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問題—自卑,抑鬱,過度敏感…等的根源? 強烈反對一些心理諮詢師把自卑/抑鬱簡單歸因為缺愛導致的

各類心理問題(自卑,抑鬱,過度敏感,過度在乎社會評價,自私,虛榮,功利,妒忌,「暴躁易怒,直率的讓自己痛苦」…等等…)的根源?強烈反對一些心理諮詢師把自卑/抑鬱簡單歸因為缺愛導致的。


我們會不間斷的補充新內容。原文文章很長,文筆也不怎樣,而且有一部分內容較抽象,請仔細思考(尤其是有一部分性情急躁的人)希望能激發你,促進你的成長。下面會提到幾個人物性格分析案例。更多人物性格分析,請看微信公眾號《8核心性格 》?,那裡有分答鏈接,我可以直接語音回復你。如果想看關於「反覆性自卑的問題」直接在公眾號中回複數字「3」。在公眾號中回復「1」或者「zl」或者"助理",添加助理小姐姐的微信。
專業性問題,請找我們的專家(分答認證加V專家):點擊此鏈接,向老師提問http://fd.zaih.com/tutor/587548486

                ——————————————————————————————————————  

                   原文

關於自卑,抑鬱,好爭辯人際緊張,過度敏感,急功近利,請看下文中部內容。

以「不健康的甚至病態的(過度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過度渴望社會關注型+總是忍不住覺得有人在關注自己)」為例。

因為心理問題具有性格上偏向性,類似於醫學中的疾病易感性。有一些性格不是一定但比較有可能會得這些問題,所以,又可以稱為XX人格障礙。

不健康(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容易發展成病態XX人格。」因為表現不一,可以形成相應的人格障礙,如偏執型人格,表演型人格,邊緣性人格。

XX人格障礙的演變過程,查看一一

常見的習慣性錯誤思維?情商低的首要原因?

人格障礙的根源?

人格障礙=性格與外在環境嚴重衝突。要不只顧外在環境不顧自身性格,想改變性格,但又改不了,所以感到痛苦。要不只顧自己的性格不顧外在環境,讓自己的性格肆意妄為,讓他人痛苦,進而讓自己痛苦,最後導致習慣性錯誤思維,在為人及處事上都大量錯誤決策,所以幾乎走到哪個環境人際都易緊張,幾乎很多選擇錯誤,人生搞的一團糟……發展成相應的XX人格障礙。

而且習慣性錯誤思維,及XX人格障礙,都非常的穩固,積重難返……。

因為具有性格上偏向性。有一些性格不是一定但比較有可能會得這些問題,而且改變起來較困難,所以稱為XX人格障礙。

戀愛也屬於人格,進而很可能導致戀愛有問題,甚至難於進入婚戀。

導致單身的常見原因;尤其是後面3大根源。

為什麼有些人會發文號召大家遠離習慣性錯誤思維,及XX人格障礙的人?這類人為什麼人際關係易緊張,甚至難於進入婚戀?請看下文。

最近比較忙,較少來知乎回復問題——

請在微信公眾號「最佳匹配課堂」 中回復 「提問」 可以與我們交流。

新建了個課堂一一《最佳匹配課堂》的鏈接

  • 最佳匹配課堂(在公眾號中,回復「聽課」,才可以聽。如何去除過度敏感錯誤思維?)
  • 我們做的一部分《成功案例樣本,及 名人認可我們的性格分析能力,職業規劃能力》
  • 點擊——成功的案例樣本+名人的認可——查看案例。

根據我們的諮詢經驗發現——

1 自卑不是因為貧窮造成的,也不是因為長的丑造成的,也不是因為失敗造成的。

只要你是位細心觀察的人,就能發現,有醜女但一樣自信且常自拍並發照片,有窮人但活的坦然內心平靜。

同樣的父母同樣的教育方式,同樣的外在環境下(甚至同樣自感缺愛的環境)。為什麼我3姐妹,性格差異這麼大?就我自卑,過度敏感。我姐及我哥都沒有這樣?查看
案例反饋1+諮詢結束後,免費問答服務

同樣也有收入不錯的人但內心還是不自信,過度敏感,如,搜狐總裁,張朝陽;蘋果總裁,喬布斯,都曾因為選擇了不適合自己性格的外在環境,而出現心理問題(大家可以網查,這些人的自述視頻,更多相應的名人可以找我們詢問)。

張朝陽專訪《步步驚心》劉詩詩 從芭蕾少女到大明星的完美蛻變(張朝陽,性格上不喜歡管理,錯誤的行為觀念覺得自己需要強勢的去管理他人,所以,最後導致痛苦不堪。他的第1性格不喜歡錶現,較為敏感。第2性格是喜歡錶現,注重社會評價。但他卻違背第1性格,經常到處去出鏡到處去表現,但表現的不好,自然就得到大量負反饋,這樣容易對自己自責,久而久之,形成持久性自卑………)

2 但是,容易出現自卑的人,是一種扭曲的人格特點。

本來你的人格沒什麼問題,但是你運氣不太好,人格與環境持續的衝突扭,不適合的外在環境,及習慣性錯誤思維一直在扭曲著你的性格,就會演化出來 「深入骨髓的自卑,過度敏感,莫名懷疑………………」相應的心理問題就出來了

參考心理問題的根源 3 敏感的人,較容易出現這問題。

任何一個性格,都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與外在環境(家庭教育,專業崗位)衝突,再加上習慣性錯誤思維,都會易心理問題,只是各自得的心理問題,有差異。

有很多性格的人,容易帶有敏感特點,帶有敏感特點的人,不是一定但比較有可能形成過度敏感+過度注重社會評價+習慣性外在比……,最後形成自卑。

其它一些性格,產生自卑的原因及自卑的發展過程,我們會在公開課中,進行講解。今天就以性格動機為(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來舉例。

—————————————————分割線——————————————————————

行為觀念,價值觀的易感性———————

  1. 心理學界認為人格本身無對錯,而且人格,會產生一個心理舒適區(自己腦補)———即一種選擇範圍———所在,相應的人格,會選擇相應的知識體系形成相應的價值觀,態度,觀念等等。
  2. 行為觀念有好壞,優缺點之分,但性格無好壞之分,慢性子好還是急性子好? - zuijiapipei 的回答

醫學中的易感性——

  1. 我們一直強調,不適合的環境與人格相互作用下才可能導致人們出現持久性自卑,過度敏感,比如,早期缺愛,父母給予大量負面評價,否認等等,就是一種不適合的環境(當然這個外在環境本身就有問題,必須糾正)。而有一些人格在同樣的外在環境中,則表現出其它反應。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問題易感性。
  1. 比如,醫學中,白人相對更易得雄性激素脫髮,現代醫學認為在4代以內在男性身上表現較明顯,以前認為是父系遺傳,現也有人認為是母系隔代遺傳。

雄性激素對除頭皮兩側外的毛囊皮脂腺作用明顯,產生中央部頭皮很油,易在此區域脫髮,形成地中海脫髮。這種體質的人,如果從事心內,神內介入醫生(何為介入治療,請自己腦補),那脫髮的概率更高表現更早更明顯,這就是生理體質與環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理疾病易感性。

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易感性————

學過醫的就明白,人與人的體質差異,導致對相應的疾病具有相應的易感性。同樣的,人格對各種心理問題有相應的易感性(參考下文的易感性),人格在不適合的外在環境下,會表現出不一樣的表現,有些人表現出自感缺愛,或自卑,而有些人表現崇尚暴力反社會,還有一些人表現出烏龜樣的表現……等等。 1缺愛,單親家庭,並不一定導致自卑/抑鬱,同理,物質豐富且不缺愛,也可能會自卑/抑鬱。強烈反對一些心理諮詢師把自卑/抑鬱簡單歸因為缺愛導致的。

      • 人格由基因及遺傳決定,所以,有些諮詢者就會出現這個問題「, 如,案例反饋+諮詢結束後,免費問答服務 同樣的父母同樣的環境,孩子們表現會有巨大差異。在一樣的教育方式教育環境下,為什麼我3姐妹,性格差異這麼大?就我自卑,過度敏感,我姐及我哥都沒有這樣?」 所以,我們看問題不要簡單歸因,認為缺愛,貧窮,長的丑等等導致了自卑,也不要把人格想像的那麼簡單,這是非常複雜的。
      • 而有一些人格在不適合的環境下,如缺愛環境下,則易衍生出極度自私功利自大自誇急躁好鬥;
      • 有一些人格在不適合的環境下,如缺愛環境下,則易衍生出反社會暴力傾向冷血無情,攻擊對外;有一些人格在不適合的環境下則易衍生出得過且過,烏龜樣的表現,越鼓勵越激勵他,他就越退縮(比如王寶強這類性格的人,如果在不適合的環境下,就容易出現這樣表現)………等等
      • 父母對自己很好,家庭幸福美滿的人,有資格得嚴重的抑鬱症嗎? - zjpp 的回答
      •  單親家庭,知識文化太少,學歷太低,並不一定導致心理不健康,如,美女演員孫麗,周杰倫據說都是單親家庭,但沒有心理不健康。而張國榮,有家庭有錢有名卻抑鬱自殺。大家看看身邊也有相當多來自農村沒錢長的也丑的人,並沒有心理問題。有相當多的留守兒童也並沒有心理不健康。而有一些非單親家庭,卻導致孩子心理不健康。請查看——畢節的四個孩子,死於什麼樣的絕境?——作者武志紅(最佳匹配:關愛人格導致的自卑,敏感,孤獨)

2這種易感性,有一定的規律,發生率更高。如果得心理疾病也是得相應的心理疾病。

3我們要做的是,存在心理困惑時,在處於心理不健康階段時,就應該儘早的,有效的處理。

————————分割線—————————————— 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的病因—————— 1 腦功能本身有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
這相對較少見。
這多導致心理疾病(即精神病),這個要吃藥來治療,因為腦的疾病比較難處理,所以,吃藥也常無法治癒。

2 外界強烈的負性刺激。
這個原因比較少見。
如失戀,至親大量傷亡等等。而且這種情況在時間的作用下,通過自我調整多可自愈。

3 強度不是特別激烈,達到一定強度,但高頻率的或持久的負性刺激。 據我們觀察發現——

當負性事件達到一定強度時,負性事件強度對身心損害的作用將下降,負性事件頻率對人的傷害遠遠超過強度的傷害。雖然強度不是最劇烈,但持續的高頻率的負反饋,最容易讓人走向毀滅。我們以前就強調過,父母雙亡,甚至大地震全家去世僅剩1人,多數個體一般不會自殺,頂多痛苦1-3個月(大家觀察一下,當外祖父母或祖父母去世時,你的父母悲傷時間是多久)。

以下原因才是更常見,而且難於通過自我調整,達到治癒。

人格本身沒問題,導致問題的原因是——不適合的外在環境(如,專業,崗位,人際圈子,戀人)及錯誤思維,與性格持續的衝突,持久的扭曲著性格。進而形成「達到一定強度,但高頻率的負性刺激」,對心身造成巨大傷害。

比如,缺愛及各種錯誤思維導致的心理問題模型。參考心理問題模型:父母性格與子女性格的關係?人格,外在環境,表現3者之間的關係?父母的缺點與孩子的缺點的關係?(長按此鏈接——選擇複製——打開)

