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為什麼選擇現在的結局而不是更陰暗的?

結尾的時候孕婦跟小女孩走在隧道,為什麼那個時候不讓士兵把孕婦跟小女孩殺了?那樣的結局應該更加的震撼,更能彰顯一種缺憾與無奈。


年輕人不要聽風就是雨, 動不動就"突出人性的黑暗面", 為啥非要"突出人性的黑暗面"? 有什麼可突出的? 不突出了就不經典了? 突出了就牛逼了? 逼格就突然間高了起來?

阿甘正傳最後阿甘讓人捅死了,這就挺"突出人性的黑暗面"的.
泰坦尼克號最後男主一腳把女主踹下水了,也挺"突出人性的黑暗面"的.
機器貓最後大雄拿著道具把胖虎活劈了,也挺"突出人性的黑暗面"的.

為什麼上文列舉的這幾個片結局不是這樣的? 因為作者壓根就不想講一個"突出人性的黑暗面"的故事啊! 明顯講的就不是個"突出人性的黑暗面"的故事, 你突然來個"突出人性的黑暗面"結局, 那才叫不倫不類. 上學時學語文,看課文都要寫主要內容,寫中心思想,這課真不能白上, 你不能光看這片是個飆血的喪屍片就非要認為它必須"突出人性的黑暗面"啊!

男主一開始對家庭及其不重視,在接到母親最後的電話後,責任心的萌芽開始生長,但卻決定選擇獨自和女兒逃跑,獨自逃跑失敗後和他人聯合起來,隨著電影的進行逐漸完成蛻變,在臨死前也不甘心地哭泣,然而最終回憶起一切的美好,功德圓滿.

胖哥(接受建議改為壯哥)家庭地位不高,人也比較粗鄙,受老婆埋怨,但隨著電影的進行,最終證明了自己是真正的男人.

男學生一直故作矜持,以為依仗自己的年輕可以任性胡為,他並不知道人生可能隨時會在給他一面打不開的門. 最終懷抱女學生鬱鬱而終.

最後沒有開槍的士兵則有力地證明了全片里正面角色所守護的東西是值得守護的.

綜上,世界如此醜惡,生活這般艱難,每個人內心都曾動搖,每一個人生中都有難以補救的過失,然而在關鍵時刻,依然有人站出來,守護渺小的希望,他們不再困惑,他們贖清了自己的罪惡,他們獲得了平靜. ---- 這才是這部電影要講的. 結局沒毛病,滿分.


不知怎麼的就想到了藍胖子,那就先說說藍胖子。

小時候很愛看哆啦A夢系列的漫畫,就一般是小小一本的那種口袋書,真的很喜歡,別人看犬夜叉七龍珠柯南,我看藍胖子。

短篇系列,長篇系列,衍生作品,只要是關於藍胖子的,什麼都看。

曾經小小的我,不太出門玩,喜歡在房間里,將買的僅有的幾本短篇哆啦A夢漫畫單行本翻到底了從頭再翻,每一本漫畫的書頁側面都由於手指長久翻折而印染上污痕。直到現在大學畢業,如若讓我閑來無事呆在曾經的小房間里,我還是會翻開那幾本口袋書,那些看了不下百般的故事,也能開心地耗過一個不算長的下午。

藍胖子口袋裡的每個寶貝,對那時剛打開知識課本的我來說,充滿了太多的想像與新奇。

小學三年級時和幾個小夥伴玩角色扮演,當時有個系列漫畫叫《哆啦A夢七小子》,講哆啦A夢和機器人學院的幾個貓型機器人夥伴一起冒險的故事,我當七小子裡面的哆啦尼可夫,「不講話,整天戴著圍巾,傻傻獃獃的,遇到麻煩扯下圍巾變身狼人,嗯,跟我很像,我要當這個」,那時的我便和一群小學生這樣決定了,沒想到,後來就這麼當了十幾年,現在我的wechat昵稱仍然叫哆啦尼可夫。

孩童時期最喜歡的作品,真的可以影響成人以後的價值觀。

我記得短篇里每一個小故事的結局。
我記得短篇里每一個小故事結局之後,
總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

