,宿生的福德就很深厚,沒有造過感得瘟疫的惡業,自然在大眾怖畏的生死關頭能夠趨吉避凶、拯救他人。

  如《晉書·列傳第五十八·孝友》記載:「庾袞,字叔褒,明穆皇后伯父也。少履勤儉,篤學好問,事親以孝稱。咸寧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庾毗)復殆,癘氣方熾,父母諸弟皆出次於外,袞獨留不去。諸父兄強之,乃曰:袞性不畏病。遂親自扶持,晝夜不眠,其間復撫柩哀臨不輟。如此十有餘旬,疫勢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差,袞亦無恙。父老咸曰:異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始疑疫癘之不相染也。」(卷八十八)

  清朝史潔珵輯錄的《德育古鑒·孝順類》記載:「晉陵城東,顧成娶錢氏女為媳。媳寧母家。時疫勢甚盛,轉相傳染,有一家數口俱斃者,有巷不留數人者,令人神悸股慄,至親不敢過問。成(顧成)先得是疾,婦及諸子凡八人,俱伏枕待命。媳聞信,急欲趨視,父母力阻之。氏曰:夫之娶妻,原為翁姑生死大事。今翁姑俱病篤,忍心不歸,與禽獸何異?吾往即死,不敢望父母顧也。隻身就道。成家明見鬼物相語云:諸神皆護孝婦歸矣!吾等不速避,受譴非小。一家八口俱得活。此順治甲午三月事也。」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有時看到善良的人或者自己積極行善,可是卻得了重病,或者感染瘟疫,就懷疑佛所說業果的真實性。其實今生是否生病,更多的是由過去生的業力所決定,今生的行為只是一個助緣。惡的行為往往引發惡業果報成熟,因為同類業習容易相順而生。但如果過去世的惡業強大,或是眾生共業所感,自己行善的時候,也可能惡業成熟。另外,自己行善可能會重報輕受,通過今生生病就消解了後世墮地獄等重大惡業。

  《增一阿含經》說:「國土人民普得疫病,皆由宿緣。」(卷第四十二)《起世經》說:「諸比丘!云何名為疾疫中劫?諸比丘!彼時人民欲行正法,欲說如法,亦欲行於無顛倒見,亦欲具行十善業道,但於是時,諸如法人以其過去無十善業勝果報故,遂令非人放其災氣,流行癘疫,致使多人得病命終。……其身死已,皆得上升,生諸天中。所以者何?為彼眾人無相害心,無惱亂心,有利益心、慈心、凈心故。」(卷第九)

  總之,佛教從三世因果的觀念出發,從根本上解釋了瘟疫的起因並給出了預防的方法——「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古老的佛教中早就蘊含了人類謀求健康福祉的方法,在物慾橫流、災禍頻發的今天,不啻為被瘟疫驚擾和傷害的人們獲得幸福與安寧的一劑良藥。當然,以上是從根本的源頭和長遠的角度來講述預防瘟疫的方法,當然,佛教醫學也很重視在患病時採用醫藥等治療手段,在現實緣起上這些也是需要的。

  (五)識病因緣善防治,醫藥懺誦兼止觀

  認識了疾病產生的因緣之後,在治療方面,佛教醫學提供了比西方醫學更多的治療方法,除通常的藥物、手術之外,還有誦經持咒、懺罪修福、布施放生、止觀坐禪等。關鍵在於針對不同的起病因緣,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中說:「治法宜對不同,若行役食飲而致患者,此須方葯調養即差。若坐禪不調而致患者,此還須坐禪善調息觀乃可差耳,則非湯藥所宜。若鬼魔二病,此須深觀行力及大神咒乃得差耳。若業病者,當內用觀力,外須懺悔,乃可得差。眾治不同,宜善得其意,不可操刀把刃而自毀傷也。」(卷第八)

  有的人治病只局限於使用藥物、手術等,不相信佛教講的其它方法,一些疑難怪病就治不好。有的佛教徒相信業果,生病時只作懺罪修福等,完全不願就醫吃藥,一些容易好的病也很難好。因此採用與病因相應的治療方法是非常關鍵的,倘若方法不對,病就治不好,甚至會錯過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橫死。如《法句經》說:「佛告長者:人生世間,橫死有三:有病不治為一橫死;治而不慎為二橫死;驕恣自用,不達逆順為三橫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遣,當以明道隨時安濟:一者四大寒熱當須醫藥;二者眾邪惡鬼當須經戒;三者奉事賢聖,矜濟窮厄,德威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陰蓋。奉行如此,現世安吉,終無枉橫,戒慧清凈,世世常安。」(卷下)

  對於四大不調、飲食不節等引發的疾病,通常採用藥物治療就可以痊癒,佛教接納世俗醫學的治療方法,允許使用世俗醫藥(對於出家人,要使用來自於動物的藥品或酒來治病時,要非此不可才能夠開緣使用)。早在原始佛教時期,針對僧團中比丘生病的狀況,佛陀就指定了出家僧眾可以使用的四種藥物:時葯、更葯、七日葯、盡壽葯,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葯事》中說:「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諸苾芻秋時染疾,身體痿黃,羸瘦憔悴,困苦無力。世尊見已,知而故問阿難陀曰:何故諸苾芻,身體痿黃,羸瘦無力?阿難陀白佛言:大德!諸苾芻等既侵秋節,遂染諸病,身體痿黃,羸瘦無力。佛告阿難陀:由是病苦,我今聽諸苾芻服食雜葯。如是世尊既聽服藥,時諸苾芻遂於時服,非時不服,身體尚衰,羸瘦無力。爾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陀曰:我已聽諸苾芻服食諸葯,然此苾芻猶故羸瘦?阿難陀白佛言:世尊聽諸苾芻服食諸葯,此諸苾芻並於時服,非時不服,所以身體痿黃,羸瘦無力。爾時佛告阿難陀:我今為諸苾芻開四種葯:一、時葯,二、更葯,三、七日葯,四、盡壽葯。」(卷第一)

  佛教里的時葯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米面等主食。其它三種葯,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葯事》中說:「言更葯者,謂八種漿。云何為八?一招者漿,二毛者漿,三孤洛迦漿,四阿說他果,五烏曇跋羅,六缽魯灑,七篾栗墜漿,八渴樹羅漿。七日葯者,酥、油、糖蜜、石蜜。盡壽葯者,謂根、莖、葉、花、果。復有五種膠葯、五種灰葯、五種鹽葯、五種澀葯。云何根葯?謂香附子、菖蒲、黃姜、生薑、白附子。若更有餘物,是此體例,堪為葯者,隨意當用。莖葯者,栴檀香葯、葛栢木、天木香、不死藤、小栢,若余體例,准前應用。葉葯者,三葉,謂酸菜婆奢迦葉、紝婆、高奢得枳,及以余類,准前應用。花藥者,謂婆舍迦花、紝婆花、陀得雞花、龍花、蓮花,更有餘類,應隨所用。果葯者,謂訶黎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得枳果、胡椒、蓽茇,若有餘類,准前應用。五種膠葯者,所謂阿魏、烏糠、紫礦、黃蠟、安悉香。阿魏葯者,謂阿魏樹上出膠。烏糠者,謂娑羅樹出膠。紫礦者,樹枝上出汁。黃蠟者,謂蜜中殘出也。安悉香者,樹膠也。五種灰者,謂 麥灰、油麻灰、 麥、 灰、牛膝草灰、婆奢樹葉灰。五種鹽者,謂烏鹽、赤鹽、白石鹽、種生鹽、海鹽。云何五種澀葯,謂阿摩羅木、楝木、贍部木、尸利沙木、高苫薄迦木。」(卷第一)

