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能不能成為一種健康的力量?


敏感,日常用語里,容易被我們理解為:多情多思、情緒過敏、容易受傷、情感脆弱。從心理學範圍看,敏感涉及到幾個方面:

一、 對內外在刺激的反應是否敏感。敏感者表現為容易對外在(如聲音、光線等)、內在(身體內部感覺如疲勞、腹脹等)刺激反應強烈,而不敏感者,對各種刺激的耐受性更高,反應不強烈。

二、對內外部刺激和心理活動的覺察是否敏感。敏感者表現為容易對外在、內在刺激和內心的想法、情緒之間的聯繫很容易覺察。敏感者容易捕捉到內心的喜怒哀樂和內外部刺激的聯繫,會有更多的情緒表達和內心活動,極致的近似神經質。而不敏感者,雖然也會有喜怒哀樂,但是對於內心活動如何受到外在刺激的影響,相對而言覺察要差一些,顯得木訥。因為當下的內心活動(情緒體驗、聯想和幻想),往往屬於前意識範圍,稍加註意可以喚回到意識領域,稍不注意就已經流失。

三、對於他人心理需要和情緒感覺是否敏感。敏感者可以察言觀色、讀懂別人的情緒和需要,也就容易有機會用合理的方式去滿足對方,贏得較好的人際關係。通常所謂的情商高,有這部分的表現。而不敏感者,對於自己的想法可以說的很清楚,但是在場其他人的需要,當下的情緒是反應遲鈍的,容易給人一種權威、過於自我的感覺。

如果先以這三個維度來敏感的健康與否:

1) 對於刺激反應敏感的人,往往神經反應迅速,如果做飛行員、廚師、運動員等職業,對各種外在刺激反應迅速,是可以很好的勝任的。而不適合做單調重複的工作,因為這種人的神經系統更容易感覺疲勞,耐受性要差一些。而不敏感的人,可以做圖書管理員、實驗研究、技術人員,忍受一些孤獨、耐受一些重複的環境,穩定的生活工作,更容易一些。

2) 能很好覺察內外部刺激和心理活動的人,可以當老師、當作家、搞藝術,因為感知能力豐富、表現能力也會比較高,所以可以做一些表達自我、側重內心體驗的事情,這是內心活動敏感的最大優勢。而相對不敏感的人,可以搞工科、搞技術、財務相關的,不直接以內心活動為目的的實務,投入於外在的建設可以做的很出色。

3) 對於他人的需要和情緒敏感的人,容易有助人情結,可以做醫生、心理諮詢師、公益事業等滿足他人需要的事情,也適合團隊合作、一起搞好團隊氛圍,然後一起提升。把對於別人內心活動的敏感,轉變為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彼此都會受益。而不敏感的人,更適合自己獨挑大樑、承受外界的質疑下,依然可以做有創造力、有價值的事情。

以上粗淺的分了三個維度,也分了相對應更適合的生活、工作方式,我想,很核心的在於,適合與否。沒有對錯、價值高低的比較。

整體而言,敏感的人,往往內心體驗更豐富、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更強烈,所以大多數作家、發明家、各個領域的精英人物都有敏感的特質。而我們關注於能否健康的應用這份特質,在於我們時常被內心的敏感所拖累,無緣無盡的煩惱、難以釐清的衝突,讓我們誤以為是敏感帶來了麻煩。

詩人顧城在遺書中也說,「多情多苦,無心無愁」。我想他是體驗了太多的敏感帶來情緒壓力和內心衝突的痛苦。而事實上,從最深的人性來看,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都是敏感的,在足夠安全和被接納的環境下,我們都會多愁善感,而不只是馬塞爾·普魯斯特這般上流社會的、嬌柔病態的才子才有難以述說盡的悲傷與哀愁。

那麼,既然不是「敏感」本身惹的禍,為什麼心理困擾、乃至心理障礙的人,大多都是敏感的?這是因為,敏感讓我們感知到了過多的內外刺激,我們需要一個自我保護的系統,來代謝過載的信息、過強的情緒刺激、過度的情感體驗,這個部分屬於「自我功能」。

自我功能完整、健康的人,可以有效調節因為敏感帶來的情緒,可以有效應對外在的刺激,通過有效調節內心認知和外部環境來解決過度的刺激反應。而自我功能不足,比如焦慮承受能力、情緒認知和承受能力、整合矛盾刺激等能力不足時,因為敏感帶來了過度刺激就無法有效應對。好比防火警報響了,但是有的人及時有效的處理了火情,自然警報就不響了,而自我功能不足的人,會無法有效查找、熄滅火情,只能任由警報一直在響,因為危機一直都存在。

所以,本質來看,敏感本身不是壞事,甚至是一件好事。山西老家有個說法,常說身體上下不舒服、動輒去醫院檢查的嬌氣鬼,可以活的很久;而身體一向很好、精力十足的人,生病抗不住了往往一上醫院就是晚期。這往往會對身心反應不敏感有關。而要讓自己的敏感,能充分發揮預警作用,而不是只帶來惱人的噪音,關鍵在於自我功能的健全和正常發揮。如果長時間處於情緒壓力、焦慮過強、人際.關係中受傷等困擾,不是敏感的錯,而是你的自我功能需要進一步完善。這個方面,精神分析取向的長程諮詢,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

祝好!


2015年6月22日傍晚

——寫於北京牡丹園藏書館咖啡廳


敏感這種特質,讓我想起了食物里的辣椒

單純以這一個單項來看,我想大多數人對其是持有負面態度的。
確實,過度的敏感會引發情緒的劇烈波動,遇到事情的時候就好比你什麼都不就著干吃了一口辣椒那樣的躁動。

在我看起來,敏感有三個好基友,如果他們可以搭配起來,就會是一頓豐盛的體驗。
第一個好基友,是聰明
這裡的聰明是廣義的聰明,不過多解釋,任何特質少了這個部分就好比1000000裡面沒了那個1,做菜的時候忘了放鹽。
一個愚蠢的人,再多敏感也只是庸人自擾。

第二個好基友,是自信。
這相當於一道菜中的肉,是你在品嘗人生的硬貨。
我們生活在一個紛亂的世界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從別人的眼裡和話語中認識的自己。但是有的時候你難免會從別人那裡接收到一些生活的負能量。而恰好你的敏感會像個擴音器一樣,把你心底的噪音放大無數倍。
此時此刻,你的自信就是你的濾波器。這裡的自信不是自大,而是基於對於自身了解所建立的自我認知,Know yourself,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如此是說。
相信你在知乎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疑惑,一個觀點,無論你說的再誠懇,評論區也總是會有不和諧的聲音。(娛樂至死的答案除外),一個敏感而不自信的人可能會因為評論區中的一些質疑而失去發帖的動力,而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些V,很大程度上都是倖存者偏差的產物。

