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忙人利用閑散零碎時間進行「終身學習」,大家有什麼經驗?
我大概有四年,堅持每天讀一本書。現在選書更苛刻了,大概會少一些。
時間:選取一天中大腦最清醒的1、2小時。一般來說是起床後到吃早飯前,個人經驗,估計每個人不太相同。我一般會早睡,早上大概5、6點起床,然後開始集中學習。
環境:1.我會帶上隔音耳塞(上知乎看說可以用白噪音,我也試過,效果很好。)
2.我會站著看書,效率會提高20%。
3.一般我看PDF,使用「自動滾動」,不用翻頁,提高讀書速度。
4.看第一遍,我一般不做筆記,而是快速的去了解作者的思路框架,從整體把握這本書。邊看書邊記錄,大腦不能集中精力。
5.如果覺得有需要,我會再看一遍,用電腦快速的錄入筆記,再進行整理。
6.每過25分鐘,運動一下,讓大腦適當休息。
零碎時間:一般我不看書,效果太差了。但是也有很重要的事可以做:
1.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問題。了解自己如果要解決問題,應該補充哪方面的知識。帶著問題去找書。
2.找書、挑選好書(這個很難,需要你讀很多壞書才能分辨),給各種書籍分類,以備需要的時候可以快速找到。
3.整理筆記,回憶早上看過的內容。
4.把學到的知識用到需要的方面,不斷實踐。在實踐中又發現問題,再開始良好的循環。
大概我的終身學習就是這樣吧。
時間碎片的使用,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清楚你打算用碎片來幹什麼,這需要一個計劃或者說是有一個清楚的目標,不然到時間碎片出現的時候,才臨時決定幹什麼,往往無法很好的利用時間碎片。
我現在的做法是用時間碎片做需要我長期堅持的事情,例如寫一份Word使用的教材,這是我一段時間裡的目標,非常清楚。
那麼如何利用時間碎片來寫教材呢?首先,我規划了整份教材的架構,制定了一個計劃;其次,我把整個工作進行拆分,拆分成相對獨立的細分工作快,例如預估5分鐘左右的工作塊;然後,我明確一旦有時間碎片出現時,我就嘗試去完成一個5分鐘的工作塊,為此我使用一些同步工具,讓我隨時就可以接入到我這項工作中去。如此,就很清楚明了的利用了我的時間碎片。
一言以蔽之,即明確你時間碎片的使用目的,拆分你的工作成適合時間碎片的細分塊,時間碎片出現時,快速切換到時間碎片的工作區間。
你可以拿這個時間碎片用來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例如學英語,制定5分鐘的碎片時間,背10個單詞之類,然後做好準備,應對時間碎片的隨時出現。
我在自己的博客中講過一個故事:http://houqun.net/articles...
有一天,鋼琴老師卡爾·華爾德給愛爾斯金上課的時候,問了他一個問題:你每天花多少時間來練琴?愛爾斯金說他大約花三四個小時。卡爾·華爾德又問他每次練習是不是都很長,是不是有個把鐘頭,愛爾斯金說這樣才好。卡爾·華爾德急忙說:不,不要這樣。你長大以後每天是不會有長時間的空閑的。你要養成習慣,一有空就彈幾分鐘。比如在你上學以前,或在午飯以後,或在工作疲勞的短暫休息時間,五分鐘、十分鐘地練習。把你的練習時間分散在一天裡面,這樣,談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愛爾斯金後來在大學裡教書,由於上課、看卷子、開會等事情把他白天晚上的時間全佔滿了,差不多兩年沒有寫什麼東西。後來他想起了卡爾·華爾德先生曾經對他說過的話。到下一個星期,他就照卡爾·華爾德的話實驗起來:只要有三五分鐘的空閑時間就坐下來寫上幾行。出乎他的意料,在那個星期的終了,他竟寫出許多頁稿子。後來他用同樣積少成多的方法創作長篇小說。他的教授工作雖然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一些可以利用的時間。愛爾斯金又總結出利用短暫的時間地訣竅:你要把工作進行得迅速。如果只有五分鐘時間給你寫作,你切不可把四分鐘用在咬筆桿上。思想上事先要有所準備,到做這項工作的時候,立刻把思想集中到工作上去。卡爾·華爾德教愛爾斯金髮現了極短時間,使他學會了充分,利用一點一滴的閑暇時間。愛爾斯金後來成了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
