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個人行為和父母的期望不一樣,導致心裡充滿了負罪感,感覺讓父母失望了,不再被愛了,心裡很難受,怎麼會好一點?


我來踩雷,拋磚。求既專業分析又有人味的答案。

補充一點:這種情況還可以從成年早期的心理發展角度闡述。簡單而言,當事人無法擺脫對」絕對親密「關係的依賴,無法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無法給予自己足夠的認可,也不懂得向朋友需尋求支持和認可。單一的尋求父母認可和親密。這會加大」負罪感」和孤立感。總之:心理該斷奶了。總有一天父母老去,你得替他們決定很多事務,比如健康醫療。如果一直以父母為準繩,子女將永遠成不了靠譜的成人。這才是更大的失望。(另吐槽一下,我總感覺提問者是個女生。男生的思路一般比較傾向於:怎麼說服,怎麼解釋。這應該是我個人偏見吧……)

如果,你父母讓你拿刀上街砍人,你做不到,你還會有負罪感嗎?
這個極端例子無非是為了說明:該不該有負罪感,跟事件的性質有關。
總是提倡孝順,可曾想過父母也應該對子女理解和支持?
古人云: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種關係本來就是互動的,比較平等的。父母養育你是恩情也是他們的義務。過分強調某一點,都是不合理的。

進一步說。沒有人有義務愛另一個人。你父母有義務養你保護你,但是沒義務愛你。你有義務給父母養老治病,但沒義務愛父母。
愛如果不是自發,而是出於一種「義務」,那它本身就有所扭曲。所以不被父母愛,沒什麼。降低點期望,自然就少點失望。

退一步說。現實是:除了極少數心理和價值觀本身有問題的父母,大多數父母無論怎麼反對子女的行為,哪怕他殺人放火了,他們還是愛子女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法律上也不能強求犯人的親人作證,「大義滅親」之所以顯得驚人,因為它本來就是反常的小概率事件。

父母可能對子女某些行為不滿,擔憂;但根本上而言還是愛子女的。可能選錯了愛的表達方式,可能一段時間內有裂痕,但歸根結締親子感情的渴望還是最深的。

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不是非此即彼的。不要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認同,就因為失落而片面的覺得「父母不愛我了」。這不靠譜啊。

將心比心,你是你父母生養的,情感上的模式應該很相近。你父母不支持你某些行為,讓你覺得難過,難道你就不愛你父母了?同樣的,你不順從父母,讓父母難過,他們就不愛你了?

什麼樣的恩情,就用什麼樣的恩情去還。你父母養你保護你,你就給他們養老善終。你父母關心你工作和健康,你就關心父母生活和健康。你父母有沒有因為你一句:小明的爸爸是警察,好威風哦!媽媽是護士,好會照顧人哦!(或類似的話)而去改變自己職業,而去變成你希望的樣子?沒有吧!也不可能吧!

那你為什麼有「義務」順從他們的希望,變成自己不想變成的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一時一事而不支持,不能理解;不代表不愛你了。我高考時候我老媽反對我選心理學,現在我誇專業考研考第二次,我媽反而是最支持我的人。

坐等其他人專業的解釋。我懶,就不寫了。


謝邀。。。

看到這個問題,已經有幾天了。我想,大多數的關注者所考慮是:如何在避免「衝擊」到LZ固有觀念的同時,又能達到「讓難受的心,好受一點」。試著感受一下你的心境,也希望你的心會舒服一些。。。

當我們每一個人還是小嬰兒時,就對這個世界產生了無助和恐懼。那時候,如果沒有父母及看護者的體貼愛護和細心照顧,我們是無法生存下去的。而這種無助感會產生一種怕被拋棄的恐懼,有的人可能成年以後都脫離不了這種感覺。我們人類從進化初始就是種族和群居的動物,如果切斷了某些人與我們的關聯,切斷了他們所提供給我們的陪伴、支持和愛,而他們卻是我們所依賴和深愛著的那些人,相信這種念頭和行為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忍受的。這也使得我們對被拋棄的恐懼格外的敏感。

在我們年幼的時候,也需要得到我們的照顧者——父母的認可和嘉許。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才會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才會發展出未來人生道路上,我們需要的種種。但當我們成長的家庭中,所有的認可、支持與愛,是根據我們的「表現」而決定給予或收回的,這在無形之中,也「培養」了我們希望被他人讚揚的渴望。當父母收回了「掌聲」和「愛」時,實際上卻激起了我們的這種需要,而這種感覺,很可能在我們學會獨立生活以後仍然揮之不去。那時,我們可能會告訴自己:「我從家庭和社會得到的支持是脆弱的,如果我不能令他們滿意,他們隨時都會撤走一切,我必須贏得他們的認可。「而這種想法可能會伴隨我們的一生,讓我們慢慢地把別人的認同做為衡量自己成敗的標準。

