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話題下人們戾氣這麼重,充斥著大量的民族主義和反智主義?

知乎應該是個理性的平台,答案也應該公正客觀。但就我了解,知乎歷史話題方面除了幾個大V,很多回答都類似我當年從鐵血,貼吧看到的,連唐代生活質量遠高清代這種反智的答案都能得那麼多贊,扯到明清兩代更是撕逼不斷,難道他們讀史時沒有思考過嗎?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歷史並不是一門嚴肅的學科,而只是用於消遣的玩物。對於他們來說,歷史就像電視劇、小說、電影、AV一樣,只是獲得感官刺激的一個工具。因此,在這些人解讀正史的時候,必然會像AV中對枯燥乏味的普通生活場景的再創造一樣,在其中加入大量個人的意淫。AV中用來將師生關係,繼母關係,未亡人與亡者親朋關係轉化為性關係的手法,如今也被用到了對歷史的消遣中。

於是,原本以全體人類的生產力水平生產生活方式的緩慢演化為前提的社會變革,被意淫為少數個人的力量;原本受到生產力生產關係局限的歷史人物,被意淫為穿越者;原本是全體人類歷代先祖篳路藍縷走過的一條曲折的生存發展之路,被意淫為少數幾個天神的意志力量。而這一切都暫時滿足了歷史消遣者對於超能力和永動機的追求,而這也是全人類的嚮往。

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板塊充斥著民族主義反智主義也就不再奇怪了,在個人視角的集體主義敘事中,個人意願即集體意願,個人利益即是集體利益,個人勝利即集體勝利。這樣即可以滿足個人對超能力的嚮往,同樣可以免責,因為有集體作為陪綁。而人類社會究竟怎麼運行,則無關緊要,歷史本身只是消遣之用,爽了就足夠了,為什麼還要追求細節呢?

甚至不光這些,如果細細觀察,歷史板塊還充斥著關公戰秦瓊、印度少澤東、宋帝不閉關、49改革開放式的架空意淫。因為在歷史消遣者眼中,這些英雄、制度就像天神和神器一樣,本身就是可以獨立於人類歷史之外,能力為無窮大的永動機----就像他們對於自己的期許一樣。甚至作為經濟的集中體現的,政治制度所帶來的效果都可以割裂於社會整體環境而直接列算出來。


原因只有一個,AV是不需要合理的劇情的。


主要原因@經略幽燕我童貫講得蠻清楚了,我這裡就學術化的部分做一點展開(手機碼字慢,一點點更新吧,各位見諒):

1.歷史學的根據是史料。以我自己做當代史為例,主要是各國各地檔案,黨和政府文件彙編、各地方志、各類報刊,此外還有傳記、回憶錄、口述訪談、田野調查報告。這些材料對於絕大多數沒有歷史學科專業背景的人而言,是根本不會看的,甚至碰都不會碰。說得再難聽一點,你給他也看不懂。那麼在缺乏史料實證的前提下討論問題,我們很難期待出現合乎學術規範的討論。

2.接著講史料。講清楚一個問題,往往需要很多角度來論證。這就意味著史料來源、形式不能單一。比如我要證明個人崇拜現象早在延安時期就已經出現並被扶持,那麼我至少需要用到當時根據地知識分子的回憶錄(包括「過關」的和「沒過關」的),政治運動中的會議記錄、小結、思想彙報、老照片等等。有了這些我們才能有底氣(至少說服自己)聲稱「我找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材料來支撐我的論證」。但是講道理,這很費時間吶。毛左或小粉紅輸入個口號只要幾分鐘,我這麼寫一篇答案得少說一兩個小時。等我辛辛苦苦寫完了,已經是第幾百、幾千個答案了?誰會看吶?!