追妹子的時候更是如此,要是妹子回你簡訊慢了,你就在心裡想是不是我剛才不應該發你而應該用您,是不是我不夠幽默?我要不要等一分二十五秒再發一條?八成你就沒戲了。妹子可能只是上廁所忘了帶手機,而你卻沒法做真正的你。
毛主席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舉重若輕,莫非如是。

你的敏感應該用在察覺別人的需求,而不是為自己製造無謂的困惑。


第三個好基友,是寬容。
第二種情況下,多數的煩惱還是基於自身的。
而第三種則是如何面對你生活中客觀存在的負能量,因為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小撮內心陰暗,或者是智商不夠,亦或者負能量富集的人。
雖然敏感且聰明的人是不太容易上當,因為他能夠察覺到對方暗地裡埋布的陷阱或者是傻逼的一面。可是,另一方面有可能會發生的是,他們不僅看到了,而且總是會忍不住說出來。
如果不說,他們的心裡就好象是不斷的有指甲劃黑板的噪音在重複播放。
話音一落,自己馬上就成眾矢之的。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敏感的人,敏感作為一種特性,本身就是只存在少數群體的身上。
有人會說你秀優越,有人會覺得你太較真,總之,大眾總是希望有種中庸的活法。

這個時候,可能你需要點禪意。
寬容別人的愚蠢和來自這個世界的惡意,盡量閃避而不是剛正面。
好比你隔著老遠看到了一個坑,應該繞道走開,而不是隔著100米嘗試加速去跳過去,一旦失手,往往摔的很慘。
看破,但不說破,往往需要更大的智慧。

寬容,是做菜時候淋上的那勺油,讓其他所有的特質在其中完成融合和升華。

最後,重複下核心思想:你的敏感應該用在察覺別人的需求,而不是為自己製造無謂的困惑。

晚安,世界。我愛水煮肉片。


這裡單說人際交往。當你不成熟時,敏感的性格確實給人帶來較大困擾,會有很多時候做一些無謂的猜想,但這大多是沒有用處的。成熟了以後,你會變得善解人意,在人際交往活動中,你整個的人會變身為一架人體雷達,你能非常迅速的捕捉和解讀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從而確定應對之道。哎呀,真是妙處難與君說呀。人生就好像加了特技,不但健康,而且大有裨益啊!


首先我理解的健康的力量,應當指的是我們對於生活的有幫助的特質和事情。從這個角度出發,我找不到敏感成為不健康力量的理由。


記得一個來訪者和我說,她覺得自己太過敏感,很討厭自己如此敏感。因為它讓她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特別的勞累,總是因為別人的一點小動作而受到影響,思前想後,惴惴不安。


然而我並不覺得這是她的問題所在,事實上我發現這個小姑娘的敏感讓她有非常細膩的對別人的體貼,這不僅為她帶來了很好地人際關係,同時也很深切的展現了她的善良。


細細體會的話,你會發現她的所痛恨的並不是自己的敏感,而是自己總是處於擔心的狀態,因為她無法確定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是不是真正的安全,這讓她感到一種自己無法承受的焦慮,因此非常的難過。


敏感是人的一個正常特質,它說明你有能高度集中你個人精力在某些細節上。敏感之所以會成為「不健康」的力量,往往並不是因為敏感特質,而是因為「敏感」集中的那個點,會帶給個體無法輕易化解的體驗。


如果你也痛恨你自己的敏感的話,不妨先看看到底什麼讓你如此敏感,這又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祝好!


其實問題本身就已經有一種傾向性——『敏感』……『健康的力量』,這似乎已經假設敏感或者說過度敏感乃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態。

然而作為一個在個人介紹中明文說明自己是個玻璃心的人,在與『敏感』這一特質相處的這麼多年中,我認為,如何更好地安置自己的『敏感』,是分為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敏感;以及②在實踐中盡量發揮敏感這一特質中好的一面而迴避壞的一面。

①正確地認識敏感:我『敏感』,但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對於很多敏感或者自認為敏感的人來說,這種認識本身就很讓人苦惱。覺得自己過於敏感,羨慕那些神經大條或者說沒心沒肺的人,然而這種情緒反而容易造成自己心理狀態的進一步惡化

我之所以說的這麼篤定,是因為我大學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心路歷程。那時我身邊的朋友評價我幾乎都會用到『多愁善感』或者是『敏感』,雖然沒有人跟我說我這樣不好,但是其實『敏感』這個看上去中性的詞在很多語境中已經流露出『過於纖細』『給別人造成了多餘的壓力』的語義(你從我這種感覺也可以推斷出我是個挺敏感的人是吧:))。那個時候也曾經努力表現出自己大大咧咧的一面,甚至明明自己心裡很在意,卻要假裝瀟洒『這種事我可沒有放在心上呢』……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任何事情變得更好,假裝瀟洒並不能真的瀟洒,心中各種各樣的情緒橫衝直撞,反而讓我更苦惱了。

時至今日,如果說我對敏感的認識有什麼改變的話,我想我會將敏感歸類為一種『特質』,而不是一種『缺點』,更不會認為敏感是一種『不健康的表現形式』(像題主在問題中流露出的那樣)。

我們成長為今天這個樣子,有遺傳、有環境中的不可抗力、有自己選擇的因素,即使是自己意識到,努力地去做出改變,也不一定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就是一個敏感的人,從根本上接受自己這一點,是將心態放平的第一步,也是處理好『敏感』這一特質的關鍵一步

天生萬物,各有其形態,花朵有大有小,也有各種顏色,花朵之外,有樹,有葉。人會對他們的形態進行種種評價,但是他們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性格特質同理,在一群喜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人當中,敏感這種特質看上去格格不入,但事實上,這並不代表是你的『錯』,只是你的特質剛好在那個時間段和那個環境中不那麼被接受而已(並且事實上不被接受也可能只是敏感星人的自我感覺),沒有必要因為這些特質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就認為它是不好的、不健康的。時間、環境都會改變,今天很嫌棄的特質,明天可能會成為你最大的閃光點

之所以不說『優點』『缺點』,而說『特質』,是因為每種『特質』自然都是伴隨著一些優點和缺點而生的:敏感的人較為纖細容易感覺被冒犯,但是更能體察他人的感情;沒心沒肺的人煩惱較少,但很多時候卻難以察覺自己對他人的冒犯。有人更能夠接受敏感的缺點,有人更喜歡跟沒心沒肺的人在一起,但這只是他們個人的選擇,只要沒有傷害到自己或者他人,沒有脫離出社會主流的觀點,我並不認為敏感會是一種原罪(當然也不要過於美化成一種天賦),它,跟很多其他的性格特質一樣,只是一種『特質』而已。

另外,上述兩種心態在我看來,都不算是成熟的,因此從一個極端模仿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並不會讓自己或者事情變得更好。

那麼,成熟的心態是什麼呢?在現在的我看來,成熟的心態肯定不是以『敏感』或者『沒心沒肺』這樣單一的態度去面對世界。而是在該敏感的時候敏感,在該大而化之的時候大而化之。更具體地來說,如果說『敏感』=『高察覺力』+『過激反應』,而『沒心沒肺』=『沒有察覺』+『沒有反應』,那麼我認為比較成熟的一種形態是屬於敏感的『高察覺力』以及根據情況做出的或者激烈或者平和的反應。

