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父母不和的家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成長環境,童年陰影


自卑、討好型人格以及恐婚。


9歲的時候,媽媽跟我說「如果我和你爸離婚了,你怎麼想?」我當時想都沒想說「終於離婚了,太好了!」
從那以後終於擺脫了壓抑陰霾的環境,走上了陽光樂觀的康庄大道!
真的不要說為了孩子我不能離婚,真的過不下去為了孩子還是別撐了趕緊離,一個壓抑的童年對孩子更不負責任!
現在我爸我媽都過的很開心很幸福,各自找到了各自喜歡的生活方式,他們都很開心我就一身負擔都沒有了,可以肆無忌憚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感觸很深


答案略長,文筆略亂,純屬自己發泄,見諒莫怪。我不僅生長在父母不和的家庭,還在很多不和的家庭里生活過。
我爸爸屬於城府較深的人,媽媽性格急躁,從小經常被問如果離婚的話跟誰,我都是回答誰都不跟,我自己一個人過,他們現在講起來就說我那時候就會和稀泥,其實那時候我是真這麼想的。
他們不和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我。他們工作的地方離家很遠,每次都在爭論誰不管這個家了,或者是還有什麼朋友願意照顧我一陣子。基本上從我懂事起他們彼此交流的時間裡十句有七句是在吵架,哪怕是在外面,總是以要不是為了孩子結束,然後大道朝天各走一邊,把我就那麼留在原地了……
父母不和,不可能不波及到孩子。不能犯一點錯誤,不能頂撞他們,不然就要挨打挨罵。記得最深的一次是我在一個對我很好的阿姨家寄宿,他們回來後我不肯跟他們回家,那個冷冰冰的家是真的一點不想回去。我爸爸就把我一腳踹到雪地里,拖著我的胳膊把我扔到了車上,回家後因為考試沒考好挨打,衣架打斷了兩根,並且打我的時候要我看著自己挨打,不準哭。
以前在別人家裡受了委屈會告訴他們,我爸爸就會問我一些類似於他們家做完飯擦不擦爐灶的問題,我沒有看見過,就說沒有,我爸爸就說他知道他們是擦的,說我撒謊,說他們對我不好肯定也是撒謊。還說在別人家不能給他們丟面子。考試考差了也說我給他們丟面子,在他們朋友面前不說話也是在給他們丟面子。後來這些都不跟他們說了,哪怕別人家不給我飯吃,他們的小孩犯了錯卻把我趕出去,用筷子打我的臉把鼻血打出來,都不會和他們說,反正在那些家裡最多也就住一年,就又要換新的寄宿家庭了。

有段時間受不了,抑鬱,每天都想死。那時候還在上小學,看電視里有人因為鉛中毒死了,就把鉛筆劈開吃鉛芯(所以說沒文化多可怕,死都死不了),後來才知道鉛芯是石墨……有一次過馬路的時候有輛車差點撞到我,旁邊的朋友一把把我抓了回去,以前和她說過家裡的一些事,她以為我是故意的,就告訴了她媽媽,她媽媽又去和我媽媽說,我媽媽就把我推到窗口,說你不是想死嗎你跳下去啊,在外面給我丟什麼人。後來有一次,真的就坐在窗口,考慮跳下去的話會不會死不掉。春天,雲大朵大朵的掛在天上,隨風慢慢的飄,風是暖洋洋的,伴著花香輕輕的吹著我的腳,當下突然就想開了。死多容易啊,但是我死了又能怎樣呢?我的父母會覺得我給他們丟了人,我的朋友會自責沒有阻攔我,刁難過我的人也不會因此感到愧疚,更是辜負了那麼舒服的天氣。
從那以後就再沒有想過自殺,難過的時候就去書店,或者到公園裡畫畫,盡量在學校待到很晚,在大人面前表現的安靜懂事。
現在終於離開了那個環境,在外面上學,除了偶爾在知乎上看到這種類型的問題之外很少會再回憶到過去。但過去的影響無處不在,比如無法和朋友太親密,更願意獨來獨往,極度厭惡爭吵,別人只要聲音大點語氣差點我要麼立刻走開要麼就不說話了。而我的父母大概是老了,不再似從前那麼刻薄,但他們每次和我有親密舉動,或者說一些想念的話就會讓我覺得無比的尷尬彆扭。
我堅決不同意父母會無條件的愛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他們本身關係不和。我有時候會想,應該出個政策,讓每一對夫妻想要要孩子的時候都要去學習怎樣與孩子相處,考試不通過的不要讓他們再去禍害孩子了。
以前回答這類問題都是匿名,但這次決定不匿了,這些過往造就了現在的我,磨難也好不堪也好,都是遲早要面對的。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謝謝你啊,我已經不難過了,願你也能找到內心的平靜??


