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BBC記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式教育》

視頻全集: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式教育》】BBC邀請5名中國老師,用中國式方法教50名英國中學生。一個月後和接受英國式教育的學生對比評估,看到底是英式教學技高一籌,還是中式教學激發潛能。1http://t.cn/RLelZeP 2http://t.cn/RLelZeh3http://t.cn/RLel0Rx@阿爾法小分隊


這裡的見解只是一個學生真切的感受,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非撕逼不可的就自己陳述觀點就好,我不願意秀素質下線。
我算得上是學霸但並不是學神,算是中式教育犧牲品也是其中的得益者,想必絕大部分的中國孩子都是和我一樣的,畢竟有一句話:存在即合理。我相信這個紀錄片中顯現的非常多的東西都是相當的片面的。
這不是成功學也不是心理政治課,這是自己關於這部片子的觀點。


首先,先說一下我對於中式教育的看法,個人觀點。

有利有弊,並且就目前來說這個是最合適中國國情的方法。
我也不想一一去回擊那些不滿中式教育的人,也不想去維護中式教育所謂權威性。
我只想說,在這個體系下,中式教育合理且正常,並且不該被妖魔化不被收到平白無故的抨擊,我說的平白無故想必大家也是心中有幾分底的。
中國國情,人口基數大,競爭激烈,況且還是發展中國家,根本就沒有徹底的拜託貧困帶給大家的困擾,社會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給予很多人社會福利,所以每個人只要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都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你的父母養你一時,那麼你的一世呢?
我就幾個最主要的觀點來解釋我對於中式教育的認可和理解。
第一,對於中式教育不如西方素質教育帶給人們自由和思維上的解放的想法。
捫心自問,真的我們沒有給大家思想上的自由嗎?你是指政治還是說是填鴨式教育?我們的老師教給我們基礎知識,在我們拿著這些知識去一個個題目上磨礪後有了一些新的疑問和不解後,老師繼續為我們解釋,並且引導方向,你可以告訴我這是填鴨式?這是不自由?你是失去了人權還是發言權或者是平等的權利?還有人認為上課的時候同學們有權反對老師,實話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很多的學校做到這一點了。你在有不懂的時候老師並不是只把知識點講一次的,況且你下課還有時間去詢問,這有問題嗎,我不明白。還有人覺得我們應該和西方一樣和老師成為朋友,哦,你真的不能在中國和老師成為朋友嗎,你覺得只有優秀的學生才能成為老師的朋友,確定這樣的想法不是來源於你的怯懦和懶惰嗎?懶得努力,懶得去問去學。成績不是衡量人的尺子,但可以看出你敢於對著你的夢想真正付出多少。
第二,對於西方孩子們所擁有的快樂的童年輕鬆的學習環境這個想法。
我們確實失去很多東西,興趣愛好的培養,還有幸福快樂的童年。但是你能不能告訴我,怎樣童年叫快樂,你真的有一個不快樂的童年?你是否真的還記得你的童年這個問題才更現實吧……
我們一般只有在我們小學甚至是初一才能培養興趣愛好,這很遺憾實話說。但是就像國家發展,每個國家只有在基本的溫飽問題解決了才會去理會這個國家人民的素質和高雅情操,在生存的基本條件沒有達到的情況下,談什麼愛好和未來。學習與未來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有著極端緊密的間接關係。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的絕對不是極少數人,也不可能是全部,不會有極端的不完美或者是完美的。很多人覺得既然沒有極端的不完美或者完美,我這些話不是廢話嗎。是的,一切從最優出發,只有從這一點來才能勉強解決這個非常難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真的辦得不好嗎,想必不少人在心裡默默搖頭。