我記得藍胖子的創作者
藤子不二雄這個筆名
是兩個人
後來這兩人決定拆夥了
《哆啦A夢》便交由其中一人獨力創作

這個人 叫藤本弘
也就是後來的 藤子F不二雄

我記得這個打扮得很可愛的老爺爺
1996年因肝衰竭而逝世時
他仍在執筆大長篇劇場版

而藍胖子的故事 曾經有過很多個結局

有一個當年盛傳的結局可能很多人聽過
講的類似是 大雄其實是一個自閉症兒童
所有關於藍胖子的回憶
只存在於他自己的腦海里
也就是說 哆啦A夢本不存在

那時的我剛上初中吧
不知怎麼就聽來了這個結局
還信了
於是
在小房間里對著一堆泛黃的藍胖子漫畫
難受得不行 真的真的很失落
那個一直以來在心底里
在無數委屈的夜晚里
溫柔哄你 伴你入眠
總能讓你明天重新笑著起床的人
突然死了
就這種感覺

還聽說很多日本年輕人
看了這個結局跳樓自殺了
我那時也信了

你說 一個虛擬的卡通形象
本就是不存在的不是?
但得知他就是完完全全
連在虛擬里也不存在的那麼一個形象時
有多少純真的孩子會落淚啊

後來查閱了很多資料
心裡生疑
疑從哪裡來
就是覺得奇怪
真的就是這個結局了嗎

互聯網興起的時代
家裡一台那種大屁股電腦
我找到很多個不同的結局 各種各樣
什麼哆啦A夢被遣返回未來了啦
什麼擔心大雄一直不思進取而離開了啦
什麼什麼的
那幾本泛黃的口袋書里
其實也有一個不算結局的結局

講的大致是
哆啦A夢還是要回去的
大雄為了讓他放心自己 去找胖虎打架
後來千辛萬苦打贏了
哆啦A夢靜靜看著滿身是傷的大雄
流淚回去了 這是那本單行本的最後一篇
那時第一次看 看哭了 以為真的回去了
之後在同學那裡借來了下一本
也覺得奇怪 怎麼還有下一本
下一本的第一篇里
大雄被胖虎欺負
喝了哆啦A夢留下的謊話葯去報仇
後來在房間里不經意間說了句
「哆啦A夢不會再回來了」
藥力生效 被強製成為謊話
然後藍胖子就回來了
故事繼續

這個回來
比那個大雄是自閉病兒童的結局 好太多了
不是嗎
至少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這麼覺得
故事繼續 冒險繼續
嗯 明天又有新的漫畫書看了

後來查到條關於藤本弘老先生的資料
就那位用盡餘生畫藍胖子漫畫的人
是訪談還是什麼的忘了
內容記得明晰
他說
哆啦A夢帶給孩子們的
是快樂
他想帶給孩子們的
也是快樂
所以

真正的哆啦A夢 沒有結局

藍胖子將一直存在於我們心裡
在大雄心裡
將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
不害怕

所以
他在臨死前還在創作劇場版
他將自己對孩子們的愛
溫柔地 傾注在作品裡

我當時 讀完這條資料
堅信無比 毫無疑慮
沒錯的 肯定沒錯
就是這個了
這就是那個陪我度過幼年孤單時光的藍胖子
溫暖地 住在心底

好吧 羅里吧嗦說了那麼多藍胖子
我想你看到這裡也應該明白我想說什麼了

一部電影也可以有很多個結局
人物設定的一個細微差異
或是施以不同的外部不可抗拒因素
都能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那個黑西裝的自私大叔可以躲藏到最後
孕婦和小孩可以在最後被士兵射殺
小孩可以壓根不會唱歌
老姐姐可以在中途不忍心地拋棄了妹妹
甚至小孩可以奮起為了爸爸而犧牲
孕婦也可以犧牲掉
而讓最後悔恨的爸爸獨自一人到達釜山
身無他物
總之
一部電影可以盡展這世間黑白的冷漠荒誕與凄涼
將美好撕裂給你看

