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loser跟專業無關?
這是在微博上看見一個帖子的題目……意思大概就是,我們在報怨自己的專業是多麼多麼不合自己胃口,其實是自己太失敗了。我想問的就是,我們是不是學好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就成了winner了呢?
不知道能不能看清的圖片
謝邀@Sian Yi
雖然我一直玩單機知乎玩的蠻爽的,但還是要對別人邀請我表示榮幸。
至於你的問題,我想用"當基數足夠大時所有分布都是正態分布"來解答。
什麼意思呢,且聽我慢慢道來。網上現在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專業,其中雖然有一部分人當借口到這個問題依然值得我們關注=====高中生對大學的認識不足,尤其表現在對專業認知上,就我目前所知還是中國獨有。原因嗎,很好理解,現在這個時間點往前倒六年那時的思想還是以"考上大學終身不愁"為主,一心撲在高考誰有心思關注大學專業的事情。
好,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假設這麼一個人物甲,他不滿意目前專業想轉專業,誰能保證轉個專業以後那個專業就是他真命天子呢?這就是上面那句話的道理:永遠不要把自己放在少數派,除非你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
打個比方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如果預先假定自己是個天才那麼計劃肯定傾向於輕鬆或者多線操作,而到了具體實施的時候如果發現自己是個學渣那一切就撒有啦啦了。覺得自己轉專業就一定會好無疑就類似於上面假定自己是天才一樣把自己歸於正態分布的少數派(除非你充分了解自己)
就題主提到的兩個論點來看,第一個說那些轉專業的人其實都是自身的失敗歸咎於外部環境。這個顯然是不對的,正態分布也有尾端嗎。那麼大的大學生基數總有上錯花轎的。
而第二個,學好本專業就是winner嗎,這個我也可以告訴你不一定。雖然我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想好像好在想好才能做決定,但是你如果確定自己在本專業就是學不好的話(比如雖然我認為數學沒那麼難學但是確實有人中學被數學折磨到抑鬱你還讓人家上數學系這種情況)那還讓你糾結於學好本專業不是害你嗎。而我們之所以會說學好本專業就是winner是因為它能讓你學會一項能力:在外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靠毅力與一往無前的勇氣去達到目標。這就是這句話的底層邏輯,那麼我們在看看這項能力的描述凝視三秒鐘
一
二
三
好了,我相信你應該會發現這種能力不一定是要你一定要學好本專業,你可以在保證這門專業不掛科的情況下干其他事情,比如創業,比如實習,比如自學你喜歡的專業雖然肯定不如學這個專業的人但是至少讓你考研的時候有這個資格等等等等。
就我剛剛通覽一遍我的答案我覺得還有一些地方我沒講出來,但我不想改了,我這人語文不好,所以碰到這類問題同學問我的時候我都是一對一對話好長時間才能把問題說透,所以答案里顯然是寫不完的。
最後附上一個偶然碰上的naive小學弟和我之間的對話吧。
弟:學長我想轉專業。
我:你什麼專業?
弟:我現在是計算機的。
我:當初為什麼要選?
弟:感覺程序員操作的程序很酷啊。
我:那為什麼現在又不想學了?
弟:現在學的計算機導論感覺沒什麼用,浪費我時間(他計算機導論這門課非常差,期末還在抓word)
我:那你覺得什麼課才好?
弟:當然是那些編程啊,酷。
我:不好意思你下學期學物理,大二才開始學語言。
弟:啊?那我不幹了,果斷要轉啊。
我:你想轉什麼?
弟:財經學院吧。
我:直到我們學校財經學院有哪幾個專業嗎?
弟:。。。。。。
我:會計、金融、國貿、稅務、acca你選哪個?
弟:。。。金融吧
我:為什麼選金融?
弟:能賺錢吧。。。
我:知道金融從業者起薪多少嗎,程序員起薪多少嗎
弟:不知道誒。。。
我:金融從業者我了解不太詳細,估計六千撐死吧,程序員稱職的話起薪一萬三四。
弟:啊?這麼NB?那我還是干程序員吧。
我:程序員加班加點頭髮掉光知道嗎,沒時間加沒頭髮找女朋友知道嗎?
弟:不知道誒。。。
我:那你想幹什麼?
弟:。。。金融吧
我:那你知道金融大一上什麼專業課嗎?