最後總結起來就是,片中的劇情展現的一些妖魔化的中國你也可以看出來。中國很多的比他們要更加的殘酷你們也知道,並且這些老師對於外國學生已經是非常和藹的態度,這些學生桀驁不馴的態度就值得去貼上自由思維的標籤嗎?就說那個突出的女孩子覺得中國老師沒資格說她笨,我只能說,你狂妄自大驕傲自負的樣子和對於自己並且是別國的老師如此的粗俗態度,這讓我覺得你也不怎麼聰明,哪怕智商足夠高情商也不夠,更何況別人哪裡說你笨了。
至少在我看來,很多學生尊敬自己的老師,不打斷老師說話,聽完之後再發言,上課不像是坐茶館尊重別人的勞動,很多的學生對待自己的外教更是感到欣喜和敬佩,如果這是懦弱和思維的束縛並且也是不自由的表現,我只能說,就這幾點來說,我覺得他們的表現充滿了我所想像的文明人該有的樣子。
這部片子相當失真,也確實把矛盾的衝擊點用甚至浮誇的剪輯表現出來了,就像是歐美大片一樣,激烈的矛盾衝突才會有後續的發展和讓大家看下去的慾望。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針對中國的國情,中式教育嚴苛而嚴謹。這不是錯誤,我們丟失了一些,是因為丟失的將以另一種形式歸來,這是無可奈何。我是犧牲品,沒能更加快樂自由,但是看了這些真正的英國孩子,我覺得我的思維是自由的,我的思考也有著一定的意義,哪怕不深邃但是也不過於膚淺甚至幼稚。我也是得益者,在重壓之下,我開始勤奮,並且把壓力變成無限的動力,鞭策之下總歸要奮力奔跑。英國福利政策並沒有問題,但是他們的更多人享受的是少部分人累死累活的帶給這個國家強大的血液。
「 如果這五位老師來的的是伊頓公學,那他們肯定都會很開心。因為這裡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強,不會讓中國老師失望。」 曾於1997年-2008年期間擔任伊頓公學教務長的Oliver Kramer如此評論。
  Kramer表示,英國的中學分為私立和公立,兩者相差甚大,在優秀的私立學校,課堂紀律一樣嚴格,大部分私立中學也是寄宿學校,而英國私校「精英」教育學起來一點不比中式教育輕鬆,結果就是:伊頓公學、斯科特中學等私立中學,聚集了全英國7%的學生,卻佔據了牛津、劍橋每年錄取的學生中的50%,而未來,他們將成為英國的首相、國會議員以及社會精英人士。但是,要想進入私立學校,孩子從六歲就要開始準備,然後經過殘酷的篩選(包括對家庭條件的考察),才有可能進入頂級的私立中學。
  而像BBC紀錄片中的這種公立學校中,學習壓力小,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後,他們的收入和所處的階層將與名校生迅速拉開差距。

上述話是引用的媒體,真偽自檢。我只能說發表個人意見,盡量中肯並且真誠說明態度。

這個世界確實沒有不勞而獲,你們並沒有因為你們的努力失去什麼,你們也沒有必要羨慕別人的自由和散漫,當然如果真的要羨慕隨便你,只是想你別太彷徨和畏懼你的生活。
我的話也許並不能說服你,我也不打算說服你。
因為勤奮和努力,我們屢次是各種國際競賽大獎得主,桂冠的擁有者。你要說他們在自由散漫中生活當然對於這種競賽沒有我們那麼嚴苛,別幼稚了,在肉面前,每頭狼一樣殘忍。
最後是我給自己的一段話:我們不是發達國家,我們不是有人保護著可以坐吃山空的羊群,我們是生下來就有著激烈競爭的狼,是不得不面對自然選擇物競天擇的狼,我們的老師不會像國外一樣的慢和自由,因為種內鬥爭和種間競爭隨時存在,教導捕殺的技巧怎麼能暫停或者是慢下來。你不能選擇出生,只能選擇適應。況且我不覺得這個出生有問題。
我並不是說西方人都是綿羊,肯定不是,我只是說生活環境。
看你怎麼想了。


看完有幾個感受。
1幾個中國老師很配合,用很中國的方式,用的很好,雖然勾起我很多不好的回憶。。。能看到他們的認真負責。
2很佩服英國會做這樣的試驗。
3確實能看到英國小孩觀念和我們很不一樣。
4能看出製作方為了吸引人會有節奏調整或素材挑選不一定和實際情況完全一致,但該get到的我還是get到了。
5我們的教育方式並不比他們牛逼,不比他們差,只是各有利弊。我們確實厲害,能教出高分學生。但我們確實有問題,只能教出高分學生。
6不會改變什麼,大家見識見識而已。