可是《釜山行》這部電影其實最想告訴你的
或者說 創作者最想訴說給世人的
是人性夾縫裡溫暖愉悅的暖色

所以
胖子大叔來到13號車廂的衛生間
看到躲藏在裡面的孕婦姐姐時
熊男的他 很溫柔地撫順她額前的髮絲

所以
辛勞一生的奶奶在變成喪屍後
當那張熟悉臉出現在門的那一頭
一臉茫然的她 完全別於其他怪物
也將自己的手 輕輕地 靠在門壁上
因為對面是她妹妹

所以
另一個打扮艷麗的老奶奶
看到後面車廂的人過來
其中有那個一直不怎麼瞧得起的人
她默默地 流下一行清淚 低聲喚歐尼
因為那人到底還是那個愛她的老姐姐

所以
棒球組合里的長髮妹和鮮肉男
一開始看起來不怎麼合拍
後來不顧一切地保護對方

所以
一直苟且著努力活下來的流浪漢
最後為了孕婦姐姐和小孩 死死地擋在那裡

所以
那個被幾乎被萬人討厭的黑西裝大叔
在死前 瞳孔渙散 支支吾吾對男主說
想回家 家裡有個老母親

所以
爸爸在最後
變成喪屍的那一瞬
意識模糊
回憶明晰
他笑得燦爛又幸福

所以
士兵沒有扣下扳機
小孩在唱歌

不知我看到的
是否是你看到的

當揭露那些滲人的黑暗後
你也要秉持刺破深夜的燭火

這對於我個人來說
是最好的結局

我慶幸自己
依然是當年那個哆啦尼可夫

-------------------------------------------
感謝你看到最後

從沒在知乎碼過那麼多字
邏輯不清之處 望包容指教
或者就當我自言自語深更半夜回憶藍胖紙叭
(●′ω`●)

------------2016.9.23 更新-----------

不知不覺來了那麼多人

每一則留言我都有認真看
沒有逐一回復 請見諒

當時碼完字後一直擔心詮釋不清
不過後來 看到你們的評論
真的很高興能聽懂我的述說
這比左下角數字的攀升
更讓我開心

碼字最初
只是為了心裡想說的觸動
說完了 是自己的滿足
當聽者也感知了自己的世界
又是另一種幸福

繁華落盡見真淳
技巧都是次要的

再次感謝
(比心)


-------------------------------------------


又想到
不如我也送你們一個禮物好了
也算知乎處女答的紀念
(以前都在瞎逛)

送給所有喜歡藍胖紙的你
我珍藏的哆啦A夢動畫全集的BT種子
(包括短、中、長篇劇場版)

網盤地址:
http://pan.baidu.com/s/1kVhl2JH
訪問密碼 1apx
想要的就收下吧
(若不能下載請私戳我)

如果想回到童年
隨時可以
(?′ω`?)


說實話這種問題沒意思。其實我也拍了兩部喪屍片。第一部主演們三分鐘就被喪屍吃了,第二部主演們三分鐘就被當喪屍誤殺了。對不起,太展示人性陰暗面,太真實,太諷刺人性,所以一直沒和觀眾們見面。


因為這部電影導演更想表達的是面對極度危險和恐怖時候的人的反應。執行命令的也是獨立的個體,在未能分辨的情況下準備執行命令,但是在聽到歌聲時果斷放棄命令轉為營救,這樣凸顯出了選擇性和保留了希望。士兵內心深處也是期盼有倖存者來到的,這樣自己所堅守的才不是最後的孤島。


題主想要的結局估計是這樣的:

*注:原作中小女孩因唱起了懷念父親的歌而獲救,而現結局中由於小女孩的父親沒有死於感染,所以小女孩沒有唱歌,導致士兵無法判斷出他們的身份,最後被射殺。


這個劇透猝不及防

原問題:


之前還看過一個故事,說在非洲迦納的一所寄宿制中學裡,一位老師走進了教室。他先拿出了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問他的學生:「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們盯住黑點,齊聲喊到:「一個黑點」。老師非常沮喪。「難道你們誰也沒有看到這張白紙嗎?眼光集中在黑點上,黑點會越來越大。生活中你們可不要這樣啊!」教室里鴉雀無聲。老師又拿出一張黑紙,中間有一個白點。他問他的學生:「孩子們,你又看到了什麼?」學生齊聲回答:「一個白點」。老師高興地笑了:「孩子們,太好了,無限美好的未來在等著你們。」

同理,在電影里,何必糾結人性的黑暗面呢?胖大叔的堅守,溫柔,男豬腳的犧牲,父愛,孕婦的體貼入微,兩個學生的堅強善良等等,這些人性的光輝就不值得去留意嗎?特別是他們敢同惡鬼爭高下,豈因禍福趨避之的精神(勇敢地和變異屍體做鬥爭,不在乎自身會被禍害而逃避),不值得我們去關注嗎?

