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精神病人喜歡思考哲學問題?

我覺得@陳卓的答案給了我很多啟發。。。大家可以看看。
同時感謝其他的答主,第一次提問,多謝大家熱心解答。^_^

目前是不是還沒有一個即專業於精神病又專業於哲學的人來為大家解答呢?
以後如果有機會再多接觸一些病人,或者接觸更多的病例,再為大家提供多一些他們行為語言的記錄吧。
以後我盡量還原,避免加入自己處理過的話,以免再次引出表述上的問題。

我是一枚醫學生,這個學期學習了精神病課程,在去醫院見習的時候,遇到了幾個病人,都在糾結於人類生存的本質,意義,以及一些社會發展的終態問題。
比如,一個小姐姐,她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典型的癥狀外,她談到,自己現在在慢慢的用理智控制著自己的動物性,聽到這個觀點時我猶如晴天霹靂,彷彿覺得她好像是比一般人更能觸碰一些本質上的問題,只不過被病症限制之後,有些隔靴搔癢的意味。
還有一個同齡人,本身很優秀,可能也是太過優秀了,外因引起內因改變,患上了雙相情感障礙。當她呈現躁狂狀態時,真是滔滔不絕的跟我們分享她的想法,比如宗教,理性,她都有一定的想法,同時她還能意識到,自己呈現抑鬱狀態時,是因為自己一時間想法太多,卻找不到切入現實的點而感到焦慮,絕望。天吶,我覺得她實在是太正常了,除了課本上的癥狀之外,她的想法似乎又是可取的,超脫的。
所以我有一點小小的想法,會不會這些精神病人是上帝與人類關係的一個bug?一旦關係被解釋了,一切將從頭開始,所以好人們總是想治好他們?當然,這樣的假設只能不考慮現實意義,嘻嘻。


摘要:

可以分幾個問題來討論,一、「為什麼許多人覺得精神疾病患者喜歡思考哲學問題」,第一方面部分人格障礙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超價觀念,會講一些別人難以理解的話,好像很有哲理,這不僅是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也是對哲學的刻板印象!哲學的話語好像都狗屁不通難以理解!第二方面,像是抑鬱、焦慮這些狀態可以觀察到我們大腦默認模式網路(DMN)幾個腦區較活躍,這與審美感、自傳體記憶以及一些「文藝」想法有關,此外許多藝術家、靈感豐富的人也可以觀察到DMN的活躍,第三個方面,部分強迫症患者強迫性窮思竭慮什麼事情都追根究底也會讓一部分的人喜歡哲學。二、從哲學學術的範疇來說,精神分裂症、抑鬱症患者都存在認知功能的受損以及邏輯推理障礙,難以思考學術範疇的哲學,再來學哲學的人容易得精神病可以說上面第一點的第二和第三方面有一點關係,再來,如果是精神分裂症的話,就是刻板印象的互相深化了。

