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國賓的賣點在哪裡?為何會受到投資者認可?如何看它將來的發展?

愛康國賓上市首日漲8.57% 表現不好也不壞

愛康國賓此次IPO成功融資1.53億美元,成為2014年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

它在體檢領域是否處於領先位置?不知道醫療的業內人士怎麼看它的上市?
體檢行業在我國有八成市場都是屬於公立醫院的,雖然說愛康國賓是有市場潛力,但是大部分民眾真的會信任這些民營的體檢嗎?持懷疑態度。
感覺這次上市的目的也是廣告效應居多。


我也來試著回答。


下面主要根據上海健檢市場分析,同時也會提及我比較了解的全國部分地域情況。
首先體檢行業分析:

1,第一把交椅:公立三甲醫院附屬體檢中心(自營、第三方),有低端也有高端,覆蓋面廣,公眾認知、信賴度高、儀器項目全,當仁不讓第一把交椅。協和、301、瑞金、華山、中山、每個城市的人民醫院、、、三甲醫院附屬體檢中心的主要問題是:服務差,朝南坐,人性化差,沒尊嚴。「外科檢查室:上去,脫褲子!你倒是脫啊!" 不過基本還是人滿為患,很多大型國企的主要選擇。也有一些高端的,可走高端醫療險的高幹病房住院式體檢。


2,數大連鎖健檢機構:愛康國賓、慈銘、美年大健康、、、、

2.1愛康國賓:這次的主角,目前主要是中低端市場,前面很多回答提到了,前身是愛康網和國賓健檢合併。
愛康國賓現在應該是國內最大的連鎖健康體檢機構。老闆張黎剛,上一次創業是藝龍旅行,算是IT行業。
在上海 其通過自建(西康路國賓。古北望族國賓,這算是相對高端的分店...)、收購(原一品健康,中環一品、曹家渡一品...)店面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地理覆蓋。
愛康國賓目前主要做中低端,比如說上海西康路國賓,去過的應該知道,那裡的環境,每天接待的人數,每單價格,團體為主。好些老店裝修,設施比較陳舊,店面小,能做項目少。
但在其上市前(2013.12.12)在北京推出了針對高端健檢的旗艦品牌-愛康君安(國貿商圈,LG大廈),據說南京要開第二家。
公眾一般對非公立民營醫療機構缺乏信任,但相對信任上市公司,在美國上市對愛康國賓從銷售上講很重要。
下圖為上市所募集的資金用途(來自新快報愛康國賓首日漲8.57% 融資1.53億美元成中國體檢第一股):

好的體檢機構其實是重資產公司,檢驗實驗室、超聲、骨密度、鉬靶、x光、CT、MRI哪一個不是錢?
前期愛康併購比較多,很多醫療設備投資其實是不足的,未來醫療朝著信息化、移動化發展。相信大部分分店PACS(醫療影像系統)都還沒上吧。齒科也是個補充,上午體檢,下午空著是這個行業的現狀,如果齒科能做起來,也不錯。
愛康後續走勢還是看競爭對手怎麼發展,和他自己的轉型怎麼樣。服務、醫療品質。
中低端健檢市場早已是紅海。

2.2慈銘體檢:知道慈銘的應該都知道有個韓小紅,韓博士經常出入各種社交場所,是個比較成功的形象大使。慈銘到現在為止還是中低端,團體為主,屬於敢拼價格。貌似早兩年就由海通證券運作準備上市,由於種種原因未果。13年底這次上市結果大家都知道的,算是卡在最後一步。

2.3美年大健康:2011年10月由美年和大健康體檢合併而來,美年本來主要覆蓋南方,大健康覆蓋北方,算是強強聯合。主打中低端,團體為主。由於慈銘和愛康國賓都在上市,前些時間美年大健康也放出風聲說要上市,不知道進展怎樣。

3 ,稍小連鎖健檢機構:新華健康管理、東軟熙康、美兆、景康、華兆、九華、國葯陽光、瑞慈、

3.1新華健康管理:大家應該都聽過新華保險,新華保險全稱「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壽險公司自建體檢中心也算是一個趨勢(像英國puba)。現在應該有十來家體檢機構。

3.2東軟熙康:母公司是東軟軟體,估計是通過開發醫療軟體嗅探到了健康管理行業的風向。其強項是醫療信息化。去過的朋友說環境不錯,貌似是走中高端。還有和一些地產商合作,打造健康居住社區。

3.3美兆健檢:算是進入大陸市場較早的外資(台資)體檢機構,03年進入北京市場,09年上海。北京美兆最開始應該是和北京市體檢中心合資,後變成新華保險接替。算是全國中高端體檢的先行者。這幾年由於各種原因(死板,投資較大,資金壓力大之類),發展比較慢。自動化排檢系統應該是美兆首創,信息化做得比較好,能保證四小時出報告(放在十年後的今天業內能做到的也是鳳毛麟角),服務相對較好。缺點是,死板,不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價格貴。

3.4景康:也是一家台資醫療機構,04年(?)開業。最開始是準備做門診部的,體檢時順帶著做,後來體檢成為主業了(囧)。服務較好,收費較高。

3.5華兆、九華、國葯陽光、瑞慈一筆帶過。

4,外資醫院:和睦家、百匯醫療、天壇普華、、

4.1和睦家:這個大家比較了解的是他的婦產科,現在應該是被複星收購了。貌似是屬於一流的服務,二流的設備,三流的醫生。比台資醫療還要貴個兩三倍,不過現在有高端醫療保險買單,很多人願意去。

