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用大陸規範字長大的人,你覺得繁體字比簡化字好嗎?如果是,為什麼你不轉用繁體字?
我一直沒有感受到繁體字的好處大到足以讓我轉用它,但確實有一些方面讓人著迷,比如:
- 更細緻地保留了不同漢字的含義,避免了簡體字中不少麻煩的歧義(有時很尷尬,比如「干」這個字)和麻煩的多音字現象。
- 和上一條相關的,我會時不時地感覺到繁體字保留了一個字更多的字面意義,這很奇妙。
- 一些字的寫法更為典雅、精緻、飽滿。@金鷗 提到的「義」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但其實我覺得這樣的傳統寫法保留在書法中就很好,不一定要頻繁出現在日常書寫中。
- 偏旁部首統一。不像簡體字在遇到未經簡化的生僻字時就又得寫繁體偏旁,那很惱人。
- 台灣和香港有很多高質量的字體。
- 另外,我喜歡台灣的標點符號標準中的一部分。我喜歡居中的點號(如句號、逗號、頓號……)。
但作為一個在大陸生活,且主要和簡體字使用者打交道的人,使用繁體字會帶來一些麻煩和無奈:
- 最主要的,我會覺得在 Twitter、電子郵件、在線社區里給簡體字使用者看繁體字消息是一種不尊重,因為這無端增加了對方與我溝通的成本。這在某種程度上和同一個在中國生活的人用英語聊天是類似的。
- 作為一個極度關註標準的人,我希望自己的行為有標準可循,因為這意味著我輸出的信息有規律、易於理解。我在大陸生活,卻要去遵守台灣或香港的繁體字書寫標準,這很詭異。
- 即使我花一些時間就能比較好地掌握繁體字,我的措詞也是按照大陸習慣來的。但現有的文本中,最多的還是用簡體字寫大陸的措詞,用繁體字寫港台的措詞。打破這個屏障的畢竟是少數,讓人不舒服。比如「伺服器」和「服務器」、「記憶體」和「存儲器」。
- 繁體中文的字形比簡體中文的字形混亂(因為前者可能遵循台灣不同時期以及香港以及大陸的標準,而後者一般遵循比較穩定的大陸標準)。這讓我無可適從,不論是書寫還是電腦字體。
- 另外,電腦的簡體中文環境下,標點也來自中國大陸的簡體中文字體。於是我用不上居中的標點符號。
完全個人的體驗:沒有覺得繁體字比簡體字「好」。比如我,從小接受簡體字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無法閱讀繁體字書籍文獻(主要因為部分字需要識別造成障礙,喪失了快速閱讀的能力和順暢閱讀的體驗),2001年到2002年因為工作環境的限制,只能使用繁體字,之後閱讀繁體字已經沒有了任何障礙,但是也難以體會到繁體字比簡體字「好」的任何線索。覺得繁體字唯一的「優勢」是可以更好的解釋某些字的字源——不過仔細想,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優勢。從個人美感體驗,也沒覺得繁體字比簡體字美,並且好像字體更重要,字體美醜比字型美醜重要的多。至於「文化說」,也不太認同,字是拿來用的,用在有文化的地方就有文化。
至於轉用繁體字,我覺得這完全是個人行為和喜好。如果個人體驗是覺得用繁體字更愉悅,那就用繁體字好了,只是要明白閱讀的人可能有不愉悅的體驗就好了。繁體字本身也是簡化的結果。文字演變的過程從來沒有停止過。我並不認為繁體字比簡體字『高雅』,也不認為簡體字比繁體字『進步』。我在菲律賓讀過4年小學,接受的就是台灣體系的繁體字教育——甚至可以說我對繁體字是有一份特殊感情的。因此我也能理解對某些人來說『繁體字成為了傳統、中華文明的象徵』,我也能體會他們對文字的那份真摯的感情。
但請不要忘記了。對於內地無數的人來說,他們對簡體字同樣也有一份感情!他們支持簡體字的理由同樣也是充分而且真摯的。
可以說,全人類都在犯某種『符號情緒』的錯誤。有時候是文字、有時候是服飾、有時候是習俗。
