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攝影機和膠片攝影機在電影拍攝中還有什麼區別?

很多導演喜歡數字機(比如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也有很多人鍾愛膠片(比如諾蘭、伍迪艾倫),那麼能否具體說說,現在的數字機能否完全取代膠片機呢?如果不能,還有哪些區別呢?

當下,在電影拍攝-剪輯-放映等整個流程可以全數字化的環境下,膠片是否已經沒有價值了?


我拍過膠片,也拍過數字。最近的《長江圖》,更是一部80%膠片,20%數字的電影。所以,用我拍《長江圖》的感受,來展開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有點意思。
當然,我是導演,不是攝影師,技術細節以賓哥(膠片攝影師)和盧晟(數字攝影師)為準。我只談感受。
先說膠片。
2012年1月最冷的時候,我們從上海出發,三條船組成的艦隊,開始逆流而上的拍攝。畫風是這樣。

這是拍攝船,一般來說,攝影機就在這條船上。冷,風蕭蕭兮江水寒。

船上還有這個長吊臂,很貴,但很有用。

因為金屬質地的膠片攝影機非常重,所以必須用這種比較粗的吊臂。裝卸都需要一個小時。

阿萊535最新型號的攝影機。按照牯嶺街小馬的說法:這才叫貨嘛。轉動的時候,確實帶感,儀式感。

每個接近攝影機的人都變酷了。成了長江圖中人。

除了導演。因為我在監視器里看到的,是這樣的影像。

這個影像,和最終《長江圖》在巨幕上呈現的4K影像相比,清晰度只有百分之一(估計的),顏色的準確度更是可以忽略不計。簡單說,你只能隱約看清表演和構圖。亮白線就是構圖線。四周用黑膠布貼起來讓我看得舒服點。暈。一點都不舒服好不好。貼得都卷邊了。所以我經常這麼看監視器。

與監視器融為一體。這是導演現場最高境界——監就是我,我就是監。真是看不清啊。

偶爾大監視器沒電的時候,就得這樣,像捧著個大個的平板,很沒面子。

還要不時裝出一切盡在掌握,指揮若定的樣子。

賓哥拍攝時的狀態,畫面中間看外掛監視器的,是負責焦點的第一助理曾哥。焦點是拍攝膠片,技術上重要的一環。很容易軟。

所以經常需要這樣。

為什麼燈光師熊哥總是比演員還入戲?因為他需要非常精確地控制光量和光比,,而又沒法像拍攝數字時那樣,直接在監視器上看到光的最後效果——剛才說了,那個監視器頂多只能看錶演和構圖,幫不到他。所以,他每次都這麼緊張,與光共舞。

拍一會兒(半小時到數小時不等),就要換片。把拍完的熟片換下去,裝上沒拍的生片。
然後,帥哥換片員高詩熠就開始變魔術。他要在暗袋裡,把熟片裝進金屬片盒,並且用膠帶封起來。這個過程如果漏一點光,之前所有人就算白乾了。
全組成果在他手上,但他紋絲不亂。這段沒有照片說明,看看帥哥吧。

換片員還要幫忙和副導演一起替演員走位,忍受移動組的嘲笑。順便說一句,攝影組賓哥的幾位助理,曾哥,熊哥,高詩熠,都是拍過長片的攝影師。他們來長江圖,就是想和賓哥一起拍膠片。

拍好的熟片在金屬片盒裡,會放在冰箱里里暫存。積攢到一定份量——就是兩個行李箱的體積——我們的膠片主管李理就會出場,拉著兩個行李箱,下船,用最快速度奔往最近的機場,坐最早的航班飛往北京,最快時間把熟片送到洗印公司的車間里。然後等著洗出底片,轉磁,再轉成數字文件,然後拿著硬碟回到長江來找我們。
我們當然已經不在原地了!

艦隊已經到了下一個碼頭,李理像艦載機回歸母艦一樣,迫不及待地趕到我們停泊的碼頭,找到賓哥和我,讓我們看硬碟里的數字文件。
這是關鍵時刻。此前到底拍成什麼樣。其實誰都不知道。看到這個影像,賓哥才算放下心來。
當我們說沒問題。李理的這一輪奔波就算結束。他可以休息一兩天。直到行李箱再次被片盒充滿。他就再次出發。
這個過程極耗體力,但兩個月下來,李理的體重絲毫不減。是條漢子。
因為總是在路上,所以幾乎找不到李理的工作照。用這張廣德前進的畫面向他致敬!