在外面受委屈時,回到家更難過


高中的時候,同寢室的女孩子打電話給媽媽的時候,爸爸也會參與進來,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聊天。我從來沒有體會過,我都是給爸爸打電話或者給媽媽打電話。我有急事找我媽的時候,我媽沒接電話,我打給我爸,問他我媽在不在家,他說不知道,我說你去看一下啊,在的話請她接一下電話,他說他不要,讓我自己打給她,我說我打了,沒接,他說那就等一下再打,我說我有急事,你去看一下我媽在不在家,我爸直接把電話掛了。

有一次我蹲在垃圾桶旁削蘋果,同寢室的妹子說:「啊,我爸媽太過分了,居然又趁著我不在家,兩個人去看電影了」,我笑著說完下次讓他們補給你,低頭擦掉了眼淚。她說羨慕我高,長得好看,羨慕我可以不在乎成績,做一個特別的女生,我說著「哈哈哈,好害羞」,沒把那句「其實根本不用羨慕,你有我最羨慕的,我甚至願意用所有你說的這些來換的東西」說出口。

不是沒有抱怨過的,在他們推卸責任的時候,不想聽「為什麼你不去找你媽」,「為什麼不讓你爸干」,那些事,最後我就自己干。所以也還好了,大概以後不依賴誰我也能好好活下去,一個人也沒什麼關係。可是大概很少有人能想像,真的會有人看著路上那些拖著爸爸媽媽的手,走在爸爸媽媽中間仰頭對爸媽笑的小女孩出神。這樣的感覺,十多年了,我記事以來,從來沒有體會過。

你要問長期生活在父母不和的家庭里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那就是我打這段話的時候,非常平靜,我已經習慣如此了。不要安慰我。


我想說啊,跟我一樣的朋友們,大概,比任何人都更希望,以後的婚姻,是真的,因為愛情。
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跟自己一樣安全感匱乏的人,但又比任何人都不敢奢望這樣的婚姻吧。

子女的婚姻不一定重蹈父母的覆轍,只是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所形成的性格,其中不那麼好的部分,我只能用力去克服。

有人那麼跟我說:「很多東西,都是靠父母潛移默化的。你的父母沒有給你,你只能自己努力去學,可能永遠也學不會,但你得習慣跟這樣狀態的自己相處。」

其實我最近相處得還不錯*/ω\*)

哈哈哈哈哈哈,來補充一句,謝謝你們給我湊齊了「520」的贊數,這個數字太美好啦,不用再點贊啦~


「每天,我的母親在我面前抱怨父親的種種不是。而我的父親,又在我面前想方設法地貶低我的母親。

他們企圖拉攏我。

我很絕望。」

用絕望這個詞來形容非常貼切。但是是平靜沉默的絕望。明明知道這樣下去自己會很糟糕很難受,但是也對未來的改變不再有任何的希望。因為努力反抗過,但是沒作用,不被看見也不被重視。

「你說,我該跟你爸離婚嗎?」
- 求求你們,快點離吧,我不想在這樣的家庭中生長。

「哎,要不是為了孩子,我們可能早就離婚了。」
- 不要,快點離吧,不要為了我,我好討厭這樣,是不是我死了,你們就可以離了呢。

「都怪你,是不是你又想讓我跟你爸吵架?」
- …我的存在,是會引發你們不幸的嗎?

