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自信的根源是什麼?
我是一個特別在意別人對我評價的人,一件事情我的做法遭到別人的質疑、不肯定的時候我就無法釋懷,而且我似乎總是用相反的思維來跟自己過不去,比如我遷就別人的時候覺得沒有自我,堅持自己想法的時候又覺得自己很不會為別人考慮。總是想做到方方面面讓任何人都對我滿意,但這怎麼可能?這是因為我缺乏自信,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肯定,像我這樣的性格不可能有什麼明顯的缺點(在別人看來),但是我覺得自己很累,我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第一,你要意識到別人無論對你說什麼,贊同或者否定,實際上呢,他們根本不在乎你到底做的對不對,他們就是那麼或者指責或者讚許一下而已。
其次,在乎別人的感受不是缺點,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別人可能不在乎,但是你在乎他們的感受,你就不會有意無意的傷害他人,在乎別人的感受是一種優點。
最重要的,你要分清楚那些事情是對自己重要的,那些是對別人重要的,對自己重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怎麼想,對別人重要的事情不管你覺得累不累你都要對別人負責。
其實,大部分事情你對自己滿意了,別人就會對你滿意,你越在乎外界你越覺得離真實的自己好遠。
領袖告訴我們,事情要一分為二的看。首先,題主描述的情況與我很為相像。我還是根據以上各位的總結在結合自己的情況剖析一下 (也許更多的是針對自己)。以上分析更多的對自己心理的剖析,我通過自己的實例來說明。
PS:我一直認為影響人的三大要素:基因、環境、時間。
1、家庭教育問題。
在我大學前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可能因為出身農村,父母的文化背景比較低,他們總是希望我一心學習將來做個有文化的人,除了學習其他都是浮雲。諸如要多交學習好的朋友,不要和那些喜歡上網或者各種玩耍的孩子們玩。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會很嚴厲的批評,每次單獨出去找朋友玩,他們都很嚴肅的問我去哪找誰玩,成績怎麼樣。
小結:行為活動受到父母約束,不能很自由的做自己想去做的事,以後會漸漸的覺得因為沒做過,慣性的認為自己肯定不行,也很少去嘗試,很怕做不好。
2、不夠牛逼,閱歷不豐富。
我一直是一個很害怕演講的人,我覺得台下那麼多雙眼鏡看著,那麼多雙耳朵聽著,那麼多人在思考,總有那麼幾個能發現我的錯誤吧。想到這我就越發的緊張,覺得自己是不是實力太差了,演講技巧不行啊。之後開始去讀書,然後抓住大學裡的很多機會去嘗試,去歷練。
舉例:大一的時候有上台講課的時候我積極報名,最後得到了2次機會——語文和歷史,對我這個理科生來說,這是我學的最差的科目。還有早上7點左右在主教學樓門前讀書,放下自己的恐懼與不自信的面孔,去大聲讀書,學會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到後來你會發現你都不會去看他們。
3、沒有支撐你自信的經歷(從第2點獨立出來,後來與朋友聊天中體會的)
前陣子和我一要好的朋友聊天,他在朋友圈裡是有名的「臭不要臉」,絕對自信。
我問他:「那誰誰都說你特自信,讓我也像你學習學習。」
他說:「我這個自信其實也不是絕對自信,我只是表現的特別自信,很多時候我內心也是不夠自信的,不夠堅定的。」
「那你覺得不自信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才能表現的這樣自信?」
「很重要的一點,是沒有幾個曾經成功的經歷可以讓你支撐起你,讓你變得自信。也就是活了這麼多年,你不能一下子想到讓你自己的佩服你自己牛逼的地方。所以有段時間我拚命的去跑步,從一晚上十幾圈到30圈,跑到後來整個人都虛脫了,肺都快炸了,還堅持跑,一直跑到整個人都不是自己的了,就算有張特舒服的床躺下也解決不了此時的傷痛,然後2個月他從150多斤減到120多斤,當然配合節食了。最後笑著對我說,雖然看我現在反彈到了160,但是這個例子就讓我覺得未來的路上一些小坎坷,我會對自己說我能行。」
我想起了那天看的《搏擊俱樂部》男主角讓自己嘗盡各種痛苦,有化學物質將手「致殘」,也有後來開車故意去出事故,若是連死都不怕的人,活著還怕什麼?當然這主要和內心的堅強扯上關係了,個人認為和不自信也不無聯繫的。
然後是自我認知。任何事情只有經歷了才會懂得,懂得了才會去改變,改變不了的再去適應。用勇氣去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來包容不可以改變的事情,用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年輕人擁有最多的就是勇氣,所以爭取去改變。
特別喜歡樓上的某些回答(引用如下):「自信源於自知,你需要知道你不可能取悅所有人,在尊重別人意願的同時,自己的意願一樣重要。」 在意別人的評價是因為你無法正確評價自己;試圖做到完美也是因為你無法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你困惑、你累,當然也是因為你無法平衡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程超)
「對自己重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怎麼想,對別人重要的事情不管你覺得累不累你都要對別人負責。其實,大部分事情你對自己滿意了,別人就會對你滿意,你越在乎外界你越覺得離真實的自己好遠。」 (imajeason)
最後總結一下:在別人的眼裡,我們可能是個乖孩子,很少做些過格的事,我們的活動很少,圈子也很窄。我們害怕,我們遷就,我們在意,我們無私,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抽象卻有力量,這股力量一直讓自己不快樂,覺得付出了很多、身心疲累,轉身卻發現這些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狀態。再說一句虛話:平衡自己的思考與行動,即做事不能太猶豫,也不能太沒大腦。
多來知乎!!!內心強大的人,可以被打倒,卻不會被打敗!
