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禍從口出的故事?
關於禍從口出的事件。
謝邀! 禍從口出,影響了大唐王朝的走向。
單說武則天到了晚年,有點怠慢朝政,心思全都放在了張易之張昌宗二人的身上。二張借得寵而飛揚跋扈,得意忘形。即便皇家李氏家族和武氏家族也都忍氣吞聲。
公元701年一天,三個少年人就在家中聚在了一起。這三個少年人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們就是李重潤、武延基與李仙蕙夫妻 。
李重潤是什麼人,那是唐中宗李顯的太子,也是武則天的孫子中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孫子。武延基可是武承嗣的兒子。如果武則天把皇位不傳給李家,而傳給了武家,那麼就是武承嗣可以繼承大統。武延基那可以繼承武承嗣「魏王」封號的人。所以,無論武則天將來把皇位傳到李家還是武家,李重潤和武延基可是皇嫡長孫,二人有一個可以成為將來的皇帝。李仙蕙就是唐中宗第七女。
武延基和李仙蕙雖然出身李武兩家,但是小夫妻的感情倒也很好。這三少年人,本來就是血統純正,絕對是大唐的將來的「潛力股」,自然對二張的囂張十分不滿。三個人關係不錯,也就自己家中發了幾句牢騷,說了說二張的壞話。沒想到,就是幾句怨懟之詞被二張的耳目打聽到了,報告給了二張。二張馬上到了武則天那裡加油添醋的訴苦,但是萬萬想不到的是武則天一聽,勃然大怒,立刻對自己內孫外孫下手了。
《新唐書》中說,三個孩子立刻都被召入宮中,武則天就下令將他們斃於杖下。《舊唐書》記載:武則天將三個孩子交給他們的父親李顯處置,為了保全其餘家人的性命,狠心一咬著牙齒,將兒子、女兒、女婿一起勒死,然後讓武則天的交差,武則天這才滿意。可憐李仙蕙死時候才17歲,李重潤和武延基也才二十多歲,禍從口出的幾句牢騷話就斷送了青青性命。
好了,故事似乎講完了,但是這樣講故事就容易造成讀者的知識碎片化。接下來,我說說這個故事後面的影響及其相關的歷史知識。
為什麼武則天會為二張親自幹掉自己的親孫子,而且是將來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孫子。怎麼說武則天也算是一個政治家,絕對會讓感情服從政治的需要。中國自古帝王很少為了區區的男寵或女寵而殘殺自己兒孫的。難道是武則天老糊塗了?當然不是。當時對二張的有微詞的人也不少,武則天則不處理,但對自己的親孫子說了幾句牢騷卻下毒手。這隻能怪這三個少年太不謹慎了。
一個女人把持江山真的太不容易,更有戒備之心。為了個人的統治,武則天可以把一切政治威脅除掉。想想武則天的二兒子李賢,就是著名的章懷太子,很有文韜武略,這讓武則天感到不安全了,正好李賢的男寵殺人了(又是一個同性戀),正好借這個罪名把李賢貶到巴州,最後逼其自殺。而李重潤和武延基那可是將來皇位的接班人呀,武則天年老了,最關心是後代對她的統治態度問題,自己的政治遺產是否繼承下去。可是這兩個年青人發牢騷,擺明就是對武則天的現在統治不滿意么?別人說幾句牢騷沒有關係,但是將來皇位繼承人也發牢騷,一旦等他們即位,還不徹底推翻自己的政治主張呀,否定自己。所以,趕緊殺之,以絕後患。表面上是為了二張,實則為了自己統治的將來的歷史評價問題。
這二人一死,李家和武家一下就心慌了。以前只是這兩家爭奪江山,現在武則天為了二張能把兩家的將來的皇位繼承人殺了,說不定二張真能成為第三家皇位爭奪者。所以,李武兩家大唐最有大政治勢力聯合起來,一同要對付二張。四年以後,於是發生了「神龍政變」,"五王"大臣與武李二家合力誅滅了二張,逼著武則天退位。大唐江山又回到李家的手裡。
唐中宗李顯登上皇位以後,並沒有對武家下手, 相反中宗這個皇帝竟然親自安排自己老婆韋後和武三思幽會,他當面侍候。韋皇后居然養了三個小白臉,李顯只能裝著看不見,這個綠帽子可是太綠了。為什麼一個皇帝這樣的窩囊,其實就是一個原因,「神龍政變」之所以這樣容易成功,沒有反對勢力,就是武家和李家聯合,武則天和二張成了孤家寡人,所以政變就輕而易舉了。這說明武家還很有勢力。
