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做真正的自己?

眾人期望,與自己真實想法相去甚遠的時候;對周遭一切厭惡的時候;


我贊成濫交
因為人類絕非萬物之靈
我支持酗酒,
反對動腦
反對那些虛情假意的社交
也反對沉重死寂的堂廟
我支持殘窮老弱
無憂無懼,
抵死而活…
我支持對體制的麻木·
和精神上的頓悟
支持那些無依無恃的非洲人
支持殺人奪命…
死亡正在證明活著有多虛假
勸君忘了正義,
世上沒有這種東西
忘了手足,
都是雲煙一場
忘卻愛情,
它全然沒道理…
——Ingrid jonker 『black butterfly』


她是南非最偉大的女詩人,
曼德拉將她述作民族的希望。

她的一生都在尋求真我和眾生的解放,
對於性愛她有著無與倫比的渴望,
從不受道德和人倫的拘束。
對於種族她有著超乎尋常的博愛,
從不受政治和強權的桎梏。

可是

她的父親是個政治家,
罵她逆女和蕩婦。
她的丈夫是個普通人,
棄她異鄉胎死腹。

三十二歲時,
她漫身入海,無人稱頌。

從沒有人攔著誰不去做自己, 虛偽是種自保,懦弱有何可憎?
誰有拋擲一切無畏無懼的勇氣,像英格麗一樣不憚罵名,捨棄常情,那就去做唄。

可是你看世上那些傾盡一切做自己的人,被渴慕的世情折磨至死,終究是太孤獨了。
他們中才華卓絕者,身前多舛,生後熱鬧。
普通人……北京安定倒是關了不少……

自我和常情,你總得有取捨。
這也是哲學存在的某種意義。


知乎第一答,獻給這個問題。
做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和「非自己」的差別。當然,洞察這點可能破費周折。這個問題的提出,往往暗含著周圍人對自己的行為或思想有所指責或調教。指責或調教的內容,常常是我們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或思想,因而格外刺耳。對此或謾罵,或充耳不聞,似乎是慣性的思考方式。然而,若不能領會這種指責與調教背後的價值觀,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它與自己價值觀的差異,「做自己」這個口號就會成為人們固步自封借口。不能否認的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不少人樂於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力地推加於別人之上,而不去考慮這種價值觀是否具備普適性。但是,我更願意相信,能夠對你的行為或思想給出自己評價的人,是考慮過你聽後種種不悅,卻仍選擇對你說的人。那麼,這種基於高壓做出的選擇,很可能伴隨著足夠可信的理由——你可能真的太年輕,太衝動……以至於……
世界之美,美在多元。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斷地接受外來訊息,並加以甄別,方才能決定接受與否。當然,若在冷靜分析之後還能決定堅持己見,才是真正的「自己」。


沒有周圍就沒有自己。
自我意識是和周圍的互動中覺醒的。
一步步的覺醒。
拒絕周遭的控制也是一種被控制。
反向控制。
融入周遭,然後你就孓然獨立於周遭了。
你就有自己了。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其中那個「我」,從我的理解來說就是自己。

這個經典的哲學命題,本質上,也是人類對自己的思考,如果能想明白,也就解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我是誰?

有多少人會花時間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到底是誰啊?

我究竟是外向,還是內向;我究竟是美麗,還是醜陋;我究竟是纖瘦,還是肥胖;我到底是讓人喜歡,還是讓人厭惡......

太多的究竟,只是為了得出一個結論,「我」做為一個個體,到底怎樣的我才是真實的。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不論是偽裝出來的你,還是性格使然的你,都是你,這一切都是真實的。而你在尋找的那個你,實際上,是需要仔細問問自己,怎樣的我才是讓我感覺最舒適的,最輕鬆的,最開心的。

人畢竟是社會人,從我的理論框架來看,除了在親密關係,也就是我們追求的愛情中,可以做那個真實的自己以外,其他任何時候,可能你都不是你。但辯證看待,不是你的你也是真實的你,如果能接受這一點,淺顯的來看,我是誰得以解決。

學會和自己對話,找到真實的自己的,接納偽裝後的自己,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

我從哪裡來?

在我看來,是對當下自己的一種反省,對一路成長的一種歸納,總結。是什麼成就了現在的你,因為性格是後天形成,不論家庭環境,還是自身教育的影響。

現在的你,為什麼是你?需要反思和反省。其實這一條路,也就是自己成長的路徑。

我們很多時候的好高騖遠,不止是能力跟不上自己的慾望,也表現在對過去的無視,和對未來的幻想。踏實的思考下自己的過去,其實才是實現未來的重要保障的條件之一啊。

我要到哪裡去?

有意思了,剛才還說有很多人對過去無視,對未來幻想。現在卻要說,很多人對未來只有幻想,沒有計劃,或者說沒有規劃。

計劃趕不上變化,是不變的真理。但,方法總比困難多。方法,其實就是對將來的一種規劃。

來時的路,不回頭看看,前方的路跟著心走,心又是真實的自己。一條連鎖線沒有哪一點是清晰的,還談什麼做真正的自己呢?

怎麼找到真正的自己?

先學會愛自己吧,愛自己,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接納自己不能改變的。自己的舒適區,自己最舒服,想學會享受自己的舒適區,只有在舒適區內,才知道什麼是輕鬆,放鬆的神經可以幫助你思考過去的路。

然後才去思考你要到哪裡去。

先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這是方向,它不是目的,只是方向。比如我們開著車去自駕,我不知道下一站往哪走,但至少我知道,我是一路向西。

再給自己定若干目的地,由近至遠。這是每一步要踩在哪片土地上,有了方向,有了目的,真正的自己,差的不會太遠。

--------------------------------------

這會兒正在高考語文,不知道我能得幾分呢?