「你看她,沒大沒小,豬腦子一個。」
- 真是過分啊,我真的有那麼糟糕嗎…

「哼,重新領養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就好了吧。」
- 我消失的話會不會比較好?果然,我好差勁,我不配,但我不想被丟下啊…

「勉勉強強湊合著過就行吧,反正我們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沒什麼追求了。」
- 可是,我每天都好痛苦啊。

「我要跟你斷絕父女關係!」
-…在說這句話的這一瞬間,就已經斷掉了呢。我詛咒你下地獄,你為什麼不去死。

「她很懂事自覺啊,不用我操心。」
- 每當聽到這種話的時候只有無盡的悲涼。

「你們不要總是吵架!我受不了了!」
「…沒有吵架,沒有。」
- 什麼啊,到這個地步也要騙我嗎,明明就是吵架吧。


「以後要孝順父母啊,這是根本的,不能逆反父母啊,要聽話。」

「那麼,以後定期給你們一筆錢,我再離開,再也不回頭,好嗎?」
- 帶著絕望的表情說這句話。

「你明明什麼事也做不成,每次只是說得好聽,結果什麼都做不成!」
- 我知道啊…我知道啊…不要再說了,好想死好想死。

眼睛裡是無光的。


如果一個孩子很小,他發出一個信號,結果沒有他人的回應,他不僅會感到孤獨,甚至會覺得自己不存在了。

這個不存在的感覺是非常可怕的。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無回應之地就是絕境。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說:「沒有回應,就是黑暗;有回應,就有了光。」

不被回應時,人會感覺很孤獨,甚至會感到絕望,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妻子感受到丈夫冷暴力時非常痛苦的心理原因。我了解到有的妻子主動提出離婚,正是因為丈夫長期不和自己溝通,習慣在家裡製造冷暴力,實在忍無可忍之際,她提出了離婚。很多丈夫,這個時候還處在茫然不知所措中,覺得「日子過得不是挺好的嘛,你作什麼作?」他並不理解妻子為什麼要提離婚。

一個人找個伴侶過日子,並不是吃飽穿暖,衣食無憂就是好日子,而是有人與自己有「心跳反應」,所謂「琴瑟和諧,鸞鳳和鳴」。

高質量的關係,就是彼此回應,彼此鏡映的關係,我在你身上看見了我自己,你也在我身上看見了你自己,我們在一起,彼此陪伴,沒有那麼深的孤獨。

做到恰到好處地回應別人,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說不難是因為如果你小的時候被人恰當地回應過,比如你的媽媽或者爸爸,他們能夠準確而及時地回應你的需求,你自然就能夠學會恰當地回應他人的需要,對他人有同理和理解之心。

說難是因為如果你小時候缺乏被鏡映的體驗,真實的需要沒有被滿足,真實的自己沒有被接納,你會很匱乏,你可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學習如何發出自己真實的聲音,如何給出恰到好處的回應。

摘自:愛我,就給我恰到好處的回應

從小在被漠視和被批評譏諷的父母身邊艱難生活,長大後與人相處,總覺得別人有惡意或者有敵意。幾乎沒有關係很好的朋友,想拚命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又擔心不能提供他人需要的價值。倒是有很多熟人,各個領域的,喝酒有喝酒的酒友,吃飯有吃飯的飯友,健身有健身的玩伴,看似熱鬧非凡,大概也應該滿足了。

對生活很多時候的態度是沒關係,it"s okay,反正從來都沒有擁有過,如今能夠擁有我知是僥倖,知是痴夢,不得貪心,不敢奢求。不愛我的我不愛,不要我的我不要。有你快樂,沒你如何?你要走那就走吧,燈要熄那就熄吧,從來如此,你開心就好。從來如此。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我收起我這顆心,從此不再這般輕賤它。

幸福是一種資格,從小一點點積累的資格。而有些人,從出生就開始一點點失去這資格。

哪些瞬間讓你感受到父母對你的真實惡意?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歡迎關注我一本正經的公眾號:syficcnotes


我等你很久啦!