如果你順著我如上的思路走,是不是覺得敏感還不錯?畢竟第一步我們已經做到了呢。而且敏感的人往往更容易自省,因而更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從極端的角度講,我情願跟一個過度敏感的人相處,也不願意跟一個過於沒心沒肺的人相處。因為敏感的人你往往跟他講清楚道理他還是能夠接受的,但是對於生活中那些『我這人就是有什麼講什麼』『我這人就是說話有點直』的人,我一般聽到這樣的開場白就會避之不及了,因為他們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挺好的,你不能接受他是你的問題,不是他的問題。

②如何處理敏感:找一個比自己神經稍微大條那麼一點的好朋友

雖然我上面說了『在該敏感的時候敏感,在該大而化之的時候大而化之』,這句話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卻實實在在是一句廢話,因為第一步很難區分什麼時候該敏感什麼時候該大而化之,第二步真的區分了也未必能做得到。

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夠非常技術流地分場合分對象寫一個純乾貨流來分析,但稍微一想也知道這是不現實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千差萬別,即使我是一個『過來人』我也不能代替你們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我這裡只能提供一個思路。

在我看來,『敏感』的人最忌的一點,是局限於自己的敏感,將自己作為世界的中心和標準。我上文舉了一個過於沒心沒肺的人的例子,並且說他們的問題在於他們永遠會覺得自己挺好的,問題出在別人身上。但平心而論,有些敏感的人也有類似的思路,他們會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應該』敏感,而你沒有他那麼敏感是你的錯,需要改變的是你而不是他。

像題主那樣能認識到自己敏感,並且想要從自己身上下功夫去改善情況,在我看來,已經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覺察到『我比一般人敏感』,在此基礎上推導『我覺察出來的事情對方可能覺察不到』『我感覺難受的事情對方可能沒有感受到』,由此建立出兩種體系,『我覺察到什麼』/『一般人覺察到什麼』,『我會如何反應』/『一般人會如何反應』。對於一般人的情況,可以通過自己觀察他人或者和朋友聊天來不斷積累。當你能夠建設起這樣兩個體系之後,你就更能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是過度覺察或者是過激反應了。在此基礎上,也就更能調節自己的覺察能力。

對於那些我聽到的『言外之意』,我往往會跟自己的朋友討論,『那個情況下你覺得他是那個意思嗎』『你覺得是我想太多了嗎』,當然每個朋友的想法也不同,有些人也是比較纖細,可能想法就會跟我差不多,有些人比較大而化之,就可能完全不會往那個方面想。但匯總起來,你就會評價自己的『敏感程度』有一定的經驗。

對於那些認為自己過於敏感的人,可以找一個比自己稍微神經大條那麼一點的好朋友,多跟她交流,這樣一方面她不至於完全否定你的看法(因為她也只是比你稍微神經大條一點),另一方面,她可以給你一些『另一個方向』的看法。久而久之,你對事情的看法也會被調節的更為平和。

調整自己和評價自己之餘,我建議敏感的人多感受一下敏感在自己生活中的力量,作為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一部分。

舉例來說,我原來一直認為自己在遣詞造句方面過於敏感,然而自從選取了法律這個專業,我很驚訝的發現,我在這個行業算是神經很大條的人了。我們寫給客戶的郵件,我已經非常小心地避開了可能指責到對方的地方,但是我的上司往往還能從段落的排布等方面做更多的調整,讓語氣更為柔和。想像一下我那些個『話不還是那些話,怎麼說都一樣』的朋友,讓他們來搞這些事情,他們搞不好是要瘋掉的。當然我不是說敏感就該來做這個,我的意思是,敏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看你怎麼使用這種特質。

在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只要秉持著『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並不認為敏感會變成討人厭的特質。時至今日,我的朋友依舊照顧著我的玻璃心,在我吐槽的時候安慰我,但是在此之外,他們也很樂意跟我敏感的一面相處 (『你臉色好像不是很好,是不是來姨媽,我給你去倒點熱水吧』,『你老闆那樣說可能還有一層含義是……,所以你可能要回頭想想這件事,不過我比較敏感,只是說出來給你做參考』)。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根本就不是敏感,你這個是貼心,是觀察力出眾,而我想說,沒錯啊,貼心、觀察力出眾,這些其實也是敏感的一面,這就是敏感。敏感並不只是一點小事就自己要死要死或者搞得別人要死要死,這種要死要死的狀態很多時候是『過於以自己為中心』『過於在乎自己的感受』,相對的,如果你能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多想想我這個特質能為他人做些什麼,這個特質其實沒有那麼招人煩的,對吧(當然還是要默默地感謝那些包容我玻璃心的朋友和關注者……)。

舉個例子,一個『自我中心』的敏感者,他會每天苦惱於別人對於他的言談舉止是不是有多餘的意義,以及他是否做出了過激的反應,說到底,這些都是圍著『自己』轉的。但如果能夠放下自己,認識到『其實我糾結的這些東西對於別人基本上沒啥意義』、『因此不應該要求別人不斷地來配合我或者評價我』,繼而認識到『我為什麼不能做點對別人更有意義的事』,基本上就已經跳出了牛角尖了。

還是那個思路,將敏感用到發光發熱造福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上去,不要用到對自己和別人都沒什麼意義的鑽牛角尖上去。事實上,當你做到前者,你自然就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糾結後者了。

③ 結語

最後,因為我也是個敏感的人,也是從敏感的20出頭(但是我現在是25請不要私信叫我阿姨謝謝)過來的,所以也想跟題主或者是20出頭的敏感的年輕人說一句:

其實大學本身就是一個『懷疑自己——構建自己』的階段,覺得苦惱、覺得特別苦惱、覺得因為是自己所以特別特別苦惱並且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苦惱,這都是正常的。而且年輕人都很喜歡假裝瀟洒,都喜歡假裝自己沒有問題沒有苦悶,只是一群happy滴迎著太陽的祖國的花朵。但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在暗自地苦悶『我好敏感』『我好大條』『我好內向』『我是不是太逗比』,不過不會告訴你而已。經過這個階段,你會逐漸跟自己握手言和,這個過程,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完成,但是希望我的一些經驗,能讓你的苦悶能夠少一些,對自己能夠寬容一些。

P.S. 我沒有退出知乎,其實一直在答題。但知乎似乎是屏蔽了我的動態,關注者都說我的動態已經不推送了。所以如果你覺得好,請務必幫忙點個贊不然完全沒人看到……

還有最近的乾貨帖:淘寶上買衣服,怎麼買出質量,穿出品位? - Jennyyy 的回答,沒看到的可以戳進去看一下~~

還有因為我不確定它要屏蔽我到幾時所以以後更新就優先放在我的個人公號bethebeauty了,有空來玩啊~~

http://weixin.qq.com/r/IkNQSKPE2P6nrecr9xYw (二維碼自動識別)


