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可以做好marketing嗎?
可以。人可以內向但不可以封閉。
1,很多內向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內向,或全方位的內向。
我們常常見過一些人,在人群中很安靜,私下很活躍;或者,和一些人少有話講,對另一些無話不談。還有些在特定情境下內向,但遇到不同場景和話題,則截然不同。真正對任何人、任何事、在所有情景下呈現的都是內向性格的人,所見真的不是很多。很多人只是對你內向。
所以針對實際場景,很多自我判定為內向的人,在Marketing這個場景下,並不是真正的內向。這些人熱愛創意,喜歡廣告,分析人們行為喜好,好奇心充盈,出於對知識的渴望,常常處于海綿吸水的吸收和整理狀態。這都是對Marketing必不可少的特質。
而我們大部分時候的主動或被動社交,都不一定跟上述領域吻合,可能是身邊人事,可能是純然自我放鬆的調侃。在這種情景下的內向,我並不認為會對Marketing本身領域質素產生決定性影響。
2,內向不影響人對信息的吸收和理解,封閉才是。
封閉和內向完全不一樣。一個內向的人,內心有可能非常open-minded,一個外向的人,看起來非常開朗樂觀,但是內心有可能非常封閉,或者狹隘,或者judgmental。這樣的例子,見得真的太多了。
我尊重且不評價他人的價值觀。僅針對Marketing這個領域,封閉的個性是一定不合適的。
封閉往往導致先入為主的排斥,且帶有預設立場。封閉在很多時候不能導致積極的、堅韌的心理狀態,而且會減少好奇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但是對Marketing的人,對生活無休止的熱情,對世界的好奇心,並且令這好奇心不停留在「尋新找樂」的表層,而是探究其後的成因根源,是非常重要的素質。
3,市場人最怕封閉。
市場人最怕封閉,更怕「外向的封閉者」。
「外向的封閉者」在很多時候,表面上滿足一切市場人的質素,因此很容易被當成「也許是這個領域好苗子」。但實際上,他們的熱情留在表面,他們的探究難以持久。他們對錯綜龐雜的市場信息的理解,維度常常很簡單,且一般沒有結構和體系。
我看到有些人,即使是國外考察,對所在國家沒有一點深入的興趣。那市場考察,其實是觀察門店開設情況、同業廠商位置布局為何。從展會到活動,是機械式的參照同業,大致從幾個外部指標的條框中,無創造力的依葫蘆畫瓢。研究市場,其實在非常少而淺的維度上,去證實和證偽。行為只是數據,行動只是外殼,走馬觀花,霧裡看花,這是不滿足的。封閉的人其實很多很多。
市場人最怕封閉。表面的封閉易於察覺,隱性的封閉難以自知。
從人生上來講也是如此:健康的孩子對所有事情感興趣,一個水窪一個氣泡會歡樂半天,所見之物皆新奇。成年人的熱情消磨待在熟悉的領域中,所有場景套入過往的印象與判斷,這都是廣義的封閉,需要避免、去主動打破自我的安逸舒適。
4,對內向的Marketing人而言,對溝通能力要求其實更高。
專業溝通和非專業領域溝通是截然不同的。溝通也不是說話。後者可以是人情世故、關係維持、甚至單純的放鬆娛樂。但前者溝通具有非常明晰的目的性和導向性。
縱使是內向的市場人,他可以減少的是非專業領域的溝通。但是專業領域的溝通,依舊不能少,不可避免。除了工作上的討論,也包含對目標用戶和客戶的交流。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借用這個概念,市場人需要去發現這些隱藏的需求,見微知著。在龐雜的、不確定的潛在客戶群中,敏銳的捕捉到可以探索的方向,靈活的發現可以證實的線索,大膽的否定足以證偽的判斷,提升認知的層次,回應成具體的內容結論和策略,這些,都需要更高的溝通能力。而內向型的人,因為敏感和聚焦,有時候或許有可能在這塊挖掘出更大的潛力與優勢。
答案自然和其他朋友的回答一致:可以,但並不一定可以做好。反過來說,外向的人也可以,但並不一定可以做好。性格並不是能不能做好最關鍵的因素。
簡單介紹一下自己:高中文科,本科學的金融,畢業後進入一家食品飲料細分行業領導的美國快消公司,現任品牌經理,做的是最根正苗紅的Marketing。