最近太多太多朋友都在問我,你要上班,又要帶一歲半的寶寶,還每天練習簡筆畫,你哪來那麼多時間呢?可能大家被我朋友圈每日一篇簡筆畫或者最近發布的#30天加油計劃#有所感觸,都紛紛來問我。這也正是我分享時間管理的一個原因。
在沒有學習時間管理以前,我跟你們一樣,被孩子和工作搞得筋疲力盡,覺不夠睡、孩子消耗自己時間、業務愛好根本沒精力做、工作效率不高,每天脾氣暴躁,跟老公吵架,也許這也是現在的你:
可能大家迫切希望找到一招致勝的法則:如何高效分配時間??但我想先提示大家,時間管理重在實踐、調整和總結,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和適應,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第一章:認識時間黑洞
時間黑洞分為網路時間黑洞,購物時間黑洞、電視時間黑洞,大家在日常中肯定經常接觸到。我們來舉兩個例子。
情景一:早上來上班,一邊吃著早飯一邊打開QQ、微信網頁版,被彈出的新聞所吸引,等追蹤看了幾條感興趣的新聞才發現半個多小時過去了。
情景二:需要上網查資料,被各種促銷信息、娛樂新聞、網路熱點事件所吸引,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科比退役,追隨瀏覽了半天才突然想起來自己是要查資料的。
情景三:本來想買點水果、估計最多花費10分鐘。走進超市發現——哇,那裡草莓在打折!怎麼辦呢?開始挑選草莓,然後又發現其他的商品也在促銷。等到購物完發現用了四十多分鐘,這還是快的。
情景四:換季了想買件衣服,東逛西逛試了一圈也沒發現適合自己的,也不知道什麼款式適合自己,結果白逛了半天兒多時間。
情景五:本來想給自己買個打底褲,發現模特穿得鞋子好看,又開始挑選鞋子,各種款式對比完,一個半小時過去了,鞋沒買,打底褲也沒買。
情景六:本來想休息1個小時看個電影,結果發現太陽的後裔這麼火,一路追劇,追了好幾集,聽說今天是要大結局了是吧。好多人想熬夜看……
大家有沒有一種「這就是我」的感覺。時間黑洞會消耗我們大量的時間,讓我們覺得忙忙碌碌卻沒什麼成果。所以,打破時間黑洞是我們要聊的第一個話題。
打破時間黑洞的小技巧:吃早飯、早到公司十分鐘、大一些的保溫壺、列舉每日待辦、QQ免打擾、關閉微信網頁版、關閉新聞彈窗、倒扣手機、25分鐘番茄鍾、開啟第一項工作。
番茄鍾就是一種類似廚房計時器的鐘錶,一般正常人集中精力的時間大概為25分鐘左右,也可以使用類似沙漏等計時工具,讓自己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的去做事,然後時間停止不論是否做完都站起來活動活動,休息三分鐘。再進入下一個番茄鍾。當然這個方法也很適合小孩子,拿不同時間的沙漏,調整孩子洗漱的時間、吃飯的時間,跟孩子一起用計時工具比賽,孩子因為遊戲也會產生節約時間的意識,避免孩子拖拖拉拉的。
打破購物時間黑洞:①明確目的、列出購物清單、設定時間鬧鐘,到點後停止購物;②花一整塊時間,詳細了解自己的身材,借用搭配APP和搭配達人的微信微博,確切知道適合自己的款式、元素、顏色和搭配方法。
購物這件事真的超級消耗時間,大多數女士購物起來完全忘記時間、空間,徜徉在美好的購物樂趣中。當然更多人是選擇困難症。所以我非常推薦大家列清單再購物。對於買衣服鞋這種事,推薦關注兩個公眾號,有講搭配,只有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知道什麼款式元素更適合自己,購物時才能有針對性,才能節省時間。
打破電視時間黑洞:推薦與其他事情同時做,比如做飯、打掃房間;如果單獨去做的話,不超過1個小時;非常推薦用劇情介紹代替追劇;有時候看看豆瓣影評比觀影本身能獲取更高價值;最最推薦的是適度用電影院獎勵自己,跟閨蜜、跟朋友、跟愛人一起去,感受不同,但都能給自己留下美好的記憶。