如果翻開歷史書,後人發現一個群體不討論如何讓舊習俗適應新社會、不討論服飾、不討論飲食、不討論政治語言——而是盯著簡繁體字死磕。在認識在文字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無法跳脫出來認識到文化從來就是一個不停演變的過程,執著於『正統』也就罷了,甚至帶有情緒的批判異見。鄙人以為,這實在不是什麼值得稱讚的事情。
一個文化、一個國家的語言需要慎重對待,但恐怕不是這麼個慎重法。我想起李敖先生的一段話。關於『塵』和『塵』的辨析,李敖大意是:你看簡體字的『塵』,小土,非常直觀。塵土塵土,不就是細微的沙土顆粒嗎?反過來看『塵』字。這個繁體是一個『鹿』和『土』,我們只能理解為:一群鹿跑過土地揚起一陣灰。比起簡化後『塵』,它是更難理解的。
文字的形成和演變,都有其歷史原因。通過繁體字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更多歷史痕迹,但簡體字本身也是一種歷史痕迹。說簡體字就粗鄙、沒有底蘊是很不公道的。而且歷史研究的重擔、文化氛圍的營造,又豈是繁體字能夠一力承當的?我用簡體字寫一段文言文,用繁體字寫一段白話文——誰更有歷史文化氣息?
一個國家的文化氛圍、底氣,不僅僅是簡體繁體那麼簡單。你當然可以推廣繁體字,別人可以推廣簡體字。互相一來一往中,也就推廣了文字的文化。
但維持現狀到天荒地老終究是不可能的。所謂『原汁原味』的東西甚至可以說從來就是不存在的。文化,其本質就是不斷變化。
人類歷史文化的演變,從來都是一個全球化的過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避免。如英語文化的強勢,最終的結果不僅僅更多人學習它,同時它也加入了大量的其他語言的辭彙。
比如typhoon、tea——這些都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閩南話的血緣。甚至最近出現的smilance——笑而不語,niubility——牛逼,還有早就有之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無一不在彰顯語言作為人類溝通工具的靈活性。但無論怎麼添加新辭彙和語法。從今天中文和英文的角度看,——中文依舊是中文,英文依舊是英文。在簡繁體字問題上,大多數人在進行閱讀轉換的時候並不會遭遇多大的困難。因為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基本結構是共通的,而且可以通過前後文判斷。
把簡繁體字變成『正統』與否之爭,變成『政治問題』;甚至把這個問題變成了『中西文化』對立或者中國文化被西方文化『侵蝕』的問題,那就更可笑。
還是那句話——文化和國家發展本來就是全球化過程。
川菜是中國文化吧?——知道辣椒哪裡傳入的嗎?知道康乾盛世的人口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馬鈴薯等作物的傳入。乃至我們現在衣食住行,乃至外國的衣食住行——無一不在體現人類文化的大融合。抗拒這種融合,甚至內部自己抓著一個『標點符號』這種輔助符號系統把它弄成『中國人不一樣』『堅持民族、文化』之類的活動——這才是在人類歷史上會被付諸一笑的事情。
我個人非常不喜歡『進步』一詞。但不得不承認隨著一個國家工業化、商業化、全球化的進程,文字元號的使用必然會根據『適用』原則而非『美觀』原則演變。
中文一開始是沒有那麼多符號的,很多辭彙不存在,很多字的意思是後來添加的。問題就在於『一個工業化、商業化、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的文明、國家、文化,它需要更加精確的語言符號系統』。只要符號可以幫助人們更加快速、準確的認識某句話要傳達的意思,消除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歧義,提高閱讀效率——那麼它最終都會被接受。
