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罰款制度讓遲到者沒有了愧疚感,反而出現遲到行為增加,這個實驗結果如何可以改變?
有一個挺著名的實驗,幼兒園中經常有家長接孩子的時候遲到,為了遏制這種行為,園方制定方案,對遲到者處以罰款,結果是遲到者增多了。原因就是遲到本身會給遲到者帶來愧疚感,而繳納了罰款就不會有任何愧疚感,遲到者會按照單位時間的成本收益比來衡量遲到是否合算。後來園方取消了罰款回到開始,結果遲到的更多了,原因是人們覺得,本來要罰款的行為現在不罰款了,紛紛開始效仿。一旦走到這步,還有什麼方法補救,可以杜絕遲到?
是"魔鬼經濟學"/《怪誕行為學》中的案例
問題可以簡化成,如何敦促別人(家長)準時。時間管理是一個較普遍的話題,我因為之前湊巧參加過一個時間管理的培訓,有幸分享一下心得。
因為考慮到是幼兒園,我有幾點建議:
1.如果灌輸家長一個觀點就是,如果家長老遲到,以身作則將來孩子也不會準時。 是否會好點??(後果嚴重化,如果我不能準時完成,會有什麼後果)
2. 比如5點半放學,學校是否可以5點就同意家長把孩子領回去,這樣有5點來的,有5點10分來的,大家都有一個彈性時間。(給自己充裕的時間,一般是給自己40%的空餘時間)。
3. 將不緊急重要提前做, 這個倒是有點像跟家長說,讓他們之前就把手頭事情做完,就可以準時來接孩子了。
4.和第一條類似,告訴家長如果5點半不把孩子接走,幼兒園門口會堵車。
以上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反正我也不是學社會學的,嘗試著來答一下,有錯誤的敬請指正,謝謝。
首先分析問題本身。
初始有社會動機和道德動機,沒有經濟動機。
社會動機的作用是使曲線集中,一般會在時間點附近呈正態分布;道德動機的主要作用是使圖像整體向左平移。
第二步,採取經濟誘導,經濟誘導的特點是只對少部分缺錢的家庭(或者節約型家庭)適用,這種方法是使峰值向左移,家庭越富裕,收費越低,採用這種方法的效果越差。此外,這種帶來了道德動機的效果的減弱,結果是時間點右邊的人數增加。
第三步,取消經濟動機誘導,此時道德動機的效果並沒有恢復(或者這種效果本身就是一次性的,不能恢復),結果峰值超過時間點,更多人遲到。
綜合這3步,造成遲到實驗的最終結果是經濟誘導對道德動機的破壞沒有恢復。
故(1)、恢復收費,加大金額
(2)、宣傳教育,特別是對孩子
(3)、時時統計對比,公布數據,根據遲到的趨勢對罰款進行調整(無非多了增加,少了減少,恢復了就不收了罷了)
這樣做,是在道德動機重新建立前,先用經濟約束,並且通過教育,加快道德建設。等到建設好了,經濟約束自然可以放寬了
各位,不是讀了本書就說明書上寫的是對的.......今天中午才看到個問題吐槽《牛奶可樂經濟學》,晚上又有人拿《怪誕行為學》來說事了。
那本書上的確是一位教授做的一些研究,讀讀就算了,別太認真,的湖中的漏洞還是不少的。
就以這個為例,是無法得出「情感關係轉化為金錢關係很容易,但金錢關係再回到情感關係則很困難「這個結論的。
因為你無法證明」遲到帶來的愧疚感「(情感關係)是可以等價替換於遲到的罰款五塊錢的(金錢關係)。
是的,你得先證明比如說愧疚感等於二十塊錢,而使用二十塊錢罰款的時候遲到率比較高,這樣子才能證明金錢關係帶來負面效果。
否則,假如我不是罰五塊錢,我罰五百呢?我罰五千呢?你再試試?
書寫出來只是為了說服讀者,極大地簡化了證明過程,本身讀讀就好,千萬別太認真。
至於怎樣避免遲到,言簡意賅。嚴刑峻法。
別多想了,這玩意兒本來就沒什麼辦法,收錢,然後支付給看護老師作為額外勞務費用,這事情非常合理。
- 如果單講幼兒園,這是個教育問題。
將小朋友聚集在一起,來一個走一個,走的時候各種表揚。久而久之藉助孩子自己的「爭第一」心態,完成對家長的督促:
粑粑,我下次想比 XXX 早走!老師總是誇他!