有些朋友說了,我不僅在經歷時間黑洞,更可怕的是,我很多時間都浪費在無用功上了。有一個小技巧大家可以參考下,就是你有沒有想過5年後的自己,你想上什麼班,用什麼交通工具,家裡是什麼樣子的等等。你也可以從網上找一些喜歡的圖片列印下來,慢慢的你就對自己的未來有更清晰的感受,也就會有興趣去做一些事情,以實現這個美好的未來。這樣就不會無所事事,即使有時間也不知道做什麼。
重新定義自己的時間管理
第一步,記錄自己一周的時間花費。按小時記錄。堅持記錄一周。對自己時間花費非常了解的朋友可以跳過此步。通過記錄自己在工作、家務、孩子上的時間花費,做到時間可視化,可以更加深刻的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效率。為了方便大家,我給大家做了一個表格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複製鏈接可以直接填寫)
第二步,找出自己的高效時間段,在高效時段做最重要的工作。這個時間段包括兩種形式:①一種是高產出率,比如剛到公司的時間和下午不被其他人打擾的時間;②一種是身心愉悅的時間,也會很高效。通過分析每日時間花費,找出高效時間段用於做最重要的事。高效時間段不建議從非常困難的工作開始,因為很容易影響一天的工作效率。建議從做起來不難但是需要整塊時間去完成的工作開始。同時,再次力薦早起,並且早起做自己喜歡的事。
第三步,按時間段劃分每日時間,專時專用。時間段的劃分就早起、上班路上、工作中、午休、下班路上、睡前,內容就是個人、家庭、親子、工作,這個時間段的劃分是在上一步了解自己的每日時間花費基礎上進行的。時間管理的終極目的是追求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我們這麼賣力和投入的來聽課,為的當然不是找一個方法把自己捆綁起來,成為時間的奴隸,而是我們要找到好方法,成為時間的主人。
每個時間段都會給自己獎勵,獎勵內容卻是那些看似浪費時間卻令我身心愉悅的事。因為獎勵的時間很短,所以更珍惜也更開心。每日內容分為自己、親子、工作三種,盡量專時專用,彼此不混淆。意思是上班時間不想帶孩子的事情,帶孩子的時候不拿著手機研究工作的進展。
大家可能覺得每天的時間都很零碎,但是如果劃分成為時間段的話,在一個短期內,這段時間就是完整的,比如上下班路上這段時間,他完全屬於你,我每天有1個半到2個小時的時間在上下班路上,這段時間我會瀏覽公眾號的文章,比如搭配類的、工作技巧類的、育兒類的等等。
晚上7點到8點完全屬於孩子,我們在一起做遊戲,講繪本,聊天,按摩等等,因為此時此刻,我腦子裡完全不想工作壓力啊運動健身啊讀書寫字這些事情,身心放鬆。這也是一個技巧,通常使用不同的事情穿插完成讓自己放鬆下來。
哄睡:很多人好奇,我寶到底是幾點睡的。他通常會在8:30已經犯困,開啟早睡儀式,給他刷牙、換睡衣、穿紙尿褲、躺在小床里,給他被子,然後由奶奶負責哄睡,一般奶奶會給他講故事,都是很好玩的故事,我自己都很喜歡聽,而且奶奶會給他全身按摩。從五個半月開始,一直跟奶奶睡,因為我工作壓力很大,而且身體素質一般,所以在高需求寶寶面前睡眠肯定沒保證,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會沒有效率很煩躁,所以跟奶奶商量由奶奶負責晚睡。
不知道幹什麼:在所有報名的朋友里,居然還有一部分人的時間管理困惑是「有大把的時間,不知道幹什麼」。內心深深羨慕你的同時,好像也暴露了你的年齡哈。對於這些多少有點上了年紀的盆友,你可以在此刻,暫停停課,認真思考下,我最想乾的十件事,比如彈吉他、寫一手好字、手工、烤蛋糕、背古詩文、熟記世界地理、養花、養寵物等等等等,全被列舉出來,然後通過砍掉法,把最最想做的三件事留下來。從這三件事里挑一件,開始準備需要的裝備,然後加入幾個同樣興趣的群或者關注幾個微博達人,從明天開始,開啟#30天加油計劃#,每天固定時間段,開始練習這個業餘愛好。進展過程中可能各種不順利,記得每天在微博或者微信發一發你是怎麼練習的,保證很多人給你打氣,就有接下去的勇氣拉。
