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搬家的人,心理上是否會缺乏歸屬感、覺得像無根的飄萍?


我爸媽帶著我 加上我自己 搬家 一共搬了20+次
大量圖片 沒流量的別點
另外 我家並不是躲債 只是父母經常調動

----2017年3月15日更新--------
我搬來成都啦!!!
成都是人間天堂 上海是:此處是髒話
剛搬來成都家裡畫風是這樣的

然後是這樣的

最後
最後畫風就是這樣的最

這是過年前的畫風

——————2014年 我買了自己的房子——————
感受就是 1. 哪裡都可以是家 住到哪裡都可以把房子收拾得溫馨舒適 但心裡哪裡都不是家
2. 和誰都能愉快地共處一個屋檐 說說笑笑 但一搬家就不會再聯繫以前的室友
3. 斷舍離的過程相對輕鬆沒什麼痛苦 我很愛買東西 布置歸納自己的窩 然而搬家的時候送人或者扔掉 一點都不會心疼 可以很快速度打包
4. 力大出奇蹟 這個真的是練出來的 幾乎沒人幫我搬家
—————— 以下是我的經歷 ——————

1989年 我出生在新疆伊寧市新源縣
1990年 爸媽工作調動 我們搬到了伊寧市區爸媽單位的一間平房裡
1992年 搬進了爸媽單位的一棟樓房裡
1995年 爸爸調動 我們全家搬到了青海西寧
1996年 爸爸調動 我們全家搬到了蘭州爸爸單位的單身宿舍里 3個人住在16平米的房子里
1997年 搬到一個一室戶裡面 35平米 我睡客廳
1999年 搬到了78平有熱水洗澡的房子里
2003年 搬到了100平新蓋好的幹部樓裡面 還有了一間書房
2007年 我去雲南讀大學 人生第一次住宿舍
2009年 我交換生去了荷蘭 住homestay的閣樓里 冬冷夏熱還要照顧孩子 做家務打掃衛生來抵消食宿的費用 他家有三個娃娃 以至於現在我都 蠻害怕小孩子的

2010年回國 蘭州的家搬了出來 爸爸媽媽多年前買的房子終於交房了 於是我家從蘭州市中心搬到了東邊的郊區 出門不方便 還堵車 爸爸不經常回來 家裡總是我一個人 150平 打掃衛生很累

2011年4月 實習 我去了青海大通縣多林鎮當支教老師 教孩子們英語 那個學校已經算條件還不錯的了 我在那裡住了兩個月 缺水 經常沒辦法洗頭 洗澡也是每周末我回我爸爸那裡才能洗個澡 但是那段日子蠻幸福的 每天下了課 和一群老師圍著食堂的大鍋自己揪面片吃 高原的西紅柿真甜啊

2012年3月 準備畢業 在昆明的蘇家塘小區租了間房子 因為倔強 不想問家裡要錢 於是是和一個姑娘合住一間 每人每月350塊錢 隔壁住了對小情侶 每晚不是吵架就是啪啪啪 要不就是吵完啪啪啪

2012年6月 正式畢業 為了工作方便 就住到了昆明市中心的老房子里 每個月600房租 還沒有網 廁所只有一平米 洗個澡轉身都困難 那時候需要備課找資料 沒網 只能去旁邊的青旅裡面蹭網 家裡沒有洗衣機 牛仔褲什麼的都手洗 窗戶什麼也是關不嚴的 那時候的同事對我都特別好 看到我皴裂長滿凍瘡的手 心疼得不行 讓我把臟衣服拿去她們家洗 去她們家還給我做飯吃 當時沒覺得不好意思 現在想起來 眼淚都會掉出來 特別好的一群雲南姑娘

這是當時手洗的衣服褲子

2013年初 我換了工作 為了方便工作 就搬了家 新家不大 有兩個小姑娘當室友 我住大的那一間 新工作不忙 我有時間收拾房子 買買花 泡泡茶 看看書 做做飯 當時的畫風就開始像個姑娘了

