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中,「門檻」的作用是什麼?


門檻的作用是內外的界限,同時,它可以保護門的底部,以及阻擋從門底下吹入的風。但更重要的是門檻還體現一種主人的尊嚴和身份;在民間則稱門檻是主人的脖子或脊背,是忌諱用腳去踩踏的。

  《禮記》中說:「大夫士出入君門,不踐閾。」意思是做臣子的進入君主的門戶時,應該從門中央所豎的一根短木旁側身而過,不要用腳踩在門檻(閾)上。到了漢晉時代,門神崇拜風行,祭門之舉從廟堂祀典演變成社會風俗,「今州里風俗,望日祭門。」(南朝·梁宗忄票《荊楚歲時記》)。對於門檻的製作也極為講究,以距地高、包裝美為貴,尤其是那些豪門大宅,互相攀比,不肯低眉於人。在流傳至今的俗語中,常說某家門檻高,其意為這個家庭各方面條件好、體面。


從印象里老家的門檻來看,主要是起安全作用的,而有的則是裝門扇用的。
日常大門上擋個門檻,就可以防止車輛之類直接衝進院子,防止雞狗、野畜之類從門下進入院子裡面,但是不妨礙人的進出。要進車的時候,把門檻摘下來即可了。
有的大門是扇是可以拿下來的,類似於現代的推拉門,但是裝扇方法相似,門卻不能推拉,這種門的門檻中間有個槽,一片片門扇插到槽里去就能把門合上了,人出入的時候只需摘下一扇即可。這種門在今日的南方一些地方還能見到。
再有就是其他回答裡面網友說的地梁的作用,尤其是裡面安裝的門,裝在土牆上的門,因為錨固難以四面都很牢固,下面撐一條門檻可以防止門在風力等作用下變形。
還有防磨作用。門扇很難完全不走形,尤其在古代那種樞紐之下,裝一個門檻既能保證門關上後的嚴密性,又能防止門扇下面被地面磨損。
門檻還有刮泥的作用,尤其是外門上的。古代硬化地面很少,遇到雨天泥濘,鞋底上粘的大泥片就可以在門檻上先刮下來再進門。
而至於門檻什麼時候變成地位的象徵,因何變成地位的象徵,我就不清楚了。


舊時候都是木門,地面也大都不平整,所以門的底部與地面無法完全密合,隨著時間推移,木門漸腐朽,地面變得坑窪,門縫則會越來越大。
建造門檻,一來如同上下兩排牙齒這樣的結構,可以更好的起到密合作用,二來在風水上,門檻意味著阻擋外部不利因素進入家中,也防止了家財外露。


防風擋塵,還能將大部分爬蟲拒之門外。
其實更多的,應該是心理上的一種「家裡家外」的區分吧。


1 戶限示意圖

2 宋蕭照《中興禎應圖》中的立柣

3 柣與地袱板

如我國古代建築小木作之門檻,探其肇源,古稱之「戶限」,《晉書·謝安傳》載:「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上古時代穴居,牆體與屋頂未分,門開設在屋蓋上,門下設有矮牆,可遮擋風雨、塵土侵襲,由於其為室內外之界限,故名。其形如圖1所示,後發展為門檻。逐其流變概貌,古之門檻有石、鐵、木之別,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一:「[門]若用石梱,必須板扉」,即為石門檻。唐·張懷瓘《書斷·僧智永》:「人來覓書並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鐵門限。」可見鐵門檻即鐵葉包裹之木門檻。古之門限亦曰柣(音xié,通讀zhì),亦稱地柣。柣為何物?《爾雅·釋宮》曰:「柣謂之閾。」郭璞註:「閾,門限。」邢昺疏:「柣者,孫炎云:「門限也。」經傳諸注皆以閾為門限,謂門下橫木為內外之限也。」由此可見,柣即為門檻。再讀宋·李誡《營造法式·石作制度·門砧限》:「若階斷砌,即卧柣,長二尺,廣一尺,厚六分。」可見籠統稱柣為門檻似有不妥,營造法式中所表達柣為門檻的一部分,其側面有企口用於安防地袱板。可見於《營造法式》綽楔門門之記述、插圖。古代為方便車馬通行,多將門檻分為兩部分:柣、地袱板。柣有卧立之分,地袱板可安放、抽去。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及宋·蕭照《中興禎應圖》中均有立柣之表達。古代以柣稱門限是以局部構件代替組合構件的稱謂。觀現存古代建築之門檻,其大門做法多如圖3所示。由此,我國古代之門檻源流大抵展現。

摘自《淺論建築史學研究中的語言考古及其價值》中國民族建築網/National Architecture of China

禮儀和風俗上的作用參考@韓於@凌丹。


呼,是「地梁」啦!!