業餘愛好怎麼練習:很多人好奇我晚上8:30之後的業務愛好怎麼練習,孩子不會打擾我嗎?當然會啦。比如我上一個30天加油計劃是簡筆畫,我畫畫的時候呢通常會參考微博簡筆畫教程,按9宮格的圖片一點點臨摹,孩子當然不管你在幹嗎,就是跑過來抱著我的大腿喊媽媽媽媽,我就立即停下來跟他玩,玩一會他也膩歪了,我又可以回來繼續畫。因為練習的多了,所以畫一頁紙也就20分鐘。這樣即便被打斷,也不會有太多影響。現在我的朋友圈裡有練簡筆畫的、彈吉他的、練字的、素描的、運動健身的,多種多樣,大家互相鼓勵和探討方法,感覺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每天充滿鬥志,精神抖擻,家庭關係也緩和了或者說進入新的層次。真的是「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更美好的自己。」
不喜歡讀書怎麼辦:關於業餘愛好,有人會問,我根本不喜歡看書啊,我就喜歡玩。如果你打內心是這麼決定的,那我就啥也不說了。但是如果這是你的困惑又不知道怎麼改,其實還是有方法的,比如你用日曆統計打√法,比如明天你拿起書來,內心還是想玩,那就去玩好了,日曆打個X,後天呢,你內心想的是我得讀書,我不能玩,但是還是去玩了,那就打個√,獎勵自己我畢竟內心是想讀書的啊,大後天你真的去讀書了,雖然就讀了2分鐘,還是想玩,打個√,這樣記錄一周,你就發現,至少有2個√,等到第二周你可能就有五個√了,等到第三周你就發現,我壓根不想玩,看書也蠻好的嘛。
娃睡後的二人時光怎麼度過:一般娃睡後我跟老公都會立即開始洗漱,同時我主動說下娃最近的動態,比如get了哪些新技能,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老公要多跟孩子親子共讀繪本,或者有哪些我不方便說的問題讓老公跟婆婆溝通。然後就最近工作的難題討論一會兒,就我看書,他在電腦前繼續工作或者學習,到各自休息的時間睡覺。
早睡早起
時間管理的要訣——早睡早起。早起是讓你有充足時間的關鍵,一天良好狀態的關鍵,早睡是時間管理的基礎。但是睡不著和起不來是我們的常態,怎麼辦?比如我喜歡早晨洗衣服、做早餐等等。有這些事情鼓舞,我容易早起。
用早起逼自己早睡,而早起是需要動力的。早起的動力並不是跑步、瑜伽、讀書、寫作等任務類工作,而是那些讓自己非常開心的事情。
早睡需要儀式:比如你想11點之前睡熟,那麼10點半就得去洗漱、換睡衣、鋪床、定鬧鐘、把手機放到自己夠不著的地方、躺下,想想明天早起也做的事情,然後閉眼進入睡眠預備狀態,這是早睡的儀式。同時,因為早起,也會刺激自己到時間就犯困,知道自己早起幹什麼,又是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就能夠安然入睡。
但是很多人帶娃等娃睡了自己才能去做事,比如業餘愛好啊、收拾房間啊,但是都做完就已經夜裡很晚了,完全沒辦法早睡。對此我想說,試試能不能早起再去做,那時候孩子還沒醒。帶娃的時候可以穿插多個事情同時進行,比如打掃房間、做飯和洗衣服的時候都可以看劇、聽音樂,給娃一些他感興趣的玩具也能獨自呆一會。因為晚睡真的非常消耗身體,睡眠不夠真的會讓人崩潰,所以不管事情多著急,還是讓自己早睡,用早起的時間去處理家庭事件吧。
有人說了,我加班都到10點半了,到家都12點了,我根本不能早睡啊。IT男和項目經理們,我真的深表同情,但是我們家老公也會有這種情況,經過一番苦戰和他的領導嗓子得腫瘤的案例,我老公深刻體會到熬夜真的不是好事。於是在我的一番苦口婆心下,他保證11點睡熟,第二天早晨5點多起床,忙昨天沒做完的工作,他說早起比晚上熬夜還有效率。大家可以嘗試下。
全新的高效工作模式
第一步,需要重新評估工作價值觀,以判斷交由你的工作是否重要。比如我的工作價值觀是成就感、人際關係、獨立性,那麼在進行工作判斷時,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判斷一個事情對我而言是否重要,然後區分處理。