我只能希望,留下記錄。作為現在生活的人,我希望我們都成為化石的時候,將來的人們——很可能他們進化得已經跟我們生殖隔離了——還可以明白他們的文字是怎麼從我們這裡演化過去的,並且可以看懂我們的文字,了解這個種族的歷史。
繁簡都有自身的缺點,某些繁體的筆畫過於複雜(例如:鬱、籲、龜),但它的「系統」還是比較合理的,我不反對合理簡化,但不能一拍腦門就亂簡化,有些簡化字顯得無厘頭,例如:「聽」簡化成「聽」就不合理,「聽」字本義為「笑的樣子」(亡是公聽然而笑),發音為「yǐn」,即使非要簡化不可,改成「耳斤」也比用「聽」合理。另外,「讓」已簡化成「讓」,為何「嚷、壤、攘、瓤」卻不曾「類推」簡化?形象地做個比喻,簡化字相當於一個文化方面的「爛尾樓」工程,大廈剛蓋到幾層就徹底停工了,甚至還炮竹齊鳴、張燈結綵地慶祝大廈順利完工。作為從小就只學簡體字的人來說,我覺得,閱讀繁體字毫無困難啊。
在我的印象中,凡是大陸語文還過得去的人,閱讀繁體字絕對是一點困難都沒有的。
反過來,港台來的只會繁體字的人,閱讀簡體字是有障礙的,很多字根本就是卡在哪裡讀不出來。我覺得支持簡繁的雙方都要了解幾個事實。
喜歡簡體或者繁體或者正體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但是要開腔反對其中一個,最好對一些事實進行稍微深入一點的了解。
1.簡體字不是大陸prc政府獨創的,民國政府同樣推行過簡體字,而且民國的方案和prc政府的方案非常非常的接近。日本也用漢字,日本也有簡化漢字,日本的簡化漢字一樣是政府政令推行的。只是日本在努力縮減漢字(當然這個趨勢隨時有變化),而民國方案只是簡化單個漢字,而56年簡化字方案則是個系統的方案,覺得簡化字不是系統方案的朋友至少先去看一眼簡化字總表再說吧,同時伴隨簡化字工作的還有對異體字的整理規範,一句話,簡化漢字實際還是個漢字規範化標準化的過程。而拼音方案成型則是官方語音標準化規範化化的過程,這些都是當年林語堂、錢玄同趙元任等一系列大家一直努力的目標......
2.簡體字來源,很多是歷代書法家的創作。毫無疑問,在書寫方面,在漢字書寫規律的終結歸納與實踐方面,中國書法家才是權威,所以毫不奇怪的是民國與後來新中國的兩套簡體字方案幾乎都是取自書法家的草書創作,當然還有其他簡化辦法,但是書法家字體是主要來源。正是因為簡體字大部分取自書家作品,所以符合漢字書寫的規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學習簡體字的人閱讀繁體字毫無困難,但是學習繁體字的人閱讀簡體字又困難,道理是很簡單的。會寫草書的人閱讀楷書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反過來就未必了。
另一個方面,這個簡體字的書法家字體來源,至少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所謂書法要寫繁體,寫簡體就不好看是一個謬論。
3.制定簡體字的時代,正式中國需要推廣教育,但是又沒有計算機這類超級工具的時代,簡體字事實上幫助了很多平民降低了學習文化的門檻。
4.前面有位朋友說【「讓」已簡化成「讓」,為何「嚷、壤、攘、瓤」卻不曾「類推」簡化?形象地做個比喻,簡化字相當於一個文化方面的「爛尾樓」工程,大廈剛蓋到幾層就徹底停工了,甚至還炮竹齊鳴、張燈結綵地慶祝大廈順利完工。】,這其實是個誤解。因為簡化漢字挑選的字體是最常用的漢字,而且是有必要簡化的漢字,對於非常用,非必要簡化的漢字,一律保留原字。
