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我承認我是個敏感的人,在意別人怎麼看我說的話,怎麼看我的行為,我的穿著,我的髮型,我的很多。。。我也想活的輕鬆些,這樣確實很累,但怎麼做啊?


你一定是有一定的抱負的,只是你覺得你現在展示的各方面與你想要展示的有不少差別。
比如獲得的獎項沒有那麼多,氣質沒有那麼好,成就沒那麼大之類的所以才會不自覺的在乎別人的想法。

你總是很在意他人想法的這種態度說明了你沒有在一個領域進行過深入的探索,或者說獨自深入的探索,凡是深入做好一件事的人,內心都會有一種頑強而健康的自信,帶著這種自信的心態不是說就不會關注別人的想法,而是自己能夠更好的把控自己的意識,使之左右逢源。

你的這種態度不是知識的問題,就好像沒有玩過蹦極,觀摩上半天也不會有那種感受,你沒有一些艱難拼搏的人生經歷很難讓自己的心靈真正受到觸動。人的心遠比理性腦要實證主義,很多時候只有受到了一些刺激才會改變,不會因為腦子裡的單純意識而改變,就像自己胳肢自己很難讓自己痒痒一樣.

很多人說現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那麼這個浮躁是什麼意思呢?
我以為,是說過分喜歡社交,盲目追求快節奏的的生活方式是浮躁的生活方式,以這種眼光看到的社會當然也是浮躁的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塊畫布展現在你眼前,我們可能很多基本手工和思維技巧需要求助,但是怎麼畫必須是自己心路的展示,必須是自己的使命。

雖說人都希望自己快速成長起來,但是有時候心急吃不著熱豆腐;雖說艱難困苦的環境能夠鍛煉一個人,但常常也能徹底折騰死一個人;雖說你不想過分關注別人的看法,但是常常也不能不認真關注別人的看法……說來說去都在文字上打轉了,好像走在莫比烏斯帶上,看上去是兩面走來走去又回來。

心路是走不完的,但是走在實在的探索之上的路就不一樣了,一步一步學學棋或者一道一道做做各種題目,路上的成就感才會真正讓你找到你自己。
然後盡人事聽天命吧,哈哈。


  • 我一直也是這樣的,有一定的自卑感、不自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點讓自己更自信起來。
  • 有知友@趙軼佳 說過,「Be yourself是最好的狀態,是生存最好的狀態。擰巴自己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多沒意思。 保有你自己,成為強大的個人,這永遠是對抗這個糟糕世界的最好方式。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83391
  • 喬布斯有句話:「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真的是很道理的
  • 放鬆點,其實很多時候,別人沒那麼關注你、在意你。

因為你不夠自信,缺乏安全感,所以才會需要在別人身上找自信,其實大多人都是這樣的吧,所以,沒關係


就一句話:討好所有人的下場是得罪所有人


  1. 其實別人也一樣會在意你對他的看法,只是你不知道。
  2. 別人的看法大部分時候是錯的,或者不全面的。因為他們看到的永遠只是你的某一面。
  3. 當你發現你其實可以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左右別人對你的看法的時候,你也就不會那麼在意了。

節選自wikiHow: 如何不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4種方法)

你不可能始終讓所有人都滿意,這樣太累了。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幫他一把是一回事;但當所有人的意願和要求把你團團包圍,讓你沒時間留給自己的話,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你需要徹底結束這種生活,而且事不宜遲。重新認識到你的個人價值,不要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請你參考下面的建議來做吧。

方法 1: 學會欣賞自己

1
肯定自己的價值。心理學研究證明,只要一個幾分鐘的簡單練習,就可以讓你更關心自己,更能欣賞自己獨特的能力,而且效果很顯著:

  • 列一個表。寫下你有什麼不同的興趣。現在不用寫得很具體,就是你生活中的一些大致的領域就可以。
    • 一個典型的例子包括「信仰、家庭、學校好友、工作好友、戀愛對象、藝術能力、音樂能力、學業表現、運動能力」。
    • 根據大致的劃分進行分類。
  • 發現自己值得驕傲的地方。從列表中選出你比較擅長的一類。比如,你可能相信自己是(可能成為)一個很棒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也可以是在學校里你非常在行的一件事。從這個表裡想到的都可以。
  • 寫下來。把你選出的這一類寫在另一張紙上,再花幾分鐘寫下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次經歷,為什麼印象深刻。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一個很夠義氣的朋友,就寫一次你怎麼幫助別人的經歷。如果你一直熱愛彈吉他,就寫一次你技驚四座的演出經歷。