以上大致就是拍攝膠片的繁瑣和儀式感。總結一下,就是未知。
整個劇組處於各種不同程度的未知之中。演員所知甚少;主創只知道自己負責的那部分效果;攝影師知道構圖運動,也能大致預測光效;導演知道構圖運動,也知道表演,但對光效無法預估。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膠片沖洗後,最終的完整的影像效果——那個最後的真相。這是一個巨大的期待,巨大的未知。
相反,拍數字時,基本上影像的一切,盡在掌握。攝影師和燈光師能清楚地看到光影的最終效果,並據此做出實時調整,直到最佳。這份便捷和自由度,無以倫比。這方面很多人都有經驗,我就不多說了。

這是二期攝影師盧晟,使用阿萊數字攝影機愛麗莎,拍攝荊州萬壽塔場景。

而我也能監看非常接近最終效果的影像。監視所有人的感覺太好了!

就最終效果而言,我感覺,目前,數字已經能夠實現膠片的全部效果。未來,膠片這種介質也不會再有任何優勢。
2012年《長江圖》開拍的時候,數字技術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程度。那時,膠片對表現長江這條河流的煙波浩渺,層層水霧的水墨質感,仍有數字不及的優勢。
2016年《長江圖》做4K後期的時候,膠片和數字最終效果之間的鴻溝,技術上已經可以跨越。
誰能分辨下面這幾鏡,哪個是膠片,哪個是數字?

知乎多高手。也許有人仍然可以分辨。但那也只是因為,我需要這一場更冷一點,那一場更暖一點。
如果我需要,完全可以把一個膠片鏡頭調得又冷又銳,比數字還數字。或者反過來,把一個數字鏡頭調成又暖又柔,比膠片還膠片。

所以,是的,數字會取代膠片,技術無止境,會突破所有限制,帶給作者自由。
但膠片的美感會在數字技術中保留下來。美學反而是在限制中產生的。作者需要找到自己的角度,找到自己的限制。
就一個導演的感覺而言,拍膠片和拍數字的區別,是未知和已知。
哪種感覺更好呢?
說實話,都挺好的。拍數字時,實時看見效果,心裡踏實。尤其是面對複雜難拍的場景。

拍膠片時,那種未知的不安,期待和神秘感,好像每時每刻在和命運博弈。更刺激,更難忘。
有的時候,拍了滿意的一鏡,感覺也是沒誰了。

其實這個時候,我和賓哥都不知道最終影像是什麼樣。我們猜的。


來小夥伴們,搬個板凳我們坐下來慢慢聊

起初,膠片是非常美好的,那柔美的色調啊,不僅看著舒服,摸著手感也很好

然而那時候有個問題,相機在攝影師手裡,導演看不到畫面就只能拿著viewfinder去看,可是總歸和實際相機鏡頭拍攝的畫面有差距。

(圖為我最喜歡的電影大師庫布里克。 現在也在用這個viewfinder,但主要是前期選景用)

聰明的工程師們就發明了一種分光器(Beamsplit)

(看到右下角貼紅色膠布的地方嗎?那就是裝膠片的匣子 (film magazine)

這個Beamsplit有點兒類似單反相機的反光鏡和五稜鏡,這樣光路被一分為二,既可以跑到膠片上成像,也可以轉化成數字信號由數字監視器實時播放圖像。這樣子導演終於可以看到畫面了,話語權也大了(咳咳,這話好像哪兒不對)

後來有個野心家,他覺得傳統光學印片機式的視覺特效做得不夠逼真,而他又是個處女座,於是他想了個辦法,把膠片掃描成數字,(數碼中間片Digital Intermediate,簡稱DI),然後在電腦上製作完數字特效後,再把印回到膠片上播放。雖然這套系統麻煩了點也很貴,但這樣一來,效果就甩同行一大截了。