==========================

*本回答目的是為了澄清有些人對於哲學有「哲學的書看多了會變精神病」、「學哲學會變精神病」、「哲學家大多是精神病」這樣的偏見。

精神科博士在讀,又在本科時修哲學第二專業的哲學學渣表示:哲學真得被誤解的太深了。
哲學這個學科注重邏輯推導,和精神病患的「哲學」根本沒有半毛線關係,反而哲學家患了精神病後常常就沒法做哲學了。如果擴大哲學的範疇,將任何連貫的、有邏輯的思考都納入的話,還是只能說,精神病人真得沒有幾個能稱得上喜歡思考哲學問題的。上面大部分的回答看了只覺得你們精神病患看得太少。
把大眾所說的精神病患討論的「哲學」分成普通精神病患、文藝精神病患、哲學相關專業背景精神病患來討論:
1.普通精神病患:
抑鬱性認知:他們說一些在旁人覺得是「哲學問題」時,其實並沒有思考的過程,這個話語更多只是表達他們的情緒而已,在抑鬱心境中可能會思考得很多很多,然而這些思考是伴隨著情緒而來又隨著情緒而消失,也許是為了給情緒找到一些出口,但是是跳躍的、情緒化的、圍繞著自身,所以自己越思考越被繞進情緒化的語言中,所以往往越「思考」越痛苦,這種應對抑鬱心境的反應方式叫「沉思」(rumination)。
可以試著找心理諮詢師聊天。
栗子:
活著有什麼意義?從我出生到現在就沒有做過什麼有價值的事,我每一天就是在浪費地球資源,加快毀滅,然而我的毀滅仍遙遙無期,等待著每一天無盡的痛苦 每個人都活得如此痛苦啊,人類的存在是多餘的,生生繁衍無盡的罪惡 我不斷帶給別人麻煩,讓我四周的人都陷入無盡的痛苦,我是不該存在的人,我應該受到懲罰 我的未來毫無希望,每個人都是這樣孤獨的活在世界上
上面幾個例子展示了幾個比較常見的抑鬱性認知的話語,表現為hopelessness、helplessness、worthlessness、自殺觀念。
在前面幾行典型的用語可以發現患者並不是在進行思考,使用意義、存在、孤獨這些詞的時候並沒有試著進行定義和推論,而是使用這些詞直觀的表達的情緒。因為他只是在表達情緒,所以這是如果周圍親朋好友抓著字面的意思和邏輯想要借著反駁他的觀點來影響他的思想是徒勞的,甚至有反效果的。相較之下哲學思辨是歡迎辯論的。
象徵性思維:
抑鬱性認知:在我出門時旁邊一排的自行車都倒了,我是沒有用的人,沒有存在的必要。今天一早出門就看到了一個尼姑,我將會有無盡的厄運。
精分的病理性象徵性思維:(在電視上看到)世界上充滿戰爭代表了我是一個帶來厄運的人,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樓上的腳步聲意味著我的智慧會被奪走。
Cotard syndrome:我是沒有生命的死人,空有一副軀殼,然而我已經死了。
現實解體:都市中人們是死氣沉沉的木偶,過著沒有生命的日子。我與世界隔著看不見的藩籬,我無法接近。
上面的例子中把自行車倒了作為我是沒有存在必要的象徵,而早上出門看到尼姑作為已經有的迷信,特別在意一些迷信。精分的病患認為世界上的戰爭與自己有某種關聯有些屬於病理性象徵思維,有些屬於妄想。

補充:
評論中和別的回答也有提到不能因為患者的思維邏輯混亂就否認患者在進行哲學思考。
我在回答的時候直觀的想法是這些病患(以抑鬱為例)在抑鬱心境時,這樣的想法源源不斷,而在癥狀緩解後,就不再有這樣的想法或是不再糾結這些問題了。例如經前抑鬱、產後抑鬱在經前幾天/產後一陣子會不斷糾結於某些想法,但是在月經結束、產後過幾個月癥狀結束,這樣的糾結自然而然就沒有了,即使你主動找她討論她在抑鬱時糾結的問題,她也覺得無足輕重,雖然在這些問題上仍然沒有想開,但是會覺得想這些問題挺無聊了,不知道為何當初會糾結於這些問題。
精神科醫生關注的是這一套癥狀如何診斷、排除某些器質性疾病因素,是否伴隨著某些影像學的變化、如何治療。

許多精神疾病都可以觀察到默認模式網路(DMN)較活躍,DMN與「文藝的想法」、自傳體記憶、審美有關,另一方面,在許多精神疾病會出現吵架觀念,在旁人聽來會覺得聽不太懂好像充滿哲理,所以會認為部分精神科病人好像滿腦子想的都是哲學問題。