3.上面說的是史料互證和全面性。其實這裡面還可以展開,比如關於一通電話、一個會議、一支部隊的記錄有多個版本,我們認可/採信哪一個?如果我們已經有了一個結論,突然出現不利於這個結論的史料,是否要推翻重來?如果一件可以靠常識推論的事情毫無史料支撐,那麼我們能不能講?這些問題對於認真討論問題、至少想做學問的人來說,是肯定會糾結,會思考的。但是對於那些立場先於實證的東西來說,他們是根本不care的。所以總結下1-3,反智、民粹、民族主義氛圍濃厚,是因為生成這種回答和評論的成本比學術化回答低得多。

4.史料之後是邏輯。雖然知乎回答是已經有了問題再去解答,要比自己寫論文去發掘問題意識容易不少,但回答時邏輯還是要的。如果是比較歷史的範疇,那就需要建立對等的判准來衡量不同客體,不能出現精分式的雙標。如果是邊界勘與問題,那麼就需要圍繞歷史沿革、歸屬權建立一系列討論基準。但是小粉紅需要嗎?不需要!人家喊一句「看到祖國這麼流氓我就放心了」就行~罔顧邏輯永遠是製造口號和浪潮的前提。有了這個前提,浪潮就不會遙遠了。


瀉藥~

@廢宅妄想家

絕大多數人並不喜歡歷史,他們比較喜歡的是故事。

用古代的說法,他們來聽這些故事的目的,也不過是作為樽(酒)俎(桌)折(吹)沖(逼)之資而已。

既然存在,就有合理性。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人類社會的存在和延續,就立足於對維持自身的生活資料的生產。而這種對維持自身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就體現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就精闢的指出:

生產勞動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表現他們生活的一定形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生活方式的集中的體現。宋代說書業的發達,就是響應了市民生活方式休閑需求興起的大潮的。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東京夢華錄卷二

我們要接受這個現實,接受這個大多數人並不喜歡嚴肅的歷史學習和嚴肅的歷史知識這個現實。

他們的日夜奔波生活,只想看一點輕鬆有趣,不用動腦子的東西;或者喜歡看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東西;或者看能讓他們快速了解並且在其他人面前「有面子」的東西。

能否獲得精神愉悅,是他們看歷史故事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如果不能獲得,或者覺得很無聊,大部分人就根本不看了。

所以,不要強求,或者迫使他們改變這種生活方式,因為根本沒有用。

咱家在現實生活里,除非對很了解咱家的同志們以外,基本上從來不開口談歷史。

真的,就算在外面應酬的時候,其他人再怎麼說得熱鬧,咱家也絕不插嘴,讓他們去說,去吹,去開心。

畢竟作為一個包工頭,你開心了,把業務給了咱家;你開心了,咱家多敲你一筆折扣,兩全其美。

汝得其爽,吾得其利。


史學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普羅大眾本身並不會重視這門學科也不會對於歷史學家給予尊重。當我以前的高中老師知道我捨棄了生物學選擇了歐洲歷史的時候,都嘲笑我不學科學改當神棍忽悠人了。由此可見即使是同樣學歷史的老師也不一定會認可它的價值(歷史老師潮汕姐姐,80年代人,還是無法擺脫老一輩對於歷史學科的刻板印象)。
在古代中國社會,官府有史官,西方中世紀的教會也有專門的學者來編寫歷史學,記錄史實。但是有別於現代意義上的歷史學家,中古時代的史官普遍被認為是一種權威的官僚階層,他們對於歷史的記錄直接投射了官方的意識形態和階級屬性。而很多世襲貴族,他們對於歷史的認知來源於豐富的古漢語,拉丁語教育,是他們融入貴族階層起碼的學術要求。至於民間史學家,由於許多局限性的因素,只能成為野史考證人或者是民間說書人,不具有任何說服力也很難得到百姓的尊重。
近代大學學科制度完善以後,史學獨立出來,但是仍受制於各種政治勢力和階級屬性的限制,德意志的唯心史學理論和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都是大背景的產物。某種程度上,階級屬性使得歷史學成為某種宣傳工具(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者的國家理論和蘇東共產主義的大眾宣傳),被許多所謂的民眾嗤之以鼻。無論東西,老百姓一下子對嚴肅史學仍然感到難以信服,而某些大眾傳媒的代理人也以實用主義和工業黨的角度嘲笑所有理論科學和社會科學學科,這種惡性循環的態度自然使得大眾不認可史學。反智主義的流行在完善的資本時代以一種更加精緻的方式流行也就不奇怪了。況且對於大眾來說,利用歷史話題來達到撕逼和抱團取暖站隊擺立場某種意義上也是社交的本意,實在正常不過,怒氣只是一種適時而安全的發泄手段。至於什麼真相史實,在後現代的話術里也是基本不存在的。