就算是自己的老婆和武三思不乾不淨,李顯又能怎麼樣。李顯一方勢力鬥不過自己老婆和武家兩方勢力的,只能自保,即便帶了綠帽子。到後來,武三思乾脆勸韋皇后幹掉李顯,自己當女皇。於是韋皇后、上官婉兒還有安樂公主(李顯與韋皇后女兒)結成團伙,毒殺李顯, 立李重茂為少帝,韋皇后臨朝執政,大有效法武則天的意思。
武則天四個兒子,老大李弘,老二李賢,都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遺傳政治基因,武則天當然要除掉。老三李顯,就是為了即便甘心自頂綠帽子,但是最後也被自己老婆和女兒毒死,真是窩囊透了。老四李旦也很窩囊,為了自保,猶如傀儡任人擺布。這哥兩能活下來,早就被武則天嚇破了膽,深得「王八」保命的哲學真諦。倒是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唐玄宗)卻雄才偉略,最後和太平公主發動政變,幹掉了韋皇后集團和武家。李家才重新獨攬大權。
前因後果交代完畢,武則天以後的左右政治局勢的力量演變大家就清楚。所以,三人被殺表面上是二張的原因,實則是武則天心中對將來繼承者的擔憂和不滿。對於武則天來講,只有權力才是保證自己一切的基礎,一旦誰威脅自己的政治統治,別說親兒子親孫子了,自己男寵又算什麼?武則天在二張之前那個愛的死去活來的男寵薛懷義下場如何?還不被殺了。
二張只不過替人受罪。二張也不是傻子,這一下就把李家和武家徹底得罪了。已年過七十的武則天還能活幾年,一旦武則天死了,還有他兩好日子過么?所以,為了自保也加緊培植自己勢力。但是不能不說武則天還真是一個政治家,總能把握各方面勢力的平衡,二張的黨羽多是文人,而朝廷大權卻在狄仁傑和張諫之等手裡,這為後來「神龍政變」打下基礎。二張還真的只在床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對國家大政方針的干預,史書卻很少見,最起碼在丞相任免上二張還是起不什麼作用。
歷史總要為統治者服務,武則天畢竟是正統皇帝,這是要肯定的,至於武則天的鍋誰來背,當然是靠出賣色相的二張兄弟了。即便不是二張,武則天發現自己兒孫一旦對自己不滿,也會找個借口殺掉的。對於武則天來說,誰都不重要,只有自己的統治最重要!誰都可以是棋子,真不愧是一個政治家!
當然對待歷史個人有個人看法,史書這東西畢竟是人寫的,總會有作者的自己的觀點和感情因素。就像cctv10百家講壇中,中央民族大學的蒙曼和陝師大的於賡哲在介紹這段歷史時,具體看法也不一致。學歷史的人最難得要自己的觀點,千萬不能機械的引用史料的照本宣科。
我今年過年時候,為了驗證自己的這個想法,特意開車去了一趟乾陵。九十年代初在大學學歷史,系裡組織學生去過一次,那時僅僅只是有課本知識,不像現在一樣,走遍了很多地方,也看過很多博物館和遺迹,能看懂很多東西了。
下面就介紹一下有關乾陵的墓葬知識和我的體會。
乾陵,就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陵,因位於西安的西北方向,屬於乾,故稱乾陵。
照片中小山就是二帝的合葬陵墓,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兩個皇帝的合葬墓。當然這個墓太隱蔽了,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才發現墓道口,所以一直沒有被盜。據說此墓有珍寶五百噸(也有說七百噸),因為史書記載唐高宗下葬時,武則天把全國的四分之一的財富陪葬。武則天死的時候,把宮的三分之一的珍寶陪葬。學界推測,中國著名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有可能就在乾陵裡面,因為唐太宗的昭陵裡面沒有發現。這乾陵寶貝真能和秦始皇陵有一拼。