我讀初中的時候,父母經常吵架。這個年輕人啊,火氣旺,動不動就吵,孩子幼小是最受不了暴力場面的。

吵得還很大聲,街坊皆知,害得鄰居故意跑來勸架,人們擔心這對夫妻要發生什麼天大的事情,於是先把我救出來了——好像我父母吵架就真會傷自己孩子似的,搞得我很沒有面子。

父親吵架的時候, 舉止有溫和風,據我有限次數的非常規統計,他是一個可交之人。吵架時最能暴露一個人的秉性了,他一般動口不動手,嗓門雖然很大,但碗都捨不得摔;母親也捨不得摔,不過她有時候任性就會摔椅子——一般摔不壞……摔椅子表示她已經是極大的憤怒了,哎呀,這女人瘋起來真是沒法治了,我想父親的心裡一定是這樣想的,怎麼能摔東西呢,不是可以鬥嘴的嗎?!

他們平時的小打小鬧,倒是為我的青少年時期增添了不少樂趣,我看著這一出出不由我親自參演的家庭情景劇,有時候也會心一笑;當然,事態發展惡劣的情況下,我也會像導演一樣喊cut一樣,希望他們夫妻點到即止,勸他們做人要友善、都是一家人、要以和為貴……

但是某些強烈的意外,總是在不經易間發生。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到他們已經在打架了;我進家門一看,連碗都沒有摔!他們居然先干架了……打得還挺激烈!

我突然意識到,今早上忽略了某些細節,其實這個危機已經醞釀了一晚,我早就應該有所警惕的,尤其是我早上起來的時候,媽媽不願意給我做早飯了。她給我整額的早飯錢,我零錢沒有找給她就開溜了,她卻去也不生氣……那個時候我讓利益沖昏了頭腦,然而沒有意識到,其實家裡這兩個人已經積蓄了深深的矛盾,可能正在等待一個導火索,讓它爆發……

如果我能夠明察秋毫,那我就堅決呆在家裡,他們就不敢打架——他們還沒有在我面前打過架……我想我應該是他們的定心丸;

這件事情也讓我明白,媽媽的零花錢是一定要找的,她賺起來也不容易,有時候還要吵架!做人不能利欲熏心、不能得利就跑,不然危機就會來……

除此之外,我還想到,我應該阻止這場戰爭了,即便事態是我從未經歷的,我也面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

說來是急中生智,我摔了一隻碗!

他們忙於謾罵撕打,明顯沒有注意到我破壞了公物。

我又摔了一隻碗……他們還是吵得投入,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想到我的存在感是如此之低,於是我哭了,並且又摔了一隻碗!又一隻……

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收穫到了這兩個年輕人對我「青睞有加」的目光……他們開始分散火力攻擊我,指責青少年破壞公物不符合中學生守則其中某一條……我反駁:這不是在學校里!

他們啞然!

戰火逐漸熄滅……

俗話說的好,事不過三,在孩子面前打過三次架的父母就不是好父母,至今沒有打過第三回架,這意味著,他們還缺一回。

這一回,發生在我讀初三那年。

情景差不多相似,媽媽沒有給我過多的零花錢,據說那個時候我也有自己的小金庫了,所以零花錢並不是唯一開源收入;並且那天媽媽也給我做早飯了,一切表現得很正常,這讓我沒有發現一點硝煙來臨的痕迹。

這一次不怪我掉以輕心。

他們的矛盾起於中午,爆發於傍晚——又是我放學之後看到的,冥冥之中,我不覺得這兩次是巧合,很可能是上天安排,或者是他們有意的巧謀——選擇傍晚吵架,就能夠讓我看到,他們以為我就會去勸他們。他們因為矛盾上台,有可以因為被勸而下台,這看起來誰也不讓人誰,誰的理都在,因此他們都很有道理,也不會顯得哪一方敗陣——這既能顯擺了他們吵架的陣仗,又能在合適時期戛然而止,從而穩穩收穫了吵架的快感——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就不能讓他們得逞!