2
自我集中。這不僅是個一次性的步驟,更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能讓你持續獲益。「自我集中」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什麼呢?如果你問不同的人,可能會得到略有不同的結果,但大體來說,就是重新安排你生活中每件事的優先順序,使其更符合你的個人信念。請試試下面的技巧:

  • 冥想也許是最常用的辦法了,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你只要在一個地方站著或舒服地坐著,沒有干擾,集中精神清理思緒即可。
    • 有些人習慣關注內在思緒,而有些人喜歡關注外部世界。
    • 無論用什麼方式,讓自己在一種精神狀態中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活,不再混亂,也沒有壓力。
  • 「視覺化」通常是和冥想相輔相成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時間這麼做。視覺化是利用意象來引導你的思想。
    • 靈性經常可以引導視覺化,人們可以想像天使把自己的靈魂從身體中提了出來,或者長出樹根來成為地球的一部分。
    • 其他常用的意象還有在宇宙中漂浮,或者通過一扇大門穿越時空。你想怎麼想就怎麼想。
    • 清理一下思緒,設想一個情節,讓你的心平靜自由,沒有害羞感,以後需要想像的時候就可以隨時用這個情節。當你覺得頭大的時候,讓這個意象成為你的好朋友,成為你心靈的安全港。

3
記下你的成就。做一個小日誌,每天晚上睡覺前寫下當天的每件事,包括冥想。

  • 寫下所有事。甚至是很平常的事,像「去學校」和「洗碗」也要寫進去——任何你想寫的都可以寫,怎麼寫都行。
  • 以自己為驕傲。當你做了什麼讓自己特別驕傲的事情,比如通過一門考試,或完成了一個項目,就要毫不猶豫地寫進日記里,要用特別的字眼來表達你是多麼的驕傲。
  • 依靠你寫的文字來進步。日記只能自己看,在一周的最後看一遍。這是在提醒你自己每天做過的事情,以此讓自己進步,也是向自己證明,你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一樣值得聆聽。

4
練習說不。既然你是在肯定自己和培養自己,那現在就是把良好的感覺變為行動的時候了。

  • 要有禮貌,也要堅決。下次別人讓你做什麼你不想做的事情,要有禮貌地拒絕。
  • 享受結果。你會很驚訝又很高興地發現,當你禮貌地堅持自己時,人們會尊重你的選擇,不再要求你什麼了。
  • 不要努力找借口。拒絕不需要什麼理由。有禮貌地拒絕就好了,不願做就是不想做,很簡單,沒問題。
    • 唯一的例外是不能逃避自己的責任(比如,不去做工作中的分內事)。
  • 很自然地解釋。如果你真有由於某種原因而不願做什麼事情,就要當場解釋一下。向人澄清你的思考過程沒什麼不好的。只要記得你不欠任何人的,沒什麼理所當然的事情。

5
以全新態度對待整個生活。你會重新發現自己值得驕傲的事情,減少別人對你的影響,找時間記錄自己的成就,每天關注自己,學會拒絕,這樣不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你已經準備好了做真實的自己,也知道怎樣對待身邊的人。

  • 體現出你的全新自我。儘可能從你的人格出發,心煩的時候就花時間解決問題,以你的真實自我示人,而不是做一些事情來讓周圍的人滿意。
  • 用知識武裝自己。請讀下面的子章節,其中有一些建議能幫你面對不同的社會環境。