乾陵區域包括十幾個陪葬墓,其中就有三個陪葬墓最隆重,這就是章懷太子墓(武則天二兒子李賢)的; 懿德太子墓(李重潤的);永泰公主墓(李仙蕙的)。這三個是被武則天逼死的,這三人屬於武則天的罪人,按唐代陪葬規則,不能當成陪葬墓(只有最親近的人和有功大臣),但是為什麼李顯把這三人的墓放於乾陵,顯然是為了給自己的哥哥和一雙兒女翻案,否定母親逼死自己孩子這件事。
下面這兩圖是永泰公主李仙蕙的墓。
這可是中國古代公主墓中唯一是按皇帝規格----「陵」 來建的。為什麼李顯把自己女兒墓成為帝王「陵」,寓意就是肯定公主的作用太大了,因為她的死而導致二張的失敗。從陵墓規格就可以看出來了。
順便介紹一下,在墓內壁畫中,這個婢女被學界稱為中國古代「第一美女」。
我特意看了永泰公主墓誌,上面有一句話「 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 」。這句話是說永泰公主是難產而死的,這和《舊唐書》《新唐書》的記載都不一樣。顯然當時李顯下葬女兒時候,還是掩蓋武則天的缺點,雖然把公主墓置於乾陵,只是自己的女兒翻案,但是對於母親的正統地位,及其武家勢力,也不得採取婉轉避諱的方法。李顯的心態在墓葬中一覽無遺。
下圖就是李賢的章懷太子墓。
下圖就是李重潤的懿德太子墓。
對比一下二墓的規格有什麼不同。雖然全都是按帝王規則建的「陵」,李重潤墓的規格明顯就比李賢的高。無論是墓道長度還是高度,能看出明顯的差異(長度是101米:73米)。
按道理來說,李賢可是真當太子的人,比李重潤這個皇長孫更接近帝王。按唐朝墓葬規格應該李賢更高,但為什麼李重潤墓葬規格更大呢?聰明的讀者,應該想明白了:在李顯的心中,如果李重潤不死,一定會成為帝王的。他比李賢更是名副其實的皇帝的「接班人」。兩個墓的規格一比,就可以看出李顯對母親的不滿,強調自己這一支皇權的正統性。
因為墓誌是給當時的人和後人看的,當然出於維護自己統治需要,要處理好與武家關係,墓誌不能表現出李顯的情緒。但是裡面墓葬的規格則是不寫在史書中的,也不是對外公布的,他也想不到以後這墓居然能被人挖開,所以,可以把自己對武家的不滿全部表示在墓中了。那個武家的嫡長孫---武延基(永泰公主的丈夫),連個墓現在也找不到。他對母親武則天和武家的心態更表現在無字碑上。
讓我們來看看武則天的無字碑。
這是碑的正面,還是有些字的,只不過以後各朝代的人寫的,字太小了,沒有照出來。照的不好,對不起大家了。
這是碑的側面,上面有兩條陰刻的龍的形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帝王碑上面開始有龍的形象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龍與帝王建築聯繫起來了。從這點可以看出,到了武則天時期,龍的地位才提高了。
再看看下圖武則天丈夫唐高宗李治的碑《 述聖記碑 》,這可是中國第一塊的帝王碑。更有研究價值。他的碑與武則天的不一樣,和後代碑也不太一樣。
可以說武則天開創以後中國的帝王陵的制度。
也就是武則天開始,中國帝王陵頭一次有了石獅子的形象,石獅子開始出現在中國皇家宮廷建築和墓葬之中。
也是在乾陵,第一次出現了司馬道兩邊立這些石像生。司馬道,就是通往陵墓中的那條主要道路,也是神道。這些石像生中有動物有人形,人形都叫「翁仲」。秦始皇底下的一個武將,對付匈奴的,被武則天拿過來鎮邪。
如果有機會可以去乾陵看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看多了對比多了,就感受到很多書中沒有的東西了。
說一段真實而尷尬的冷知識,也許會讓大家明白歷史研究的局限性。在乾陵有著名的61藩臣像,是武則天去世時61個國家特使前來參加葬禮。這些藩臣可全是真實的人物,有名字的。但是這石像居然沒有頭,有的只是半個身體。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石像的上部分去哪裡了?
