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感興趣」?
培養讀書習慣要選感興趣的書入手,選專業要選感興趣的,找工作要找感興趣的等等,但是:何謂感興趣?有沒有具體的尋找方法?迷茫,求解。
~
興趣(interesting),來源於拉丁文字詞根「inter」,在……之間,後面加上了代表最高級的「est」和代表當下的「ing」,興趣就是你以最高級(est)的形式投入到當下(ing)的事情之中(inter)去。也就是說,興趣就是讓你自己身在事物之中。當你真正完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去時,不管這個事情多麼簡單卑微,你都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其實大家說自己沒有什麼興趣,其實是自己害怕努力了也沒有什麼收穫,所以根本不敢投入。不投入和低投入的人沒有樂趣,也很難獲得成果,心靈和外界都沒有收穫。他們不願意麵對這個事實,所以就對自己說:「我沒有什麼興趣。」
所以不知道自己興趣的時候,就大膽的投入吧,獲得了成果那就是成功,沒有成果那也會獲得一份智慧和樂趣。
生命就好像鏡子一樣,「有興趣之人」對生活保持著極高的投入度,全力擁抱,生活也全力擁抱他。「無興趣之人」用「沒興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絕,所以生命也躲開他。
~
嘿嘿,這個世界上啊,有些人呢,就是比較幸運,他們好像一生下來就有某方面的天賦點,或者沒多久就發現了自己在哪裡有興趣。但是,你不能在自己已經被生出來之後,還指望自己變成他們中的一員吶。天才感濃厚的興趣,不天才的人可以感小興趣啊,甚至可以感很多比小興趣還小的,小小興趣。
這個問題看似問的是定義,但是根據描述,你問的還是方法。
問方法就好說咯,因為定義知道了也沒用——你又未必能恰好擁有某種天賦或者從小培養的興趣點。
但是,即使你一無所有,還是得過是不,你還是得去所謂的,「尋找興趣、發展興趣」~~
那就好辦咯,反正你總會需要一個方法去做這個事兒的。
如果沒有什麼能讓你(如陳章魚所描述),一想到就醜臉上泛起微笑(妹子不算),
那就放低你的「興趣」定義——
想想有沒有讓你覺得你做起來比一半的人擅長的事情?
如果還是沒有,想想有沒有你比一半的人不討厭做這件事,這件事要是多做些,你也知道如何下手的事情?
如果沒有你知道如何下手的事情,那麼,有沒有你身邊的朋友擅長,並且願意告訴你如何下手的,你覺得還不錯的事情?
如果你一個朋友都沒有,那有沒有你想要結交的人(比如那個讓你微笑的妹子),他們感興趣的領域,而你又覺得比較cool?
或者,有沒有你曾經嚮往過,曾經擅長過,現在試一試(比如看本書)也不排斥的?
沒有「最」感興趣,那就來個「次」感興趣,還有「再次」感興趣。。。
相信我,再「次」也可以一試的!
不然你做什麼呢,總要做點什麼吧——你都跑來問這個問題了。
簡而言之,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呢?
不要怕,不要因為怕做了也沒用,就什麼都不做啊。
本來人生就有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嘛。
.
謝邀
給「感興趣」下定義,可以借用王小波的名言:「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
怎麼算「醜臉泛起微笑」呢,請看我的頭像…….