  由此可見,佛教對於世俗醫藥持兼容接納的態度。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醫藥種類日益增多,治療方法也更加豐富。但是很多西藥副作用很大,對人體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更是如此。佛教主張盡量採用天然的植物性藥物和傳統的治療手段,以減少對於人體的損害和對大自然的破壞。中醫、藏醫等傳統醫學是佛教所推崇的,回歸傳統、回歸自然也已經成為不少現代人追求的時尚。當然,現代西方醫學在很多疾病的治療方面有其特色和獨到優點,也是不可否認的。

  對於魔及鬼神干擾所致的疾病,應當採用皈依、祈求、誦經、念佛、持咒等方法來療治,如《賢首五教儀》說:「次治鬼神病,當用大強威德力心,加諸靈呪、大經、佛號以助治之。」(卷第五)

  在念誦經咒佛號時內心要至誠皈依三寶,同時還要對魔及鬼神生起慈心,祈求三寶救拔它們,就容易消除病患。如《摩訶摩耶經》說:「叉手合掌歸依三寶,並稱摩訶摩耶名而讀此咒,以咒力故,能除眾生熱病、瘧病、顛狂、干消、鬼魅所著、咒咀禱說、卧見惡夢、數厭囈語、水腫短氣,及以小兒驚癇啼喚、魑魅魍魎,四百四病皆能消除。」(卷上)

  另外,鬼神及魔干擾所致的疾病,多與患者不良的起心動念有關,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說:「鬼病者……鬼亦不漫病人,良由人邪念種種事,或望知吉凶,兜醯羅鬼作種種變,青黃等色從五根入,則意地邪解能知吉凶,或知一身、一家、一村、一國吉凶事,此非聖知也。……魔病者……亦由行者於坐禪中邪念利養,魔現種種衣服、飲食、七珍雜物,即領受歡喜,入心成病。」(卷第八)

  因此預防這類疾病的關鍵在於持戒護心,心恆常安住在正念正知上,就不容易感召此類疾病。

  有些藥物治療不能夠輕易痊癒的疾病,主要是前世業障導致的,如《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說:「其世間人,痿黃之病,困篤著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考楚萬端。此病人者,或其前世造作惡業,罪過所招,殃咎所引,故使然也。」(卷第十二)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說:「復有眾生,身體頑痹,眉須墮落,舉身洪爛,鳥棲鹿宿,人跡永絕,沾污親族,人不喜見,名之癩病。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破壞塔寺,剝脫道人,斬射賢聖,傷害師長,常無返復,背恩忘義,常行苟且,淫匿尊卑,無所忌諱,故獲斯罪。」

  業障病也有多種類型,除了前世所造的惡業致病以外,今生由於破戒或者持戒的緣故,也可能牽動前世的業力而生病,而且對比五髒的病相,可以知道前世所造是何種惡業。如《摩訶止觀》說「業病者,或專是先世業,或今世破戒動先世業,業力成病。還約五根知有所犯:若殺罪之業是肝眼病,飲酒罪業是心口病,婬罪業是腎耳病,妄語罪業是脾舌病,若盜罪業是肺鼻病。毀五戒業,則有五藏五根病起,業謝乃差。若今生持戒,亦動業成病。故云:若有重罪,頭痛得除。應地獄重受,人中輕償。此是業欲謝故病也。夫業病多種,腫滿黃虛。凡諸病患,須細心尋檢,知病根源,然後用治也。」(卷第八)

  業障病的治療,就要依照業果的原理,通過至誠懺悔、誦經供養、布施放生等方法來消除業障,積累福德,病才容易好。如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說:「若是業報病,要須修福懺悔,患則消滅。」 

  關於誦經、供養等消業修福的方法,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說:「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及家親,或游險道,或多魘寐,共鬼神遊,日月歲深,轉復尫瘵,眠中叫苦,慘凄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唱言: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舍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然油燈,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已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卷上)

  關於布施放生以延命的方法,清朝靈耀法師在《藥師經直解》中說:「【經】若有病人慾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搩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解】眾生病夭由於殺生,今言放生即長壽因,以今之善易昔之惡,求脫病苦莫此為良。禮拜供佛既四十九日,則買命放生亦須四十九日,非謂四十九種眾生。」

  業障病對於修行人是容易出現的,尤其是對於發心出家的行者,宿世的業障容易現起,怨親債主們也會來討債,導致疾病。因此懺悔業障就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但是我們也不必因此而陷入悲觀憂惱當中,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無障不是正法」,真正發心求道,為了住持正法而出家,往往容易有障礙,但這時決不能由於畏懼障礙而退失發心,在懺悔宿業的同時,要配合皈依祈求、嚴持禁戒和廣發正願,特別是發願,四弘誓願要常發——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發願的意義是很大的,所有菩薩在修行過程中都是要發願的,發了願不等於一輩子就能夠完全做到,可能只是做到一點兩點,但是願力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善法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牽引主導我們生命的走向,朝著成佛的目標去推進。通過時刻發起大願心,將我們的生命轉到解脫的軌道上來,就不會在輪迴的軌道上轉。心一轉到這裡,業也就隨著轉,過去的惡業就無法現行,遠離感發惡果的緣,有的都是善願的緣。佛法講「神通不敵業力,業力不敵願力」,願心、大善心時時刻刻現起,我們就能夠現法樂住,當下就不會有苦果、苦報。有願力主導,內心善法的力量就會很強,就能面對、克服包括疾病在內的一切人事物的困難。

  由於坐禪不調而導致的疾病,還須通過坐禪來調治。不僅如此,四大不調引起的很多疾病也可以通過止觀坐禪來治療。止觀坐禪療病是佛教醫學的一大特色,因為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外在的物質手段,只要通過自己身心的調節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對於現代社會裡由於快節奏的生活、日益增加的工作壓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而引發的很多生理、心理疾病,止觀坐禪都有其獨到的效果。近年來,禪修體驗活動已經在歐美很多地區流行。南傳、漢傳、藏傳佛教中對於止觀坐禪都有詳盡的論述和具體的修持方法,今僅據漢傳佛教中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的著述,簡要說明止觀療病的原理和方法:

  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師言: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雲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有師言: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有師言:但知諸法空無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悅,眾病即差。故《凈名經》云:何為病本?所謂攀緣。云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如是種種說,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眾病。