1,
依稀記得,小學2年級,有節課,老師讓全班的同學,每人上台講一個故事。
其他同學,都順利完成,輪到我時,卻腦子一片空白,說了個開頭,就開始混亂,最後,已結巴到前言不搭後語,無法講完,被老師奚落之後,蒙頭逃竄回了座位上。
此時,畫面黑白,老師的聲音形成回聲,在我心中回蕩。
『連個故事都講不好!』
『連個故事都講不好!』
『連個故事都講不好!』
。。。。。。
老師當時的這個批評,成了我童年的一個陰影。
而這個影響,至少延續了20多年。
這應該,是我能想到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非常打擊自信的時刻,也讓我從此恐懼當眾演講。
每當看到好萊塢電影里的主角,關鍵時刻,就會進行一段慷慨激昂的講演,激勵低迷的士氣,團結一起可以團結的力量,最終獲得勝利,我也感同身受,主角就是牛逼,就是懂得如何激勵他人,那種充滿自信的話語和肢體語言,讓你真真切切感受到,這樣的厲害的人物,內心真是強大。
激發了我也想成為那樣人的願望。
如何才能做到像他們那樣呢?
我嘗試過,模仿他們的說話語氣,姿勢動作,但總感覺有點畫虎不像反類犬,學不來。
我陷入了迷茫。
2,
後來,我看到了《肖生克的救贖》里的安迪,他是個被陷害入獄的階下囚,卻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憑藉自身強大的內心、永不放棄自由的希望、以及憑藉自身區別一般囚犯的金融專業技能,最終幫助他脫離苦海,奔向自由的國度。
再後來,我看到《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蝙蝠俠在被打到,囚禁在一個深井式地牢里,忍受著背叛、傷痛、絕望等折磨,他從一個億萬富豪淪為毫無鬥志的囚徒。這種落差,換到普通人早已崩潰。
而劇情的反轉,是他在地牢里,受到一位長者的啟發、以及想要拯救哥譚人民和好友,於是開始積極恢復身體,並嘗試爬出深井地牢。
屢次嘗試後,再次受到長者的啟發,要想逃出地牢,不能依賴繩索的保護,要用豁出去的精神,才能成功跳躍到可逃離的平台。
最終布魯斯韋恩憑藉自身的強大意志,逃出升天,回歸為拯救人民於水火的蝙蝠俠。
這讓我深刻理解到,一個人內心的強大,就是源自內心的堅強意志,遇到挫折永不言敗,他可以被打倒,卻不會被打敗。它不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它是一種真正的自信。
就像布魯斯韋恩的父親對他說的:跌倒,是為了讓我們學會站起來。
3,
那什麼叫做內心強大?
我的理念:內心強大=核心自信
內心強大就是擁有核心自信,不是自負,也不是自戀。
核心自信,是比一般意義上的『自信』,更加強大的狀態。
核心自信,不是偽裝出來的自信,也不是根據外在條件而有的自信,而是發自內心,散發出來的強大能量狀態。
核心自信,是不依賴於外在條件的自信,不受外界的影響。
並且因為內心強大,而擁有能轉變因果關係的能力,擁有逆襲的作用。(這裡賣個關子,篇幅有限,以後再講)
什麼是外在的條件自信?
最常見的例子:
我長得太矮,我喜歡的人都比我高,很沒自信,如果我長得高一些就好了。
我長得丑,沒人喜歡我,我只有整容變好看了,才自信。
我窮,讓我很自卑,我變得有錢,才自信。
我現在條件一般,我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了,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對象。
我覺得有車有房,才能娶到老婆。
那如何做到,不依賴『外在條件』而建立自信呢?
與核心自信,相對應的是『條件自信』,需要一定的前提才能自信。
『條件自信』主要分為4種,分別是大眾價值觀、裙帶關係、特殊技能、角色扮演。
4,
當我20歲出頭,意識到我需要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如何改變自身外在形象,扮相帥一點,會讓我自信。
於是,在資訊匱乏的年代,我把當時,能找到的男性時尚雜誌,買了個遍,學著裡面的造型,買了相對低廉的搭配,沒辦法剛畢業,沒什麼錢,一切只能講究性價比。
在鏡子面前,一站,猛然發現,比自己之前技術IT宅男的形象,做了361度的反轉,我成了當時IT型男(這麼不要臉的話,我都要吐了。)
總之,自我意識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更有魅力,至少做到了第一步,先讓自己看起來更帥氣一點點。
當時最喜歡的搭配就是,修身牛仔褲+休閑襯衣+休閑西服上衣,請自行腦補。。。。。
我發現自己,比同是搞技術的同事,更有型了一些,優越感油然而生。
可直到,遇見一見鍾情的女生時,我被打回了原形,在她面前,莫名的緊張,大腦里,不斷的自我過濾要說出來的話,可越篩選,就越說不出來,患得患失,想贏怕輸,別人給了機會,卻讓自己搞砸,悔恨,遺憾,糾結。
我這時,才意識到,我的自信,非常脆弱,像一隻光滑的蛋殼,一敲就碎。
直到後來,我知道了『大眾價值觀』這個概念,才明白我的脆弱自信來自於哪。
『大眾價值觀』的 自信,是否符合大眾價值觀的標準,來決定認為自己的自信是高是低。
比如說,你今天買了一件新的襯衣,覺得非常好看,你的自信是不是會變高一點?
