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
我比較贊成人性本惡,但是找不到什麼方法論證自己的觀點,大家有什麼例子或名言什麼的論證這個么?
如果性本惡,那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不是沒用了
謝邀
這個問題一方面被低質量的討論徹底被說爛了,另一方面要把這個話題說明白卻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值得討論的層面很多。以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帶有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
在中國的思想史中,這個討論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實際上儒家在這個問題上的理論遠不止這兩種,到漢朝的時候至少就還有「性無善惡」論,人性有上中下三品的「性三品論」,「性有善有惡」論等各種理論。那麼這些理論僅僅是無聊的排列組合題么?情況並不如此。孟子主張性善論,原因在於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謂的「仁」,所以在孟子的理論中「仁」是第一性的,孟子的理論都從「仁」的概念展開。而荀子主張性惡論,善來自於通過聖人制定的禮儀法度改變天性(化性起偽),所以在荀子更重視「禮」和「法」,「禮」「法」這兩個概念在荀子的理論中地位、含義和孟子也不同。如果再比較主張性惡論的荀子和漢朝主張「性有善有惡」論的賈誼,那麼荀子出於對人性的理解更重視「法治",而賈誼認為人天性中有善則更強調「禮治」的重要性。再進一步說,賈誼之所以反對法治而傾向於禮治,與漢初思想家總結、反思秦朝嚴刑峻法、二世而亡也有密切聯繫,換句話說賈誼的理論是有其現實意義的。上面這些概括都是一家之言(詳細的分析和討論可見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我個人儒學基礎太差,所以對這本書的可靠性沒法做評價),這個概括是否準確的反映了孟子、荀子和賈誼的理論也不是這個回答的重點。重點在於,孟子、荀子和賈誼基於他們各自對於人性的認識分別發展出完全不同的思想理論體系,乃至得出對現實政治實踐的不同建議。值得思考的是孟子、荀子和賈誼的理論體系是否連貫自洽,是否能夠解決他們面臨的理論困難,是否能夠為現實提供可靠的指引,而拋開他們的理論,單純的討論誰對誰錯,人性是惡是善是沒有價值的。
再舉個例子吧。在西歐近代思想中,格勞秀斯、霍布斯、盧梭都是社會契約論理論的宗師級人物,但是格勞秀斯認為人本性中雖然自私,但同時在天性中存在社會性;霍布斯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缺乏任何互助合作的天性;而盧梭認為人的本性並不是自私的,同時每一個個人都是獨立自足的,本性中並不存在結成社會的必要。我要承認這個簡要的描述只是截取了格勞秀斯、霍布斯或者盧梭人性理論的某些要素,並不是一個完善的總結。但是重點是,同樣運用社會契約論這個理論,這三個思想家對於人性的認識是完全不一樣的,由此影響了其各自的理論的推演過程、理論的結論,乃至理論的疑難和缺陷,比如格勞秀斯的理論因為強調天性中的社會性會導致更強調自然義務而非自然權利,比如霍布斯的理論強調人的自私自利,導致霍布斯把自然狀態描述為「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而盧梭則把自然狀態描述為「高貴而孤獨的原始人漫步在叢林中」。這些理論的細節都是值得探討和深入研究的,而脫離的這些理論,空泛的討論人是社會性的,還是非社會性的同樣沒有價值。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這樣,每一個人當然可以選擇自己對於人性的態度和理解,善、惡、有善有惡、無善無惡等等等等,重點在於反思自己對待人性的態度和理解是否和自己的其他觀念、行動相匹配,基於這樣的態度和理解又能夠產生出怎樣的看待世界的觀念和指引自己行動的準則,歸根結底能否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寫著寫著雞湯了是怎麼回事,趕緊收筆吧……
----------
想起來,最後還是要來一發地圖炮。在知乎上我已經很多次看到類似這樣的論證過程:人有自私這一天性---&>人的自私是合理的---&>人的自私應該得到承認和認可----&>人的自私不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所有批評和約束自私的道德規範都是錯誤的和「道德綁架」。挑明了說吧,這個論證過程就是典型的,從一個無所謂對錯好壞的人性觀念出發,通過一系列經不起推敲的推理,最終得出一個讓自己和讓他人都更壞的結論。
謝邀!古往今來人性善惡之爭從未停息,性善說,性惡說,無善無惡說,善惡混雜說,等等。科學研究為人性善惡開闢了一條可檢驗的道路。這類研究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驗教育學的研究,另外一類是發展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
1.實證科學的研究
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主要研究親情與社會情感、權力以及倫理道德。在《生而向善》中,作者指出,幸福的秘密在於仁率,也就是生活中善與惡的平衡,由此闡明了怎樣才能在積極情感的豐富版圖上找到幸福,而在此之前,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都還只是一個謎。謙虛、微笑、大笑、挑逗、肢體接觸、愛、窘迫、同情、敬畏等,是《生而為善》一書中揭示的積極情感,它們道出了個人的隱情,提示我們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類行為。
在《善惡之源》(Just Babies: The Origins of Good and Evil)中,保羅·布盧,綜述了大量的嚴格的科學研究。
保羅·布盧,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發展心理學家,耶魯大學熱門公開課「心理學導論」主講人,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公開課主講人.
嬰兒有道德感嗎?我們是如何成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對道德決策來說無足輕重嗎?保羅·布盧姆把心理學、行為經濟學、進化生物學和哲學的深刻思想融為一爐,力圖探索我們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與此同時,他還研究了黑猩猩、心理變態者和常春藤教授們的道德,探索了我們對性、政治、宗教和種族問題的令人困擾的道德感覺。
保羅·布盧引述了美國耶魯大學的開創性研究,證明嬰兒早在能開口講話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斷他人行為的好壞,就能產生共情和同情,就能產生原始的正義感。但人類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時候還會釀成悲劇,比如我們天生就仇視陌生人,也容易產生偏執和狹隘。布盧姆還指出理性與道德判斷的緊密關係,理性和思索能讓我們作出道德決定,比如奴隸制是錯誤的。歸根結底,我們可以通過想像、同情和我們人類獨有的理性思考能力,超越我們生來就具備的原始道德情感,超越嬰兒的局限。
研究表明,快速成長的嬰兒顯示出人類在生命之初就具備一種根本的道德感。通過精心設計的實驗,我們甚至可以在嬰兒生命的頭一年就看到道德之光在閃爍,也能觀察到道德判斷和道德感覺。對是非善惡的判斷似乎在每個人的骨頭裡,與生俱來。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除了發表在學術期刊,眾多主流媒體也爭相報道,包括英國《每日郵報》、美國《紐約時報雜誌》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2.天性與人性的實驗教育學研究
成人具有各種類型的人格特性,那麼各種人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人具有心理和生理兩個密切相聯、而本質上不同的側面,而人的生理髮育有明確的規律,那麼心理發展是否具有相應的規律性呢?這些問題引出了「精神胚胎」的概念。
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精神胚胎」的概念來自三類現象和一個類比。首先蒙台梭利觀察到嬰幼兒普遍展現出的注意集中的現象,她由此推斷嬰幼兒必定已經具有精神生活,而不是像英國哲學家洛克所說的嬰兒的心靈是一塊白板。其次,基於數十年從事幼兒教育的觀察,蒙台梭利發現兒童的心理發展普遍經歷了一系列的對某類刺激特別敏感並且主動增加相應活動的階段,她將這些階段稱之為敏感期,例如「秩序敏感期」、「行走敏感期」、「手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等;再次,在整潔有序的環境、有令兒童感興趣的作業材料、並且有沉靜的成人作為輔助的兒童之家中,這些兒童普遍顯現出一系列共有的行為特徵:他們喜歡重複練習、自由選擇、控制錯誤、運動的分析、肅靜練習、社會交往中的良好行為規範、環境的秩序、個人整潔的照料、感官訓練、自由活動中的紀律等,他們抵制獎勵和懲罰、共同的課程、玩具和糖果、教師的講台等,他們具有強烈的尊嚴感、追求自由與獨立。這些就是兒童的天性,就是童年的秘密。
正如蒙台梭利所說,「當我們取消限制他們(兒童)的這些人為手段,取消我們曾愚蠢地強迫他們遵守紀律的暴力,那麼他們就會向我們展示自己全部的兒童天性」。Standing認為蒙台梭利對兒童天性的發現「正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牛頓發現地心引力一般」。
於是,為了解釋上述三類現象,類比於生理胚胎的概念,蒙台梭利創造性的提出了「精神胚胎」的概念,她認為,「人似乎有兩個胚胎期,一個是在出生以前,與動物相同;另一個時期在出生以後,只有人才有」,已經誕生的新生兒「仍然過著一種胚胎生活,這時他所建築起來的好像只不過是一個『人的本能型式』」,這種本能型式就是精神胚胎。正是「精神胚胎」指引著兒童的心理發展,並呈現出一系列在兒童中普遍存在的敏感期現象。正是「精神胚胎」健康發育,兒童便展現出了令人驚訝的天性。