  次明觀治病者。有師言: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等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轉側而作綿微。而用頌曰: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藏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

  有師言:若能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息能治眾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焦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煖息,八冷息,九沖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此十二息皆從觀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對治之相:上息治沈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滅壞息治增盛,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戰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眾患,推之可知。

  有師言:善用假想觀,能治眾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氣起,即能治冷。此如《雜阿含經》治病秘法七十二種法中廣說。有師言:但用止觀,檢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眾病自差。

  如是等種種說,用觀治病,應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當知止觀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則無病不治也。

  除了以上所述根據病因而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之外,有時候一種疾病需要多種治療方法綜合使用才有效,因為有的疾病是多種因緣共同作用引發的。

  此外,在療病的過程當中,一些輔助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例如病人的飲食、心態以及對醫護人員的配合狀況等,這些因素關係到病人恢復健康進程的快慢。如《增一阿含經》說:「世尊告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恆在床褥。云何為五?於時,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差。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云何為五?於是,病人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時差。如是,比丘!前五法者當念舍離,後五法者當共奉行。」(卷第二十四)《增一阿含經》說:「賢聖弟子所應病物便病,是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當作是學:我今所病非獨一己,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愁畏之刺。」(卷第二十四)

  《四分律》說:「病人有五事難看:所不應食而欲食,不肯服藥;看病人有至心而不如實語;應行不行,應住不住;身有苦痛不能堪忍;身少有堪能而不作,仰他作。病者有如是五事難看。病人有五法易看:不應食者不食,喜服藥;如實語瞻病者;應行便行,不應行不行,應住便住;身有苦痛能忍;身少有能作便作。病人有如是五事易看。」(卷第四十一)

  在疾病的預防方面,佛教提倡在平時的身體保養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包括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和適當運動等等,其中飲食一定要適宜,過飢、過飽、不適時而食等都是致病因緣。

  如《(四十卷)華嚴經》說:「如是身病從宿食生。若諸眾生能於飲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氣力強弱、時節寒熱、風雨燥濕、身之勞逸,應自審察,無失其宜,能令眾病無因得起。」(卷第十一)智者大師《金光明經文句》說:「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飢食;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卷第六)《摩訶止觀》說:「次食五味增損五藏者,酸味增肝而損脾,苦味增心而損肺,辛味增肺而損肝,鹹味增腎而損心,甜味增脾而損腎。若知五藏有妨,宜禁其損而噉其增,以意斟酌。」(卷第八)《般泥洹經》說:「當知節,勿貪美妙,適身節食,無以自病。」(卷上)

  在運動方面,佛教提倡要經常有適量的運動,例如經行,有消食、除風、解勞等多種利益。禪堂里的跑香也是佛教特有的運動方式。

  如《十誦律》說:「經行有五利益:勦(矯)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復有經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勞故,除風故,消冷熱病故,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卷第五十一)

  不過,從根本上來講,佛教對於身病的預防主張從業因上來努力,因為業果法則是佛教的核心精神,善知業果,才能知道獲致健康的正確方法。

  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一者好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令打;三者讚歎打法;四者見打歡喜;五者惱亂父母,令心憂惱;六者惱亂賢聖;七者見怨病苦,心大歡喜;八者見怨病癒,心生不樂;九者於怨病所與非治葯;十者宿食不消而復更食。以是十業得多病報。復有十業令眾生得少病報:一者不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贊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聖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癒,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

  總的來講,以慈悲心、利他心來做的善業,例如戒殺、放生、布施飲食、照料病人等,使人健康長壽;反過來講,以瞋恨心、損惱心來做的惡業,例如殺生、打罵眾生、不濟貧病等,使人短壽多病。因此止惡行善、涵養德性,才是少病康壽的根本所在。

  (六)推己及人憫他病,隨力救治佛讚歎

  我們生病的時候,可以用多種方法治療,同時注意適當飲食、調整心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等。別人生病時,我們該怎樣對待呢?如果親戚好友病了,我們肯定會很關切,積極幫助醫護,希望他們儘快康復。如果無關的人,以及有嫌怨的人病了,我們怎麼對待呢?從世俗道德和佛教精神來說,不管能否幫助,首先應該發起同情心,不能幸災樂禍。

  如《中阿含經》說:「不多聞愚痴凡夫自有病法,不離於病,見他人病,憎惡薄賤,不愛不喜,不自觀己。我復作是念:我自有病法,不離於病,若我見他病而憎惡薄賤、不愛不喜者,我不宜然,我亦有是法故。如是觀已,因不病起貢高者即便自滅。」(卷第二十九)

  《瑜伽師地論》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疾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隨順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若為勤修廣大無上殊勝善品,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間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若先許余為作供事。如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卷第四十一)

  其次應當隨力隨能為病人施與幫助,如《優婆塞戒經》說:「若窮無物,應誦醫方、種種咒術,求錢湯藥,須者施之,至心瞻病,將養療治,勸有財者和合諸葯,若丸、若散、若種種湯。既了醫方,遍行看病,案方診視,知病所在,隨其病處而為療治。療治病時,善知方便,雖處不凈,不生厭心,病增知增,損時知損。復能善知如是食葯能增病苦,知如是食葯能除病苦。病者若求增病食葯,應當方便隨宜喻語,不得言無;若言無者,或增苦劇。若知定死,亦不言死,但當教令歸依三寶,念佛法僧,勤修供養,為說病苦皆是往世不善因緣獲是苦報,今當懺悔。病者聞已,或生瞋恚,惡口罵詈,默不報之,亦不捨棄。雖復瞻養,慎無責恩,差已猶看,恐後勞復。若見平復,如本健時,心應生喜,不求恩報。如其死已,當為殯葬,說法慰喻知識眷屬。無以增病食葯施人。若病差已,喜心施物便可受之,受已轉施余窮乏者。若能如是瞻養治病,當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無上菩提之道。」(卷第五)

  照顧病人是件費心費力的事情,有句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能夠長期堅持不懈地照顧病人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此真正用心照顧病人,功德非常大!佛在眾多經論中勸勉治病施藥、看護病人,如《梵網經菩薩戒本》說:「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大般涅槃經》說:「施三種人果報無盡:一者病人,二者父母,三者如來。」(卷第二十九)

  《增一阿含經》說:「世尊告諸比丘:其有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有看病者,則為看我已。所以然者,我今躬欲看視疾病。諸比丘!我不見一人於諸天、世間、沙門、婆羅門施中,最上無過是施。其行是施,爾乃為施。獲大果報,得大功德,名稱普至,得甘露法味。……我今因此因緣而作是說: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而無有異。汝等長夜獲大福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卷第五)