又比如,今天你買了一輛車,你會不會自信更高一點。
再比如,你今天買了一套房子,自信更高了,當然有幾十年房貸壓力的另算。
因為,大眾價值觀說,有車有房是好事情,是高價值的表現,穿好看的衣服是自信的表現。
如果,你滿足了這套要求,你就符合了大眾價值觀的標準,自信就變高了。
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各種明星代言的廣告,潛台詞都是想告訴你,用了我的產品,你就自信了,你就牛逼,快來買吧。
幾年前,陳冠希代言的某種男士香氛,類似於去除體味的產品。廣告賣點,只要用了我的香氛,可立刻變成萬人迷型男,這種香味可以瞬間吸引美女。
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這樣的產品,絕對會像偉哥一樣暢銷。
這種自信能持續多久?
一件新襯衣的新鮮感的自信,大概也就能持續幾天到一星期左右。
一輛車,一套房時間會更長一些。
一般來,說價值低,時間短,價值高,時間稍長一些。
5,
第二種條件自信,裙帶關係
現在的中國社會是人情社會,是關係社會,如果你有關係,可以走後門,節約時間、成本,加快效率。
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就慢慢習慣於依賴群體才行動。
我以前參加社交活動,如果沒有和朋友一起去,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害怕一個人勢單力薄,萬一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照應,久而久之,獨立性就慢慢退化了。
到了陌生人多的場合,我發現,只要當時狀態不好,就很容易躲在角落裡,默默的玩手機,不敢和別人打招呼,不懂如何融入一個新環境,時間一長,就會越來越覺得沒意思,索性就在家裡宅著。
而如果,有人主動熱情找我聊天,也會慢慢的放開自己,能聊一會,但也僅限於,周圍的幾個人。
如果,有自己朋友在場,尤其是那種比較放得開,能量氣場很足的人,我就會容易被帶動起來,但下次沒有這個朋友在,就又會變回原形。
這讓我意識到,在社交時的狀態,很依賴於周圍人的反應和帶動,所以,裙帶關係也是提升自信心的一種方法。
就連『你瞅啥,瞅你咋地』這樣的行為,都會涉及裙帶關係。
你一個人很慫,不敢瞅,但你有一幫人幫你瞅,你是不是就瞬間自信了。
6,
第三種條件自信,特殊技能
我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擁有某個技能,或在某方面,相對擅長和有經驗,你在使用這個技能時,會感到有自信。
有一次,我們一群朋友聚餐,其中一個人,是朋友的朋友,連名字叫什麼,我都不記得,因為很沒有存在感,吃飯時都沒說話,很內向。
飯後節目是K歌,在進入包廂後,我發現,這位朋友,立馬變身麥霸,踴躍的點歌和唱一些比較豪邁、激昂、高難度的歌曲。
我能感受到,KTV變成了他的主場,唱歌是讓他展現自身價值的特殊場合,幾曲之後,他也明顯話多起來。
後來,再次遇見時,發現他日常,就是一副內向不愛說話的狀態。
可能會有人說,內向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很有熱情,平常都是處於安靜的狀態,這和自信心有什麼關係。
我寫過一篇文章《內向者到底要不要變得外向?》,可在公眾號(ID:yingrendao)後台,回復關鍵詞『內向』查看。
我的觀點是,內向者如何更好的社交和改變自己,需要先確定一個前提,你到底是真內向、還是假內向?