紀錄片里過於死板、過於嚴苛的中國式教育,並不能代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中國教育;而過度放大英國孩子的叛逆心理與行為也不符合英國初高中生的實際狀況。最後以分數論教育的輸贏也是直線思維,毫不科學。這部BBC紀錄片,個人認為實際上妖魔化了中國式教育——中國教育早就不是那種刻板印象中的純棍棒式、填鴨式教育,迎合了社會上某些論調,試驗結果並不可取。I think it"s just a bit of crap.


剪輯的有些失真。

前兩集過分強化衝突,後面突然和諧起來。
刻意要展示一個所謂的"中式教育",「高強度」,「時間長」,「死板」,「競爭」。加之對比英式教育的開放和諧多元個性之類。
思想品德課上,李老師可不只講什麼集體,服從之類(詳見南方周末對她的採訪)。剪輯後看到的就是在強調中國教育對個性的抹殺,對集體意識的灌輸。
對孩子們不講紀律的表現倒很充分,可見BBC一方面對中式教育持「保留」態度,一方面還不忘批判一下自己國家的孩子們。畢竟再怎麼不適應,不接受,"manner"是基本的。

總之看完之後,對整個紀錄片的剪輯有些失望,看得不過癮。只不過正如有位答主所說都有劇本的,真人秀罷了。對片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數學老師晚上給幾位學生補課後,自己一個人擺正了桌椅再離開,第二次補課後他叫住了學生讓他們幫忙擺好桌椅。這不代表什麼,只是感覺到了數學老師默默地一種嘗試。兩種教育模式,哪種更有優勢?不好說,這部紀錄片也根本反映不出來。但是個人覺得中國教育有一點很好,不輕易放棄,因為你不能你不被允許。而英國教育,公辦學校,給我的感覺是你可以選擇,太難了可以放棄,不喜歡可以放棄,沒有所謂。這也許很人性化,可是對於孩子來說,這是懶惰散漫最好的借口。可是,日後的社會恐怖不會像老師這麼溫柔。


看了以後,感覺中國的老師的觀念陳舊了。

校長一直在用老的思維模式思考,比如說為了培養有集體意識的中國好公民。一再強調集體意識。

西方是強調個體的發展,尊重個人,促進個人找到自己的最好的定位和發展道路,雖然初期的文化課成績差,學得慢,但是一旦他們有了個人興趣,會積極投入做得很好。片子有一個學霸女孩就是那種自主學習的。這種人未來的發展可能比中國式方法教出的孩子強的多。

精英學生在西方教育不會被耽誤,甚至會更好。普通學生如果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激情投入,也可能做得非常棒,就算一般化,也沒大問題,就這樣快樂地過生活。

中國頂尖的很可能沒有西方教出的那麼好,因為許多不是自主性學習,興趣沒那麼濃厚。而普通孩子,成績中等,不屬於頂尖的,後來去工作不也就那樣了,可能也沒啥激情了,對90後來說,服從性也不一定。

那麼,這樣的老舊的思想,強調集體主義,強調服從,強調成績的價值在哪裡呢?我覺得可能會毀了孩子的創造力,對於要出國發展的孩子可能是更大的問題。

西方強調領導力,協作能力,激情和自我驅動。這才是未來更有價值的素質。

更新下鏈接:?https://pan.baidu.com/s/1bZ0xUQ


顯然這種實驗一開始是無法達到目的的,怎麼可以單憑平均成績就判斷誰的教育方式更好了,只要在一件事上花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就會取得更好的結果。用英式教育也會一樣。但是教育的目的絕不會只是讓學生取得一個更好的成績,中式和英式教育都知道這一點。所以兩者都在這自己的教育方式注入了其他的東西,愛國意識,團隊意識,競爭意識等等。
其實無所謂誰贏誰輸,不管誰贏兩國的教育情況都不會改變。


BBC的人文紀錄片常年負責搞笑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看過一半,我覺得不公平誒。至少不是在同一個起跑線, 英式教育的那50個已經適應了英國的教學方式,中式的前兩周全用在記律的維持上了…