經驗主要來自於自身體驗以及諸多同類公司過來的同事(寶潔,聯合利華這些你懂的)的分享,僅代表Marketing作為核心部門,能對公司業績產生極大影響的快消行業。歡迎批判、討論、提建議。
之前一個寶潔過來的senior leader給我講過一個寶潔、也是他個人選Marketing小朋友的標準:1. Thinking 2. Leadership 3. Creativity。我覺得還是很好的框架的,就不自創了。Thinking很難定義,就是一個「思想」,這裡面包含思考的廣度、深度、邏輯性等等。這是做Marketing的基礎,沒有好的Thinking的人是無法在Marketing立足的。作為一個品牌的管理者,策略的制定者,資源的使用者,不能很好地分析過往數據,挖出問題原因,識別生意機會點,寫清楚各種消費者調研,品牌溝通,包裝設計的brief(明確自己的項目目的)來指導跨部門和agency的工作,是不可想像的。說白了,這部分很像諮詢公司做的事情:定義問題,分析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完完全全一個知識密集型的活。當然,Marketing不能制定完策略就拍屁股走人,執行也得做,而且得非常作得做。正因為這樣,Marketer往往不是那種性格張揚浪漫幻想腦洞大開的的文藝青年,因為50%的工作職責都是理性的邏輯的嚴謹的,你的方案天天擺在各種部門各種層級的人面前看,不事實導向不嚴謹不邏輯早就被別人插得體無完膚了。所以,Marketer里有很多純種理科背景出身的人,這些人往往性格不一定很外向,主要特點是邏輯嚴謹,思考全面且有深度。
但如果各位熱愛Marketing的理工同學看到這裡心花怒放,接下來撒一點涼水。區分Marker和Scientist的主要地方,在於是否有很強的leadership。這個詞大家不陌生,是個人是個組織都在講,但企業不是科研機構,特別是實業,再漂亮的品牌策略,爭取不到必要的資源並且高質量地執行出來都是空。這點也是Marketing和諮詢比較大的一個區別點:Marketing用腦沒有諮詢那麼費,嚴謹程度也沒有那麼高,但是需要你drive for result。一個公司往往不止一個品牌,品牌之間就跟銷售的城市,渠道之間,是要活生生地撕逼搶資源的。不想為自己品牌爭取最多資源和支持的品牌包工頭不是好人精。你怎麼遊說,怎麼鼓舞,怎麼跪舔領導、跨部門給你最多的資源支持,很大程度決定你的策略能實現到什麼份上。另外,在大外企里,Marketing往往是公司里接觸老大、以及被Global Brand Board影響最大的。舉個典型的例子,一個品牌經理想要實現一個還算比較重要的想法,需要搞定高級品牌經理(往往是品牌經理的直線經理),品牌總監,市場部VP,總經理還有Global品牌總監,Global strategist,Global Marketing Property等NNNN個人。這些人的想法,100%是不一致的!因為他們的立場不一致,屁股決定腦袋!這時候真的是什麼技能都能想出來:狐假虎威聲東擊西以退為進大拍馬屁草船借箭自殘一刀等等...而且這時要是沒有政治敏感度,拎得清局勢場合,一句話說不好、一封郵件寫不好,得罪的都是高層,最後受傷的都是自己。那場景,叫一個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你問,個么直接搞定級別最高的不就行了?問題是你不能直接找總經理啊,而且總經理也不理你個小屁孩啊,而且你難道敢直接拿總經理來壓你的老闆,老闆的老闆,老闆的老闆的老闆嗎?各位爺都得伺候好啊!你可以設個宴,把他們搞在一起讓他們自己獅子吃狼,狼吃狐,但你一個小白兔自己瞎去和猛獸接觸不就是自尋死路嗎?!具體做項目的時候,你讓agency加班把活做出來,人家說肚子痛家裡人出事了你們好沒人性你怎麼激勵他們把活完成?而且人家也很清楚你在公司的地位,根本影響不了他們的合同,你那些苛刻的要求也不會特別屌。還有跨部門的衝突,你要drive growth,讓品牌gain share,財務說你的毛利和凈利太低,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你看數據看到店內執行不到位,報告里提出點讓銷售改進,人家說老子都做得好好的,你一天關辦公室屋子裡看點調研公司不準的數據也敢指手畫腳?