4.2百匯醫療:新加坡百匯醫療,主要還是門診部看病,體檢比較少,價格貴。

4.3天壇普華:只有北京上海有,外資,擅長腦外之類的,價格貴(鉬靶一千一)


民營醫院:(略)
以上如有所遺漏,還請補充


總體來說:醫院佔大頭,在上海一個三甲醫院的pet-ct中心(算是高端體檢)營業額上億,你信么。愛康國賓2013年營業額也不過10億吧。
不管怎樣,還是祝福恭喜愛康國賓。
祝福同業。


首先非常感謝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這兩天我也一直在關注愛康國賓的上市消息。原本對愛康國賓也不是特別了解,只是知道它就是一個做體檢,和慈銘、美年、瑞慈差不多,不過既然愛康國賓能先於其競爭對手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就足以說明它確實不弱於其競爭對手,雖然此次融資金額不大,但是我個人很看好這個行業,如果愛康國賓能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順應市場需求、深度數據挖掘,繼續通過互聯網思維來做體檢的話,其在納斯達克必定會走得很遠。

目前體檢行業已不再是公立醫院裡面的體檢中心處壟斷地位。這些民營體檢中心的服務意識、服務質量已經形成口碑,樹立品牌了,市場已明顯向這些民營體檢中心靠攏。

至於愛康國賓將來的具體發展其實很多文章也都提到。目前愛康國賓只是一個帶有互聯網血統的醫療服務公司(愛康國賓是愛康網和國賓體檢合併而來),還不能說擁有互聯網的基因。然而通過體檢業務,愛康國賓撕開了一個很大的切入口,在大數據下,他們可以挖掘出更多與健康相關的需求,從而使之成為一個真正擁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實現成倍的增長。


愛康國賓是由愛康網和國賓體檢合併而來的。愛康網是由原e龍網創始人張黎剛創辦。當時張黎剛想把愛康網辦成醫院「攜程」模式。就是搭建一個醫患信息平台,說簡單點就是挂號網站,讓患者能像選擇酒店一樣自由輕鬆地選擇醫院。而愛康網則提供陪診及後期健康維護等增值服務。
但事實證明在中國現有醫療格局下,這條路走不通!因為中國醫療資源高度集中,少數知名三甲醫院人滿為患根本無需通過愛康網來招徠病人,而其他不知名公立醫院及民營醫院又極難獲得病人的信任。前期收入主要來源於銀行為貴賓客戶購買的就醫服務,個人客戶非常少。導致醫院「攜程」模式只能是死路一條!
張黎剛在創辦愛康網4年之後,選擇了與做實體的國賓體檢合併。放棄純互聯網輕資產模式,走「滑鼠」加「水泥」的經營模式(該公司原話)。就是體檢+就醫+健康管理服務,而其中體檢是核心業務,就醫服務和健康管理更多只是一種賣點,因為中國的健康管理市場不成熟,普通人健康管理意識淡薄,而相關專業人才也非常缺乏。
但畢竟愛康已經有了4年的摸索,走在了行業的前頭。而且國賓體檢一直在上海有較好的口碑。通過愛康和國賓的合併,愛康國賓在體檢市場的競爭優勢是無可比擬的。
這裡不得不提到競爭對手,慈銘體檢。慈銘體檢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店採取的是加盟模式。對服務質量的控制遠不如愛康國賓。而且慈銘本身的定位就低於愛康國賓。慈銘一般在當地對中大型企業都是5折的折扣,而愛康國賓則一般7折、8折(6折也有,比較少)。低價格相對應的人才素質、設備、環境、質量等等都要低於愛康國賓。而慈銘又走的是快速擴張路線,各地大量新開加盟店,導致質量參差不齊,管理跟不上,連續出現過漏診、錯診現象。愛康國賓開店則都是直營模式,而且比較謹慎,服務口碑都不錯。加之其更豐富完善的服務內容(就醫及健康管理等),所以愛康國賓雖然店沒有慈銘多,但競爭力要強於慈銘。
至於美年大健康,我覺得比慈銘服務要好。是業界第一個開發出自動排號顯示系統的體檢機構(檢查完一項出診室之後,馬上你的名字會出現在另外一項檢查診室的門口,可以合理分配待檢人員,避免少數診室人員密集,而其他診室空空如也,也減少了導診的使用)。但美年在服務口碑和服務內容及細節上還是稍遜於愛康國賓。
(補充)隨著愛康國賓的店越開越多,體檢市場競爭的加劇,愛康國賓的部分店面管理和服務也開始下滑,某些店也開始打價格戰。我上文提到的只是愛康國賓早期核心店面的情況,如有偏頗,還請見諒。
而愛康國賓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資本運作上的。張黎剛的e龍網畢竟也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已經輕車熟路了。而且張黎剛也更輕鬆地拉到了美林、ePlanet、華登國際等知名風投的投資。使得其在資本市場的優勢要遠遠超出慈銘和美年。
至於民眾信任的問題,我所知道的民營體檢中心80%以上(甚至90%)的訂單都來源於企業。要知道如果不是企業花錢,是沒有幾個人願意去自費體檢的,特別是年輕人。而企業為員工提供福利當然想找一家服務好、環境好、體驗好的,雖然三甲醫院信任度最高,但環境差,嘈雜,人流密集,服務淡漠,所以極少數企業HR和老闆選擇讓員工去三甲醫院。還有就是去民營體檢機構,對於HR來說有油水科撈,當然了三甲醫院也有,但絕對沒有民營的便捷。
愛康國賓本來口碑就不錯,現在一上市當然對業績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估計慈銘要著急了,當初喊上市最早的是慈銘,連著被拒之後,打擊不小。