「讓」已簡化成「讓 ,是單字簡化,不是類推簡化,但是簡體字中有明確的規定那些偏旁要類推簡化,那些獨立字要類推簡化,哪怕看過一眼簡化字總表的第二表和第三表規定也不會得出這種無知的結論吧。
5.簡化漢字方案經過多年的討論,是專家集團給出的比較嚴謹的方案。說是專家集團的方案還不嚴謹,事實上,簡化漢字還是經過全國幾十萬人討論的成果,以大陸來說,自打三皇五帝至如今,如此民主的事情也就此一遭而已,所以我奉勸那些因為政治偏見對簡化漢字有負面感覺的朋友,放下偏見吧,你們被自己的偏見給騙了。
6.從漢字的演化來看,始終是向一個方向發展的,那就是便於書寫,所以這才有甲骨到篆書再到隸書再轉為楷書行楷的過程。作為一個苦逼文科僧,加之自己在語言文字類報紙打醬油,我決定在憋不出論文的時候回答這個蛋疼的問題。
繁簡之爭一直沒斷過,首先要說明的是簡體字這個不是xzg硬生生造出來的,它們當中相當一部分參照了古代勞動人民生活實踐中對繁體字簡化而固定下來的形式,即便官方不刻意推廣,民間的使用已經相當廣泛了,再有就是古文里時不時冒出一個假借字神馬的。況且在繁體字使用的歷史上,丫一直沒有停止過演變,如果所以有人拿這個說啥暴力或者xxxx敏感詞我覺得找錯對象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比照秦始皇講講一個政權的建立必須統一文字度量衡,然後藉此扣個xxxx大帽子什麼的,我只能說,肯定有這方面的考慮,但確實又不是最主要的。= =
我自己感覺還是在於普及文化(那時候不是咱文盲多麼。。),便於習得吧,至於便於書寫我倒覺得字母更簡單,乾脆推廣字母的了,對已經存在千餘年的龐大體系來說,對當時的人來說,肯定沒人抱怨寫起來麻煩。問問港台人估計也沒覺得自己寫字寫得好累這種。。只是我們現在人習慣簡體字書寫了,有比較才會覺得繁體字「繁」。
很多人會提違背造字初衷或者說是造字體系規則的問題,必須承認有很大的影響,ms ls 有朋友也說了,中文是象形文字,繁體字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象形的部分,聯繫我學期初關注的一個講座「漢字拼義理論」來說,ms拼義比拼音更便於大腦反應速度和記憶。我們現在的簡體字有一部分是部分簡化,像聲-聲,一部分是用音相同的相對簡單的字替代,像谷-榖,還有會意的方法另造新字比如驚-驚,不細分了,頭痛TAT 我個人覺得吧部分簡化還有以會意的方式新造字都不會影響到拼義的理解,但是同音替代確實是有影響的,不過前提是代表這個字義的繁體字能夠讓人會意啊╮(╯_╰)╭我認為簡體字對文化真正摧毀的地方是文化的傳承斷裂,就好像白話文對文言文的替代一樣,現如今我們去看古人的詞章會覺得陌生,覺得不親近,感覺像兩個世界的,白話文和簡體字要負很大的責任,造成我們閱讀和理解相當大的障礙。但似乎沒人去怨五四新文化運動啊,不能因為xx標準就區別對待啊。其實初衷都是好的,啟蒙嘛,西化嘛。不過沒這些為了解決一時的問題搭上如此漫長文明確實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我自己是上了大二開始慢慢學寫繁體字的,也是為了提高古文閱讀能力吧,古籍豎版的東西不得不看。現在習慣了就不自覺寫了,但這個也就是專業必要,算是工具吧,我沒把自己整得跟個滿清遺老似的,文字是載體,要真是對傳統文化有感情,不妨更多關注文字所載的思想內容。現今人西方思想接觸漸多,老祖宗的東西反倒給拋下了,其實才是很多矛盾所在吧。
真沒必要老拿「愛」這個字說事兒,什麼有心沒心的,這個心字還不是簡化了心臟的圖畫啊,要不你畫個小愛心在裡面,更有愛啊!蛋疼。
希望能幫到各位,雖然說得有點糙。。
另外提醒部分要用繁體字裝逼的朋友,直接繁體字輸出會存在很多錯誤的,包括文檔簡轉繁什麼的,我讀到現在了也有很多字繁簡的對應沒搞清楚。最簡單的發-髪-發就有很多人搞錯,偷雞不成蝕把米就不好了。
真不想說我說完了,因為又要去憋論文了 嗚哇!!!!