基於人類學的知識,蒙台梭利推斷人的精神胚胎主要包含三類本能要素。第一種稱之為「愛的本能」,第二種稱之為「主導本能」,第三種為「工作本能」。我們將之歸為三個層次。愛的本能是最內核的。蒙台梭利通過大量的觀察指出,嬰兒的自然行為中體現出對環境、父母、同伴、以及動植物的愛,因此愛是一種本能。她認為,愛是與宇宙意識(cosmic consciousness)相通。中層的本能,蒙台梭利稱之為「主導本能」,決定所有物種的生存。新生兒所擁有的力量能使自己適應於外部世界,並防止外部世界傷害的「自我保護本能」。主導本能包括一系列的子本能,包括探索認知周圍的環境的本能、學習本能,也包括「母性本能」等等。其次是工作本能。工作是目的性明確的一系列心身操作過程。工作本能從一開始就已經在嬰兒身上體現出來了。蒙台梭利認為,嬰兒在從事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即成為人。嬰兒通常表現為全神貫注做事情(看、聽、擺弄物品等),這也是工作本能的表現。
在對世界的本原有了認識之後,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人與世界的本原是什麼關係。蒙台梭利對此給出了直截了當的回答。如果萬物的本源是宇宙意識,那麼在人身上必然有其對應物,那就是「愛」。蒙台梭利所說的愛,有三個特徵:1)愛是「宇宙意識」所賦予的,就像「一顆行星得到來自太陽的光芒」;2)愛是「一種精神的能量」;3)愛是「一種伴隨著創造力的道德美」。第一個特徵指出了愛的來源,來自於宇宙意識,因此是先天的;第二個特徵指出愛是具有能量性;第三個特徵則指出愛具有道德性,因此人類的道德是先天的。
蒙台梭利關於精神胚胎,具體而言是三類本能的認識,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認知科學的證據支持。例如,近年來人們發現,嬰幼兒不但具有考慮證據、得出結論、做實驗的複雜推理能力,而且具有道德判斷力。這些能力並非習得,而是先天具備。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具備上述三類本能的生物更有利於個體和群體的生存。從對生命史考察來看,漫長的生物進化使得人體的神經系統在出生時就是有序的、有結構的。
如果人的心理發展可以視為精神胚胎的發育過程,那麼所有的教育活動都是圍繞著精神胚胎的健康成長展開的。包括提供整潔有序的環境、兒童感興趣的物品和活動、以及必要的幫助。一旦兒童處於專註的狀態,而他所做的事情既無害於人又無害於環境,那就是兒童精神胚胎正常發育的標誌。蒙台梭利指出,兒童的專註表明,他正在從事滿足其內部精神需要的活動,因此,可以把專註視為「一切心理建構的基礎和行為教育的唯一秘訣」。
蒙台梭利有關精神胚胎的闡述,顯然包含著人性本善的思想。
既然人性本善,那麼惡是如何產生的?答案是,外部環境所造成的。
「在現實中個體上許多使我們理論上嘆為遺憾的『邪惡』,都可歸結為外部原因」。不良的外部原因首先作用於神經系統、隨後形成畸變的人格、淪為社會的邊緣,這些受害者遭到排斥、受到冷落,「由於心理缺陷、意志紊亂、性情反常以及缺乏肉體的吸引力,而不為人們所喜愛。從受母親的虐待、學校的虐待,到受社會的虐待,使他們倍嘗人間的辛酸」。
實際人的心理歧變(佔有慾、權力欲等等)從兒童早期已經普遍出現了,這皆是因為精神營養不良所造成。因此,我們必須對付的不是邪惡,而是病態環境以及社會的錯誤。社會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不重視家庭教育、兒童早期教育,「社會就像是一個任意揮霍他的祖傳財富的兒童監護人。成人把錢花費在自己身上,並建造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這是人類最大的罪惡和錯誤之一」。如果全社會聯合起來,給予兒童成長所必要的精神營養,那麼人類的復興就是可以預期的了。實踐表明,那些已經產生心理歧變的兒童,當被置於合適的環境、有充分的精神營養,這些兒童會再次顯現出天性,即經歷一個「正常化」的過程。
蒙台梭利性善論的觀點與中國傳統儒釋道的思想是一致的。例如,《道德經》指出「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認為嬰兒的德性是高尚的;《華嚴經》則認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儒家對性善之說有著更詳細的闡述,例如《孟子》認為人有四種善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因此「人之性善」。教育則可以幫助人實現天性之善,「人之學者,其性善」,即人可以由學習而完成其天性之善。雖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喪失了本性才變為惡的,即「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故也。」
宋代儒釋道三教合一之後產生的《三字經》綜合了儒釋道的教育思想,它開宗明義便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人性及教育原理的深刻認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如果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來翻譯,這段話可以解釋為,人人本來具有精神胚胎,精神胚胎相近所以本性相近,是後天環境的不同,使得人格有了差別,如果不給予教育(主要是提供精神營養),那麼人就會偏離本性、遠離天性,而有效的教育最關鍵之處在於培養專註力。
3.教育的目的以及人性的可能
長期以來在教育哲學中,有關教育目的問題有著不同的觀點,有的觀點主張個人發展至上,有的觀點認為社會目的至上。在對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質有了深入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期望什麼?」也就自然有了答案。
蒙台梭利說,
「如果人擁有一種跟我們所知道的不同的本性,那麼,他們也應該有一種不同的社會組織。但是,這種正常的成人社會的產生,必須通過教育才能獲得。這種類型的社會變化不可能來自個別改革家的思想或能力,而只能來自從舊世界中緩慢而又穩固地浮現出來的世界,來自逐漸呈現出來的兒童和青少年的世界」。
這裡所說的人的本性,是指人的愛的本能、主導本能以及工作本能,以及在得到精神營養滋養下自然顯現的人的天性。如果社會上的群體都是人的天性自然顯現的人、或者說是由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組成,那麼社會必然是一個和諧的。
反之,
「只要兒童不能按照自然的規律發展,而受到歧變的折磨,人就永遠是不正常的」。
由不正常的人所構成的社會,更多的物質利益只會給人類整體帶來威脅,「那些試圖獲取力量和權威的歧變的人可能迷戀於某種利益,而利益在被正確的對待之前可能變成危險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任何的利益、任何的發現或發明可能會增加困擾世界的罪惡」。
因此,
「除非人的正常化被看做基本的社會需要,否則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外部世界。只有到了那個時候,物質的進步才能帶來真正的福音和更高級的文明形式」,「避免衝突是政治的事;締造和平是教育的事」。
總之,蒙台梭利認為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構成理想社會,如果沒有個體的正常化也就沒有理想社會。這一理想繼承了上至柏拉圖《理想國》,伏爾泰,下至羅素。
特別是羅素,他認為人的性格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並能夠由信仰、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和社會機構加以改變。因此,教育將能夠解決我們的弊端,並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代開創新社會的新人。例如,促進一切創造性的活動,從而減少佔有的衝動和慾念。他展望,如果中小學和大學能夠理智地以重建人性為辦學方向,那麼,人類就將無所不能。這才是擺脫經濟貪婪和國際暴力的正道,而不是什麼天翻地覆的革命和滿紙空文的立法。
在人的正常化這個視角上,教育的個體目的與社會目的得到了統一。教育是為了培養良好的人格,人格決定的個體的幸福,良好人格的人構成了良好的社會。蒙台梭利認為,拯救人類於危難的唯一途徑,在於人性的彰顯。
「今天的人性就像被遺棄的小孩,迷失在黑夜的森林中,被夜晚的暗影和怪聲驚嚇住。人們不了解是什麼力量引領他們走向戰爭,因此也無力反抗」。「社會就像一列令人眩暈的高速朝著某個遙遠的目標前進的火車,構成這個社會的個人可以比作在車廂的包廂中熟睡的旅客。他們那處於睡眠狀態的良心是真正進步的最大障礙。...走向社會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是,喚醒這種沉睡中的人性,強迫它聽聽正在召喚的聲音」。
在對人性的潛能方面,蒙台梭利與康德的觀點一致。康德指出教育應該以人類將來可能達到的更佳狀況為目標,
「教育藝術的一個原理——那些制定教育規劃的人士尤其應該注意它——就是:孩子們應該不是以人類的當前狀況,而是以人類將來可能的更佳狀況,即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完整規定——為準進行教育」。
蒙台梭利則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形成完美人格。康德認為,理想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充滿人性的教育,即讓人的自然稟賦均衡的發展,
「人性中有很多胚胎,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讓自然稟賦均衡地發展出來,讓人性從胚胎狀態展開,使人達到其本質規定。動物是不自覺地完成這一過程的,人則必須首先去追求達到它。如果他對自己的本質規定一點概念都沒有,這就不可能發生。對於單個的個體來說,達到這種本質規定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前,人們對於人之天性所能達到的完滿性沒有一點概念,我們自己也還沒有關於這一概念的純粹的認識」。
蒙台梭利將康德所說的人性的胚胎具體化了,即精神胚胎所蘊含的三種本能。當給予合適的精神營養,精神胚胎就得到均衡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天性充分的顯露,並逐步形成理想的人格。
參考資料:
康德. 論教育學.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6-7.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38.
薩瓦特爾.教育的價值:一位哲學家的教育沉思錄.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137.
蒙台梭利. 童年的秘密. 單中惠譯.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30.