如果你是真內向,你可以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可以發揮自己真內向的優勢,就是深度思考,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研究者和美男子。
如果你是假內向,同時內心有強烈交友和改變的意願,那你其實可以有另一種生活方式。
據我接觸的內向者,大部分其實是假內向,可通過有效的訓練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容易與他人社交。
由於,假內向通常伴隨,不會聊天、不會社交、不懂得如何自如的與心儀異性交流,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挫折感、失敗感,進而會造成自信心的降低,惡性循環。
另外,在某論壇上,有人發了一個積累與異性聊天慣例的帖子,有幾十頁的回帖。
帖子主旨,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碰到異性刁鑽問題,以及應對『標準答案』發上來,共大家學習背誦,以備不時之需。
雖然真能讓不懂聊天的人,至少能說出話了,但這是在背台詞,而不是真實的情感交流。
因為這是,理性思維錯誤的套在,本應該是感性思維的溝通交流上,這種錯位導致的結果,會讓人,變成冷冰冰的聊天機器人,像SIRI。
你發出一個含有某個關鍵詞的問句,對方會自動在大腦里,搜索背過的可能匹配的答案,然後輸出給你。
殊不知,這隻能騙騙,不諳世事的小女生,而稍微有些社會閱歷、社交直覺、第6感很準的女生,一眼就會看穿你的把戲。
能感覺到你的不正常,就像siri雖然已經很智能了,但你還是能感覺到,它不過是個冷冰冰的機器人,而不是有真實感情色彩的人。
更不用說那些「天資愚鈍」的人,根本背不了海量的慣例庫,因為人是活的,說話內容千變萬化,不太可能每次都會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應該是掌握聊天的本質,靈活應對。
像類似的特殊技能,是可以臨時性的提高自信狀態,卻有副作用。
7,
第四種條件自信,角色扮演
有人發現,如果用一些裝逼,裝高價值人士的方法,可以比較快速的吸引到一些異性的注意。
比如,只是個普通白領,通過服飾造型打扮成了高富帥或社會精英的樣子。
去到酒吧,就把在淘寶上,買的模擬法拉利車鑰匙,丟在桌子上顯擺。
通過這些方法,的確是可以騙到,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這也正好證明,他是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
這並非是真正的自信,而是在偽裝成另一個人,才能有自信去做一些事情。
是偽裝就會有揭穿的一天,並且無法搞定質量與層次,都比自己高的異性。
不真實的身份,一旦回到現實生活狀態,就會又變得不自信。
由於在扮演角色和真實的自己,來回徘徊,久而久之,人格也會變得分裂,分不清到底哪個是自己。
如果你是女生,被人搭訕,在一般休閑場合,卻穿著一本正經的西服三件套,口插袋巾,油頭粉面,說的話都像是提前背誦過的,你能通過他的言行,感到明顯有生疏感和不自然。你能感覺到外在的精英形象和他內在是不匹配的。
那基本可以確定,這個人應該是剛參加過PUA課程,還不熟練的狀態,現在正在拿你做練習呢。
你在公司里是個管理層,很多人都要聽命於你,你在他們面前很自信,因為你有權力。如果你碰到老闆時,你面對下屬時的自信還有嗎?
思考題:
你是否處於什麼角色時,有自信;處於什麼角色時,就自信全無?
你曾經,是否有為了讓自己顯得自信,而刻意裝逼的時候?
這個裝逼成功了嗎?
這個裝逼被識破了嗎?
這個裝逼讓你感到真正自信了嗎?
8,
『迎刃自信狀態金字塔理論』簡稱『自信金字塔』,它用金字塔層級與數字形式,視覺化顯示採用不同的提升自信方式,對自信的『狀態』產生多少的改變。
大眾價值觀、裙帶關係、特殊技能、角色扮演,這4樣基本上都是可以用錢來解決,但問題是有錢還好,那沒錢怎麼辦。
這些都是無法長久,自我掌控、無法提升自己的內在價值。
我們做到真正提升自己,讓你的核心自信增強了,所有這些都會自然轉換,並且不用擔心內心的脆弱,而過度的依賴它們。
怎樣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首先需要提升核心自信。提升核心自信有3個入門基本步驟。
1)扭轉思維模式
2)調整精神狀態
3)突破舒適區,不斷提升自己
1)扭轉思維模式
需要先認知,前面提到的條件自信是什麼,以及對你構建,真正內心強大的自信,有什麼影響。
調整此類社會規範、認知對自己的束縛。
當你循序漸進,擺脫這些條件自信的影響,減少自己對它們的依賴,是建立強大內心的前提。
2)調整精神狀態
這涉及到精神、能量、氣場的話題。
如果,你是一個因為工作生活不規律導致精神萎靡、身體健康不佳、同時又缺乏運動與活力。
那你的整體精神力量,就會非常的薄弱,當你遇到困難挫折時,沒有足夠的精神力量作為內在的支撐,那也是無法擁有強大內心的。
調整精神狀態,先從每天的睡眠、飲食、運動、健康著手。
3)突破舒適區,不段提升自己
如果一個人只有主觀上的自信,那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而是自負。
自負,就是過高地估計自己。人的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自我認知、自我意志和自我情感體驗。
人評價自己,要靠自我認知,有的人過高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負;有的人過低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卑。
自負,往往以語言、行動等方式表現出來。
自負,實質是無知的表現。主要表現在不自知。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無知有兩種表現,一是盲從,二是狂妄。
自負,有時表現為狂妄。大家最熟知的例子,莫過於芙蓉姐姐和鳳姐了,當然,這可能是他們故意製造出來的標籤形象,並不一定是他們真實的樣子。
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在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自我效能,感關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麼技能,而是個體用其擁有的技能,能夠做些什麼。
人在主觀上進行自我暗示、思維方式的改變,同時也需要通過實際的大量行動,進行失敗、成功等經驗的累積。
客觀的結果,都會增加你的實力,會反過來,促進主觀上的思維變化。
尤其是,你獲得成功經驗的時,你的大腦有一個「獎賞機制」會對你進行獎賞。
在心理學中,當人作出某一決策後,如果被證實正確,併產生了好的結果,大腦會向負責決策的區域,發送「獎賞」信號,這會促進,人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這被稱作「獎賞效應」。
例如,當你成功通過,一項較難技能的考試,比如汽車駕駛,你會感到,自己原來水平還不錯,尤其是看到一起學習的同學,有人多次都未通過,你會有優越感。
以上3個步驟,只是入門,更深入系統的提升核心自信方法,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yingrendao,後台回復『如何學習核心自信』
9,
小時候恐懼演講的我,通過近幾年,逼自己學習和訓練,現在至少可以在YY語音,隨便和幾百人侃侃而談1、2個小時。
雖然還達不到喬布斯、雷布斯、羅布斯的大神級別,但至少已經擁有了,認可自己的一群鐵杆簇擁。
每當有粉絲讚許和打賞,都在不斷讓我感到,原來我真的可以做到,原來我可以幫助到很多人,原來我是個有價值的人。
這一次次的訓練提高、被肯定,都在不斷的強化我的自信心。
小時候因為當眾說話的恐懼感,已經離我遠去,我已不再害怕演講,甚至享受演講。
所以,每次突破舒適區,挑戰自己,提升自己的過程,就是一個訓練強大內心的過程。
核心自信(強大內心),就是不斷地提升與超越自己,產生一種來源於內心深處的最強大力量的過程。
這種強大的力量感,在你的大腦里產生時,你就覺得擁有了一種『超能力』,一種超強的精神力量,它可以扭轉一切,幫助你有勇氣和底氣,去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
所以,我對內心強大的定義,內心強大就是擁有核心自信。
核心自信,源自正確思維觀念的建立,與大量成功經驗的實力積累。
關注我的微信【 yingrendao 】 每日推送最新提升自信與戀愛情商文章。
關注微信後,回複數字【1】下載電子書《天生好手》,解密自信為什麼是成功戀愛的首要核心。
http://weixin.qq.com/r/rUw3LxnEWEQnrV1M9xm-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拓展閱讀 ==================
迎刃而解 - 知乎專欄
內向、不善社交的人如何建立人脈?