人們希望自己關心的人認同自己是很正常的,我們都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但當我們僅以此為標準時,這也就變成了我們的牽拌。就如同上癮一般,我們需要接連不斷地得到認同,否則就會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除非別人說我們行,我們才認為自己行。這時的安全感完全依賴於外部的肯定,好像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要是別人不認同我,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要是別人不認同我,一定是我有什麼問題。」

LZ,就如同現在,再回看你所提的問題時,我感到當父母不認同你時,你的感覺就會很糟糕。好像對獲得認同有一種急迫的需要,得不到認同的後果讓你感到害怕,失去了認同的後果是災難性的。這種恐懼的情緒很像小時候的感受,好像心中又有一個聲音在說:「我做了父母不喜歡的事情,我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父母很生氣、很失望。哦,他們不再愛我了,他們或許也不需要我了,我感到好孤單啊,我想我會死的。。。「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豐富的情感,每一個情感都是由我們的氣質、認知以及種種經歷共同塑造出來的,這其中也可能蘊含著我們的脆弱、缺失、糾結和不安。如果深入的探究下去,就會生動地呈現出我們歷史中的每個層面——我們的自我意識是什麼,我們是怎樣被對待的,以及過往的記憶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而我們所有的想法、觀念和行為方式,其實就是不同的生存機制,我們之所以選擇這樣或是那樣,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感到更安全。只是,大部分的想法、觀念和行為方式可能已經不適合發展中的自己了,而我們卻沒有停下來去審視、更新和完善它們。

人,是在成長變化之中的,但有時,想法卻沒有隨之變化。我們有權按照自己成年以後的選擇和標準去生活,並不需要依舊延續著那個很久之前的,不加思索就形成的想法。

祝好!


說白了還是你的人生,自己人生就是自己負責咯。
至於父母,他們的意見是可以參考,但決定還是得自己拿捏,說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學選專業,你喜歡法律,父母喜歡工程,你選法律他們失望,你負罪么?那你遵從他們的意見,去做工程,最後一輩子不快樂的, 又是誰呢?(假設你真的不喜歡工程)。
所以決定還是得自己拿捏,但對父母,一定要加強溝通,讓他們知道你的想法,最關鍵的,是你的行為要讓他們覺得你可以對自己負責。。以及你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策。


通過教育和潛移默化,培養這種以負罪感為基礎的「孝道」,與以仇恨為基礎的愛國教育還真是如出一轍的傳統文化精髓。


【有些父母最大的悲哀是:自己當豬,卻望子成龍】


思修課的老師說
當你出生的時候,那是個完美的開始,一個嬰兒他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他以後可能成為各種人,擁有各種人生,可是,他長大後,無論成長成什麼樣子,都不會是父母所期待的那樣,長大的過程就是讓父母不斷失望的過程,不用有負罪感,也不用難過,這證明你在一步步的做自己,成為自己所願意成為的樣子,不聽從他人,而是自己!
獅子與駱駝的區別,不是在於力量,而是駱駝總是被人領著走,獅子是自己領著自己走!

所以,你只要在努力進步,沒有做犯法,害人,吸毒,這些事情,父母的失望總有一天會變成為你自豪

要先成就你自己,才會有能力,有千萬種方法來滿足父母,來盡孝心。前提是,要先讓自己成長起來。


經濟獨立,不再需要父母的接濟。


越長大越覺得 和自己相處不是件容易的事。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每當想起與別人之間的齟齬,想起自己那些尷尬的往事,總覺得自己辦事不夠漂亮,不夠大氣,未嘗不面紅耳赤。

以至於後來,我也一直勸誡自己,這就是成長,如果不是這些往事 我怎能成為我,又怎麼能成長?

放過自己吧,不值得自己一個人為那些不快樂的時光買單;
放過自己吧,這個世界這麼快,騾子都知道減負前行努力向前,誰又像自己一樣留在原地死守已經無法改變的事情;
放過自己吧,像安迪一樣,給人生來一場偉大的逃脫。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周處的故事。


推薦閱讀:

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我真的很討厭自己的媽媽怎麼辦?
父母一直源源不斷的向我傳播負面情緒,如何拯救自我?
父母也喜歡打遊戲是種怎樣的體驗?
爸爸媽媽送你進大學報到那天,印象最深的場景是什麼?
為什麼有些父母會經常對子女冷嘲熱諷?

TAG:心理學 | 成長 | 心理調節 | 發展心理學 | 教育心理學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