再後來呢,大眾對於電影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原有的電影院需要急速擴張。可是膠片放映機很貴啊,而且一卷膠片播放很多次後就會出現劃痕等影響觀影質量的問題。同時,一部電影想要同時公映,要需要可靠的物流將膠片拷貝送達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影院裡面。這時候,聰明人就想到了,不如我們用數字放映吧。這時候影片不僅可以通過更為安全的硬碟傳輸,也可以選擇通過衛星點對點直傳到影院的終端。

最後呢,現在有的人說,數字相機拍出來的東西缺少膠片味兒,於是顏色查找表(LUT Look-up table)就應運而生了,它將膠片的色彩曲線和成像風格量化,將數碼素材的畫面按照膠片映射,形成膠片風格。我電腦里就躺著不少呢

好的,親愛的小夥伴們,這時候你發現即便現在那些堅持使用膠片拍攝的導演,也在用著數字監視器,數字中間片(數字後期平台),還有數字放映機。那麼當膠片成像風格這最後一根稻草也已經數字化了,您還在糾結什麼呢?

拓展閱讀:膠片電影攝影機是如何輸出數字模擬監看信號的? - 電影攝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B8%E7%A2%BC%E4%B8%AD%E9%96%93%E7%89%87

=============我是無辜的分割線=============

最後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我前段時間在一個學長的劇組裡。他們來了一個自稱是在美國XX學院的攝影師,堅持要用膠片拍攝,說只有膠片才能拍出這種想要的質感和情緒云云。然後拉著導演和製片主任在爭執。製片主任受不了了,一拍桌子,吼道:「你要麼就出錢自己當製片,要麼就TMD自己去找膠片機租賃商,自己聯繫洗印廠,自己出錢做中間片拷貝,自己找膠片後期團隊,要麼就別在這裡逼逼,好像就你有逼格似的。」 (原話如此,振聾發聵,至今難忘)


@Martin ,我實在對這個話題不知道說什麼好。


你知道的,在我們中國的影視圈,一直有一個很不好的潮流,叫「器材更新換代派」,此派人數眾多,頗有聲勢,上達高層決策者,下至底層DV青年,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沉迷在器材更新換代上。

上層者,如同數字放映派,高清機器普及派,多為電視台和電影科研機構高層,每日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要緊跟國際最新技術潮流,用納稅人的錢,不斷將自己掌控的領域內的攝影器材更換到最好最新,剛剛鳥槍換炮到DVW 數字Beta,馬上就要更新到HDCAM,數據流磁帶沒用兩天,就要更新到數字硬碟。你知道的,電視台一次更新換代得是多大的一個預算?電影科研機構更是熱衷於不斷申請經費進口數字攝影機,F35,F65,Alexa……總之什麼貴買什麼,好到處講學,宣傳新機器能創造多好的畫面等等……兩年前我還在電影科研所聽了他們的所謂的Red One的某次講座,現在那台Red One應該早就塵封在某個密室不見天日了吧……對啊,現在誰還用Red One啊,誰用誰丟人啊!

上次在加拿大,一個電視台正在外拍,我看了看,人家還是用的很一般的機器,估計也就是我們地級電視台的水準。
其實這些鼓吹人士是和廠商是有利益關聯的,這些人總是SONY,松下等廠商的座上客,進一台機器能有多少回扣,具體的黑幕就不必細說了……

一句話,在上級領導看來,能夠不斷緊跟國際先進器材並更新換代是所謂「懂行」的標準。總之,更新換代器材是他們能夠呆在位置上的唯一保證,某一天他們不更新換代了,他們在這個位置上能做什麼?搞研究?別笑話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民間的器材派更是不計其數了,我認識很多所謂的電影攝影師,每日掛在嘴邊的就是某某機器,某某機器的菜單特別熟悉……可是對最基本的數字電路原理,數字圖形的一些常識都搞不懂,到現在還不知道什麼叫Gamma值,到現在我還沒遇到幾個真正把什麼叫「白平衡「搞明白的人。可是這不妨礙他們不斷遊說哪些冤大頭去用最新最好的數字攝影機。

這樣的攝影師多了去了,只要跟他們說膠片,他們整個身子就緊張起來,彷彿做好了戰鬥準備,因為這是他們的軟肋,他們自己也知道。現在我學乖了,不聊這個了。於是就聊數字圖像,可是,也聊不下去,他們最多知道幾個名字而已,其餘的一概不知。

我想說的是,你們真的懂電影攝影嗎?