自信來源於什麼?
試著回答一下。
首先,題主的焦慮和疑惑是沒有問題的,一個不自信的人,為人缺乏魅力,處事優柔寡斷,實在不是一個良好的狀態。
其次,為他人著想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有兩點需要注意:
1)一個自信的人和一個不自信的人,在為他人著想這個方面,不論在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是不一樣的。
2)不輕易為他人著想的人,很多時候是更自信,也許在某些方面更有魅力的人(這一點可以討論,勿噴)。
——————————————————————————————
題主對自己的分析很到位,但是很多問題不是你的原因。一個人自信與否更大程度上是由家庭教育、青少年甚至幼年時期的培養來決定的,絕非一朝一夕的心態改變,所以你提到的「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遷就別人」、「想讓周圍人對你滿意」,這些心態,本質上都是因為你在年輕時接受的教育里,有太多「無私」和「奉獻」,而少了「自私」和「個人」的制衡。
這種「處處為他人著想」的習慣,把你推向中庸,正如你說「不可能有什麼明顯的缺點」。在我們身邊,常常發現這樣的人,他(含她,後同)會溫和地笑,會說不痛不癢的漂亮話,做事安靜認真,絕對不會有意得罪別人,在他們心中,對別人的冒犯是不可接受的,也反感他人對自己的冒犯,所以他們開玩笑的時候謹小慎微,偶爾說一兩句出格的話都急於觀察周圍人的反應,生怕看到一絲不快的表情,非常注意禮貌。
這不是一個壞習慣,甚至是大多數人所期待並欣賞的狀態,也許是因為太多人甚至連中庸都做不到。但這絕對不是一個自信的習慣,鑒於自信影響著個人魅力,這也絕對不是一個有魅力的人(尤其是男人)應該有的習慣,你會發現,你的現狀永遠和你的期待有著很大的距離:無法成為社交中心,無法擁有領袖氣質,不夠潮爆,也算不上儒雅。
因此,你會累。
所以,在意別人的評價是因為你無法正確評價自己;試圖做到完美也是因為你無法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你困惑、你累,當然也是因為你無法平衡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你需要的也許是這句話:自信源於自知,你需要知道你不可能取悅所有人,在尊重別人意願的同時,自己的意願一樣重要。1.所謂自信,只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我們經常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自信是意志強的結果。人們會舉出很多例子,比如諸葛亮、比如拿破崙,但是即便是諸葛亮的空城計,其鋌而走險也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決斷,他意志堅決,但是我想坐在城樓之上也並非無一絲恐慌。
其實自信只可能源自經驗,當然胡攪蠻纏和目中無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自信並不是天生的,我們覺得一個人很自信,其實那都是環境造就的。在我們性格形成之初,如果我們做了一件事,無論成功或者失敗,若能從中體驗到超出我們預期的成就感,那就能積累一點自信。有的人很幸運,從小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環境,積累了自信外向的性格。而有的人因為家庭變故、教育方法不當,很多成就感會被否決,比如父母限制孩子活動、嚴厲的家教、不經常鼓勵孩子等等,這種經歷的作用就沒有體現出來。所以我一直認為,年輕人都應該學學心理學,如果知道父母和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決定性作用(性格一旦形成很難徹底改變),那就不能讓下一代經歷我們曾走過的路。
而當我們性格定型之後(大致就是高中之前),雖然這時我們能自由的左右成就感的多少,但是對於同一件事,不同性格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很難改變。這就是為何往往性格自信的人在多年之後更為自信,而自卑的人卻更加自卑、自閉。這其中的緣由就在於性格外向的人會把心理能量更多的投向外界,多去參加社會活動,遇見更多更雜的人;而性格內向的人則出於恐懼和自我保護更多的把能量投向內心,結果越關注自己內心的煩惱,人就越恐慌。很多自卑的人由此還會在內心瞧不起膽怯的自己,但卻又不去把能量投向外界。他們一方面很想嘗試某件事,他們渴望表現自己,讓別人看到其實自己也可以很自信,但是卻又害怕遭受失敗,他們下了很高的期望,內心也會做很久的掙扎,很長的準備,最後卻又放棄了嘗試,或者乾脆表現出不屑嘗試來展示自信。這種情況在國內的學校課堂上經常遇到。