我覺得如果不用去台灣和香港生活的話,不需要學習繁體字。而且個人覺得,閱讀古籍中的繁體字,是一種自帶功能,多看就懂了,不會有什麼障礙——實在不行可以使用字典,對學習傳統文化也有很大幫助。
單純從美感和象形而言,正體字有優勢;從詞義的正本清源來說,正體字也有優勢。簡體字有些過分簡單了,貌似最初簡體字方案也是為了讓廣大工人農民更快識字來制定的,從狹義的文化角度來說,正體字也有優勢。但是當然從快速掌握來看,簡體字有優勢。
不過字本身就是會一直發展變化的,所以簡繁之爭不過是眾多紛爭中的一種。而且港台兩地的繁體字系統尚且不一樣——都各自加入了地域文化,也就是方言的成分,所以繁體字其實也沒有所謂的真正經典,也一樣是在變化當中的。
雖然我整體上更嚮往使用正體字,但是由於受教育的限制,還是只能使用簡體字,不過閱讀正體字沒有太大的障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微博上看到過一個點評一群人按一下ctrl shift f或者別的快捷鍵就覺得自己熱愛傳統文化了,真呵呵
UPD: http://weibo.com/1442994101/A6uFOjJGx
作為用簡體字長大的人,我覺得繁體字比簡體字好。
作為用簡體字長大的人,簡體字是我在成長中不得不學會的文字,這是前提。我可以用簡體字與大陸生長的人交流,可以看1956年之後出版的文獻。而學會繁體字,可以直接閱讀1956年之前的文獻,可以與港、台生長的人交流,增量明顯。學會繁體字,好處肯定大於為學會繁體字付出的那點代價。
事實上,我算一定程度上符合提問者定義的「轉用繁體字」。我最近做的十來次演講,由於認為絕大部分場次的聽眾閱讀繁體字沒有障礙,因此製作keynote時用的都是繁體字。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使用日文字體。當然,這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不少漢字在日文字體沒有,得另用可顯示的字代替。但這點麻煩我覺得是值得的。因為整體顯示效果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替換措辭的過程有助於自己優化表達。從實際反應看,效果不錯,而且一次都沒出現有人反應看不懂的情況。
從簡體字自己「長大」的歷史看,它先天就是比繁體字差的東西。
隸書和楷書構成的「繁體字」主要框架,在漢代基本確定,距今有兩千年左右時間。經過兩千年時間自然流變出的東西,是在多長時間裡改變的呢?
60天!