圖片攝影界,這種人就多了去了,幾個人湊到一起,你仔細聽,幾乎沒有人談論對攝影畫面有何心得,只要見面,一定談器材更新換代。說明什麼?說明根本不懂圖片攝影。

電影攝影從來就不是一個膠片原理學,電影攝影的理論主要是對光線和色彩,構圖的研究上。不是器材研究學。
別的國家我不知道,在中國,大談膠片必亡的人,大致5%的人是在真正說電影攝影的內行人士,論及膠片的前景,字裡行間體現對電影藝術的尊重,剩下95%的人,是在說生意,保飯碗,我打包票,這些人對電影攝影和畫面一無所知,他們只不過害怕被別人說不懂,只好拿器材說事。

泛濫於影視圈的這個習氣,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 nobody knows anything. 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膠片攝影機不能完全被數字攝影機取代,即使這個世界上沒有膠片了,數字畫面也不可能取代膠片畫面。

我這裡沒有隱含一個前提:膠片畫面優於數字畫面。
我只是說,數字無法取代膠片,即使以後根本沒有人知道膠片這回事,也是如此。

我一直堅信,照片的數量和質量是成反比的。你越是很容易拍,你越是難以出好照片,因為你沒必要思考。

膠片攝影機,她的不直觀性,使得你在拍之前你會思考,你會衡量和評估結果,這一點,數字攝影機都不提供,直接看,看著好了就拍,容易是容易了,可是質量卻沒上去。

說個好玩的例子,某次我和我兄弟在四川秦嶺拍一個電影,把攝影機架好了,準備拍一個群山的空鏡頭,突然左邊來了幾輛車,下來一群人,長槍短炮的都拿出來,我走過去,問都是什麼機器,他們得意起來,說哈蘇,寬幅,數字背等等,光機身十幾萬不止,我點頭媚笑不止,他們嘆息道,你們這些拍電影的人啊……玩不起的。言語間頗輕視,我小心翼翼的說:大叔,你剛才拿那個測光表拿錯了,你對著群山指指點點,用的是亮度表的測量方法,可是你測光表的檔位設定在照度表的位置,要麼你搞錯了,要麼您還是不會用測光表吧!
那名大叔登時瞠目結舌,口中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忙調轉話題說,你那機器多少錢,彼時我用的是Arri 535B,我據實相告,加鏡頭一千四百萬左右。
大叔不做一聲,幾個人收拾行李溜之乎。

好吧,膠片攝影機對比數字攝影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炫富「。


你好,我是一個廣告導演。我剛從事導演工作的時候,大部分用35mm的ARRI 435,也會有預算緊張時用超16mm。這會導致一個問題:成本。具體是:35mm膠片1280-1680元/卷(柯達富士不同型號),沖片500元/卷,膠轉鎡1800-5600元/小時(不同調色師傅),一支30秒的廣告,大概會用5-10卷甚至20-30卷的膠片,這對於成本不高的廣告片來說,耗材上有負擔,而且?片一定要先進行膠轉磁才能進入剪輯,所以TC時間也會較長而增加成本。 正因為如此,作為導演,會先進行不斷的試戲,務求可一take即中,這會產生三個問題:演員的某些靈氣表現很容易被消磨掉了,沒法捕捉一些「意外的驚喜」,一些靈感乍現的鏡頭被放棄掉。 後來的Red、Alexa的出現,因為成本大幅降低,機器越來越輕便,我們可以大膽地嘗試,拍攝一些「亂七八糟」的鏡頭,讓後期剪輯的可能性大增。除了前期拍攝,數碼還推動了整個後期製作的發展,例如以前全國最高級的香港Digi-Digi的膠轉磁,因為是物理調色,只有八個通道,現在隨便一個數碼調色可以有無限個通道。 在數碼高清出現了接近十年的今日,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數碼攝像機已經在技術上全面超越?片! 這並非只是器材上的升級,而是一次革新。 我認識的所有職業導演、攝影師、雖然很多人業餘還玩膠片,但無不為數碼的出現興奮,因為擴闊他們的空間,這讓導演、攝影師、剪輯師、動畫師的整體職業水平突飛猛進。 那些嘴裡說什麼「數碼沒有膠片有味道有質感」的人,要麼是沒有接觸過高級的攝影團隊和調色團隊,要麼只是在扮演著資深和有個性藝術追求。(呵呵,會不會有點刻薄) 如果要說今日膠片的價值,我認為,好比機動車發明了,自行車的功能被機動車取代了,但仍然有它健身、便宜、便捷的特點,暫時不會被淘汰,但已經無法和機動車比,失去了無限發展的空間了