但是困擾依舊還在,缺乏自信的人為此會在書中尋找答案。開始會欣喜若狂,以為找到了癥結所在,但數日過後,那些諸如「我定成功!」「我能行!」「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外在是內在的反映」等的心理暗示語便失去了作用。甚至至今還有太多所謂的「成功學」「勵志書」等在推崇這種看似積極實則逃避自我的心理暗示法,時不時的還拿「心理磁場」等術語出來唬人。這些勵志書或者偽靈修書的確激勵人心,但是這些其實完全都是出自作者廣博的見識和頻繁的經歷。但是很多書卻不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企圖以他們自己的經歷鼓動讀者,其實真正能讓你自信的,不是這些沒營養的勵志書,不是那些漂亮的暗示語,也不是一套套邏輯縝密的哲學道理,只有自己,只有你的經歷才能讓你自信。沒有經驗支持的意志和暗示出來的自信,是最脆弱的。
如果你還困在意志的暗示之中,而不努力去多多經歷生活、事業、愛情等等,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你都不會獲得自信。拋棄那些勵志書吧,你要多與社會上各種人交往,然後用心體驗,只有再在體驗中才能漸漸克服自卑,收穫自信。記住,經歷是唯一能讓你內心得到成長的方式,而不是知識。
這是原來在左岸上看到的,收錄在我的筆記里,具體作者是誰已經忘了,湊合著看吧。
缺乏成功(寬泛的成功概念)體驗。
比如一個短跑世界冠軍,有可能參加一個酒會會很沒有自信。
一個被班主任罵的狗血淋頭的小男孩兒,可能在籃球場上所向披靡。
另外恐懼有時候會蔓延。
如受了驚嚇的人開車容易出車禍。
在某一方面的信心打擊會以感受和情緒的方式波及其他面。
看了題主的描述我再補充點
題主應屬於MBTI中的E型人格(MBTI儘管專業心理學領域還不完全接受這一體系,在實際應用方面卻廣受認可),認為自身價值的體現是以對周遭的影響為體現的。這樣他人的評價就成了很重要的指標。當你在某一面很成功的時候,你會是這個範疇裡面一個包容,周到,完美的成功者,受到周圍的讚譽(不是每個成功者都被人喜歡),當你還沒有建立起成功的時候,沒有太多的人的認可和鼓勵,可能成為你取得成功經驗的一個障礙。性格特點很難短期改變,你應該盡量熟悉自己,容納自己。
等你建立其一定程度的自信,一切就都順過來了。恐懼會蔓延的反面是自信也會蔓延。
取得成功體驗的一個訣竅就是積小勝為大勝,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嘛。集中精力在短時間在具體小事上取得成功體驗很重要。比如一個考試,一個單項業務。盡量不要試圖面面俱到,那是一種分散兵力。
轉帖
很多人都在說我很自卑很挫,或者對自信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裡說的只是我個人觀點。
內心世界的強大是自信的源泉,自信是一種心態,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所以想培養自信,首先要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去認識這個世界,去豐富自己的內心。也就是說,你的內心如同一張紙,你將它豐富起來,畫上一副美麗的畫,那你的內心就很難受到外界的影響。如果它是一張白紙,那麼很容易被外界塗抹,被外界掌控。
先說一下大部分人缺乏自信的原因。
第一,沒有目標。
第二,缺乏專業知識
第三,自我設限
第四,就是受自己和他人以往失敗的影響
第五,注意力的掌控
解釋一下第三點和第五點,比如做什麼事情之前,你在找的原因:我年齡太大、我年齡太小、我沒錢、不適合我、身高不夠、不夠帥、沒時間。所以這就是失敗合理化,什麼叫自我設限呢,就是自己給自己畫了一個圈出不去,總之就是不行。
注意力的掌控就是你的焦點和注意力所放在的地方,同樣生活在社會上,有人天生悲觀,消極,有的人樂觀,積極,是因為他的鏡頭有所不同,關注的東西不同,這就是積極心態。我們找到根源以後,就開始去改變它。
有太多看似自信自愛的人,會給周圍的人帶來痛苦,這其實暴露出了一個秘密,他們的強大是通過打擊別人,否定別人來完成的,這種自信是偽裝的,他們必須要把自己的強大建立在別人的弱小之上。喜歡嘲笑弱者的強人一定是假強者。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描繪說,自我實現者的一個人格特徵是:一方面疾惡如仇,另一方面對人性的脆弱又無比包容。這,才是真正的堅強,才是真正的強大。
我們應切記一點,真正的強者絕對不是那些從不怕疼而且總是無情地嘲笑別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強者,應該是一方面堅強,另一方面又非常溫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內心的自信源自你對自己的認識。你能夠面對自己的過去,面對自己過去的挫和失敗。當「直面慘淡的人生」時,會產生什麼情緒呢?毫無疑問,就是悲傷和失望。
大部分人普遍抵觸悲傷。但是,當你抵觸悲傷時,你的心也就遠離了你悲慘的人生真相。不過,這只是遠離,並不是消失。人生真相永遠不會因為我們做一些主觀努力,就從我們的世界中消失,並不再對我們的心靈發揮消極的影響。 甚至恰恰相反,你越想否認一些悲慘的事實,這些悲慘的事實對你的消極影響也就越大。
你將自己隱藏起來,用一些成功堆成堅韌的盔甲。但是你真正自信起來了嗎?你的自信是什麼,通過掌控別人來獲得自信?通過別人的恭維別人的肯定來獲得自信?通過你對事情的熟悉一次次成功的完成來獲得自信?