生活中,有的人老遠就能聞到煙味兒,而一般人卻聞不到,我們說這人對香煙很敏感;

還有的人,吃火鍋不怕燙,從燒的滾開的鍋子里,撈出肉和菜就直接開嚼,我們說這人的嘴唇是鐵做的,對溫度不敏感;

再比如說對待批評的反應,有的人挨了批,馬上就恢復正常,跟沒事兒一樣;而有的人會慪氣,堵在心裡好幾天吃不下飯,我們說這樣的人心思太敏感。


敏感的原義,指的是對於某事有敏銳的認知或反應,也就是說,能夠迅速察覺真相、立刻做出回應。這一概念起源於十八世紀的英國,根據當時對感官認知的研究,人們可以藉助敏感的力量來獲取知識。


俗話說,「過猶不及」。有學者認為,過度敏感是一種類似於抑鬱症的疾病,其產生的原因是神經負擔過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神經過敏」。過於敏感的人,會對「真、善、美」中的美和真相特別在意,而且會導致身體和情緒上的不穩定,容易表現得比較脆弱。但與此同時,敏感也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長處和優勢。


—————— 分隔線 ——————


我們常說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凡事有一弊、必有一利。


咱們先來說說敏感的好處。


就個人角度而言,敏感程度高的人,更能注意到周邊環境的變化、其他人的行為舉止,能更快地做出反應和判斷,更容易發現隱藏在事物表象背後的真相。

此外,由於敏感的人洞察力異於常人,往往能夠快人一步了解事實、掌握信息,這會帶給他們優越感和自信,使得他們對於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刻、對於自我實現要求更高,對於美的追求也更為超前。


所以,敏感的人,特別適合從事探尋真理、追求美好的事業。比方說:

文學創作、藝術表演、科學研究、發明創造、新聞報道、慈善事業、社會團體活動等等。


我們再舉一個現實方面的例子。十八世紀中期,英國文壇湧現出一批將感情置於理性之上的感傷主義文學。感傷主義小說的特點是,通過許多細節,誇張地描寫主人公的感覺和敏感的內心變化,抒發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緒。它的人物經常哭泣、頭暈、無力、痙攣,對於一般人不那麼在意的事情,表現出巨大的情緒反應。怎麼樣,聽上去是不是很有文藝的感覺呢?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么?天才都是瘋子。比方說畫家梵高、數學家納什、音樂節貝多芬、科學家牛頓,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病傾向。這,也許就是敏感的力量吧。


俗話說,甘蔗沒有兩頭甜。接下來,咱們再來聊聊弊端。


前邊說了,敏感與神經所承受的負擔有關。如果一個人過於敏感,不得不處理大量的信息,這會導致他的神經負擔過重。最為典型的癥狀就是多疑、焦慮


多疑 ——


無論是人也好、社會也罷,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人有所謂的佛性和魔性,而社會也有光明面和陰暗面。一般來說,為了社會穩定、人類的福祉,這些陰暗面是比較隱蔽的,所以在通常情況下,人們能夠接觸到的,更多的還是積極、陽光、正面的信息,這樣有利於建立信任關係、營造和諧氛圍,避免人們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和情緒壓力。


而一個人比較敏感的話,他會很容易察覺到自己、別人、還有環境的兩個面。陰暗面在他的面前暴露地越多,他就越是容易感到恐懼,越不容易產生信任;同樣的事情,別人選擇相信,而他選擇懷疑。

有句話叫「無知者無畏」,還有一個詞叫「盲目樂觀」,也有類似的意思:因為陰暗面、負面信息接觸的少,所以不容易感到恐懼。


焦慮 ——


這裡有三點:

第一,敏感的人,他本身的身體和情緒就不太穩定,比較脆弱,抗壓能力不足;


第二,敏感的人,他的感官異常敏銳和發達,身體接受到了比一般人多的多的信息,本身就屬於超負荷;而在這些巨量信息中,又包含了許多負面、消極的信息,更容易積累不良情緒;


第三,敏感的人,他容易跟其他人產生隔閡、劃清界線,而且通常不太擅長用社交的方式排解和消遣,容易陷入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境地。


這一方面促使他們能夠長時間投身、醉心於自己的興趣和事業,另一方面也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埋下了隱患。


說到這兒,我們不禁要為敏感的朋友們捏一把汗,正如題目所說,「敏感」,能不能成為一種健康的力量呢?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呢?


—————— 分隔線 ——————


首先強調一點,如果敏感程度過重,給正常生活帶來了比較嚴重的影響,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由醫生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如果敏感的程度沒有那麼高,還是屬於正常範圍,那麼,我建議嘗試下邊的方法 ——


1-揚長避短,發揮敏感的長處,選擇一項與追求真、善、美有關的事情,作為自己的事業、或者興趣愛好來發展和培養;


2-設置防火牆,除了必要的場合,例如工作、興趣愛好等,盡量不要啟用敏感的力量,畢竟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不是二十四小時開機的嘛!適當做一些不需要洞察力的事情,多進行運動、娛樂活動,多和朋友打交道;


3-發展社交,一方面多跟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融入社會,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社交網路,結識與自己志趣相投、同樣屬於比較敏感的人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感受集體的力量,在組織中獲得信任和安寧。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如果你發現身邊有比較敏感的人,請不要把他們當做異類;善待他們,畢竟他們也是社會的一份子,你說是么?

http://weixin.qq.com/r/BEzSyjTE8WmOrXCp9xkW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被家人朋友一直說玻璃心說到今天的人,我覺得,可以,不過看你怎麼用。

我覺得同理心就可以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而且有同理心的人,一定要足夠敏感。比如拿我媽來講吧,我媽就是我見過最不敏感的人。我媽當然很愛我,但有時候我因為點破事兒就哭了的時候,我媽就老問我怎麼了,哭什麼啊,然後我說了她也覺得毫無哭點。。。所以很多時候我能感覺到她想理解我,但是理解不了。而敏感的人不同。當別人為了一點破事兒生氣沮喪的時候,因為你可能為了類似的事兒有過類似的情緒,所以你更能理解對方,因更知道怎麼安慰對方,而不是激怒或打擊對方。往大了說,敏感的人經過事情,更容易有慈悲心和大愛。

你知道了自己的度,哪些話傷人,哪些話逗人開心,通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你就知道了身邊大部分人的底線,這樣不管在多複雜的場合,也很難說錯話,做錯事兒,當然這需要不斷的自省和積累。

總之,敏感對自身來說可能未必是個好事兒,但是一旦開始把關注點放到別的人和事兒上,是很好用的。

最後附上我非常感同身受的一段獨白,摘自陰道獨白的作者Eve Ensler的書,I"m an emotional creature。有空也可以去看她的ted演講,看的很多人淚流滿面。。。

I love being a girl.
I can feel what you"re feeling
as you"re feeling it inside
the feeling
before.
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
Things do not come to me
as intellectual theories or hard-shaped ideas.
They pulse through my organs and legs
and burn up my ears.
I know when your girlfriend"s really pissed off
even though she appears to give you what
you want.
I know when a storm is coming.
I can feel the invisible stirrings in the air.
I can tell you he won"t call back.
It"s a vibe I share.