於是,你去乾陵就可以聽見導遊各種的神奇的「傳說」。你上網搜索,可以找到學界的各種猜測和推論,最「可信」推論就是明代萬曆年間一場地震,這些石像的頭和上半身震掉了。
但是你去了要仔細研究那些裂縫,就會發現一些問題:不像自然破裂的。
其實八十年代歷史系學生去考察,當時管理人員還會說,這是在六十年代被小將們砸掉的。也有說法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砸掉的。
總之,乾陵對於研究唐朝歷史的人絕對是應該去的,它絕對是中國以後皇帝陵建築的鼻祖。說它天下第一陵不為過。如果墓葬陵寢看多了,歷史就活了,不僅僅只是書上的內容了。
關於乾陵墓葬科普先到這裡,以後專門介紹。話歸正題:李顯對武則天的態度完全體現無字碑上了。作為兒子,怎麼評價自己母親,如何評價母親把自己的江山搶走了,如何看待李唐與武周的關係問題,李唐宗室對武家奪天下滿意么?武周政權合法么?所以這個碑當時立起來,就沒法寫碑文。
這乾陵在歷朝歷代官方說法是唐高宗的陵墓。不像民間一提起來只說武則天,而忽略唐高宗。中國自古帝王陵可是「一陵一帝」。全世界也只有乾陵是兩個皇帝葬於一個陵。為什麼?李顯葬母親武則天尷尬呀。墓葬制度都是以尊者為主,皇后死了,可以先葬於陵中,一旦帝王死後,立刻封墓。絕對沒有皇后死在皇帝之後,再打開皇帝的陵寢入葬這一說。不讓皇后陪葬就不錯了。所以,李顯把武則天后葬乾陵之中,就不是以皇后名義陪葬的,只能是以皇帝之名。但是樹碑時還不能給予武則天「皇帝」之名。所以乾陵官方稱呼是唐高宗的陵,根本不說是武則天的陵,可是把武則天按皇帝規格下葬的,正好體現李顯在那個時代對武則天的評價,對武周政權的認可問題,對武家人態度問題,當時這樣模糊認識導致於乾陵墓葬很多與眾不同之處,正好表現了當時李顯對武周統治無所適從的尷尬。
也許您看完我寫的文章,再去乾陵參觀的時候,會對您有一點小小幫助。
總之一件歷史事情,對於當時人的心裡想法動機,別說現在人,恐怕就是當時的旁觀者也未必猜的透,所以,歷史只能接近真相。
講幾個娛樂圈的故事吧!
1、「我沒錢了就去中國」
2009年11月張娜拉錄製《強心臟》,她表示自己一沒錢就會去中國,網上很快就出現了張娜拉來中國是為圈錢的報道。引起了中國網友的憤怒,甚至有網友表示:張娜拉請滾出中國。
2、 「8年而已哦」
2003年7月12日一期《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吳宗憲:對日抗戰幾年 楊丞琳:11嗎
吳宗憲:你多打3年啊 楊丞琳:8年而已哦
3、政治敏感已經被和諧了 : ) /手動再見
2017年2月17 ————————300贊更新
1、是否是歷史? 過去的每分每秒都已成為歷史!
2、抗戰時間八年? 2017年1月11才正式更改為十四年抗戰!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歷史上有哪些裝逼被當場拆穿的事件? - 馬海蘭的回答 - 知乎 該回答已有2147贊同!
有哪些令人渾身發抖的故事? - 馬海蘭的回答 - 知乎 預警,此回答請謹慎點開!
