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哲學在沒落嗎?為什麼到後現代只能研究一些語言與符號性的問題?對人生或社會引向虛無與相對主義?
lz可能混淆了後現代主義和分析哲學吧?分析哲學是通過語言分析來求得那些關於人生等大問題的答案,是一種追根究底的研究方式,你以為他們是閑的沒事研究這些很枯燥的東西嗎?是你沒有看到他們研究的東西和你所說的人生等大問題之間的聯繫而已,不信你看看摩爾的《倫理學原理》就知道了。而所謂的後現代主義才是容易走向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的,但是後現代主義雖然在中國比在西方炒的更火熱,但是這種流派在西方的嚴肅學術圈始終不是主流,沒有一個真正的哲學教授會在課堂上教這些東西,後現代主義之於哲學正如于丹之於余英時,大眾只知道于丹,卻沒有幾個知道余英時,但是在學界內沒有幾個把于丹當回事的。
那是你看的書不對。建議從羅素、邏輯實證主義看起,翻翻分析哲學的東西。另外羅爾斯、諾奇克等人的政治哲學都非常值得一看。後現代什麼的,糊窗縫、糊牆、生火,都還是比較好用的。當然如果是電子版,那麼趕緊從eMule的共享文件夾裡面拿出來,放到回收站里,BT也不要繼續做種了。
哈哈哈,其實不是尼采造成了形而上哲學的死亡。
而是人類中腦袋好的人終於發現了自己作為觀察者的主觀性,最早的古典哲學經過不斷的構解之後,什麼實證啊,分析啊,邏輯啊,最後連語言都消解了。都到這個地步還有些老頑固抱著抽離後中間剩下的枯枝自稱正統,真是非常可憐。所謂的後現代哲學,就是在以前那些人把哲學構解得差不多了之後,有人跳出來不停地問,我們之前是不是哪裡測量錯誤了,我們要不要換個角度。失去了探求真理的動機之後,這幫人就把哲學徹底作為工具。最後發現每個人每次用不同測量方法和工具測出來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然後他們混亂了,然後他們說,啊!混亂就是真理!
現在人們所謂的哲學不死,其實只是辯論不死而已。
無非是用辯論給哲學續命而已,簡直圖樣!拿衣服!im angry!
普通人會一直愚昧而不自知,而智者最終會發現自己的愚昧而無能為力。
求知直到認識不可知為止,智者至此沉默,而惱羞成怒的傻逼會跳出來發展新的名詞和辯論方法。
哲學和科學的研究方法根本不同。哲學的方法是思辨,也就是坐那裡猛琢磨。科學的方法是實證。也就是通過試驗的手段驗證理論。
一個人再怎麼聰明,光坐那裡琢磨是很難有太多結果的。因此哲學偏重無法實證和不知道怎麼實證的學科。亞里士多德的時候,物理就是哲學。等到伽利略扔下兩個鐵球,物理學就變成了科學。古人對醫學的理解停留在陰陽五行之類哲學化的思維。等到進行了人體解剖,理解了分子層次的生物機理,哲學對醫學就沒用了。
哲學不再研究所謂的重大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重大問題已經被科學接手了,另一方面是前人把重大問題思考過一遍之後,發現這些重大問題不經實證不可能有太多的答案。缺乏實證的思考,很容易被語言的細微差別所誤導。一件物品你說是A,我說是B,雙方爭執不休。但不對這件東西做實際的檢驗,無法確認究竟是A還是B,或者AB都是這東西的一方面。霍金:「哲學已死。」
霍金在大設計開篇:「哲學已死」,開頭就是各種黑哲學,那些指指點點的哲學家最好的回家閉嘴繼續坐在椅子上空想本體客體什麼的,康德的時間觀物理觀早臣服於愛因斯坦相對論下,中國古典哲學我不熟不談,但事實是,哲學發展到現在就是在原地踏步。
最初哲學探討的(本體論)「形而上學」(研究時間、空間什麼的),現在有物理學家、數學家接手,被趕出去後轉為「知識論」(尼采),但現今「探討知識本身」還是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一樣滾吧,最後落到「語言學」,但這裡還是數學家(羅素、哥德爾)(20世紀最精彩數學定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邏輯學家,再滾到了現今「後現代」,只能空想,專業當嘴砲質疑人家各種成果,人家量子力學做出成果,文科出生的哲學家今日也只能打嘴砲諷刺:你們科學家無法確認客觀性,經驗主義有問題,你們假設大自然是規律的基礎有問題等話。