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
I love that I do not take things lightly.
Everything is intense to me.
The way I walk in the street.
The way my mother wakes me up.
The way I hear bad news.
The way it"s unbearable when I lose.

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
I am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I was born like that.
Don"t you dare say all negative that it"s a
teenage thing
or it"s only only because I"m a girl.
These feelings make me better.
They make me ready.
They make me present.
They make me strong.

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
There is a particular way of knowing.
It"s like the older women somehow forgot.
I rejoice that it"s still in my body.

I know when the coconut"s about to fall.
I know that we"ve pushed the earth too far.
I know my father isn"t coming back.
That no one"s prepared for the fire.
I know that lipstick means
more than show.
I know that boys feel super-insecure
and so-called terrorists are made, not born.
I know that one kiss can take
away all my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nd sometimes, you know, it should.

This is not extreme.
It"s a girl thing.
What we would all be
if the big door inside us flew open.
Don"t tell me not to cry.
To calm it down
Not to be so extreme
To be reasonable.
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
It"s how the earth got made.
How the wind continues to pollinate.
You don"t tell the Atlantic ocean
to behave.

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
Why would you want to shut me down
or turn me off?
I am your remaining memory.
I am connecting you to your source.
Nothing"s been diluted.
Nothing"s leaked out.
I can take you back.

I love that I can feel the inside
of the feelings in you,
even if it stops my life
even if it hurts too much
or takes me off track
even if it breaks my heart.
It makes me responsible.
I am an emotional
I am an emotional, devotional,
incandotional, creature.
And I love, hear me,
love love love
being a girl.


能啊。

我對酒精敏感。比如喝一小杯白酒就吐了,吃妹子一個酒心巧克力就臉紅了,中暑喝一個藿香正氣水就敢掀女小王的裙子,小王說你有病啊,我說我也是醉了。

所以呢,我極少喝酒。沒有因為發酒瘋而被人打過,沒有酒駕過,沒有酒精肝,沒有酒精胃,沒有酒糟鼻,沒有酒紅色的包皮和褲子,沒有因為酒依賴而產生的萎靡頹廢。

敏感點不好嗎?

如果我對謊言、虛榮、辜負、偽道德、懶惰、貪婪、雞湯文、中國股市、不公、小時代、雞血療法、美腿絲襪、偽科學、潛規則、隔夜西瓜等都如此敏感,不更好嗎?

可惜,我大部分時候是麻木的。


閱讀了多少文章才獲得一點對文字的敏感,
打了多少張素描才有了一點對形體的敏感,
拍了多少張照片才有了一點對光線的敏感,
·············
怎麼擱你這兒就成了不健康的呢?

花季的少男少女都自詡敏感,可哪裡去找那麼多敏感的人兒呢?
看到一顆種子的抽芽就春心萌動,看到一片落葉就傷時悲己。
萬事萬物皆有所感,想入非非。
可這只是情感上失之輕浮,哪裡算得上是敏感呢?
還沒等看到現實的滔天大浪,涓涓細流就已經把他們帶走了方向。

自卑的人都自以為多愁善感。
別人的眼神里總能讀到不屑,對著鏡子總能看到猥瑣
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別人身上,困在多疑與成見的牢籠里出不來,這難道算得上是敏感嗎?

玻璃心的人都以為自己敏感。
屁大點事兒天大的委屈,稍微有點不如意,整個世界都背叛了她。
這種脆弱你覺得是敏感造成的?

一些人,事頭上沒覺得一點異樣,事後才百般猜忌、想入非非、百般悔恨。不過是多疑、焦慮罷了,明明是困在自己的負面想法里出不去,偏偏還以為自己看到了更多的真相。

世人把自己的軟弱歸咎于敏感,可真得為敏感叫聲冤。
他們明明只是脆弱多疑卻又愚昧狹隘,哪裡夠得上敏感的格呢?

敏感是指感知的敏銳,我明明只是發了張在佛寺美美的自拍,你就以為我失意落寂,要了斷紅塵。你這叫我怎麼誇你敏感?
就像我明明畫的是個蘋果,你偏要以為這是梨子,還要附會上離別傷別之意。你這要我怎麼誇你視力好?還是乾脆就讓我承認我畫畫就幼兒園水平?
手裡拿著鎚子,看什麼都像釘子。你心裡有了委屈,便以為全世界都得為你哀怨。
這能叫敏感?

武術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練出了野獸般的敏銳,身體上的敏感,
修行者面壁枯坐,體察心性,才練出了對自身情緒的敏感,
這樣的東西豈是你捂著個小心臟,嘆上兩口氣就能得了的?

你既然說自己敏感,那敢不敢說的具體點,到底是對什麼敏感?

同樣一幅畫,你看到的和漲工資看到的能一樣?
同樣一個建築,你看到的和我看到的能一樣?
知乎上本來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你是否患有有趣的「專業病/職業病」? - 生活
可惜不知道是被哪個逗比舉報關閉了。
這個問題里你可以看到同樣一個世界,不同人眼中看到的東西卻大相徑庭。
其實這就是職業訓練出來的敏感。幽默一點說,這就叫職業病。

知乎上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詞,叫鈍感力。
我覺得鈍感力並非是遲鈍無感,而是察覺到自身的念頭情緒之後,有足夠的心性駕馭控制。

所謂關心察念,念起即覺,覺知即空,不隨是功。
正念的核心也就在「察念」、「不隨」這幾個字上。

多少人把自己心中紛紜雜亂的想法當成了敏感,明明是心性淺薄,易為情緒所制,愁得死去活來,卻又誤以為這就是敏感。
題主,你問出這種問題就不必擔心了敏感到底健不健康了。
你離敏感還差得遠呢!