方法 2: 面對同事的建議

繼續閱讀:4種方法來不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首先,關注他人的評價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現象。
很多人會發現,相比讚美,自己更注重別人的批評,一個人可能不記得另一個人說過的好話,卻會永遠記得他人隨意的批評。
這可能是人類進化而來的一種心理機制,他人的負面評價會讓我們感覺自己被社會被群體排斥,讓我們覺得自己失去社會支持,那些能夠注意到自己被群體排斥然後糾正個人行為的人類祖先生存率無疑要高一些。從而我們每個人都繼承了這種心理機制。
雖然說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現象,但由於過份關注而影響了正常生活,無疑是不健康的。
題主沒有說自己的年紀,一個人在人群里一般都會覺得有人在注意自己,而青少年會過份關注自己,每換件衣服換個髮型,都會覺得朋友會特別注意這種變化,其實這是把過度的自我關注投射到他人身上。
社會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大學生被試換件新衣服新髮型坐到同學中間,然後讓被試估計自己的變化會被多少人注意到,結果被試估計的人數遠超過心理學家調查統計到的實際注意到其變化的人數。
也就是說,其實沒有多少注意到你。
如果你是因為覺得大家都在關注你從而你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就不必擔心了。
而且,當你這樣在意他人的評價的時候,其實他人也同樣在意你的評價,所以大家其實都在關注自己,而無暇關注他人,並且把自我關注投射到人身上。
其實我們大家都一樣。
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衣服太丑髮型太差——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吧。
在熟悉的人中間,近因效應佔據主要位置,即便你過去很差勁,但現在做得很好,大家還是很喜歡你的,讚美你浪子回頭,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如果你真的被人批評,你不妨對他她說,我覺得你說得挺好的,但你還沒有說完,你接著說。
當他說了你,你繼續說:還有呢?你接著說。
——重複同樣的問題,直到他無話可說。
竊以為,對於他人非常主觀的批評,這樣無視最好,最有風度,因為這樣會讓他人陷入吹毛求疵的無禮之境。


心態問題。
其實你應該明白,在這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總是有很多不同的聲音的。
當身邊的人的價值觀與你不一樣時,本能地會說下你這不好,那不行的。
多正常的事。
平常心對待,尊重自己的價值觀,做你自己真實的樣子,別被別人的價值觀而影響了你自己的價值觀。(前提是你自己的價值觀並沒有什麼不可取的)


「如果你為別人的看法而活,那你已經死了。」——卡洛斯·斯利姆·埃盧


因為你小時候受到父母嚴厲的懲罰教育或是忽視,覺得自我不夠好或是自我很小,而轉而以他人的評價作為對自我的認識,習慣用他人的眼睛來看待自己。


說明你沒想好自己想要什麼 你得靠旁人告訴你好不好 美不美 迷人不迷人


那麼我再給你增加一個問題,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本身讓別人對你又有看法,那你怎麼處理?


在意什麼就被什麼所束縛!

你唱歌不好聽」、「你穿這個顏色不好看」、「女孩子學什麼數學」.......諸如此類評頭論足的話每個人都聽過無數次。

在難過的同時,你有想過你為什麼要聽取、相信他們的評論嗎?

你和自己簽下的魔鬼契約。

我們都在追求自由,可是我們真正的自由嗎?

我們並不自由,那麼阻礙我們自由的最大敵人是誰呢?

你猜對了,這個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你看嬰兒在玩耍的時候,其實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自由的。

他們不會去考慮社會責任,他們不會擔心自己被人嘲笑,他們不會害怕失敗或者是被拒絕,他們最真誠的表達的自己的情緒,他們不會害怕去愛,而且當他們看到愛時,會跟愛一起融化。

那麼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自由的呢?

它就發生在我們被整個家庭和社會「馴化」的過程或者說是我們逐漸被社會化的過程中。

那一年你4歲,非常喜歡唱歌。你有著動聽的躍動的嗓音並且唱歌讓你快樂。

有一天你媽媽加班到了晚上8點才回家,你不知道她今天跟同事吵了架並且被一位客戶投訴,不知道她今天頭疼了一整天晚上幾乎都沒有吃飯,不知道她此刻還是頭疼欲裂並且非常想靜一靜。

這些你都不知道。

你只是很開心,看到她回家你就更開心了,你開始放聲的歌唱,歡快的圍著她唱歌。你媽媽終於按耐不住了,沒忍住就對於有些凶的說:「別唱了!你不知道你的嗓音很難聽嗎?」

那一刻你住嘴了。

從此你變得不太願意唱歌了,因為你怕別人討厭你。你覺得自己的嗓音很難聽,所以索性就不要唱了。你甚至開始變得很害羞,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講話。