時隔一年多以後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已經不合適了,但是現在看來,愛康依然是這個行業里最全面的一家,產品包含主要包含1,體檢,2齒科,3健維(企業醫務室),4挂號,5君安(高端體檢)除了這些還有包括移動體檢,健康講座,HPV疫苗,核磁等多種細分產品,業內沒有任何一家能做到這麼多的後續服務。
說了業務再說硬體,統一的裝修,統一的設備,統一的服裝,至少比另一家連環收購要好一些。相對也更值得投資。直營加合作覆蓋了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也更具規模。
說了硬的再說軟的,愛康的老闆還算有些名氣的,而大客戶又以政府,國企,銀行保險等為主所以這些也是一種保證。
綜上所述,如果打算投資這個行業已有的品牌,最穩定的應該就是愛康了,最瘋狂的肯定是美年,詳見一字漲停。但是性價比最高的應該算是瑞慈,國內最有機會上市的一家連鎖了。而且傳聞中瑞慈的老闆對老員工很好。
最後吐槽一下,愛康的審計和內審都弱爆了,唯一能查出內部漏洞的部門被解散了,真心奇葩。傳聞中上市是因為去年某c開頭的公司黑了愛康,為了消除負面影響的舉動,但是治標不治本,一家體檢公司如果誨疾忌醫不合適吧。如果一些只會動嘴的管理者掌控這這家公司最根本的業務的很大的權柄,那被自己搞死只是早晚的事情。


謝邀。
1. 從大概念來說,愛康國賓做的是健康管理領域,該領域側重於預防,從醫療行業本身發展的角度是應該大力提倡的(即預防重於治療),但是國家對居民健康保健的基本教育不夠,居民健康保健自身動力不足。所以愛康國賓也好,慈銘也好,主要是依託對公客戶發展起來的,主要是企業作為員工福利提供給消費者,所以模式上主要是B2B的業務。健康管理未來看好,但是改變居民消費習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政府已經將老百姓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醫療健康問題應該是國家和單位承包的)。預防本身是很有價值的,但是目前中國醫療健康的消費習慣是絕大多數費用都投入診斷和治療,不太認可預防的對自身的價值。也就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說,不生病,感覺不到需求,無從消費。由於醫療屬於純理性消費,這個市場格局導致健康管理機構舉足維艱(名義上叫健康管理,實際上都淪為體檢)。

2. 從體檢本身行業來說,未來空間還有很大,目前的幾家企業規模都還偏小,未來還有成長空間。但是由於體檢機構主要是從企業口袋掏錢,所以對C端關注不夠,目前的用戶體驗還是比較差的,這個差不是指服務,而是沒有基於體檢數據為用戶創造價值。用戶體檢完了,感覺對自己沒什麼用,那麼用戶為什麼還要定期體檢呢?如果沒有企業買單,很難想像大部分用戶會自己掏錢。

3. 大部分人去體檢,都會選擇一些體檢機構的套餐,但是這些套餐可能很多該檢查的沒有檢查到。目前體檢機構這種模式,檢查的越多,收費越多,導致可能該檢查的沒檢查,沒有價值的檢查反覆做。從用戶角度,應該是做個性化分析篩查,再制定特定檢查方案,而且要有定期反饋。由於醫學本身的複雜性,再加上可能各家體檢機構本身團隊的基礎,這一點遠遠沒有做好。

3. 由於體檢的重資產模式以及缺乏專業人才(很多體檢機構的「醫生」都是沒有執業資格),所以擴張速度受限,屬於比較「笨」的打法,有發展前景,但是我覺得對醫療健康產業只能做補充,難以形成衝擊。