因為我很敏感,所以對別人來說無所謂的小問題會讓我糾結好久,但也正因為我敏感,對別人來說一笑而過的小快樂對我來說就是莫大的幸福。

敏感是感情容易起波瀾,是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感性的表現。當然只是負面的波瀾只糾結困惱的話就不是敏感,而是挑剔了。


無論「敏感」能不能成為一種健康的力量,我都非常慶幸自己是一個「敏感」的人。

這種慶幸,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價值觀之上,簡要的概括,這套價值觀可以作如下陳述:

1.生命的本質在於體驗。

2.生命的價值在於體驗的廣度和深度。(質疑:生命的價值在於追求幸福的體驗而避免痛苦的體驗。駁回:幸福體驗的閾值會根據個體經歷、環境文化等因素改變,而盲目追逐受諸多因素決定的幸福,不如努力豐富體驗,主動把控閾值。)

3.敏感的程度決定單位時間內體驗的深度。

結論:「敏感」是高質量、高價值生命的必要條件。

你讀詩時認真對照注釋,我讀詩時作者在耳畔細語,

你看劇時捧腹大笑前仰後合,我看劇時嘴角上揚熱淚盈眶,

你走進大自然感嘆空氣好清新,我抬起頭看著月亮,和明朝時的一樣。

你說我矯情,多愁善感,胡思亂想,不務實,

其實在我眼裡,你那樣的人生,根本不算活過。

願所有敏感的人都能在自己的燈塔上俯瞰歷史的煙海,用哲學家的篝火,照亮詩人們的星空。


能,但要看怎麼用,文學、藝術都需要敏感的內心和敏銳的視角。敏感是雙刃劍,有其優勢,有其劣勢。專心於它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好的方面是它成為正面力量的關鍵。


當然有好處啦!很快就發現誰喜歡你誰討厭你,察覺別人的感受,而且你會發現敏感的人讀文字會更加體悟。不知道為什麼,不過比如一些現代詩,或者微妙的情感在不敏感的人看來是感受不到的。不過有時候也會很煩,容易心累。


很多年前,在上海工作,有個合租的室友,平常熱愛健身,身材魁梧,豪爽,但也生性敏感,同時還換女朋友比較勤快,經常帶不同的女生回家過夜。我一度非常擔心如果把他不同女朋友認錯,會不會給他造成麻煩。

直到後來發現女朋友較為固定,隔三差五就過來住,也打過幾次照面,聊過幾次天,對方非常開朗,我覺得應該互相認識一下,就當著室友的面,順口問了對方電話。沒想到第二天,室友就私下和我說:"不要聯繫我我女朋友,這樣不太好。。。。。。。" 巴拉巴拉一大堆。

我就比較詫異,我只是覺得大家可以也慢慢相熟了,方便有事情聯繫,而且我也沒有絲毫的別的意思。要個電話好像也沒什麼,就像現在,大家剛認識,如果覺得還蠻聊得來,也會順便加個微信。

還有一個已經失聯多年的朋友,脾氣一向較為暴躁,也較為敏感。別人說一句不經意的話,會讓他思量許久。容易把對方一個正常的行為,經常解讀為較為負面的反饋。

有次,我提議一起去一個地方辦事,處理完後,我就順便去拜訪了我一位久未見面的朋友,吃飯聊天了大半天,才回去和他匯合。

不知是那句話刺激到他,他馬上就進入發飆狀態,語氣非常惡劣的指責我,說這次去辦事,明顯是我有私心,是為了自己去見朋友,才提議一起去辦事的,總之就是讓我有口難辨,最後是靠我發誓的語氣說,我真的是順便,沒有私心。

但問題是就算我是特意去專門去拜訪我朋友,好像我也沒傷害他的感情或侵害了他什麼利益,從此我和他說話都變得小心翼翼。

另外一個朋友,每天人際交往時,總感覺別人在背後談論她,容易受別人情緒影響,總是把一件很簡單的事想複雜。為了避免被人發現自己這種狀態,不自覺的用"高冷"的形象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就容易讓別人產生一種錯覺,這個人太高冷,太清高,太冷漠,漸漸的她的朋友也越來越少。也曾經勸過她,但她就是過不了自己這關。


從心理學解釋,「敏感」是人察覺,辨別以及反應的能力,包括對自身情緒的認識,對周遭環境變化的響應,以及對他人感覺的反應。

「敏感」在我們的文化中,通常被視為是弱點,特別是覺得高度敏感的人處於壓力下時。很容易被過多的感官刺激,或者需要去做太多的事情,或者需要面對太多的人,而覺得被壓垮。

認為敏感的人很容易因為這些有情緒化的表現,或者被這些弄得不知所措,從而想要逃離這樣充滿壓力的環境。

他們經常會表達出自己的情緒,無論好壞,所以通常被認為是反應過度,而這種激烈的反應,也讓人覺得是因為無法更好地處理遇到的事情。

其實,並非如此。人們常常會把"敏感"誤認為"過度敏感"。而兩者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過度敏感"更應該被認為是一種情感的脆弱。當別人說出一句很無辜的話,然後被過度敏感的人曲解成另外一種意思,然後導致了不好的結果。

而如果長期這樣,那也會讓你感到長期處在陰霾里,導致大家都不敢說話。所以久而久之,大家總是把「敏感」標記成一種負能量。而敏感被簡單地劃入過度敏感的範疇中。


古龍說過,這就是人類的通病,在一個人自覺渺小生出自卑的時候,他的心情就會分外敏感,受不得一絲刺激,若他心中坦然,他就會知道人家這句話根本不是問他,更沒有瞧不起他的意思。

總之,適度敏感有益,過度敏感招人煩。

「敏感」可以轉化成一種健康的力量

Talent Development Resources系列網站的創始人Douglas Eby認為,敏感的人擁有以下五種特性,而這些都是能讓人變得更好的力量:

1. 感官細節。

敏感的人的突出優點之一,是他們豐富的細節感官能力,能容易察覺生活中的各種細節,比如衣服質感的細微變化,食物烹飪時發出的香氣,樂器發出的美妙音樂,大自然中顏色的微妙變化,甚至是人們走路,或者是車輛開在路上一些小細節。這些微妙而細微的刺激,可能對於他們來說,確實強烈的。

而這些對細節察覺,會產生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欣賞。會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美,然後清楚的知道,對生活要充滿感激,從而更加能夠體會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和快樂。


2. 意思上的細微差別。

敏感的人還能容易察覺到,別人表達意思上的細微差別,從而更謹慎地採取行動,以及更小心地去選擇,以及仔細地考慮可能出現的後果。

3. 情感意識。

敏感的人比其他人更了解我們周圍環境,更加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身內心的情感狀態,所以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何時受到壓力,何時會被壓垮,以及何時需要安靜,使我們去面對困難,而不是去逃避。而這恰恰說明,他們比其他人有更能照顧好自己的潛力。

4. 創造力。

創造性的追求為高敏感的人提供了一個渠道,可以讓高敏感的人將精力放進從事更積極的事情上。當面對困難的時候,在藝術作品中表達自我的能力,可以為其強烈的情感提供出路。


5. 同理心。

敏感的人會很自然地,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在給別人認同感的同時,也會培養自己對人性的認識。此外,高敏感的人對虐待,忽視或者苛待他人的憎惡,讓他們更有動力去支持和維護所信仰的。

如何將「敏感」轉變成健康的力量?

當意識到「敏感」可以轉變成那些健康的力量時,你可以相信自己,可以在艱難險阻中前進。當你相信自己是個強大的人,有能力運用自身的能力,處理所遇到的事情時,你將意識到,不需要依靠其他的人,或者其他的外部條件,你自己也能很好的應對挫折。

而當你變得相信自己時,你會發現,自己變成了那座力量的燈塔,能夠在無數經歷暴風雨的夜晚,照亮你的心。

「敏感」不是一種刑罰,懲罰你們,只能去過那種面對過度的刺激,或者壓力就到處躲藏的生活,以及那種總在想著,如何在這充滿挑戰的世界保護自己的生活。

「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當你越清晰地意識和察覺到這一點,你會變得越堅強,也會發現,在此過程中,你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自愛,越來越容易去愛和接受這個美好的世界。


你是一個敏感的人嗎?或者你身邊是否也有敏感的朋友呢?