以前中國古代木結構為主,而木結構的基本體系都是類框架。

有些木結構框架框架好的可以牆基本不用參與承重。

門檻地梁的作用不是像桁架梁一樣抗剪抗彎,它主要承受側向推力。

從建築空間感角度說——

門檻還有一個「區分空間感」的作用。既是人在跨那麼瞬間,人被迫參與這個跨動作從中「強制性」的感受到步入一個新空間。

古建築有很多很豐富的空間組合,如經典的三進院的四合院……

此種「區分空間感」的做法,還可以由其他形式來表達如三級台階,躍層別墅下沉幾步台階的大廳,咖啡吧上抬一個跨步區域的獨立包間……

但來來去去,各種說的通的歸因,其實最早都是結構性與地域性的要求或是被迫。最後慢慢演化成熟才有了各種建築藝術上的造詣和用法。

所以,其實,真的,門檻開始就是個地梁。後來在這個地梁的基礎上,慢慢發現這種形式還蠻好用的,還可以防水倒灌防老鼠入侵防門外開……於是繼續保持(遠目)


安門用的,什麼禮節禮儀上的功能都是扯淡,地梁,安門用的。


防殭屍


下雨時防止水倒灌。


第一的答案是錯誤的。風水云云是後人附匯,沒有功能的東西是不會出現在建築上並且如此廣泛使用的。
門檻具有結構上的意義。我不是專業,所以不能盡揭示它的功能,但這三點考慮應該是功能之列:
一,防風。所謂掃地風。古代建築密閉性不好,風過很正常,門檻位於最下方,正是冷空氣通過處,門檻遮擋,可使風速至少降低,提高舒適度。
二,更重要的是,防盜。門內有用頂門棍防盜的,利用的是三角形穩定性原理。但如果用長物體從門縫底部探過去,頂門棍就倒掉,門戶大開。安全無從解決。門檻可以避免這發生。
門栓的防盜效果不一定有頂門棍強。
第三,門檻還有降低通行速度的作用,可以理解為禮儀,但我覺得理解為安全更恰當。至少車輛進不來。甚至一些大型動物也會受到門檻的限制,至少能降低速度吧?


我們家的老房子,兩扇門,用豎著的門閂,
閂上的時候,門閂保證了門不能向裡面打開。
門檻和門楣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門不會向外面打開。


綜合一下,如下

1、「區分空間感」即內外的界限

(在人在跨那麼瞬間,人被迫參與這個跨動作從中「強制性」的感受到步入一個新空間。)

2、保證了門不會向外面打開

3、地梁,承受側向推力

4、防風、擋塵、拒爬蟲、護門底

(舊時候都是木門,地面也大都不平整,所以門的底部與地面無法完全密合,隨著時間推移,木門漸腐朽,地面變得坑窪,門縫則會越來越大。)

5、擋髒東西的,鬼怪殭屍什麼的

6、象徵主人的尊嚴和身份

(在民間則稱門檻是主人的脖子或脊背,是忌諱用腳去踩踏的。)


防老鼠


請自動摺疊,我只是來逗同學的
門檻,一種呼喚某個好友的方式,如圖:


1、美學和邏輯上「區分空間感」尊嚴和身份,通過內外的界限,調整人移動的速度和姿態,登堂入室,內外有別;

2、力學和結構上,保證了門和建築的穩定性(有的起到地梁的作用),限制機械運動的範圍。

3、防風、擋塵、擋少量的水,拒爬蟲、護門底


我們老家的意思是門檻是擋髒東西的,鬼怪啊什麼的沒辦法跨過門檻。那個門檻是個什麼陰陽交界的點,所以不許小孩子站在門檻上。


據說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中國人講究溫良恭謹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姿,門檻的作用就是讓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說那些都沒用,一開始最主要還是擋門擋風……


老式的門是"掛」在門框上的,沒有門框的話,用一個扛桿分分鐘把門翹開。


據說古時候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家門檻越高,來訪的人進門時就會更關註腳下以免被絆倒,這樣就會在進門時低下頭而不是昂著頭進去,主人的身份地位從這裡也可以體現出來,不能踩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從這裡來的,正是應為不能踩所以只能低著頭跨過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這種說法,望專業指正)


推薦閱讀:

你覺得最美的機場是哪一座?
為什麼颱風來臨之前,商鋪在玻璃上貼膠帶紙,真的可以起到加固玻璃的作用么?
自家防雷接地,電器接地埋的接地體有什麼要求,為什麼一般用扁鐵,為什麼埋在地下的鐵一般焊成三角形?
串標、圍標、陪標他們分別怎麼操作?為什麼要這麼做?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嗎?
《冰雪奇緣》的冰宮是如何建成的,有哪些細節和特色?

TAG:歷史 | 建築 | 風水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