1956年1月31日開始,官方發布《漢字簡化方案》,制定了517個簡化字。然後在兩個月內,連續發布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決定》,最後一個最狠——《關於掃除文盲的決定》。
60天,4部法規。
然後就是行政力量的推動。
真實典型的以行政替代文化的案例。
即便從改文字的動機誕生算起,替換掉兩千年文化流變下的文字,所用的時間也實在太短。
改文字成為鐵板釘釘,是從1951年開始。
毛澤東在1951年指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然後一堆人就開始研究擁有自己字母系統的拼音方案,搞了三四年,提交的方案老毛都不喜歡。老毛不喜歡,這方案就過不了。
老毛自己看來也沒太大信心,所有195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文字改革工作問題的指示》,提出的文字改革的方針是:「漢字必須改革,漢字改革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實現拼音化以前,必須簡化漢字,以利目前的應用,同時積極進行拼音化的各項工作。」
因此就有了那四部法規。簡化字一邊以行政力量推廣,一邊繼續完善,到1964年,頒布了《簡化字總表》,一共錄2238個字,基本上就是我們今天用的簡體字了。
行政代替文化流變的惡果就是,在這麼短時間不但制定了簡體字,而且得讓這些字給用起來,所以要緊急大量的刻字,構築起簡體字的使用環境。這裡面有時間沉澱嗎?有時間檢驗效果嗎?這就是我們今天簡體字體的基礎。這是今天為什麼繁體字字體比簡體字字體要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那段時間,我們夢想三年趕英五年超美。那玩意玩不轉就玩不轉,馬上垮給你看。簡化字基本上就是文化上的趕英超美,旱地拔蔥。但壞就壞在,這玩意不會馬上垮給你看,跟鼻涕蟲一樣,粘粘的長長的擱在那裡。學過一點繁體,處於識繁寫簡狀態 。打字用簡體,寫字基本用簡體,但有少數認為簡體簡過頭的字會寫繁體,比如「時」、「漢」、「還」、「壞」、「鄧」、「麵」什麼的。其實大部分簡化還是很好的,個人覺得簡體字稍微改良一下,向繁體「回退」一點就很完美了。
從10歲就開始看整本的繁體字小說,但現在如果在網上看大篇幅的繁體字,一定先轉成簡體去看,因為簡體字識別特徵少且明顯,更適合快速閱讀——單從這一點來說,我支持簡體字
1、我認為用unicode寫字的速度是最快的
2、如果今天來個政府,給你簡化一下,明天來個政府,給你簡化一下,過個三五百年,古書就甭讀了,估計到時侯最熱門的專業就是文字考古學了,最好找的工作就是把各種時期都文字分別翻譯成最新的簡化字。我本能地把漢字簡化和《1984》里的「新話」聯繫在一起,並且每次想到就不寒而慄。
PS:我現在對自己的要求是,把每個簡化字對應的原本的漢字都記住。好吧,我是凡人,多年的浸淫已經令我愛上簡體字了。因為我熟練,因為我會用,因為大家都在用,所以在我看來簡體字比繁體好~
說繁體字有文化內涵,好吧,預計幾百年後簡體字也就有內涵了,要內涵,
你用甲骨文吧~
說繁體字優美,好吧,其實我很對此無奈,我怎麼看都覺得,繁體字密密麻麻丑的要命。
很多人感覺對文明的繼承,要拿著舊的來。我很理解,就像白話與文言的演進,古音與今聲的發展,都存在這這樣的論調。但歷史會選擇最適合它的那一個。
看了那麼多答案,所說的繁體字比簡體字的好,基本上都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沒有人說出一條真正能讓多數人感覺到繁體字比簡體字好的理由,或許真的是因為它的好處並不多吧。
更不必說放到時代的大環境下來看,簡體字使用人數多,官方推廣簡體字等一切都是簡體字足以擊敗繁體字的理由。如果硬要拿什麼虛無的文化內涵和並不統一的審美來作為繁體字比簡體字好的理由,我感覺這也太可笑了,這些理由在簡體的用戶覆蓋面超級廣闊這一巨大優勢面前都顯得那麼脆弱而又無力!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廣泛性才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標!