這一次。我眼睜睜看著他們吵,內心雖然為情節所觸動,甚至時有震顫,為不可預測的狀況而擔憂,但是我的外表目光冷漠而足夠冷峻,如果有一個旁人在觀察,一定看不出來我有去勸解的意圖;我一直無動於衷地看著……

漸漸我發現她們吵架也是體力活,偶爾的間隙也會稍做寂靜的停頓——這種停頓,一般來說,就是勸架最好時期,因為你此時插入,自身的傷害率可以降到最低……

那些假裝來勸架的鄰居礙於情面,他們終於蠢蠢欲動,去勸架了。

我的沉默不是無道理的,因為這一刻才是我的爆發。我的嗓門很大,我像一條瘋狗,充滿了能量!我目標清晰,我要對戰的是兩個人,人與人的惡性吵架中,用的不是說理邏輯,需要的是民間預言。雖然資質不高,但我還是掌握了某些核心語句:

1.你們吵啊!你們怎麼不吵啦?!繼續啊!!!

這裡用三個感嘆號,表示我火氣比他們還大!嗓門比他們還大,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的聲帶比較尖銳,因此聲音也比較刺耳,鄰居們都震撼了,這個少年的做法很奇怪,但也很英勇!!

2.你們走開,讓他們吵!!

我會把勸架的人這樣支開,其實我看的出來,如果那些偶爾見面的鄰居是真誠來勸架的,不可能因為本少年一聲恐嚇式建議就走開了……他們真的走開了,以此來看,鄰居們勸架的決心來的並不堅定。用一句殘酷社會的話說,那就是,別人的來勸你,只是因為他們覺得吵,他們並不是因為真的想管你的死活……

以上這兩句話產生的效用,已經能夠給他們營造再次相互攻詰的環境,只要他們想真打真想吵,除了警察,估計這裡沒有人能夠勸得動他們了。

因為在他們面前,有一個鐵石心腸的孩子,希望父母吵的越烈越好……

從這一次實踐結果來看,他們還真的不吵了,兩個年輕人之間憋有幾天不說話,我倒是挺實在,也不勸他們和好,他們做什麼我吃什麼,能吃多少吃多少,吃完我告訴他們:

如果你們不相互說話,我也不會再和你們講話。

我信守諾言,不偏袒任何一方,大概又沉默了兩三天,我發現他們開始搭話了,我也才解禁。

我那次的經驗總結是,如果父母吵,你就跟父母吵,把你變成他們的公敵;或者讓他們吵,繼續吵,讓他們明白,你不會勸架。

而這一切之所以有效的前提,可能就是因為他們愛他們的孩子;只是因為這些年輕人啊,矛盾容易激化,肝火旺盛,所以吵得一時興緻,暫時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這是我在他們身邊的時候的勸架方式,如果我離開呢?

高中的時候寄宿在學校里,我經常擔心這兩個年輕人又吵架……所以我經常打電話回家,當然,這些電話費理應由他們承擔——誰叫他們害我擔憂……

我所打的電話,我承認,這些電話的內容曾經多次傷害了這對家裡人的心,因為這句話總是能刺激他們回想起不堪的往事——這是他們得痛處。

無論打什麼電話,我的第一句是:

你們又吵架了?

即便是我心情好的時候,我也這樣說;即便是我知道他們關係正常的時候,這還是我的第一句話。

我想是因為這句話會引起他們的愧疚。

傻子都能感受到我給的暗示:你們的吵架曾經深深地傷害了我,留下來陰影,直到現在,你們吵,我就不能安心學習,你們總是令我牽掛你們,擔憂你們……

當然,效果達到就好,不然你總是提,對父母反倒成了另一種無聲的傷害。

我說了半個學期

他們沒有再吵過一次架……

好多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聽說他們夫妻之間再吵過架,我偶爾也會打電話去詢問,想要強化治療效果,你們最近有沒有吵架呀?他們說,好好的,沒事老吵架幹嘛,別擔心啊……


有段時間,父親經常喝酒,母親很擔憂,說他不聽勸。

我打了幾次電話,第一句是:

爸,你是不是又喝酒了?