弟:。。。不知道誒
我:管理學原理,比導論還沒勁。
弟:啊。。。那我還是干程序員吧。。。
我:可是人家也玩高大上軟體哦,SPSS、STATA。分析員還搞操控市場呢,單身男女看過吧,古天樂那樣的。
弟:。。。學長。。。
是不是loser其實根專業無關。很多人覺得那些成功人士一定是選擇了一個好專業,但其實那是表象。你看不到的,是那些人在背後付出了你從未付出過的努力。成功有成功者的理由,失敗有失敗者的借口。《醒醒吧!只努力了一個禮拜就想成功,你不覺得無恥嗎?》中說:無數的同學們,用的是至少兩年、三年的時間為求職做努力。而我們總是習慣抱佛腳一個禮拜就看到成效。本文來自The News Lens,原標題:別再抱佛腳!看美國學生如何用「一萬個小時」換來人生勝利組門票
在台灣的我,很習慣於花少少的時間,達到大大的功效。考試前我抱佛腳、找工作前把履歷趕一趕、比賽前最後一刻花個三天三夜集訓,然後,事情結束了,結果總是還不錯(考的也還不差,面試也自我感覺良好,比賽呢?反正評審口味不一,我也管不了。)於是我用這種心態繼續混日子,總覺得什麼東西只要靠我幾個禮拜,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努力,一定有成果。(在國內,相信99%的同學對此都習以為常了吧?)
很多學弟妹覺得:我已經花一個周末整整四十八小時的時間修改我的履歷了!為什麼還不夠好?我已經花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申請實習了,為什麼一點成效都沒有?我已經在接到面試通知時立馬開始準備,緊鑼密鼓的練習一個禮拜,為什麼程度還不夠?我這個考試已經念了兩個周末了,應該已經沒問題了吧!(相比較你們打醬油的4年,為了未來30年的成長,你才付出這麼丁點兒努力,你不覺得臉紅么?)
我們都以為,一個周末,一個禮拜,一個月,就夠了。但你知道嗎,這種付出的程度真的微不足道到了極點。(真的,讀了四年大學,竟然抱有這樣的想法,你不覺得這四年過得很無恥么?)
我到美國才發現,這裡的學生看待自己的時間的態度不一樣,在求職方面尤其明顯。他們的單位不是幾天、幾個禮拜、而是幾「年」。我看到無數個大二學生早早在開學前就把履歷寫好(是他們花了好幾個禮拜寫出來的第一版),規劃自己大二這學年需要做什麼研究、培養什麼面試技能(是的,面對大三下的招聘潮,大二上的他們已經開始準備了!)、大二暑假到大三上時已經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面試練習,並且開始針對大四畢業以後想進的公司,開始找資源,接觸學長姊。(看看我們的那些「天之嬌子」們大一、大二的時候到底在幹些什麼,難得不值得反思嗎?)
你有沒有發現,針對每一步,他們的時間單位很長,而不是像我們一樣,一個周末就覺得很了不起?這裡的學生真的很流行那個「一萬個小時法則」:意思是,如果你要擅長某件事物,你必須要付出至少一萬個小時。
再說一個我室友的例子。她來自中國,高中就來美念書,我見到她的時候,她offer拿不完:大到紐約高盛的投資銀行部門,小至LA極少數幾家菁英投資銀行,她全部都上,這些銀行還天天打電話給她,遊說她選擇他們公司。她英文呱呱叫,長得又漂亮身材又火辣,人緣極佳,朋友遍布世界各國。噢,成績還頂尖,是他們那屆四年來全A女王(數學雙財金系!這可不是混著玩的),閑暇之餘還跟教授做經濟研究,名字還被寫到paper上。外人看來,簡直是超級人生勝利組。
但是,讓我們拾起酸民的心態,看看人家怎麼努力的。面對課業她不馬虎,從大一開始她就每天複習預習,因為英文還不夠好,她經常花別人雙倍的時間寫作業。找工作她更是刻苦:她沒有一帆風順,相反的,在大三大四這兩年,她一點結果都沒有。儘管已經每天練習面試了、已經每天積極的聯繫學長姊了、已經把所有該準備的都準備了,含辛茹苦一年半載,大四那年她只拿到了一個不怎麼滿意的offer。於是她咬著牙,放棄那個工作機會,決定延畢一年繼續努力。她從頭開始找實習,繼續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走下去。半年以後的最後一刻,她終於拿到了一個頂尖投資銀行的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她積極表現,實習結束時,無數間投行都要她。
兩年來,她經歷了無數失敗與挫折,她跟我說,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她每天都躲到廁所哭。但是哭完還是得若無其事的繼續找工作、念書、寫paper,強迫自己微笑的面對下一個挑戰。為了找工作,她寄出了一千多封email(真的,她打開她的信箱算給我看過),打過幾百通電話,面試無數次。在這麼多努力的過程中,她拿到了五個頂尖的offer。你想想,兩年寒窗,她的成功機率是一千分之五!