2013年10月底 我忘記了我是為什麼 忽然就搬去了山上 這回 是自己整租了一套房子 裡面什麼傢具都沒有 是自己一點一點買的 也有朋友不用的傢具我搬上去的 這套房子在昆明二環內的西北角的金鼎山上 是我目前為止住過最喜歡的地方 晚上睡不著的時候 站在陽台上吹吹風 看看二環上飛馳而過的車 再看看遠處的西山 冬天昆明有海鷗飛過 天氣好的時候打開所有的窗戶 東西通透 各種愉悅的花香伴著風吹進家裡來 那個時候我工作比較自由 就喜歡在家煮咖啡看書收拾房子 我一直很想買下那套房子 可是媽媽不同意 媽媽來看我的時候崴了腳 上山下山特別不方便 就是不同意我買那裡 其實那裡很便宜 才七千多一平

2014年2月 我失戀了 那段時間我天天莫名其妙地流鼻血 害怕住在昆明 覺得昆明處處都是他的影子 我做了很多傻逼的去挽回去胡鬧的事情之後 我更加沒臉待在昆明 就找了一份在非洲尚比亞的工作 我在2014年4月的時候去了非洲 做木材的進出口 天天爬卡車 開櫃檢查 上鉛封 報廢了好多件衣服褲子 也看到了很多次非洲的日落日出

很長一段時間 我都是早起喝咖啡 睡前喝紅酒 (現在戒酒了)

2014年9月 回國回昆明 原因也很簡單 非洲網速實在太慢了 每天晚上除了喝酒真的什麼事都沒有 經常停電看不了書 而且老闆開始讓我幫他做走私 我不願意 於是就鬧騰著回國了 回來和以前的同事住一起 在昆明的市中心 每天忙著談合作做活動 每晚都和一群開酒吧的外國人喝到一兩點 持續了好幾個月 做了好幾個反響還不錯的沙龍活動 但是身體也一天天不好了

2014年 11月 又搬家 原因是之前住的地方開始修地鐵站 我睡眠不太好 外面在搞建設就特別影響我的睡眠 於是搬去了昆明一個部隊的家屬小區 超級安靜 還有兩個很好的室友 我又開始泡茶沖咖啡做飯調酒

2015年3月 我買的房子交房了 我匆匆忙忙辦完交房手續 就來了上海 住在江蘇路地鐵站附近一個老公房裡 我的房間只有8平米 今年換了一個室友 是個廣告公司做文案的姑娘 性格脾氣相投 日子也過得挺好 我兩三天就跪在地上擦一次地 在家就可以光腳 現在特別不愛出去玩 就愛在家練字 敷面膜 看書睡覺 經歷了這麼多 才更知道房子不是家 有個愛我的男人一起生活 才是家 以下是我買的房子 78平 樓下就是游泳池 開發商直接買了一個地鐵口直通小區負一樓 目前這套房子租給了我的好朋友 我每年回昆明都去看看我的房子 好像有了一些歸屬和認定的感覺

其實我還有兩個家 我爸媽離婚之後 爸爸再婚 他和他老婆的家在珠海 我和那個阿姨見面就撕逼 所以我不常去 而我媽媽呢 在西安 她和我姥姥姥爺住在一起 去年又買了兩套房子 最近剛交房 我媽又在忙裝修的事了

我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來說明我的情況 在我買房之前 我時不時覺得哪裡都不要我 時不時又覺得天高任鳥飛 老娘好自由 買了房以後 我時不時想結婚生孩子 時不時想賣了房子去美國讀個master 我前幾天27歲了 我想了想 還是結婚生孩子比較對路 嗯 來個溫柔愛笑的男票吧


我沒辦法從比較學術的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可以給你一個我自己的主觀答案:
至少從我的個人經歷來看是這樣的。

------------------------------不知道為何要加,但別人都加所以我就加了的分割線-----------------------------------

我從小到大一共搬了6次家,對正常人(不正常是指那種躲債的人)來說應該算是比較多的。

我是廣東人,出生的時候剛好趕上了改革開放南下打工潮,我爸也是時代大軍的一員,所以我是交給爺爺奶奶帶的,到兩歲之前一直在粵北的某個城市生活。
兩三歲的時候,我爸在珠三角站穩了腳,所以把我和爺爺奶奶接來一起。這是第一次搬家。
沒過兩年,我爸越發厲害,家裡也有經濟能力,買了一個條件更加好的房子,從一個碼頭邊上兒搬到了一個高層(那時候的高層基本是很吊炸天)。這是第二次搬家。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我爸為了讓我和我妹得到更好的教育,在我二年級的時候,在市區里買了一套帶花園的房子(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不僅僅物質上,更多是因為大部分童年的回憶都源自這個家),我們從鎮里搬到了市區。這是第三次