都是衝突管理啊,都是打造高效團隊啊,都是激勵他人啊。而且所有的領導崗位都大同小異,Conceptual Skill,People Skill最重要,而專業技能往往排在後面。Marketer後成為領導,develop people, build team, political savvy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綜上,腦子單純一根筋不能隨機應變不懂人情世故不諳政治之美的人並不適合做這個東西。擅長這種的人,往往不是只埋頭讀書的,家裡面往往不是在公司的或者自己當老闆的就是搞政治的,中學大學裡也是各種社團各種活動的。當然,我只是舉了一部分例子,在外企還是以工作導向的,好多其他單位里那種獻出自我獻出青春的事還是比較少的。但這裡面的有效溝通、人際交往、協商、談判、衝突管理、激勵他人等等能力都是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性格內向的人往往在這方面會吃一些虧,但是這些東西都是技巧!都可以修鍊提高的!關鍵在於摸爬滾打積累經驗。外向的人不一定能把這些掌握的很好,內向的人也未必不能掌握的很好。畢竟大家都是幹活領工資的,不是沒事瞎哈拉哈拉的。所以,一定要有信心!我也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MBTI測出來70%的Introvert,也走過一些彎路,但是吃虧後我充分重視這部分,不斷努力提高,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千萬不要讓這部分成為個人發展的掣肘。
第二部分都是血淚史,忍不住多寫了一些。第三部分對於Marketer來說,大概佔15%吧(所以Thinking 50%和leadership 35%才是Marketing的立身之本),也是別人眼中的Marketing:Fancy、充滿創意的廣告、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腦洞大開的人等等。但是!我要說,如果說有好的Thinking和leadership能讓你成為總監,甚至VP的話,獲得一切你想得到的物質和個人發展的報酬,creativity才是區分「卓越」和「優秀」Marketer的關鍵。如果說相當一部分人對品牌建設還是有一定情懷的話,如果說你選擇Marketing是因為想要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你而有一點點不一樣的話,那麼creativity還是很重要的。某種程度上,Marketing is all about making dreams come true。雖然讓夢想成真的過程必須有足夠的資源、能力和外部環境,需要理性的推動,但人如果沒有夢想和腦洞,那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這裡的dream,就是一些別人不敢想的,想了也認為做不到的,但你敢想,而且能想一些別人想不到的辦法去實現它(這之中也需要leadership skill去讓別人支持你),這就非常牛逼了!Marketing不需要像creative agency一樣去想很多有趣的創意點子,但至少你得有足夠的水平來欣賞和評價這些點子,讓那些從業十幾年的老創意因為你說話的質量而認可你,而非你的地位。甚至有時需要通過自己的好點子去激發他們想更多更好的點子,所以Marketer也要提高自己創意的水平。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在搞數據、搞人,但總有那麼些短暫的時刻,我們在暢想未來,和跨部門以及agency一起make a difference。創意是非常微妙的,每個人身上都有創造性思考的能力,都能提出創意,另一方面哪怕是哈佛最牛逼的數學系學生也未必在很多事上都能有好的創意,所以這是天賦。大概每個人的創意都像DNA一樣寫在自己身體里,有就有,多的就是多,少的就是少,沒有的就是沒有。國際學校一年幾十萬的學費大部分都花在培養學生創意上了,可見這能力的重要,而且我深信工業社會之後的未來是右腦/直覺/模糊/反邏輯/文藝/體驗大放光彩的時代。創意與性格往往也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李白豪放,李清照婉約,一樣好詩好詞千古流芳。