網路這種地方,大多數討論歷史的人,其實並不是真的想在網路上學什麼歷史知識,很多也不是真的喜歡歷史,只是網路上常見的一些情緒發泄罷了。事實怎麼樣很多時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會根據自己的立場,選取自己喜歡的事實來討論或者講述。

就像前面幾樓說的答案:大多數人並不喜歡歷史,只是喜歡歷史故事。

大多數人認為歷史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是熱血的雖遠必誅,是文科;其實歷史是統計學、經濟學,是艱苦的考古和測量,是一堆待整理的竹簡殘片、墓志銘,是工科。

同樣一本史記,看《項羽本紀》《李將軍列傳》的,比看《貨殖列傳》《平準書》的多;津津樂道於秦始皇叫不叫趙政、長平被活埋多少人的,比看雲夢秦簡、里耶秦簡的整理資料的多。

就像看《羋月傳》的也比看《大秦帝國》的多一樣,究竟什麼更接近真是的歷史,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重要,符合自己的喜好和立場就行了,娛樂一下。


恕我直言,知乎大眾的歷史水平還不如百度貼吧幾個學術氛圍比較好的歷史貼吧,倒是能跟歷史吧眾菜鳥互啄,另外談歷史話題還是有理有據比較好,那位提出唐朝百姓生活水平這個論點,前提是有沒有給出論據,如果給出了論據,題主最好也給出自已的論據去反駁他,歷史小白才會打嘴炮放嘲諷以示自已的不服。


沒有任何一個以個體需要而不是組織協調後得出的需求的社區,會是理性社區


歷史的終極是戰場


不服 所有話題下都這樣 不信你關注我


話說。。

宗教話題下……


前面有大佬提到,絕大部分人並不喜歡歷史,只是把那些「賈雨村言」作為談資,聊以消遣罷了,這個說法沒錯,但我認為,這並不能算是回答了問題。

答主的問題是:為什麼歷史問題下的戾氣這麼重?

只是消遣的人戾氣會重嗎?這幾天,知乎上的一大樂子是左右圈互相編排了一份點將錄,不少歷史方面的大v上榜,為了名次爭論,甚至有榜上無名而撒嬌打滾者(︶︹︺)儘管大部分參與者是抱著玩笑的態度,但在外人眼裡,這戾氣重得能殺人了(這個創意來自魏忠賢對付東林黨的辦法),這兩份榜單上的各位也是把歷史當消遣的?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我們現在的諸多問題都要去歷史中找原因,而對歷史的不同解釋自然會導致矛盾與爭論。今天的中國貧富差距懸殊,各種矛盾交織,過去,有蘇聯和美國給我們開藥方,而今天,蘇聯早已解體,美國岌岌可危,這個藥方只能我們自己開,開不出來或開的不好,我們就藥丸,這才是今天歷史問題下各路人馬爭論不休的原因,畢竟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當然,有爭論未必會有戾氣,互相罵娘互扣帽子乃至互列名單,這和爭論本身關聯不大,和參與爭論的人關係很大。前面有答主提到,大部分人是沒有能力去研究歷史的,更不用說開藥方了。比沒能力更糟糕的是沒地位。知乎上有權貴嗎?有的,某人家裡好幾個國家級幹部,看趙立春像看笑話。可這樣的人知乎有幾個?大多數大v在現實里也就是中產階級,影響不了什麼國家政策,綠教在知乎上臭名昭著,現實呢?也只能喊喊口號站站隊伍了。而更多的人威脅不了大佬就只好威脅一下馬仔,喊兩句「死媽絡」之類的話泄泄氣。

寫到這兒有的人或許會說知乎俠地命海心,開什麼藥方,老實搬磚才是正理。就不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了,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藥方開不好大家都得死,這才是大家急躁的原因。人民不傻,更何況,上次買斷工齡的人,不少還活著呢


推薦題主一本書《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吳慧著,農業出版社出版1985年第一版1988年第二次印刷,這個年代的書籍上的材料還不太會造假

唐朝時候的糧食產量不及清朝,但是人口也只有清朝的六分之一,人均佔有成品糧的數額是,唐朝665市斤,清朝中葉350市斤,你告訴我清朝的生活比唐朝的生活好?

清朝人都是減肥狂魔嗎?