好奇怪呀,他就真的漸漸不喝了……

ps.有人認為我回答偏題了,諷刺我的經歷上不了比慘排行榜——那我很遺憾過去在父母的爭吵中,不能擁有一個被父母遷怒暴虐的童年……對不起,我以為父母吵架就可以理解為題目所說的「父母不和」,原來在有些人眼中那已經是值得羨慕的家庭溫馨,原來有人認為「父母不合」就得是遷怒於子、摧毀孩子……真若如此,那就是我審題大意了。我認錯。我不慘,確實是我的不對——不過這還得怪我父母,是他們沒有精心的在不和之下狂熱地虐待我……


很容易察覺到別人細微的表情變化,小心翼翼的去附和別人。很敏感,極度沒有安全感,沒人知道其實我很害怕 很慌張恐懼戀愛和婚姻。


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如此多的悲慘與精彩。

一直認定,你今日所有的果均是過往某時因的體現。這是對於自身而言的。自身所有的行為都會在某時所帶來某個果。可那些不屬於你自身,卻紮實降臨在你頭上的呢?

如此家庭,便是一例。父母離婚,往往是二人不和。本是二人的事情,但其果,卻是降臨在了孩童的身上。而且往往,孩童所遭受的果,其苦難程度要比父母二人還高。

這個果又是某些其他你可能遭受苦難的因。比如因為父母離婚,你必須孤獨地生活著。作為一個小孩子,孤獨地生活意味著你沒有伴。於是你便成為了校園暴力的對象。你和別人不一樣,別人的家庭是完整的,所以別人可以站在同一條線上一起攻擊你。孩童是惡魔,一般大的同齡人怎麼能夠把如此多的暴力行為強加在你的頭上。而這些校園暴力讓你對於世界產生了畸形的認識,你的恨大於愛,你在活著的很多年裡意義在於報仇。這些經驗令你的心智一團糟。於是一環扣一環。到最後你會認定,所有你曾經遭受過的這種悲慘,都來源於這一層。甚至讓你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本質。為什麼,別人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但卻降臨在你的頭上。

你期盼能夠從外界獲得一個拯救。像當年莫名其妙降臨在你頭上的災難一般,你也期盼能夠天降祥瑞。將你從這個一環一環的痛苦之中拉出去。你所盼望的,無非就是有誰能夠來拯救你自己。

但事實上,只有在去尋找了之後才會明白。沒有其他人可以去拯救自己。你嘗試過,殘缺的親情,自己畸形的心智所帶來奇怪的友情和愛情。可能有些人這一輩子都沒有能夠獲得這個拯救。對於大多數有著如此經歷的人,他們永遠都覺得心中有一個無法填補的窟窿。即便能夠幸運到出現一個外人。可是那個人也沒有辦法來拯救你。

而且,往往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心理方面也並不是像整個社會大多數的認知一般。大部分人有著自己經過思考之後的一套認知與價值觀。比如對於組建一個家庭的恐懼。自己的父母,自己這輩子最親近的人,自己從小模仿的行為對象都無法處理好的關係。自己又憑什麼能夠有信心去處理得好。永遠都在求著別人愛自己。可永遠都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因為從來沒有人去教育過你。

但也變強大了。另類的心智也造就了另類的性格。另類的生活經驗一方面使得心智更加敏感,這來源於從小必須面對獨處而產生的思考。但對於苦難的接受程度也變得高了起來。從小就不合群,長大了也是這樣。於是能夠接受許多外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一個人的行為。雖然內心十分渴望能夠和別人相處在一起。但獨立才令自己真的感到舒適。

自私,並且自我。因為這個傷過不少人。可也意味著關注自己的生活更多。於是不斷去嘗試改變自我的生活。自我舒適會令人暫時不那麼痛苦。經歷過一些自己滿意並且認為精彩的事情

無比渴望愛,無比怕愛。活在巨大的自我糾結和矛盾中。但也意味著那些真正愛上的人,是真的衝破了心理的阻力特別愛的。

還有太多了。人生的感受怎能三言兩語就講得清楚。但有一點是固定的,永遠都在尋求一個內心的安寧,一份拯救。希望破滅過許多次。唯一能夠帶來些許安慰的,是投靠在藝術與文學的門下。嘗試著去從中感受一些東西。嘗試著去接觸那些有著同樣敏感心智的藝術家們,他們是如何來面臨這樣的生活的。感謝菲茨傑拉德,感謝毛姆,感謝加繆。是他們的文字,對一個人的人格進行了拯救。