第二步,用收集籃裝入所有需要你做的工作以及你想到的內容,比如將來要去做的,或者突然想到的家裡的事情、孩子的事情,列在收集籃里,收集籃可以是一個小筆記本隨時帶在身邊,也可以是各種筆記工具APP、表格工具APP等。我為大家設計了一個收集籃可以每日填寫收集籃
比如同時讓我定個會議室,1分鐘之內的事情,我是不需要寫入收集籃的。又比如同事讓我用工具對比軟文推廣下我們的產品,我想了想確實很不錯啊,於是我寫進收集籃,但還是繼續做手頭要做的事情。做著做著我突然想到,周末回家說好了要買一本書給孩子帶回去,於是趕緊寫在收集籃里,繼續手頭的工作。一會有下屬想要跟我探討活動推廣方案,立即探討嘛?不,跟她約個時間,比如下午13:30-14:00,並且標註確定推廣方案和所需資源。我們需要每日清理收集籃,不僅讓自己更有成就感,而且能夠很好地減輕工作壓力。
下午13:30-14:00這段時間開會我非常提倡,這個時間段大家都吃飽了正好想站著減減肥嗎,而且腦子也不是很靈光,甚至還有困,正好通過一個討論會議動動嘴皮子,等到討論完,大概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過去了,正好睏勁過去,把剛才討論的問題抓緊處理下。我最不建議大早起就開會,早起的高效時間段不應該做最重要的事嗎?
那有人就說了,我有好多會議真是躲不開啊,耗時耗力還沒什麼產出。這個就需要開小差的功力了,既然跑不掉,那麼大部分不用自己發言也跟自己關係不大的時候,適當開小差,思考思考手裡有哪些事沒有做,那個事情怎麼拆解更容易做一些,有什麼什麼不錯的方案啊,這個方法雖然不那麼被倡導,但也總比自己很煩躁的開完一個會議影響接下來的工作效率要好。
第三步,四象限法安排工作。四象限法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根據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去安排,重要緊急的事情立即去做,重要不緊急的實情有計划去做,不重要緊急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堅決不做。
那麼都什麼不是很重要的呢,拿帶孩子舉例,我經常給寶寶做輔食但是我基本上不管喂,我怕他不好好吃影響我做飯的積極性,當然婆婆看我辛苦做了,也會哄著寶寶盡量多吃一些;我會陪著寶寶讀繪本,因為閱讀習慣真的能讓孩子受益終身,但是我上班比較累,互動遊戲婆婆承擔的更多,而且遊戲內容都挺有意思的。哄睡這件事,我判定它不太重要,孩子睡覺並一定非得要親媽上。所以就交給婆婆負責。就是說能夠跟家人很好地相處,藉助他們的力量能夠幫自己獲得很多時間。比如每人輪流帶娃半小時,2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就睡覺了,但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半小時的個人時間用於學習或者娛樂。
對於全職媽媽,我也能感受你們的辛苦,你們能夠判斷事情重要和緊急程度將會很好地緩解壓力和煩躁,比如做衛生這件事,你說它重要緊急嗎?個別情況下是緊急的,但是你也可以一天集中處理甚至太累了可以稍緩處理,但是孩 子餵養和讀繪本、行為習慣養成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排在前列。如果實在不能藉助父母的力量,那就跟老公協商,討論家庭事項的分配,總之,學著借力,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
大家可以把自己每天每周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下來,就是每一周這些事情基本都要做,把他們按照重要緊急程度重新分類,這樣處理的時候就能妥善安排,避免把自己陷入事情越積越多根本無法控制的地步。工作上的事情,分清重要緊急顯得更加重要,儘可能地把所有非重要事項,我們稱之為猴子,把這個猴子甩給別人,你才有時間做更重要的事,凸顯自己價值的事。我們這裡工作四五年以上的朋友居多,這種工齡背景下,如果過多的去執行對自己的成長就比較緩慢。當然,甩猴子要靠很好地溝通技巧,有本書叫《關鍵對話》,感興趣的可以購買來看。