好啊!(受不鳥)我今晚早點接你。
無視個別總是遲到的家長,非常嚴重時找家長談話,不要指望家長能改,只要能起到讓他覺得「這事兒的確是我有責任」就足夠了,剩下的,孩子安全優先,幼兒園在把孩子交給家長前,對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不是激勵問題,是義務。
- 如果擴展到公司,這是個激勵問題。
捅一把刀子,給一個鑽石。刀子就是階梯式遲到罰款,頭兩次免責但記錄,規避各類月經事件比如堵車睡過頭,第三次起罰款,遲到越多罰得越多,但封上限,不然員工有發起勞動仲裁的可能。鑽石就是全勤獎,保證全勤獎有足夠的吸引力,最好能用病假、事假工資衡量一下,讓全勤所得相當於省掉一次事假或兩次病假的錢,這個吸引力就足夠了。
另外,題目中所說的這個「著名的實驗」,我想請求來源,看所給鏈接並沒有提及實驗過程和記錄。1、首先要明確為什麼遲到要罰款?我經常遲到,可我從來不認為這有多麼愧疚。我是腦力工作者,貢獻的是思考的價值,不是計件的工人,按時間計費。而且我每小時的使用率非常高,其它人要麼小憩,要麼偷懶兒,要麼……,我需要感到愧疚么?
2、什麼這個凍雞,那個凍雞,紙上談兵,我都沒耐心看。
3、想解決么?告訴你們個狠的。誰遲到,不罰他,罰與他同組的其他人。一俱人眾會主動地去教育他,還不快改?大夥能一塊兒乾死他。
1.罰款在於把懲罰的尺度公開化,一但尺度公開了,意味被懲罰者會進行一個「機會計算」那一個是自己獲利最大的。
2.取消罰款,意味著「罰款者」已經默認了該行為的「合法性」,因為以前有現在沒有了。
中國古代法家(好像是韓非子,我記不太清)曾經說過:與其茲茲求奸,不如循循誘善。也就是管理者花大把的時間去追查犯錯誤的人,不如獎勵那些做得好的人效果來的好。回到幼兒園中這件事情上,幼兒園管理者可以獎勵按時接送的孩子。比如小紅花之類的,這種對於幼兒園來說沒有經濟上的成本。小孩子都有攀比心理,那些遲到的孩子,就會向自己的父母施加壓力。當然,正如大家所說,遲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樣的方式會讓儘可能多的人按時接小孩。應該是效果最好的。
復旦大學圖書館圖書借閱規則修改
偽命題。國外幼兒園對遲到收費是主流。理由也很簡單:你遲到要佔用老師的下班時間,當然要承擔老師加班費用。也沒見家長會由於付費而刻意遲到的現象。
有的幼兒園規定嚴格。一年裡遲到兩次就請轉園。如果真有家長不自覺,有這條規定就解決了吧。罰款對杜絕遲到有效嗎?
我的好朋友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教授尤里?格尼齊和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奧爾多?呂斯提切尼對從社會規範轉到市場規範案例的長期影響做了巧妙的測試。幾年前他們在以色列的一家日托中心進行實驗,看運用罰款措施是否能有效減少某些家長接孩子遲到的現象。
尤里和奧爾多的結論是,罰款的效果並不好,事實上它還會帶來長期的負面效應。為什麼呢?實施罰款之前,老師和家長之間是社會的關係,是用社會規範來約束遲到的。因此,如果家長遲到了――有時會這樣――他們會對此感到內疚――這種內疚迫使他們以後準時來接孩子。 (在以色列,內疚似乎對約束人們更有效。)但是一旦實施了罰款,日托中心就無可挽回地用市場規範取代了社會規範。既然家長們為他們的遲到付了錢,他們就用市場規範來詮釋這件事了。換言之,既然有了罰款制度,他們就可以自己決定早來還是晚來了。不用說,這絕非日托中心的初衷。
不過好戲還在後頭呢。最有意思的是幾星期以後,日托中心取消了罰款。這就是說日托中心方面回到了社會規範。那麼家長們也會回到社會規範嗎?他們的內疚之心也會回來嗎?根本沒有!自從取消了罰款,家長們依然故我。他們繼續在接孩子的時候遲到。實際上,取消罰款後,遲到家長的數量反而有所增加。歸根結底,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都取消掉了。
這一實驗揭示了一個不幸的事實:一旦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發生碰撞,社會規範就會退出。換言之,社會規範很難重建。一旦這朵盛開的玫瑰從枝頭落下――一旦社會規範被市場規範打敗――它很難發揮任何效力。
以上摘自《怪誕行為學》
#螞蟻私塾優秀筆記#
《組織如何有效杜絕遲到現象》
天天 2017/06
說起遲到這個問題,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從小到大,不論是上學,還是工作,遲到的現象非常普遍。
這兩天學了私塾《隱性動機》中關於激勵的部分,發現原來生活中的遲到事件,背後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的內含,同時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到現在為止,我已經任職過不只一家公司,我遇到的所有的公司中,無一例外都對員工遲到問題作出了懲罰的規範,也就是都做出了負面激勵。 但是效果如何呢?