E.M.Standing. Maria Montessori:Her Life and Work.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8:251.
伊?勞倫斯.現代教育的起源和發展〔M〕.紀曉林,譯.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210.
加雷斯?皮?馬修斯.哲學與幼童〔M〕.陳過容,譯.北京:三聯書店,1989:33.
弗.弗.克拉耶夫斯基. 教育學原理. 張男星 曲程 譯.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7:110.
謝邀。
你說人性善,或人性惡,這都沒有問題,但加個本字的話,就不能這麼說。
為什麼?比如一池水,你說【這池水】是臟和乾淨都可以,但你不能用臟和凈來形容【水】。
水是本體,而【一池水】就是相體。 相體是因條件而存在的,挖個坑或築個圍,水還得是液態,有雜質污染,就是臟;沒有雜質污染,就說是乾淨。隨便點,就是以眼看為標準;嚴格點,就以檢測為標準。等等。
但說來說去,跟水本身沒有任何關係,說的都是一堆條件和合的相體。
人也是如此,我們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其實說的是相,善惡就是建立在相的基礎上。跟性本身沒有任何關係。
實際上要剝離人和環境以及所有外在條件,才能談本性。但我們發現,沒有條件,本性也就無法用善惡去評斷。【Discovery 有一個節目,專門探討人性,其中有一集叫做「How evil are u」(人心險惡),用電視的方法展現著名的 Milgram18 實驗。】
方法很簡單,從街頭挑選路人,告訴他們參加一個實驗。他們的角色是老師,而通過電視監視屏幕,他們可以看到隔壁房間的學生。他們需要提問,而如果學生答錯了,就按一下電擊按鈕。答錯越多,遭到電擊強度越大,身為老師,會看到學生痛苦的表情、哀叫,甚至乞求。而實驗的目的,是看這些接受了任務的老師會不會因此而停下來。
當然,電擊是假的,學生們的痛苦是假裝的,Milgram18 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戈倫(Stanley Milgram)在 1963 年發表的研究結果,展現了人們是如何在沒有任何脅迫的情況下,配合權威自願地進行對別人的傷害。實驗的參與者會被不斷地提醒繼續,但是如果參與者堅定地表示不願再進行,那實驗就會停下來。
當時的研究結果是頗讓心理學家們失落的,因為 45% 的參與者,40 個參與者裡面有 18 個人,對被懲罰的學生連續三次按下的電壓達到了 450 伏,也就是被告知的極限,這也就是這個實驗為何叫做 Milgram18。之前一群心理學家預期,應該只有 1% 到 10% 的人會繼續到最後,因為面對被懲罰者的痛苦,同情心、良知、是非觀念會讓他們停手。
媒體對於這個實驗一直抱著極大的興趣,也試圖來記錄,人性會不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改變。只是,不管是八十年代的電視節目,還是 Discovery 不久前的這部影片,人們並沒有擺脫這個實驗的結果:那就是在一個作惡的制度下,人們只要承擔了其中的一個角色,就會有惡的表現,儘管並沒有遭受任何威脅。
1986 年,英國歌手 Peter Gabriel 寫了一首歌:We do what we』re told (Milgram』s 37)(我們只是遵命而已)。在米爾戈倫的實驗中,只有三個人拒絕按下電擊鍵,來懲罰答錯題的學生。也就是說,超過九成的參與者,或多或少的,自願做了傷害別人的事情。而看 Discovery 的影片,只有一個年輕女性,站起來轉身離開,她大叫:這太殘忍了。
以局外人身份,去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可以很輕易地說出,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哪些事情是錯的。拿我自己來說,甚至相信,如果我是其中某一個角色的時候,我一定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比如人們一直在講的:「槍口抬高一寸」。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對自己有這樣的信心。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假設人性都是善良的,人們會跟隨自己的良知作出選擇,那為何會有種族清洗?為何會有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為何會有「文革」中的相互揭發批鬥?為何會有欺騙?如果沒有個體的參與,運動又如何可能形成?
米爾戈倫的實驗早就告訴我們,依靠人性,也就是人們對自己的道德約束,遠遠比不上一個好的制度。因為在一個壞的制度下,普通人都會成為作惡的一部分,一起來維護這個制度的運作,並且會為自己尋找一個理由,那就是我只不過在做權威告訴我應該做的事情而已,就好像我只是在做一份工作,做我的分內事而已。這個爭論好像就沒停止過。
要我說,這根本就是個偽問題。
善惡不過是一種形式,是後天的道德評價,根本沒有觸及人的本質。
人的本質就是有私慾,要生存,就像樹木爭先恐後向上成長,迎接雨露和陽光一樣。
這是所有生物--不管是植物、動物還是人--最根本的本性。
這不是惡,也不是壞。
就像核能,合理利用和控制可以造福人類,不受限制或泛濫則危害無窮一樣,人的私慾也是如此。
文章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4476290孔子說人性本善是對的,孔子說的人性是本性。因為人是群居動物,與生俱來的群居屬性,人不善,不為他人著想和工作,根本就無法生存,以及自己可以獲得的各種心理安慰和成就感。
荀子說人性本惡也是對的,荀子說的人性是習性。這個習性例如吃喝嫖賭抽,還有各種愛好。因為習性,所以變得貪心,貪婪,想多吃多佔,也就導致了人性的惡。
一個壞人,可能為了金錢為了女人而作姦犯科,他同樣可能因為自己是一個父親而看到和自己女兒同齡的小女孩落水而救她。
一個善人,做了一輩子好事,修橋補路扶老太天過馬路,也同樣可能看到一個心愛的名家字畫而不能自己,一把順走。
不管是習性還是本性都是在人心裏面,我們就要看看自己的內心,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是習性在控制我們,還是本性在控制我們。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不請自來,事出有因。今天看見一新聞,這是前因……
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 「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引代表關注(組圖)_網易新聞中心
其中有個委員說:「人之初性本善」,我利馬就怒了!這什麼委員?太無知了。所以上知乎搜索了下後,決定以此題作答。解釋下人性善惡之爭。
性本善的說法
《三字經》目前傾向於宋儒王伯厚先生作,而在此前,有程子語:」人性本善,有不可移者何也?語其性則皆善也,語其纔則有下愚之不移。「
這恐怕就是性本善的來源了,即源於宋代。那麼再早前呢?我腦洞大開了一下想,本善即是無惡,噁心即邪心,那麼性本善可以理解成性無邪嗎?
想到這裡我利馬就想到了老子《道德經》,瞬間腦海里否定了這種可能,原句是這麼說的:
」……以道本人之性,無邪穢,久湛於物即忘其本,即合於若性。「
再查了查又發現一句《淮南子》的:
」夫竹之性浮,殘以為牒,束而投之水則沉,失其體也;金之性沉,托之於舟上則浮,勢有所支也。夫素之質白,染之以涅則黑;縑之性黃,染之以丹則赤。人之性無邪,久湛於俗則易,易而忘本,合於若性。「
去〇〇的人之初性本善,根本是無邪好嗎?我去年買了個表啊!!!
所以今天我們所討論的人性本善本惡壓根就是歪樓之再歪樓篇。中正無邪、思無邪這都什麼意思還用多說么?
所以到了今天,我們還在不停的信謠傳謠?相信所謂的人性本善?
明明就是這人一開始是不辨是非好壞的,因為外力的誘導才發生了善惡之念。這麼簡單一句話,這麼簡單一理解,委員,你可多讀點書吧……
@周凡
你還是要提高自己知識水平,最主要是閱讀習慣啊。
我在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到底是什麼? 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並且在人類的道德是怎麼起源和發展的? 有具體的起源討論,現摘錄如下:
性交不能傳遞知識與智慧,「禮」這種東西也沒法通過哺乳來傳承,因為人類的基因決定了記憶不能遺傳,所以嬰兒一生下來並無善惡是非,只是混沌無知,按照DND的陣營劃分,初生的嬰兒是混沌中立陣營的,所以小孩子有時候很可愛,有時候也很可恨,但歸根結底是可愛的,因為嬰兒是可調教的,但是在調教之前,是野蠻的。「禮貌」的傳遞,就需要通過教育來調教,而家庭變故,社會動亂,或者風氣不良,個人資質不好,家境貧窮,都有可能造成教育的缺失,同時也是「禮」的缺失,比如「狼孩」「狗孩」的存在證明了這一點,這是不可避免、必然發生的事情,切不可以點代面,因此而否定一個集體、一個文明的全部。性相近,習相遠,古人誠不我欺,如同基因複製中必然會產生突變一樣,社會中的人也必然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存在著「壞人」「惡人」,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良好的環境來學習「禮」,而「禮」亦包含了如何應對這些情況,這是社會的黑暗面的形成過程,做醫生,做警察,無論你幹什麼都要明白這個真實的世界,而不是活在美好的想像里等待受傷。
人性本惡。
我們的文化告訴過我們人性本善,每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它不承認人性本惡,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卻告訴我們,我們的文化顯然是錯了。
史密斯先生做為舊中國的外國觀察家在《中國人氣質》一書中從與國人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國人的民族性。
引書中一節:「對落水者的不予營救,令在場的外國人大為吃驚;一艘輪船在揚子江上著火,成群的中國人聚著觀看,最終沒有人營救落水者,儘快逃上岸的人中有許多被剝了身上的衣服,還有一些人被當即殺死……」
這些記載不可否認有誇大之嫌,但見死不救時至今日仍不時見諸於各類媒體,比那時進步的是人們不再殺死逃生者,而且還可以商量救人的價格。
做為史密斯旁證的是魯迅先生在《墳·娜拉走後怎樣》一文中有一段話,大意為:
群眾,尢其是中國的群眾,永遠是「人間戲劇」的看客,如有人為犧牲而顯得慷慨,他們便彷彿看了悲壯劇;北京的羊肉鋪前常有人張著嘴看剝羊,神色彷彿頗愉快,人的犧牲所能帶給他們的益處,大約也不過如此吧……
殘忍似乎是人的天性,但中國人的這一人性成分卻畸形發達以至聞名世界。
當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上街遊行的女學生很多陳屍街頭,她們的裙子被撩了上去,短褲被剝了下來,有的人的陰戶里還插了樹枝和棍棒……」。
這些慘狀很遺憾的被外國人記了下來加以證明中國人齷蹉陰暗的心理。
王毅先生在《文化大革命.野蠻性和殘忍性的根源》一書中,也對國人這種可怕的心理著墨極重。
引張宏傑先生語:
「動物之間的斗殺不過是為生存,而人類卻熱衷於欣賞同類的痛苦,並利用上帝賜與的智慧,花樣百出的將這種痛苦加深、放大、定格、延長,以滿足意識深處那些邪惡的衝動」。
好像有些跑題了。
但令人不解的是,我們為什麼那麼殘忍、冷漠和麻木?