到評論區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文/小刃刃

微信公眾號【 yingrendao 】,每日推送自信、人際交往、情感、學習成長等主題文章。

PS:沒時間解釋啦,趕緊上車。

【電子書福利】如何更系統的學習提升自信、人際交往、戀愛、學習成長方法,關注本公眾號:迎刃(ID: yingrendao )後台回復關鍵詞:dzs 或『電子書』,即可下載5本電子書到手機瀏覽(5種格式)。晚了,可能鏈接就失效啦。


我又嘴賤地想說一點政治不正確的話。

我認為不能。

敏感這件事情,其實既不好也不壞,既不能讓它變成一種健康的力量,它本身也不是一種負向的力量。

我有必要解釋一下,否則又該被噴了。

我覺得,敏不敏感,可以類比計算機緩存。
所謂敏感,就是在同樣的情況下會比旁人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而且可能信息有很大程度的冗餘。而接受之後,並不一定有用,但是在運行上有必然會接收到的信息。這是什麼?不就是緩存大嘛。那所謂敏感,也就是單位時間內緩存更多。

而何為健康的能量?從功利的角度看,無非就是能夠快速處理信息,並且將有用信息輸出。
這和什麼有關,這當然是和CPU,和處理器是幾核的,和集成電路硬體好壞有關。
所以,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這個問題就像在問:我的緩存大CPU可以快一些嗎?

這是兩回事。既不會快,也不會慢。

之所以會影響,無非是,不但緩存大,而且CPU慢,因此死機了。
這種情況下,倒是有必要清清緩存。

常常說到敏感,就會想到藝術家,想到音樂家。
但是,我想提醒的是,普魯斯特不是憑敏感偉大,而是憑作品偉大,幾百萬字的《追憶似水年華》撐著他的偉大。
貝多芬也不是憑耳聾偉大,而是憑作品偉大,這麼多交響樂撐著他的偉大。

所以你看,我們經常會犯這樣的歸因謬誤。
我們說達芬奇敏感,《蒙娜麗莎》美不勝收,就好像畫出這幅畫就只需要敏感就好了;
我們說梵高敏感,天才如他畫出如此繽紛的向日葵,就好像這些作品全因為他的痴狂他的疾病他的抑鬱或躁狂。
這種偉大的錯覺,讓我們堅信,在敏感,憂鬱,與世不合,神經質這方面和最偉大的人站在一列。

但事實是,他們是緩存大,但重要的是CPU快,對於他們這種級別的CPU來說,多點緩存多點數據當然有些好處,這樣,讓旁觀的我們看上去好像緩存大很有用。
但對於99%如我這般的普通人,僅僅緩存大,CPU不升級,就只有等著死機。


完。


我是內向性格,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看法。

敏感如同恐懼、貪婪、開朗、堅韌等等特質一樣,是人性中的一面,天性,沒有健不健康這一說法。性格只是性格,如同刀一樣,可以切菜可以砍人,與使用的人有關。

有的人因為「敏感」影響了日常生活,可能是因為他們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如同小狗聽見主人叫吃飯,形成習慣後,不論是不是真的有飯吃,狗都會流口水。

如果不巧的某人形成了一種(以引起別人不滿為例):
「察覺別人生氣(敏感)——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思考)——我不夠好(自卑)」

因為成長經歷中某些本質上相似的事,形成了這種特定的反應習慣,每次發生相似的事件都強化了這種條件反射,導致其越來越強,越來越快。

為什麼有些人碰到打擊就自卑?因為他們第二階段(思考)過程過的太快,沒有考慮全面,或者根本就略過了第二階段,根本沒有思考。
像《少有人走的路》里講的:亞當夏娃本可以問上帝「這果子我們可以吃么?」但他們沒問。他們放棄了自我思考的過程,放棄了探求事實的過程。書中說這是懶惰,懶惰是人生第一大罪。我不是基督徒,但十分認同這一觀點。

如何解決?
顯然關鍵點在第二步中。

但敏感的人在長年的舊習慣下,無法輕易的在事件中及時、冷靜的思考眼前問題

所以:
首先:事後反思
當因為某些事導致自己情緒不好時,應當事後反思整個事件,回憶自己當時的心理反應,
不斷的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這種反應是不是合理的」、「如何反應才對?才能解決問題?」等等,
不斷的反問分析,搞清楚問題根本,明白責任在誰那裡,擺正自己的位置,客觀看待自己,接受自己不給力這一事實,但也不要忘記自己可以進步這一事實,理性的看待眼前問題。
自卑同樣是人性的一面,它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它只是天性。

然後:形成新的習慣
將事後反思這一習慣帶到第二步中。
這一步尤其艱難,舊習慣是十分堅固的,破除方法也因人而異。
我正處於這一階段,這幾年經歷了一些事,不斷的否定自我,不斷的重拾希望,有時一天中的心態起伏跌宕,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現在每天入睡前,我會寫下當天哪些事哪個細節沒有處理好,當時的心理活動,應當如何應對,一些感悟等等;第二天早起又會花兩三分鐘寫寫新的感悟,今天要抱有什麼信念,昨晚的夢,或者給自己提個問題等等。

讀書學習,運動健身,做好心理建設,隨時準備應對各種心理活動。

唯有下定決心,決不妥協

形成新的習慣後,可以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問題,得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樣看來,「敏感」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技能不是么。

推薦《少有人走的路》,《傳習錄》


答:當然可以,要知道,敏感本身並不是貶義詞不是缺點。

(??ˇ?ˇ?)本文共計2260字,建議閱讀4分鐘。你可以玩手機的時候進來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上觀點 】

我小的時候,聽老師講過一個「豌豆公主」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王子,他想找一位公主結婚,聽聞消息後,毛遂自薦的公主倒有的是,但王子無法判斷她們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於是,王子就向一個女巫請教。女巫說判斷真正的公主有三個標準。第一,她對所有人都有禮貌;第二,她對窮人和富人都有關愛之心;第三,她必須有非常敏感的皮膚 —— 怎樣才算敏感的皮膚呢?你在二十層床墊下面放一粒豌豆,真正的公主睡在床上能感覺到豌豆的存在。聽完女巫的建議後,王子便用這三個標準測試自稱是公主的女孩子們,雖然前兩條標準有一些人符合,但所有人都沒有通過第三條標準中的豌豆測試。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女孩子因暴風雨來到了王子的城堡,機緣巧合之下在床上睡了一晚,但是女孩子被二十層床墊之下的豌豆硌著了,一夜都沒睡著。後來,王子就選她做為了妻子,因為他知道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聽完後,老師說這個故事表達了安徒生對封建貴族的嬌弱與不堪一擊的諷刺,然後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像「豌豆公主」一樣這麼「敏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敏感」似乎是一個貶義詞。「我這句話沒這個意思,是你太敏感了」;「別這麼敏感,我是對事不對人」。聽到這話,會感覺在很多的交流中,總是因為某一方的「敏感」而給雙方帶來不必要的誤會。在很多人的心裡,「敏感」已經於「玻璃心」畫了等號。

我們的大腦里有很多模糊不清的概念,如果把「敏感」與其它的「不好品質」畫了等號,我們就會排斥「敏感」,不使用「敏感」,從而失去「敏感」這一能力。

那「敏感」是什麼能力?這一能力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1.什麼是敏感

我們先來討論下,為什麼女巫會把「皮膚敏感」當做檢測公主的一個標準?