而你還覺得面試練習一個禮拜就可以進入麥肯錫!
當然,你覺得我舉的例子太極端了。你覺得你身邊有很多人生勝利組,真的就是練習面試一個禮拜就拿到了年薪百萬的offer。你覺得很不公平,你覺得這是資源、體制、社會的問題。你覺得就是有很多人事物都對不起你。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人生勝利組的努力。他們是不是上課比你認真?當你在恍神想著等一下要吃什麼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已經專心的寫下筆記?當你不求甚解,上課用facebook的時候,他們是不是正努力的理解所學內容,在腦海里轉了好幾圈?他們是不是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而不是像你,只會嘴上說說?他們時不是平時就積极參与社團、做project,培養專業能力?當你努力一個月就想放棄,他們是不是還意志堅定的往前走?還有,他們是不是執行的時間多,抱怨的時間少?(如果自己得不到,就多想想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很多人都期待不勞而獲,這是最恥辱的人生觀!)
世界上真的沒有速成這件事。你所嫉妒的人生勝利組,他們一夜之間的成功,都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人生勝利組還有幾個共同特徵:他們願意捲起袖子去做、他們願意思考、他們不隨意妥協,他們不會努力兩個月以後就放棄、他們失敗時不會從此縮回自己的小確幸迴圈,而是哭完以後,繼續走。
我大陸同學的好幾個朋友考上了常春藤名校的PHD,他們從大二就開始跟教授做研究,為了三年後的申請做努力。我同班的安德魯,拿到了麥肯錫、BCG還有Bain的offer,他從大二開始練習個案面試到大四。同校的學弟妹在大二上就開始找實習,並且研讀投資銀行面試指南,為的是大三暑假可以進入top投資銀行的summer program。
無數的同學們,用的是至少兩年、三年的時間為求職做努力。而我們總是習慣抱佛腳一個禮拜就看到成效。
我們身邊,也有眾多自學寫程式、自學設計、上語言補習班、花時間培養各種技能的人。他們在你看youtube影片傻笑的時候,增進自己的能力。然後一萬、兩萬個小時過後,他們終於得到了收穫。而你就在那邊酸,說他們資源比較多,說他們爸媽比較有錢,說他們生來就比較聰明,學東西對他們來說就是輕而易舉。
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了,你跟人家的差別,就是那個該改掉的速成心態、就是那個懶惰的態度、就是那個逃避現實的習慣。引用一句學長曾跟我說的話:「大家都渴望的東西,如果你沒有壓倒性的能力與勝算,你只能用壓倒性的努力去爭取。」
大家都渴望的好工作、好薪水、好生活…是不可能有捷徑的。套一句我神人室友經常鼓勵我的話:「Fiona,I worked my ass off for two years! 如果你努力兩個月就拿到最好的offer,那我不就傻 逼了嗎?!」
所以,給自己一個功課:拋開「速成」思維,用一萬個小時,換來你想要的門票。(文/Fiona Lin)
-----------------------------------------------------分割線--------------------------------------------------------------------2015/01/28 22:25補充:回複評論中說做財務收入低的,以及做碼農兩三年收入就可以達到20-30W的。我不喜歡抬杠,我只講事實依據。
上面兩張圖,是財務經理和財務總監的招聘年薪。下面這張圖,是基於兩個網站的軟體開發工程師的薪水數據統計。
能夠達到20W標準的,不到20%比例。不得不承認,相對於其他職位來說,這個比例算是高的。我不得不說的是:任何職位都有薪水高低之分。那些高年薪的碼農,你要看到別人背後付出了多少,因為不是每一個碼農都能拿到這麼高。同時,在一個依然有上升空間的職位上(當然,收銀員這樣的就不要考慮了),你要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值20W,甚至100W。行業的薪水,只決定你的起點,但絕對決定不了你的終點。
基本扯淡。
選錯專業肯定不會毀一生,但是會毀好幾年。開頭的時候很難擺脫揮之不去的loser感。
被邀請答這麼辯證的問題啊~因為在忙轉專業的課程,還在帶原專業的TA,和準備原專業的碩士畢業事宜,時間不多,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比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選擇!
