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缺愛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一旦發現有人愛你,會無比作,還需要別人通過各種明的暗的方式來證明他愛你。
小時候缺愛當時的體驗:
「樹爺爺,你喜歡我嗎?」
「不喜歡。」
「……我想也是。謝謝您,再見。」
【認為不會有人z喜歡自己,哪怕是一棵樹】
小時候缺愛長大後的體驗:
「喂,xxx喜歡你啊。」
「……不要開這種玩笑。」
「是真的。」
「哦,他腦子有病才喜歡我。」
【不相信自己會被任何的人看重,不相信會有人喜歡內心瘡痍的自己】
「喂,你的作品獲獎了啊,真好。」
「你騙我吧?」
「沒有啊,真的。」
「評委眼睛瞎了才選我的作品。」
【不相信靠自己獲得的成績,極度自卑,不能正確的評價自己】
「我幫你帶了一份盒飯哦~趁熱吃~」
「天吶真的嗎?!謝謝謝謝!太感謝啦!我請你去星巴克肯德基吧?你想要什麼禮物啊?LV還是NIke啊?
「……」
【滴水之恩,噴泉相報】
「小A,這是你向我借的筆記~裡面有一到十單元的全部喲~重點都標得清清楚楚了呢~你隨意看啊~什麼時候還不著急~」
「恩,放那兒吧。」
「好噠~有什麼不懂的要問我哦~24小時在線~」
「嗯。」
【對別人的要求無條件滿足並容忍別人的無理取鬧,總是小心翼翼,想博取別人的喜歡,害怕別人的重話或者不高興】
「學姐?你在不在呀~」
「學姐~謝謝你給我當模特~攝影棚太冷了真的對不起 」
「學姐我們什麼時候一起吃個飯吧?我都沒有好好道謝呢~」
學姐為什麼不理我……一定是我的錯……學姐不高興了……我好失敗……
【過分敏感,認為一切錯誤是自己的】
最後說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如果真的在兒時缺愛的話,大概最壞的結果,會變成松子那樣的人。
自身是一個黑洞,瘋狂的索取著愛,也瘋狂的釋放著愛。最後愛釋放空了,自身也因為吸收了太多人世的醜陋悲涼絕望不堪,坍縮而死。永遠不會相信一個人是真的愛自己。
如果我沒有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好了。
如果我消失,你們大概會過得更好。
缺愛就是會把以前缺少的愛極其渴望在成年後的愛情中找回來。要很忠誠很專一很有安全感的愛。
我在談戀愛的時候,像個刺蝟,有時會用刻毒的語言去攻擊對方,如果他還是會回答我一句,仍然願意和我在一起,那我會收起尖刺,把我最柔軟的肚皮給他摸。【寫在前面】
1「我愛你/必先愛我自己/否則,我無法愛你/而你,亦當如此」——節選自《如果我愛你》。
2「人生,是一場修行。」一切的改變之道在於自己有一顆修行之心。
3必須要明白的一個問題:愛是一種感覺,還是一種能力?