  關於照顧病人的具體方法,在《增一阿含經》中提示了五個方面:「世尊告諸比丘:若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恆在床褥。云何為五?於是,瞻病之人不別良藥;懈怠、無勇猛心;常喜瞋恚,亦好睡眠;但貪食故瞻視病人;不以法供養故,亦不與病人語談往返。是謂,比丘!若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不得時差。若復,比丘!瞻病之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不著床褥。云何為五?於是,瞻病之人分別良醫;亦不懈怠,先起後卧;恆喜言談,少於睡眠;以法供養,不貪飲食,堪任與病人說法。是謂,比丘!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便得時差。是故,比丘!若瞻病人時,當舍前五法,就後五法。」 (卷第二十四)

  《四分律》也強調了五點:「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能與;二者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唾吐;三者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者能經理湯藥乃至差、若死;五者能為病人說法,令病者歡喜,己身於善法增益。」(卷四十一)

  (七)出家不宜事醫藥,慈悲方許重在心

  治病救人是好事,但戒律中要求出家人不得從事醫藥行業,因為出家人的主要責任是療治自他心病而非身病,學習醫方明的根本目的還是善巧方便地接引眾生修學佛法。如果在佛法的熏修上面還沒有堅實的功底就去學醫,很可能會荒廢出家的正業。唐朝義凈三藏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曾說:「於此醫明已用功學,由非正業,遂乃棄之。」 

  另外,從事醫療,很可能由於得到病人財物供養的緣故而增長貪心,希望病人多來,或希望別人生病,陷入病態心理之中,造成對修道的妨害。

  如《正法念處經》說:「如是行葯醫師比丘,異道異作,常覓病人,常求治病,作如是業,大增長貪。彼貪心故,如是思惟:希望眾生多有諸病,無量種病。彼病眾生多供養我,多與我物。是故我於多人處行,恆常受樂,從村至村,從城至城,從邊地處至邊地處。彼惡比丘既作如是思惟念已,貪則增長。如是比丘貪增長已,心中生垢,不能坐禪,不能讀誦,非是善行。又復治病則得垢過。彼惡比丘自謂比丘,若諸眾生有病患者,彼惡比丘示其葯言:速將油來,若無油者,則壓胡麻,壓胡麻故,多有蟲死,如是名為治病之過。……又治病過,依法治病亦復有過。無始以來,皆有三種,謂風熱冷,此三調停,身則安樂,不墮惡道。是身分故,以身滅故,彼三亦失。而彼愚痴凡夫之人,未曾聞來,未有智慧,實非沙門而自說言我是沙門,治彼三種,何義何因剃除鬚髮、披服法衣而便出家?何故舍此無始以來欲、瞋、痴等非身所攝?若燒身者,彼三不燒,不失不滅,於五道中,隨逐系縛,處處共行。何故於此欲、瞋、痴等三種大過不先療治,而先治彼風、熱、冷等。此妄出家,愚痴無智。……彼佛世尊迦葉如來以此因緣,如是遮障出家之人,不聽治病。又出家人醫方治病,有無量過,謂生貪心,見余醫師,心則生慢,以不善語,毀余醫師,妨廢作業,心生嫉姤,攝餓鬼業,如是造作餓鬼道因。彼人如是,姤心動心,生大貪心,以生貪故,見婦女時,不善觀察,以自妨亂。彼人痴心,見他婦女,欲發壞心。彼治他人風、冷、熱等,而自增長身中諸病:欲、瞋、痴病。增欲等故,是等因緣,增長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苦惱。彼為欲等之所破壞。不善醫師則有惡見,大過所縛,將入地獄。是故一切出家之人常應精勤除欲等病,勿治風等。」(卷第四十八)(卷第三)

  出家人如果本著慈悲濟世之心,而且能夠不為衣食錢財利養所迷惑,才可以從醫,而且可以成為值得讚歎的菩薩行。

  如《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說:「《善見》:作醫師,得吉羅(小罪),為出家五眾合葯者,得(作)。若和尚、父母在寺疾病,弟子亦得為合葯。……《五百問》:若道人慈心作醫治,得(作)。不得取物自入,前人強與為福,應取。」(卷下一)

  《大方便佛報恩經》說:「菩薩何故求諸醫方?為令眾生離諸惡不善四百四病故;為憐愍一切眾生,為令生信心故;既得離患,心生歡喜故;以得歡喜,心常念諸佛大悲度眾生故;是故菩薩求諸醫方。」(卷第七)

  在歷史上,以醫方明慈悲濟世的高僧不乏其人。東晉中期,疫病流行,竺法曠法師親自往來於村落之間,為患者看病治療。晉武帝大康九年,瘟疫流行洛陽,患者不斷死亡。訶羅揭法師慈心為患者醫療,大部分人都得到痊癒。唐朝雍州津梁寺的法喜法師,除了為患病者治療以外,即便是一般人都很嫌棄的屎尿等穢物,他都能以歡喜心來親自為病人處理,獲得大家的敬重。法喜法師不但治療患者身體的疾病,還進一步用佛法寬慰病人,讓他們獲得心靈的安樂。此外,就是被社會所嫌棄的麻風病患者,佛教依然熱心救護。例如:隋代那連提耶舍、唐澤州羊頭山道舜、唐益州福成寺道積、丹陽沙門智嚴、絳州沙門僧徹等,都曾對麻風病患者慈心救治。唐朝時,還有佛教專門設立的「病人坊」用於隔離麻風病人,裡面有僧人為患者治病,相當於現代的慈善機構。

  佛教中為什麼對治療心病的重視程度超過身病呢?一方面,即使身體健康,心靈卻不健康的話,也很可能會空虛無聊、嫉妒、瞋恨、憂愁苦惱,甚至害人害己、禍國殃民。另一方面,從本質上講,佛教是建立在世間是無常、痛苦這樣一個基礎之上的,身體也不例外,再怎麼呵護,也難免生病,即使不生病,也必定衰老、死亡。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的現象,佛教讓我們去了解生命的真諦,了解之後再去超越。世間執著身體為我,實際上身體並不是我的。佛教講身體四大假合,無常無我。等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只是說人的身與心分離了,死亡只是意味著這個階段的我不存在了,他會換到另外一種存在的狀態,心識還會繼續投胎受身。就像現在不住這個房子了,搬到另外一個房子里去住一樣。為什麼人們會對死亡恐懼?一種人不知道死亡之後是怎麼一回事,另外一種人以為死亡以後什麼都沒有了。因此持斷滅見的人會怕死,造惡業多的人也會怕死,歸根結底在於他們對於自己的生命沒有把握,沒有把握的原因在於對生命的真諦不了解,不了解的原因在於世間沒有這樣一套學問。佛陀是徹底覺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智者,他告訴我們人生所有的痛苦,包括病苦的根源在於造業。人為什麼會造業?因為內心有煩惱。所以佛教告訴我們要認識煩惱,煩惱是什麼狀態、煩惱有什麼行相、煩惱產生的原因、煩惱如何去對治等等,對治了煩惱,凈化了內心才不會造業,才不會再招感新的苦果。因此智者應該更加註意修心、治心、凈心。心識修養得好,集積豐足的善法財、聖法財,將來才容易感得善妙之身,乃至最終超脫生死肉身而得到自在法身。如果不注意修養心性,只顧今生物慾享樂,就容易來生墮落惡道,常受大苦,或雖然做人而短壽多病,無暇修善。