C公司規定當月遲到滿三次,直接扣除當月崗位工資,當時大概是小一千。公司A規定員工每遲到一次扣除工資20元,同一月遲到3次以上罰款300元。
B公司規定每遲到一次罰款現金30元,然後拿去給大家買水果和茶點。 我在C公司的時候,不小心有個月真的遲到了三次,而且當時我還覺得我遲到得有點冤枉,因為公司的打卡機時間和電腦時間差了大概5分鐘,所以我打卡時覺得自己沒遲到,但不知怎麼人事統計數據卻都是遲到的(嗯,這就是掐著點到公司的「好處」)。然後人事經理就非常公正無私地大筆一揮開了罰單,且在高管會議上點名通報批評我一個普通員工,當然崗位工資也全扣了。教訓如此慘痛,做為剛工作不久的我來說,工資卡上1000元不翼而飛,那心情就是下定決心一雪前恥,然後直到我從那家公司離職,我就沒有再遲到過了。
在公司A的經歷是這樣的,因為每一次都是在工資里扣錢,所以大家私下裡,反而覺得偶爾扣20元也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有的同事還會經常半開玩笑地說,我這個月還有一次遲到的機會,因為三次以內只扣20嘛。 而在公司B的規定則是你遲到一次,公司直接罰款30元,必須立即上繳,否則工資里加倍扣。而且同時會在公司群裡面統一貼出罰單,更讓人氣憤的是,人事的同志們還會直接美滋滋地通告全體員工,今天誰誰誰又給大家貢獻了多少零食基金,待會兒他們就會幫助大家去採購!不小心又遲了一次之後,我決定寧可每天早到半小時,也不想每次用挨罰的錢讓他們去借花獻佛了。 公司雖說都變著花樣懲罰遲到問題,但遲到問題,卻從來沒有被消滅過,而我在朋友那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朋友的公司當然也對遲到現象做出了懲罰,但與此同時,他們公司還設立了全勤獎300元/月,就是一個月中沒有任何遲到、早退、請假、曠工等違規操作。然而,我竟然神奇地發現,我那朋友也開口閉口我得怎樣怎樣了,不然我這個月全勤獎又沒啦!嗯,你沒有聽錯,他說要是每個月給500的話,那他就不再考慮請假了。 學了私塾的內容,知道這是利用了金錢框架中的損失框架,太機智了,先讓你感覺全勤獎已是你的囊中之物,如果你違規了再拿走,大家心裡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感覺不舒服。雖然工資相對高的,可能也會覺得無所謂。 遲到現象如此頑固,一直被懲罰,但從未被消滅。不論你組織個會議,還是舉辦個集體活動,總是有那麼幾個人,會在規定時間之外姍姍來遲。學了今天這課,我們以後組織集體活動時就可以用上了。
比如,我現在回憶起以前我們有個公司組織客戶集體旅遊活動,總是會有那麼一小撮人遲到,然後我們好幾車的人就都得等著他們,浪費了大家的時間。現在想來,如果同樣的場景,就可以用上面的損失框架,因為人家是客戶,你總不太好用負面激勵進行懲罰吧?但我們可以在給客戶發相關通知的時候,附帶一個溫馨提示,比如提前到的30位客戶,我們會奉上一份神秘的大禮。當然這個禮物也得根據客戶的人群特徵來思考什麼可以真正吸引到他們。 所以,對於遲到問題,我們應靈活運用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同時,我們要考慮,不同的激勵力度對人的激勵效果是不同的,且即使相同的激勵力度,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激勵的效果也可能是不同的。
遲到是一種習慣,可以通過規則幫助人們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有款軟體「微不遲到」,運用契約金幫助人們守時參加每一次活動,遲到者的契約金將被均分給準時到達的人。在微信公眾號上關注「微不遲到」,開啟誠信時代。
增加遲到成本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田朴珺?
※城管日常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如何面對讀書無用論?
※拍攝【女孩子蹲在安全門前】【女孩子蹲在安全門前是沒教養】這個博主的行為 是否侵犯了肖像權?
※男孩和男人區別,除了責任感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