歷史上有哪些不是很著名的英雄? - 馬海蘭的回答 - 知乎
有哪些第一眼就感到震撼的圖片? - 馬海蘭的回答 - 知乎
表弟初三學生,不想升高中,想去北大青鳥學IT,想請教各位大神? - 馬海蘭的回答 - 知乎
遠的不說,大帝今天這次「我不知道,是他們告訴我的」絕對是禍從口出了
(最近從國外來知乎國旅遊的人不少啊……,還是把評論裡面的簡單說明貼出來吧)
大帝:「我這次總統選舉得了306張選舉人票(實際304票),是自從里根以來最高的。」
記者:「奧巴馬當選的時候得了365張。」
大帝:「我說的是共和黨。」
記者:「老布希得了426張。請問當你提供的信息都是假的的時候,人民該如何相信你呢?」
大帝:「是他們告訴我的。我不知道,是他們告訴我的。」Sina Visitor System
1、宋太宗的時候有個和尚找趙光義,說求皇帝幫忙修一下天台國清寺,趙光義問我修寺有什麼好處,和尚說我無以為報,只好等寺成自焚以報(……)。行!於是趙光義派了個侍衛帶著和尚一起修廟去了,等修完了侍衛說來吧,寺修好了,柴火我也給你準備好了,快到碗里來吧。和尚痛哭流涕,死活不幹,說我得面見皇上和他謝恩再說……侍衛大怒,把和尚叉起來扔火堆里燒死了。《燕翼詒謀錄》
2、真宗的時候開科舉,有個叫錢易的考了個開封府第二。他覺得自己很棒棒應該是第一,總覺得這裡有黑幕,是有人打壓他,於是做了篇《朽索之馭六馬賦》來影射這事。當真宗一看錢易這德性——好,再降一名,擺明了就是黑你怎麼地吧!《宋史》
3、趙光義打完北漢非要打遼國,結果損兵折將。回到開封以後趙光義老大不開心,就不想論功行賞了。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說叔你這樣不對,打北漢的功勞還是要賞的。大怒之下趙光義說那你以後做了皇帝自己賞唄,被擠兌的趙德昭回家以後怎麼也想不開,就自殺了。《續資治通鑒長編》
4、寇準做人很囂張,他任宰相的時候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飯,寇準的鬍子被湯打濕了,當時副手丁謂很殷勤的過來幫他擦鬍子,寇準就斜著眼諷刺丁謂:你一個特么的朝廷大員給長官溜須還要臉么?這就是溜須的來歷。羞愧難當的丁謂懷恨在心,最後想方設法的攻擊寇準,最後導致寇準被貶到了廣東。
原圖出處:Sina Visitor System
《史記·項羽本紀》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曹無傷死於項王嘴賤賣隊友。。。
第一個當然要奉獻給畢老爺,畢福劍這就不細說了,大家都知道。
第二個要賞給「我爸是李剛」這位李公子。
——————————————————————
後面的是歷史人物
1 晁錯這位仁兄沒事想個削蕃出來,他提出了一個口號:「削之亦反,不削亦反」。然後因為吳國造反他主張把原來吳國的丞相,也就是袁盎宰了,袁盎慌了找漢景帝來了句「今計獨斬錯」,ok自己作死把自己的小命給作死做沒了
2 方孝儒:「便誅十族又能怎樣!」……然後真的誅十族
(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當眾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也頗為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弼成王來了。」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成祖暗壓怒火說:「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聲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
明成祖徹底絕望了,也橫下一條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這是原文。
3 高拱高閣老「十歲太子,何以治天下」,然後就被張居正馮保修修改改「十歲孩童,何以做太子」。最後大家都知道高兄被一腳踢出政治舞台。
4 還有司馬老弟╮(╯_╰)╭西漢時候,漢將李陵與匈奴戰鬥,兵敗被俘。漢武帝問該怎麼辦時候,司馬遷說:「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鞣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然後,司馬遷啥後果大家都知道了……
5 解縉解兄弟也是一個人才→_→朱高熾和朱高煦是兩兄弟,同時也是皇位競爭者。解縉投靠了朱高熾,肯定對朱高煦,也引來朱高煦的不滿。
當朱高熾在解縉的幫助下,成為太子後,朱高煦不服。朱高煦也有很強的政治勢力,隨著勢力的不斷發展,開始威脅到太子黨,而且行為也日漸猖獗。
解縉這時就開始犯傻了,他向朱棣打了朱高煦的小報告,說他猖獗,目中無太子。皇上必須立刻制止這種無禮、越禮行為!這就犯錯了,解縉只是大臣,姓解,膽敢來皇上面前議論皇家家事?解縉又不姓朱,朱高煦再怎樣也輪不到你來管教。
從此,解縉的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朱棣的信任。這還沒完,他還是那麼八卦那麼狂妄,以為自己玩弄政治遊戲於鼓掌之間。永樂五年,解縉被派往廣西當參議離開了朝廷。
還沒完!永樂九年,解縉因公事上京,這時他又犯傻,想進朝廷東山再起。此時皇上朱棣正遠征韃靼,解縉私自拜見太子,事前沒有請示,事後沒有報告。於是朱棣回來後,聽朱高煦這麼一說(呵呵),認定解縉結交太子,圖謀不軌之嫌疑,下令逮捕。
這下連小官都沒得做了,進了監獄,永樂十三年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
6《水滸》里的牛二死了就是因為他跟楊志說了一句「來呀,是好漢就砍我一刀呀!」1.