  《瑜伽師地論》說:「應知略有二種變壞:一者諸行衰老變壞,謂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邁,由是因緣名身老病;二者心憂變壞,由是因緣名心老病。第一變壞,若愚、若智,皆於其中不隨所欲。第二變壞,智者於中能隨所欲,非諸愚者。又諸愚夫若身老病,當知其心定隨老病。其有智者,身雖老病,而心自在不隨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別。」(卷第八十八)

  《增一阿含經》說:「此身多諸衰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須之樂,不知長夜受苦無量。是故,長者!此身雖有患,當使心無患。如是,長者!當作是學,世尊以此甘露之法而見溉灌。」(卷第六)

  《普曜經》說:「百年之命卧消其半,又多憂患,其樂無幾。淫泆敗德,令人愚痴,非彼諸佛、緣覺、真人所稱譽也。故曰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此三者,乃可得道。一切所有皆如幻化,三界無怙,唯道可恃。」(卷第四)

  《大般涅槃經》說:「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有智,二者愚痴。若能修習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若不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愚痴。……不修身者貪著我身及我所身:我身常恆,無有變易。不修戒者為自身故作十惡業。不修心者於惡業中不能攝心。不修慧者以不攝心,不能分別善惡等法。……若有不修身、戒、心、慧,如是之人於小惡業得大惡報。……譬如蒼蠅為唾所粘,不能得出;是人亦爾,於小罪中不能自出。」(卷第二十九)

  (八)依病修心趣正法,心凈無惱得法身

  基於「修心勝過療身」的認識,很多修行者不避身病,藉助身病來修心利人。因為從理論上講,很多學佛人會認可世間是苦、人生是苦,但卻沒有真正的體驗,只是人云亦云,或只作理論上的推演——沒有飯吃多麼苦、沒有錢花多麼苦等等,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理論上的推演,沒有受過那種苦,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苦。就比如一個人沒有吃過辣的東西,他就不知道辣是什麼味道一樣,只有吃過了才會知道。在面臨走投無路、家破人亡、疾病煎熬的時候,才會感受到真正的苦。沒有生起苦的覺受,就不會想去離苦,不想去離苦,修行的動力就不強。對於修行者而言,身病恰好是修道的逆增上緣。

  明朝紫柏大師《紫柏尊者別集》說:「古人病患中發明心地者不少,故昔人見病患不來,慚懼悲泣,竊痛責己:此必諸佛舍我,不冥加我故。若肯冥加,則病患不離。何以故?蓋眾生從無量劫來,迷卻本明廣大靈然之體、活潑清凈之心,執此浮想及這臭軀殼子,保惜不舍。若是病患苦痛煎迫,眾生自然悟此身危脆、臭穢不凈。」(卷之三)

  在《紫柏老人集·與雷雨居士》中,大師又說:「人若不生病,則空談可當修行。人若不有好惡境界,則真心學好無可辨驗。汝生得這點病,便覺受他不得,根在何處?只為生病日子少、無病日子多故耳。勿厭此語,當味之。」(卷之二十三)

  如何依病修心呢?首先,不能被疾病嚇倒,生病的時候,不能總是想著自己有病,否則病就不容易好,而且很容易引發懶惰懈怠,增加對於色身的貪著。生病時的如理作意非常重要,要想自己沒有病,越是有病,越是要策發精進。

  《佛說長阿含經》說:「懈怠比丘,設遇小患,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篤羸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當須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懈怠比丘所患已差,復作是念:我病差未久,身體羸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宜自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精進比丘設遇患時,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終,今宜精進,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精進比丘患得小差,復作是念:我病初差,或更增動,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坐禪、經行。」(卷第九)

  其次,當從無常、業果、四諦、十二因緣等角度,深廣思維病起之因,策發改過從善,希求出離生死乃至究竟成佛之心。

  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中說:「若人自念此病困苦,皆由往日不善折致,深生慚愧,不敢為非。雖嬰困篤,而善心無改,起上中下善。是為因病造三善法界。若遭疾病,因怖畏生死,知此病身酬於前業,若構生死,將來流轉復何窮極?苦集危脆,世世相隨,為之受惱,當求寂滅無相涅槃。是為因病起聲聞法界。又觀此病病我色心,因於此病而致老死,死由於生,生由昔有,有從取生,取從愛生……發得因緣正智,知此色心等從本已來體性寂靜,非生非滅,妄想顛倒謂有生滅。若不隨妄想,則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畢故不造新,如不然火是則無煙,既不得無明老死,病為病誰?是名觀病起緣覺法界。又觀此病皆由愛惜身命財物致受眾惱,亦是持戒不完,多病短命;亦是心志劣弱,不能安忍,身神不護;亦是精進力薄,無善補禳;亦是無禪定力,為病所動;亦是心少智慧,不達無常、苦、空、無我,致嬰此疾。今以己疾愍於彼疾,即起慈悲,發於願行,舍無遺悋,順理安耐,勤加正意,覺悟無常。是為因病起六度菩薩界。又觀此病,知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如是妄想無有真實,我及涅槃是二皆空。是名因病起通教菩薩界。又觀此病雖畢竟空,空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不應滅受取證。是為因病起別教菩薩界。」(卷第八)

  明朝憨山大師在《憨山老人夢遊集·示顓愚衡禪人》中說:「子之病魔乃子之大善知識,為助道因緣,子知之乎?切以眾生之病,病在有我,以執我故,一切煩惱眾病以之而生,病生則苦必隨之。自古及今無有一人不病是者。唯知病病之人,不為病耳。且四大假合,聚必有散,縱使不病,何嘗不病哉!若了病不病者,則病不能病之矣!子知今日之病,不知多生劫劫病病至今日矣!子若不了今日病,則從此已去,不知病之底止也。子知生死之病,而不知要出生死之病大有過於生死之病也。夫何故?古人以參禪不出陰界,墮於識情窠臼,縱有妙悟,皆成我見。以執四大為我,病尚可醫,今離四大復執有我,此病則醫王束手,最難調治。諸佛諸祖特特出世,單為治此一種膏肓之病,費盡多少心力,求肯服藥而瘥者,幾何人哉!禪人身病已瘳,切不可被禪病侵也。雲門謂法身有兩般病,其言透過法身。若法執不忘,己見猶存,亦是病,極言認執之病也。……普賢無行,但以眾生之行為行,故曰菩提所緣,緣苦眾生;若無眾生,則無菩提。此從上佛祖出世之真榜樣。老人因謂禪人四大病身,非病魔不能治。禪病刺心,非眾生不能治。從今日去,只將身如大地等,則病魔潛蹤。心與眾生等,則我見不立。我見不立,則禪病自消。以心不自心,則本不生。不生則一法不立。苟一法不立,又有何法而作知見障礙哉?!」(卷第五)