————————分割線—————————————— 任何人格都有可能出現相應的心理問題,大家是公平的————————

  1. 在這裡我們要反覆強調——不是說哪個人格類型,就一定會自卑,假設把自卑當成一種疾病,只是上述提到的一些人格類型的人對自卑,過度敏感,有較強的易感性,當環境與人格嚴重衝突時,得到大量的負面反饋,導致人格被扭曲,進而導致自卑,過度敏感等等一系列問題。
  1. 每一種人格都可能會生病,只是易感性不一樣。(理論上所有的性格都有相對應的心理疾病的易感性,所以,在此,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缺愛的解決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會進行解釋,相應的人格更有可能易感相應的心理疾病。
  1. 同理,其它類型的人對其它類型的心理疾病也有較強易感性。比如,有些性格的人,如果得心理疾病最容易得分裂型障礙,常有妄想,幻覺等等表現;或焦慮性障礙。相應的其它型號也有類似的易感性。

————————分割線——————————————

自卑與謙虛。

  1. 謙虛是對事實實事求是的反應。比如,有人說:我英語確實不如他人,這是我的短板(這是實事求是的評價),我會儘力而為。但我並不會因此覺得我是個無用之人,也不會很痛苦很自責。
  2. 自卑是對事實弱化自己的反應,並表現出心理痛苦。比如,英語差,但卻認為容易否定自己全部,並因此很痛苦。

自卑的根源———參考,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根源———— 自卑————
自卑,則是一個面,甚至幾個面(人生中,工作,親情,愛情,友情,生活,5大方面)出現問題,覺得自己很差勁,是個無用的廢物,並內心感到很痛苦。比如缺愛及各種錯誤觀念導致問題的模型考心理問題模型:父母性格與子女性格的關係?人格,外在環境,表現3者之間的關係?父母的缺點與孩子的缺點的關係? 自卑屬於意識內容,是可以改變的————

因為,自卑屬於意識,意識都是可以改變的。所以,要有信心。有方法,有毅力是可以實現自我成長的。持久性自卑,過度敏感,持久性害羞不自信——遇到比自己強一點點,比自己富一點點,或漂亮一點的人,或遇到陌生的群體,或與人競爭,或僅僅是別人隨便說說的玩笑,就會感到不自在,不自信,拘束緊張,做事常常在乎他人眼光。

———————————————————分割線—————————————— 人格與環境持續的衝突的模型——————

  1. 本來你的人格並無對錯,但是,你的專業,你的崗位,你的親人親戚,你的戀人,你的室友剛好與你人格嚴重衝突。那你在他們眼裡就是個異類,你會受到排擠,嘲諷,你會得到大量負反饋。
  1. 當然,還有其它的外在環境與人格衝突的原因,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
  1. 舉例1,如你物理最爛,每次只考40分以下的,大學你偏偏一不小心選了一個與物理密切相關的專業,那你大學4年將可能暗無天日,你會得到大量的負反饋。當然這只是智力與環境衝突的例子。
  1. 舉例2:舉個人格與環境衝突的例子。室友與你的人格衝突————如一個宿舍4個人,分開看各個都是好人,都是三觀正確的,政治上上進的……。但你的室友如果是一種對他人感受性極低的而且很強勢威嚴的一種類型,打遊戲,看電影直接放出聲音,根本沒想過其他人,而你卻剛好是那種很在乎其他人的人……。這就是外在環境(你的室友)與你的人格嚴重衝突,那這個宿舍就慘了。
  • 說個題外話——曾經幫助另一高校處理過學生自殺事件。原因是,達到一定強度的頻率較高的宿舍人際關係持續的衝突導致其中一人自殺。
  • 其實這種現象是可以盡量的減少的,關鍵要點是————防止嚴重衝突的人格類型的人住在一起。
  • 當然人的表現可沒這麼簡單,除了環境,還有你本身人格導致的人格特點過強,一味的釋放自己的人格能量,卻沒有通過意識來調整它……(調整是要有方法的)。同樣,你室友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只是他的人格驅動力不會讓他這麼內疚及痛苦……(其它人格類型也有其它的心理不健康的易感性,這個比較複雜一點,參考下文)…
  • …內心其實更自私更憤怒但舉止表情卻不由自主地有禮節和善是一種懦夫行為嗎? - zuijiapipei 的回答————裡面提到:室友,在宿舍放音樂還要放功放,而且要放出聲音來,自己感覺很不舒服。室友經常做出不在乎自己感受的行為,而自己卻不會這樣做。原因是,外界感受驅動著這種敏感的人在乎他人感受,所以,也渴望得到別人尊重自己的感受。但是請思考一下,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的室友在放功放時,其他人並沒像你這樣那麼強烈的反感這種行為?」

5同樣的,人格衝突問題也存在其它事項中,比如,人格衝突(經常因小事就爭吵不斷)的戀人,在學校宿舍中,在家庭中,在防止惡性醫療糾紛及各個科室醫護人員心理健康中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那些宿舍關係不融洽的同學,請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那些專業,崗位不適合,持續糾結的人,也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要防止極端醫患關係出現的醫護人員也可以思考這個問題

6 心理學上發現————

當負性事件達到一定強度時,負性事件強度的作用將下降,負性事件頻率對人的傷害遠遠超過強度的傷害。雖然強度不是最劇烈,但持續的高頻率的負反饋,最容易讓人走向毀滅。我們以前就強調過,父母雙亡,甚至大地震全家去世僅剩1人,多數個體一般不會自殺,頂多痛苦1-3個月(大家觀察一下,當外祖父母或祖父母去世時,你的父母悲傷時間是多久)。

——————————————————————分割線—————————————— 舉例——— 以不健康甚至病態(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為例,這類人形成自卑的根源及日常表現?

有些書上可能描述為偏執型人格,表演型人格,還有描述為邊緣性人格。為什麼有些人會發文號召大家遠離有這些錯誤思維的人?

要強調性格本身沒有錯,而且任何1個性格如果與外在環境嚴重衝突,都有可能表現出大量缺點,變成不健康性格,表現出獨有的心理問題。 以其中一種人格為例,其它人格另外描述,有些性格容易變成反社會型病態人格,焦慮恐懼型病態人格。這裡的「病態」是指,不健康,而不是指疾病。 原因:人格(基因+遺傳形成)+不適合此人格的環境讓人格持續扭曲。 今天就談論人格動機(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這種人格本身是正常的,是無對錯。但是,他運氣不好,被迫選擇了不適合的外在環境(如,缺愛,粗暴的教育方式),或自己認知不足,自己錯誤的選擇了不適合的外在環境(如,相信一些錯誤的社會觀念,選錯了專業,崗位,人際圈子等等)。然後人格與不適合的外在環境產生劇烈的衝突。似乎到哪個環境,人際關係都搞的一團糟,最後只能孤獨一人,進而形成持久性自卑,抑鬱....。因表現有所差異,在有些書上可能會被定義為XXX人格障礙,如偏執型人格,表演型人格,邊緣性人格。 理論上沒有完美的性格,其它類型的性格在不適合的環境下,也會出現出其它相應的心理問題,以後有機會再描述。 今天就來談論(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表現出的一部分正常的特點 及這種人格與外在環境衝突時表現出的一部分扭曲的特點即缺點。 其它特點有機會再談。—————

  1. 容易自卑的人,這種人很有可能是我們稱之在(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人格基礎上(此人格本身是沒問題的),加上與人格嚴重衝突的外在環境(如缺愛早期教育,嚴重不適合的工作,及人際關係),共同作用下,才造成了————過度敏感,很在乎別人對他的負面評價,在乎他人的悲傷心情。
  1. 挺在乎自己的衣著打扮的,且部分人在衣著上有搭配心得 。多愁善感,易抱怨,情緒變化快,陰晴不定。
  1. 常常多喜歡健康積極正面向上的生活方式,厭惡庸俗的東西,如大聲說話,酒座應酬,拜金,結婚要紅包。
  1. 這種人很多工作都不適合。
  2. 據我們觀察收集,概括給大家參考一下,這類病態性格的表現—
  • 過度敏感,別人無心之說,甚至根本就不是涉及他,也立馬覺得是針對他,讓人感覺小雞肚腸小心眼愛生氣,同時又過度注重社會評價,極度好贏好爭辯,不認同的觀點,立馬爭辯立馬生氣,非要爭贏不可,而且說話語氣常常不自覺的冷嘲熱諷或不屑他人觀點自以為是,充滿火藥味,情商低還自己美其名曰:我個性直率真誠。情緒變化快,情緒狂,讓身邊的人摸不著頭腦,很有可能把每一位靠近身邊的人都給逼走了,尤其是親人戀人天天在一起可能受不了,容易導致婚戀問題,或對後代教育形成嚴重傷害,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發文號召大家遠離這類人?同時,又容易形成非常急功近利,別人的話未說完,未全面了解一下事情原由,就急著下判斷下結論。不顧客觀情況,做事總想都著立馬成功,立馬得到回報,讓人感到功利自私又無知。同時又不理性不客觀,不擅長分析外在環境然後做出相應的行為,所以讓自己與外在環境產生很多衝突,然後讓自己痛苦,同時也讓身邊的人感到痛苦,似乎到哪個環境人際關係都一團糟,最後只能孤獨一人,進而形成持久性自卑,抑鬱....。
  • 對待走進自己的戀人親人朋友,會用情緒來操控他人。這即情緒上做作=一點事情就情緒波濤洶湧,而且要求別人滿足自己的感受,如果沒有滿足,就怨恨生氣。感情脆弱,過度反應=對小事(甚至是偶爾發生的小事)過度反應,小題大作,嬌氣,行為反應極度不符合場景,很誇張。主要表現在情緒上,容易導致用情緒操控身邊的人(主要是戀人,及親人),讓身邊的人感覺你缺愛,隨時要求身邊的人滿足你的感受,無限度索取別人的關注,消耗他人大量精力,讓他人產生一種被掏空的感覺,感到心很累。很有可能把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逼走。(但是,這類人,思維常常還幼稚的以為,是因為自己愛的太深了太愛對方了,所以,才會對戀人做出一些做作行為,所以,得出結論以後要嫁一個自己不那麼愛的人。這樣的分析思維難於發現根源,自然難於改善「矯情做作」。)
  • 在沒有自我成長之前,在諮詢初期,常常也會這樣對待諮詢師。急功近利這時就表現為不想了解自身問題形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不講邏輯,不思考因果,也不想自己有金錢付出或思考行動付出,只希望不勞而獲,希望諮詢師一兩句話,就把他積累了幾十年的問題立馬解決,或諮詢後立馬見效果,不顧客觀情況,把心理諮詢當成了買手機,1手交錢,1手立馬要得到一個滿足需求的現貨,如果沒有滿足,很快就生氣翻臉不認人。在心理諮詢中不是每類人都會移情的,但這類人常常容易產生移情——輕者想了解諮詢師的一切,把諮詢師當神一樣崇拜,把心理諮詢師當心靈朋友,而且他定義的心靈朋友不是互助的,而是單向無限度索取的,卻時刻想佔有心理諮詢師的一切時間,無限度的索取,任何問題甚至常識性問題,自己都不願意思考或行動,都想詢問諮詢師,把心理諮詢師的精力全部掏空。只要心理諮詢師一刻,沒有滿足,立馬反臉。重者愛上心理諮詢師。
      •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公立機構固定收費模式的心理諮詢師,不一定很願意接待這類人。因為這類人的問題常常不是一兩個點的問題,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性問題(涉及性格+外在環境,專業,崗位,家庭,人際……等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很多問題),解決起來,比較棘手,時限長,困難多,而且這類人常常會盲目自信不配合,不遵守各類約定。再則,同樣的收費,卻要啃這麼硬骨頭,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不接受這類人這也是正常的反應。
      • 在乎自己的體驗感受,脾氣不好,情緒變化快,陰晴不定,不易記仇,生氣後易後悔但嘴上不說,、急躁沒耐心、愛自己。憑感覺者,任性,人來瘋、很難被了解;感受有深度,部分人追求浪漫、詩情畫意——喜歡通過有美感的事物去表達個人感情。抽離有幻想。感受獨特,品味獨特。喜歡獨特。恐懼平淡平凡,直覺敏感、有創造力及理想化。重視人性化,美的事物。我們行我們素卻又依賴支持者,對人若即若離,因為喜歡主導情感交流。對被拋棄的感覺敏感,對缺失的感覺敏感,關注什麼是重大損失,發現缺失的美。對拒絕,拋棄非常敏感
        。在乎社會他人的負面評價,易自卑,不自信—失敗或陌生環境中易沉默、害羞。在乎他人悲傷體驗,有悲情同情心,善良、熱心、但外冷內熱—多喜歡當志願者 。常有很多美好想法活在自我們的感覺空間里。易報怨(活在未來)——對已經擁有的,只看到缺點;對那些遙不可及的,卻能看到優點。易後悔(活在過去)——易後悔曾經的選擇,曾經擁有的美好。 易憂鬱——感受深,易發現事物缺失的東西,他們,比一般人感受更深並懷疑那些總是很快樂的人
      • 以上是我們觀察到這類人的表現,這種性格,比較容易引發 抑鬱,情緒低落。 自己不喜歡自己;很多專業崗位不適合,且太在乎他人看法,對自己不解(但有部分(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沒有自我成長之前,卻自認為對自己很了解,自以為是),似乎什麼都想要,但適應面卻很狹窄,很多事做不來,人生方向易選錯,易職場悲劇,鬱郁不得志,生存能力差;與監護人(多為父母)一方或雙方的關係不親密,在幼兒,童年時期,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分割線——————————————————