這的確是自信,卻相當於一個盔甲,而且相當有局限性,當你離開你所自信的領域你的自信呢。我想說每個人都有過成功,學業上,事業上,但是他們很多人依然沒有自信。
真正的自信是什麼,是一種敢於自嘲,敢於面對赤裸裸的自己,在任何情況下淡然處之,面對非議一笑置之,堅持自己,相信生活,不放棄。
有人說,喜歡我的人和恨我的人的理由是一樣的。
再分享一個迅速提高內心自信的心理學小方法。就是培養說到做到的習慣,想到了,決定去做的就馬上去做,這個習慣能讓你很快自信起來。
LZ以為自信是天生的嗎?其實自信不一定真的來源於成功和光鮮。我遇過中國某個名人的兒子,他生來就擁有很多同齡人一輩子奮鬥都無法擁有的東西,他的工作經歷和學歷都非常棒,但他看起來沒有一丁點自信的感覺,相反他還是個情商非常低的人,容易感覺挫折和脆弱。
我遇過很多人,他們的自信是為了隱藏自己人生中另外的缺憾。
一個女生,女強人,事業型,非常優秀,她在外人面前最喜歡blah blah自己的工作。其實那是因為,她自己本身除了工作之外沒別的好說了。她長得不漂亮,知道自己不是那些『才貌兼修』的文藝女類型的,那就當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吧。
還有另一個女生,非常自信,學習成績很好,長得漂亮,穿衣打扮都非常時尚,工作也很順利,人見人愛。外人都不知道,她家庭條件非常差,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關愛,她學習成績好,除了自己之外真沒有人在乎,她的成功和自信是一步步自己走來的。
自信的渴望有時候像一隻嗷嗷待哺的小獸渴望長大,這些人會抓住一切的機會讓自己變得光鮮亮麗,氣場強大。
你信不信都好,演著演著,就成真的了。
那些你看起來自信滿滿,看起來侃侃而談,看起來驕傲的人,他們哪個不知道自己的軟肋呢?就像面容精緻的美女,她們懂得如何用哪個最好的遮瑕膏隱藏自己的瑕疵,懂得用哪個最好的粉底做底妝。
當然也有一些人的自信是從內而外與生俱來的,他們生來擁有的資源就很多,也自知自己的優勢懂得如何利用。但相信我,這撮人只佔人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自信的缺乏,是你沒有自己特別想要的東西。如果你真想讓自己自信起來,一舉一動都是你的練習。有能力掩蓋,甚至超越自己的缺陷,讓它成為不值一提的東西,自信隨之而來。有可能跟幼年經歷有關,如果父母從小嚴格要求,很少鼓勵,有可能會造成孩子成年後的缺乏自信,或者極度在意別人的評價
斗膽試答。
首先,請對自己說:「我現在不自信,但這不是我的過失!」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把「覺得自己不夠自信」這件事也當成是對自己更不滿的一個理由,因為這根本不是你的錯。
如果不夠自信,那必然是成長的過程中,周邊環境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的聲音。我不曾見過嬰兒會猶豫是該哭還是該笑的。
成長時那些不那麼支持的可能場景有:
「不管你做什麼樣都行,只要你好好努力了就行。」(孩童會困惑什麼樣才算好呢?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做的是在正軌上?)
「這次成績不錯。——但是下次爭取更好!」(我好像還是不夠好?怎麼樣他們才會滿意?看起來他們好像永遠不會滿意我?)
「你穿的衣服怎麼這麼滑稽!」(我是和周圍的人都不一樣了嗎?別人都怎麼看我?)