  當然,佛法主張中道,過猶不及,借病修心並不意味著生病時不需要看病治療。作為佛門弟子,在身體生病的時候,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恰當地治病、休養,同時還應當努力精進修行,使我們的生命更具有深遠的意義,乃至超脫生死病身,究竟成就諸佛法身。

  《別譯雜阿含經》說:「若有比丘,病雖困篤,乃至欲死,精勤無懈,志性堅固,不可輕動,恆欲進求諸勝妙法,心無疲倦,當知是人……生於賢處,佛教法中能得真實。」(卷第八)

  (九)聖者示現身病苦,化導眾生令修心

  以上是佛教對凡夫身病的認識,對於已經從煩惱中解脫的聖者有時也患病的情況,應當怎樣看待呢?這裡有幾種情況。

  對於在末後身獲得成就的小乘聖者,其身體是宿業感得的四大假合之身,雖然煩惱已斷,但是由於宿業未盡,還是會有身病,但心卻無病,其身病的苦受也比凡人輕微。

  如《大智度論》說:「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痔病苦。云何言無苦?答曰: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離心則無所覺。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慾使所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複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余殘名心苦。複次,我言有為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卷第二十三) 

  對於佛陀和八地以上的大菩薩,由於已經解脫了業障、煩惱障,超脫了生死肉身,得到了法性常住之身,可以自在化身,沒有任何身心病惱,有時雖然示現身病,是為了教化眾生、引導修心,不是真病。例如釋迦族被屠殺時,佛陀也示現頭痛,目的是讓眾生深信業果,並非佛陀自己的惡業所感。

  《大寶積經》說:「善男子!譬如大藥師,善能療治一切諸病,自無有病,見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藥,諸病人見是藥師服苦藥已,然後效服,各得除病。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自除一切煩惱病已,於一切法無有障礙,能示現一切法:以是不善業故,得如是報。現如是緣,欲令眾生除一切身、口、意業障,行於凈行。善男子!譬如長者子、若居士子,父母愛念,與其乳母。時此乳母無有病痛,為嬰兒故自服苦藥,欲令乳得清凈。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是一切世界之父,為教化不知業報眾生故,如來無病而為眾生示現作病:以是業故得如是報,以此業故得如是報。眾生聞已,心生驚畏,除諸惡業,不作惡緣。……以何緣故釋種破時,如來自言我頭痛耶?善男子!或有眾生作如是言:世尊不能利益親族,亦不矜愍,不欲安隱而出家已,種族意斷,不欲救護。是諸眾生以不知故,作如是言。善男子!如來於諸苦本已到其邊。如來知是眾生心所念故,坐舍耶樹下,自言頭痛。善男子!吾於爾時尋向阿難說我頭痛,時有斷見三千天子,復有無量好殺生者,皆共集會。為彼斷見天子及好殺者示現業障故,作是言:吾以眼見他殺生,心隨喜故,今得頭痛。說是法已,七千人天皆得調伏。是名如來方便。」(卷第一百八)

  另外,佛陀降生在人間,其成道、說法、涅槃也在人間,因此佛陀示現生病、乞食不得等如同凡夫之事,能夠拉近佛陀與凡人的距離,讓後世的佛弟子們在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不被世人譏嫌。

  如《大智度論》說:「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此眾亦是法性身,非生死人所得見也)。常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眾生,常度一切,無須臾息時。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世界眾生。受諸罪報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說法如人法。以有二種佛故,受諸罪無咎。複次,佛即得道時,一切不善法盡斷,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實有不善法報可受?但憐愍未來世眾生故,現方便受此諸罪。複次,如阿泥盧豆,與一辟支佛食故,受無量世樂,心念飲食應意即得,何況佛世世割肉出髓以施眾生,而乞食不得、空缽而還?以是事故,知佛方便為度眾生故受此諸罪。云何方便?憐愍未來世五眾佛弟子施福薄故,乞種種自活之具不能得,諸白衣言:汝衣食不能得,有病不能除,何能得道以益於人?是五眾當答:我等雖無活身小事,有行道福德。我等今日眾苦是先身罪報,今之功德利在將來。我等大師佛入婆羅門聚落乞食,尚亦不得,空缽而還。佛亦有諸病,釋子畢罪時佛亦頭痛,何況我等薄福下人?諸白衣聞已,瞋心則息,便以四種供養供給。比丘身得安隱,坐禪得道。是為方便故,非實受罪。」(卷第九)

  很多祖師大德都是佛菩薩再來,他們以大悲心降生人間,為的是傳承佛法、救度眾生,他們在弘揚佛法的過程當中也常常會示現病相,乃至於過早圓寂,這是因為眾生的福報不夠,共業雜染,導致善知識為眾生背業。

  如《維摩詰所說經》說:「文殊師利言:……世尊殷勤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維摩詰言: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病者以大悲起。」(卷中)

  古往今來,祖師大德在這方面的示現很多,例如唐代著名的律宗高僧鑒真大師,為了把戒律傳到日本,奠定佛教的根基,以「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的雄心壯志,先後六次東渡,歷經磨難。第五次失敗後返程途中因感染眼疾而雙目失明,但還是以悲天憫人的弘願,在六十六歲高齡時東渡扶桑,以其頑強的意志力和超強的記憶力在日本弘律十年,為後來日本佛教一千餘年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代高僧太虛大師,少年出家,資質超群,在早年閉關之時已對佛法有相當的證悟,據其本人的自述,「一直這樣閉關下去,三乘的聖果是可以證得的。」但是面對當時社會巨變、國難當頭,佛教面臨生死存亡危機的現狀,大師毅然放下個人的修行,提出「教制、教理、教產」三大革命的主張,為中國佛教的前途命運而奔波,終因積勞成疾,在58歲時因腦溢血複發而過早辭世。大師佛教改革的主張由於種種時代因緣而大部分未能實現,但其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

  總之,我們對於佛菩薩、祖師大德示現的病相,不能當作普通的凡夫生病來看待,更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他們自己的業障,這樣就能夠避免產生輕慢之心,進而減少很多不恭敬乃至毀謗的惡業。

四、佛教兼納世醫方,順佛法葯必受益

  以上就瘟疫的緣起,從西方醫學和中國傳統醫學的角度簡略論述了身病的防治,又從佛教的角度簡要講述了身病和心病的療治。可以看到,就身病的治療方面,佛教是接納、兼容世俗醫學的,允許、倡導使用世俗醫藥。在此基礎上,佛教認識病因的角度和治病的方法更多,以上引述的佛教醫學內容其實是非常簡略的,還有更多的層面和方法,在佛教三藏經典里有豐富的論述,此處不作詳述。

  相對身病而言,佛教對於心病的認識和療治方面的論述更加深廣。簡要地說,要療治的心病是人的貪、瞋、痴、慢、邪見等眾多無明煩惱。就大乘菩薩道來說,沒有菩提心即是大病,如《涅槃論》說:「云何名患?一切眾生未發心名患。」