當年猶豫轉專業的時候,也和朋友探討過題中文章里的觀點,後來我覺得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我本人是從經濟學的角度考量這個問題:原專業化學對我而言是一個喪失興趣的專業,其投入產出比非常之小,值不值得我繼續將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進去?我多方打聽,結合自身興趣條件,覺得繼續讀化學phd的機會成本太大,而選擇的新專業和化學相關性不大,但是我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以及和老師的討論,還有今後的職業定位,我有信心新專業中,即使我不是winner,也不會是loser。即使轉專業不成功,我為了這些事情努力的付出過,我知道我對得起自己,也絕不會是loser。而對於quit化學,我自認為我雖然沒有一個phd的學歷,但是我是一次性通過了phd candidate的一系列考試和seminar的,從GPA和學術表現,以及後來能在考量中馬上找到美國公司的實習機會,這些知識能力和品質,我對自己不是loser這點還是有信心的。
最後,我想說,不要以轉專業與否來判斷loser還是winner,這種類似道德審判的東西來隨隨便便衡量一個人,是不夠尊重的。做你當下喜歡的事情,你覺得應該做的,努力也不後悔的,無論是堅持還是放棄,多年後你覺得不後悔,對得起自己和愛你的人就好。
祝大家都好運,若是匆忙之下答偏了,可以先摺疊,告訴我哪兒偏題了,我再補充修改,謝謝!
我覺得是和專業有關的,學的建築相關出來戲稱搬磚的,985學校,感覺出來第一年工資不會高過4000(省會城市但是不沿海)
然而!!一個普通二本學校畢業的學生,在學校內成績也就是普通好,學的動畫,三維方向,畢業後去了廣州,月薪2w,就是剛畢業那一兩年啊喂!!
然後還知道有個在遊戲設計混了些年頭的,30左右的人,月薪高達10w,真實數據,不要問我為啥因為我是他的窮親戚啊喂!
走二維要低些,廣州應該有8000以上,但是因為走二維,也多不了多少,不過那個人是家裡比較有錢(名下有3套房,家裡父母還有房,也有車,不過不記得什麼車了),自己去廣州打拚,然後也不是很有壓力,有壓力應該錢以後也能上萬吧。。不確定,專業不同
選擇永遠比努力重要。選擇可以決定你在哪個領域努力,努力只能使你永遠只能在這個領域達到某一高度罷了。
改變不了大環境(比如說國家),就改變小環境(比如說專業),改變不了小環境,就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的三觀)是最下乘的。
把成功分為三個等級:
1. 改變了大環境;
2. 改變了小環境;
3. 改變了自己。
所以,文中所述的成功也是最低級的成功,有機會當然要去爭取更高層次的成功。
當然,什麼也不去改變,只知道抱怨是純loser。
換句話說,對客觀原因低頭本來就是一種妥協,不得已而為之的。
(p.s. 改變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呵呵- -)沒有沒用的專業,只有自暴自棄的廢人。
這段話是不是雞湯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本科如果好好學好我的專業,我絕對是Winner!!!如果學不好,不就也說明了「只是笨而已——那是你大腦不能承受高強度的思維活動導致的生理疲倦。不是說你不學習了,換個專業你就會牛逼;更不是說你學習學不明白,混社會你就會屌。沒有,兩碼事。誰說你X不行你干Y就行?沒關係的事。你先天智力不足且後天毅力不夠,你就是修車你都比人家慢半拍,到了黑社會也是最先被砍死。」我現在清楚了,如果按我本科的狀態,就算學習我高中自認為感興趣的數學物理專業,我也就那樣
很多情況下一個命題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是正確的但是它的逆否命題卻常常不合理。 首先,學不好自己的專業某種程度上確實有點loser,當然我這裡的「好」並不是什麼超高的水平只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水準,至少是一份還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績單而不是滿是掛科。就我觀察很多人來說(當然我身邊都是學霸π_π),學不好的人常拿自己天生學不好╳╳東西為由而忽略了沒有在這一方面投入時間的事實,一個智力正常的人在某一方面投入一定的時間,不要說多高的專業水準 還可以的總是可以達到。盲目為自己的絲毫不努力找借口的這份懶惰才是成loser的主要原因,這樣的話,即使在一個很淺的層面的,他發現他喜歡某個方面,可是要知道,喜歡一件事情是很容易的,但你能從頭到尾保持對他的熱情並為之不斷努力太難,轉專業要捨棄原本的東西和已經花費的成本更大,很多人在開頭就會放棄,因此什麼都幹不成。
還有題主說的「是不是學好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就成了winner呢」