前陣子正好分別於業界人士聊到這個話題,其中有一個還是當中一個公司的地方老總。
從我自己醫學背景與創業背景談談了解吧。
上面的前輩說的都有理,但我還想用自己的語言說一下:
1、服務的優勢,區別於體制內的服務,他們的服務確實到位,這是普通老百姓看病的體會。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真正高端的人群還是會去三甲體檢,當然他們不用排隊,你看下高端的幹部病房就知道了。而且你看下價格,簡單的體檢都夠你到醫院做兩輪以上。。。
2、師資的實情,慈銘老總跟我吹他們與愛康的區別就在於團隊的牛逼,而在我看來,他們這種機構的隊伍勢力,應該是屬於保安團的類型。一類正規軍——公立醫院,二類雜牌軍——大型民營醫院,三類保安團——這種機構及社區醫院、小型民營醫院。大家都知道國情,牛逼的學醫的不進體制內,體制會讓他好好活嗎?尤其是年富力強、業界高水平的副高以上。
3、服務的內容,其實體檢就那麼回事,也就那麼多內容。他們區別於醫院的,無非就是癌胚細胞等聽起來高大上的體檢項目。但請問,普通人拿著這些報告有用嗎?某體檢機構的負責人跟我說,他們是純粹的體檢機構,所以不像醫院那樣有導入性,為了開藥而體檢,他們是實實在在地出具事實報告。但是你大爺的,你有想過沒有學過專業知識、對著一堆數據和聽上去貌似危險指標的驚恐小白的心理嗎?你這不是開涮嗎?每個人的基因里都有癌症代碼。現代醫學講究的是社會人的治療,講的是功能與質量,你偏偏沒事找事不是嗎?
4、服務的對象,平心而論,咱們小兄弟如果身體有問題,第一個反應一定是去醫院檢查。更別提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與沒有受過教育的大媽們。何況價格還這麼貴!那就只有一個結論:拉大客戶。於是,對於所謂的這種機構就只要兩種人:拉單子的,處理單子的。拉單子的,掛個營銷經理或老總的頭銜,帶上兩個放得開的妹子,再帶夠錢,拿下單位就成。處理單子的么,就是前面說的那些保安團。當然,還有聽起來不覺明厲的、醫院沒有的進口儀器。
5、未來的發展。其實愛康早就在玩資本運作,比如開個投資公司在後背面前假冒天使,還有在外面圈錢。。。慈銘跟我說他們會堅持做本行,所以選擇深圳上市,還有提及做健康雲的管理平台等」高科技「互聯網手段,我覺得方向是好的,他們也有資源,既有線下實體的機構,又可以延伸服務的24小時呵護與私人方案定製等。但是不知道他們做得如何,而且速度有些慢。這種類型,小型的智能醫療公司,如果LBS免費導給分類醫院,也堅持做自己的個案定製與方案管理,那慈銘受到的衝擊也不小。。。反正我自己也在這方面做。。。
最後,祝各位智能醫療創業的兄弟們好運。歡迎TMT行業的兄弟姐妹互粉,俺正缺這方面的達人。。。


謝邀~
我只屬於醫療外圍人員,對體檢類了解比較少,答案會偏題,只能答我了解的那一部分希望對您有一點點的作用~
1.發展前景:因為國人對於定期體檢並不是特別重視,現今醫院的醫療資源也不是很豐富,其實體檢行業的市場相對有發展潛力;
2.體檢對象:許多公司會組織員工一年一次的體檢,中產階級中對生活質量要求高的人群,有慢性病的老人等人群會比較注重體檢,但是好多時候我們的體檢都只做了常規項,並不全面,包括胃鏡、腸鏡、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項目都會忽視。
3.體檢價格:現在體檢包括愛康國賓、慈銘、瑞格爾等都會有些團購項目或者組合項目,價格要比醫院的項目便宜。
4.體檢準確度:因為之前個人想做全身體檢有過關注,在網上看到一些評論有好也有不好,不好的是有些人會說自己的慢性病一直有體檢確沒查出來,也有說體檢相當敷衍的。其實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體檢結果如果不準確比沒去體檢更誤事。
5.服務質量:朋友公司有組織去體檢過,據說比醫院快,而且裡面護士態度好,有人引導體檢項目,還有早餐吃;我在醫院做的,的確人多交費都排了好久,體檢的時候也很久,護士態度也一般也有早餐吃。


背景:
大三期間曾在**諮詢-員工健康與福利諮詢部門實習過5個月左右,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客戶根據其全國辦事處分布、人員構成、行業特點及預算等要求制定企業員工年度體檢套餐並選擇供應商。我只講B2B的業務且目前還是應屆生,所以此答案沒啥深度,權當是信息共享。


依次回答你的問題:
1、在體檢行業是處於領先地位。目前市面上的非公立醫院體檢供應商基本上是(括弧內數字為其全國門店數量,2013年初數據):愛康國賓(126)、美年大健康(99)、慈銘(104)、瑞慈(68)、華兆益生(2)、景康(1)、華檢(3),其中後三家是只覆蓋北上的。因為企業大多在國內會有多個辦事處,為方便HR管理及數據統計分析,供應商的覆蓋範圍及一線城市門店數量對於供應商選擇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所以基本上愛、美、慈會佔據企業體檢市場市場份額的90%以上(我瞎拍的...),而且不得不承認愛康國賓在營銷及資源上是勝於其他競爭對手的,不管是廣告投入、醫生資源、網站建設(預約系統及查詢系統)。(這個問題回答的不好,我沒時間翻數據 ...)

2、企業體檢的市場巨頭絕不是公立醫院。從員工角度來講,公立醫院由於無體檢引導、候檢時間長、不提供營養早餐等劣勢,會使HR接到很多投訴;從企業來講,非公立醫院體檢供應商除基本的體檢服務外,還會提供檢後報告解讀及諮詢、團體體檢報告分析、重大陽性結果通知、個人體檢檔案備案、健康講座等常規服務以及門診預約、一對一導檢、英文陪檢、英文體檢報告、體檢VIP通道等增值服務。特別是對於企業來講,每年員工健康與福利的預算需要有一個清楚的交待,讓HR自己來匯總體檢報告並進行分析是根本不現實的,而像愛康國賓、美年這樣的供應商則是由專門的團隊幫HR做這件事兒。另外,由於門店擴張有限,一般來講體檢門店分為直營和第三方,第三方基本上都是採取與公立醫院合作的形式,利用公立醫院的資源幫助客戶進行體檢。隨著目前體檢行業的發展,很多原本的第三方都被轉換成直營了,因為說到底「預防」和「臨床」是兩個交集不大的醫療服務產業,對從業者及經營者有著完全不同的服務及管理要求。隨著政策對醫療健康產業及民營醫療的支持,體檢市場大有可無公立醫院立足之地之勢。還有一點,很贊同 @易萬年對大數據的看法,當你擁有了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城市級別、不同級別的客戶的體檢數據後,你能做的事兒就太多了。大數據是個性化服務的根本,個性化服務又是醫學發展的必然方向。中國的疾病譜及年齡譜變化給醫療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力,體檢行業更是如此,所以愛康國賓如果能再對其服務更加完善並依舊注重營銷的話,應該前景不會差。