我上次聽了呂樂(呂樂_百度百科)的講座,他說:
膠片現在拍起來比數字畫面更好。因為膠片是物理的,成像後顆粒是隨機地在分布、變化。而目前的數字機,不論像素多高,像素點的陣列分布本身是不變的,導致了連續的楨之間產生了能被人察覺的呆板。目前,法國的阿通Aaton正在做努力,把數字機的成像通過連續、隨機分布像素點來實現更豐富,或者說更接近膠片效果的表現。

「膠片質感是由於膠片不規則的顆粒讓我們更習慣了。數碼的就是這種像素不動的死板。現在人們也在研究讓像素不規則運動。」

他說:「數碼在未來一定會取代和超越膠片。」並且他也在參與數碼的創作,比如最近熱門的短片《一維(美好2013:大師微電影)》。他認為這種數字拍攝使後期的空間變大,使導演能夠更大程度地控制畫面,就像是在空白的畫布中繪畫一樣。


伍迪艾倫最新的電影也用數字了。沒用過膠片機攝影機,試著答一下。膠片時代,一個攝影師對畫面是有絕對的權威的,最終呈現的畫面,應該只有攝影師自己知道,這個就是一次一次的經驗,換到數碼時代,監看方便,門檻低了,國內很不好的現象就是,通通扔給後期解決,天不藍,後期調,那地方曝了,後期調,導演可以不懂這些,但是很多攝影師也不懂,在拍的時候,最終的畫面自己是不掌握的,光比啊,色彩啊,這種後期真的是調不出來,很多人口中就是前期反正拍灰的,後期都能整,有些廠商宣傳也是自己的機器寬容度能到多少多少檔位,過曝了也沒關係。就像我了解,迪金斯,盧貝斯基都是自己做Lut,參與調色的,對於他們來說,拍個膠片和數字,依舊還是稱做攝影指導,依舊能對自己的畫面做到絕對掌控。國內你叫個老攝影師,膠片時代過來的,真不一定會去弄,我近幾年看的國產片,真的是年輕攝影師拍的比老攝影師好。今年看的火鍋英雄,攝影畫面上的技術指標應該是我這兩年看過的最好的一部。
回到話題,膠片肯定牛逼,現在所有攝影機廠商和牛逼攝影師的目標都是我這部數字片能夠最大的接近膠片。數字也有自己的魅力,想要玩好真不是按個紅色按鈕這麼簡單的。


推薦一部紀錄片,叫Side.By.Side.2012.陰陽相成 基努里維斯拍攝的關於膠片與數字攝影的紀錄片
Side.By.Side.2012.陰陽相成 基努里維斯拍攝的關於膠片紀錄片,各種好萊塢大導演出鏡

基努里維斯作為參訪人問了好多好萊塢的至尊大佬,以及行業內大量的專業人士,這應該是我看過出鏡好萊塢名人最多的一部紀錄片了。


只說一句:數字時代就應該干數字時代的事


膠片和數碼,就像毛筆和鋼筆一樣,沒有誰更好,只有誰更能適應時代。

用毛筆的美學體系和標準去要求鋼筆,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美學標準。工具是為藝術創作服務的,如果沒有毛筆你就不會寫字,那隻能說明你不會寫字。

另外,從書法角度來說,毛筆字寫的好,鋼筆字一般來說也都很好。反過來卻未必。膠片和數碼的關係也差不多。無他,基本功的要求不一樣。但這一點不能證明誰更牛逼。因為牛逼與否,要看你的環境和具體要求。