拿一句網路名言來說就是不是蠢就是壞。


還是那句話,什麼人對自己常逛板塊不滿,到宗教板塊學習一周就好了。


唐代生活質量怎麼樣不是很清楚,可滿清是不能更爛了。

來看看「外國友人」記錄的「康乾盛世」是什麼樣子:

出自馬嘎爾尼訪華回憶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停滯的帝國》等

中國有兩個民族——中國人和韃靼人。這兩個民族都同時服從於一個叫乾隆的皇帝的無所不用其極的絕對高壓統治之下。對於中國人,他是一個外來強權,對於韃靼人,他是個本族暴君。乾隆本人自認為是一切的產權人,將他的下屬視為奴僕。就像牙買加的農場主一樣。

我似乎發現中國當局的各部衙門被強制要求保持對我國偉大成就的無視,這些官員毫無疑問地感受到了,但還沒有學會如何去表達他們的感受。但無論如何,他們試圖遮掩、阻攔人類智慧進步的努力終將白費力氣。我在中國各大衙門均遭到了嚴重的誤解,韃靼政府則正可籍此繼續扼殺其中國農奴們的潛能。

中國的農民大概是世界上勤勞的農民,但他們卻如此貧窮。

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運河而上去京城的日子裡,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在普通中國人中間,人們很難找到類似英國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國農夫喜洋洋的臉。

他們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對我們用過的茶葉,他們總是貪婪地爭搶,然後煮水泡著喝。

為了找到替手,官員們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莊,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從床上拉下來加入民夫隊。兵丁鞭打試圖逃跑或以年老體弱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的事,幾乎沒有一夜不發生。看到他們當中一些人的悲慘狀況,真令人痛苦。他們明顯地缺衣少食,瘦弱不堪。他們總是被兵丁或什麼小官吏的隨從監督著,其手中的長鞭會毫不猶豫地抽向他們的身子,彷彿他們就是一隊馬匹似的。

就現在的政府而言,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其高壓手段完全馴服了這個民族,並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這個民族的性格。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完全由朝廷的意識形態左右,幾乎完全處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這個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狀況,嚴格地說是一小撮韃靼人對億萬漢人的專制統治。
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的一百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成為半野蠻人。

至於為什麼歷史話題變成了戰場,還是那句話「宣傳領域我們不佔領敵人就會佔領」,因此包衣奴才編造各種謊言,洗刷手上的鮮血,鼓吹我大清「盛世」時,謊言重複一百遍就真有人把謊言當真相了。歷史就是中國人的宗教,歷史就是中國人的信仰,信仰領域的鬥爭,哪個不是你死我活的?


中國人從來都沒有重視文史教育的傳統,中國人更愛物以致用,觀則析篇,導致很多人看的不是歷史,而是故事,把客觀分析的史學代入主觀立場的演義。
一看到我冉大天王殺胡百萬便眉飛色舞,一看到唐皇漢武劍指蠻夷便興高采烈,一看到我九千歲命殞便哀其不幸。
所以,現在的民間歷史便成了瘋人院,人人都在幻想自嗨把自己代入歷史中,去表達自己的可笑立場。
對此,我只想斥之一句:放你他媽的狗屁!


漢唐宋明,天下第一,人民生活質量直逼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救國還看九千歲,費拉不堪東林黨

宋代gdp高達全球80%,年稅收1000億兩白銀

日本甲午賠款50%投教育

貴支北洋艦隊亞洲第一,全球第八,照樣費拉不堪,我和武德崇高,東亞共榮不可避

蒙古人崇拜狼,有狼性

希臘羅馬什麼的是偽造的,你不信?你TM逆向民族主義!

滿洲騎射立國,明國火器天下第一

豐臣秀吉能把戚繼光吊起來打(也能把古斯塔夫吊起來打)

李鴻章好意思跟伊藤博文比!?包衣!奴才!
(中堂: 是是是這鍋我的,還要簽啥你們通知我一聲)

日本國際友人翻譯大量外文著作,我們中國人要懂得感恩

日本人毫不介意我們遣派留日學生學習大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這是什麼精神?是具有昭和特色的國際主義精神!