視頻性格分析的案例———————— 網上案例1—

  1. 美女有顏無腦遭調侃
    20150615 20150615 非你莫屬
    2015,
    美女有顏無腦遭調侃2這位左容應聘者,人格動機上就是(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與(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比較相似,但,人格功能為對外直覺分析,對內價值判斷,直接運用,所以,說話直率直接(說話直率直接與否?取決於人格功能方法,這是一種大腦功能,自動化的,意識偶爾可以調控)。人格狀態為HF狀態。什麼是人格中的動機,功能,狀態?請參考——何為核心人格?
  1. 她對自己幾乎不了解,但卻自以為很了解,工作換來換去,很多工作都不適合,要求又高,一不小心,到了31歲,如果家裡本身又沒有錢,生存壓力會巨大的。
  1. 這些老闆,成功人士,有些點評的還可以,但也只是點評了左容的某一方面表現,並沒有很全面的分析左容,更沒有分析出她的人格本質。這樣很容易誤導 對自我認識本來就不清楚的左容。他們提供的崗位並不很適合左容的實際情況,這節目娛樂成份大,噱頭多,收視率是提高了,但想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概率可能不會太高,不是很靠譜。

網上案例2— 風間:正男即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抗壓性比較弱的類型,這樣的人生易悲情。正男平時就易受到大家的排擠欺負——查看:名人性格分析匯總最佳匹配 網上案例3———— 

  1. 自卑女自認太丑渴望被認可 父母舞台驚喜出現狂飆淚——點擊——中國正在聽 完整版獨播:美女向李宇春索抱 韓紅愛將高支持率過關
  1. 這位姑娘自述是內心自卑的人,還有一些人認同她的觀點…………。
  1. 我們可以向毛主席保證:這位沈怡君不是持久性自卑。她屬於,低調內斂,恐懼,多疑多慮,不敢表現者,害怕展現自己觀點想法,有一種「老二的心態」,不願意與人正面衝突,更願意在背後發表意見,所以,忍耐力強,在群體活動中常常似乎不存在。
  1. 這種型號頂多帶有一過性的自卑 或者 更有可能的是連一過性自卑都沒有,純粹是在炒作。如果不信?大家可以通過網路去找到認識她的人,來調查吧。

——————————————————分割線——————————————————

「人格分裂現象」———

  1. 人格是多個元素共同構成的,有時部分元素會衝突,所以,易表現出「分裂現象」
  2. 有一部分 ,(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 S67,J12 等等,也會出現「人格分裂現象」————
  3. 原因:參考下面的——————

舉例1————
當然,要強調的是 ,各種人格類型都有可能出現這種「人格分裂式」的現象,只是形式不一樣。比如人格的特點中的人格分裂現象 舉例2————人格的特點中的人格分裂現象

1對生活,工作影響最大的是人格動機內部衝突———舉例————尤其是動機為成功慾望很強時 + H狀態 + 主導功能對內 + 直接運用功能 。 這將導致產生一種人格分裂的感覺,可以幾種極端的情況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什麼是人格中的動機,功能,狀態?請參考——何為核心人格?)——————————如下————————

      • 想要興奮熱烈的生活氛圍想調動活躍氛圍,吸引關注,但又不擅長與人互動,敏感害羞,與陌生人尤其是群體交流有困難。
      • 成就慾望強,想表現想被關注,但又怕公開表現及競爭。想要名利但又極度討厭太功利化的人與事。
      • 同樣是自卑,敏感,神經質性多疑,這類人中有一部分動機成就慾望較弱,但也有一部分成就慾望很強,這時,就會出現,盲目自信,清高(即一些人所說的喜歡裝逼),自以為是,自認聰明智力高,看不起平凡的人,好爭論好鬥不能接受任何的批評(甚至不接受建議),但是很快又發現自己根本不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人際關係差,生存能力差(賺錢差),很快又陷入極度的自卑。自負與自卑循環反覆。
      • 小聰明點子多,但是,思維反應慢,打牌,及做一些快速反應,快速決斷的事,腦子不靈光。
      • 想與人和善,但說話卻直截了當,莫名其妙就損害了人際關係。
      • 公開場合表現出熱情友好,幽默,但私底下,尤其是對親人戀人又表現出大量我負能量,亂髮脾氣,莫名懷疑,極端佔有慾,害怕被拋棄沒有安全感。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很容易發展成:糟糕至極極度悲觀消極的想法,絕對化要求對自己極度虛榮化完美化,對身邊的人苛責要求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過分概括觀點極端以偏概全而且死不認錯。公開與私下場合呈現分裂現象。常常把身邊的親人戀人搞的苦不堪言,所以,容易戀情及家庭關係出問題。

2 以上,幾種極端的情況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自感嚴重的「人格分裂」。
3如果人格的各方面適應面都比較狹窄,容易在 高考考研選專業,畢業選崗位中失誤,如果家庭現實因素也不太好,家裡比較窮,那,導致承受失敗的資本更少了。所以,一不小心,很可能導致職場失意,一事無成。

—————————————————分割線——————————————————————

人格非常的複雜,人格是由多方面構成的,看似相似,實則差異巨大———

  1. 現實中你仔細的觀察,你會有這樣的感覺:發現你與某人,一樣,都有自卑都有敏感多疑,或都有說話直接直率,或都有…………等等,可以有共同點,但卻不完全一樣,你們之間差異也很多。
  1. 再比如,現在整個社會功利心較強,以金錢為導向,所以看上去很多人都一樣,都在追逐金錢,追逐成功,其實有卻有很大的差異,有一些人格的人,追逐金錢是是為社會評價社會認可,有的人格類型追求成功是為了消除安全疑慮,有的人格類型追求成功是為了更多的選擇權更多的可能性…………。內心深處是有很大的差異。
  1. 原因就是:人格非常的複雜,如果細分的話可以達到近萬種。但,要用科學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隨著理論的發展,甚至可以把人分析的更清楚更詳細,那人格將可能分出更多種類。這個道理正如醫學,隨著理論技術發展,醫學科室分類越來越細。
  1. 人格的特點裡面詳細的提到了人格的複雜性。

——————————————————分割線————————————————

解決問題的應對模式——逃避困難,幻想,不行動,採取消極的應對模式。

  1. 而且因「深入骨髓」的自卑,愛幻想,及情緒的波動,導致面臨任務時,面對自己的心理困惑,選擇困惑時,等等 ,常常採取極不成熟的應對的方式——逃避,而不是積極的解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做不來,自己要失敗,逃避任務逃避責任,錯失機會————進而導致行動力非常差,對問題想盡各種解決方法,並且在腦海里把利用各種方法把事情做了幾遍,但常常在現實中卻無任何實質性行動。
  1. 這類人面臨任務,面臨XX機會,XX嘗試性新事物,內心常常會先自動化的經歷以上心理特點——猶豫拖拉不行動,自我否定——這對學習工作生活,及解決自己的各種現實困惑,造成巨大阻礙。
  1. 面對可能性的機會,好方法卻一直在自我否定暗示,不嘗試,不行動,極有可能導致終生一事無成——然後又接著後悔曾經的選擇,才導致今天的失意——接著又自卑自我否定。(最糟糕的是,極可能影響到後代的人格形成。形成惡性循環)。
  1. 對負面評價極度敏感,很難接受批評。
  1. 很多人可能會說「是個人都喜歡錶揚啊,被批評當然會心情不好」,但是此類人,在沒有成長的情況下,甚至連他人的建議及非責難性質疑(被指出錯誤,被他人點出問題所在時),也常常情緒激動(雖然表面上不一定說出來,但內心已在激烈的波動了)。
  1. 大家習以為常的誤區—————— 很多人可能想當然的以為————人們都喜歡自己被公開表揚,私下裡被批評,最好就不要被批評。答案真的不是這樣的,不是每一類人都喜歡被公開表揚的。只要你仔細觀察深入去了解分析,你會發現有一些型號的人對公平表揚非常恐懼且會認為表揚者「懷有不良動機,想利用我」,但對對方提的建議及問題所在就會非常喜歡。這種人並不少見,如果大家不明白,我們舉一位名人——SOHO總裁潘石屹,正是此類人。大家可以多去觀察他說話的的特點。
  1. 我們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然後全面的接受自己,坦然面對,才可能達到內心平靜。


——————————————分割線————————————————————————

有人認為這屬於偏執型人格,表演型人格,還有描述為邊緣性人格。 一起聊聊偏執型人格障礙? - zuijiapipei 的回答

  1. 在(敏感在乎人的體驗感受+渴望社會關注型),本身是正常人格(人格本身是正常的)的基礎上,發生不健康的變化,可能的原因是,監護人持續的負面評價,或外在環境(如學習環境,同學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尤其是工作環境)強烈不適合人格,環境與人格嚴重衝突,這時導致意識無法聽從指揮,意識無法調控自己適應環境,導致社會功能(學習,工作,生活,社交)嚴重受損。
  2. 這時,就容易演變成以下幾種病態人格中的一種—————偏執型人格,表演型人格,還有描述為邊緣性人格———有時,會幾種病態人格混合在一起————然後就會產生很多相應的病變癥狀,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 強烈自卑——就容易認為自己是沒用的,得不到他人愛的沒價值的東西,所以,產生強烈的自卑。
  • 糟糕至極——在多數人眼裡看來平常的小事(確實是小事),卻引發一系列悲觀情緒,認為自己完了,家庭完了,社會完了,甚至國家完了。
  • 絕對化要求——只按自己的要求來苛責他人,尤其是對自己身邊的人,所以,室友關係,家庭關係差。
  • 以偏概全——過度概括,觀點極端,且易變。今天輕率的支持XX觀點,過了不久又輕率的反對此觀點。
  • 很快又極度自負,認為自己獨特,有才華,有思想。
  • 被拋棄的恐懼和害怕孤獨,
  • 難於控制的情緒,情緒波動大,陰晴不定。
  • 廣泛猜疑,莫名猜疑。常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甚至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歧視,或無足夠根據,懷疑會被人利用或傷害,因此過分警惕與防衛;
  • 戀愛緊張——在戀愛關係中,猜疑+極端佔有慾,讓戀人不堪重負,導致戀愛關係易破裂。
  • 高度的自我中心。
  • 自我認知很低,自負與自卑循環反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對自我的認同,這種認同是個性穩定性的特徵,我們知道一個人最穩定的部分就是個性,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對生活、對人生、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態度不是那麼輕易就轉變的,所以人們才會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自己的認知也是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認知,如果一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一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壞人。一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一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這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上有一些障礙了,個性上面相對來說就不是很穩定。對自我的形象也是,一會覺得自己長的好,一會覺得不好,反覆之間,沒有了客觀的評估,這是這個類型的人比較顯著的表現。
  • 好嫉恨別人,這類人喜歡別人注意和誇獎,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悅一切時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現出欣喜若狂,否則會攻擊他人,不遺餘力
  • (可以有以上少數表現,也可以多種表現集於一身)。