我經歷過從膠片向數碼的轉換,從電影拍攝和製作流程來說,無疑數碼是更便利的。至於說儀式感云云,我覺得還是在於使用工具的人吧。羅傑·迪金斯也使用數字攝影機,《007之天幕墜落》以及《邊境殺手》就是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的,但仍然具有令人難以忘懷的質感。

基本上,年輕一代電影人的膠片情結相對沒那麼明顯,因為沒有歷史包袱和沉沒成本。失去的是傳統,但同時迎來的屬於他們的時代。


-
沒有一個導演會喜歡膠片,相信我。
史派克.李說的好,(大意是)「當我可以重來一萬條時,我就不會懷念膠片了。」

那些說他懷念膠片的導演,不過是一種對傳統的尊重和惋惜。

膠片能作的事,沒有一件,數字作不到。(下面,附上特例)
數字能作到的,膠片卻作不到的事,坦白說,多到你數不過來。

總之,卓別林的電影藝術,高度無人能及。
但,我們都不是卓別林,我們只能忘掉默片,繼續向前邁進。

-----------------------------------------------------------------------------------

ps:

當然,還是有例外的,除了「直接動畫」和「純粹動畫」外,我想不到膠片留存的理由。

via : 實驗與混合媒材動畫之探索

直接動畫(direct animation)和純粹動畫 (absolute animation)。

直接動畫:指無需透過攝影機來執行製作過程的無攝影機動畫(cameraless),即直接在底片上用繪圖、刮擦等方式作動畫。連?萊(Len Lye)可說是直接動畫手法的開創者,諾曼?麥克拉倫(Norman McLaren)師承他的觀念和技術並將之發揚光大。美國實驗電影作者史丹?布萊克治(StanBrakhage)亦大量採用直接在底片上作畫的手法,他的《蛾光》(Moth light,1963)一片中甚至將蛾的翅膀、花瓣和種子直接黏貼在影片膠捲上,呈現出特殊的質感。

另一類型則是指在攝影機底下直接創作,有別於傳統手繪動畫之事先構思好畫面,並經過測試才進行拍攝的過程。直接動畫於創作實驗中,作者常隨著材料的特性即興創作,每一個畫面完成後便無法重新來過,最後只剩下影片膠捲。以砂動畫創作著稱的卡洛琳?麗芙(Caroline Leaf),其創作方式即屬於此類型。

-


用膠片拍電影讓人感受到電影是一門手藝。It"s like a crafting art.
至於數碼,比較方便。
像我這種已經處於數碼橫行的年代,只是略涉膠片,談不上有多深刻的體會。
但是當柯達關閉了網路銷售的時候依然有點黯然神傷。
當洗膠片要遠寄加州的時候依然有點落寞。
永遠不會忘記因為膠片工藝的複雜,拍攝時所有計量都要算準確的嚴謹。
並以此警示後來的一切拍攝。
膠片像是一道門,接收過洗禮的才能稱為電影的門徒。


來來來~~講點冷門的區別~~製片操作角度的~~如果看不懂很正常,哈哈哈哈。神馬畫質啊,趕腳啊~~跟本答案毫無關係~~~

區別不少~~手機碼字,我胡亂碼,你們胡亂看~~~

1.成本。膠片的成本很高,非常高!!我好幾年不拍膠片了,我最後拍的時候是不到2000塊一卷,400尺,(每尺25格好像,記不清了)。一本片子就能拍四分鐘左右(不包括升格降格的情況)。所以那個時候拍攝是真的,真的,真的在燒錢啊!!!數字沒有這個底片的費用了,用硬碟就行了,基本可以忽略了~~

2.後期。膠片更麻煩。至少是多了一道沖印的工序,一本要六七百的沖印費(也記不清了)。後基本要轉成數字中間片(可以理解為掃描底片),又要出錢!!數碼攝影沒有這兩個工序,處理得時間和費用上省掉很多~~

3.儲存和運輸。膠片超麻煩!!!超麻煩!!超麻煩!!!內行講話,膠片就是鮮肉~~保存的溫度和濕度都是有要求的,還有保質期?(ˉ﹃ˉ?)。沒拍的生片就已經夠麻煩了~~~拍了的生片有行話講叫定時炸彈 !!要飛速送到沖印廠,過一遍藥水,洗出來才安心!!這玩意過安檢還不能過X光機,要放到暗袋裡用手檢。坐飛機送膠片要提前好幾個小時出發(?_?)?? (??  ̄?? ̄? )?? ??!!