2.文藝精神病患:文藝精神病患書看得多,但是大部分看哲學的書也就是一眼掃過去挑出幾句名言金句在看,他們許多人特別喜歡尼采或叔本華,還有佛學、瑜伽也是重災區。但是大多僅僅是沉溺於某幾個「名言金句」,其實並看不懂那些哲學論證。而這些名言金句往往也只是為了表達他們的情緒。其實很多人寫作文也局限於這個層次而已。
例如:
世界是我的表象,所以人們總是熱衷於膚淺的事物之中啊。 他人就是地獄,然而我逃不掉。
上面兩個例子第一句分別來自叔本華和薩特,但是被提到的時候病患並沒有試著搞懂他們的原文中的意思甚至是「表象」的定義。在拿出一個「哲學」句子後馬上就開始就著字面上他自己理解的意思開始表達情緒。
另一部分則是課本上所說的「邏輯倒錯性思維」,「離奇古怪」,在青少年中可以視為正常的(就是中二),精分也會出現,但是並不能說能夠診斷精神分裂症,有空補充,可以自行腦補一些中二觀點。
反而有些人說到某些精神病患的想法我看起來很正常啊的時候,他同時隱含的意思就是將精神病作為一個負面的標籤,而認為精神病患的想法就是「不正常的」,他看起來「正常」的想法就不該貼上這樣的標籤。有人可能想說又不是每個人都有學過「哲學」這門學問,怎麼能因此就貶低了他們的思考了呢?答案是大多病患用著哲學經典的辭彙,但是根本沒有在思考,而是在表達他們焦慮、絕望、悲傷的情緒,而醫生看到的是他們悲傷的情緒,而不是他們玩弄的辭彙,精神病也不是為了貶低別人的思想而賦予的標籤,而是用治療緩解那些另他們痛苦的情緒。(主要針對心境障礙和一部分精分)例如問題裡面舉的例子,雖然我不清楚那個病患實際是什麼情況,但是她住院並不是由於她說的那些理論,而是她的其它更具代表性的癥狀吧(是不是有幻覺妄想?)。

3.哲學相關專業精神病患
遇到過的幾個哲學相關專業碩士以上的人出了精神相關癥狀後都不再思考哲學問題。
某個哲學學霸出現了抑鬱癥狀,作為一個哲學學渣,難免想問問他有什麼思考。然而他回答:在哲學系待了十年,哲學有什麼內容現在一點都想不起來。
另一個未診斷抑鬱症的哲學學霸表達他的抑鬱感受:當上教授之後生活還是這麼平淡沒什麼不同。天下的知識這麼多,怎麼學還是滄海一粟,所以能理解那些自殺的學者所做的決定。
還有許多人喜歡強調尼采,1.他貌似有結核和梅毒,梅毒三期影響神經系統,許多會發精神分裂症2.現在廣為流傳的他的著作都不是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寫的。

如果真說有什麼精神癥狀能促進哲學思考估計只有躁狂/輕躁狂狀態還有點可能吧。

暫時想到這麼多,歡迎補充。


精神科醫生,精神病院工作。
我所在的病區大概平均住著60-80個病人,主要是封閉的大病房,一個房間9張床,都住男病人,另一頭有幾個小單間,開放病房,可以住病情較輕的病人,可以住女的。完全我主管的大概10個左右,查房查到過的大概30-40個左右,病種絕大多數是精神分裂症,有一些躁狂,再一些抑鬱症,總之屬於重症病房。病種基本是符合題主說的精神病人的範疇的。
在這些病人中,除了一大批慢性的陰性癥狀為主的病人,有陽性癥狀的,絕絕絕大多數的表現是「有人要害我」、發脾氣、「我是皇帝、天王老子」、「我有老婆孩子」(絕大多數男性精神病人不能結婚或維持婚姻),有所謂哲學思維的病人占很少數。
我跟題主一樣沒學過哲學,所以只能以門外漢的眼光看什麼叫哲學。大概是指樂於沉思一些形而上的概念,做一些有思辨性的思考、想一些跟日常生活沒什麼關係的話題。例如想宇宙是怎麼來的、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病人是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應該也符合題主的描述。查房語錄摘抄如下:
病:醫生,你說宇宙到底是不是無限的啊?
醫:是的咯,無窮無盡的啊。
病:那組成宇宙的是不是都是物質的啊。
醫:是啊。
病:那是不是說所有的生命都不會真正死去?
醫:那就是用另一種方式,不是生命體的方式存在吧。

