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這種生物對各種各樣的符號會產生強烈的各種情感?
符號很多,喬布斯、iPhone、米開朗基羅畫的上帝創造亞當、五星紅旗、十字架、紅十字、日之丸、John Lennon 的頭像、喬丹的標誌、Hello Kitty、米老鼠、龍貓……為什麼只是看到這些符號,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這個問題是一個終極問題(或者母題),可以從各個角度像認知、圖形、文化等來思考探索。
如果緊扣「符號」這個詞,那麼與它對立的就是「真實(寫實)」,作為符號的喬布斯就像是大眾對其描繪的一幅輪廓肖像畫,作為真實的喬布斯對於絕大多人來說是不能接近的,Hello Kitty 的真實對應就是貓……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 Scott McCloud 的 ?Understanding Comics? 有清晰直白的解釋(第二章)。「符號」對於「真實」來說是一種通過簡化來形成擴增,通過簡化,在保留識別性以及代表性的同時,騰出更大的空間來容納更多的內容,尤其是來自觀者自我對其的補充和情感投射,所以漫畫比電影更有代入感,簡化的形式具有不可抵擋的吸引力,吸引人對其進行內容補充(就像很多的視錯覺一樣,一旦盯上就逃不掉)。符號的普適性(universality)在使其具有開放性的同時,讓人與人之間可以通過它來形成交流互通,也就是它成為平台,可以傳播可以教育,在此基礎上個人就可以填進更多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寫實的東西很難具有象徵性(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人們對於符號的反應,有潛意識層面的,比如嬰兒偏好橙色而非綠色的水果、對深色地面產生凹陷的畏懼感(見嬰兒心理學);再比如人們對於音樂的反應,即便不懂音樂,仍然能夠被其中的某些「符號」打動。
不過,更多情況下人們對符號的反應還是建立在文化環境的基礎上的。因為有聯想,符號由一個孤立的信息碎片成為通向更豐富信息的鏈接點。觀察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符號反應的不同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比如在中國,常常見到有人用中指作指示、指指點點,周圍的人泰然自若;再比如,美國人會很自然跪在你面前和你說話,被跪在面前的中國人反而可能有些不自在。這個問題中提出的「看到這些符號」,從傳播學角度來看是一個傳播過程。
符號即傳播中信息的外在形式和載體。雖然不是人類獨有,但人類依靠符號或者符號體系來傳遞信息(例如語言)。
在傳播的全部過程和環節中,意義就不止是符號本身的意義了,還包括:
- 傳播者的意義
- 受傳者的意義
- 情境意義
同樣,一個人針對符號產生的情緒反應也就不僅僅是來自符號本身,還有符號包含的所有意義。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只是看到符號就會有情緒反應。
部分參考自《傳播學教程》,作者郭慶光。
符號本身是指向其所指的能指,人類對因能指聯想到所指,因所指產生感情,並將感情施於能指。所謂睹物思人即是如此。
符號即意義,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1、符號是什麼,符號是人們對具體事務的抽象表達,是人更高級思維——抽象思維附著的中介。這些符號包括文字、圖案,或者是一個建築,一個音符,都只是用於表達人抽象思維和情感的介質。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何代表數量的1 ,就要用 一豎這個符號來表示呢?我曾經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1就要寫作1,而不是2這個符號呢。符號學的研究者、告訴我們,沒有道理,這是符號創建者一開始就規定下來的,大家都這麼做啊統一認識。這裡有了理解一套符號體系的法規。比如語言,你必須去專門學習它的發音寫法和背後的意義。必須死記硬背,沒有原因。這裡的符號代表的是人的一種理性的思維。正如物理學家看到牛頂第一定律公式,他聯想到的那樣,不摻雜太多感情,而是有很多理性的思維。
而還有符號,表達的是我們的情感。
比如,人們用「愛 」這個畫符表達人的一種複雜而獨特的體驗,看到愛這個字,每個人都會基於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去詮釋它,
比如看到天安門這個建築,人們會聯想到國家國旗、歷史變遷,這一系列歷史所賦予的符號的意義。
比如一條龍,所有的中國人,都會想到這是炎黃子孫的圖騰。這個符號的語境就是一個民族圖騰的象徵,所以作為中國人,大多數人會激動,為什麼會激動?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受著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教育,我們有理解它接受它認同他的背景語境
這些情感自然地和這個符號承載的背後一系列的東西聯繫起來了。
再比如國歌,或者老男孩,當我們聽到這些歌曲的時候,我們聯想到的是什麼?這其中都有一個文化背景。這些符號已經成為一種代表了某類文化意義的符號。
以上的分析表明,符號是兩種東西的合體,一是所指,就是符號,符號本身,文字、圖案、物體、聲音、甚至是一種觸感。具體的物理性質。二是能指,也就是這種符號所含有的意義。這種意義人基於某種背景賦予的,後來經過廣泛的認同、同感,這種符號就成了某種意義的代表。這使這種具有某種物理性質的東西具有文化含義。
所以我想說先有意義、語境,而後經過人為選擇、時代的塑造、歷史的積澱,大家一直認同代表這種意義語境的符號,才形成了符號的影響力。
現在商業社會,人們在購買東西的時候看重的是所指還是能指呢?所指就是商品本身,比如手機,能指是商品本身的代表的價值觀身份地位區別性,比如iphone 手機。
符號所含有的意義、語境,可以是激發人們某種情感的,這種情感可以是愛,也可以仇恨,比如法西斯的卍,日本軍旗和帽子,會讓你產生陰霾的恐懼和厭棄感。
符號 在人類系統里存在 意義是它們都是一種意義的代表。
2、符號的意義與人力的造神運動
喬布斯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劃時代的精神,這與喬布斯本人的影響力和他在全球的自我宣傳有關,他的個人傳奇能被賦予了時代意義 。
iPhone、米開朗基羅畫、上帝創造亞當、五星紅旗、十字架、紅十字、日之丸、John Lennon 的頭像、喬丹的標誌、Hello Kitty、米老鼠、龍貓
你可以觀察一下題主所說的這些,哪一個不是有人力參與而製造出的對時代有影響力,代表著某種意義的符號。
iPhone更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一種精神的符號象徵,設計者在外形、渠道、價位、營銷等多個方面把它定位包裝在彰顯用戶前衛、個性、自主、時尚、特享、高端的形象上。
剩下的每一種符號都是人力參與造神運動而使用它們成了一個時代、一種偉大的情感、一種成就、一種精神的象徵
所以這種符號學上的意義,被政治、商業用來控制人們的情感和思維,乃至行動
3、越是基於人類天性和本能的具有普世性的符號,越有感染力
以上符號,在背後藉助的是人怎麼樣的追求和情感?