此外,如果把當時支持簡化的人拉到知乎來,那些專家學者的理由一定會更為強勁。 政府敢於簡化,一定有過深思熟慮,再愚蠢的政府也不會不經過考慮就作出這麼大的決定。
最後,簡體字比繁體字好,不為什麼,因為人多,因為好用,因為繁體沒什麼明顯優點。PS:繁體答題的知友著實影響了我的閱讀。
從語言學本身來講,都不夠好。繁體字太複雜,難寫,難認(尤其在電腦和手機上),有點食古不化的意味。簡體字則當年簡化得太過分。期待有人出來做一次「重新簡化」。搞不好這是中華文化復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我想說個相反的情況。
小的時候接受家教比上學要早很多,所以第一次學習寫漢字是由家人,主要是外公,還有自己的自學。外公教寫繁體字,當時手邊還有一本破到不行的字典,是解放前的出版物,也是繁體字,因此我會注音文,也會繁體字。可以說繁體字是我的第一文字,而且手寫的時候比簡體字要快速得多。另外,當時的港台流行音樂唱片里的歌詞單也功不可沒。漢語拼音我是在上學後才逐漸學會的,並且學得還不錯。
但主要有兩件事情讓我從繁入簡:
第一是學校的教育。第一次發生在小學語文課上,因為趕工做作業,所以就寫了超多繁體字在裡面,被老師批評教育,說我這是「從墳墓里爬出來的文字」。// 第二次是在初中政治課上,因為課堂測驗中(時間很短但要默寫很大一段文字那種,你們懂的)我還是貪圖快速用繁體字作答,又被老師批評教育+諷刺性通報(比如「甚麼」這種寫法她沒見過,卻還要陰陽怪氣地讀出來惹別人嘲笑我)。// 第三次是臨近高考前,老師說繁體字算作錯別字,強行要求不能再寫哪怕一個繁體字(比如「財」 「覓」下面的「見」字是我一直改不過來的習慣,老師看見一次就給我畫個圈)。// 其實從小學開始我已經在下意識地盡量多寫簡體字了,不過在時間緊迫以及我不曉得如何簡化一個字的時候,還是會寫繁體,但我一直在努力讓自己完美適應簡繁兩種文字。
第二就是網友的接受能力。之前我在網上打字的時候,會憑自己的習慣打出繁體字,原因是除我外公之外的家人雖然寫簡體字,但閱讀繁體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上學時同學閱讀也沒什麼問題,這導致我誤以為繁體字是所有中國人都認識的。結果就在某個論壇上遇到了我打的字對方不認識的情況,我有點驚訝,但對方有點氣憤,說了些類似 「就你有文化」 這種泄憤的詞句,我就很懵,開始意識到繁體字可能會引起部分讀者不爽。所以我強忍著 「心臟」 「骯髒」 , 「之後」 「皇后」 這些原本繁體不同但簡體卻通用(看上去也不太舒服)的寫法,基本在和別人交流時也都打簡體字。雖然後來在自己的博客上或者一些場合依舊使用繁體字,但是為了溝通順利優先,我還是會把簡體字當做溝通第一文字。// 如果平時手寫便條、賀卡、請帖、或者書信之類我還是會本能地寫繁體字,如果遇到繁體字太複雜而簡字體很簡單、寫字空間太小、或者是日常用字時,我會投機取巧換成簡體。比如 「這個話題實在太有趣了。樓主帶了一個好頭。留戀過去的那些時光。」 如果強迫我手寫全部簡體字,我會去花一點點時間去想 「實」 的下面是 「文」 是」「還是什麼類似的東西,總之會慢一些。
還有個小原因是現在大部份拼音輸入法對繁體的支持其實還不夠完美,搜狗等輸入法歷來就有機械繁體化的傾向,比如會拼出來 「骯臟」 這樣的詞(現在好像改過來了),所以用搜狗等輸入法先輸入簡體再自動轉化成繁體有時候會貽笑大方,反而會遭到別人鄙視。如果要輸入繁體字的話,我首選的是粵拼輸入法,原生繁體字,但粵拼輸入法的聯想功能、學習功能、標點豐富性還有中英混輸功能都不如搜狗這樣的輸入法成熟,所以我為了避免麻煩還是會老老實實地用拼音打簡體字。字形類輸入法我不太會使用因為繁簡轉換的過程中我對一些漢字的結構和拆分方法已經有些不確定了(尚不考慮筆序的問題),學習成本恐怕太高。