3這屬於神經症或心理疾病的範疇了。判斷標準——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統一;認知情緒行為協調;人格穩定性未變

4 所以,我們認為偏執型人格=一種錯誤的且穩定了很久,形成了慣性的錯誤行為觀念,而且這種錯誤行為觀念嚴重影響人際,影響職業,影響戀愛,影響家庭……。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觀念,而不是一種性格。
雖然命名為「偏執型人格」,但這屬於意識屬於行為觀念,屬於過度反應的不健康癥狀。所以,是可以改變的,可以治療的。

5 解決的辦法——
是選擇適合的外在環境,及改變形成了慣性的錯誤的行為觀念。只要放到適合的環境,把事情做好,讓自己的活的開心,沒必要事事迎合他人,自己活的開心且不給他人造成負面影響,就會得到大家的愛,那時自卑感就會消除。

6 只要處於早期,發現有心理糾結時,要儘早處理,阻斷它繼續發展。

7 如果發展成嚴重自殘,抑鬱,自殺,或攻擊他人,時,則要以藥物來控制癥狀。

—————————————————分割線——————————————————————

普及一下心理學知識——

參考如何改變人格(俗稱性格)?心理專家是如何看出他人內心隱私的?

1) 心理正常——分為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健康——又可分為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症。

① 一般心理問題。

說直白一點,表現為:生活可以自理,可以生存,只是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學習工作,生活,人際交往等社會功能。

② 嚴重心理問題。

說直白一點,則表現為:嚴重影響上述社會功能,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危及生存(如自殺)。

③ 神經症。

與嚴重心理問題相似,但又有區別,區別在於神經症患者糾結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心理健康的人都認為是小事的事)。

如,別人只是說了一句中性的話,他卻認為對方對其有敵意,並泛化到身邊的人都針對自己,對自己有敵意。

有極端思維(如,以偏概全,自負至極,糟糕至極,回復「課堂」查看相關視頻課程)的人,要注意,這些人比較容易得這個病。再往下發展,就容易發展成精神病(認知與世界不統一)

2) 心理不正常=心理異常=心理疾病=精神病。

表現出來,基本上生活上不能自理,生存都困難。

只要符合以下3條中的一條,就要懷疑是否為心理異常。

① 認知與世界不統……

如果,奧數題目做錯了,那是與認知水平有關。

但是,如果在無認知水平無關的常識性問題上,主觀與客觀嚴重不統一

比如,認為自己聽到身邊很多人在說自己的壞話,但是現實世界中身邊人根本就沒說過或身邊根本就沒有人在。這時,就要懷疑此人是否有精神病?

極端思維的人,較容易發展成神經症,進而發展成認知與世界不統一。

② 知情意行不協調。

比如,親人死了,嘴上說很痛苦,但情緒上及行為卻表現出很開心;

③ 人格不穩定

從小到大一直很少說話,拘謹,不擅長表達情感說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但是現在卻經常性的說很多,想法及行為很誇張,而且邏輯混亂

心理不舒服了,是要吃藥還是要心理諮詢的簡易判斷方法——

給一個通俗簡易的判斷方法。

如果,出現生活不能自理及危及生存(如有強烈自殺慾望,有自殺行為)時,這類似於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此時建議去精神病醫院,先吃藥來控制一下癥狀。

但是,藥物治療過後 或嚴重發病之前,其它時候,只是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學習工作,生活,人際交往等社會功能時。這時就需要心理諮詢。

我們可以早期發現:什麼樣性格的人,容易得什麼樣的心理問題,並且知道她們的習慣性思維是怎麼運作的,然後提供相應的方案。

—————————————————分割線——————————————————————

此類人適應面常常比較狹窄——————

  1. 因為每一個人的人格都很複雜,還包括其它幾個方面,我們在微信上提到過。如:如果大3人格理論中的功能方法,狀態氛圍的適應面也很狹窄,而且智力成分也不高的話——那將導致整體適應面更狹窄,這將導致很多問題。如果,家庭條件也一般,各種資源少時,將面臨比較嚴重的生存壓力
  2. 不是我們危言聳聽,請重視這個問題。不然很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影響生存能力,造成生活壓力巨大。


—————————————————分割線—————————————————————

優缺點的根源?興趣愛好的根源?———

優缺點是人們對人與環境適合與否作出的判斷。如專業崗位及身邊的人與你不適合就會產生缺點,適合則表現出優點。(但是,無論哪一種人格在生活中卻會優缺點同時存在,甚至有的人在生活中表現出大量缺點,缺點&>&>&>多於優點,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大家先自己思考。)

  1. 簡單的來說每一種人格在生活中都有優缺點,每一種人格都會有人格不適應的環境。
  2. 但是如果缺點表現出很多,影響到社會功能,這就是心理不健康了。
  3. 而優缺點本身是社會作出的評價,人格與專業,崗位,具體的人,具體的場景適合與否,才產生了優缺點。
  4. 如能說會道的人,直率的人在公務員崗位上常常變成了缺點,容易得罪人,不適合官場。
  5. 但是,這種人,當婚慶司儀,娛樂主持人…………卻常常能變成了優點。
  6. 當選擇了適合的專業,崗位,對象,將會讓優點得到發揚,缺點不易表現出來了。
  7. 為什麼讀書很厲害「高智商」,出了社會工作時卻「低能了」
  8. (外在自信)我小時候比較自信,但現在越大越感到自卑害羞,為什麼會這樣?

總結————優缺點的根源?興趣愛好的根源?性格,外在環境,行為觀念 3者之間的關係。

心理問題模型:父母性格與子女性格的關係?優缺點的根源?興趣愛好的根源?人格,外在環境,行為觀念3者之間的關係?為什麼後代中容易

我們分析出的性格是恆定不變的,恆定不變的規律性的東西,對我們選專業、選崗位、婚戀關係、人際關係、親子關係才有指導意義。

如,敏感即是一種性格,它是恆定不變的。

(敏感的人,請你回味一下,幾十年了,就這一點,你變過嘛?回復「人格」查看《如何改變人格?》中的幾個「實驗」)

而且敏感,它是一種強大的天賦(前提是你能為它選擇一個適合的外在環境,讓它的能量得到發揮)。

行為觀念是會發生改變的,它是無法指導我們人生抉擇的

如,自卑即是一種行為觀念,是可以改變的。

回復「人格」查看《如何改變人格?》即可明白。

通過大量分析各種崗位及各種人,我們建立了強大的《職業資料庫》、《人格資料庫》。

所以,我們有能力幫助你避免走人生大彎路,找到與自己最佳匹配的專業,崗位及性格上匹配的對象。

每1個案例,都由我們整個團隊,一起分析,一起會診,一起來確定人格類型。

每1個XXX分析報告流程,都是由整個團隊嚴格把關,嚴格審核。


—————————————————分割線——————————————————————

性格如何影響後代性格—————

父母性格與後代性格的關係?父母缺點與後代缺點的關係?

  1. 有人問到,為什麼人格易影響到後代?--參考下文,裡面會提及部分原因:
  1. 如何才能實現自我成長,實現心靈解脫?心理舒適區(智力舒適區,性格舒適區)。什麼是意識內容?自卑分類及根源。
  1. 心理問題模型:父母性格與子女性格的關係?人格,外在環境,表現3者之間的關係?父母的缺點與孩子的缺點的關係?同樣性格卻表現差異的原因?

—————————————————分割線——————————————————————

「如何成長?」

  1.  有一部分諮詢者總是急不可耐的問「如何成長?」,火急火燎,希望能藉助隻言片語給他們一些幫助。誤以為,幾句話,幾段文字,就可以搞定這個難題。
  1. 寄希望於別人的幾句指點就想改變自己的人生,這種想法是不是太無知太天真了?
  1. 如果真的這麼簡單,請想一下,你會因人格問題而糾結了二三十年嘛?甚至有人一輩子在糾結這個問題。
  1. 我們要通過視頻對話(不用做測試題,只需要收集你的一些資料)測評人格後,才能形成《人格分析報告》《人職匹配分析報告》《生涯規劃分析報告》《人人匹配I分析報告》等等,並給你解釋說明這些報告(並提供音頻)。這是個大手術,不是1位醫生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分工合作,幾位匹配師(諮詢師)+諮詢者本人,大家共同努力共同付出,一般前後要花40-60天時間才能完成。
  1. 如何才能實現自我成長,實現心靈解脫?

—————————————————分割線——————————————————————

現狀, 測試——

  1. 人格分三大方面,三大方面都是自動化的,是人自帶的特殊的功能,也就是說人格常常在你的言行舉止中不自覺的自動化的表現出來。性格,氣質,人格能力,都是人格的基礎上產生的演變而來的。所以人們才會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2. 原因比較複雜,可能主要與遺傳有關及早期的教育有關,共同塑造人格。

要強調的是——————

人格分類屬於性質分類不能用自測題來測試,
不是同一性質的數量級分類,病理人格卻可以。所以導致人格分類學測試題不準!因為不方便按統計學來分析,所以大學很少人研究人格分類學。準確與否,大家自己思考,對比。

  1. 從2004年
    到2013年,我們調查十多所大學裡教職業規則的老師,暫無人能解決此問題。目前如此,未來不清楚。
  2. 有一些型號很容易自卑,只是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悲慘,這種人格不是變態也是屬於正常的,只是環境與人格衝突時,容易鬱悶,較易出現抑鬱,這時心理才不健康。只要有方法還是可以成長的。
  3. 最怕的是選錯職業及人格上嚴重不匹配的對象,那麻煩就比較大了。我們都知道,對普通人來說,工作不行,將危及生存。戀愛不行,將………………

做一下 免費測試(自我測試)

在網上做自我測試的同學多有這種感覺———

做某種人格測試只有一部分內容符合自己。或者測試前後(尤其是間隔較長時間後)結果會有差別。效度信度很高的很有名氣的人格測試(心理健康測試例外)如,EPQ,16PF,MBTI等等,常常會出現上述2個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

  1. INFP, ENFJ, INFJ, (網上MBTI自我測試不準確的原因之一)
  2. 《為什麼很少專家去解決大學生人格分類及職業匹配問題?中山大學心理系美女教授:數錢能緩解身心疼痛 》
  3. 自我測試不準確的,其它原因,請在微信公眾號「最佳匹配」 中回復「測試結果」即可以查看。

———————————————分割線—————————————————————『』

至於,如何選專業,選崗位?這個請參考

  1. 如何看待「如果不考慮現實因素,你最想從事的職業是什麼」引起的微信朋友圈刷屏? - zuijiapipei 的回答
  2. 選專業選崗位誤區2——單純的按收入來選專業,選崗位。

不清楚要選擇什麼的時候,常常意味著對自己不清楚——愛因斯坦

  1. 你自卑嗎?為什麼自卑? 持續 敏感,多疑,自卑不自信的根源?不清楚要選擇什麼的時候,常常意味著對自己不清楚——愛因斯坦
  2. 虛榮——如何降低虛榮的程度?求助,為什麼我會嫌棄我的媽媽。

最佳匹配—全部 服務項目 目的+諮詢項目+報名費+付款方式+諮詢方式+諮詢流程+收穫+承諾


題主想知道許多常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因為這個比較複雜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就事論事的回答,但是很贊同題主的看法:雖然許多心理問題的解釋 確實會歸結於童年,但是一味童年根源化就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簡單心理的諮詢師:吳艷敏專門寫過一篇討論「童年經歷決定論」的文章。小編想通過引薦這篇文章,從諮詢師的角度澄清和回答關於「童年決定論」的問題:

童年影響的重要性已經是一個普遍的認識了,我也認同某些時候童年的事情是導致現在某種困擾的原因。

但是,我反對那種一味童年根源化,認為不了解一個人的童年就不了解來訪者的傾向——從童年的種種事件中勾連出一幅完整的因果圖,經常把來訪者置於一個「非常嚴重」的境地,因為「他/她的童年太悲慘了」!