但是呢,「呵呵呵」的部分來了。我覺得人生中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帶衰你的人。我們家托一個關係比較親密的親戚的福,不得不賣掉那套房子,去償還一個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的我都覺得很天價的債務。於是窮得一比的我們家,只能在我學校附近租房子住,那套房子,夏天陰冷得會長蘑菇(真的)。這是第四次

到我和我妹都讀完小學,我家依舊無法振作,只好回到鎮上,再一次不得不地,寄住在我外婆家。雖然是親外婆,但是那種寄人籬下,那種全家都寄人籬下的感覺真的很難受。幸好我初高中,因為戶口問題回到了粵北讀書(不知道這個算不算進「搬家」裡面),只有寒暑假會回家住。這是第五次

第六次的搬家,非常五味雜陳。這次搬家一直住到現在,不過也沒住多久(因為我又滾去北方念大學了)。我爸,扛著債務,期間還有我爺爺生大病住院的壓力,在房價貴到離譜的時間和地點買了這套房子,雖然只有小小的50平,但是總算慢慢有了一點「家」和「歸屬」的感覺。

-----------------------------------------------我是「故事講完了」的分割線-----------------------------------------------

回答題主這個問題忍不住歪遠了。。。
要是能有耐心看完就好了。。。下邊是正經回答:

不知道你是怎麼樣,經常搬家直接導致的是童年回憶的缺失。因為經常搬家,很多小時候的東西都會丟掉,甚至連一些記憶也丟掉了。而且,頻繁搬家,你也沒法和你家附近的小夥伴熟起來吧?
每次同學在討論,童年玩了什麼、吃了什麼,或者同學帶我回家,給我看他小時候的獎狀啊玩具啊,給我指著小區某一地方說「這裡是我和小夥伴一起愉快玩耍的地方哦」,我沒有這方面的話題,都只能默默地無言相對。

其次是沒有歸屬感。因為沒有對一個地方很依戀的經驗,同時也不會有那種「我受傷了還能回去舔傷口」的感覺。
實際上,我這個人真的沒有什麼歸屬感,不管對班集體還是宿舍,還是現在大學的組織,都不會有「啊,我屬於這個集體,我要為之努力」的感覺,也參與不進q群啊微信群的討論。身邊的人,也會覺得我比較冷淡和感情上的遲鈍。


但是,我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想表示搬家多有多麼苦大仇深,Erver coin has two sides(←英語作文套話= =)或許你會收穫到別的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而且很多事情,你心態好,自然就又是另外一個樣子了。如果你覺得你自己「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話,或許你就真的會變成你認為地那麼凄凄慘慘戚戚啊,就像情深深雨蒙蒙裡面的那個依萍,我覺得她簡直就是作死的開山鼻祖,小孩子不能學。

所以,題主,樂觀點噻?: -)


被標題觸動。
我本質是一個極不愛折騰的人,五歲搬家時我抱著放玩具的大破紙箱撒手不放還嚎啕大哭。間隔多年去同一家餐館還會記得並坐回原位。

可惜9歲以後,在一個城市的時間最多兩年出頭(除了在國內經常缺席的初中和一小段高中),17歲以後在同一個城市裡還經常一個人搬家,當然後來努力避免這種情況,基本換城市再搬。相比下,父母的家自我14歲後就沒動過,有時略不忿,但也高興有個溫馨大本營可以郵寄東西。

無根的飄萍?
一開始直到二十齣頭時還可能覺得無根,而且不喜歡別人送我實體禮物。後來25那年心態明顯有改變(英文的說法是comfortable in one"s own skin),戀舊物和對實體書執著的我也開始放手送東西扔東西。