這種陰暗的心理絕不是在正常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所能具有的。
我們的民族是在一種極不正常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都是從飢餓中過來的。
因為無法遏止的生欲慾望,中國的人口總是超過這片苦難大地的承載能力,只要多出一口餘糧,馬上就會多出一張嘴來把它吃光,大部分中國人一輩子都不過是為了一張嘴而拚命,結果也不過是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
中國自有文字以來的三千多年間,各種水、旱、風、蝗、雹等種自然災害,據史書記載,平均每半年就有一次,而效力低下貪污橫行的行政機構更是百姓苦難的根源。
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極少有清明的時候,明朝那位有名的崇禎皇帝在弔死前發布了一道有名的詔書,或許能說明一點問題:
「今出仕專為身謀,居官如同貿易,催錢糧先比火耗,完正額又欲羨余,或召買不給價值,或差派則賣富誅貧,或理鑯則以直為枉,諎此小民,誰能安身……」
時至今日,社會中的不公仍比比皆是,與以往何異?
而頻繁進行的改朝換代更使戰火在這片苦難大地上周期性燃燒,每次都是百姓被逼得實在走投無路,連做奴隸也不成了的時候(魯迅先生語),就揭竿而起大亂一次,整個社會變成人間地獄,千里哀鴻白骨遍野。
所以,不妨說是環境的殘酷造就了中國人的殘忍、冷漠和麻木。
對中國人來講,寬容、同情和憐憫等等這種人性中的善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消費不起的奢侈品。
還是引史密斯語:
中國人缺乏同情心的最突出的表現是殘忍和麻木,了解中國人的人,無疑會肯定,中國人對於別人的痛苦之冷漠、無情和麻木,大概是每一個文明國家所無法相比的。不理論大道理,直觀感受來說,人性本惡妥妥的
人性就像這張圖一樣,善惡混雜
一、據易中天先生的百家爭鳴講
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
孟子的觀點是人性向善
荀子的觀點只能叫人性有惡。因為它的人性是兩部分組成,其中的社會性這部分是善的,這叫偽,自然性的那部分叫性,那是惡。我認為這才是荀子觀點的準確表述。
《百家講壇》20081226《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儒法之爭 05 人性是個問題 - 易中天
那問題是我們人性中有道德基礎嗎?有還是沒有,告子說沒有,告子說人性就像水一樣,一會往東流一會往西流,哪有什麼規律呀?愛往哪留就往哪流。所以人性無分善惡就像水流無分東西一樣,孟子說是呀,水流出去確實沒有一定向東或一定向西,但沒有上下嗎?所有的水都往下流呀,沒有往上流的。同樣人性也是這樣的,所有的人性都是向善的,沒有向惡的啊。孟子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才是規律呀。
這樣一講就有問題了,既然人性是向善的哪為什麼會有惡呢?孟子說這是條件和環境造成的,就好比水,水是一定往下流的,但水有沒有上山的,也有呀,你可以引水上山吶,你把水堵起來它不就往上了嗎?人性是向善的但你如果逼著他去做壞事他也會做。但就他的本性而言是向善的。所以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人性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下流一樣。可以為善,乃所謂善矣《孟子告子》。就是人是可以為善的。這個觀點在學術界以前一直被稱之為人性本善,很多人都講這就證明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但也有一部分學者不贊成,認為孟子的觀點應叫人性向善,我贊成後一種觀點。
我認為孟子的觀點是人性向善,是可能性,就像水可能往下流一樣,人也可能向善,可以為善,是可以的。為什麼說可以呢?孟子說因為人有四種天性,叫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所以仁義禮智是每個人都有的,是人的社會性。只要是一個社會性的人他就一定會有這四種社會性,可以說是社會性的本能。所以仁義禮智是每個人都固有的不是外部強加的。只不過我們經常不注意。孟子的話是夫思而已。我們沒想人本身其實是很善良的,一旦有機會這些善良就會表現出來。比方說這次的抗震救災,我們人性中的善全部都表現出來了,我們不忍心看見我們的災民在那受苦受難,這就是惻隱之心。是人人都有的。這是孟子的觀點,人性向善。
它的作用是什麼呢?解決了仁義道德的人性基礎。一個道德沒有人性作基礎是站不住腳的。那現在孟子提出這個後,它就有了一個基礎了,但同時留下一個問題,就是人為什麼就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呢?你說是人就有,沒有就不是人,那這個東西是從哪來的,你又不承認什麼天性,那它從哪來的,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空白,一個漏洞就只能由荀子來回答了。
畫外音:對於人性善惡之辯歷來爭論頗多,中國傳統啟蒙讀物《三字經》開篇首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被後世很多人認為是儒家「性善論」的總結,但易中天教授認為孟子的本意其實是人性向善,這與人性本善是有根本區別的,在中國的傳統認識中也有一種看法是認為荀子是主張「性惡」的,那究竟荀子是否主張「性惡論」,如果不是,荀子對人性的看法又會是什麼樣?