就是該病人,病人的母親信基督教,希望兒子也能信基督教,或許會改善病情。他確實去過教堂聽過講道,然而病情還是沒有控制得很好,還打了他媽。
他會頭天查房說,基督教是不是不對的,不是真的,隔天就說基督教是好的。問他為什麼要打他媽,他說因為他愛他媽,愛她就要打她。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病人跟哲學家的幾點類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1.他們都愛沉思一些概念,可能這些概念都跟日常生活毫無關係。但一個沒有病的哲學家除了沉思這些概念,會在工作之餘停下來,做飯洗衣服,跟朋友出去聊天吹水。精神病人不同,他們陷進了這些與外界無關的沉思中無法出來,而且經常這些概念是跟他們自己相關的,精神科術語叫「思維的內向性」。他們囚禁在了自我的牢籠里,甚至於分不清這些概念和現實。
2.仔細看這些概念我們可以發現,精神病人的思考和推理存在邏輯障礙,從邏輯上說不通,從常理上也說不通。而我雖然不懂哲學,我也知道哲學家並不能不講邏輯地胡謅。邏輯推理障礙是一種思維障礙,也是精神分裂症一種典型的癥狀。

以上說的情況是,當「哲學思考」是作為精神病的癥狀本身來的,這種情況下的哲學思考是不值得崇拜的。
可能還有另一種情況,病人本來就是個熱愛哲學思考的人,甚至就是一個哲學家,後來得了病。病前的思考能力多少能有一部分保留,甚至因為不同的病種(比如躁狂發作)能力還能有所加強。這就不是疾病本身的問題了。
作為精神科醫生,偶爾的,我們自己也能被病人的隻言片語驚到,然而,隻言片語只是隻言片語,病人的問題是系統性的,在整體上他們的思考缺乏組織,邏輯鬆散或紊亂。疾病就是疾病,不應該被一些軼傳的段子美化,他們良好的生活質量遠勝過驚為天人的語句。

-----------------硬廣分割線,已開通值乎,歡迎來問---------------------

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3254974317858816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謝邀請。

說真的,我不否認任何人都有思考哲學問題的權利,和成為哲學家的可能性,但個人認為,精神障礙可能對此起不了太多積極作用。

從前以為精神病人是混沌的,其實很多都表現得清醒至極。思維的跳躍性、突然中斷又突然開始的節奏感,病理性贅述的神秘感,有時還真挺有魅力的。

然而
真正的哲學是思考,而不是表達。
真正的理性是節制,而不是奔流到海不復還。
真正的哲學來自於對於世界的聆聽和交流。

這些,是精神病人很難做到的,他們的交流通常不是雙向的,大多數人是拒絕輸入的。他們不斷輸出的東西,算是個人的靈感和火花吧,遠談不上哲學。

當然如果一個哲學家有了精神障礙,而他的病症不影響正常學術思考,那他所談的哲學應該還是哲學。需要區分的是,哲學不是由他的精神障礙製造出來的。


這就是雙盲的意義
因為觀察者偏差,會人為賦予混沌意義
還有說吸毒能感知上帝的,也是一個道理。
因為廣大醫生或者看客朋友們,極少讀哲學著作,並且很少見到活的哲學家,而對哲學家的印象就是語出驚人,神經病一樣。
缺乏哲學素養的人,會覺得哲學無處不在,在詩中,隔壁大爺的言行中,在動漫中,在瘋子的囈語中。
我就不客氣地問題主吧,歷史上除了尼采這一個有病的,您覺得您病人像誰,康德還是休謨?
不是針對題主,是感慨一下我國哲學普遍素養太低,是我們教育的缺失