愛康也沒有很高端啦,當時跟我們接洽的愛康團隊算是比較優秀的了,但是服務質量依舊很難讓外企客戶滿意。預約系統信息有誤、體檢通知信英文翻譯一塌糊塗、團檢報告只局限於數據匯總及最基本的分析等。而且曾去過上海的門店全程陪同朋友(企業客戶)參加過體檢,體檢流程指示不清、各別診室候診時間過長導檢未做好引導工作等。總的來說就是不是請來了好的體檢醫生就足夠了,支持部門的業務水平也很重要。

對於如何擴展非企業用戶這塊兒,待我做做功課再談,現在要去寫畢業論文了...


體檢這個市場現狀還是比較雜亂的,北上廣深可能愛康國賓、美年大、慈母比較出名,各二三線城市體檢還主要在醫院這塊,如@鍾丹 所說。但是體檢是市場化非常高的一個科室,傳統醫院的體制和服務在市場的衝擊性幾乎無還手之力,所以好多醫院的體檢科也就承包出去了。而且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公民的體檢越來越成為公司、企業提供的一項福利。而這些機構是願意和醫院合作呢還是和市場化高,服務個性,價格優惠的機構合作呢?所以市場這塊潛力是非常大的。

投資者投這塊我覺得是因為醫療健康這塊本身就是朝陽產業,而且國外那種私人健康管理模式在國內也不大可能存在,所以體檢這塊作為國人健康管理這方面的一個措施應該會越來越廣泛,比如我本人,公司給提供了愛康的體檢,我覺得挺好,也給爸媽各買了一份團購體檢。記得剛大學畢業時候去醫院做入職體檢,兩方的服務天壤之別。

他將來的發展,不好說,但肯定會覆蓋全國1 2線城市。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手段來實現線上線下的個性化健康管理。他甚至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家養老服務機構。對體檢這塊不是很了解。純屬YY。。。


一早上蹲坑,從日報里看到排名暫列第一的回答,兩三天以來的便秘一下就治好了。

先佔位,到了班上再說

——————————————————以下為正文——————————————————

愛康國賓的賣點在哪裡?
——健康管理

為何會受到投資者認可?
——目前國內空白。受益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平均健康、體檢、醫療水平概念好~

如何看它將來的發展?
——不明朗。體檢行業目前還是新興行業,有很多限制因素和瓶頸,目前各家都沒有更好的方向或策略。

它在體檢領域是否處於領先位置?
——目前在網路建設上,愛是佔優的。在上市的進程上,也是佔優的。
但慈愛美三家將在不同的證券市場上上市,所謂的進程優勢也不一定會帶來明顯的效益。

不知道醫療的業內人士怎麼看它的上市?
——上市,是資本運作的步驟,與公司的優劣無關(上市的未必都是好公司、好公司未必都上市)。慈是體檢行業上市的始作俑者,當年也是被股東硬推著才邁出這一步,出發點很簡單"老子的錢扔里太久了,得想辦法增值然後抽出來!"。然後愛和美就打了雞血,也紛紛提出上市目標和計劃。現在國葯陽光等第二梯隊的選手們,也都躍躍欲試……

雖然說愛康國賓是有市場潛力,但是大部分民眾真的會信任這些民營的體檢嗎?
——體檢機構主打的不是民眾散客的體檢,而是企事業單位作為員工福利的團檢。所以不存在信任不信任的問題。後面我也會展開來講。

感覺這次上市的目的也是廣告效應居多。
——再說一次,上市的目的很清楚:1.融資;2.原始股東抽身。廣告效應只能是摟草打兔子——捎帶~詳細的,可以在知乎里多搜搜上市有關的問答。

—————————以上是回答題主正題,下面是針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見解—————————

1.三家巨頭,各有優劣,但慈作為行業先行者技高一籌

首先從三家老闆的背景來看,慈的兩口子都是搞醫的,韓是正牌的北醫研究生、德國的博士,之前在瀋陽軍區醫院藥科工作多年、胡是醫藥代表起家後來搞醫院,倆人是醫藥行業的老江湖了;而愛的張以前是互聯網,沒搞起來又玩健康管理,最後拿著風投殺進體檢行業;美的俞,房地產起家,發家歷程很給力,71年生人,上海交大畢業投身房地產並得到第一桶金,98年(27歲)創辦投資集團任董事長,先後投資多支基金。
相應的,韓的軍區、北醫背景團結了一批行業內的同事、同學加入慈的管理團隊,比愛、美要更專業、更熟悉醫療體檢行業的運作。這在開拓期和快速發展期,是很關鍵的優勢。