提前交卷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認識自我一般有三個信息來源:宇宙、社會、精神。
題主問什麼才是做真正的自己?那麼答案是「可達到的自我」
自我觀念與可達到的自我距離越相近,自我感覺就越好。
可達到的自我需要特性條件,就是「理想的自我」
設計自我,構建出一個理想的自我意象,被旁人肯定和欣賞。
人類在三個信息來源的行進中,通過成長、成熟、退化或失敗中獲得了性格
然而產生了「想成為的自我」「不想成為的自我」
最後將自己所有的一面歸類於四個自我里,把你可呈現的自我呈現,便是「我需求的自我」


個人而言,如果不被自我意識和自我認知干擾,全心全意的體驗人生,從而達到忘我的境界,也是很好。

貼個有意思的TED視頻《我是誰?》希望能助於題主清晰了解自己。
我是誰?_我是誰?


可以肆無忌憚地東走西竄,到處逛街,不用等人。


可以沉默寡言,一天都不說一句話。


可以悲傷的時候大聲哭泣,不比掩飾,可以開心的時候大聲笑出來,不再做作掩飾。


可以把心底的愛意說出來而不再覺得尷尬矯情。可以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冷,也可以做一朵濁世中不染凡塵的青蓮。


可以品味獨特,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清醒地明白自己的內心其實可以蓋住外界的聲音,然後自得其樂地享受其中的。


可以在危急時刻鎮定自若,可以在抨擊聲中自由行走。


不必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強,你知道現在的你已經讓自己很滿意了。


不必顧及他人感受而委曲求全。

擠不進去的圈子不必用力,寂寞時也不必躲在人群中佯裝快樂。


別人的託付做不到就說不,不合群的晚宴就拒絕不去。


喜歡的人送了禮物慷慨收下,下次我會買好鮮花送到你門口。


你為我費心我當然感動,你不把我放在心上我就把你塞進心裡的垃圾桶里。


快樂也許會有一點,不過寂寞會更強烈。


不再期待乍見之歡,只想維持感情到久處不厭。


包容別人的缺點,看到他們的長處。


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缺陷。


感情里感性,生活中理性。


別人的話永遠只是建議,自己的內心最應該順從。

敢於對討厭的人和事說不。


又不怕失去什麼,我又不會討厭我自己。


-
首先,你得想讓所有人喜歡你,並發現他們不。

然後,你不開心,並揣度大家喜愛怎樣的人。

再然後,為了讓大家喜歡你,你開始按照別人對你的要求努力去做。

最後,你發現,他們還是不喜歡你,可是為什麼呢,我已經按照他們的要求做了啊!

最最後,才應該開始考慮,你提出的這個問題。
-


他們歸他們說,你歸你做不就是了。


我就是一色情狂,丫,真,高,興,呀。


當你願意接受「把美德當罪責,把罪責當美德」時,就漸漸可以成為真正的自己了。「承認」與「接受」後,你會發現生活很有趣,比如我覺得我大半夜是色情狂,我還是決定睡覺,因為白天我也是啊,反正又不趕時間。

PS:

所以七罪責是

誠信Faith、希望Hope、慈善Charity、正義Justice、勇敢Fortitude、節制Temperance、寬容Prudence。

所以七美德是

傲慢Pride、暴怒Wrath、懶惰Sloth、貪婪Greed、嫉妒Envy、暴食Gluttony、淫慾Lust。


我不太同意大部分人的觀點

做自己首先要接受自己,
接受自己的一切,比如你問這個問題你就要接受自己就是一個迷茫的人,迷茫本身就是你的一部分,然後接受它

在此基礎上做讓自己開心的事


認清自己和他人其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認清他人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其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認清自己的自我安慰、自我欺騙、自我辯解以及矯情,就能做真正的自己了


謝邀。

做真正的自己的前提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所謂認識自己,就是知道對於自己來說,世間萬物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要認識自己,需要透過自己與人、事、物的關係並不斷反思,才能做到。


沒有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在我們會表達自己想法的那一刻,就已經離我們遠去了。。

但,幸好離我們遠去了,因為隨後我們學會了成長。。。


只有三歲之前你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我特別瞧不起一種人。他們尋求某種所謂的更高理想或者說普遍目標,卻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他們悲嘆說他們必須要找到自我。在我們身邊,你到處都可以聽到這種悲嘆。這好像是這個世紀公認的陳詞濫調。在你打開的每一本書里,在每一段喋喋不休的自白里。似乎那是件值得坦白的高尚之事。而我卻覺得那是最無恥的一件事。"
——安?蘭德《源泉》


其實,很容易。
只要你回答下面的問題就行
你是否尊重自己?
你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回答完了,就明白了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借用一句老話:
走最長的路,看最美的景。
喝最烈的酒,操最愛的人。

話糙理不糙。


對自己誠實。不違背自己的內心就夠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感覺過去的東西比較好吃?是食物品質變化?還是人的味覺退化?如果是後者,有沒有科學的恢復辦法?
戀愛中不合適就分手是什麼心態?
為什麼我總會讓人覺得很假?
男生撩妹談話的時候一般有什麼套路?
如何克服心理陰影,解除戒備投入愛情?

TAG:心理學 | 人生 | 自我管理 | 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