因為題主讀哲學書太少,才覺得他們有道理…………


回答很多,我講最簡單的一點。
哲學是一個思辨的過程。精神病性的哲理只有思,沒有辨。在精神癥狀的控制下,人無法辨。


哲學是有關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問題。而精神病人除了生理上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和精神產生了問題。心理和精神上的問題同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思考能力是有很大關係的,歸根結底和一個人的哲學水平有很大關係。若是一個人心性豁達,視野開闊,罹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因為不足,所以才會追求吧。也有相反者。很多哲學家其實都有精神方面的問題,那就不是因為他們不足,而是能力過剩。他們思考到了人們不會思考到的問題,觸碰到了一些終極問題,陷入無法自拔的思考,最後導致精神出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兩類人,第一類人,更喜歡思考類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命的本質是什麼這種探究本源的問題,另一類人更喜歡思考怎麼才能賺錢,電冰箱怎麼修理這種更務實的問題。

剛看到題主的問題時,我以為題主背後的疑惑是,這兩類人,哪個更有風險成為精神病人,如果是前者,又是為什麼。但看了下面的補充,發現題主更傾向問的是,成為精神病人後,他們為什麼喜歡思考探究生命本源這一類問題。

不管題主真正的疑惑是哪種,我都覺得很多回答從哲學這一學科角度回答問題,都和真正的關鍵點擦肩而過了。

我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對題主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大關聯。

寫這些不是本問題的回答,而是對問題的進一步解析或者說校正。我總覺得現有諸多回答和問題在兩條平行線上,接近但沒有找到真正的靶點。也許題主應該進一步闡述問題本身,免得都在自說自話。


不同意@左右 的答案。

我覺得他的答案,有強調這樣一個觀點:精神病人在說話時所使用的一系列、一叢集的語詞,不構成哲學範疇;他們的話語,不構成成體系的哲學話語。

那個答案說「康德還是休謨」所給人傳達的感覺…我不知道該怎樣描述這個表述背後所蘊含的立場。

誠然,如果一個中國精神病人說出了「因果律」、「理性」這樣的辭彙,有極大的可能是他並不是在休謨的意義上談論「因果律」、在康德的意義上談論「理性」。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進行某種程度的哲學思考。

因為廣義上的哲學思考寬容大量的範式;甚至,我們可以評價一個給定的哲學思考範式,認為它是不自洽的或者其對於某些哲學基本問題的回應是不能令人滿意的。但是不妨礙我們承認存在這樣的不自洽的哲學思考。

邏輯實證主義就反對康德學說以及新康德主義,石里克還只是商榷個別的康德觀點;到了艾耶爾指出倫理學命題的無意義後,那康德學說對於邏輯實證主義而言就不具有崇高地位了。

說回來,譬如題主說到有一個病人談到「動物性」,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話語而言,「動物性」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表述,但是對於法國啟蒙哲學來說,這個詞就似乎關涉到一些哲學問題。拉·梅特里在《人是機器》里就專門談到人的作為動物的動物本能相較於動物的本能的退化,從而宣揚了啟蒙思想。當然,那個答主可以說像《人是機器》這種與三大批判同列於漢譯名著橙書的小冊子只是思想著作,而非你所界定的哲學著作。那麼這樣我們也就發現了那個答案和題主的表述中存在對「哲學」這一概念的分歧。

實際上我確實認為,肯定是有分歧的。

我認為從提供分析式命題的意義上講,就它是思想及思想的表達的意義上講,這些中國精神病人的話語就是哲學話語。正如那個答案提到哲學家,這個世界上有康德、休謨這樣的哲學家,同樣有尼采這樣的哲學家,同樣有維特根斯坦這樣的哲學家。後兩者有大量的語錄體文稿。