綜上,Marketing不是科學,不是藝術,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活路,十八般武藝都得精通。性格外向內向對於能不能做好Marketing沒有必然決定作用,但企業本就講究meeting stakeholder (consumer, shareholder, government etc.) expectation, then make a profit。說到底,任何公司都是和人打交道的。為了人,依靠人,也成全人,特別講究溝通與合作,如果性格過於內向還是不太適合企業的,可以考慮科研機構或者獨立職業。現在一些成熟的公司Marketing的架構也加強了細分,比如專門做design或者communication的,那對於數據處理能力應該要求不高。我原本對做Marketing非常分裂的能力要求也吐槽無力,又要理性,又要感性,還要搞人,為啥不能分開找到最合適的人去做呢?但慢慢也適應了,也越來越喜歡這種多維度成長進步的狀態。管一個品牌就像管自己小孩兒一樣,你得教他數學計算機物理,你也得教他語文音樂美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至於你是個外向的爸爸還是內向的爸爸,對你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沒有必然區別,關鍵要投入,要有愛,幾十年如一日,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個人博客(求職、職業發展、快消部門介紹等)http://blog.sina.com.cn/ichinosekaze
有償提供外企(特別是快消和市場部)實習,求職(簡歷、群面、單面)及托福備考定製化輔導,價格公道,歡迎私信
相關內容提問,請掃碼
http://fd.zaih.com/tutor/588478079?utm_medium=588478079amp;zhuge_referrer=http://588478079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可以,而且你的性格也許會因為這個行業改變。
剛接觸這個行業的時候我也很嚴重地懷疑過自己,那時候年紀小,害羞又怕生,又灰頭土臉不好看,除了腦子之外和今天的我基本上就沒有一點關係。唯一算得上優點的就是喜歡收集和分析行業信息。
最早的時候對於social非常的膽怯,跟在帶我的人後面不說話,打招呼和做自我介紹都怯生生的。由於不好意思開口,為了能做到同等效果就很認真的聽和整合信息,後來帶我的老師說沒事多問問,多開口你能省很多事。不只是為了顯得討喜,更多的是為了講求效率,有時候交流可以很快的獲得許多你想得到的信息。
但其實反抗個性是一件很難的事,於是我默默研究數據看行業風口的變化,幫忙做營銷方案。我用了很多時間去觀察他人,分析他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對見過的每一個人都會做一個用戶素描。
這個過程我大概經歷了一年多,到了大三有了team的概念之後逐漸轉好,但是由於不太外向所以對做leader這件事推辭了好幾次。到後面就被調到了產品崗。準確來說產品的崗位讓我更加熱衷於主動去溝通了,因為技術、產品以及運營三方的協調、問題收納反饋都在身上,因為工作內容的改變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我的性格也越來越外向,溝通慾望就愈發強烈起來,加上之前那些好的學習習慣,那一年是我成長最快的一年。
前兩個月給人講課的時候遇見一個小姑娘,她問我說我很喜歡營銷這個行業,然後選擇了考研跨考這個專業,我已經很努力的在看教科書了,為什麼考試的時候看見那些問題還是回答不了?
我想了想說,你平時獲取信息的來源都是哪裡?
她說我只買了教科書,因為不認識人,也沒有人告訴我這些。我性格比較內向,是不是不太適合做這一行?