很多人說哲學現今是屬於迷茫階段,不如承認霍金說的:「哲學已死」吧。科學家根本不需要這些文科哲學家指指點點,「論思考誰都會思考」,科學在20世紀摧毀了自己的所有根基大廈(第三次數學危機、經典物理),正是科學家用最嚴謹、最謙虛的角度,甚至否證自己的過去,我們不斷的用最嚴謹的方式(數學)去探索知識的極限,最後再重新拔地而起站得更高(形式主義數學、近代量子物理),自身內部也不斷激盪新的哲學思想,如海森堡的經驗主義、愛因斯坦的實在論vs波爾的上帝玩骰子之哲學之爭,最後竟然能用數學貝爾不等式,進而做實驗來否證世界的「地域實在性」,把原本的哲學爭論用科學的方式解決掉了,相比之下,坐在旁邊只會說風涼話、曲解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的哲學家,根本就是毫無貢獻。怪不得1990年代要爆發科學人文大戰(索卡爾事件,等一下後面談)。
今日的哲學家,簡單的說,除了語言分析有點價值,剩下就是討論「哲學史」了
(人社系哲學教授:來,我們來看看亞里斯多德、尼采、黑格爾、康德等人的主義 ),
哲學新思想跟不上科學的腳步,存脆的哲學思考中,你看不到原子夸克、時間空間的連續/不連續性、ERP、貝爾方程式、地域實在論的否證、人本主義,如果你把哲學看成追求知識真理的藝術,在今日「信息時代」他已經負擔不起了,現今的科學已經龐大的一個領域內做兩個不同問題的科學家,互相聽不懂對方的研究,簡單思維的人文哲學家還試圖幫忙「詮釋」?怪不得所有科學家都生氣了。讓我欣慰的是,世界上哲學所一間一間關了,好現象。
我只想說【沒有學過一定高等數學或高等物理的人根本不配當現代的哲學家】,哲學論嚴謹又比不上數學嚴謹(說實在任何一個科學分支的科目都比哲學嚴謹多),隨便就是扯「本體」、」客體」、感覺」和「意識」等。就像20世紀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物理學家費曼講的:「不過是被一下唬人的名詞術語、複雜的語法修辭包裝折,令人費解而已。被我測底破譯後,整篇文章原形畢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那倒不是,哲學和人生一樣,也有迷茫的時候,哲學最早是本體論,即世界由什麼組成,討論了無結果後,轉向認識論,即世界是否以及如何被認識,最後轉向語言學,即我們探討這些問題的工具,到了後現代,哲學更加民主了,其實就是削弱權威,質疑唯一真理,到這裡,哲學進入一個迷茫的時代。。其實也並不是虛無,就像年輕時很多人在大學空虛萎靡一樣,哲學只是有點迷茫
尼採的出現已經宣布了形而上學的終結,到就像海德格爾說的,終結並不代表哲學就斷裂了,他只是代表著形而上學在被各門科學取代後完成了自己,西方在20世紀初,這已經是當時哲學家們的共識,他們在尋找哲學的新方向時卻有著各自的想法,這個時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柏拉圖出現前的古希臘哲學,哲學界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思潮。但是不得不說分析哲學還是帶有太強烈的形而上學色彩,結構主義和後現代哲學是接下了尼采衣缽的人,現在西方需要一個哲學上的革新者,而不是批判者!
目前正打算搞一搞後現代主義在倫理學和政治哲學中的解釋作用,隨便談一點兒吧。
這東西非主流也是正常的,聰明人想想就能知道,這貨跟虛無主義隔得太近了,而我們知道,虛無主義......
但是它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我認為後現代主義在倫理學、政治哲學中的價值並沒有被人們完全認識到。它的確打倒了所有的旗幟,但換個角度,它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已有的旗幟和土地之間的關係、旗幟與旗幟之間的關係,而在我們知道後現代主義的problem的基礎上,我採取了一些其他的方式。第一點,也是其中的關鍵就是目的,後現代主義不必立起自己的旗幟,而應當從另一個角度尋求存在的價值(認識其他觀點);第二點,還有一些方法的改進,後現代主義在認識其他觀點之前必先認識自己,因為它亦有自己的先天優勢(什麼都不說是墜吼的),所以結合一些哲學裡罕見的方法,或許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在體系方面)。
暫時只能說這麼多了。
海德格爾說過,語言是存在的家,因為存在是一個很特殊的狀態,在一般情況下很難把握,所以皆由語言來把握。
那個是時代精神的問題。你看黑格爾海德格爾馬克思就行了
西方馬克思主義情何以堪。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哲學家 | 符號學 | 語言哲學 | 宗教哲學 | 哲學入門 | 哲學史 | 歷史哲學 | 後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