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好與壞,深入了解過形形色色的地方風情,感覺人和人有時是那麼迥異不同,有時又那麼相通相同。也發現直到目前,自己人生的樂趣大多是在體驗而非佔有,不擅長對貴重物品的維護保養與保存,逐漸傾向品質中等周期性淘汰用品,可以隨自己心情和需求與時更換。在喜歡的人包括朋友進入到自己的生活時就接納,受不了時就講清楚或沉默。但現在也會開始想,等過了30歲,還是要確定一個氣候宜人、食品超市多又好的地方定居,到時也要考慮計劃父母晚年。

所以對於很多事情的經歷、看法及態度,不用別人說,我知道會比較「不正常」 ,即使它們都是客觀存在且真實。

但是,管它呢,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的,祖上也是不斷遷徙移居才撒滿世界,不用過於執著居無定所、漂泊浮萍這類在農業定居社會很慘的詞語,給自己心裡找不快。

整個世界都是增墒加速,人的變化也在加快,現代社會可以多換地方換到更合適的環境很正常,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根是自己,當下所愛的人,幾個長年老友,還有在遠方忙碌充實永遠支持我的父母。還算幸運。


是的。

搬過很多次家,長大後夢裡夢到的家只有童年長大的大院和那個爸媽單位分的小小的三室一廳。也許童年長大的地方會給我一絲絲的歸屬感吧。後來住過那麼多房子,卻從未有任何一個地方在我的記憶里留下什麼,夢裡也從來沒出現過。


什麼感覺呢?同學錄上填家庭地址別人都會大大方方地填上自己家的地址,而我卻只能把那一欄空著。


好在上大學後一家人終於安定下來了,但卻因為常年在外上學,現在又在外省讀研究生,對這個勉強稱作家的房子依然沒有歸屬感。


要不怎麼會有顛沛流離,流離失所這些詞


我好像是屬於那種靠經常搬家來緩解內心的人


匿名吧
2014年7月
從學校搬出來實習
8月找到一個更好的房子(搬)
11月找到一個更好的房子(搬)

Ps:這3個地方比較近,加之當時有男朋友,搬家就拎輕的東西,沒啥感覺。可能跟有一部分東西在學校有關係

2015年,4月,辭職
搬去男朋友那裡2個月
(一個行李箱加一個雙肩包,一個手提袋)

2015年5月底,跟男朋友分手
搬回閨蜜那落腳(行李同上)

2015年7月
跟公司搬回省會(學校所在城市)
有專車搬家(行李同上)

2015年9月
搬回學校

2016年3月從公司離職
搬到現公司(期間把宿舍東西搬回公司,由於宿舍以及個人原因,在公司內部宿舍搬了2次,地址比較近,有同事幫忙)

馬上2017年3月15,一個人搬家

感覺好累,想穩定下來,有個家
但是又不想結婚,覺得孤獨終老很好

輕微抑鬱症,有時候在想:活著為了什麼

說偏了,搬家只是個人生活的一方面,我認識女生,搬家次數比我多的,內心強大,無所畏懼


大學畢業就來到上海,兩年內搬了三次家。是跟大學同學一起住,從第一年一開始的十個人,到現在只剩7個人。所以感覺現在的家就是大學宿舍的改進版,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沒有任何依賴的感覺。搬家次數跟缺少歸屬感沒有直接關係。在武漢讀大學四年,一直到畢業做火車離開的那一刻,都沒有對這個城市有任何的喜歡和融入。但是在到武漢的兩個月,就可以無差別適應這裡的生活。現在在上海也一樣,兩年多,適應的很快但是融入這裡的生活。所以歸屬感跟你有沒有融入這個城市有關係,你能融入這裡,就會對這裡有歸屬感。

我的生活只有適應,沒有融入。所以我應該是一直在路上的人


終於有可以實力答的問題了.
是會的,到現在都還是.
不講故事.


生活不穩定,沒有固定的居住地,感覺註定要一生流浪


會,我就是。從小到如今由於種種原因,搬過9次家了,本就是重組家庭,對家的感覺沒那麼強。這麼多次的搬家次數讓我對屬於自己空間的那種眷戀已經蕩然無存。
最喜歡一句話:人生到處即為家。
所以我就是以一個浪子的姿態來活著的。


周歲20 20年的記憶里搬家15次 很有可能即將面臨第16次 幾乎都可以說成是生活所迫吧~(不是為了躲債之類的)也沒法在這裡長篇大論把15次的原因都一一說明 況且有些我也搞不懂