當然,這也和個人的性格有關,對不同的話語理解不同,性格上追求完美的人會對自己更吹毛求疵一些。
尤其是在中國的教育背景下,任何學科、任何事物都有了一個明顯的對與錯之分,好和壞之分,甚至像語文閱讀里,「作者為什麼在結尾提到了2次藍色?」「因為他心情不好,感到憂傷。」——抱歉,這不是可能的答案,這就是錯誤答案,因為正確答案在教參里寫著呢。
但是這對孩童的影響是什麼呢?誤信了「只有好的做法和壞的做法」。然後在成長過程中,下意識的就會特別去在意:我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彷彿無形中有人在給自己打分一樣。我是說,畢竟學校之後,忽然沒有人來告訴你對還是不對了不是嗎。
到了性格成熟之後,儘管理智上理解個體之間處事的不同,潛意識裡很有可能還是會去尋求所謂的「正確」。而有時成長過程里的那些不支持的聲音很可能現在還存在著,還會困惑著「我是否滿足了他/她的要求呢」。
仔細想想童年時覺得代表了權威的那些聲音吧,那些聲音的主人到現在對自己而言,早已算不上是權威了,因為你已經有了獨立的人格、世界觀、人生觀。
上了這麼多年學,讀了這麼多的書,也見過了許多不同的人,你已經足夠成為一個自己的權威人士了!難道不該覺得鬆一口氣,然後對自己說:「什麼呀,我早就該相信自己了!」
而且我想,自-信,既稱之為「自」,那就是要自己相信自己,自己認同自己,不是么~
(如果有事情很確定地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沒什麼,大家都這麼覺得,這是值得鼓勵的自知之明,下次改進就好了;要是一直擔心自己是否不夠好,為這忐忑不安,那才是缺乏自信。)
你可以通過接納自己的不足來幫自己增加自信。
缺乏自信,是由於在以往的人生經驗中被肯定太少,被否定和被要求太多,所以在內心留下一個觀念:我是不好的。然後又在生活中反覆被驗證,我總是做什麼都不行,這又加重了那個觀念,我確實是不好的。
這需要做個區分,我做事不行,並不等於我這個人不好。於是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接受自己的不足,每個人都有不足,這是正常的;另一部分是通過一些途徑,接受自己這個人是好的,就算做糟了什麼,也不影響,我是好的。然後你就敢去嘗試,並且扛得住失敗,你就有自信了。
有哪些途徑可以達成這個效果呢?大量的自我覺察,配合看書、看文章、課程、沙龍,或者參加成長小組,或者再深度一些,心理諮詢。尤其是心理諮詢與成長小組,你可以在這份關係中直接地感受到自己是被肯定的、被接納的、被信任的、被尊重的,這些感受會幫你成長出自信。
是不夠牛屄。
期待
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別人對自己的期待。
害怕自己應付不來,害怕受到別人責備。
都是期待在作怪。
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低到塵埃里,那時,自信就像種子一樣,慢慢的破土,生長,直至長成參天大樹。
缺乏自信的根源就是你沒想清楚,誰的評價是你非在意不可的。
你沒想清楚誰的評價是你非在意不可的,那無非是因為你沒想清楚什麼東西在什麼情況下對你最有價值。你不知道什麼對你最有價值,又怎麼知道靠幫誰達到滿意然後再給你那個價值啊???
有時候你會想要兩種價值,但是它們就是互相衝突。比如在工作的地方會發生這種狀況:你想要賺錢又想要和同事都很友好。不過有的同事就是混帳,自己不做工作要你去做。你做了他的,自己的做不好,老闆對你的評價下降,賺錢就受到阻礙了。但你不做他的,他可能會說你的壞話,降低周邊的人對你的評價。這時候老闆和同事對你的評價就不能同時滿足了。你得事先就知道,自己是要錢還是要友好?要是我就肯定要錢。要友好我為什麼不去和朋友打牌?我工作就是因為有錢賺,優先要讓老闆對我的評價達到滿意。
這種篩選機制並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就像法律不是完美一樣,不完美不代表它沒必要,沒用。沒有這麼個取捨機制,你遇到我說的那種衝突情況就反應不過來,可能最後想滿足雙方評價又都沒做到。
誰的評價你非在意不可,這個問題你要經常去分析思考。因為在不同環境有不同人不同關係不同機會,沒有絕對的事情。回到剛才那個工作的例子。一般來說我會覺得錢重要,要在乎老闆的評價;可是有時候我要同事幫忙重要的事情,會變成更在意同事的評價。誰知道呢?老闆和同事對我的評價可能是上下飄動,褒貶兼具,不絕對穩定的;但我不怕那個不穩定感,因為我確定拿到自己要的價值就夠了。缺自信的原因,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付出和收穫不正確的認識。
而這大多數來源於,當你是小盆友的時候,
你對自己、對外界最初是沒有自己的判斷的,是來源於他人的。
很大程度上是環境中的成人,
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父母。
哪怕直接撫養人不是父母,也不能否認父母的影響。
在他們對小朋友的評價之上,小朋友學會了一些應對姿態,形成了對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帶著這些自我認識和評價,他們在無數次重複的腳本運行中,強化了關於自己的看法,進而成為了成年人。
自信就是對自己和世界的了解不斷加深,遇到事情時,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能做到什麼程度。能應付遇到的大部分問題,也能接受有些事情是自己無能為力的這個事實。
自我的不接納
我的經歷告訴我,讀書不足以讓你自信,而且自信和讀書幾乎沒什麼關係,只有經歷,經歷不同的人和事,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認清這個世界的差異性,你才能真
正自信起來,而不是把自己鎖在一個矮小的黑屋內,把他人放到穹頂,如此對比,自暴自棄。而且你會發現,很多人所謂的自信,只是看起來的,甚至是虛假的。真正的自信,不是一定能,而是知道自己哪些能,哪些不能,且從此改善,堅持,繼續! 自信與其是相信自己,不如是相信行動和堅持。
自信心來源於經驗的積累,不自信因為性格和思維判斷不確定造成,首先要有健康的體魄和靈魂。
閱歷
推薦閱讀:
※因為小時候被窮養以及精神忽略,現在性格有些缺陷,不自信,懦弱,怎麼糾正?
※如何理解或克服:總覺得別人不重視不關注不尊重自己並且感覺自己沒有真朋友這種心理?
※怎麼才能夠做一個讓別人感到很舒服的女生呢?
※你憑什麼那麼自信?
※如何自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