荀子的辦法是把人性一分為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叫做性,一部分叫做偽。要講清楚,荀子的偽不是偽裝,不是虛偽的偽。是人為,你看這個字是一個人一個為,人為的就叫做偽,天生的就叫做性。性就是人的自然屬性,就是人作為動物他也有的東西,就叫做性。偽呢?是人的社會屬性,就是人作為人才有的那些東西。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就是人的那個天生的作為動物也有的,那個自然的屬性是惡的。那為什麼人會善呢?是因為有後天的改造,就是偽,這個叫做性偽之別。
荀子認為你必須把人性這麼一分為二。那荀子這句話又是引起誤解的,很多人就看到人之性惡馬上說,荀子主張人性本惡,錯。荀子講的很清楚,你要區別性、偽啊。性只是人性當中的一部分,何以見得,這要去看荀子的《王制》篇。荀子把世界上的存在物分成四個等級,最低的一等叫水火,今天是說法就是無機物;高一等的叫草木,今天話說就是植物了;再高一等的叫動物,荀子的話叫禽獸;最高一級是人。
荀子說水火的特點是什麼呢?有氣而無聲,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無機物,有物質無聲音;植物的特點是什麼呢?叫做草木有聲而無知,有生命而沒有感知,沒有心理;禽獸的特點是什麼呢?有知而無義,就是動物有感知有心理,沒有道德;人是有氣、有生、有知、有義。有物質有氣,有生命有生,有感知有知,有道德有義。他說只有人是有物質,有生命,有感知,有道德,因此人最為天下貴,是世界上最高貴的。
高貴在哪?道德。很顯然如果道德不是人性的組成部分,那人就不是人了。所以荀子怎麼會認為人性本惡?在荀子那裡真正體現人性的應該是道德呀,而且荀子還有一句話說得很清楚,他說人何以為人?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原話是:「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荀子*非相》。他說人與動物的區別難道因為僅僅就是他雙腿直立,身上不長毛嗎?它是反問句。回答很簡單,不是嘛。是什麼呢?道德嘛。
所以荀子非常了不起,荀子是先秦諸子當中最有科學頭腦的,他這個判斷可說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區分開生物學意義上人和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把人科動物和人區分開來。人科動物的特點二足無毛,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有情有義。他怎麼會認為是人性本惡呢?所以荀子的觀點只能叫人性有惡。因為它的人性是兩部分組成,其中的社會性這部分是善的,這叫偽,自然性的那部分叫性,那是惡。我認為這才是荀子觀點的準確表述。
現在的問題是這樣區分人性意義何在?意義就在為禮樂找到依據。儒家的學說它的核心範疇就是四個字:仁義禮樂。孔子仁義禮樂都講,孔子之後,孟子荀子各講一半。孟子著重講仁義,荀子著重講禮樂。孟子要為仁義找基礎,他就主張人性向善,人性本身就是向善的,所以他就仁義嘛,荀子要為禮樂找根據,他就要講人性有惡。
那大家就會問了,為什麼人性有惡就要禮樂?荀子是這樣講的:「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荀子*性惡》。就是說人為什麼要有禮樂,為什麼要有道德,是因為他的天性,他的自然屬性,他的動物性是惡的,如果不用社會性去改造他,人就會變成動物。
那我們就問了,變成動物又怎麼樣呢?荀子說,人要是變成動物你就活不下去了。為什麼活不下去?因為我們人的動物性的生存倫理是低於動物的。他說你力不如牛,人的力氣有牛大嗎?走不若馬,你有馬跑的快嗎?我們還可以推論呀,你有鷹看得遠嗎?你有鳥飛得高嗎?你有魚下得了水嗎?你有海豚游得快嗎?要講生存能力我們連兔子老鼠都不如,你跑不過它,它們遇到災難還躲起來。人有什麼呢?人唯一能的就是能夠組成社會。荀子的話叫做人能群,能結成一個群體結成一個社會,所以牛呀馬呀都為人所用。
那人靠什麼結成社會呢?第一靠分,就是把身份弄清楚,這就是秩序;第二靠義。這就是道德,大家都講道德;第三是禮,因為直接表現道德,維持秩序的就是禮;第四是樂,我們有了一個等級社會,有了一個秩序以後,大家還要心情舒暢呀,這就靠樂。所以禮樂是幫助人們組成社會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叫偽,而無偽則信不能自美,沒有這樣一個後天的改造,人不可能變好,不可能變道德,所以非有禮樂不可,而且荀子還告訴我們,由於人的自然屬性是惡的,所以人不能自己改造自己,改造不了,誰來改造呢?聖人。
二、
吳思 造化的報應
大約2000年前,王充在《論衡》中談論人性問題,說堯和舜當政的時候,百姓沒有狂和愚的人。他還講到一個古代的傳說,堯和舜時代的老百姓,可以比屋而封,而桀和紂時代的老百姓,挨著屋子殺掉也不冤。他說,聖主的老百姓和惡主的老百姓如此不同,根源在於化,而不在人性。按照這種說法,刁民乃是政府化出來的,是政府培養出來的,並非天性就刁。當然刁民反過來也能培養貪官。不過要改變這種惡性循環,下手之處當然在政府。這是王充的高見。中國古人講到堯舜,經常有一些理想化的讚美,但我還是相信王充講的傳說。堯舜時代是什麼時代?那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尚未建立的時代,堯和舜都是大家選出來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範圍不大的熟人社會的成員,彼此幾乎都知根知底,而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影響別人對他的長期看法。人在這樣的社會裡生活,想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根本不可能的。無論這行為是好是壞,恐怕都不那麼容易歸功於或歸咎於首領或別的什麼人。按照我們對原始社會的理解,這些人確實也可以稱為貴族,在這樣的社會裡,比屋而封應該是可能的。到了桀紂時代,人心就不行了,這也是有道理的。桀紂是主子,其他一概都是臣民或奴才。如果主子們像桀紂那樣,連一點替天行道的遮掩都不講,臣民的道德水平自然也應該壞得沒遮攔。但我對王充的說法有個疑問。剛才談論堯舜的邏輯和生活常識都提醒我們,聚族而居或者在小村莊中生活的人,如果不出這個小圈子,其實是壞不到哪裡去的,不然就要自作自受。而桀紂時代,血緣社會還沒有解體,人們如何能壞到比屋而誅卻不製造冤假錯案的程度呢?
我估計,恐怕那些壞都壞在了公德領域,壞在與公家--王公之類的統治集團--及其掌管的公務的關係方面。而在私德的領域,在家族內部,在朋友鄰居和鄉親之間,我們的祖先就未必落後,說不定還能領先世界呢。中華民族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大概就有這私德的一份功勞。私德好,社會管理成本低,生產者也能安心努力地幹活。可是公德不好,先進就保不住,別人不打自己也要亂,早晚要大亂。
四
如今,我們的血緣社會和地緣社會都解體了,而西方所謂的市民社會又沒有建立起來。滿大街的人誰也不認識誰,想隨地吐痰就吐,想幹壞事就干,連丟臉都不用怕,只要能躲過警察就不必承擔責任,就可以不遭報應。隨著私德領域的縮小和公德領域的擴張,我們的優勢沒了,劣勢卻露餡了。中國社會陷人了歷史性的危機。
這個危險期,至少自明朝起就露出了端倪:因果報應的說法深入人心,關帝廟遍地開花,關雲長所代表的無血緣關係的兄弟義氣成為我們民族的理想。這些東西都是葯,如果我們看見一個人不斷吃鎮靜葯,自然可以推斷他的神經或精神出了毛病。這種危機似乎還在加重。負責維護公共秩序的政府,本來還有無道的權威支持,可以得到被統治者的認可,統治集團也容易無爭議地團結在真命天子周圍。現在孔家店被砸了,天道和天命沒人信了,本來就很弱的公德領域又少了不受置疑的維護者,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現在和過去一樣處於大病未愈的時期。如果說有區別的話,無非是試驗了幾種葯,效果都不那麼理想。天道的變種和替代品在一百多年的歷史試驗中先後喪失了權威,人們重建觀念世界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各種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總叫人不滿意。譬如毛澤東思想的猛葯,治療貪官污吏的一時效果不錯,但我們在毛澤東時代買東西的時候卻整天招人白眼,被那些售貨員訓來訓去。工人農民幹活也大規模地偷懶--這都是大家在社會分工中安身立命的領域,表現出來的竟是這副德行。現在,經濟發展了,售貨員(國營商業還不敢保證)卻不敢訓斥我們了。這就是社會進步的成就。工人(國有企業的正式工例外)農民和售貨員並沒有接受更高強度的道德教育,干起活來卻認真多了,儘管這認真精神也難免體現在製造和販賣假貨上。我想,這種進步所以能夠取得,關鍵在於現實的報應機制。沒有人願意掏錢買售貨員和服務員的訓斥,於是老闆就要招募懂禮貌的人,就要培訓員工笑迎他們的衣食父母。不能約束自己就可能被市場競爭淘汰出局--除非這老闆得到了國家特許的壟斷地位,當了某個領域的老虎和霸王。這裡說的是經濟領域。我想,市場競爭在總體的方向上應該有利於實現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想,因為人們更願意為包含了這種品德的產品和服務掏錢。政治或者叫公共領域顯然不那麼樂觀。如果像經濟領域一樣建立某種競爭機制,好服務得到選票,於是陞官;壞服務丟掉選票,於是丟官甚至丟掉飯碗,我們在前邊為不守公德辯護的理由就要站不住腳了
三、只有醫生知道 裡面一段講的是腫瘤的良性和惡性判斷不過我覺得用來描述人性的善惡也挺有意思。
病人和臨床大夫要的都是非黑即白,今兒我算知道了,其實你們這些大判官的筆也是游移不定的,原來這些重要問題在你們判官那裡關於善惡忠奸還沒有統一標準呢,甚至還弄出什麼潛在惡性可能這樣曖昧的字眼,唉,你說科學是什麼?醫學是什麼?」
「醫學本來就不是萬能的,金標準也不是完全準確的,只是盡量接近真理罷了。蘇格拉底說過,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更何況我們一個大夫、一個協和醫院病理科。浩瀚星河中的這一瞬間,我們對於真理的認識都是有限的,都是相對的,診斷的金標準無非是目前這個時段全體病理科醫生的一點共識罷了,我們永遠圍繞在科學和客觀的周圍,想要完全重疊在一起是不可能的。」
我倒吸了一口涼氣:「是啊,病人本來就是千人千面,就拿良性的平滑肌瘤來說吧,有的良性肌瘤野草一樣地瘋長,切了還長反覆複發,有的卻是幾十年沒有變化,穩穩噹噹地跟著主人一起入土為安了。惡性腫瘤也並非全惡的不行,有的手術後多少年不複發,有的這邊切著、打著化療、做著放療,那邊一照片子,瘤子又鼓出來了。」是啊,疾病的面目千差萬別,有絕對的良性,也有絕對的惡性,還有很多中間性質的,誰也不知道它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壞,沒法預測,也沒法改變。而當這些千差萬別落實在病理醫生的筆下,我們就必須通過客觀標準的界定將它們分成良惡性,要知道,標準永遠是針對大多數的,難免有個別特殊病例會被硬性劃分為良性或者惡性,客觀上,誤判永遠存在。」
其實別人怎麼看,我並不是特別在乎,關鍵是我自己也不能接受那1%的誤差率。醫學是一門太讓人敬畏的科學,我知道的越多就越敬畏。年輕的時候我特別自信,覺得整個病理科除了劉院我誰都不服,可是隨著閱歷的增加,我越來越發現醫學的奧妙和精深實在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掌控的。每次,當我靠近目鏡,尋找視野,調整微距,看到那些細胞又像甲又像乙,但實際上可能是我們永遠都搞不懂,甚至還不認識的丙或者丁,真的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啊,我實在受不了這種糾結和折磨了。」
他整天看顯微鏡的眼鏡片後面的雙眼,不再對著一張張病理切片近距離地凝視,而是迷茫地遙望窗外的玉蘭,九號院里的兩棵玉蘭是名副其實的兩棵大樹,江湖人稱陰陽二樹。靠西的一棵枝繁葉茂,靠東的一棵萎靡凋敝。中間的辦公樓大門稱陰陽門,踏入此間,寒氣逼人,便進入了陰陽界,是非曲直皆化虛空,一切盡看機緣造化。
為什麼說 ICU 是觀察人性的地方?
