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誰更有情懷?

差強算是處在同一時代吧,也都是唐的偉大詩人,兩人中誰更有情懷?

註:此處情懷可自行定義,應理解為褒義詞。


我覺得是杜甫

杜甫一生不得志 李白起碼玄宗關注過他 也進過翰林 當過比較大的官兒
杜甫生時窮困潦倒 朋友來了還得出去借酒招待
可是就這樣 也寫默默無聞地寫出了1500首詩 而且詩中有王朝盛世:憶昔開元全盛日 小邑猶藏萬家室 扭曲的基尼斯係數: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有紛爭的戰亂: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有屁民的痛苦: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也有麻木的嘆息: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有重逢的激動: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百度百科裡說情懷指的是一種高尚的心境

試問如此不得志的情況下 還寫出了這麼多詩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的詩 本著一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心 自己還沒吃飽 卻還心繫國家存亡 這算偉大的情懷嗎?


羅永浩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
這就是情懷吧,噓,感受一下。


一個是肆意洒脫,一揮而就,他的詩,大氣豪邁到了極點,三言兩語幾字就讓人血脈噴張,他的詩如同謫仙一般。

一個是沉穩厚重,滿滿的都是對於天下的愛,悲天憫人,字字珠璣,讓人沉重不已,他就像是嘆憐眾生的聖人一般。

所以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兩個截然不同風格的人怎麼比出高低?完全看個人更偏愛哪一個風格而已。


如果說情懷是一種不世俗的心境,不庸俗的心念。
那麼我投杜甫一票。
大學的時候,我在圖書館讀《李太白全集》。其書中李白詩作大致就是按照時間先後排序的。
與之前中學裡面特意選取幾首代表性詩作表現出一個不慕榮利,蔑視權貴,放浪形骸,偃仰哮歌的李白不太一樣,全集能夠展現更加豐滿的形象。
當然,我只看了開頭早期的一些作品。
或許是唐朝當時的風氣,或者說是普通子弟向上攀爬的渠道,年輕時候的李白為了能夠在朝廷某一個一官半職,不停地向達官貴人獻媚,極具阿諛奉承之能事。
至少,這是我看那些早期作品的第一映像(具體詩作忘了,只留下映像)。
當時的感受就是,WTF,這是那個不慕榮利,蔑視權貴的李白寫的么?
我甚至有種強烈的感受,中後期李白的詩作表現出來的氣質,可能只是李白多年進(chan)取(mei)而不得,或者有所小得,但是沒有滿足他那自命不凡的內心之後,由希望變得失望繼而絕望,最後發展出了一套不慕榮利,蔑視權貴的」 精神勝利法「 了。
反正我得不到,何不恃才放曠一回?
看來詩仙也不過是人,平常人也,都有正常人的庸俗,正常人的情感。

而杜甫,貼上昨夜讀的一首,自己感受一下: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夕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好像這樣黑李白不大好。
好吧,我承認,我是在瞎說。。。。我就是更喜歡杜甫罷了。。。


杜甫神經衰弱 李白精神妄想
他倆半斤八兩


杜甫有一句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每次讀眼前都會出現一道破敗的城牆,牆邊蒿草深深,四寂無人,詩人撫摸著牆壁慢慢的走,回望,那一邊已不是他的家鄉。
家國之愛是很感人的。
羅大佑有一句歌詞我特別喜歡: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地臉。
走過這個國家,熟悉的風景看了一遍又一遍,很多不以為意的,早已融進骨血里。
突然有一天家國不在,你失去了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能做的,或許也是走到家鄉的城牆邊,去撫摸一下泥土。


曾經聽《中華好詩詞》裡面的楊雨說過,大意是年輕時讀李白,人生得意,年紀大時還是會覺得杜甫更加味重意深。情懷我覺得他倆難分高低,李白自然杜甫規矩,李白不羈杜甫自律,兩人年歲差了十幾年,卻差出了盛唐轉衰。


情懷這個詞,以現在的用法,都有點貶義了。還是不要用在這二位得身上。李白,杜甫的作品早已經超越情懷二字。


只從其作品來看的話,兩人都是很有情懷的,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裡情懷爆表。至於說「更有」,那麼要看你喜歡哪種「情懷」。


推薦閱讀:

TAG:文學 | 李白 | 杜甫 | 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