下面進入主題:
【缺愛問題是心理學難題】缺愛這個問題確實是心理學界非常頭疼的問題,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問題近乎無解,也有諮詢師確實認為只有運氣非常好遇到一個非常好的愛情對象才可能治癒,但這比買彩票中大獎的概率大不了多少。
為了徹底分析清楚並解決這類問題,我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下面簡單說說。
【缺愛缺的是父母之愛】
這一點首先要明確,你缺的不是愛情,而是親情,是小時候父母對你愛的不夠,或者忽視太多,或者批評太多,或者帶有很多虐待成分導致的。
【缺愛會導致什麼】
缺愛會導致歸屬感缺失,安全感嚴重不足。會讓人要麼苦苦追尋有個依靠,對她稍微好點的人她會覺得是救星,但是不久以後發現並不能填補自己的心靈空虛,又很失望;要麼放棄對愛的追尋轉而過度追尋自身的安全感,比如對成功的過度渴望,對財富和權力的痴迷,害怕靜下來面對自己的內心,無法容忍自己的無所事事。缺愛者由於沒有歸屬感,對社會他人是缺乏信任的,與人相處也是交易關係的思維,缺乏情感互動,人際關係不理想。
對於有志青年,一生非常努力卻總在重要關頭掉鏈子的人,請注意:缺愛還會造成你的成就恐懼。對成功的追求可以轉移內心的痛苦,但是真的成功了之後,就沒有更好的目標來轉移內心裡愛的缺失造成的痛苦了。所以,每次即將成功時,你會非常緊張,害怕這一時刻到來。
【被愛包裹的控制】除了忽視、虐待、神經質會給孩子的親密關係造成強烈的不安全影響之外,還有一種叫做「共依存症」的現象,就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過度控制,造成孩子自我邊界不清晰,無自我控制能力。這種現象也常出現發生在伴侶關係中。
【愛情能夠給你帶來的是什麼】
這一點也是需要清楚的。缺愛缺的是父母給自己的無條件的付出、關注、包容、支持、信任、鼓勵,而愛情構成的三元素是友誼、激情、承諾,愛情是美好的,但愛情是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是平等的,並不能代替親情。
【缺愛者希望得到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缺愛的人希望得到的愛情,是對方無條件付出,對自己的任性、衝動(各種退行行為)非常包容,「一個非常溫柔的人」「一個對自己無微不至關心的人」「一個趕不走的情人」「一個能為自己付出一切的人」。這樣的完美愛人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影視劇里,但是很少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缺愛者的愛情模式】
1用控制欲和佔有慾來彌補缺愛心(男性喜歡),客觀上限制了對方自由
2用反覆考驗對方的方式來驗證對方對自己的真心不變(女性喜歡),客觀上打擊了對方的積極性
【缺愛者的愛情悲劇是二次打擊】
缺愛者的人生中會有很多的不舒服,比如容易誘發抑鬱症,容易焦慮,人際關係處不好,無法理解人情世故,等等。但是最慘烈的悲劇還是不斷重複的愛情悲劇,因為把對方當成救星的這種強烈希望一旦破滅,給心理造成的是嚴重的二次打擊。為什麼會希望破滅,因為期望太高了。愛情是平等的、自由的,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撫慰心靈,但不是為了治癒心靈而存在的。
【缺愛者的愛情悲劇時常上演】
本來對自己非常好的人不容易遇到,慈父或者慈母精神的愛人更是很難遇到,一般人對愛情的態度都是平等的,我為你付出你為我付出,真心換真心。
當然,我想說的倒不只是缺愛者很難碰到對自己非常好的人,而是即使碰到了對自己非常好的人,他也很難填補你所需要的那種情感。要他既做愛人又做家長,還要經受種種考驗,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真的很難做到。開始可能有非常美好的一段經歷,但是對他(她)而言是一種能量的快速消耗。結果不久兩個人都帶著美好的回憶和深深的疲憊而分開了。對缺愛者而言,如果自己不成長,對方再好,自己都不會滿足,生生把對方逼走。