《人民的名義》細思恐極的細節之四 - 知乎專欄
怎麼看待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這個人物? - 知乎
簡單說幾句。沒有抽象人性。不存在本性是善的或者惡的人性。善惡都是在環境激發的。
有人說人在野外過度飢餓為了求生會有吃人的現狀,就說人本性是惡的,只是平時被掩蓋了——純粹扯淡,這是環境激發的。你看看長征,活不下去的時候,有多少主動奉獻、犧牲的例子。
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如電影、小說,還有心理學家的實驗,說是探究人的本性。但是這種探究並不是探究人是善的還是惡的。他們只是探究到了人惡的時候能有多惡,善的時候能有多善。
這些實驗或者藝術作品是被誤解的,甚至被作者自己誤解。這就好像,把一個青春期男性,困在一個全是男人的監獄3個月,然後把他關到一個房間,拿一個美女瘋狂色誘,然後那個男性忍不住了,只是碰了一下。好了,就得出結論:啊!天啊!人性多麼醜惡!人性本質被窩揭露了!——多麼扯淡。
對人性的本質,只是用一個單一的規定性去抽象地規定,要麼惡要麼善——這是十分愚蠢的,這只是一種知性的強制抽象規定。
上升到理性的層面才能把握人性本質,而理性本身就要求對立統一。人性有善有惡,沒有抽象人性,人的社會性是顯著與動物性的,別再用極端情況扯淡,這是你逼人家強姦又譴責人類淫蕩,這和中世紀宗教有什麼區別?他們就喜歡知性的強制抽象規定。
下面接上我很久以前寫的文章,有興趣就看看吧,可以說是處女文,水平一般,但是比較通俗。
--------------------------------------------------------------------------------------------------------------------------------
作者:Thomas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初探:人性自私嗎?本文為一年以前初次因興趣而產生哲學問題的初探有不少人認為,人永遠是自私的。其實不然,自利是有的,但是和自私有區別,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的自利大多數情況下是個人主義的,是自私的,於他人甚至集體利益有衝突。而在社會主義社會,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得到有機統一,所以自利也會利他,並且自私的情況是消失了。只要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無論教育多高明,都無法消除自私,這是因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也正是這個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指出了不是通過改造人性來進入新社會,而是改造社會進入了新人性。社會是土壤和氣候,人性是植被,什麼樣的土壤和氣候就會有什麼樣的植被。硬生生把植被觀點,過不了多久也會死亡。植被的變化並不能改變土壤和氣候,而土壤和氣候發生了變化,植被自然就隨之而變化了。
馬克思主義否認抽象人性的存在。人性不是固定不變的、不是永恆的,也就是不是」從來就有「的。物質決定意識。人性並不是天生而來的,而是從人的社會生活中來的,它與社會和時代的各種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繫,並變化發展著。小農經濟下的重義輕利與商品經濟下的重利輕義的人性區別,正是來自於生產關係的區別,也就是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分配的形式等的區別。我們可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會主義社會會、共產主義社會中,人性都是很不一樣的。
很多人都以人是自私的,資本主義恰好符合了這種」人性」為理由,來說明資本主義是最適合人類的制度,也是人類的最後的制度。這種觀點把基本的生存需求也當作是「自私」,把自私當作「最高人性」,把資本主義制度看作是從這種「自私」的人性產生的。
把生存需求當作」自私的人性」,那為什麼不談談「動物性」的自私呢?甚至植物也有為了生存而爭奪水分和土壤。倉鼠在食物不足的時候,會吃掉自己的親生骨肉,比人更「自私」,那是不是倉鼠比人更適合資本主義制度呢?這時候,正常人都認為不對,因為倉鼠的生產力和智力都不足,也是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說出了帶有物質決定意識原理的話了。我認為,人的生存需求,是人的本能,人的自然性,而人性這種東西應該是具體的,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下的,因此是社會性的。而且人的自然性不是人的完完全全的主宰,社會性對人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社會性也能改變部分自然性,否則,如果人只能由自然性作主宰,那麼可以說,人不是高級動物了。一個母親或者一個消防員,會在特殊的情況下,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挽救他人的生命,這種行為是完全無私的,完全是明知對自己生命有害也去做的,在人死後,任何的追悼和讚譽對他們來說都沒有意義的,因為人都死了,這對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利益可言了。 如果說人的本能是求生,那這時候,人的社會性,或者說人的教化就戰勝了人的本能。
有人說,人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後,仍有無限的慾望需要滿足,而資本主義滿足了人性這一點,給予了人有追逐滿足慾望的」自由「,而這種」自由「,資產階級也不允許政府來干預。資產階級極力來宣揚這種」自由「,可如今的情況是,這種」自由「卻產生了類似馬太效應的效果,同時,這種看似的自由其實並不自由。請諸位設想一下:在美國,一個來自負債纍纍的黑人家庭的年輕人和一個來自百萬富翁的白人家庭的年輕人,共同追逐滿足成為千萬富翁的慾望。按照資產階級的說法,他們都是」自由「的,但是我想,誰更」自由「,誰更容易成功,一目了然,很明顯黑人年輕人的人生充滿了枷鎖,也是資產階級統治下,給無產階級套下的枷鎖。資產階級告訴大家:人人都自私。他們卻從不強調自己也是自私的,也不提控制或抑制自身的自私,而怪罪無產階級太多慾望了(指責美國工薪階層過度借貸消費引起信貸危機)。既然認識自私的,那為什麼還不斷助長它,激化矛盾呢?那為什麼不說出金融寡頭蠶食人民財富的自私要抑制呢?(金融寡頭利用壟斷地位,用財富稅蠶食人民財富,連產業資產階級都不滿了)既然自私已經造成如此大的貧富差距,已經使無產階級被困在那麼多的枷鎖之中,為什麼還提倡私有制呢?很顯然,」人性永恆自私「是服務於資產階級利益的。
人性永恆自私是未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口號。永恆是什麼?就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沒有開始的理由也沒有結束的理由。這明顯是荒謬的,這樣的說法也就意在說明,資本主義是永恆,沒有結束的理由更沒有結束。而人性從來不是永恆的。人性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屬性,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自然屬性。如果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和人類社會隔離,和動物生活在一起的話,大家都能清楚地判斷,他或她是不會具有任何人性的。
鼓吹永恆自私的人,在被駁倒之後,總會說:面對現實吧。這種說法只不過是邏輯被摧毀推到,無可奈何地發出最後的哀嘆。這種」現實「指的是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並不是整個人類社會永恆的現實。如果人是永恆利己自私的,那就不會出現封建社會捨生取義的行為了,也不會犧牲和捨身救人的行為,上文已經提到,因為人本身如果已經死亡了,再多的追悼和讚譽對他來說,也毫無意義可言。但是宗教會跟你說:到天堂就幸福了或者下一輩子就幸福了。
馬克思主義者不會認為有永恆的抽象人性存在,而現在人們所談及的人性只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性,我們清楚地認識了這一點。近代哲學家們談起人性來似乎比以往的更出色一點,我認為這是時代給予他們的,他們是處於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階段,能認識到人性的變化。提倡自私永恆的資產階級,他們會說人有不道德或罪惡的行為,因此要用法律來阻止和懲罰這種行為,但對於他們認為人是自私的,卻覺得要用私有制來發展它。
人性永恆自私是荒謬的,因為自私而需要資本主義是愚昧的和虛偽的。封建統治者和資產階級都愛說人性永恆,馬克思主義者不會。這是因為永恆的人性就為他們的統治永恆提供了一種」合理性「,他們也都愛說他們的統治方式是最適合任性的。而馬克思主義者掌握了辯證唯物主義。唯物,就不可能認為人性產生社會;辯證,就會看到人性的變化、發展和聯繫。惡,是個體存活的需要
善,是群體存活的需要
我個人是始終相信人性本惡的。好的教育能夠灌輸給兒童何為善惡,並教導他們行為從善。
我先講一下我所認為的善惡。
善即利他,富有同情(對於別人可能遇到的痛苦而感到不忍和悲傷)清楚何為道義禮法並且能夠長期遵守。
惡即自私,無視他人的痛苦和遭遇,只為自己的慾望而行為。也就是為所欲為。比如大部分罪犯在實行搶劫,強姦,恐怖行為的時候,他們犯罪的初衷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並且忽略了別人會因此而產生的痛苦。
關於人性本惡,題主要例子的話,這麼說吧,舉一個很日常的例子。一份食物擺在兩個新生兒面前。他們是互相謙讓還是試圖據為己有?