更何況整部片子的好人都希望孕婦和小孩活下去,兩人又歷經那麼多磨難,你非要在結局的時候一槍給崩了……,就好比馬上要長成的白菜被豬拱了,所有正面角色的努力化為烏有,電影的主題不僅沒有升華,反而顯得主旨不明,格調低下。

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黑暗面上,生命就會黯然失色。就像那位老師說的,眼光集中在黑點上,黑點會越來越大,那就少留意些黑點,多看看光明。就像下面的剪影一樣,影子周圍不是一樣有光明嗎?這就是男豬腳拼盡全力去守護、笑對犧牲的意義所在。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讓我想起了之前看網文的時候,網文圈流行的一個詞語「強行喂屎」。

解釋一下,眾所周知現在的網文,爽文基本上佔了絕大部分,但也有一小部分比較奇葩的網文,比如讓主角戴綠帽什麼的……(如果神鵰俠侶放到現在網文圈可能也會被歸為「綠帽文」一類歸入黑名單的)

後來網文作者們歸納了一下這個規律,也就是高壓線,那就是盡量不要寫諸如「妹子被輪(叫輪大米)、妹子死了、主角被ntr」等等,寫了……可能你的書就會被刷差評、上黑名單、訂閱狂掉等等。凡是碰了高壓線的作品,都會被歸入「強行喂屎」的一類。

關於這個問題,在龍空還有一些論壇上,反覆討論過很多次,一派是「強行喂屎」派,一派是「反映現實」派。「反映現實」派的觀點是,在那樣一個動亂的環境里,任何類似的劇情(妻離子散、女性被侮辱、意外身亡)都是很正常的,這是作品在反映現實。但最終雙方論辯的結果,基本上是以「強行喂屎」派人數碾壓而告終。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絕大多數人,還是希望看到一個美好的結局。因為他們知道,這是電影,是假的,但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將自己的感情投射進去。明明是可死可不死的人,死不死完全是導演/作者一句話的人,你非要他死,那不是和觀眾/讀者過不去嗎?

當然,到底是「強行喂屎」還是「反映現實」,二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比如鬼子來了,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反映現實,冰與火之歌也是,雖然主角死的一個接一個,但大部分人真的理解了這個世界之後,也會覺得這是合理的,是反映現實的。
反例比如1942,雖然拍的都是事實,但是觀眾不買賬。為什麼呢,因為裡頭全是在表現苦難,而非詮釋苦難。

「反映現實」,最根本的你要詮釋苦難,而非表現苦難。通過一個人的死,要讓人知道為什麼苦難,你要讓人覺得他就是非死不可的,他沒有第二條路去選擇,這是整個時代的悲劇,一個有性格缺陷的個人根本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你能做到,那麼觀眾/讀者會認可你。就像冰與火之歌里的少狼主,他在那樣一個時代,又是那樣的性格,在權力的鬥爭中不可能笑到最後,而他的死亡是一步一步錯誤積累導致的。這樣觀眾就會比較容易接受。

但是很多「強行喂屎」的作品,往往只是「表現苦難」,讓觀眾產生一種「你TM是不是智障」或者「那你TM到底要我怎麼做」的想法。比如某韓國片子,對不起我忘了名字,講一個連環殺人狂逮到了女主角,女主角好不容易跑了出來,她哥哥在瘋狂找她,結果她打電話給她哥哥,她哥哥竟!然!沒!聽!到!電!話!鈴!聲!於是這個女主角就被殺人狂發現然後殺了……

於是觀眾產生了「你TM到底是不是智障」或者「那我TM還能怎麼辦」類似的想法。

我們最後再看一下釜山行這個結尾。

首先,死不死都可以,就看導演一句話的事情,不論死或者不死,情理上都講得通,這兩個人沒有必須要死的理由。
其次,大部分觀眾想看到一個有希望的結局。

導演選擇滿足大家心中美好的願望,我覺得他做得對。相反,如果他讓這兩個人死了,我才會失望,覺得他跳不出這個圈。

韓劇莫名其妙的「劇情殺」看過太多了(韓劇有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很多時候都是強行死亡來騙眼淚或者增加深刻度。但是呢,觀眾其實不傻,觀眾們都知道這兩個人在現實世界裡有被射殺的可能,但他們都期待著這兩個人活下來。