然後,因為慈的團隊更勝一籌,所以從理念、管理、專業性都走在了行業前頭。另外不得不說,在大醫療行業里,因為專業性強所以人脈資源是非常重要的,衛生局審批、購置醫療設備和耗材、聘請醫生、管理護士、聯繫檢驗機構、拉客戶……現在體檢行業的國家標準,其中有些條款明顯限制了小型體檢機構的發展(如科室最小面積等),最終不得不被幾個巨頭吞併,形成了目前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這個行業標準就是慈在後面推動並參與編寫的。

三四年前,平安和鼎暉在後面推著慈籌划上市,韓兩口子的原本打算並不是這樣。消息一經放出,愛和美才像打了雞血一樣各自提出上市。但是從結果來看,慈還是走在了前面,已經過會,最後是因為定價原因才暫時擱置,但慈已經成功了。

所以目前的慈,已經從快速擴張期,進入了穩步發展期,對店面數量、網路布局甚至是服務質量,已經沒有愛和美那麼看重了。這是一個企業在「上市生命周期」中必然的階段表現——就好比,新人在婚前都張羅為了婚禮、婚紗照去瘦身,但婚後你見過幾個仍然張羅減肥的?但慈的專業性,還是無法被逾越的,這個根基有關係。現在北京很多中型體檢機構的管理層,都是「畢業於」慈的,因為種種原因才離開了那兩口子。。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那個高票答案:
第一,慈已經過了上市前期階段,現在財務報表是關鍵,服務水準下滑不會直接影響股價,但銷售額和利潤下降就肯定影響股價了。加盟和直營各有利弊,不能用幾個點就說明誰好誰差。
第二,慈的戰略調整也是原來的體檢逐漸往中端靠攏,給自己的高端品牌讓路;
第三,愛和美在上市成功後,也要轉變經營策略,「財務報表好看比口碑好看」更能獲得投資者的芳心。我們共同師母已呆~

目前逐步形成的態勢是:愛,網路優;慈,專業優;美,規模優

2.體檢行業發展瓶頸多、限制多
體檢行業發展到現在,在沒有尋找到新的突破口之前,基本也就是這個樣了。

2.1 單店銷售收入有天花板
每個店限於營業面積和幾個關鍵節點,檢線數量有限,一般的店也就兩三條線,所以單店每天接納客戶數量有限,而且越滿負荷接待,客戶體驗越差。帶來的結果就是兩個:
一.每條檢線每天接待有上限,想多檢就得擴大營業面積;
二.檢線接待數量越大,客戶體驗越差,流失也會越嚴重。
這就需要店經理具備管理才能,把客戶體檢日期安排好,同時對店內的管理數據有掌握、有分析。同時也說明了,要想做大,必須多建店。所以我們看到了愛和美在這兩年的迅猛擴張。

2.2 成本不好控制
首先,體檢門店基本在比較繁華的地段,房租高;
其次,受限於營業時間,下午和晚上的時間體檢門店基本是空置,收入為零。
還有,門店內的布置、儀器都有講究,不能每天隨意變動。認識的一個城市總經理曾嘗試在下午開展養生、足療或者保健課堂等項目,但收效都不理想。
最後,耗材等費用也不好控制,看似不值錢的辦公耗材、醫療耗材,用起來的數字很嚇人!不同的採購策略也會導致結果的顯著差異。
這個行業中,急需中高層管理人才。現有的大多數門店經理,甚至分公司經理中懂醫療體檢的不懂財務,懂財務和管理的又不懂醫療體檢。跟朝陽公園某體檢店經理了解,她不會看財務三張表,卻每個月被集團罰著績效,自己的高成本怎麼產生的都不知道。。

2.3 員工流動性大,難管理
體檢的醫生,基本都是兼職,都是退休出來賺外塊、民營醫院做兼職的;體檢的護士,年齡不大、收入不高(半天班)。所以流動性極大,那邊多給一點點錢,就能第二天走人,跟他們談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屁用沒有,錢是指揮棒。特別是這個行業中,女性偏多,嘰嘰喳喳的,一個走了往往能帶著好幾個跟著走。。這時候,就要看門店經理的人脈資源了,手機里隨時得有「救火隊員」~
員工流動性這麼大,談管理、談服務?還是談談世界和平吧……

2.4 客戶關係難維繫
首先,體檢行業銷售和其它行業不同,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是一年一檢,換句話說,作為一個銷售要為了每年僅有的一單去維繫一年的客戶關係,其中的平衡點、方式方法很難把握。慈在這點有一定優勢,首先打專業牌(尤其是華北地區),同時各地區經理靠個人醫療及其它社會資源去建立、拉攏客戶關係,比單純的回扣、返點持久得多。當然,國賓和美也有這樣的操作,只是在我的視野里,慈做的更好一些。
同時,體檢作為員工福利,往往是費力不討好,影響客戶關係的因素太多。看似是HR去決定,其實客戶的主管領導都有話語權,誰知道今年誰家的銷售找到了哪個領導?而且,如2.1所述,客戶體驗稍有下降,抱怨反應給HR或領導,那來年八成就要換了。。哪個門店要是今年大火,那明年就比較難做了,就是這樣~