開始接受並且嘗試去釋懷。最開始,是帶著面具去活著,偽裝著自己。之後,嘗試過寫日記,將所有的苦痛都寫在日記里。後來慢慢地寫在私密的博客上,發給最親近的好友看,期盼他們能夠理解。而現在,能夠寫出的基本是能夠直面並且釋懷的。

生活就是這樣子呀,都不好過,都很艱辛。這些東西恰好發生在了你身上。所以就扛著它好好活下去。無所謂高興與悲傷,僅僅是扛著它走下去。

可如果生命重來一次的話。斷然不會選擇這樣的生活。


寫了都沒人看的負能 可能是強答

今早我媽給我充了話費 收到簡訊提醒我愣了一會就收拾收拾去上學了 晚上回家的路上忽然想到----我應該怎麼回復她?
是說好的謝謝媽媽 還是發一句世上只有媽媽好?
我努力地思考一般情況下要怎麼處理這種似乎再平常不過的狀況 然後意識到自己好像有一個多月沒去看她了。

父母在我三年級的時候離婚 我跟了我爹 然後各自再婚 我母親兩年前又離婚 我有一個同母異父比我小十幾歲的弟弟 還有一個異父異母的弟弟 還有後媽。

從有記憶開始童年就塞滿了父母的爭吵 有次三口人好不容易安靜和平地看電視包餃子 我還能很清楚地回憶起母親當時在擀皮 父親在廚房剁餡 我最喜歡的白菜豬肉的 他端進客廳時走到一半站著就和我媽吵起來了 然後一整盆餡就反手扔到了牆上 一直到搬家那個印跡還在那。

他們所有的交流就只有爭吵 父親接我回家進門時他們會吵 吃飯時他們會吵 我寫作業時他們會吵 我幾乎沒有和母親一同入睡過 我的安眠曲就是隔著一扇門板的爭吵聲。

還有一次我父親吃晚飯時不小心把菜弄掉了一點而後他們就以小見大吵了起來 我一個人悄悄地吃完飯 聽著他們在離我不到五米的地方大吼大叫 砸碎了廚房的一扇玻璃門 母親抄起半塊碎玻璃割傷了父親的手臂 那條疤痕現在依舊在 時光也磨不平它。
父親沉默著一言不發地甩上大門時我一個人洗漱完畢縮在被子里用盡全力捂住耳朵安慰自己不用怕 不用怕。
然後一整個星期他都沒回來 母親把我氣哭我也只能偷偷打通他的電話聽著裡面的忙音哭著小聲問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後來他走的越來越勤 兩三天 一星期 一個月。
童年的記憶是斷片的 沒有糖果也沒有花裙子 細細碎碎毫無美感 所有家庭的溫暖之類也就只有家族節日聚會的自導自演而我卻依然為父母短暫的假裝的和平而快樂。
然後三年級我就轉學了 回老校拿學籍時朋友不解又不舍地看著我 我的心裡卻全是無動於衷又漠然的瓷白一片。
之後搬去姐姐家 住了兩個月大概離婚的事兒定了我又搬去了奶奶家 直到現在我依然感激我的爺爺奶奶 他們不是我的父母 卻給了我父母愛的平方 我之所以有能力去愛 去感知 去原諒 他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使是現在 父親和繼母從不小吵 一吵就要搞出個大新聞 半年之前深夜我一個人戴著耳機刷作業 繼母穿著睡衣衣冠不整地和父親廝打進了我的房間 我連眼皮都沒抬筆頭頓了頓又繼續寫了下去。

父母和繼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家裡的家底也是殷實的 可當他們lose control時 最終也只會採用暴力解決問題 我所慶幸的是他們雖然從未關心過我的心理建設 也沒有蓄意摧殘過它。