這些東西涉及國家,童年,人間至善大愛,奮鬥,偉大,成功,青春、自我表達、自由、民主……
這些符號背後代表的東西其實是基於人類天性和本能的具有普世性的東西。
當你看到這種符號的時候,你懂的越多,經歷的與相關語境越多的東西,你的體驗就會越激烈而豐富
4、符號意義被解碼者根據自身體驗扭曲
符號被解讀的過程分為兩個,一個是編碼,一個是解碼。編碼即最初賦予符號意義的過程,比如愛,比如愛國,比如個性,原始定義是什麼,或者一致的定義是什麼?二是解碼過程,即運用和理解這個符號的人,怎麼理解這個符號的意義。
解碼的過程被賦予了濃重的個人色彩。
就如@ Hi-iD所說的「觀者自我對其的補充和情感投射」「吸引人對其進行內容補充(就像很多的視錯覺一樣」
我們在聽到這些名字的時候,激動程度不同,有的人會對之進行自我的添油加醋,神話,而有的人不感冒
因為你基於你自己現有的語言解碼系統對這個符號進行了個人化的解讀
所以當你愛iPhone的時候,表明你很看重自我表達,自我身份,你越是在意這些,你就越強烈地想擁有一個iphone
當你置於國旗下,你被置於愛國主義的語境下,這種感受在國外更強烈
當你看到紅十字會,你會油然而生一種大愛,但是可惜中國 紅會已經被郭美美之流玷污成腐敗污穢的符號象徵,她顛覆了世人對紅會意義的定義
可見,符號的象徵意義在不同人,不同情境下,是不同的,也不是不能改變的
毀神容造神難啊
…每個人都要像熱愛自己的羽毛那樣,熱愛自己的名譽
粗淺理解各種各樣的符號有可能有各種象徵性的意義,這種意義除了和個人經歷有關係之外,還和全人類有關係,來源於「集體無意識」。比如說人對蛇這個意象或者說有關的符號會感到恐懼或者有一種神秘感、被誘惑感。這都是共通的。又比如說母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意象。
對各種意象、各種符號、各種象徵的各種情感和聯繫作為一種古老的心靈結構不斷影響著每一個人。
通常來看,圖像、符號、(單個)文字,這三者從視覺上所能傳遞的包含具體語境的信息量是遞減的,而對特定信息的明確性則是遞增的,同時信息的抽象性也是遞增的。實際上我們會把非特異化的符號視為從圖像到文字的過渡地帶,就涉及到信息發出者對信息的壓縮和接受者的解碼。所以不妨將符號視作抽象化的圖景,它們被發明出來的目的就是要傳遞具體的語境和圖像。
實際上,符號就是原初的文字。而符號與文字分離,應該是文字開始有了限定的、可以脫離圖像的意義之後。而傳遞語境的功能仍然被符號的系統所保留。
如果說圖像是一幅照片,那麼符號就是一個特定格式的壓縮包,文字只是其中若干二進位編碼。人腦並非均一的,使用完全相同機器語言的的電腦;每個人的解壓工具,其實都是由其經歷、記憶和情感編寫而成的(經驗)。因此符號中的信息在接收並被解讀時一定會被扭曲。所謂被符號激起的情緒,是記憶在參與你解碼的過程時牽動了你的其他情感。
說到底,這是一種信息失真。而你被強化的情緒還會在記憶里留下烙印,影響到以後的解碼過程——這種烙印,我稱之為「賦予意義的過程」。可能是因為人會聯想吧,正如以前聯想的廣告詞:人類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麼樣?從一個符號會聯想到某人,某事,某經歷,所以便會產生情感?如果梁詠琪的《短髮》,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沒什麼,但對於我那是一段刻骨銘心記憶。。。
動物也有情感,我們再深究這個問題,就是有自我存在感的意識,都有情感,再往深,自我意識是什麼,生命是什麼,……
這個問題引入模因的概念感覺會更容易理解。
設:人的身心分別由無數的基因(gene)與模因(meme)組成。
符號也是模因的一部分
看到符號所產生的情感就是模因的表達
模因與基因類似,具有遺傳、變異與選擇性 ,可以複製傳播
推薦閱讀:
※如果地震了,只能帶三樣東西逃跑,你會選擇什麼?
※愛與恨在一念之間嗎,是不是愛得越深轉變的恨越深?
※女友上個月去相親然後定親,現在又覺得很愛我,我們該怎麼辦?
※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嗎?
※是否有錢家庭的孩子比較無欲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