所以說到這,有人質疑加盟的方式,我表示中立。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講,加盟在特定時期有其必然性,同時也有其優勢。加盟對於慈和愛這種已經上市的企業來說,利大於弊,成本上削減很多(直營店前2年一般是虧損的,加盟店第1年就能見到盈利),銷售額提高很多(加盟店在當地有絕對客戶資源和配套資源的優勢)——某家在西部某省會城市開了一家加盟店(注意,是單店!),去年的銷售額做到了3千萬,這個數字在北上廣深都難以達到。人家當地的老闆就是能維護住客戶關係,別人去做直營,那就是找死。

2.5 行業競爭激烈,有惡性競爭現象
所謂的惡性競爭就是壓低價。
但樓上某位說的慈壓低價,我表示反對。慈的銷售整體專業水平在行業中是領先的,而且慈打的就不是低價牌,而是專業牌,據我了解慈內部的提成政策也是跟售價折扣掛鉤(銷售給客戶打折越多,提成的折扣也越多,避免賠本賺吆喝)。
從宏觀或者平均角度來講,這三個巨頭之間的惡性競爭幾乎不存在,他們已經不需要這些下三濫的手段了,從行業協會、行業標準和當地資源等手段就完全可以擼掉大多數小體檢機構了。

3. 發展方向不清晰,導致整體盲從
正如上面有幾位所說,慈的服務水準的確是有下降,但這和進入上市中後期有關,也和正在迷茫有關。體檢行業面臨上面說的諸多瓶頸及限制,今後怎麼發展,顯然目前三家都在炒概念、都在試水、都在憋著、都在迷茫。而為了維持現有的發展速度、盈利水平、股票價格,只能盲從地重複原來的動作:建新店、拉客戶、減成本…
愛在張的帶領下,還想回頭做健康管理,概念非常不錯,但目前沒看到什麼太好的策劃和行動。至少我想到的:

兼并一家智能手環開發團隊,體檢後給客戶配發智能手環,定期上傳電腦並得到健康數據云計算給出的指導建議,定期提醒到體檢門店進行精確檢查、健康指導、就醫服務等增值服務。

這些他們都沒做。。
慈現在也在做藥物研發(和韓得病沒關係),這也是一個方向。而且聽說慈的高端醫療板塊也要獨立上市,這也是個方向。
美,不太了解戰略信息。先把上市這關過了再說吧~

對於體檢行業的縱向發展、橫向整合,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建議和嘗試。我沒有參與其中,所以對很多建議、概念為什麼中斷嘗試,也表示困惑。比如海外醫療中介、高端醫療中介、整合保健營養品銷售、健康隨身產品整合等等……

——————————————給體檢消費者的建議——————————————

如果有選擇權的話,根據自己經濟實力、體檢需求,選擇一線品牌。這三家的整體水準不相上下。

同一品牌內,選擇新開的、人少的門店。


愛康國賓本身的以機構客戶居多,個人比較少,這個是個缺陷。
而其對手是國內各大醫院,而這些醫院又是鐵板一塊,外人根本進不去。就目前民營醫院變革的加快,愛康國賓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這股票的天花板比較低,長期看其實不是很好的一個標的物。


概念不錯,中國健康概念股票不多。也是行業內領先者。上市主要還是背後的資源好。體檢這份事業本身沒什麼太大意義。相同的模式的競爭者不少。愛康的看點是能否在大數據處理上有提高生產力的貢獻。


先吐槽一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知乎裡面長答案很受歡迎。個人從來不喜歡長篇大論。
以下是正文:
1.醫療本質上來說屬於服務業,不同的人對其所獲得服務的需求是有差別的,國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社會力量的加入。
2.中國社會有兩個趨勢,第一是老齡化,第二是富有化,準確的說是整體富有背景下的貧富分化。前者決定了醫療服務的需求量,後者決定了醫療服務的支付能力。
3.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被提供給大眾,技術與安全從來都不是制約互聯網發展的瓶頸,君不見10年前人們通過淘寶買東西時的小心謹慎,君不見儘管網上支付經常爆出漏洞,可是使用的人卻越來越多。
綜上所述,未來10年在醫療服務行業一定會誕生至少一個BAT式的企業。


首先,感謝邀請。我本身對
愛康國賓沒有太多關注。並且也只體檢過一次,算是在裡面做了一次用戶體驗。我就單從用戶角度說一下我的體驗。
買點:
1、用戶量
他與各種團體合作,積累了上千萬的用戶量。用愛康的宣傳語來說,愛康國賓每天為超過100萬人提供體檢服用。從互聯網角度講,用戶就是財富。這也是他的賣點之一。
2、推出電子體驗報告-與IT平台的結合
從網上體檢預約到報告查詢,全部無紙化,方便快捷,節省資源,節約成本,也省去了取報告的麻煩。應該算是其第二個賣點。
3、服務意識比較強,用戶等候區的設置及用餐間都還不錯。
有待改進:
1、線上與線下的結合不是很流暢,報告偶爾有丟失的現象,線上線下的溝機制需要改進。我自己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為了追要報告,我給愛康國賓各個部門打電話催要。而各個部門之前相互推諉,需要客戶自己打電話,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查找,很不合理,線上線下的溝機制需要改進。
2、就像上面回答的,網路平台的用戶體驗較差,需要改進平台用戶體驗。具體不再這裡複述。
3、排隊時間長,且無導醫安排,如果能夠借鑒美年大健康的自動排號顯示系統,將資源合理利用會更好。
未來發展:
1、從目前的健康醫療康復等趨勢看,未來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和需求會不斷增強。這是 愛康國賓的機遇。如果將用戶體驗做得更好,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2、目前國人對私立體檢中心的醫療資源還持有懷疑態度,如果 愛康國賓能夠請到優秀的檢驗科醫生,與知名醫院的專家合作。並且有比醫院更細緻的體檢機制。大幅縮減漏檢率。在同行中競爭力將會更強。