之所以反對一味童年根源化,一是從理論上出發,讓我懷疑過度的強調童年,以及直線式解釋的合理性;

另外一點是因為從現實的效果上講,我擔心這種傾向會更加讓來訪者處在一種無助的地位上——「都是因為我童年那麼不幸,所以成了現在這樣」。

從理論上講

精神分析以及其它理論中的童年對人的影響的說法都是一種回溯解釋,是不能作為預測的。

我們不能根據一個心理學理論保證來訪者遭遇過什麼,他以後就會什麼樣。這中間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舉個實際的例子:同樣是面對有暴力的家長,一個家庭的兩個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比如姐姐討好,弟弟叛逆。

那我們能說暴力導致了現在他們的特點嗎?


當然一方面好像這是有些合理的,如果沒有暴力可能他們現在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但是問題在於你忽略了他們自己在其中的參與,以及其它可能很小但是也會影響人的發展的其他因素。

公正地說現在很多心理學家,包括精神分析的學者在弗洛伊德的基礎上發展了很多,已經不僅止於最初的單一因素的決定的傾向,考慮進了遺傳、時代、社會文化、家庭環境、種族等影響,這無疑是進步的。

但是,儘管有這麼多元的角度來了解人,還是要警惕直線式的因果思維。

聽過很多的案例討論與分析,有時候諮詢師的分析特別引人入勝,來訪者現發生了什麼事情,童年受到什麼樣的對待,這中間有什麼樣聯繫,按照某某理論這是處於發展的某個階段,並舉出例子1、2、3, 當時覺得好精彩,完全無縫對接。

然而過後又會讓我疑惑,來訪者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四五十年的成長面貌真的可以用一個小時的討論完全理解到嗎?

仔細想想,其實讓這種解釋成立的依據,都是一些「典型」事件,而來訪者的真實生活遠比這寬廣得多。

一個朋友曾經和我討論,他認為精神分析的有效不是在於解釋的正確性,而是這個過程的細緻地關注來訪者的世界。

精神分析式的解釋(也包括其他流派)給來訪者一個卸下重擔的方式——

  • 原來這是有原因的
  • 原來和我父母對待我的方式有關
  • 不是我本性必定如此。
  • 這樣的話,來訪者有機會跳出來看待自己,來重新選擇。

重要的其實不是來訪者是不是有俄狄浦斯情結,重要的是Ta知道這是源於過去的「慣性」,Ta是可以有不同選擇的。

從現實上講

按照過度童年化的觀點,必然產生一種特質的實在性。

也就是說,因為童年的經歷,你現在具有了某個真實存在的特質甚至人格,比如依賴、焦慮、邊緣性人格障礙等。而這樣的固化方式有可能會削弱來訪者自身的力量。

比如,認為來訪者不敢在老闆面前說出自己的意見,是因為父母控制與指責的教育方式。現在試想你作為來訪者,你面臨兩種不同的諮詢師:

諮詢師把你當成一個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溫柔對待非常共情。
諮詢師看到你在某些場合下你是可以表達自己的,將不能表達看成是一種情境性的,而不是你內在固有的東西。

哪種態度讓你覺得更有力量呢?

第一種態度很容易導致一種病理化的傾向,這個時候情境的影響被置於不重要的位置上,而主要取決於來訪者自身。

有的諮詢師認為來訪者不能在某種情境下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斷,這本身是荒謬的,就好像只有諮詢師的方法才是「正確的」,來訪者是「錯誤的」。

因為根本不存在「正確」的應對方法,對於來訪者來說,在當時情境下,也許那就是Ta能做出的比較明智的選擇了。

諮詢師自己也不能保證做出的行為全都是最恰當最合適的,但這說明諮詢師也是不正常的嗎?既然如此,就不應該決斷任何一個人童年的應對方法是「錯誤的」。

當來訪者的某個特質被認為是童年導致的時候,Ta具有的那些例外的時刻被忽略掉了。

這並不是說我們總應該只看到事物「積極」的地方,而是用更多元的角度看待來訪者,看到童年影響外的那些重要因素,沒有被童年「創傷」框住的那些東西。

從我自己的經歷講,我不願意被我的治療師看成是一個被過去的某些事情決定了的人,我更希望他看到我的獨特的、沒有被童年事件決定的特點,這讓我感到極大的自由。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簡單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我的觀點是,自卑的根源都產生於童年至青春期,在你不懂事、還沒有建立起獨立的價值觀的時候,某些事物就在你心裡刻下了一條條影響深遠的傷痕,這些傷痕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在你成長過程中,在方方面面掀起風暴。因此我認為,如果自卑的話,父母有很大責任,他們沒有起到引導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作用。


說起來,我輕度抑鬱得有十幾年了吧,看過大夫,沒吃過葯,自我調節了很長時間。
我寫這個是想告訴搜到這個題目的人,你並不孤獨,你也不特殊。也是嘗試解構自己的思維,尋求更好的進步。
…………………………………………………………………………
我的表現或者我知道的表現。
1周期性情緒崩潰,各種各樣,我的是止不住的哭,好幾個小時那種,到喘不動氣,到迷迷糊糊睡著。
2胖,說正經的,胖,不是因為太痛苦,就是因為太幸福,我可能不是後一種。
3不喜歡打扮自己,甚至不講衛生。邋遢,不修邊幅。到現在也不會搭配衣服,不知道形象維護。
4自卑,自卑到無法想像,無法停止,不敢勸自己。
5惡習,抽煙,酗酒,手淫,痴迷遊戲(或不良愛好),戒不掉。
6擅長放棄。是一種自我調節,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7有自我放逐的傾向(我盡量說的輕一點)。
8討好型人格時隱時現,甚至偏激。
9感覺到自己心理不正常,但一點都不敢表露出來。
10不敢和別人吵架,哪怕自己權益被侵害。
11無名火,不知道怎麼發泄。
12強烈的羞愧感,不知道哪裡來的,不知道怎麼去除。
…………………………………………………………………………
我的故事:
初中三年級第一次情緒崩潰,到考研抑鬱最嚴重的時候,再到現在工作5年沒有穩定下來,我覺得我是成功的,我還活的好好的,還能笑。

起因大抵是從小開始的,感覺好多人抑鬱的起點就是家貧學優。從小挨打長大,酗酒的爸爸,教育就只有這一種,不敢不好好學習。
爸爸酗酒在我初中時達到最高點,賺錢不順利,姐姐身體不好,也沒有其他收入,壓力非常大,我也是現在才開始明白這一點,才開始原諒他。
酒後瘋爸爸是記不住的,但他不會道歉,也不會解釋。每次喝大了,家裡就會冷戰好幾天。每次我都躲在屋裡寫作業看書,不敢摻嘴,外面一響就會打個哆嗦。尤其過年的時候,每次除夕都會大鬧一番,甚至除夕夜在街上瘋一樣罵街,第二天我還得出去拜年,街坊的眼神我到現在都記得,二十年了啊,估計還會記二十年~
爸爸在我房間牆上寫著兩行大字,「今天要是不好好學,明天就沒法好好活」,那個活字,像不知道怎麼形容,我從小就看出了恐懼。
初中開始,我開始拚命學習,為的就是離開家,高中就一中可以住校,拚命去考一中。但最終,我情緒還是第一次崩潰了。
初三那年上學期,吵架的具體原因我忘記了,我記得我躲在被子里,聽著借來的隨身聽,艾薇兒的第一張專輯,開始哭,磁帶來回聽了三遍,最終不知道怎麼睡著的。
醒的時候我就感覺到自己情緒不一樣了,像是叛逆期來的晚但最終還是來了一樣,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次開始想,為什麼要活著?怎麼樣才算是活著?不要小看一個初三小孩的思維,一旦想定了的事,我到現在也沒法改變。
慶幸當初我還有個目標,離開家。
全市前幾名的成績考入一中,班長,學生代表,在高中無所不能。
沒人發現,我會躲在被子裡面哭,會偷偷的手淫,手砸牆砸到手指骨折(我沒有很任何人說,自己慢慢癒合的,現在小拇指還有一點點畸形)。
回到家,家裡還是吵架,不敢說話,我就出門躲著。也是高中,有一次自己給自己灌了整整一瓶白酒,哭著睡過去。也是高中,開始學著抽煙,想燙煙頭一直沒狠下心。也是高中,開始半夜翻牆,通宵上網。也是高中,情緒崩潰後開始嗜睡,課堂上睡得光明正大,最多一天13節課我睡了11節,同桌怕我出事還叫的班主任找我談心。
但我成績很好,我們班分了兩個985和211的名額,其中就有我,文科,年級前三名。
有時候,命就感覺早被安排好了,高考前還是崩潰了,整個人不在狀態,腦子裡面全是小時候到高中的一幕幕電影一樣無限循環,最後一科文綜考砸了,少考了將近70分,總分離一本線4分。
老師勸我復讀一年,我沒敢,就想著怎麼離開家,報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學校。
大學後開始看書,開始學習,自我調節。打球,上網聊天,看書,看電影,參加校記者團。
有用,把自己推出去,疼總比遺憾和麻木強。
大四還是崩了,怕畢業了就得回家,開始準備考研,真的是怕回家。第一次考失敗了,面試沒過,緊張到不敢說話,三個老師一起看我,腦子嘭一聲炸了。
畢業沒回家,準備第二次考研。
這次真的崩潰了,差點回不來那種。考試前三個月,突然就對一切失去了興趣,也沒動力,不到餓急了不想吃東西,不到上廁所不起床。
感謝我的室友,是我同班的同學,現在也是和科級的幹部了吧。他跟我境遇差不多,他爸爸是官,他也不想回家。他有錢,經常請客。
他帶著我坐一個小時公交車去吃自助餐。我們倆人買三斤豬頭肉,一頓吃完。他帶著我買豬大骨自己在宿舍熬湯啃肉。告訴我還有很多好吃的,還有很多好玩的。
考研我沒去,反而如釋重負,回家。
回家之後跟爸爸不說話,我去了姐姐家住,五年到現在。兩年前跟爸爸開始緩和,跟他徹談了一遍,他跟我說好好活著總會有希望的。一年前爸爸開始戒酒,到現在。
…………………………………………………………………………
有些痕迹會漸漸消失,也有些無法挽回。
現在的我,一個30歲180斤邋遢的胖子,沒車沒房工資不高,單身,甚至都沒好好談過一場戀愛,在所有人眼中碌碌無為。但請你知道,我能平靜的講講我的故事,已經是非常努力的結果了。

我現在仍然沒有對象,怕耽誤她,也怕耽誤下一代。父母期盼越來越強烈,我也小心應對著,但心裡的坎始終過不去。工作也不順利,跟自己抗爭用去了我大量的精力,拉下的太多。我知道我還沒有好,我小心應對著心理的變化,擔心會走向極端,卻又期盼幸福的那一天。