  心病的療治需要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如理思維、如法行持。聞思、行持的內容簡要來說是皈依、業果、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戒定慧三學、六度四攝等。一分學修就有一分收益,必定功不唐捐。眾生無邊,病惱無盡,佛法深廣,需要我們發廣大心、長遠心來次第學修和弘傳。《大智度論》說:「問曰:若佛法得今世果,何以故佛諸弟子有無所得者?答曰:行者能如佛所說,次第修行,無不得報。如病人隨良醫教,將和治法,病無不差。若不隨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也。複次,諸未得道者今世雖不得涅槃,後世得受福樂,漸次當得涅槃,終不虛也。如佛所說:其有出家為涅槃者,若遲、若疾,皆當得涅槃。如是等能得今世果。……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我當清凈持戒、正憶念,如佛所說法葯,我當順從。」(卷第二十二) 

[生命時報]笑對病苦

來源:《生命時報》 (2014年08月26日 第23 版)作者:學誠法師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病魔纏身時,我們不僅要忍受身體的種種痛苦,還要承受恐懼、焦慮等精神上的壓力。不過,蘇東坡曾有詩曰:「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葯更無方。」就是說,人生病的時候能夠閑下來休息,倒也並非是一件壞事,此時保持內心安穩堪為最佳良方。的確,事情都有兩面性,生病也是如此。若能認識到生病的益處,我們便容易擁有一份良好的心境,嘗試做到身苦心不苦。

生病會讓我們懂得珍惜。平時我們可能走路健步如飛,但是腳骨折了,就要拄拐,很不方便,稍微碰到,還會很痛。這時我們會不禁感慨,能步履輕盈的行走,原本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而對於一個身患重病、癱瘓卧床的人來說,只能透過窗戶望到湛藍的天空,間或幾隻自由飛翔的鳥兒,他是多麼渴望能像正常人一樣重新站立起來!人的生命是短暫而寶貴的,但我們常常不以為然,總覺得自己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生病時才會想到珍惜。美國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說,要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這是經歷了困苦與磨難而獲得的人生感悟。

生病會策發我們的同情心。身體健康的時候,我們很難去體會患病者的苦衷。身邊的同事生病了,我們可能會關心和問候一下,但多是出於情面和禮節,不容易感同身受的用心體會他人的病苦,他人的憂愁,他人的焦慮。而對於社會上千千萬萬或者每天身遭病苦,或者缺醫少葯,或者無錢就醫的男女老少,我們更會覺得很遙遠,與我們無關。久而久之,我們的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冷漠和麻木。而當我們自己親身感受到病苦時,就容易對他人生起憐憫之心、慈悲之心。我們甚至可以透過自己手術刀口的疼痛,體會到牲畜被宰殺時的痛苦,體會我們曾經傷害到的眾生的痛苦。慈悲心能夠讓我們不僅關注自己的苦,還去關注更多人、更多眾生的苦,從而讓我們的心量得到擴大。

生病會幫助我們減少驕慢。在生病的紅燈亮起之前,我們可能一直很得意自己精力充沛、體魄健康;很得意別人讚歎我們拚命工作、業績突出;很得意我們一帆風順,是生活的幸運兒,優越感在我們內心悄然滋生。無情的病苦則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內心真實存在的脆弱與無奈,意識到我們離不開他人的關愛與幫助,意識到我們的生命一路走來,並非只是靠著自己的打拚,而是仰仗無數人真誠相助的恩情。由此,感恩之心便會油然而生。

生病還會促使我們思考和反省。看似挫折的經歷,往往會給我們帶來警策。生病使我們匆匆的腳步慢下來,審視自己生命的誤區與盲點。我們為什麼會遭遇病苦?我們是否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喝酒,是否應該下決心改掉?古人講身心合一,身體的問題,是否在暗示我們的心性也出了毛病,比如愛發脾氣、抱怨嫉妒、心胸狹隘、自私自利等等?常言道,平安即是福,健康即是福,而我們是否在用寶貴的生命追逐難填的欲壑?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生病不止是給我們帶來苦痛,還會帶來啟迪。只要善用自心,我們可以從病痛中濾出感悟,在這樣的境界中提升心靈的品質,增加人生的厚度與高度。

1、網友:我是個沒父母沒妻子沒兒女、親情用盡、已卧床19年的高位截癱患者。背長褥瘡、不懂吃不懂拉,腸穿肚爛,以葯維持生命,生不如死。現靠68歲患精神病的舅舅來照顧,活在冤屈、恐懼與擔憂中,希望得到社會的關注!

學誠法師:人生在世會有許多苦難、艱辛,但人不是為了受苦來到世上的,而是為了讓未來的生命更好。改變生命的核心不在身體,而在心靈。在痛苦中用心尋找值得感恩的一切,將心比心憐憫他人的痛苦,發願未來有能力去幫助一切受苦之人。生命改變之因,就在心念的改變中悄然種下。

2、網友:我很難過,有遺傳的慢性傳染病,時時感覺自己在污染別人,為此而深深愧疚;我的生活作息、行為習慣由於生病而變得異於同學,我感到總要別人來配合我卻不會堅持長久。由開始的怨到後來明白是因為自己恐懼,我為此而自卑,感到自己好像在哪裡都不該存在,都影響別人,而我又還活著,好像很厚臉皮;我無力辯解,我雖然活著,卻創造不出任何價值養活自己;而且近期生存能力和學習能力越來越低了,心中因著急而無聲地吶喊。陷在這樣的矛盾里,我該怎麼做,能改變嗎?

學誠法師:可以看一看海倫?凱勒的故事。磨難給我們加倍的艱辛,但這不是自卑和退縮的理由,而是讓生命更閃亮的磨刀石。一個人的價值是由自己的心決定的,不要緊盯著陰影,要去發現光明,利用寶貴的人身為美好未來種因。

3、網友:我現在重病纏身,死亡可能離我很近,我不怕死,對於年紀輕輕就患癌的我好像更恐懼將至的病痛折磨,我怎麼調整心態?

學誠法師:病痛雖然猛烈,但過去了也就過去了,真正的折磨來自於內心對它的恐懼與擔憂,這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放大鏡」,痛苦來到之前和之後都還會持續傷害自己,但正確的心態也能減輕苦受。佛法說,吃苦是了苦,坦然面對病苦,了結宿業;進一步將心比心,憐憫一切受苦的眾生,則增長無量功德。

4、網友:本人已經癌症晚期了,生死不覺得可怕,唯一愧疚未盡對父母的孝道及對妻子的責任,慚愧!望大師開悟!

學誠法師:人生總難逃一死,不光是自己,父母親人都是一樣。尋得無限生命的皈依,無論對己對人都是最大的利益。

5、網友:單位體檢時查出來身體有幾個問題,得知可能是惡性腫瘤的一瞬間既難過:父母撫養我們付出很多,我暫時仍然不能讓他們不再辛苦,眼下又要開銷,為何壞事總攤上我;另一方面,又覺得輕鬆:工作努力但效率非常低,一直拖著,病了正好請假休息,幾年前做手術時也覺得輕鬆。這種的狀態怎樣突破呢?