說明:以上僅從用戶出發的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用。


跑題!
------------------------------------------------------------------------------------------------------------------------------------
預約網址垃圾;
預約電話永遠是高峰期;
在線客服是樣子,只是個留言;
特約服務員電話停機;

尼瑪! 兩個星期了入職體檢預約各種渠道都不成功
尼瑪!清明節放假了還裝婊子,說是裝修!你TMD全國分店都在清明假期裝修嗎?

就憑這幾點!不誠實、不守信用、走流程、過度擴張·······投資它,瞎了眼了,等賠吧


愛康國賓是主要在國內專業從事健康體檢的,主打業務還是相對高端的家庭健康管理服務。首先要看的是,他是去美國上市的,美國股市跟中國完全是兩種狀態。
之所以去美國上市有兩種原因,他大股東里有美資基金紅杉資本之類,這些股東要退出只能國外上市,其次,美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要求比較低,某些沒有盈利的公司都可以上,比如去哪兒網。
相對於中國人現在的社會保障,健康管理等等消費觀念,美國明顯先進很多,他們的私人醫生服務體系發達,醫療保障跟我們不是一個指數級別的。這種健康管理概念的股票當然很受歡迎,而且美國大部分股民投資是用來家庭長期投資的,不像國內大部分短線賺快錢。
最後,假設他放在國內上市的話,那效果就差很多了,國內消費還沒有達到他提倡的那麼先進,現在大醫院幾百塊也都可以做個體檢,並且還有檢查出問題還有配套醫生治療之類的,價格還比你便宜,他只有檢查,沒有醫生是不行的。其次,我國醫保只有一部分甲等醫院可以,這種民營體檢單位沒法覆蓋。再說,國內人口眾多,絕大多數人還在醫保線上下徘徊,哪有心思花那麼多錢管理健康。所以,它的客戶群體必然是那些少數高端人群,市場容量很小。雖然這部分人群,也可以維持一個上市公司,但是遠遠達不到一個真正牛逼的大公司水平。
因為真正牛逼的大公司,必然是做大多數人的屌絲生意,所以凡人只有遠觀吧!


多謝!
市場空間無需多言。
體檢對於用戶來說,基本的滿意是:地理位置近、不要排隊、服務態度好、衛生條件好。
公立醫院的優勢是:地理位置,民眾較信任(雖然體檢也非常水),缺點也很明顯,態度極其一般,經常排長隊。很多細節做的差,比如各個醫院的流程時間要求會不一樣,但公開渠道很難查到。經常白跑一趟,體檢結果也要自取,提醒、早餐什麼就甭想了。
民營機構,服務標準化、貼心便捷,體驗確實很好。
去體檢的人,大多是學生、企業職工,後者選擇民營機構的趨勢會很明顯,上班族還是比較喜歡被服務的。


謝邀。

本人是做相關電商的,並非醫療專業人士。闡述自己的看法:

如大家所知,基本上愛康國賓在健康體檢在國內做到了一定規模,有一定認知度和影響力。國內人口多,並且分為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從對健康管理認知角度,優先服務高端家庭是正確的路線。從投資環境來說,赴美上市更靠譜。

從行業領域裡,健康體檢第一股就足以說明它在這個行業里的領先位置。相關的體檢健康管理還有如大健康,慈銘體檢,民眾等等。

對於國內用戶對個人體檢管理的信任,其實公立醫院也並非真正具有高信任度的,只是一直以來沒有更好的替代品,而且大多體檢項目來自企業的集體體檢。傳統的健康服務已經不能很好滿足人們的需求,具備更多套餐和互聯網思維的平台將更有競爭力,傳統體檢無論從及時性,便捷性,選擇上都存在問題,愛康國賓之類的體檢中心解決的就是這部分需求。

另外大健康產業是現在以致未來十年高速發展的行業,大健康產業需要大數據的支持,每一份體檢報告,體檢者歸檔都是數據,從中有很多價值可以挖掘,而及時地根據體檢者的身體狀況推介各種附加健康服務;加上一份電子體檢檔案會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這將是何等大的價值體現呢?

所以需求挖掘和高質量服務是愛康國賓發展的利器。


昨天國家放開非公立醫院的價格了。以後這樣的私營體檢機構和民營醫院在服務方式和價格方面會更靈活,能推動他們的競爭力


不要選擇愛康國賓,切身體會,那個服務太多,氣死我了今天!!!


推薦閱讀:

為什麼網路公司都要去美國上市?
公司申請 IPO 時,是怎樣給自己設定每股發行價區間的?
股票剛上市時的股價是怎麼決定的?
如何理解老股東「留在桌子上的錢」?
紐交所特有的做市商制度將在此次 Twitter IPO 中發揮何等作用?

TAG:首次公開募股IPO | 醫療 | 體檢 | 美股 | 愛康國賓股票(K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