而所有的這些變化,僅僅是因為你媽媽在心情糟糕的時候那麼無心的一句斥責。

她並不知道這句話在你身上的影響,她像全世界的其他媽媽一樣對你懷揣著最美好的期望,可是她永遠都不知道一句話可以在你的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了一個你束縛自己的,和自己簽下的,魔鬼契約。

你上初中的那一年開始愛上了數學。

你發現數字是如此的奇妙,不管是代數、算術或者是幾何,它們的規律是如此完美,讓你在其中不能自拔。

你並沒有想爭什麼,但是在全班的第一次數學考試中,你拿了第一名。在你看著成績單驚喜不已時,老師在講台上說了這麼一句話:「數學的思維一般還是男生比較擅長,女孩子可能開始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慢慢學到比較複雜的知識,就要落後於男生了。」

你很難過,為什麼就因為自己是女孩子,所以數學就會慢慢落後呢?

你也不懂是為什麼,但你好像真的像中了魔咒般的數學成績在初二時開始下滑。

每一次你沒有學好,你腦中便會響起老師的那一句話,然後你發現自己開始慢慢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甚至開始討厭數學。

直到有一天你告訴自己:女孩子的確不擅長數學,所以我還是去鑽研文學吧!

這位老師的一句偏見,再一次的,被你相信並且內化成自己的聲音。從此,你和自己,簽下了又一個魔鬼契約。

當然我可以給你講無數個這樣你和自己簽下的魔鬼契約。

這些很多的契約都是你如真理般信奉的:

「我不擅長游泳。」

「做我喜歡的事情是賺不到錢並且沒法養活自己的。」

「我如果按照最本真的自己活著,就沒有辦法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

「我如果現在不結婚就肯定嫁不出去了。」

「那麼美麗性格好又高智商的女孩子是不會喜歡我的。」

或者簡簡單單是那麼一句「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值得愛的人。」

這些魔鬼契約都是以別人的無心、善意或者惡意的評價開始,以你最終把它變成自己內心的聲音結束,然後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喪失著自己的自由

所以你要如何打破這種契約呢?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任何評價,這個人包括你自己!

因為不管別人對你的評價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那都是他們對你言行的理解。

比如你畫了一幅畫,然後有人說:哇,你畫的好美!你的畫本身並不因為她的評價而變得美了,而是你的畫在她的心中引發了她對於美的知覺。

同樣,你發現另一個看了你的畫說:我真的沒有辦法想像,你花了一個星期就畫出這麼沒有價值的東西!同樣,這個評價其實跟你的畫在你心中的價值甚至是它的實際價值都無關,這個評價僅僅說明你的畫沒有觸及到這個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僅僅是因為這個人想讓你難過(也許因為他自己根本沒有辦法畫出來!)。

你真正要問的,不是這幅畫到底美不美或者有多少價值,而是問問你自己,在繪畫的過程中你是否讓自己的生命得到了表達,延展或者綻放?你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多大程度上的滋養,才是讓你知道它的價值的評價!

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或者說對我們的言行的解讀,更多的反映出了他們是誰,而不是我們是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你和女朋友還有另一位你的朋友走在路上,突然間你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的賣花的小姑娘,你掏出錢包,買下了全部的花然後送給你的女朋友。

你的朋友在心裡想:他這麼做就是想在女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方。

你的女朋友在想:我知道他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全都買下來就是想讓小姑娘今天可以早點回家。

而賣花的小姑娘在想:他一定是很愛自己的女朋友,才買了這麼多花給她。

他們誰是對的呢?