如果我們切換到王子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就很容理解了。對於王子來說,「門當戶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皮膚敏感這一標準,非得是從小富養、對生活享受有敏銳感覺的女孩,才有可能做到。因此,王子用這一標準的目的,是通過「敏感」,區分人的不同階層,從而找到門當戶對的女孩。

如果把這位公主穿越到當下,像她這麼敏感較弱的女孩子,還能找到王子嗎?

她或許都不要找王子,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她可以創業,憑藉自己對床墊的「敏感」設計出最舒適的床墊賣給達官顯赫;或者把床墊設計的便宜一些,做成輕奢賣給中產階層。如果想要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她還可以考慮與小米合作,設計米+智能床墊,進入平民消費的市場。

「敏感」不一定是皮膚敏感,它包括對各種感覺的敏感。比如,有的人能體察到細微的東西,而有的人不能,這就是「敏感」的能力不足。在人際交往的時候,如果一個人缺乏「敏感」的能力,他做事就沒有分寸,說話就不知輕重,他甚至可能無法理解別人的暗示,你講個高級點兒的笑話他都聽不懂。他可以是個好人,也可以擁有很厲害的專業技能,但是他本質上還是個粗人。

在字典里,「敏感」的定義是這樣的:

  • 感覺敏銳;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皮膚或神經上比較敏感的部分。
  • 反應很快速,對一件事或某種東西非常敏銳,察覺快速,可很快判斷或反應過來。

你看,「敏感」沒有一點貶義的色彩,只是對於一種能力的客觀描述。

概括地說,「敏感」代表的能力,是「察覺細微變化」的能力。

2.漸變的世界

「察覺細微變化」的能力,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大部分事物的發展都不是突變的,或者即便有所謂的突變,也一定是積攢了一定的漸變之後發生的。

越敏感,越可以捕捉到一件事物微小的改變,就可以對事情的巨變進行提前的預知。也就是說,「敏感」賦予了你「見微知著」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預測未來,搶佔先機。

往小了說,「察覺細微變化」可以高效的解決家庭糾紛。很多丈夫會對妻子因一件小事而爆發的爭吵無法理解,感覺妻子好像一夜之間變了一個人。實際上,妻子往往是積怨成疾,那件小事只不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丈夫能提前察覺妻子「情緒上的漸變」,便可以提前將爭吵化為無形。這個時候,解決妻子的不良情緒或許刷一次碗就可以;而等到妻子情緒爆發,或許就需要一枚首飾了,費錢又費時間。

往大了說,為什麼階層越高的人越看新聞聯播?因為他們可以從新聞聯播播報詞的細微變化之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從而預測政治的走向。從細節之處預測政治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改革開放之初,香港商人霍英東與政府合資建立了建國後第一家五星酒店。據他回憶:「當時投資內地,就怕政策突變。那一年,首都機場出現了一幅體現少數民族節慶場面的壁畫,其中一個少女是裸體的,這在國內引起很大爭論。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這幅畫還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較踏實。」

下面這幅圖,就是霍英東說的畫作:潑水節——生命讚歌。

「察覺細微變化」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西漢丞相丙吉,去地方視察的時候,看到有人在街上打架,他假裝沒看見;看到一頭牛好像病了,他卻很仔細地去查看牛的病情。下屬就問他,為什麼不管打架,反而去關心牛生病了這樣的小事?丞相說,管打架是地方官的事兒,屬於丞相不用管的小事,但如果牛生病了就可能說明今年氣候異常,這才是大事。

在現如今的時代下,「察覺細微變化」的能力愈發重要。無數優秀的公司、產品的建立都是基於一個極其細分的痛點。而這個痛點的發現往往源自於那些極其「敏感」的人。

要想改變命運,就要搶佔先機,提前對未來作出預測。而這,需要的是一個人「察覺細微變化」的能力,而「敏感」代表的便是這種能力。

那如何提高自己「差距細微變化」的能力呢?我們下期再說。

3.小結

  • 「敏感」代表的是「察覺細微變化」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幫我們捕捉正在漸變的事情,從而預測未來,改變命運。

掃描文末二維碼,或搜索「五分鐘成長學堂」即可關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廣告】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或搜索「五分鐘成長學堂」即可關注

http://weixin.qq.com/r/A0WnvwTE-1mArUDc9xAR (二維碼自動識別)


當然可以,敏感就是對所有事物的感覺都比一般人要強烈
就像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優於常人一樣
這個世界的內容會顯得更加豐富。
雖然無法想像狗的世界會有多臭,狗的世界裡也有一樣無法想像的香。
聽覺靈敏雖然會被噪音吵得頭暈眼花,但是也能縱情欣賞美妙的旋律
同樣,內心敏感的人雖然會收到更多的傷害,但也同時能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當敏感表現得恰當的時候,我們會說——細膩


不能。
敏感是一種向內(不是內向)的負面情緒,即由於自身的脆弱而產生的一種不適應。這種脆弱來源於自卑,而這種敏感導致你需求更多關愛,肯定以及心理滿足。但沒有人有必要滿足你,同時這種敏感在社交上給別人帶來了負擔。我自己就不懼怕和刻薄的人相處,但對敏感自卑的人絕對近而遠之。他們永遠放棄問題的核心而只將著眼點聚焦於自我尊嚴的滿足,你必須優先照顧他奇異的敏感才能勉強走向下一步。

善解人意,察言觀色,這不是敏感,而是敏銳。敏銳比敏感可愛多了,敏銳是向外的,即通過對外界(環境,人物,語言)的感知能力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及對應戰術,讓與你相處的人獲得愉悅和舒心。

敏感是自己不舒服要別人來滿足你,敏銳是靈敏地與外界交流並主動調整自己,你說哪一個更健康更容易被滿足?


推薦閱讀:

喜歡看《夏目友人帳》和《蟲師》這一類型動漫的人,怎樣分析其性格?
性格是天生的嗎?
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化的掉眼淚?
如何消解因內向,敏感導致的抑鬱情緒?
中國人性格中缺點是什麼?

TAG:心理學 | 人性 | 人際交往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