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後,國內就爆發了一場由自由分子領導的叛亂,他們要求俄國現代化,希望俄國的工業和國內建設必須趕上歐洲的其他國家。尼古拉一世殘忍地平定了這場叛亂,同時判處其中一名領袖李列耶夫死刑。
行刑的那一天,李列耶夫站在絞首台上,絞刑開始了,李列耶夫一陣掙扎之後繩索突然斷裂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當時,類似這樣的事件被當成是上天恩寵的徵兆,犯人通常會得到赦免。李列耶夫站起身後確信自己保住了腦袋,他向著人群大喊:「你們看,俄國的工業就是如此差勁,他們不懂得如何做好任何事,甚至連製造繩索也不會!」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宮殿報告絞刑失敗的消息,雖然懊惱於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尼古拉一世還是打算提筆簽署赦免令。
「事情發生之後,李列耶夫有沒有說什麼?」沙皇詢問信使。
「陛下,」信使回答,「他說俄國的工業如此差勁,他們甚至不懂得如何製造繩索。」
「這種情況下,」沙皇說,「讓我們來證明事實與之相反吧。」於是他撕毀赦免令。
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絞刑台。這一次繩索沒有斷。
2.
楊修。大家都知道,就不說了。
許攸。
話說許攸在官渡之戰只是離開袁紹投奔曹操,獻計奇襲烏巢,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但是功成之後狂妄無極……
卻說曹操統領眾將入冀州城,將入城門,許攸縱馬近前,以鞭指城門而呼操曰:「阿瞞,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門?」操大笑。眾將聞言,俱懷不平。
……
一日,許褚走馬入東門,正迎許攸,飲喚褚曰:「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褚怒曰:「吾等千主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汝安敢誇口!」攸罵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劍殺攸,提頭來見曹操,說「許攸如此無禮,某殺之矣。」操曰:「子遠與吾舊交,故相戲耳,何故殺之!」深責許褚,令厚葬許攸。《三國演義》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多好的一首詞,提醒大家,傷感的時候不要開趴體,不要發朋友圈。
晉孝武帝司馬曜
晉孝武帝司馬曜 ,是東晉王朝的第九位皇帝, 他繼位時才11歲,14歲時開始親政 並由著名的謝安進行輔政。司馬曜天資聰慧,頗有才幹,在位期間致力於東晉王朝的政治改革,打擊士族門閥,使從東晉開國以來一直處於士族門閥的輪流支配之下的皇權得到恢復和鞏固。在經濟上改革落後的稅收制度, 使國家經濟大有改觀,史載:「至於(太元)末年,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 軍事上,在謝安的輔佐下,成功擊敗了前秦苻堅的軍隊,贏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東晉王朝的國力在司馬曜時代得到了中興。
公元396年9月庚申日,司馬曜在宮內清暑殿中與寵愛的張貴人一起飲酒。他狂飲不止,並硬要張貴人再陪他對飲。張貴人已經酒足,難以再飲,極力辭謝。他面露慍色,開玩笑地說:「你今天如敢違抗君命,拒不陪飲,我可要定你的罪!」張貴人一時火起,恃寵起身頂撞說:「妾偏偏不飲,看陛下定我什麼罪!」司馬曜醉眼朦朧,起身冷笑一聲說:「你用不著嘴硬。你已經年近三十,應該廢黜了。我有的是年輕貌美的佳人,難道少了你一人就不成?」說到這裡,又大口嘔吐,噴得張貴人滿頭滿身都是。左右慌忙將他扶入卧室,讓他上床,昏睡過去。張貴人自從得寵以來,恃寵生驕,從來沒有受過如此訓斥、羞辱,她又嫉妒成性,平日最擔心司馬曜再寵愛別人,廢棄自己。這時,想到自己容貌將衰,司馬曜已經厭棄,一時又氣又恨,頓時起了殺心。她洗臉換衣後,召來心腹宮女,命令她謀害司馬曜。宮女不敢答應,她厲聲威嚇說要處死宮女,宮女只好偷偷溜進卧室,見司馬曜熟睡,就用被子蒙住他臉面,再搬來重物壓在他身上。他掙扎一番,終於被活活悶死。 《晉書·卷九》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散失,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晉書·卷十一》載「為張貴人所弒。」