也許都對但也可能都不對,因為你買花的真正原因,只有你一個人知道。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對你的行為動機的解讀,是透過了自己價值感的濾網,所以其實這些他們對你的評價,更多說明的是他們是誰,而不是你是誰。

所以當下次別人告訴你,你非常擅長演講或者你非常不擅長演講,都請你感謝他們,並且同時也積極的尋求他們的反饋。

但也請你記得,你擅不擅長演講,跟他們都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你是流動的、發展的、變化的,所以擅長或者不擅長都不是最終的你。而最終的你,是你選擇聽從真正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向著你想要的方向成長,並且接納此刻一切你還成長得不夠的地方。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我們的任何評價,這樣的你,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跟魔鬼們簽下限制自己的契約。

因為你知道,你生命的流動性,複雜性和豐盛性,都由你自己來決定。這,我親愛的朋友,才是是真正的自由!我的手機和微信18071122930


找出一兩個你真正看得起的人,先問問他們對你的看法。


主要原因有
1.缺乏自我認同和接納
2.內心缺乏安全感

上述的原因導致更多的肯定和安全來自於外部世界的鼓勵和反饋。
之所以會缺乏自我認同和安全感,一般和幼年經歷和個人成長事件有關


每個人都應該在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同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題主可能是自我認同不夠,因此需要通過「他人認同」來進行彌補。我覺得題主也能是缺乏主見。髮型,穿著的確可以從某種程度體現一個人的品味氣質,但大多數時候,別人可能根本沒怎麼在意你剪了個新劉海買了雙新鞋子這類的事情。總之希望題主可以建立自信,多多focus在自己本身的性格上,建立良好的自我認同。


2015 10.22 凌晨四點。因為剛做夢太悲傷,我哭醒了。夢的內容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我決定把這個夢記錄在這裡。
…………………………………………………………
「你們為什麼要嘲笑我!!!!!?????」
我工作放假,回家探親。回公司上班的那天,不知為何,我爸媽提起了我小時候的一件事,說的時候笑得很開心,我媽嘴巴張得特別大。媽媽說,那時整條街的人都笑我。我記起來了,那時是我才很小,六歲的樣子,一次
我特意為我爸洗了滿滿一大袋水果,有葡萄蘋果梨什麼的,只是因為看到爸爸工作很辛苦。而街坊四鄰知道了居然笑話我,當著我的面無休止的笑話我,我媽媽那時也配合大家一塊笑話我,還有我爸。對,整個世界都在笑話我,包括我最信任的父母,而我僅僅是做了一件自己認為特別正確的事。
對著提起這件事笑著歡快的爸爸媽媽,我拳頭用盡全力錘桌子,「你們為什麼要嘲笑我,你們為什麼要嘲笑我,你們為什麼要嘲笑我」
我哭了。
………………………………………………………………


1.你有正事要做嗎?有,那就專心做事;沒有,那就去找正事做。
2.當你開始在意和揣測別人的看法時,參照1。——「別人的評價能當飯吃嗎?」


其實大多數時候是我們太自戀,而實際並沒有多少人會關注我們。
想活的輕鬆就該認清這點,你不是誰誰誰,只是個平平凡凡的人。


這就要看你深一層的內心是什麼了,可能從小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小時候生長環境使你不得不學會取悅大人們,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說到底還是心裡不自信,自卑,有時候還伴隨著假性自戀,幻想看你的人都喜歡你,關注你好的一面,這也是以前被忽視慣了,得不到那時候所需的存在感,目光總是鎖定在別人身上,渴望被接納,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是很辛苦的吧,漸漸迷失自己以至於不知道明天怎麼辦睡覺也不踏實。害怕這種感覺,渴望得到救助說明自己痛苦很久了或許試過其他方法只想要解脫,其實可以順一順你的成長過程,你會發現這種活在別人眼裡的活法已經讓你失去太多東西了,要麼現在努力改變,要麼就一直忍受這樣的痛苦生活,當然,繼續這種麻木痛苦的生活是穩定的熟悉的就算痛苦卻還有你長期依賴的溫度,而改變是未知的,而且道路也是艱辛的可能還會反覆,所以,人性本懶,說到底還是你願不願意對自己勤勞,對自己負責,只要你想,總有方法。


推薦閱讀:

有哪些讓你覺得噁心的惡俗歌曲?
抑鬱症患者是否無法談戀愛?
如何隱藏自己的情緒?
當你意識到自己影響不了別人的時候,接下來你會怎麼辦?
喜歡養寵物有什麼心理學基礎?為什麼有人對於養寵物有種依賴?

TAG:心理學 | 心理 | 日常心理分析 | 社會心理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