我開始期盼明天會好一點,開始覺得做點什麼也許對明天有幫助。

…………………………………………………………………………
最終我還是匿名了,我還在努力,請原諒。
如果你跟我差不多,請相信我,我們並不特殊,也不孤單。

學著去學習,去了解自己,去接受正規的診斷,去配合醫生的治療,去想像幸福,去創造希望。積極,努力。生命也許艱難,但你經歷的真的不算什麼,當你把自己了解的足夠透徹,也許 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2016.4.12凌晨


因為從未得到家人的肯定


不知道為什麼老是下意識地跟人做比較,尤其是看到別人的優點後,不自覺地就會產生自不如人的想法


我發現我身邊的人,無論對人對事都有一種支撐他們的東西。

底氣。

我一直沒有底氣。我也不敢有。
我脾氣差不漂亮沒能力。
父母厭棄,親戚嘲笑,朋友疏離。

我怎麼敢表達自我呢?安安靜靜地待在一邊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幫助了。
我是作為累贅在他們身邊依附著的。

可是我不甘啊,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反抗他們打壓,我再反抗他們再打壓。
我沒有力氣去解開這種死循環。

我也怕,一旦改了,我不能保護自己。

好了,你們看到了。
自卑就是這樣的。

【不僅沒有提高自己的能力,還沒有表達自己的底氣和改變自己的勇氣。】

我至今都找不到辦法克服它,如果誰有請告訴我。
謝謝。


======= ======= ======= ======= ======= ======= ======= ======= ======= ======= ======= =======
現在,我相信前方有更大的世界在等待著自己
既然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那麼,因為自卑而養成的性格也會在很久以後變成神奇的財富
======= ======= ======= ======= ======= ======= ======= ======= ======= ======= ======= =======
我丑,我覺得自己丑。
比周圍的人都丑,假裝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在意得不行。從小就懂得站在別人角度想問題,不是因為我善良,是因為不想站在對立面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害怕被孤立所以善解人意。
恐懼被排擠所以寬容大度。
不願被拆穿所以強硬自信。


真正的自己,是堅硬外殼下的一顆玻璃心,一團軟棉花,一張皺紋紙,一杯隔夜茶。


今天是2017.3.12日,沒想到去年寫的答案現在還有童鞋點贊,很開心可以一直幫助需要被鼓勵的童鞋,今日有緣再更新一些。

關於皮膚,還是堅持那句話,最好的良藥是?自信及認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來的,直面突破。

有皮膚困擾的,可以去學習了解護膚品的成分,知乎的《女神進化論》可以看看,科普一些基礎知識,還有公眾號《言安堂》可以看看,成分科普app?美麗修行,配合著一起看,反正對我是蠻有幫助的。

從自卑到自信是一個過程,在半山腰看不到頂,但只要一直前進,總會看到光明。

經過一年的努力,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按照我想要的在實現,回頭看才更加確定,打破自己這個最大的敵人,打倒懶惰怯弱,勇敢的向前奔跑,原來這麼美好,不要停,一直跑。

昨晚做的,一年都有堅持自己做飯菜。

近期照片,假裝是十里桃林的上仙,哈哈

最後祝童鞋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我也還在路上,共勉!!

-------------------------分割--------------------------

先臭不要臉的放2張自己的照片,然後說一說自己的事,文中包括逆襲,敏感皮膚護膚知識,及心態調整,希望可以幫到還困在自卑里的朋友。

故事的開始,7年自卑路
在我最美好的年月里,我自卑了7年,這不是危言聳聽。
因為自卑,我高中到大學一直單身,期間得過抑鬱症,曾經對生活失去樂趣,曾經說過30歲如果一事無成就不想活了。
因為自卑,真的改變了我很多性格,敏感、孤僻、獨立、自我、冷淡,當然還有陰暗。在那7年里,接觸了太多陰暗的東西。
就像很多青春期的人一樣,曾經的日記里,寫滿了自我否定,茫然。
在最美的年齡,卻只能看和別人自由高飛,自己躲在角落,抱怨老天的不公平。

那麼,我自卑嗎?為什麼自卑。

高中軍訓時紫外線過敏,從此走上了拯救皮膚的不歸路,長達7年。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不知道大家對激素依賴,脂溢性皮炎了解不了解,現在回首隻想吐槽:有一個懂護膚的媽很重要,如果你家人不懂,最好自己也要懂。

起因是,當時軍訓紫外線過敏,整個臉都爆皮發紫,然後開始走上激素治臉的不歸路。科普一下,一般去西醫院,開的藥膏里,很多都含有激素,特別是立竿見影就能治好的,大多是激素。
當時比較痛苦的就是,當時激素依賴,皮膚臉頰敏感冷熱交替容易發紅,是很明顯的紅,毛孔粗大,而且本身是朝鮮族所以吃的也比較辣。
去過醫院無數,還去過美容院,然而也並沒有什麼卵用,亂投醫反而越來越糟。

友情提示: 有皮膚問題,要去正規醫院,小醫院皮膚科看起來不專業的話,不要去。 西醫院就醫,要問清楚藥膏是否是激素,如果是的話,最好臉好轉後,馬上停用。 能吃藥最好別擦藥,然後根據病情,可以考慮去中醫院,內調+中藥洗臉。

高中時候也自卑,但沒有大學那麼強烈。
大學是什麼,憋屈10多年終於改革開放了,什麼高考什麼父母都再見了,一個籠子里不是男的就是女的,就像動物關在一起,都想展示自己艷壓群芳。

當時那種自卑糾結的感覺,不是現在言語能形容的。初中時候特別受歡迎,高中可以說是大逆轉。本身自尊心好勝心又很強,皮膚T字臉頰下巴一直紅紅的,還有痘痘,又特敏感很容易過敏,怎麼花錢想辦法都沒用,特像被毀容的心情。
然後這種情緒被無限放大,自卑、痛苦、自我否定、偏激且充滿攻擊性。
當時是自己縮在角落裡,關上了很多窗,卻無力抵抗。
沒有加入學生會、也沒有做喜歡的事、學習平平、沒有談戀愛(被男士見光死了)、沒有想過未來的工作,感覺因為」毀容「一切一切都糟透了,對生活失去樂趣,大一不小心得了抑鬱症。

逆境的掙扎與改變
大一開始,決定一定要改變,哪怕很微小,也不能放棄希望,要自救。
忌口辛辣海鮮,不吃垃圾食品,多運動排毒。(吃了20年辣,真的是硬生生戒掉的)
繼續去中醫院喝中藥,打過營養針屁股和手臂的都打過(有一次打手臂葯特別疼,秒疼哭),開始關注葯妝護膚品,買理膚泉、雅漾這樣的葯妝,用在臉上的東西一定要安全。

友情提示: 皮膚敏感的童鞋,可以選擇溫和不刺激的葯妝。 平價的:理膚泉、雅漾。雅漾更適合干皮,理膚泉的立潤系列不錯,如果在特敏感時期也可選擇特安系列。
洗臉:易敏感的皮膚,選擇無泡沫的,例如理膚泉潔面,絲塔芙也不錯,不錯清潔力比較差。
鷗樹的蜂蜜潔面(有沫)也不錯,記住安全是王道。
中高端:悅木之源的茶樹菇綠色瓶子的系列,為敏感皮膚設計,很溫和,用起來很舒服。
年齡25+想修復:推薦用雪花秀(在不敏感的情況下)
正常皮膚用的好的,不見得適合敏感皮膚,最主要還是成分簡單安全,補水。
很多親屬都在韓國,所以韓國很多產品比較火的都有用過,個人最喜歡的還是雪花秀。

忌口注意飲食2年後,感覺也是有幫助的,而且作息比較穩定,回家都讓老媽做清淡的,當時已經不考慮食慾了,期間吃中藥牛羊肉雞蛋等發物都不能吃,淡而無味的青菜吃了太多了。

年大學實習去了深圳,剛去2個星期水土不服,皮膚嚴重,又是心酸的求醫路。深圳中醫院熟的不能在熟了,當時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同學校的2個班長,一直鼓勵我要自信,並不比別人差這樣。
當時初中的好姐妹(女神)也在深圳,身邊一直不乏男生追求,女屌絲的我依然單身(萬年單)

真正的改變,心態的改變
2012年去北京參加搭配師培訓,一切由此改變。
也許,你真正需要改變的是心態的改變。
也許,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也許,你一直活在自我否定的世界裡,把不完美放大。
也許,你並不比別人缺少什麼,而是缺少伸手的勇氣。
也許,你應該放下包袱,原諒自己,接受自己。

我特別喜歡一個詞」脫胎換骨「,一點一點努力掙扎,最後破繭成蝶。一如我曾經渴望,現在感覺如此妙不可言。
不是真的改變有多大,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生活中的妥協,不是悲觀心態,而是看清現實。
當你不拘泥於自己的不完美,整個人都輕鬆了,這個世界都寬敞了。

改變的力量很強大,如果你是胖子想美就去減肥,你一定會瘦的。
如果你皮膚不好想美,就一定要注意護膚,飲食,睡眠,心態,不要懶惰,你也一定會美的。

你生命中每一段經歷,都是有原因的,過去痛苦的經歷,讓我變得更堅強,更自信,逝去的歲月有很多不完美,所以我更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及未來。
世界很大,追求想去追求的,做想做的,趁年輕,為什麼要說no呢。

現在的自己,積極向上身患直男癌的靠譜文藝小青年。

偶爾攝影,偶爾旅遊,偶爾做做飯(不過廚藝一般)

感覺生活很美好,並且會越來越美好!!
之前有做造型方面的工作,有想諮詢的小夥伴可以私信。
有上海的女生小夥伴,有時間聊得來可以見面改造形象神馬的。

希望每一個自卑的童鞋都可以走出自卑的陰影,就醬了!!


小時的小學是一貴族學校,身邊各種富二代,那時家裡勒緊褲腰帶把我送進那裡,而在那裡的我就是個異類,老師也不拿正眼看我,數學成績差被當眾扇耳光,回家被患抑鬱症的母親責罵,而青春期時體型不是瘦削,家裡也不願為我這個所謂的差生買衣服,因此自暴自棄,自卑的根源。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

每一個經歷過大學的人,都不可否認地在大學會遇到心理問題,或許是迷茫,或許是焦慮,或許是抑鬱,或許還有自卑,或多或少,這些問題都會光臨到大學生的身上。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豐富,思維的開闊,有些人克服了,而有些人卻直到大學畢業,也帶著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只能等待進一步的成長。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能聽到關於大學生因抑鬱、焦慮等而選擇結束年輕的生命的新聞;

每一年高考過後,看著那些已經走出魔窟的學子們,我們總能聯想到,他們走出了一個魔窟,但走進的並不是想像中的天堂;

甚至,每一次遭受挫折,我們那些被掩埋的心理問題又會重新浮現,然後再次對自己產生巨大痛苦。

但是,大學生本就有不錯的天賦,曾經也不顧一切的努力,經歷過層層選拔,卻為什麼有那麼多心理問題?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其實根源在中學。

按照自然成長規律,在13到20歲之間,是人從依賴走向獨立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內,我們要逐漸學會照顧自己,學會掌控情緒,當然更關鍵的是掌握生存的策略,或者至少確定自己要掌握的技能。

在中國,13-20歲,我們基本上都是在上中學。理所應當,這個階段我們本該學會獨立,掌握獨立所需的知識。但現實是,在這個階段,我們陷入了一場持久而殘酷的「學習競賽」。