我為什麼強調「中國精神病人」呢?因為就維特根斯坦—艾耶爾一系的邏輯實證主義觀點而言,我們操什麼樣的語言,就面對什麼樣的哲學基本問題。英語囿於「獨角獸是存在的嗎?」這樣的命題;漢語囿於「堅白同異」那樣的問題。一個特定的精神病人作出特定的語言表達,是因為它受到一直以來特定環境的影響,產生了特定的他因之作出回應的哲學基本問題。這一哲學話語的產生,就這一形式而言,與其他的哲學話語並無不同。

至於答主所關切地,是不是精神病人是上帝的一個BUG之類的。我只能說,如果對一個精神病人的生活與言論有系統的記錄,用系統的方法去去研究,這種工作本身可以構成哲學研究。只是這種哲學研究,在現實意義上講,它對於你拿哲學學位、拿教職、發Paper將不具有現實意義。換句話說,這只是一件無利可圖的事,但並不是「不成立」的事。實際上,托馬斯·伯恩哈德有一部長篇散文《維特根斯坦的侄子》,就可以看作是對一個精神病人的哲思世界的研究。

「將會有二百人參加我的葬禮,你得在我的墓前發表演說。」

簡單做個總結吧:我不認為 @左右 的答案——僅僅擺出了某種哲學的學統,根本不關心精神病人的精神衛生語境,而排斥這個語境存在哲學的可能性——對於問題而言有什麼實際意義,相反會造成很多現實問題。

就題主的題目而言,可以說這確實是一個醫學問題;醫學上不能定義哲學,但是它必定義這種精神病人的思維活動;如果我們在醫學意義上考察健康哲學家的思維活動和這種思維活動的區別,我們能看到差異,即區分常態和病態的差異;但我們仍然能看到兩種思維活動的根本共性,就是它們作為思維活動而言的根本一致。這些精神病人誠然不能擁有哲學教席,但不妨礙他們進行了思考,這些思考就結果而言構成了某種哲學。


人堆裡面總有一些人喜歡探討哲學問題,有些人不幸得了精神障礙。

不過,抑鬱症患者有的會很喜歡看跟死亡相關的書,嗯,這跟抑鬱症的癥狀有關係,題主應該熟悉DSM 5,抑鬱症診斷口訣miss g wed c其中一個s,指的就是自殺觀念、行為。根據這一點,就能理解為什麼喜歡看死亡的書了,也回答了題主的問題。
至於精分,躁狂,同理可證,好好研究癥狀學吧(*ˉ︶ˉ*)


我非哲學專業,也沒專業學習過心理學,我來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我認為思考的動機,是因為自己理性思維和內心的感受出現落差,而心理的感受又來自於現實生活,通過思考調整這種的落差來抵消內心的感受。神經病人會不停思考,一定是在這條思考動機上的某一環節上出現問題。


因為現實生活太痛苦,只能從精神上去得到解脫。


抑鬱症恢復期的病人來回答一下吧
很多答案都似乎把因果關係弄反了,是在患病後才變得思考所謂哲學性質的問題的。
拿我自己來做例子吧,自從患病後,什麼都不想做,一切都沒意義了,世界像是蒙上了黑色的面紗,最恨記憶功能的明顯減退,因為自己還是個學生,怕跟不上學習,很多事情都回想不起來了,當時看書的狀態是,我認識書上的每一個字,但卻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無時無刻的耳鳴,當時的哭好像變成了一種自然反應,竭斯底里的嚎啕大哭也不能使我心裡的傷痛減少一分一毫。吃飯味同嚼蠟,一整天似乎想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想,平常人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事我反而會很畏懼。比如出門,打電話,我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
在當時如此痛苦的心裡狀態下,自己會想:為什麼是我?我為什麼會得這種病?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嗎?為什麼連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人的複雜性?為什麼人類要存活在這裡?為什麼地球會變成現在這樣?......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為了找尋答案只能思考,當時的狀態也只能思考了吧,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覺得人類的醜陋面目而想狗帶,從一開始竭力控制自己自殺的想法,到最後自己應該怎麼死都想好了。大概是「神」的憐憫,我遇到了一個好朋友,他能聆聽我的所有大小事,從哭著跟他聊天到聊到嘴角上揚,一聊就是一整晚,如此耐心的開導我,真的很感激他,也為交到這樣的朋友感到幸運,還有理解我的家人,能跟自己開開玩笑,做我愛吃的菜,能理解我的情緒,也徹底脫離出從前的社會環境。
你看,病發的時候自己就會思考題主所說的哲學性質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病情所致,之前也對哲學很著迷,因為自己想給自己的疑問得到一個解決,而現在的我,也對哲學有興趣,但不像從前那樣滿腦子都是這些問題,我覺得因為這件事情也引導我對哲學的興趣,感覺自己以後不是學哲學就是學歷史去了吧?