從個人情感上講,我還是偏袒繁體字更多,因為閱讀起來更加友好、親切,而且更有一種」真漢字「的感覺。不過內地大環境還是流行簡體字,我也可以認識簡體(閱讀速度基本沒差),所以為什麼要製造麻煩給別人呢。好比我會京劇,但要天天在馬路上對著路人開嗓練習,那也挺討厭的吧。
和台灣的同事有簡單聊過這個話題,感覺上基本有2點不同:
1. 繁體字保留了更多字根含義,而簡體字貌似「簡單粗暴」得多,更多體現的是實用主義的思想,及符號性的表達。
台灣同事很難理解說打「閗」,變成了打「斗」,因為「斗」本身在繁體字中只是一個計量工具。但對於習慣了簡體字的我而言,並無區別
2. 簡體字型上也顯得比較單調和乏味
簡單舉例「漁」和「漁」相比,缺乏一種活靈活現的形體美。從書法的角度,估計也少了很多趣味,比如「義」和「義」,簡體字一看就缺乏一種頂天立地的立場和力道。
從實用主義出發,僅就語言表達和習慣而言,簡繁體並無太大的區隔,是純粹個人的習慣和喜好。不過,不要因為就簡或求不同去斷了所謂的根。學歷史的表示,我們這行還真要熟練掌握繁體字、文言文,這是基本功……大一的時候剛接觸時,不知難壞了多少同學。雖然上大學之前多少有所接觸,畢竟系統學習繁體字是大學專業課的任務。
說繁體字的魅力什麼的,我覺得這個見仁見智。畢竟喜歡還是討厭一種文字是個人好惡的範疇,這是我們無法干涉的。
但是,漢字真的需要簡化嗎?我持不同看法。
漢字的演變和延續,為華夏文化的傳承保留了重要的火種,只需稍加練習,不同時代的人可以流暢地閱讀古文獻。其實以英語為代表的拼音文字也並非是純表音節的,裡面很多詞根詞綴都有很明確的書寫規則。漢語和漢字則更重書寫輕讀音。和歐美文明的拼音文字不同,漢語是依靠其持久不變的書寫方式得以延續。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讀音與近代以來的讀音有比較大的差別,如果用一種純粹表音的文字來書寫和閱讀,則需要比較複雜的結構。這樣帶來的複雜性又不知比繁體字難了多少。反倒是建國以來,在政策的干預下,開始有人組織所謂簡化工作。有人說用簡體字能更快使人脫離文盲的狀態,我個人以為這是「大幹快上多快好省」的浮誇做法,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當我們發現不能與古代歷史完全隔離開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投入到過去的文化中尋求認同,到時候還要再從頭開始學習繁體字,徒增煩惱啊??
當我們看到幾千年以前的古老文明而為之自豪時,我們應該感謝繁體字,感謝祖先發明的這種獨特的書寫規範,使得今日的我們可以通讀古文,窺先輩之古風。至於說,「簡體字沒有文化內涵」這種論斷,我不敢贊同。無論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性質上都是一樣的,一種工具而已。只不過繁體字用的年頭長多了。
我不覺得繁體怎麼好,簡體怎麼不好。識字肯定是可以的,讀書也沒有障礙,這就夠了吧?
簡繁之爭我們只能提供個人觀點,當年做簡化字的人都是小學牛人,基本上每一個簡化字都有出處,只有數個生造字。
認為繁體合適的就用繁體好了,請別胡說什麼保留不保留文化的,這個提法就無聊了。
我用簡體字,我不覺得繁體字比簡體字好。
推薦閱讀:
※你最孤獨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哪一刻你決定放棄了他?
※為什麼大部分異性之間不會相互嫉妒?
※魯迅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你的童年的最快樂的回憶是什麼?為什麼它會如此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