就在今天才剛剛知道 我有可能又要搬家了 (現在這個房子住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心裡說不出的一種滋味 每當我好不容易把一個地方當成了家 有了些依賴感和歸屬感的時候 我就要離開了~ 越長大 這種失落感越強烈 前些年還沒有太多感觸 現在想想 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根的人 沒有青梅竹馬 沒有固定玩伴 身邊閨蜜沒有認識超過五年的 最長時間的也不過是高二分班後認識 到現在大二 四年而已 我也不知道說這些能證明什麼 但確確實實的 這些小事使我失落 使我總有一種飄忽不定的不安全感 不安定感 我沒有什麼關於「家」的記憶與定義 我沒辦法像別人一樣回憶自己的家 因為我不知道該回憶哪一個……

但可能也比常人更深刻的明白什麼是人如浮萍 顛沛流離吧……

小時候看過一本書 叫《輪子上的麥小麥》 小主人公的家像是安在輪子上 書講的是什麼我已經記不得了 但這個書名我卻記了這麼多年……


沒有歸屬感是真的,但也沒覺得多漂泊。
大概是就算經常換地方但也沒怎麼吃苦吧
體驗就是反正大家地域黑和我也沒關係……
問我是哪裡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但我覺得有一個很不好的事情就是沒有長時間的朋友
小學時候就跳級啊轉學啊出國啊什麼的
每年都是新的班級新的老師同學
他們都在一起從一年級做同學什麼的
我每次都是插班生也記不住大家叫什麼
四年級沒讀想跳級和我表哥一個班
他們都在一起五年了
也小了點,和誰做同桌都生氣就只能天天纏著我表哥

後來跨度就是國家級的了
更是萍水相逢

高中剛回國的時候本來有兩個玩的比較好的朋友
一個汶萊人一個台灣人
那時候又沒微信……所以回國之前我還想著要不要留個地址寫信什麼的
然後我媽說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到她們了
別費勁了

我當時還很生氣我說我們關係這麼好怎麼會不見
現在她們叫啥名字我都忘了……真的是不會見了

所以我就一直都像個遊客一樣晃蕩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街
哪裡都是家哪裡又都不是

這幾年穩定在一個地方了很是安心


你好我親愛的同類,我雖然沒有你那麼豐富的折騰經歷,但是還是很折騰的,我就不多說了,因為說多了都是淚,我平常是不流淚的。我只想說既然是折騰得人生,如果覺得前面的路沒走完,還是繼續走吧,路上找個伴侶,其實人生是要有些犧牲,如果你不願意你選擇安穩的生活,慢慢和你愛的男朋友結婚生子到老。如果你在結了婚家庭有很多經濟資源也是可以帶著老公和孩子一家人都讀書,哎不大現實我也知道,很難,找個愛的人祝你幸福,我也有同樣的想法就是有錢上學去,這個想得到60吧!哎人生多磨,好事多磨!


不到三十,前後搬家大概十來回。
原因主要一是我爸喜新厭舊喜歡換房子,他的夢想是住上別墅,後來房地產畸形發展,奮鬥完全趕不上房價。。。二是我讀書留學工作一直很能折騰。
沒有出現題主說的感覺。一直覺得房在哪裡家就在哪裡。而且目前看來和我爸一個毛病,我也喜歡換房只是收入吃土(≧?≦)。。。


寫這篇回答,也算是紀念我的老家。長篇預警。

1995年我出生在一座小縣城的郊區農村,從我有記憶開始,就住在這片由灰色石頭水泥砌成的小房子里。
房子不大。家裡窮一直是和爸爸媽媽姐姐擠在一個房間,還有一間堂屋,一間裝雜物的房子 平時也用來養些小雞小鴨什麼的。後面是一個廚房,後來才建的是橙黃色的磚頭砌的, 有著高高的黑色煙囪。前院後來才建的一個豬圈,還記得和姐姐一起丟家裡種的西瓜給豬吃。邊上有一顆棗樹。這就是我的家。在這裡一直快樂的生活到8歲。