還有種愛情悲劇:有些人對分離的恐懼,導致他(她)去追尋的對象本身就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人,比如已婚人士、父母一定會反對的人,之類的。這讓他(她)有一種奇妙的安全感:即我能預見到自己的戀愛失敗,所以找那種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反而可以敞開心扉去愛,到時候分手也是現實導致的,不至於那麼痛苦。
【結論:愛情可能拯救不了缺愛】
愛情很美好,缺愛靠治療。治好再來愛,生活更美好。
【結論之外:缺愛是會「遺傳」的】
缺愛者因為沒有足夠的愛,對子女也不知道如何付出足夠多的愛,這就導致子女也缺愛,子女長大後成了父母,又對他們的子女如此。這種輪迴,只有自身的成長才能打破。
常見一些父母,非常努力奮鬥,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非常高,看起來非常優秀,但是缺愛仍是自己難以面對的痛,與孩子也缺乏情感交流。他們為什麼無法忍受失敗、忍受平凡,因為他們害怕停下來與自己內心交流。
【寫在結尾】
有一個笑話,說一個男人去看醫生,說他很沮喪。
醫生說療法很簡單,「偉大的小丑帕格里亞齊來了,去看他的表演吧,那樣能讓你振作起來的」。
那男人突然大哭,「但是醫生」他說,「我就是帕格里亞齊。」
也許你讀的有些悲觀了。那麼看看另一篇吧,問題四萬四,辦法八萬八,辦法總是比問題多。
延伸閱讀:很多人肯定要問:解決之道是什麼?可以參看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616040/answer/48840660
————————————
來些科學理論依據:
實驗證明兒童早期依戀類型具有穩定性。MaryAinsworth和她的同事發展了一個著名的方法「陌生人情境」將幼兒和學步期兒童分為四類。
安全型兒童才在主要養育者在場時很樂意進行探索活動,會因出現陌生人而產生焦慮,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會感受到悲傷,當照顧者短暫離開後又回來時,兒童會迅速尋求和照顧者接觸,而重獲接觸便可以讓兒童安心。從兒童會重新開始探索和遊戲的角度來看,這種從過激的紊亂狀態中恢復是平穩和完全的。
焦慮迴避型 | 分開並不會使他們那麼焦慮,但當照看者返回時,不會自發地尋求親近,有些幼兒並不表現出照顧者和陌生人的偏愛。
焦慮抵抗型 | 當照顧者離開時傾向於高度煩惱,並且表現出比較少探索和遊戲,但重聚時不能很快平靜,表現出掙扎,僵硬,繼續哭鬧或生悶氣。照顧者的在場和安慰的嘗試並不能使他們安心,他們的焦慮和憤怒似乎干擾了他們通過親近獲得安慰。
這兩種不安全型呈現出過分防備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來處理情緒激動和矛盾,因為他們似乎不確定照顧者是否會承擔調整他們情緒激動的工作(Main Weston, 1981; Sroufe, 1990)。
紊亂困惑型 | 第四組幼兒則呈現出一系列不定向的行為反應,給人一種紊亂和不定向的印象(Main Solomon, 1990)。幼兒呈現出冷漠的,興奮的,不安的,即便是照料者在場都想從情境中逃離的願望,被稱為紊亂困惑型。
普遍認為依戀類型相關的行為基礎於兒童採用的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因為情緒調節主要通過兒童的主要養育者的幫助得以獲取,兒童的策略無疑就是照顧者對其行為的反射。
安全型兒童的行為 | 基礎於和同調的照顧者正向的互動,養育者很少過於情緒喚起,並且能夠幫助兒童從自發出現的紊亂的情緒反應中重新平靜下來。因此,他們能夠在應激狀態下保持整合,負性的情緒被幼兒當成是溝通的功能而不是危險(Grossman et al., 1986; Sroufe, 1979, 1996)。
相反,我們推測,由於照顧者的人際和社會的壓力以及對兒童的忽視,甚至怨恨,焦慮迴避型依戀兒童的情緒激動並沒有被照顧者平復。同樣地,如果兒童被過分侵入的養育方式過分激起,他們也會過於調整自己的情感,並從可能會激起其情緒的情景中逃離。
焦慮抵抗型兒童則調節不足,他們加強苦惱的表達可能是為了努力引起預期的照顧者回應。這些兒童對威脅的感受逾限很低,會變得過分專著於同照顧者保持接觸,但當接觸來臨時卻又顯得很挫折(Sroufe, 1996)。
普遍認為紊亂困惑型的照顧者既產生恐懼,又提供安慰,因此,依戀行為系統產生了強烈衝突的動機。並不奇怪,嚴重忽視,身體或性虐待經常和這種類型相伴隨(Cicchetti Beeghly, 1987; Main Hesse 1990)。