新生嬰兒是人性最初的狀態,還沒有被任何外力改變心理和心智狀態。他們所做出的行為就是人類本性的體現。所以我認為觀察新生兒之間面對利益衝突而做出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人性的初始狀態到底從善還是從惡。
很明顯,極少的新生兒會做出謙讓利他的行為。
最早從兩三歲開始,大部分幼兒的行為中會出現「分享」 「謙讓」的表現。比如主動把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拿到吃的會分一半給別人。
也就是說,從這時候開始,孩子的善性被激發了,並且善性的成分抑制了惡性。而孩子之所以明白「要分享」的這個思想,必然是父母或教育者的語言教導或者行為教導使孩子進行模仿。也就種植了善的第一份表現。
所以我想,人性本惡,而根據不同的教育和外力影響,孩子會發展成偏善或者偏惡的特性。
人性中的惡是不可能完全根除的,善人與惡人的區別也只是在於控制和抑制自己惡性的能力。我想所謂的聖人,也就是那些可以無限壓制住自己人性中惡的那些人。
人性就是人性,無論個體訴求的追求還是順應群體利益的需要,本質上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物質和精神滿足。至於善惡,人自己創造的主觀概念拿來概括自己的本性是一件多麼蠢的可愛的事啊。
☆
浪君從小就是個審美觀特彆扭曲的人。當別的孩子都還在畫爸爸媽媽、花花朵朵、小狗小貓的時候,浪君已經一頭扎進了暴力美學的世界。據老媽講,浪君四五歲時就在牆上畫小人戰惡鬼、葫蘆娃打蛇精之類的東西,還能跟人繪聲繪色地講出來——這面牆本來應該在浪君成為一名偉大藝術家之後變成名勝,受萬人敬仰的,沒想到浪君八歲那年的一場家庭裝修斷送了它的前程。
那會兒浪君家裡還沒有照相機。
☆☆
稍微大一點,浪君的怪癖愈演愈烈,而與其一同成長的,是浪君的繪畫天賦。初中的時候,浪君在班級里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畫家,每天「求墨寶」的同學無數。但是,我的同學們似乎更喜歡一些紫龍、寒羽良、超級賽亞人之類的東西,而對於浪君更為擅長的破敗的城堡、怒吼的DRAGON、用晚餐的德古拉伯爵之類比較高大上的暗黑哥特風格的作品不屑一顧。這讓浪君頗有曲高和寡、明珠投暗、赤腳走於雪地的孤獨之感,很是鬱悶。
☆☆☆
高中的時候,浪君迷上了搖滾樂,偷老媽的國庫券買了無數的打口帶。有一次浪君在地攤上看到一件槍花樂隊的黑色T恤,一個囂張的骷髏和兩把左輪手槍大喇喇地印在前胸上,最妙的是居然還是夜光的!浪君趕緊買下,愛如至寶,白天穿著,晚上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枕頭下。誰知有次洗完衣服之後居然不見了,跑去問老媽,老媽輕描淡寫地說:「那個啊,太丑了,扔掉了。」
浪君氣的一個月沒跟她說話。
☆☆☆☆
大二的時候,浪君突發奇想,剃去滿頭青絲,十個指頭帶八個戒指,置齊了機車夾克、長筒皮靴和金屬腰鏈等一系列裝備,準備要以飆車耍酷為終身職業,做一個徹底的飛車黨+朋克青年了。正當浪君意志滿滿地積攢金錢,準備更進一步向搞一台二手哈雷的偉大目標前進時,系裡的學生會蹦出來橫加攔阻,系主任更是把浪君薅到辦公室里好好地臭罵了一頓,讓浪君想作死就死遠一些,不要影響其他同學,更別影響學校聲譽。
媽蛋,是誰特么說上了大學就沒人管的?於是浪君自我墮落的歷程又被活生生地挽救了一次。
☆☆☆☆☆
工作之後,迫於生活的壓力,浪君收斂了很多。沒辦法,一方面是浪君的工作壓根就跟審美啊、意識啊之類的東西不沾邊兒,另一方面是我們雖然不要求西裝革履,但至少也得著裝得體,你真敢帶著狗鏈剃著飛機頭去上班,領導就真敢讓你捲鋪蓋滾蛋。
然而,這些由暴力、頹廢、死亡和自我毀滅所帶來的魅惑卻仿若跗骨之蛆,從未遠去。
用電影舉例。如果你問浪君最偉大的電影是哪部,浪君也許會給你推薦《辛德勒的名單》啊、《肖申克的救贖》啊、《美麗人生》啊、《天堂電影院》啊之類的,但如果你換個問法:「最牛逼的電影是啥?」,浪君絕對會把《刑房》、《大逃殺》、《反基督者》等名字扔給你。你嫌片子老?沒關係,還有《八惡人》和新版的《瘋狂麥克斯》。
去年,浪君跑去798逛街,偶然在街邊小店裡看到一個工藝品,是用蛇和青蛙等動物骨骼拼成的龍骨,放在玻璃盒子里,一種力量死亡之美,一種秩序凋零之美,極其漂亮,當然價格也很漂亮,但是浪君毫不猶豫,刷卡買下。結果,老婆不喜歡,女兒不喜歡,連我的貓也不喜歡——總是鬼鬼祟祟地在旁邊轉悠,意圖對其發動偷襲,除而後快。沒辦法,浪君只好將其束之高閣,藏到她們誰都看不到的地方去。
浪君的情懷,沒人理解。
但是漸漸地,浪君想明白了,那條在浪君身上纏繞不去的暗黑之蛇,那個在浪君腦海里不時唱起誘惑之歌的塞壬,其實根本就是浪君的本性。很多時候,浪君把它們壓制下去、深埋起來,但是更多的時候,它會在浪君的靈魂深處嘶吼咆哮,並總是能找到機會地跳出來胡作非為一番,以告誡浪君千萬莫忘本心。
浪君沒辦法擺脫它,因為它植根於浪君的血液、原發自浪君的基因;浪君更沒必要擺脫它,因為它就是浪君的一部分,是一種比自我更加深沉的自我,是藏在浪君守護天使羽翼陰影中的撒旦,是浪君光鮮亮麗的表象在靈魂之鏡中的倒影。
這種倒影浪君有,你也有,大家都有。
我們的出生帶著母親的鮮血,基督教說這是原罪,儒家說這是「性本惡」。《荀子·性惡篇》中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天下本沒有什麼好人,有的只是傾慕神的恩澤而收起利爪的魔鬼,有的只是困於教化之力而掩藏了殺心的惡徒。浪君深以為然。
作為凡人,也許我們註定要背負著原罪或者本惡的人性在這空茫荒涼的人世間行走一生,但是我相信,當我們接近終點,接近光明之地那個永遠明亮的入口時,我們身後的腳印里也能開出善良的花來。
2016年4月22日於北京海淀
http://weixin.qq.com/r/qDo0LA3EK1BUrUlP92_6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惡…沒有經過教化的人只有獸性…你認為獸性是惡是善?