這個時候,就別再戳著觀眾的額頭教育他們了,他們會抽你。為深刻而深刻是病,為沉重而沉重也是病,有病早治,看開點,活得久。


這種商業電影,如果到最後小孩和孕婦都被射殺,那估計導演和編劇也會被觀眾射殺。。。


因為孕婦和孩子代表著希望


昨天就這乎的國上還有人跟我說會得PTSD的渣渣當個屁兵,今天風向就又變成一個三級殭屍爆發軍人就風聲鶴唳了,你們好煩啊

首先是從電影的角度
表現人性黑暗?好啊,談嘛,拉進度條看這談了個把小時呢,還不夠啊
光突出一個黑暗想幹什麼,最終的目的還是表現希望,表現升華。韓國那類影射現實的片子一路黑到底是因為它追求在現實中實現升華,那這個呢?拜託這是編的故事,韓國這種發展程度還有可能出現三級爆發那我們就只能上外星躲著去了
說什麼黑政府掩蓋真相辦事效率低?韓國導演們真要這麼一身反骨那忠武路早讓青瓦台給拆了,別過度解讀,腦子裡裝點兒好的比什麼都強

其次是從殭屍災害學的角度
這種「單個國家範圍內的、波及多個大型人類定居點並造成國家行政能力部分地遭到破壞而中止,迫使政府調用國家力量加以應對的」殭屍事件,被劃分為第III級爆發(La recherche de mondial zombies éruption dans Avant 500 pour J.-C. 1600,Conclusion,J-H·C·Absurde J·B·Inventer,SRNC,1832)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機關尚未崩潰,仍然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乃至國際援助對爆發情況進行控制,且最終目標為消滅爆發並恢復受波及地區的正常運行。此時人類可以對爆發地區投入碾壓性的社會力量,救援倖存者這種工作並不存在什麼力所不及的情況,「應當實行類同於自然災害倖存者的救援行為」(Unconventional disasters countermeasures,FEM,1979),一般來說殭屍災害學界對無發作表徵倖存者的共識是先救援控制,後診斷感染

最後還是要在一點做人的經驗上
人為什麼要對人善?很簡單的邏輯,無非是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同樣的對待
題主你想出這麼一個結局來,那等輪到你從爆發區連滾帶爬到了封鎖線前面,部隊一句我不知道你感染沒有就把你斃了
這情節噁心不噁心啊?

深刻是深刻,噁心是噁心

作了一點微小的…呃,謝謝


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題主說射殺孕婦留著小孩就彰顯人性黑暗了,要麼咱就都殺了,要麼咱就都留著,幹掉一個是圖個啥?(問題描述已修改,所以本段作廢哈)

孕婦孩子都活著,就不能彰顯人性的黑暗了?君不見一些答主認為殺是對的、換到現實世界中就應該先在隧道里槍斃5分鐘。人性的黑暗完全不需要一個結局來彰顯,它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反映在人們的鍵盤上。

一個好故事(電影)的結局應該在這個故事完結時就是註定的。
胖大叔為了懷孕的妻子用身體擋住殭屍;
懦弱的流浪漢最終選擇捨己為人;
傻傻的車長下車去救壞人;
棒球小哥選擇與殭屍女友一同便當;
士兵面都長官的命令猶豫不決;
男主貫徹全局的幡然悔悟。
電影處處黑暗,卻不時透漏出希望之光。這樣的片子結局硬要走到黑?就為了揭露人性的黑暗?走錯片場了吧,《迷霧》在隔壁。


殺了,那是《迷霧》,沒殺,才是《釜山行》。

其實說白了就是韓國電影一貫尿性而已,諷刺政府的腐敗和無能,歌頌人性的美好。

無論是《怪物》還是《流感》,你都可以看到,真正的反面角色從來都不是某個人,而是政府。而電影里的角色不管有什麼樣的缺點(自私、膽小、懦弱),但面對災難時,都會迸發出人性中美好的火花。

所以,當士兵耳邊傳來射殺的命令,而士兵最後違背命令的時候,這個故事已經表達足夠了。

--------------------分割線-------------------
我覺得太多的糾結「算不算違抗命令」這個點了,統一回復一下。

有人回答得很好,我就不獻醜了。
最後說一下,這不是重點!這不是重點!這不是重點!