對陌生情景試驗中的兒童的跟進縱向研究:對青春期和年輕成人的AAI( 成人依戀訪談)研究戲劇性地呈現了依戀的穩定性(Georgeet al., 1985)。AAI詢問被試童年的依戀關係和對其現在的意義。這個實驗依據Main Goldwyn (1994)的評分系統打分,這個系統將個體分為安全自治型,不安全迴避型,不安全專著型,或由於喪失或創傷導致的未解決不定向型,分類根據他們對早期經驗的敘述的結構化的特性。(自治的個體清楚地評價依戀關係,把依戀關係看成是極其重要的,不安全的個體則不能很好地整合他們對這些經驗的記憶和經驗對他們的意義。迴避型的人否認和貶低早期的關係,專著型個體在他們現在和父母或其他人的關係里傾向於困惑,生氣和被動。兩個研究(Hamilton, 1994; Waters, et al., 1995)顯示幼兒和成人依戀類型分類68-75%的相關。這證明了依戀類型在整個生命期間的明顯的穩定性。用其他的成人依戀的測量方法也有相似的發現(Hazan Zeifman, 1994)。
有更多的證據顯示,依戀關係可能在困難和剝奪的跨代轉移上有重要作用。安全型個體的小孩和他們有安全依戀的是其他類型的3到4倍(van Ijzendoorn, 1995)。甚至,在兒童出生前就對父母依戀類型進行的評估的預測性研究中,結果也是如此 (Benoit Parker, 1994; Fonagy et al.,1991; Radojevic, 1992; Steele et al., 1996; Ward Carlson,1995) 。這些發現強調了養育質量在兒童依戀類型上的重要性。我們實驗室的這些發現說明:除了氣質,以及像經驗,社會支持,婚姻關係,精神病理,人格這些情景性因素,父母養育的依戀類型也有預測作用(Steele, Steele Fonagy,準備中)。至於說到依戀類型和人格障礙的聯繫,我們可以預期在幼兒安全感的決定因素和犯罪行為的長期預測因素有廣泛的重疊。
總感覺自己沒有後盾,自己一個人在生活
自我價值認定非常低。
長大了什麼事都有一種「我不配」的心理。
只要別人對我一點好,我就覺得特別感動因為「我不配」
遇到喜歡的人,拚命索愛,索不到,感覺「我不配」缺愛就是無法將寧缺勿濫貫徹入心。而且一直在尋找愛自己這個答案。一旦有人示好,就會貪婪的想要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注。而在成為戀人之後,容易不信任他人從而不斷的求證這個人究竟愛不愛你。然後,獨角戲開始。。。忽冷忽熱。。。敏感多疑。。。心累。。。
記得以前也關注過一個小時候缺愛的問題,結果回答都是什麼單親家庭,留守兒童什麼的。誠然,他們是缺愛的,但是,即使父母都在身邊也是有可能缺愛的。因為,父母不知道怎樣去愛孩子。
俗話說,三歲看老,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的幼兒園班主任在我的成績報告單上就指出了我的內向性格。五六歲的孩子,與人交往會有什麼心機呢?然而那時候的我就是如此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但是也有一兩個好朋友,但是親密程度肯定不及常人之間。時至今日,即將21周歲的我,還是有著揮之不去的內向性格。我自卑而又自負,渴望與人交流又不屑與人交流。更可怕的是,我從初中開始就意識到我對女生似乎沒有「性趣」,而對男生有,性幻想對象也是男生。
現在來說說我是如何缺愛的。從小我媽對我生活的安排可以說是井井有條的,但是這僅僅是物質上(並不是說我們家很有錢啊,只是小縣城裡的小康水平)。精神上關懷可以說微乎其微。而我爸也是個悶葫蘆,並不會在精神上給我關懷。而我從小也是奶奶帶大的,小時候也與奶奶更親密。從小到大,我的父母都沒有與我進行過一次面對面真誠的溝通,在他們的意識里,只要我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了,別的都是可有可無的。而我學習成績也還可以,當然和學霸不能比,也只是考上了西電而已。我沒有把我現在的種種都歸咎於我的父母,我知道我自己的原因也有,但是我想,如果我是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里,或許我就不會成為一個gay,即使是gay或許我會對我自己的身份比現在更加認同。