所有思維能力稍高一點兒的人類在和現實產生矛盾之後,都會試圖尋找其中的理由和規律,哲學思考自然就是其中常見的工具之一。

——那些思維能力不足的去哭喊著找爹娘撒嬌或者狠命踢石頭了,你自然也不會重視他們。

精神病人同樣會因為自己的認知偏差,從而和現實產生種種矛盾,自然他們中的一些也會選擇哲學這個工具來解決自己的困惑。


作為一個雙相患者告訴你,躁狂時的思維十分奔放跳躍,那時的狀態估計是神經比較興奮,神經元的活動比平時強烈很多,那時幾乎無法停止思考,進入了一種類似「心流」的狀態,那時有無限的創造力,能把兩個天南海北的東西聯繫起來。而且這種思考因為是對內在問題的所以越思考越難脫出去,不如說被困在思維囚籠里了。內在的東西思考得越深就越容易進入對事物本源的求索,但其結果反而是容易陷入偏執中而不自知,因為你只和自己的思維對話。


其實喜歡哲學的人也沒必要生氣。
事情是這樣的:某些精神病--痛苦--思考偏哲學的問題--尋求解脫。
而不是:思考哲學問題--得了精神病、或者思考哲學問題=得了精神病。
其實,哪有活得很快樂的人,會苦思人生的意義呢?很多是活得不算十分快樂的,懷疑人生,想要賦予人生意義、賦予苦難意義。理同宗教。給現世苦難一個理由。他們想去高N值哲學類問題里找到答案。
有些精神病,N值很高,飄到生活的大氣層之外,急需抓住什麼來抵抗這種輕,但太鑽牛角尖,太偏執,愛懷疑,哲學也不能給他答案,也讓他不能依靠。
他們有著虔誠宗教徒的狂熱,卻有著懷疑論者的冷酷剖析,所以,他們是急需信仰的一類人,卻什麼也信奉不了。這是他們痛苦之源。
這裡要說明一下,我不是精神病,也許因為是INTP/INTJ,所以...


先得說說什麼是哲學。很不巧,我自己就給自己先下了一個套,因為這本身又是一個哲學問題了。
所以呢,我就給出一個我的解釋,就是:「哲學是一種通過觀察、思考和實踐總結,去探索事物本質的方法」。

像樓上舉的例子,和我見過的多數病人類似,並不能思考哲學問題。也有一些人思考一些形而上的問題,雖然屬於哲學的範疇,但是他們所想的問題,都被前人思考過了。與其自己去思考,不如去學習一個。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其實我也喜歡亂想,結果想來想去,還不是回歸到了「矛盾對立統一論」上。其實起初我就是根據這樣的出發點開始思考的,只不過看的是《道德經》。當然,經過長期在生活中去體會和反思,並不能說就只是回到了原點而已。就好像環球旅行,雖然還是會回到原點,但是和站在原地不動一點區別也沒有嗎?