我想了想,其實營銷可能更加考察信息歸納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諮詢和行業消息並不會主動送上門來找你,你可以不去問,但你不能停止學習,每個信息都有可能代表風口的變化,每個事件的發生國民對它的看法也可以得出目標人群的改變。內向未必是一件壞事,但自我封閉和被動接受資訊一定是營銷的大忌。
我跟她說,很多年前我也從來沒有設想過可以站在這裡對著很多人進行一次溝通,很多事情並不直接與你的性格掛鉤。你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思維固化把自己框死在裡面,這很容易局限你的發展,至少在這個行業是很不利於學習和思考的。
我在做一個presentation之前也會緊張得直打嗝,要反覆做ppt研究大綱才能保證自己能夠講完這些東西。世上確實有一些天生的營銷人才,他們具備了marketing的最重要的幾個優點:自信、強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和領導能力,但這些也並非在後天努力不能補足的。
內向型的人如果將內向變為少表達多觀察多思考,只說用於溝通交流的內容,其實是很適合做這一行的,他們可以更加敏銳地覺察目標的情感需求,並且在思考中也許共情的能力會更強,這樣會使他們做事更加縝密,或許能夠在方案的細節和每個環節的推進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態度。
不要怕,在成長初期一定會有很多的困惑和不完美在,但正因為這些才說明你成長的空間還有很大,跟著市場成長或許能夠更了解市場,跳出來看市場,看自己,總有一天能成為一個合格的marketer的。
相信努力後是可以的。內向不代表不會溝通,而且溝通能力是可以鍛煉的,presentation更多看的是準備工作。
同樣是內向的人 當時是從accounting跳到了marketing 轉向挺大的 其實現在想想自己那時候也挺狂的 我轉專業之前 無數次問自己到底想好沒 你先記著你不是個外向又聰明的人 看你的presentation 還有team里的交流 你以後能hold住這麼多的group work嗎 你能有正確靈活的思想和清晰的表達嗎 但是最後還是轉專業了 覺得超級挑戰 我不好說現在這樣是不是對的 可是我覺得自己不錯 有時候不是自己可不可以 而是看自己願不願意 因為小宇宙總會爆發嘛 所以你只是需要一個能向前一步的動力
Marketing是幹嘛的?找到客戶,了解客戶,吸引客戶
內向的人是不是客戶?當然是!
那你說內向的人來做Marketing有沒有用呢?
作為老mkt,我告訴你能做好,而且mkt工作,能慢慢改變人的性格。另外八面玲瓏的人,未必適合mkt,因為客戶會覺得這些人圓滑,不可靠。
只要能有厚臉皮的心和走投無路的困境,其實什麼都能做好,真的。特別是像對marketing 這樣不是純技術性的工作。
請學習:
賣完了,清空了。
(圖片出自微博id: 笑噴了)
性格內向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心深處到底有沒有上進的性格,不同性格有不同處理事兒的辦法。我現在就打算學這個專業 我也是個內向的人 懷疑過自己。但是我發現我的思維方式挺適合marketing research,需要有強大的聯想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更需要對這個行業的市場有敏銳的洞察力。比如你是做電子產品的 除了要知道顧客更喜歡這些品牌的原因 還要了解顧客還有哪些需求(這應該是屬於marketing的購買行為分析)。當你的產品滿足需求而競爭者沒辦法滿足的時候 你的產品可能在其他concurrences中會脫穎而出。這就是對市場靈敏度的體現。准,快,狠。
不好意思班門弄斧了,拙見。不妥地方請無情指出來,謝謝。
想起我朋友說過的一句話:外向是你的社交方式。
內向的人固然內向,但是不代表沒有掌握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內向的人一樣可以與陌生人談笑風生,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只是在褪去了工作的壓力與社會的羈絆後,又進入了完全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寧靜。
很多表面看起來很外向的人,其實更多只是為了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而不得已做出的改變而已。
可以。
從媒體記者轉向甲方市場PR兩年,一直做2b領域。
我本人喜歡一個人待著,平時也獨來獨往,算是有些孤僻吧。但工作的時候正好相反,別人會覺得我開朗又健談。
甲方市場的崗位有兩個方向:C和B,可以這麼理解,C是用戶,B是資源。
C的工作範疇:做調查、寫方案、控制成本、對接供應商、把控執行環節、復盤執行結果等等
B的工作範疇:媒體合作、資源置換、leader包裝、參加行業大會、參與行業獎項等
B和C的工作偶爾有交叉,但不重合。B大部分對外,而C大部分對內。
性格內向和溝通沒有直接關係,只要把事情講清楚了就好。實在覺得邏輯有問題,用最笨的辦法:羅列1、2、3點。我曾經也是邏輯混亂,這樣下來訓練幾年基本可以勝任偏複雜的溝通工作。
當然可以,性格沒有絕對的內向也沒有絕對的外向,要看做的這件事情是否是他本人想要的!如果他想做這件事,再內向的人也會想辦法突破自己,所以沒有什麼適合不適合,只有想不想要!