學誠法師:總是覺得在與生活對抗,對一切都感到辛苦,這樣的心態是注重果相之故;要學會時時刻刻在因上努力,心中就會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6、網友:大師,我右眼眼球摘除了!心裡總是堵地慌!總感覺老天對我不公平!我該怎麼辦?

學誠法師:轉換思維問題的角度,不要總是想負面的東西。有許多人一出生就看不見,比起來自己已經很幸運了;有些人正在重病垂危,但自己還擁有寶貴的生命。不要讓痛苦的遭遇成為人生的定格,而要接受現實、重新開始,好好地生活下去。

7、網友:頂禮師父,我有很嚴重的焦慮症,但我不太想吃西藥,不知道怎麼辦?是讓心理醫生解決還是如何?佛法是如何解釋焦慮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什麼好的對治方法嗎?

學誠法師:焦慮,是因為把快樂寄托在外境,過於依賴外境,而這樣得來的快樂太脆弱、太有限,轉瞬即逝,所以人就越來越迷茫無助。佛法告訴我們,苦樂的根源在內心深處,要從改變自己的觀念、培養自己的善心上入手,從內心去尋求真正的平靜和快樂。

8、網友:我很困惑,請問法師,一直受失眠之苦,除了心理的原因其實也是身體五臟六腑健康轉差的影響,也吃藥調理了,但都沒什麼明顯的效果,越來越嚴重和痛苦,對於這種由於身體健康造成,不是單純心理調試可以緩解的失眠該怎麼辦呢?我很害怕餘生都要在漫漫長夜中度過,太痛苦了,真怕自己哪天受不了了做傻事。

學誠法師:遭受痛苦之時,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害怕、擔憂、焦慮,聚焦於痛苦,越想越覺得沒有出路;一種是因為不想受苦而懇切的尋求救護。常人往往停留在前者之中,心理的負擔甚至超過了身體的疾病。人的身心是互相影響的,心若樂觀、光明,身體的痛苦也會減輕。以至誠心皈依祈求三寶,堅持不懈。

9、網友:我患了抑鬱症如何自救?末學甚為痛苦!求法師開導。

學誠法師:抑鬱症,是心被煩惱所縛。多結交積極、快樂的善友,多參與慈善利他的事業,漸漸打開心胸,增長內心光明,煩惱便會漸漸式微。

10、網友:師父您好,哮喘病是否能通過三皈依觀的禪修治好?醫院看不好。

學誠法師:能不能治好,要看自己的信心、誠心、決心與勤懇程度。

11、網友:師父,我一直有個老毛病,疼起來全身冷汗,啥都幹不了,吃過很多葯,看過很多醫生,都沒有好的辦法,生活工作受很大影響。如何知道這個病的因緣,做些什麼才能化解疼痛呢?

學誠法師:痛苦之時,可以試試把注意力放在疼痛的部位,靜靜的去觀察它、體會它,不必緊張,也不必排斥,越是憂慮和緊張越會加大痛苦。

12、網友:身體被病痛折磨,沒辦法看開,活得好累。

學誠法師:人常說「痛苦」,痛和苦其實是不同的,身體上所受的是痛,留在心靈中的是苦。痛是有限的、短暫的,但因此引發的內心之苦卻往往無盡、綿長,這是因為我們對於身體的痛附加了恐懼、排斥、擔憂等諸多情緒,使自己的心增長了病痛的勢力,放大了傷害。不要整天憂懼於病痛,否則每一念都在增長束縛。心中要有主心骨,有想要去完成的事,想要去讓他快樂的人,便會擁有戰勝病痛的力量。

13、網友:師父,如果註定一生要受病痛苦,那麼該怎麼活下去呢?

學誠法師: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他要學習的功課,要完成的願望,要發揮的價值。一個沒有鞋子的人以為自己萬分不幸,卻忘記了沒有腳的人仍然能夠活下去。不要只想自己遭遇的不如意而鎖住了生命的翅膀,要有一顆永遠不怯弱的心,這樣才能一天比一天好,一生比一生好。

問題二:家人得了重病怎麼辦?

14、網友:法師,母親身患重病,我整夜整夜無法入睡一分鐘,還要瞞她裝笑,我怎麼辦?做法會、放生可否減輕或痊癒?我怎樣才能睡著,應付明天。

學誠法師:人生的每一個境遇都是一個過程,有出生就有死亡,有青春也有衰老,我們的焦慮和痛苦在於常常只停留在某一個階段,看不到它的前因後果,也拒絕接受它的變化。在這個不斷流動的人生中,只有找到了方向,我們才會走得越來越有力,越來越有希望。無常與變化不一定是壞事,只要一直在種正確的因,未來就會越來越好。

15、網友:師父,弟子父親常年卧病在床,神智日漸迷亂。祈請師父開示,除了迴向,弟子當如何做,能夠讓父親身體好轉、心智提升,能令父親往生後不墮惡道?

學誠法師:用自己最真誠的孝心和感恩心,為家中營造一個充滿溫暖和愛的環境。即使神智不清,心也是能感受到的。人與人之間的業力會相互影響,努力讓自己的善業啟發家人的善業。

16、網友:頂禮法師!父親得了重病,很難從中走出,子欲養而親不待之痛始終縈繞,求教法師。

學誠法師:人的生命是無限的,一顆至誠的孝心,不僅可以利益到父親的今生,還能利益到他的未來。

17、網友:師父,至親至愛之人罹患絕症,來日無多,幼子年才七歲,心如刀割,心如刀割!

學誠法師:無常的人生充滿痛苦,修行,就如同在這條無邊黑暗的道路盡頭打開一扇希望的大門。如果可能,帶家人皈依三寶,為無限生命做最好的利益。

18、網友:法師,如果一個人得了絕症還要不要挽留?

學誠法師:人的壽命由業力決定,而我們的態度和行為決定了自己的業。不管是誰,生命每一秒都在流逝,我們實際上挽留不住生命,只能積累業力。

問題三:如何幫助患病的親友?

19、網友:請問法師,每天有那麼多重病的人,我們如何安慰他們的心靈,讓他們脫離肉體的痛苦?

學誠法師:能不能幫到別人,要看自己與對方的業緣。對待病者,要盡量使他的內心保持平靜、快樂,可以多幫助他們回憶生命中最溫暖的部分,回憶自己做過的善行。如果心中充滿善念,身體的痛苦便會減輕很多。


推薦閱讀:

記憶領域的consolidation和reconsolidation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黃色和藍色混一起可以看出綠色,而 do 和 mi 一起按下去卻聽不出 re 來?
我們是如何從突觸中提取記憶的?
同樣是動作記憶,為什麼我們會忘記怎樣演奏樂器,卻不會忘記怎麼游泳?
為什麼痛苦的回憶很難忘記,而快樂的事卻沒記住多少?

TAG:心理學 | 智商 | 心理疾病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