本人還是不能接受中國教育,因為是這樣走過來得。教室里老師就是皇帝的感覺不喜歡。被罵不能說什麼擔心受處分不喜歡。學生生涯浪費這麼多寶貴的時間做以後會忘記且無用的作業不喜歡。高考期間家長跟著跑的累不喜歡。上課只能一味得接受灌輸,因為一節課時間有限,要講的知識點也多。然並卵。


今天剛剛擼完了三集,覺得英國小孩子真的好可愛好天真無邪。雖然紀錄片的最後是中國教育獲得了更好的成績,可是也改變不了我看到那些孩子壓力下的痛苦扭曲讓我膽戰心驚。每次播放到中國學校真的感覺學生就像一個個機器,除了有一個鏡頭是那個數學男老師還一部分中國學生上課,感覺那幾個中國學生本身就挺優秀,因此能夠較好適應,就像紀錄片里那個成績很好的小女孩。然而更多的孩子不能很好的適應這種填鴨式教育,當我看到英國教堂那種研討式教學真的很羨慕和欣賞。在我國古代,私塾時候我們也是研討式教學,其實這種課堂是西方一開始的教學模式,我們把他們教學借鑒過來也把教學模式借鑒了過來。然而他們不斷進步發展成現在開放的教學模式,中國卻停滯不前。也許也和激烈的中國競爭有關係,可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份職業愛好都值得尊重,童年不僅僅只有學習。有時候英國那種方式獲得的東西,不是學習考取好學校之類的就可以換來的。


文章來自知乎專欄

BBC「中國式教學」與「曉康歌謠」 - 曉康歌謠學漢語 - 知乎專欄


剛看完,,其實不能說一定誰比誰好,只能說哪種更適合我們,兩種教育體質培養的是兩種不同的孩子,對以後走向社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想成為哪種我們自己心裡有答案,個人追求不同而已。


看了之後,我覺得,我要繼續努力,把孩子送去歐美學習~ 這算個答案嗎?
有點無從說起的樣子,權當是散文吧。
1、這個紀錄片挺好,教師做的很到位,沒有刻意的做一些刻板,紀律的東西,基本上是在達到我們的課堂的效果。這點,這個節目改名中國教師在歐美課堂上的困惑,也是沒問題的。由此,紀錄片已經挺好了。如果要做的更好,可以考慮,帶這些學生來中國的學校。
2、西方的課堂跟我們很不一樣,更輕鬆的學習氛圍,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教學成績。
3、中國的現行的中小學教育方式並不是正常的,這個正常不對應我們就不正常了,而是普羅大眾認為的教育就這個樣子呀,no,no,no,教育完全可以不是這個樣子。這個紀錄片中的衝突,說清楚了這一點。
4、中國的教育一直是這個樣子嗎?孔子的時候應該不是,不是因材施教嘛,但是,有了科舉制度後,基本上就一路往這個方向狂奔了。
5、以及會一直這個樣子嗎?我了解到,很多中小學已經再改革了,從很多年以前開始,已經不公布成績,不做排名,學生減負也喊了若干年了。
6、中國能不能實行歐美那種教育方式呢?可以,並且很簡單,更改高考制度就可以了。別問我,還有什麼好辦法,我有幾十種,就是說了不算。方法是幾十種,實行這些辦法的方式就一種,慢慢來,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
7、以上,從紀錄片到中國教育,都說了看法。不代表大家,我也不是從業者,就是一步步經歷了中國的教育而已。如果,不是這種教育經歷,我可能,只是可能,會做一個作家(興趣),現在是個程序員(好就業),最終選擇程序員,與大學有關,但是,我還是要感謝大學經歷,找到了一個飯碗。小學中學的經歷,就不感謝了,對我而言,就是shit。


推薦閱讀:

在打飯高峰期用書包佔座到底是不是素質低的表現?
瑞思英語怎麼樣?
怎麼理解現在的拜金女呢?
素質教育是因人而異還是因地區而異?
跟沒教養的人相處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心理學 | 教育 | 兒童教育 | 社會問題 | 素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