8歲我爸爸承包了隔壁村組的水塘用來養魚(沒錯這片魚塘被窩承包惹蛤蛤蛤),這是我第一次搬家。那時候還小,不懂分別的難受,只是和學校的小夥伴們說我要去另一個學校念書了,具體在哪 有多遠我也說不清。搬家的房子是在水邊,離水邊只有3-4米遠左右,房子特別小,還是泥土建成的,屋頂只是茅草。只有3個連我的頭都塞不進去的小窗用來透風。外面只有一個壓力水井 每天我都會和姐姐在這裡打水,這個房子只是用來查看魚塘的小房子,根本算不上是一個家,周圍也沒有人家,只有這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最近的房子也是隔著一大片魚塘的對面。 在這裡住的一點也不舒適,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小房間,可是沒錢,我也從未和爸爸媽媽抱怨過。

對這個房子記憶最深的一次是一個夏天, 因為住在水邊 周圍都是農田,也很少有樹。下雨,颳起了龍捲風,水邊風特別大,我們一家人坐在房子里,感覺風越來越大。直到屋頂的茅草被風捲走了,露出一大片白色的塑料薄膜。我們一家人馬上意識到這簡陋的房子可能隨時會被風吹倒,我和姐姐媽媽哭著往門外跑,跑到幾十米遠的田野里,媽媽和爸爸半路折回去把家裡唯一的電器 一個大彩電 搬到桌子下面 才跑了出來,我和姐姐全程一直哭,從來沒有受到過這種驚嚇。 直到風雨停了 我們才小心翼翼的回家,沒有屋頂的哪個夜晚我已經忘記是怎麼度過的了。 只是後來每次到雷雨天,我們都會心有餘悸 隨時準備跑出去。

在這個小房子里還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的,例如新年的時候 和爸爸一起站在小小的門口,對著一片寬闊的水塘放一種小小的棍子形狀的小煙花,煙花的倒影在水裡顯得特別大。

11歲的時候又搬家了,因為爸爸承包了另一個鎮子的水庫,水庫可比魚塘大多了。而且簽下了10年的合同。於是我又離開了用了很久才熟悉的家,奔赴另一個未知的地方。
這次是住在山邊上,稱得上是山清水秀,門前也多了一塊小小的空地。 側邊是山,山上有茶葉,還有板栗樹,還有很多玉米。這次幾百米外就有村莊了,不在那麼孤獨。

雖然還是泥土蓋的房子,這次確有3個房間那麼大了,還有一個雜物房可以用來養狗。後來把房子翻修了一下,這次終於有了我和姐姐2個人的小房間,雖然很小而且非常黑,如果不對著窗,白天也要開燈才能看書,鎖還是壞的, 放張床和桌子基本沒地方了,地還不太平,一邊高一邊低,從床上睡掉下來過好幾次。但是總算有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房間。
可惜那時候老爸的山寨機拍的照片都沒了,也沒照片可貼了。
在這裡住的時間應該是最長的,從小學四年級到初中畢業 都是在這裡度過的。後來房子重新翻修了幾次
剩下明天在碼字=============


我是不願搬家,換了工作,離上班地兒遠,也不想搬。住久了就不願換了。寧可上班早點,下班晚點,房租貴點。。。。


我記得我高中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搬到寧波,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己家的房子,自己的卧室。
家裡裝修的一般,能感覺到我爸媽也並沒有特地打扮這個房子,一家人安安靜靜的住著,和租房住的時候一樣,小小聲說話,輕輕關門(我從小到大還沒有因為發脾氣甩過門呢,還有點想試試這種感覺的)。
有一天,我爸打開水回來,我在看書,我媽在綉十字綉,我妹妹在玩玩具。他在沙發上坐著看著我們,然後跟我們說「我怎麼覺得隨時要搬走一樣呢。」我媽頭也沒抬「嗯~」
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在這個房子里住了快半年了。


如果一個城市你不怎麼喜歡它,那「歸屬感」只會讓你更難受,「難道一輩子就要在這種地方度過了嗎?」


推薦閱讀:

到目前為止你過得最開心的一天是哪天,發生了什麼?
擁有一副鵝蛋臉是種什麼體驗?
一個人應該怎樣去釋懷自己感覺最遺憾的事?
拖延給您的人生造成的最慘痛打擊是什麼?
什麼事情讓自己十年後想起來心酸?

TAG:心理 | 生活方式 | 生活經歷 | 日常心理分析 | 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