完全可以。如果內向,但勤奮細緻,且內心強大,簡直是marketing的中流砥柱。但內向肯定限制某些討巧的機會。
對於我來說,不行。
和朋友聚會的時候總會說自己是一個很內向的人,雖然大多數時候都被嘲諷。但其實以我對我自己的了解來說,我的性格大概分為幾層,表面上來說我是一個稍微內向的人,但實際上我也樂於和人交流溝通,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場合,就算是上台做一個主題演講和彙報也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深層還是有一個比較根深蒂固的內向心理,我把它歸結於一些由於年幼時遭受的打擊而形成的深層自卑。這種情況可能會適用於大多數內向的人,即平時表現得不怎麼內向,但總有一根神經在把自己向比內向更深層次的地方。
畢業之後我做過兩份於銷售有關的工作,結果都不如人意。
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自己覺得自己不適合這類型的工作,或者說不適應銷售或市場的工作方式,比起來在工作上和別人相處來說,我更願意和自己相處。
可以,只要不是內向到無法與人正常溝通的程度,或者抗拒和人溝通。
marketing是個比較大的概念,分為不同的職能和崗位。
大公司除了最靠近客戶的營銷人員,還有很多的支撐崗位,比如項目經理(做展會,組織論壇等),對統籌和溝通能力要求較高。
有的公司marketing還有專門負責高管演講和發言的崗位,以及各種產品和市場營銷材料的撰寫,寫各種發言稿寫PPT寫營銷材料,還有負責做廣告的(平面和視頻等)。
也有做社交媒體的,做數字營銷的,還有做PR(媒體關係)的,也有做AR的(分析師關係)。
如果你是研究型愛鑽研的內向型,還可以去做MI,即市場洞察,但一般要有非常經驗,對產品和市場了解深入的人才能做這個崗位。
你要選擇適合的崗位,以及不排斥適當的改變。
就我的觀察,直接和客戶接觸的營銷人員以及PR不能太內向,外向是有利於工作的。至於其他崗位,似乎沒有很特別的要求,內向外向都能做。
補充一下:雖然內向也能做這些工作,但確實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要適當訓練自己去做更高效的溝通。可能會與很多人打交道:公司高層,公司各部門的同事,外部客戶,供應商,媒體等。
只要把自身的獨特性、優點發揮和暗示出來即可,不要盲目的去改正缺點,因為修正它對你的事業沒太大的幫助,實際上人很難改掉自身缺點。
譬如戒煙,對絕大多數煙民來說戒煙很難的,但鄧爺爺一輩子煙不離手,不戒煙也不影響他成為中國偉人。所以你只要把自己的長處變得更強悍即可。
可以啊 marketing還是偏內部工作的 讓你拋頭露面的也只是叫你溝通一下 又不是sales 看把你嚇的
你的內向是指?請舉兩個例子。
提問題最好不要用形容詞吧,較為量化的具體的詞會幫你得到更準確的答案。
你就不能去學編程嗎
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普遍存在的誤區。
包括其他答案也基本都在誤區里。
外向和內向的定義是啥?
詳細說明的話太麻煩,手機懶得打。
關鍵是不要把諸如溝通表達這些技巧作為是否外向的判斷標準好吧。看其他回復好多人都在這坑裡。
總之搜索了解一下就知道,外向內向跟marketing沒啥必然聯繫。
推薦閱讀:
※有什麼突破自我、解放思想、鍛煉膽量、增加魄力、磨練意志的好方法?
※為什麼有的內向者能夠「偽裝」成外向者?是如何做到的?
※「敏感」能不能成為一種健康的力量?
※喜歡看《夏目友人帳》和《蟲師》這一類型動漫的人,怎樣分析其性格?
※性格是天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