4.現場拍攝的流程。前面說了,膠片很貴,現場當然不能想開機就開機,每個鏡頭先排練明白了,才能實拍。實拍的時候特別緊張,如果是技術性錯誤,比如交點沒跟上啦~道具走神啦~場務沒看好圍觀群眾啦~~不用導演急,製片准先嚷嚷!為神馬?!且不說拍攝進度的是,膠片這幾百塊是沒有啦~~ 現在拍數字呢?!嘿嘿,隨便,想拍幾遍都行~~反而,拍的沒有以前緊張了,也沒有以前快了,這是真的。

用的來說,數字是個進步,大大降低了影視製作的門檻~~也是整個只做流程方便了很多~~成本降低了很多。
但是在國內工業流程不完整的情況下,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讓很多人忘記了這個工作的嚴謹性~~


使用膠片拍攝的那種質感是數碼所沒有的,永遠也不會有

我相信質感在未來一定會通過技術手段成功的模擬出來,有可能是我們現在的技術水平和知識儲備想像不到的方式。否則,這就有點陷入神秘主義了。
首先,這種區別應該由熟悉膠片機的人(本問題的目標答主)來感知,並用可以儘可能量化的語言描述出來。
其次,在數碼合成後,應該把兩種技術拍攝的成品進行盲測,讓人們僅憑感覺進行分辨,此外還應該有一些更加專業的技術指標都要達到一致(雖然我不知道用什麼技術指標來衡量,比如說,照片上磨砂顆粒般的大小,顏色的色相和純度什麼的)
這樣,我們總能使數字技術趕上膠片的效果。
技術一方面抹去過去的舊習慣,一方面創造更加舒適便利的新習慣。但我堅信,前人留下的美好的東西,後人也認為是美好的,那麼後人一定也知道怎麼做出來,製作這樣美好的技術一定可以傳承下來。
讓美好的東西成為絕唱,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是很可悲的事情。我贊同膠片被取代,但我不贊同人們必須適應數碼技術的畫面感覺,忘掉膠片的畫面感覺。這是一定可以被數碼技術所成功模擬出來的。


就拿我非常有限的拍攝膠片的經驗來說,膠片攝影機的整個使用流程的確是非常的繁瑣,首先你要預估你得花多少尺的膠捲,算好shooting ratio 之後從柯達那裡購買,價格也非常的昂貴,一卷400feet的16mm的要120usd,不含稅,而且聽銷售說2014年初又漲價了。

拍攝過程中也和數字不一樣,必須有一位專門負責load film的攝影助理來做裝膠片,雖然是一個小職位,但是整個劇組的命都交在他的手上。萬一出了差錯後果導演只能哭了。拍攝的過程是使用數字攝影機和膠片攝影機的最大差別,那就是莊嚴感。 數字機可以反覆重來,而膠片機在dp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就在燒錢,所以劇組每個人每個職位都會嚴正以待,不能允許自己有半分差錯。這個莊嚴感是數字機永遠不可能替代的。
拍攝完後要小心的保管爆過光的膠捲,把它們和沒有爆過光的分類放好,然後附上自己的硬碟,嚴密包裝 快遞去LA的burbank.還要和調色師預約時間來膠轉磁的同時經行最初級的調色。

那麼現在的數字機能否完全取代膠片機呢?
就s35畫幅左右的數字攝影機是都可以完全取代膠片機的, 不管是sony f55 還是arri alexa ,他們的色域、寬容度已經完全達到了膠片被洗後所能達到的數字效果。通過達芬奇精細的調整也可以模擬出膠片的菲林感。但如果拿65mm或者70mm膠片來說,可能艾麗莎還不夠好

那麼為什麼既然數字機可以完全取代膠片機每年最佳奧斯卡提名還有那麼多膠片電影呢?
有一點,是因為好萊塢那些大DP,大製作並不缺膠片,也不缺錢,更多的時候都是柯達和好萊塢片商的某種程度的合作,膠片取之不盡。我如果是導演或者dp,我也願意用膠片。