作為競賽,它自然包括獎勵、懲罰,競爭標準,競賽形式,以及競爭主體。

競爭的獎勵很特殊,不是一般性的獎品,而是精神性的,是榮譽。這種榮譽包括老師的讚美,同學的羨慕,以及社會的認可。並且,隨著競爭的深入發展,榮
譽的級別也越來越高:班內成績好的,有班級內的表揚;很好的參與年級競爭,由年級表揚;更好的參與校級別競爭,由學校表揚;特別好的參與全省競爭,以最後
的一場「全省」級別的高考為終點。

總之,由於獎勵是精神性的東西,所以,雖然競爭時期很長,級別也會不斷上漲, 獎勵卻總能及時跟上,保證不會枯竭。

有獎勵就會有懲罰,如果競爭失敗,老師就會對學生進行批評、輕視,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辱罵。相對應的,其他同學也會跟著老師,對差生表示不屑。

競賽的標準,是學生的成績,並且是唯一的標準。每一次考試之後,班級、學校都會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排名,然後公之於眾,孰優孰劣,赫然在列。

競賽的形式是考試。小的有「日考、周考」,大的有「月考、期中、期末考」,臨近最後,還增加了「幾校聯考、省摸底考」。隨著越臨近最後,考試越來越頻繁,學生們終日處在考試的壓力之中,不得喘息。

競賽的主體,則是學生,同學之間互相為競爭對手。以班級為原始單位,可以逐漸升級為年級,校級,再到區級、市級,最後的終點是省級。在這漫長的競爭中,你成績越好,要面對的競爭對象則越高級,沒有停歇,永無止境。

說來也可笑,雖然學生們都是以班為集體,但是班級內的活動卻幾乎全是學業競爭。而集體之所成為集體,其根本的特徵應該是合作,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標,
各自分工前進才對。所以,班級可以說是一種畸形的集體,他只有競爭,沒有合作。若不是學生們年少單純,想必根本不會願意呆在這樣的集體之中。

此外,由於競賽經過長期的發展,如今進化出了促進競賽的一整套方法論。

對於成績,我們被教導,要每分必爭,要每科必勝,要關注每一細節,要放眼全省的對手,要考慮長遠,要做好每一道題,以防萬一……

對於做法,我們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不怕困難,不怕痛苦,要堅韌,要永不服輸,要執著,要堅持到底,要不達目的不罷休……

總之,隨著競爭的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激烈,配套的思維、做法,也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苛刻,而老師們,則會在相應的時間段,將這些方法論「傳授」給我們。

有永不枯竭的榮譽作為動力,有老師的批評辱罵作為懲罰,有寶貴的成績,有無休無止的考試,有無窮無盡的競爭對手,還有極端的方法論,這就是「學習競賽」的主要特徵。而由於這是國家的教育制度,作為大陸的年輕人,生來註定要參與這場競賽,無可逃避。

榮譽,本來作為人類的一種精神追求,他是比生存、快樂更高級的,所以,按照自然發展順序,年輕人應該是先滿足了生存、快樂的需求,才會去追求榮譽。但是,由於年輕人不可避免地要參與這場競賽,加上此時的溫飽都由父母承擔了,也就不需要為生存操心,所以,榮譽「超前地」成了年輕人這時的追求。

身處競賽中,年輕人不斷地追求著榮譽,從一次次的進步的表揚到班級前幾名的榮耀,從單科冠軍到總分排名第一,從班級排名到年級排名,從初中幾百人到高中幾千人。

這個過程中,有人實在追求不到,放棄了,於是被認為失敗者,從此整個年輕時都處在自卑之中,甚至一生都打上失敗的烙印。

而那些一直獲得榮譽的成功者,則由於長期痴狂的追求,榮譽在他心中會變得異常重要,內心似乎吸上了榮譽的精神鴉片。

有多愛榮譽,就有多恨恥辱,這些人也開始變得敏感,變得極其在乎面子,變得受不了他人一丁點的輕視、侮辱。

至此,對於這些一直追求成功的人而言,榮譽變得和生存幾乎同樣重要。

為了獲得排名,年輕人不斷地和同學發生著競爭,競爭付出的時間,競爭付出的精力,競爭每一次的小型考試,競爭每一次的大型考試。

由於長時間的激烈競爭,這種「競爭中獲得榮譽」的心理在年輕人心中逐漸生根發芽,年輕人變得熱衷於競爭,變得爭強好勝。

競爭在不斷加劇,年輕人也需要不斷地加大自己的付出,從開始的周末休息,到後來一周休息一天,再到一星期從頭學到尾,從一天睡8個小時,到睡7個小時,再到睡6個小時。

而老師所教導的極端的方法論,在此時也變得既有精神的慰藉,又有實在的需求。年輕人開始接受「從長遠考慮,關注每一個細節,考慮萬一的風險,爭奪考試的每一分」,也開始養成「艱苦奮鬥,努力拚搏,不屈不撓,堅韌,執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作風。

由於方法太極端,有些年輕堅持不下來,放棄了,由此,也開始成為人生中的失敗者,一生活在自卑之中。而那些堅持下來的成功者,則開始變得強迫、偏執。又由於分不清楚生活和學習的界限,成功的年輕人生活中也成了偏執狂、強迫症。

以上種種競賽中的思維,再由於此時年輕人正處於走向獨立的關鍵學習期,潛意識會把學習到的內化成自己的思維。

由此,這場競爭中的「榮譽、競爭本身、方法論」,都會根植在年輕人的腦海中,化成思維邏輯。

而回過頭來看,此時,年輕人最急需的學習,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需求,卻是學會照顧自己,掌控情緒,掌握生存策略。

但是,身在競賽中,年輕人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進去了,根本沒有剩下一點精力去學習本該學習的東西。

這樣下來,通過這場漫長、宏大、殘酷的學習競賽,有一部分年輕人被淘汰了,從此打上失敗者烙印,學習上的自卑心理可能影響一生。(一場並不是自主參加的競賽,卻讓自己一生活在陰影中,這很可悲)

而那些獲勝者,則變成這樣一種情況:

他們志存高遠,把榮辱看得似生命一樣重要,在乎面子,極其敏感,卻還沒解決生存問題。
他們熱衷於競爭,爭強好勝。
他們懂得了掌握了極端的方法論,堅韌不拔,頑強奮鬥,要求苛刻,卻還沒不懂照顧自己,不懂掌控情緒。

這種情況,只能用一個詞形容——思維畸形,錯誤的價值觀,被嚴重揠苗助長。而且,競賽越成功,畸形越嚴重。
(有些年輕人測試自己的心理年齡,看到測試結果遠超自己實際年齡時,還洋洋得意,殊不知,這就是思維畸形)

帶著競賽中養成的畸形思維,年輕人進入了大學。而大學,作為遲到的社會,所有錯過的,都要在這裡補上,所有錯誤的,都要在這碰壁。

大學,已經沒有官方的、全民參與的競賽,也就沒有了統一的競爭標準,沒有了絕對的成敗。這一點,卻已經註定了大學生誰也不能獲得絕對的榮譽。

但是,大學生已經榮譽上癮了,而且熱衷於競爭。因此,第一批及後續的大學生們,為了尋找榮譽感,開始發掘各種可以競爭的項目,除了成績,後來,他們還發覺了「家庭背景、長相、身高、專業、交際」。

於是,出身農村的自卑,家裡窮的自卑,長得丑的自卑,身高不夠的人自卑,專業冷門的人自卑,成績差的自卑,交際差的自卑……在這裡,沒有誰真正光榮,只有自卑和更自卑。

為了在各種競爭中獲勝,他們運用自己曾經學到的極端方法論,各種堅持,各種執著,各種不服輸,但是競爭實在太多了,於是,他們終日活在惶恐之中,終日焦慮。在這裡,沒有誰真正從容,只有焦慮和更焦慮。

競爭中,他們也慢慢發現,這種競爭對自己的人生似乎意義並不大,但是,未曾探索過自己的年輕人,又一時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於是開始迷茫。在這裡,沒有誰真正明確,只有迷茫和更迷茫。

競爭中,他們自然不會忘記,未來的生存,才是他們最緊迫的問題。但是,沒有社會經驗,以及一個很可能並不喜歡的專業,這些又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恐懼。在這裡,只有恐懼和更恐懼

可是,他們卻是一場宏大競賽的獲勝者,是肩負著家庭、自我、社會使命的人,心中自然有大志。然而,眼前生存問題都不一定解決得了,志向又該何處安放?於是他們變得抑鬱。在這裡,沒有誰志得意滿,只有抑鬱和更抑鬱。

此外,大學生們曾經全心全意競賽,哪裡知道怎麼樣管控自己的情緒,於是,他們只能放任這些情緒在自己的脆弱的內心,恣意摧殘。

自卑、焦慮、迷茫、恐懼、抑鬱,這些嚴重的心理問題,每一個都是致命的,而大學生卻要承擔他們的全部,而且沒有調節能力。

想到此,做為後來的大學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大學生會瘋掉,為什麼有些大學生會選擇自殺……

可憐年輕人,曾經不顧一切地努力,卻落換來這樣的結果,比起那些早早放棄競賽的人,大學生更為苦難。

有人說,這都是大學生自找的,太虛榮,太爭強好勝。

但是,是誰讓這些個天賦異稟的年輕人,變得虛榮,變得爭強好勝呢?

如果每個人能自由成長,每個人都自然而然能獲得內心的安寧和快樂。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完全是教育的問題。


一直非常自卑。因為跟理想中的自己差距太遠。


我就是一個很自卑的人。上小學的時候因為眼睛斜視,俗稱對眼、鬥雞眼,被小朋友們歧視、嘲笑。也因為家庭的原因,過分看重學習成績,可是實際情況並不樂觀。還因為自己從小就是個很要強又很有主意很貪心的小朋友,相當大隊長、想進舞蹈團、想參加鼓號隊、方塊隊等等,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如願。
通過回憶兒時的經歷,我想出了幾個導致自卑的原因。第一,首當其衝的是家人的原因,沒有及時溝通化解孩子對於失敗的情緒。每個小孩子的性格不同,外向的小孩子遇到挫折可能會更傾向於嘻嘻哈哈的自然化解掉,越是內向懂事的孩子越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拿我小的時候來說,我考試考砸了不敢跟家人說,因為怕家人失望責罵。競選大隊長失敗不敢跟家人說,因為怕家人擔心嘲笑。第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父母的性格決定的。我不記得看過的哪篇報道上曾經寫過,父母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會更傾向有心理問題。這裡面當然也包括自卑。一方面父母帶給孩子的基因決定孩子的一部分性格,另一方面孩子對父母行為的長期耳濡目染,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和習慣等等。我爸爸媽媽都是工作很忙的人,很少關注別的孩子的生活或者與別的父母進行交流,同時也非常限制我出去跟小夥伴們私下玩耍。現在唯一能回憶起小時候的場景,要麼是爸媽看著我彈鋼琴、要麼是爸媽看著我寫作業、要麼就是我一個人被鎖在屋裡看電視劇。。。。說到這裡好心塞有木有。。到現在為止,我覺得自卑給我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習慣性的不聯繫朋友,哪怕很想念很想念一個人,也不會主動聯繫。再比如,習慣性的遇到困難想往後退,怕萬一做失敗了怎麼辦,豈不是很丟人。
寫了這麼多,既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也是為了改變自己改變命運!簡單寫一下自己想要改變的觀念或者行動吧,有什麼好的建議也請大俠們伸出援助之手!
首先,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怕丟人。很多東西是基因和環境兩方面決定的。自卑於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必須承認的是,自己既沒有先天的良好基因、也沒有後天的環境培養,所以這方面的能力不足並不是自己的原因。況且,其實真正算起來的話,自己實際的人際也沒有特別差啦,只是要求太高而已(想要人人都喜歡你都認同你做的事說的話,怎麼可能),過高的自我要求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從而使自己感覺這方面存在了問題。其次,活在當下、積極思考。我有一個壞毛病,就是想得多做得少,特別愛胡思亂想,且想東西的結論多半都是消極的,比如我如果很認真的調教我現在這個男朋友萬一將來他不是我老公怎麼辦。很有被害妄想症的特點是不是?(你們看,又來了)不過說實話,這個問題我已經嘗試了很多種方法了,至今沒有一個能根除問題的。比如胡思亂想的時候就看看我的餘額寶收益啦,得空就去超市花錢或者約著小夥伴出去胡吃海喝啦。如果大家就這個問題還有什麼高招妙招,還請不吝賜教!
第一次寫評論,文筆不好還請見諒。至少踏出了克服自卑的第一步!