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哲學近些年來的轉向是政治哲學方向,這是很實際的問題,而不是對不可言說的領域胡說……

例如,我是誰?從哪來?往哪去?
這種問題一般屬於生活沒什麼壓力,無所事事,吃飽了撐的才會產生這樣的迷茫……

至於病理性質的,我認為他們的狀態更接近於「卡在三點十三到三點十四之間的鐘錶」,他們被自己的絕望,悲觀,焦慮,抑鬱攔在了過去,類似「一步錯步步錯」的連鎖反應,將所有不祥和悲慘攔在那裡,延續至今,造成的後果就是,期待的生活和希望遠去,生活動力消耗殆盡,感覺陷入了泥潭——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沉沒。
簡單來說,這就是移情的後果,一旦事情往壞的地方和自己恐懼的方向發展,那隻壞掉的鐘錶就會在心頭浮現,在這種情況下,對外部事務的處理方案的思索逐漸轉為對自身的質疑,當發生「對三要不起」「順子三連炸」之類小概率疊加事件,甚至會懷疑命運=????(???*)。

然而這種發問沒什麼意義,也很難得到回答,它的指向並非普遍有效的策略——絕對策略,也非普遍有效的知識——絕對答案。(絕對知識和絕對策略是兩種很有意思的路線,例如孔子屬於前者,老子屬於後者,但他們都只是【企圖】進行描述。)
否則,人如果活著有明確的,統一的,絕對的目的,那麼人的競爭只怕會更加殘酷,因為生活的目的是同一的,只是換花樣玩。
如果人有絕對的行事策略,那麼人與人的生活乃至行為就會變得極端相似,因為都是同一種策略發現出來的。


雖然近些年來看唯心的看待問題(或者說,從個體出發看待個體問題)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思考方式,但這些人的思索目的不是一種「哲學性」的,更多的是追尋自我治療、發出的是求救的呼喚——對方陷入了絕境才會如此思考,而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突然發現這麼說也不太對……因為很難得出普遍有效的【答案】,針對個體的回答,回應就成了一種【治療】。)

所以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哲思】的性質。


直接買《精神分析與靈魂治療》不好么,雖然我還沒看(:3_ヽ)_。


精神病人有各種的表現,這種是其中的一種。
小姐姐說自己現在在慢慢的用理智控制著自己的動物性。譯成:「好想fuck,大吃,大睡,打人罵人,大便。但不可以,媽的。」
明顯太壓抑了,太文明了,病得不舒服,很不哲學。是很壓迫的表達句。

那雙相情感障礙者。當她呈現躁狂狀態時,真是滔滔不絕的跟我們分享她的想法,比如宗教,理性,她都有一定的想法,同時她還能意識到,自己呈現抑鬱狀態時,是因為自己一時間想法太多,卻找不到切入現實的點而感到焦慮,絕望。
譯成:「我的心聲,都告訴你,你明白我么,我的悲喜你懂么?我常常有自己的想法,眼前的你在意過么?我不是說宗教和理性,我在說我內心的象徵。宗教是說救救我,我無助。理性是說放過我,可以嗎?」

過去有個雙相障礙,他說黑貓,宇宙,用愛,拯救世界。
分別象徵:自己其中一個人格,未知,失戀,自己的心。
我這樣一一的對應和她談話,說著說著她就哭了,之後越說越正常,之後她正常的說出她的感情,當天奇蹟的睡了一個好覺。


那不是哲學,而是跳躍出常規的胡思亂想,沒點特殊想法怎麼成為精神病嘛。
不過他們的有發展為哲學的趨勢,尤其是在普通人眼裡覺得好厲害,但也僅此而已。
真正的哲學不是胡思亂想,也不僅僅是跳躍的思維,哲學講究邏輯連貫,而精神病患者的邏輯的確只是精神病患者的水平。
至於什麼天才瘋子左右什麼的,只是小說而已。


推薦閱讀:

精神分裂症可以治好嗎?怎麼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溝通?作為一名精神病患者家屬又該怎麼辦?
精神分裂症老人用藥,副作用大影響生活怎麼辦?
打擊受多了是不是就會變傻?
陪伴一位抑鬱症患者的生活日記?
有哪些能體現雙重人格或精分的好圖片?

TAG:疾病 | 精神病學 | 精神分裂症 | 雙相障礙 | 哲學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