不過客觀的說,願意用膠片的人的確是越來越少,相信再過十幾二十年,等ASC這幫老頭都拍不動的時候,估計就是膠片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


很多宣揚膠片好的,實際是數碼後期技術一塌糊塗。

PS:我暗房泡過三年。


因為諾蘭拍的都是IMax65和70mm在這個畫幅上目前數字機還無法全面超越膠片機。


膠片唯一的價值就只剩情懷了,數字攝影機已經全方面超越膠片,這個問題可以類比膠片相機和數碼相機。


謝謝邀請
首先說下電影工業的發展問題.
電影的的發明
1895月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鋪辛路十四號的「大咖啡館」地下
室中第一次公開售票播放電影,標誌著電影的正式誕生。
電影,其實就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的,不管是剛開始的黑白無聲電影,還是黑白有聲電影,或者是彩色電影,都是科技的發展促進的結果.
那麼這跟電影膠片機和數字機的區別有什麼關係呢,當然啦,數字就是科技發展的結果嘛
首先是膠片
我就說兩個問題,一個是寬容度,一個是色彩
假設一個問題,人的眼睛能看到的色階是一百個階段的話,好的膠片能達到十個階段.而且還得是從最亮到最暗都很好的部光,才能完美體現,膠片體現寬容度是靠化學物質的密度來決定的.
色彩也是一樣,不一樣的膠片,用途不一樣,電影普遍用35毫米尺寸的膠片.正片,負片等等,不同的色彩體系公司做出來的色彩也不一樣.並且不同的顯影過程,還有保質期問題,都會影響色彩的變化,因為是化學物質嘛.
所以導演喜歡膠片,是因為膠片表現出來的色彩感很獨特,更有不可預料的驚喜.比如陳果的電影

然後數字機
數字機的感光元件是什麼,就是一堆的像素晶體堆起來的,說多少萬像素,說的就是這個.但是也會產生一個問題,你一個4分三英寸的感光元件放2000萬像素跟全畫幅(35毫米)比,哪個更細膩?當然是全畫幅啦
數字機的寬容度能有多少呢,我記得以前標清的機器,能有個四階段就不錯了.現在全畫幅估計能到八級吧,阿萊的頂級數字機.因為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
色彩方面,數字機有更多的可操控性,也更簡便,因為合成啊,調色啊等等高科技手段來實現的畫面就必須要簡便的操作跟更大的可操作性,雖然膠片轉數碼編輯也可行,但是總是會有損失.
現在用數字機拍攝出來的東西色彩方面已經能達到膠片的效果了,但是他會始終很難有膠片的韻味.
你說數字會不會超越膠片?
柯達都倒閉了......
你們說呢?


電影創作和其他藝術一樣,是進入材料、體驗材料、使用材料的過程。這和你寫書法的時候,是在探索筆、墨汁、宣紙的材質以及他們之間的反應,然後將這些體驗與試圖表達的內容建立聯繫,一樣。
說回數字和膠片。數字能不能模擬膠片的「畫質」?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雌雄莫辨,而且更加自由。
但是,為什麼要模擬呢?一種全新的材料,意味著這門藝術迎來全新的探索時期,需要無數創作者重新進入,相互交流,取得共識,創造出基於這種材料的全新的內容與工具的關係。
所以「數字總有一天能達到膠片的效果」是句屁話。模擬膠皮的所謂「膠片感」?數字不需要。一種新材料,有屬於他自己的嶄新未來,這個未來與被取代的材料無關。

唔,跑題了,抱歉。


樓上各位都說的很好,我就稍微補充一下吧,基諾里維斯去年剛好拍過一個紀錄片叫做 陰陽相成 Side by Side(豆瓣) ,在片中他採訪了很多知名的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相信片中各種大腕的解答可以給LZ一些啟示。


推薦閱讀:

拍照的意義是什麼?
異地戀婚紗照有哪些有趣可愛的創意?
如何拍攝好看的偽娘照片?
閃光燈變焦是否有意義?
在地球上觀察星星的軌跡應該是圓的,為什麼有一些星軌圖上會是橢圓,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軌跡?

TAG:電影 | 攝影 | 膠片 | 攝影技術 | 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