現實已經夠殘酷,何不留下孕婦小孩給觀眾一絲希望,反而射殺會讓人感到更刻意,實在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讓孕婦小孩死,就因為你看過《迷霧》?


那麼有愛的女孩為什麼要死呢?導演三觀很正確。在最關鍵的時刻她唱歌給自己鼓勁,又有愛又有勇氣,值得存活的人。


為什麼你要她們死?

極惡是人性,至善就不是了嗎?

你以為所謂的人性是什麼,就是在這種時刻,那種輕微又堅定的猶豫。

你遇到這種時刻,會絲毫不猶豫就做出選擇嗎,我想你也會糾結一下的吧。

至於選擇了什麼,無論結果如何,不都是人性嗎?


射殺我就打零分。
絕望是生活的,應當留點希望給電影。


不謝邀,沒人邀,我來答題了。

不知道大家記得細節多少。

廁所門口遇到的大叔,在看到流浪者時對小朋友說:「以後不好好學習就會變成他這樣」
小朋友說:「媽媽說,這麼說的都不是好人」

點題:有時候,越是道貌岸然的人越是唯利是圖。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場景切換,胖大叔出現時,有點像不務正業混道上的壞人,一把抓住小朋友的手說:「急嗎?裡面兩個人,時間會長一點,所以你去那邊的洗手間吧,趕緊」末尾深深看了眼小朋友,好像被威脅了呢。

點題:不要用外貌和小事就去判斷一個人,真正的了解需要很多事情,對任何人和事不要過於武斷。

來了!主角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縮影,內心存著善良但是被社會打磨的有些複雜,矛盾著自私。

點題:內心有愛的人無法自私,你的內心不允許。最重要的是,在任何危機情況,鏈接才是最好選擇,你以為自己的善意是成全別人,不,是不僅成全了別人更成全了自己。

孕婦,外剛內柔,出場像是刁蠻主婦,下一秒印象就被顛覆。看著那麼震撼殘忍的場面對著胖大叔第一句話就是:「愣著幹嘛,救人啊!」

點題:外表柔軟內心堅強,善良果敢。

為什麼結局不能黑暗?

因為,即使這世界比我們想像的不堪,但是也美好到我們無法想像!

我又來騙贊了,用手機不會加黑加粗字體,求教~
嗯嗯,有贊話就有動力了!真的!

最後,孔侑大叔鎮樓,不得不說,他很會挑劇本,《熔爐》更好!看電影時一直覺得孕婦很面熟,結果發現就是熔爐裡面那個女警,從萌妹子長成了中年孕婦 。


任何電影及藝術作品都不該出現詳細描寫殺害小孩的場景。

上古捲軸遊戲大boss都殺不死小孩子。


當時我看到這個結局,是有點起雞皮疙瘩的。

從鋪墊來說,編劇做的很好,先是爸爸因為工作忙碌錯過女兒的歌唱表演,導致女兒沒有唱完。中段爸爸對女兒說我不在你也要勇敢的唱出來,最後女兒在爸爸離去後勇敢的唱了出來,其實有點唱歌給爸爸聽得意味,這包袱抖得很好。

其次比起「我們是人類不要殺我們」這種中二台詞,或者嘗試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是人類,唱歌無疑是一個高明的手段,因為能唱歌的必須是人類。

最後,「預料之外,情理之中」才是編劇的最高境界。前面已經死死死那麼多人那麼緊湊的節奏,觀眾早已忘記這個伏筆,但是歌聲出來的一瞬間,觀眾會有種「好棒,他們得救了」「女兒那麼勇敢的唱歌,爸爸在天之靈一定很欣慰」的感覺,壓抑的情緒得到了宣洩的出口,很多觀眾估計已經淚眼汪汪了。比起強行反轉,這無疑是一個更nice的商業片結局。

從這個結局我們也可以看到,本片紙巾公司的贊助費顯然給的比刀片公司高,所以也能理解導演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結局了。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人性 | 日常心理分析 | 韓國電影 | 釜山行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