你現在感興趣的是一種探索,探索方向是「自我何在?」
不需要思考,都可以覺得做這件事有很多樂趣,對它常充滿好奇心。
在不厭惡的前提下,相對漠不關心多了一點點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它的念頭。
我覺得興趣很大部分是自己有點擅長的事物,或認為自己通過一定努力能夠擅長的。
一方面因為原生的興趣接觸一樣事物,一方面由於在這樣事物上得到了不錯的成績促進自己繼續了解。
我一直在想所謂原生的興趣是什麼。。。。。
我想提供另一種思路(不敢說是定義)。
我認為只要一件事你能做好,並且做到比誰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數人好,你就不會對那件事沒興趣。順序往往事這樣: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做得多→擅長→比別人做得好→興趣就大。不是絕對,但大多數事需要熟能生巧。沒興趣,往往只不過是結果而已。所以,分辨出不喜歡這件事是不是自己沒有做好而不喜歡,繼而想這件事有沒有意義,有,就努力做,直到做好為止。
當然,興趣和好奇的區別還在於是否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用<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書中的話來回答,不感興趣是因為沒有能力把事兒做好。越能做好的事兒自然越感興趣了。
感興趣這回事兒,要找感覺,好比初戀對象,而且是青澀懵懂那時候的感覺,心裡不自覺的想著,見了吧就莫名的高興,只要接觸相關的就會有一種不自主的興奮油然而生。說句不相干的,看看喬布斯那個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視頻,其中說到他曾經從蘋果出去以後感覺把事情搞砸了,但是不管怎樣他發現自己還是喜歡這行,我想這就是感興趣吧。
有時候沒有感興趣的是因為懶惰使然~~,我感覺自己就是這樣
當你感覺麻煩卻又有耐心做下去的時候證明你「感興趣」了。
「感興趣」,感到有興趣。讓自己興趣可以是讓自己放鬆的事物,也可以是讓自己產生動力的事物。
有的人「興趣廣泛」,也有的「興趣很少」。那如果我們真是那些「興趣很少」的人,怎麼辦?很顯然,興趣不是天生的,興趣是需要培養的,是需要我們去關注的。經常關注的東西,久而久之,我們會了解得更加深入,順其自然,我們所關注的就成為我們的興趣了。
那麼,應該關注些什麼呢?世界之大,值得我們去關注的東西太多了。我們可以關注我們疑問的東西、也可以關注那些個陌生的東西,當然,如果我們沒有疑問,也不知道自己對什麼陌生,那我們可以通過多看一些新聞,看一些書,在各種資訊的海洋里去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只要你帶著一顆發現的心去尋找,一定會有所發現的。
依我看,值得培養的興趣有很多,最大眾化的有聽歌、看電影、看書、寫文章。並非只有歌手才能對聽歌感興趣,並非只有影星才能對看電影感興趣,並非只有作家才能對看書對寫文章感興趣。聽歌、看電影、看書、寫文章都可能成為每一個人的興趣,這樣的興趣也可以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也可以做為我們發泄情緒的渠道。
小時候愛看動畫也愛畫畫,沒聽說過什麼國畫,漫畫,水彩畫,甚至粉筆都沒有,就把整塊的磚頭吧唧摔地上,撿起小塊的在有水泥外牆上畫畫,把人家的牆面當作畫板,初中為了給同學在新發的書上畫條龍,在數學課上被老師拿書,砸出了教室,後來,後來的事當然是放棄了畫畫,沒有人教你,你也沒有能力,眼光,去發現更遠的事情,本能的走一條大家都走的路,雖說辛苦,好在路線明晰,高中完全就是學學學,努力努力努力剛夠二本線,已經超出自己的預期,也算超常發揮吧,畢竟3年沒有考過第一名,最後高考以班級第一名畢業,(這一點真的不好意思寫出來,畢竟不是好的985.211出身在知乎上都會被鄙視吧,可是直到高中畢業我才僅僅知道,清華北大,211.985完全沒有概念好么,親)
選專業是不是應該根據興趣啊,對啊,可是老子當時就懵逼了,卧槽,這他媽都是啥,啥是計算機網路,啥是檔案管理學,啥是心理學,這都是弄啥來,最後選了個最有興趣的,地理科學(因為這是3年時間裡唯一上課不吃力的課,而且基本上都是第一名,只好選他了,這算興趣么)。
大學根本不知道要學啥,因為我是糊裡糊塗的來到了大學,兩眼一麻黑,被我爸扔到了大學,我能說我對大學完全沒有期待么,我期待的僅僅是那3個月的假期好么,後來想過做生意,想過搞攝影,打過工,發貨單,還嘗試過重拾畫筆,想過做動漫,想過開飯店,開花店,做過導遊,當過家教,再沒找到過興趣。
那個小男孩兒放下畫筆的時候,他的興趣或者夢想應該只剩下了憤世嫉俗和睡懶覺,如果他沒有放下畫筆呢,哎,人生哪有如果
願意付出,不苛求回報,無怨無悔
付出中可獲得無的蠻足感
推薦閱讀:
※你是怎樣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的?
※作為一個IT工作者,後期怎麼才能穩定?
※作為一個比較純粹的infp,到底適不適合學習並研究哲學,?
※我想讓女友跟我一起來大城市發展,可是她似乎並不是很願意?我應該要怎麼辦?
※如何才能說服自己調整出差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