所以嘛 問感受的話 大致就是他們是爸爸媽媽父親母親 不是母上父上不是老爸老媽不是哥們閨蜜 不會有機會和父親打鬧 不會有機會和母親手挽著手如同姐妹般逛街 從不會對他們表露內心深處的感情亦或是交心。

對於他們的離婚我也是釋懷多於埋怨 整件事里誰都有錯 離了乾淨 有他們的前車之鑒在先我被培養成了一個外熱內冷的人 除了自己和摯愛之人 別人都是無物 我也很難對他人的付出表示感激因為總覺的自己被辜負了太多。

如果你問我從我父母的婚姻里學到了什麼 那就是永遠不要做一個和我母親一樣的女人 也永遠不要找同我父親一般的男人。


約莫六七歲的開始,長輩總是問我一個問題:要是爸爸媽媽離婚了,你要跟誰呀?
我至今都記得自己當時的回答:「我誰都不跟,你們給我一個大房子能夠自己住就好。」

這個世上的大部分人,是不能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是不需要父母的支持也能夠活得很好的,也並不能了解這些人是怎樣拼了命,咬著牙也要逃離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些時候看到他人的家庭和睦,一方面真心為他人感到幸福,另一方面然心戚戚矣。晃過神,笑笑也就罷了。


感受就是所有家人團聚的日子我都不開心,甚至是害怕,從來不期待過年,因為那將是一年中爭吵得最凶的時候,帶給我的只是無休止的恐懼、厭煩、麻木,嗯,最討厭過年了,平時我過得挺好。


飯桌上,經常拍桌摔碗喊離婚。
我和我哥就端著飯菜回房間吃,吃完出來收拾殘局,感慨家裡的碗筷又不多了。

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我媽就會指著我的鼻子罵「要不是因為你還在讀書,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你考這個成績對得起我?」
感覺自己是維繫這個家庭最後的紐帶,又是阻礙父母各自生活的累贅,又重要又多餘。

每次談戀愛都不會主動談婚論嫁,妹紙問起就顧左右而言他,覺得金婚銀婚不如不結婚,喜歡的話可以在一起啊,在一起舒服可以同居啊,為什麼要結婚呢?你愛我,我愛你,我們在一起,又何須他人的見證與法律的確認?


極度沒有安全感,敏感,自卑又自負,作為一個女生,怎麼也無法甜美可愛起來,對大家公認的萌物沒有任何感覺,比如萌娃啊,可愛的寵物啊~特別羨慕那些愛心爆棚的女生,內心缺愛~


認為自己不該出生。但又沒有勇氣離開


你不知道該如何拯救自己,但你決不會讓你的孩子重蹈覆轍。

渴望愛情渴望婚姻。而且有信心去經營好一個家庭。做一個賢妻良母。2333然而良人還未出現。


1、幼兒期,覺得自己的出生是個錯誤,因為自己的錯誤,導致他們不能離婚要勉強在一起。
2、少年時,急切的渴望長大渴望離開這個家,離開這個充滿戰爭的地方,急切的希望自己早點獨立逃離這裡。
3、青春期,不敢接受感情,不相信感情。以為爭吵是婚姻的常態,不相信有完美的愛情。
4、戀愛中,總不相信自己能獲得愛情,患得患失患喜患悲,沒有安全感,無端的猜忌各無休止的迷茫戀情的終點,像中了魔咒,戀情總是朝著自己恐懼的方向發展,雖然事後明白是自己作掉的,但是無法控制自己神經質。
5、婚後,時刻告誡自己。婚姻需要經營,不要過父母那種的日子,學習如何經營幸福。


父親強勢而裝逼,母親善良,軟弱的善良。
永遠都是父母是替你想,永遠都是這事讓別人怎麼看。
現在,焦慮,暴躁,抑鬱都拜這個家庭所賜。
有時候真想一走了之,但看著日漸老去的他們。又不忍心。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東西是年齡帶不走的?
為什麼常常感受到家庭的惡意的孩子 往往在學校也會受到欺負?
你的母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對你的今天有哪些影響?
為什麼成年人總是無法理解小孩子的想法?
什麼造就了現在的你?

TAG:成長 | 家庭 | 童年陰影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