上官儀,是上官婉兒的爺爺。麟德元年,皇后武則天引道士入宮,行厭勝之術,被宦官王伏勝告發。當時,唐高宗常被武則天壓制,對她已有不滿,意欲將她廢為庶人,便密召上官儀商議。上官儀道:「皇后專橫,海內失望,應廢黜以順人心。」高宗便命他起草廢后詔書。武則天得到消息,向高宗申訴辯解。高宗又不忍廢后,因怕武后怨怒,便道:「這都是上官儀教我的。」後來,上官儀被武則天誣陷處死,抄家。
所以說,遇到高宗這樣沒擔當的上級,忠誠之餘,還要格外謹慎保全自己。
小人物的真實經歷算嗎? 1950年代,一個上海年輕人被分配到北京的中醫界工作。老上海話中提問時雖有「多少」這個詞,但是人們平時隨口問話的時候卻往往不管數量多少,一概用「幾」。這個上海人剛到北京,普通話很差,本來可能禮儀方面就不太注重,對老北京人講究的禮數更是一竅不通。一天聊天時隨口問一位中醫界的老前輩:「你幾歲」?
老中醫大不悅:「我三歲」!
得罪了單位里資歷最老、說話最有份量的老前輩,這位上海老兄在這個單位越來越吃不開了。那個時候對工作分配、戶口等的控制遠比現在嚴格得多。你想調動工作,不說不可能也得說極難。不久之後,上海老兄苦悶之中報名去「支援大西北建設」,立刻獲准。。。。。。於是就在大西北過了一輩子。
想起高中時候。語文老師拖堂了,接近10分鐘。終於講完了,說了句去吃飯吧。然後一個同學說了句:吃雞巴吃,都啥時候了。。(不是故意說給老師聽的,只是抱怨)悲劇,老師聽到了,然後生氣的說,來,你吃那個東西給我看,你吃不吃。語文老師是個女的。該同學頓時面紅耳赤。結果整個高中這個老師就沒理過該同學,只要跟他有關的東西,一概跳過
-----割割
突然看見題目說是歷史上發生的事。離題了。
不想刪,姑且厚顏無恥的認為我的高中也算我的歷史階段吧。
語文老師是個好老師,對我很好,但是她平時的處事作風,有不少人討厭。
曹無傷看項羽是很無語的
楊修:老闆不喜歡聰明人啊……
賀若墩對自己的兒子破口大罵:早知道不刺血了,直接割了你的舌頭!
劉禹錫賞桃花,群臣:他罵我!——蘇軾:我怎麼不長教訓……
李煜說他很懷念故鄉,趙光義說不信~
劉伯溫心道我客氣一下而已,怎麼還要命呢……
清朝的文字獄呵呵噠~
戴季陶大喊「殺呀~殺了他們四個!」巡捕房:「涉嫌殺人,跟我們走一趟。」
還是新中國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我感覺局座再說兩年,美國中情局真得派人來了。
某年長江發大水,完成任務後總舵主去南方嘉獎鼓勵諸位堂主,因而把酒言歡。席間,某位堂主喝多了,就對總舵主說,全天下你最大,但是在我地盤,我最大。總舵主聽了就不高興,但還是解圍般說道,全天下都是一盤棋。事後,該堂堂主被貶為總舵的射精辦辦公室主任
我之前回答過一次 官場里,酒桌上有哪些規矩?
我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
一把心腸論濁清
「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誰敢殺我?」*3
牛二喝道:「你說我打你,便打殺直甚麼?」
行者道:「好師父,把與我穿戴了罷。」
賈瑞道:「也是合該我與嫂子有緣。我方才偷出了席,在這個清凈地方略散一散,不想就遇見嫂子也從這裡來。這不是有緣么?」
我:媽,舅舅給了紅包
推薦閱讀:
※古裝劇里服裝鮮艷的顏色是真的嗎,古代染料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嗎?
※在古代,陰曆的作用是什麼?
※如果崇禎登基後躺倒不幹任何事,明朝是否有救?
※劉邦、司馬炎和朱元璋重新構築的分封制有什麼異同?
※中國依靠什麼才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