要是要嚴苛一點來說,winner是什麼呢,要是光把自己專業學好就可以是winner了怎麼可能那麼簡單
很多人逼著自己一直學習這個專業甚至念到了研究生 博士,大多時候是無奈( ̄. ̄)。畢業後也繼續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這個時候要把工作做好真的需要巨大的熱愛支撐,若非如此大多數人此時也只能爭得個二三流水平一直平庸。
當然我知道題主要的應該不是這麼摳字眼的回答,題主要表達的應該是「真正成功的人學什麼都不會學得太差幹什麼都難不倒他們」
你是否優秀和你佔有的社會資源並不成正比
邏輯有問題,不喜歡努力做到及格到70分是可以的。再往上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就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達到。不喜歡的東西花大量時間對著,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賺錢吃飯,有幾個人做得到?喜歡的東西都未必有人能花大量時間堅持。
讓人有動力的首先是興趣,再是有用。比如有的女生專業是調劑過去的,學化學。她不感興趣,也覺得對她個人來說沒有太大實用價值,就沒有動力去學好。她可以努力學校里的成績保持還可以,但是離學好專業距離還是很遠。按1萬小時理論,學好任何技能專業,1萬是起碼的。1萬小時不是吃飯睡覺,是認認真真提高自己水平。忍受厭煩,每天8小時也得4-5年,真不是每個人受得住。
再舉個例子,有的人可以一輩子對著討厭的人,有的人做不到。有的人能忍受家暴一輩子,有的人就做不到。這又說明什麼?不要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每一個人。每個人的選擇和內心的堅持不同。
因此,有的人忍受厭煩學好專業那是他們的本事,但是也不用指責別人怎麼連討厭的專業也學不好。
問題是光顧著討厭太懶惰,要好好找到喜歡合適的方向好好努力就是了。
以後這種心靈雞湯少看,這種轉發的雞湯太多了。
你能成為一個winner和你的專業有很大關係
可是你成為一個loser卻和你的專業毫無關係
關係大不大,看怎麼講
績點的話,你不喜歡沒事,刷個分嗎,不擅長就麻煩了,比如讓我去修體育系的課,我等著被退學吧
不喜歡,換專業,這個問題,看學校咋樣,對應專業咋樣,。
找工作,大大的有,看咋說,比如我電氣的,CS那些也搞得還行,去一些和電網相關的互聯網公司優勢就有一點點 但讓我演電影,我都得自己掂量一下 更何況拿著電氣的學位
比如我一個電氣的進機械的圈子還比較容易,但讓我去四大的圈子,我智障嗎?
錢的問題,廢話,你不喜歡的專業本來就拿不了幾個錢,那還想啥?
不喜歡CS的大有人在,但能搞定不喜歡的東西的又有幾個呢?多少人看個代碼就想死,那些個高新CS職位怎麼可能有他們的事情?
你們知道有一種叫做生產力的概念嗎?有一種極易獲得的生產工具嗎?
loser就是公主心丫鬟命王子病馬夫運 我們群里有大笑話 就是這人 @御柳玄 知乎人氣大V的人 看知乎答案也很有趣 結果 鬼咧 在知乎冒充高大上忽悠年輕妹子 在群里靠大腿謀求便利資源 裝得逼格很高 慫的還要靠沒見過面的網友出面給他擦屁股
其實本身而言專業和未來發展會存在一定矛盾之處,一方面招聘時單位會指定要xx專業相關的學生,但另一方面事實是現在大部分畢業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並不會完全從事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
前者的事實就是如此殘酷,因此一些學生會以「專業不好」為自己的屢屢受挫找借口,雙方的原因都有吧。但是如果一味的把所有事情都歸罪於專業那就未免太過激了,高情商的處事原則是任何專業都不會直接教的但任何單位都欣賞的素質,比起專業,大學提升自我的修行更重要,也更為長遠
是。
loser之所以是loser是因為即沒有一個好爹也沒有成為一個好爹的想法,做事沒有主觀想法,別人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學習上也只是天天混日子過,直到考試可能抄抄答案甚至交白卷。整天無所事事可能只是想著要泡妹子但苦於沒錢沒相貌陷入意淫之中。其次loser心態很差,例如打遊戲總是噴人,別人說他一句他就一直耿耿於懷,見人就吐槽渾身充滿負能量。做錯事總來都歸於外界因素,從來都不會自省其身。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把任何一件小事做好了,認真做了,都不會變成loser。推薦閱讀:
※富爸爸系列圖書的觀點和價值觀靠譜么?
※《少有人走的路》好在哪裡?
※這個社會中,有真才實學技術的人,是否總體不如「非常會來事」的萬金油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