現在來說說小時候缺愛現在的具體表現吧。就是自卑而又自負,希望有一個人能全力愛自己,而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去正確的愛一個人。想愛而又害怕去愛。對於我來說,我很被動,非常內向,不善於與人溝通。假使有個人能夠關心呵護我就會非常感動,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關心。朋友呢,很少,因為我內向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經。總是考慮著別人眼中的自己,關注別人多於關注自己。精神上還是依賴於別人吧。有一種從眾心理,渴望做出改變而又害怕邁出第一步。有點完美主義。我知道這些表現有主觀也有客觀的原因,缺愛只是客觀的原因,更多的是自己主觀的原因。但是,想改變確是如此艱難。結合自身經驗及見聞,可能是這樣的:
缺愛—缺少肯定—自卑—自閉/孤僻渴望愛—敏感而易受傷害—敏感則不勇敢,易泄氣—傷害累積—更加畏縮—傷害更甚—痛恨自己的無能—「志存高遠」,對自己期望過高—期望屢不能實現(比如假期的學習計劃)—更加畏縮,甚至不再期望—迷茫、混沌
癥狀(不分先後):自大而自欺(然而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拖延症乃至逃避;因為逃避而生活在無意義之中,生活空虛故求充實,卻因逃避而無法在實質上做到充實,於是對某事成癮以擺脫無意義感(如刷知乎),卻因事後的覺察而倍加苦痛;行為誇張以求關注;祥林嫂式訴苦常態化;長期逃避造成生理層面上(暫時)失去面對的能力(健忘、不記得他人名字、路痴等);(極其)容易愛上別人;習得性無助想要一個擁抱都難
太過於期待愛情,以至於忘了自己。
缺著缺著也就不需要了。
有一次試著在家三天不講話,結果完全沒人注意到我
感覺自己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好孤獨,有那種自我可憐,感覺不值得被愛。 但是你又沒辦法自行了斷自己,因為你又被迫相信自己一定是想錯了,內心矛盾得可以。
自我懷疑 我這樣的人也會有人喜歡?
精神獨立 這個世界上只能靠自己。
害怕親密 我不需要知心的朋友。
拒絕感情 一切突如其來的殷勤都本能逃避。
然而,我依然是個善良而真誠的人,只是在觸及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會選擇沉默…
我覺得我就因為這樣才有這樣內向的性格。
我媽現在跟我說她最後悔小學把我丟給爺爺奶奶養,說我本來小的時候特別開朗,誰都能抱走,見誰都不怕生。而我爺爺本身就忠厚老實不善言談,所以我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可能就被這個環境感染了,也不怎麼陽光,也不怎麼外向了。
由於很少見爸爸媽媽,每次他們回來我都特高興,又害怕他們馬上又走了。所以每次走的時候我哭的稀里嘩啦的,而且一定要跑到陽台傷感地看著他們離去,然後那天晚上估計還得哭。所以現在有時候覺得挺對不起爺爺奶奶的,因為每次哭著說想媽媽的時候他們估計也不好受。
我爸一直是公交司機,所以相比我媽更沒時間陪我,我估計我成為gay也有這方面一些原因吧。
所以我覺得孩子一定還是得讓父母養著,天知道他會不會長大變成了gay。(誒,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gay是先天決定的,後天促進吧)
害怕,孤獨,自卑,
以至於長大後都是這樣的誠惶誠恐,害怕所有對你好的的人都是一時興起,害怕所有對你不好的人都是永遠這樣對你不好,也不懂到底什麼事恨,什麼是愛,暗戀一個人因為自卑和缺愛永遠都不敢表達,被所有人打擊,卻不敢和全世界背離,因為以後唯唯諾諾,才能使自己在一個另自己害怕,沒有安全感的環境里生存下去,
缺少太多的安全感,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後,都會把自己看看得很卑微,哪怕別人鼓勵或者誇獎的話,都會徘徊好久好久,
一種骨子裡的害怕和懦弱,這就是缺愛的表現。
以後再追加,還有好多好多呢?
無比的自卑,渴望被愛,又不敢接受,怕自己配不上,又怕別人的好只是惡作劇,自己付出又害怕別辜負,不敢輕易付出真心,可以確定自己的心,但是看不透別人的心,沒有安全感,戒心很強
推薦閱讀:
※怎樣跟從小極度缺乏母愛的男友相處?
※在家排行老二,最不受寵,長大後自卑,很缺乏安全感,我該怎麼辦?
※(心理諮詢)缺愛的人不停拋棄身邊的人怎麼辦?
※我喜歡了一個相識只有十一天的人,算缺愛嗎?
※為什麼有的人會「缺愛」?
TAG:缺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