在整個童年時光里,由於工作關係,我幾乎缺失了父親,一年裡見面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而母親賭博成癮,總是把我撂在家裡跑出去打麻將。我對幼年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一個人待在空蕩蕩的家裡,因為害怕,所以打開所有的燈----這個習慣直到現在依然保留著。

直到十歲,父親終於可以留在本地工作----就像在青春期里,憑空塞給我一個父親。他是個不擅長表達情緒的人,和我交流最多的是文史哲方面的知識,不對,是炫耀那些知識。由於青春期的原因,我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而他對我的態度也越來越惡劣,他對我稱呼最多的兩個字,是廢物。高興的時候,他依舊炫耀他的經歷與學識,「我對你沒什麼期待,你能達到我一半的成就,就很厲害了。」

母親進入更年期,愈發的偏執和暴戾,如果說父親是理性的集合體(他從沒打過我),而母親就是一個感性的定時炸彈,她罰我犯錯後跪扁擔,一邊用棍子抽我,這點我不畏懼,我最害怕的是,她偶爾會進入一種精神錯亂的狀態,向我跪下然後瘋狂抽打自己的臉,不停磕頭求我好好學習,父親在一旁冷眼看著,偶爾發出幾句譏諷,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只能哭。而父親和母親的矛盾也愈發激烈了起來,母親偶爾會向我諮詢一些「我自殺了你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我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只是個孩子。

後來,我開始像我的父親一樣,沉溺於用語言遊戲攻擊並取笑別人的遊戲,我從不向任何人流露出自己的軟弱,習慣於支配弱者並且歧視他們,我渴望一切我所不了解的知識, 無法停下讀書---向別人炫耀學識的腳步,我對任何我不知道的東西感到慚愧,我推開一切讓我感到有失敗風險的事情,然後把任何我正在做的事情做到完美。

我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個極端自負的獨裁主義者。

但我知道,我只是一個自卑的孩子,沒有人會認同我的,我只能擊敗他們。

前兩天在賓館讀《紅龍》,寫到罪犯小時候的經歷,半夜尿床,從床上爬起來,不敢開燈,站在床邊不知所措,奶奶一邊換床單一邊罵他「我從未見過像你這麼骯髒的孩子。」

我合上書,關燈,在一片黑暗中淚流滿面。


----------------------------------------------------

我是INTP,父親也是。
父親在家中排行老二,家裡有三個男孩的時候,老二往往是被忽略的一個。他智商超群,卻因為沉迷學習被爺爺斥罵,爺爺希望他去做農活—而不是數學和物理這些無用的東西。至於他的大哥和弟弟,卻被寄予考上大學的希望。有趣的是最終他的兩個兄弟連預考都沒有通過,全家只有父親考上了大學,理科全市第二的好成績,在無奈之下,爺爺供他讀了大學。

他大學畢業的時候,爺爺便死於肺癌。於是他主動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以微薄的工資幫助弟弟操辦了婚禮,幫哥哥還清了賭債。農村的親戚總是向他要錢,而他也樂於慷慨,即使是在家中經濟情況最惡劣的時候,他也會借錢滿足親戚的要求。

從前我不理解他所做的事情,這個家庭從未給過他溫暖,他卻窮盡一切去承擔身為老二不應該負擔的責任。

他一直堅持每年回家為父親上墳,今天想起來,他站在我從未見過的爺爺墳前的時候,都像一個拿著滿分試卷祈求讚揚的孩子。

可惜爺爺看不見了,我常想,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把他從陰間拽出來,讓他好好地再看一次那個瘦弱的一無所用的只會學習的次子,驕傲地豎起大拇指,說一句了不起。


長得不太好看,主要是滿臉痘坑和痘痘,身材也不好,沒有錢,25歲了,沒談過女朋友,過了25年的獨行,已經沒有了喜歡人的感覺了。


卑啊。自我否定唄。我也覺得我有病。羨慕別人瘦的,八面玲瓏的。卻從來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什麼事還沒發生,「假設」都能把我嚇死。不敢爭執,哪怕是自己應得的。膽小怕事,一點事就臉紅緊張。

原因很複雜,有環境因素也有自身因素。就不一一贅述。

我也嘗試自我治療。當眾大聲唱歌,強迫自己與別人交流,向喜歡的人表白…但反覆受挫後,本來就不強大的心就更招架不住了。

說什麼一天一件小事培養成就感之類的,忽略了一個問題阿。就是,我們這麼拖沓,且沒有堅定的意志力,還習慣逃避問題給自己找借口。躲在好多借口中才覺得心安呢。(比如說我現在又心安理得地將失敗歸結於我的自卑)

不得不說,自卑已經影響到了我的學業,戀愛,工作,甚至人生的每一步。

不知道心理醫生能不能治好我的毛病。但我覺得這肯定是個長期的活兒。醫療費太貴。所以想著自己學一學,或許久病更容易成醫?

哈哈,亂說一通。有人有什麼治療自卑的好方法,歡迎告訴我。


大學本科畢業後,得到一份打電話的工作,待遇各方面不錯,但是自己受不了就辭職了,也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好工作。家人天天罵我沒用。天天被家人吼,我的自卑感在這個時候開始爆發,從小到大,家人從來不知道誇獎,一直都是持懷疑的態度,或者言語打擊你,我真受夠了!


我不否認自己也自卑,偶爾也對這個問題深感苦腦。通過對自身的反思與他人的解答,得出結論如下:
1、對比。
人很容易把自身的條件與他人進行對比,當感覺自己的比不上他人時就很容易滋生自卑感,像感覺到他人知識淵博,而自己則實屬井底之蛙之類的。除了與他人進行對比,人也經常與「自己」進行對比,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對自己的高期望吧。我們通常希望自己能達到自己設定的預想的值,在他人面前能呈現出理想的自己,然而事情常常事與願違。當然,從對比這方面可以引申出很多其它方面的問題,像自身認知,認識面之類的東西,隨便想。 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解答,很多人覺得說破了就是自己的修為不夠,我很困惑,什麼才叫修為夠?怎樣才能修為夠?是不是因為我看的書太少,認知能力低?後來才覺得,修為應該是一種對自身正確的認知,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判而輕易否定自己。或許,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認知能力,找到問題本質性的原因,很多東西就能迎刃而解了。但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但,每個人都有其優秀的一面,能讓自己自卑的,一般是他人優秀的一面,沒有必要因為他人的優秀而否定自己的優秀。
2、習慣
經常聽到「習慣成自然」這麼句話,關於自卑,我卻想說很多時候自卑,是因為我們習慣性的自卑。自卑不應該單是因為外界引起的,內外的潛意識想法與習慣也佔了很大原因。時候我們會一進入某個場景,我們還沒來得及讓大腦進行理性思考,大腦已經自動的鏈接某種狀況,讓身體做出反應,直接否定自己。我想,這就像突觸的形成一樣,反覆發作,應該跟自己以前的經歷有關。 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自卑是因為太過於專註自己的缺點,把自己的缺點放大所致。。。 不管怎麼樣吧,現在我是覺得,人無完人,自卑實屬正常。自卑可以存在,只是不要讓自卑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就行。但有時候是有必要理清一下自己的思緒,自己為什麼而自卑,以便更好的克服,求得突破。
純屬自己總結,如有不對,歡迎提供建議。



我在母親面前喜歡偽裝我跟強壯什麼都不怕。朋友面前偽裝自己的熱情。

思緒很亂,能說什麼就說什麼吧。就算找個地方發泄一下。

小時候有記憶開始就是跟著奶奶生活過日子,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寨子。

記得小時候過年家裡面吃團圓飯熱熱鬧鬧的,但是我都感覺是三姑一家人,小姑一家人,大姑一家人,我和奶奶一家人。而不是 全家團員 。

當時吃完飯以後我和妹妹在打鬧,打不贏妹妹,我去告狀奶奶。

奶奶說了妹妹幾句,妹妹就說我:『你也只能給奶奶說了,連爸爸,媽媽都沒有。』

9歲 小學年紀,知道了媽媽在出外省打工。爸爸在監獄。

之後媽媽玩夠了回來。準備認真當一個母親,我就跟著媽媽一起生活。

小學懂事,理解家裡面媽媽一個人不容易。學習成績很好。

三年級爸爸回來了。買了摩托車。開始跑摩托車賺錢,他努力工作想要掙很多很多的錢。

出事了
在我生日的後三天

爸爸出車禍,早上 中午 事故是轉彎時被小轎車撞翻在地,媽媽說當時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人被撞翻,下意識以為是我爸,本來以為想多了。但是下了車去看。場面刺激著她的神經。那人,就是她老公。全是血,我爸的身上全是血。

家裡到處借錢,爸爸腿斷了一條,腦袋和手打入了兩根鋼筋。在床上癱著我媽照顧他。

四年級,開始吃低保。本來家裡面以前的環境不好但也不壞,現在每天5毛錢。走路回家,走路去學校。回家路上聞著香味不敢看,因為那樣會更餓。

家裡面情況不得向老師說明,希望學校能減少學費,老師知道以後,天天在學校罵我。只要一點小事情就會罵我『低保兒』。

同學看到老師都在罵我,嫌棄我,本來以前能好好相處的朋友們,沒有了,現在只會欺負我,動不動打我,辱罵我。

女同學還好點只會辱罵我,說我身上臟,是生活在豬窩裡面的。男同學就不同了,打我,用板凳,用拳頭。脫我褲子,不跟我玩耍罵我『低保兒』。

成績一點一點下降。有一天實在忍受不了跟老師告狀。我的班主任,我的啟蒙老師。她說『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的原因』

我的原因,是因為窮嗎?

那天他們又習慣性的來欺負我,我實在忍受不住了,反抗起來抓起掃把拚命的打著那個天天欺負我,無緣無故打我的人。

班主任知道事情,抓住我的手給了我兩巴掌。說『你家裡面窮,你還不好好學習,你還打架』我看著那個男生,他不就是比我穿的好看,他爸不就是健全,他家不就是比我有錢,為什麼我就要被他們欺負?

後來通知家長,媽媽來了先狠狠打了我兩巴掌,叫我跪下給老師認錯。我跪下,認錯。給同學認錯,我認錯。給對方家長道歉。道歉。

只為不被退學。

後來成績越來越差。沒有什麼像小說一樣,突然決心好好學習讓他們刮目相看,長大讓他們羨慕我。

我的故事很長。以後再說,夜深了睡了。我只知道現在過得很好。

最後一句。

我的幸福只是悲傷河流中的魚兒。


推薦閱讀:

你從父母那學到的最受用的一句話是什麼?他們讓你最佩服的品質是什麼?
怎麼重新做自己?
有哪些好習慣養成不易但終身受益?
過去的這一年時間,你最為之自豪的事是什麼?
你的人生轉折點是什麼?它在哪些方面改變了你,讓你變成今天這樣?

TAG: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