貴清好意思跟奧斯曼比?韃子!韃子!.jpg

我們大宋與士大夫治國(大字不認的賤民就應該打包送遼金當奴隸以便凈化我宋)

啥都別說,中國上下五千年,就我大宋最民主

民國所有城市都叫上海

國黨抗日,共黨游水,你共費拉不堪,我蔣武德崇高

閻錫山愛國

偽滿洲國是大清正統,生產力直逼美利堅,人民生活富足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自成不是明國人

明朝北方領域包含整個東西伯利亞,康熙你對得住中國人民嗎,雞兒丟人,退旗吧(哥薩克點贊並感謝)

下跪什麼的,那都是胡人帶來的習俗,咱們漢人自古以來都沒這玩意兒

毛文龍真愛國,你袁督假守城

我大宋的隴右都護府比貴韃的東北三將軍,外蒙古共主,新疆將軍,青海辦事大臣和駐藏大臣什麼的牛逼多了

岳飛不通人情,活該被斬,你看秦檜才值得學習

明朝資本主義萌芽

宋朝資本主義發達

花園口決堤是中國軍事史上的絕筆

宋明不殺文官,而且皇帝都通情達理,鼓勵大家盡情發言

雍正懟著士紳干,好樣的(無產階級點贊)

我們漢族擴張不殺人,那叫同化,很溫和的

中華正統在台灣,華夏傳承在日韓,你陸仔內亞性太強,韃子後裔,gun

怛羅斯之戰使中國丟掉整個西亞

鄭和的寶船比航母還大

隋煬帝是好人,你們誤解他了

列寧是德諜,他收了德皇的馬克,我親眼看到的!

張靈甫抗日

拿破崙炮兵天下第一

明治政府的頭兒是天皇陛下;我們天皇陛下連飯都不吃也要支持建設海軍

奧地利除了皇家下體就是雞兒弱逼

(我對國外史不熟)


因為史盲多,就這麼簡單。

我在知乎歷史區見過一個天大的笑話——知乎回答歷史問題居然動不動就要貼圖片,因為這樣才容易高點贊。

你當你是關毛來畫畫的啊?

知乎搞開發的,那是一方寫文,七方點贊。

理科方面是白如冰等大神指點江山,大家頂禮膜拜。

到了歷史,呵呵。

我們可以看見一群——

喜歡中國文化卻不喜歡看古文的國學愛好者。

動輒叫人看《三國志》,實際根本就連三國志目錄都沒讀過的三國大神。

號稱愛讀明史,動不動高談闊論,其實也就只讀過幾本的《明朝那些事兒》的明史奇才。

連「冉閔是名族英雄,大明火器完爆大清」這種不入流網文都信的皇漢志士。

讀歷史,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過就是滿足自己意淫的工具而已,何況這工具的門檻比數理化低太多了。

我有時候真的不能分辨知乎的歷史板塊和那些講段子的問題有什麼區別。

沒有歷史水平的人,自然沒有歷史水平,如此而已。


實際上,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話題下大家的戾氣都很重,至於為什麼,我認為是這樣的,「在一個沒有硬性門檻和準確判斷標準的話題里,人人都覺得自己是真理的化身」


唐朝清朝人均糧食佔有量比較
唐朝,1741.11斤;
清中期780斤,清末736斤。
卜風賢《傳統農業時代的災荒風險和糧食安全》


我個人覺得就是教育問題。

從小教育你,偉大的文明古國,勤勞善良的性格,忍辱負重的過去,冠絕天下的智商,造福人類的四大發明。

從來不說,歷史的光輝屬於古人,勤勞善良智商高屬於有這個特質的個人,而不是某一民族的全體,忍辱負重備受欺凌的歷史已經過去,開創未來才是我輩的使命,四大發明的餘暉還想恩澤幾代人?坐吃老本還能算是勤勞善良? 我從小受到這種教育,一度認為,祖先發明了四大發明,歐洲,美洲、大洋洲得人都要供著我們才對。直到高中才明白以前自己多傻x。

這麼偏激的教育能不出充滿戾氣的民族主義么?林則徐說的『』放眼看世界『』,噴子們都做不到。更別提縱觀古今了。


推薦閱讀:

在知乎答題,應不應該寫「謝邀」?
如何評價「自從上了知乎以後,我再也不去草榴了」這句話?
怎樣才是正確的刷知乎?
知乎和現實的差距?
到目前為止在知乎上提問最多的是誰?

TAG:知乎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民族主義 | 反智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