我們都知道人性論,人性本善人性本惡這一些。
這個問題自古以來便爭論不休,當然,最重要的兩個觀點便是「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其實還是有一些其他觀點的,比如人性不可知論,人性根本無所謂善惡。
在我國,人性本善的觀點最知名的支持者是孟老夫子。我個人並不太喜歡孟子,因為直觀來看,他像一個嚴肅刻板而且有本事讓你啞口無言的大家長。我更喜歡孔子,因為他非常親切,而且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似乎沒有他不會的。哦對了,他在耕田種菜上不是很厲害。
孔子有一句「性相近」,所以他承認存在人性。但究竟人性是善還是惡,老夫子沒有說。孟子將其闡述為「人性本善」,他還舉了一些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
《孟子·告子上》,孟子說:「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這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是水之性哉?其勢使則然也。」
我不喜歡孟子就在這個地方,因為我覺得自己一定辯不過他,並且我在直觀上覺得他讓我啞口無言的那套說辭與我本意不符。換言之,他能辯贏我,但不能辯服我。
孟子上面這段話的背景是,別人說人性無所謂善惡,就像水流在地上不分東南西北一樣。孟子言辭激烈地回道:水確實無所謂東西南北,但水無所謂上下嗎?這人性本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人生來沒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沒有不向下流動的。當然,如果你用力拍它,水也會飛濺起來超過你的額頭;如果你給它加壓,它甚至能流到山崗上去。但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不是的,這不過是外力使然。
這段辯論很有力,但它說服不了我。對方只不過用水做了個比喻而已,你把「水」這個比喻上的說辭駁斥得再完美,它也不能說明人性本善。即便你讓我啞口無言了。另外,我們現在也知道,水向下流是因為地球引力,如果把它放到太空中去,它可以隨便向什麼方向流動。但,這難道能成為我們反駁孟子證明人性不善的證據嗎?還是不能的。
所以說,孟子的這套說辭,我沒辦法從邏輯上接受。
孟子還用另一個方式講人性本善,他說,你看到有個很小的孩子在井邊玩,一時不慎差點掉進去。這時候,你內心有沒有一種衝動?一定會有的,無論善人惡人。這種衝突就是人性本善的證據。然而,你總是會覺得有那麼一點點不對勁。我認為,這種不對勁在於,這沒有控制變數,不知道這是先天原因還是後天原因。
另外,西方的亞當·斯密,《國富論》作者,經濟學祖師爺,也認為人性本善。他的證據是,人具有同情心與憐憫心,會為他人的不幸而感傷。
盧梭也認為人性本善,他說,人類在原始時代的時候,一無所有、愚昧無知、自由自在,但不會有任何欺壓,純潔、善良。因此人性天生擁有自由、理性和良心。這似乎更不靠譜。
我在前面談過康德,在那裡提了一句他認為人性本善,但這似乎是錯的。我又找了些關於康德的資料,他說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惡,兩方面都可能。我還沒有搞明白康德到底講了些什麼,所以請給我些時間。你自己查也可以。但在性善這個方面的論點我並沒有講錯,康德說人性善是因為人有理性。
其實上面所有性善的理論都可以用理性來解釋。你想跑去救孩子,是因為這樣才可能在危急時刻有人來救你。人類的同情心也不過是怕自己有一天流落那般境況。至於原始時代的事情,還是交給考古人類學家吧。
有個實驗,似乎可以證明人性本善。我是在維基百科上看到的,但維基給出的出處並非什麼論文,我有些懷疑其真實性。但實驗本身很值得一說。
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進化研究所研究了一群十八個月大的嬰兒,都剛剛會走。科學家們研究這群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如何協作,然後意外地發現,嬰兒們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具體表現在,研究員們用夾子掛毛巾,把書疊成堆,然後故意笨手笨腳地搞砸這些簡單的任務,在幾秒之內,實驗室內的24個嬰兒同時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
「根據研究錄像,一個裹著尿布的嬰兒會看看研究員的臉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夾子,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手腳並用地爬過來,抓過夾子,推到研究員腳邊。看起來急切地要把夾子遞給研究員。嬰兒都表現出同樣的熱誠,似乎非常願意幫助笨手笨腳的研究員。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研究員從來不主動要求嬰兒幫助他,也不說『謝謝』之類的話。因為如果做出感謝等表示,很容易改變研究的初衷,使嬰兒在幫助人的同時期望回報。所以整個研究中,嬰兒完全展現了真正的利他主義精神,助人而不圖回報。」
研究結論很有意思,這個實驗的負責人還提出了嬰兒利他主義的兩個必備條件:一,嬰兒大腦要發育出足夠的認知能力,可以判斷別人的真實意圖;二,嬰兒發展出「親社會性」,渴望融入社會。目前的研究證明,只有人類具有這種利他性。
不過這個實驗卻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對象同樣是嬰兒。他們把嬰兒與猩猩的幼崽做比較,發現只有人類的嬰兒會做交換。比方說,人類有兩個蘋果而猩猩有兩個香蕉,人類會拿出一個蘋果交換一隻香蕉,但猩猩不會。這同樣是嬰兒之間的行為。
如果把這兩個實驗對比著來看的話,我想,這或許證明的是,人類天生理性。如果一定要清楚地解釋的話,按康德的說法,這似乎還真是人性本善。
如果你問我持什麼意見的話,我還是說,我持不可知論。我要等人類研究完大腦之後再下結論,或者說接受那個結論。然而,我講過很多遍,我注重方法,性善性惡那一套我都不吃。對於「概率」來說,性善性惡都是一樣的,在總樣本上無足輕重。概率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從整體上看問題。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要先講清楚性惡論的。
http://weixin.qq.com/r/_0M0LP7EAaN_rbpP9xb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每天一篇,內容可能有趣吧……)善惡是人類自行定義的,世間本沒有善惡,因此本來也沒有人性本來是善還是惡。
善惡是一個主觀概念,因此也可以主觀的認為人性本來是善還是惡,無論認為是善還是惡,都已經是主觀判斷了。洒家保證這將是諸位看到的最好的回答,老夫傾力所作,必屬精品。
人性所謂的善惡更像是人維持最舒坦生存狀態帶上的假面,對群體中的個人來講是瓜分這個世界無奈的一種妥協,最終目的還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個利益不僅僅是物質利益,也包括精神層面等一切有利於維持人存在的利好,這個才是人的內在屬性。
自古以來,各路先賢常為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爭得四腳朝天,甚至不惜丟掉體面對異己毫不客氣地進行攻伐。其實善惡這類浸淫了道德這一主觀顏料的辭彙用來衡量人的屬性,本身就是一種搞笑,企圖用價值觀的提前代入來描述一個客觀存在,無論如何也稱不上高明。
人性所謂的善惡更像是人維持最舒坦生存狀態帶上的假面,對群體中的個人來講是瓜分這個世界無奈的一種妥協,最終目的還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個利益不僅僅是物質利益,也包括精神層面等一切有利於維持人存在的利好,這個才是人的內在屬性。
嘗試說說人為善和作惡為什麼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假面,以及善惡的本質是什麼以及性善論和性惡論存在的邏輯基礎。
首先,善的本質是一群人共享這個有限世界的一種相互克制的狀態,理論上來講,誰都巴不得這個世界是他一個人的,這意味著人有潛在的對第三方進行侵害的動機,但是個體的能量畢竟有限,當人人蠢蠢欲動張牙舞爪的時候,反而互相之間形成一種威懾,達到一種均衡。當這一克制狀態成為群體相互之間的一種默契,長久維持,有人誤以為是人的一種本性也就不足為奇。
說完善,接著說惡。所謂惡無非是人在謀求自身最大妥帖狀態下對第三方造成侵害,惡是人獲取利益所採取的手段表現出來的道德屬性,也就是人是無所謂惡的,惡是人們對人的行為的一種價值評判,而非內在屬性。人之所以為惡,是經過衡量收益大於成本的一種決策結果。
但用「惡」的手段去獲取利益成本是一定存在的,當個體的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只要你做不到在作惡的同時對可能對你作惡的個體做不到一次性消滅,你就會有所忌憚。即排除公權力的干涉,你能恣意妄為的同時意味著其他個體也能對你亂來,製造傷害甚至是毀滅。這無形中造成一種互相之間的恐懼,形成互相的威懾。罪惡感本質上是對可能遭受懲罰的一種恐懼,而非所謂良心譴責。
求生欲作為人的本能,而人這一生物又具備一定的智慧,顯然不會無止境進行互相殺伐,落個同歸於盡人類滅絕的境地。互相妥協,和平共處就會形成一種默契。大局面上,為了加固生存的互相妥協局面,平和的狀態就會被人披上公平正義的冠冕;同時局部的爭奪仍舊不能徹底消滅,人常給這股躁動扣上邪惡的帽子。
最近《三體》很火,洒家看了下三部梗概,想像力不過爾爾,但對大部分人來講,足夠刺激了。就算在我們這個星球本身,基於上述我揭露的事實,都能演繹出五彩斑斕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畫面。譬如,人們喜聞樂見的美國大片裡頭常見的超級英雄拯救世界,洒家要告訴你的是,那只是電影罷了,凡是具備超出群體能力太多的個體,首先反映就是幹掉所有的弱者或者奴役所有的弱者為其服務,實現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為弱者站台。(同樣有想像空間的就是國家種族之間的爭鬥,之所以有的落後種族沒有沒消滅殆盡,肯定不是人類有多高尚,只不過在弱勢種族在當奴隸的時候偷師學習,跟上了節奏最後翻身罷了)
這跟劉慈欣筆下的「黑暗森林法則」如出一轍,即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手,一旦發現對方的存在,下一個動作就是毀滅對方。只不過這裡是個體。(當個體掌握毀滅性能力又無法使自己在毀滅發生之時免於罹難,就會有世界毀滅的效果,譬如核武器的存在)
明白上述門道的意義有很多,起碼能夠避免很多的自以為是,同時腳踏實地從不同的角度體查人生,儘力折騰些好玩的事,而這一切我們都要感謝千千萬萬普羅大眾普遍的平庸。
而將來最終拯救這個世界的人一定是不斷冒死拷問世界邊界的那撥人,絕不是那懷揣滿腔正義光榮而不知其實質的糊塗蛋。
但就算拯救世界,從宇宙觀來看,也僅僅是一種狹隘的基於人類這一群體的自我利益的維護。之所以還要拉幫結派,大抵是因為一個人力量搞不定的,用金光燦燦的崇高信念團結一撥人才有指望。
然並卵,目前人類社會相匹配的觀念才是指導俗世人生的不二法門,so,洒家暗自思忖,有空一定要寫一部有點想像力的小說,給這個世界帶一些不一樣的色彩,亦是功德無量。當然,這是冠冕的說法,實則通過售賣想像力滿足自身自下而上所有的需求。而這客觀上,在人類的價值體系裡面,是正確乃至偉大的值得倡導的行為。
文/徐戈,勾搭加微信公眾號:daai1024,老徐有話說。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就不願意隨手幫別人一把呢?
※我們大半的中國人為何如此麻木?
※如果一個人和他的狗被困在山洞裡,沒有食物但是有水,在餓到極致的情況下,狗會吃掉它的主人嗎?
※情感糾葛愛胡思亂想的人在事業上還有機會獲得成功嗎?是會拖拉一輩子,一事無成?怎麼改變自己的這點劣根性?
※人到底有沒有前世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