1、關於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盡量安排其他人去做。比如①能夠下達命令給其他人的,只需要跟進完成結果,盡量授權給下屬去做;②能夠轉交其他人的,注意溝通語氣和用詞,委婉的拒絕和有理由的拒絕,讓別人很舒服的溝通方式;③無法拒絕的,一定要問清對方想要實現的效果和達到的目的,明確需求。
2、對於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需要我們有計劃的去做。①任務按先後順序拆解;②每步驟明確目標;③預估計每步驟完成時間;④從第一個步驟開始,進行中只想著第一步的事,絕不要想其他,享受當下的內容,會大大減輕你的壓力進而提高效率。⑤每步驟預設番茄鍾,25分鐘一個集中工作時間段,然後停下休息幾分鐘,再進入另一個番茄鍾,保證自己工作時更專心更高效,當然也會更有成就感。
3、嚴重忙碌的狀態,自從學了時間管理之後,我的工作量還是那麼多,甚至因為我時間更多了做的事情也多了,但是我沒那麼惆悵和糾結,或者嚷嚷著說有很多東西吵著忙的要死,因為就算這活又忙又緊急,我還是個急脾氣,我也得把工作拆解成很多步驟,一步一步的來,而且不管我在處理什麼,我腦袋裡都不會想著其他的事情,心裡只想一件事真的有如神助。
4、經常要遇到一份很重要但是又很難完成的,每次一提到這事就心生畏懼,導致其他工作也不想做了。我從不建議這種工作每天一來就開始做,因為真的太影響效率又影響心情,我建議用下午15:00-17:00的整塊時間處理,注意拆解步驟,通過一步步的拆解,再大的石頭也能被鑿碎,每次拆解的時候標註上,想要做成什麼效果,大概多久實現。當然,通過番茄工作法對於困難工作的拆解也很有幫助,大家可以買這本書詳細讀讀。
時間管理的輔助工具
1、整潔的辦公環境和家居環境
整潔的辦公環境並不是一切擺放井然有序,而是手邊只有最最需要的東西,一切精簡到不能再精簡,不論他們擺在哪裡,你都觸手可及,而且能夠迅速指出所有物品的位置,做到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
整潔的家居環境是另外一種感受,它能夠給你一種怯意、安然、享受的感覺。只需要拋棄一切非必需品和非心動物品,重新疊放並固定位置,取用完畢後立即歸位,疊放以取用時不影響其他物品位置為宜。
可能大家覺得目前離這個規整的世界好遙遠啊。那我們可能從一方面簡單的入手,比如中午休息時間整理下辦公桌,把那些某時可能會用但也不一定會用的東西統統扔掉,給自己一個絕對清爽的辦公環境。趕緊給自己預備一個大一點的杯子放在手邊。也可以利用休息的時間搜索下「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書筆記或者買來這本書,趁著周末的時間,徹底清掃下家裡,真的會給你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但是可能一次整理還不能領悟它的真諦,我用了好幾次,陸陸續續的做了大概兩個多月,效果才開始顯現。
2、提高效率的工具軟體
在線表格類久其格格,數據圖表類數據觀,在線文檔類石墨文檔,工具安排類Worktile,工作思路梳理類ProcessOn)
3、合理利用碎片時間,比如上下班路上,盡量早出門不堵車,可以在路上聽有聲讀物,比如把自己想學習的東西錄音頻。
4、時間管理枕邊書。
已知方向的路,再慢也是快的。對於早起,堅信自己可以做好。有目標的人睡不著,沒目標的人睡不醒。最後,期待遇到更美好的你們!
讀大學的時候我會訂立各種各樣的目標,其中大多數都沒有結果,但我記得其中有一條是be well read,我想要讀更多的書,我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學校的圖書館,花了很多錢每個月在亞馬遜買書,也把很多周末奉獻給了國家圖書館,這些時間和閱讀帶來的啟發和靈感把一個迷茫而不知所措的學生轉化成了一個完全未知而全新的自我。
現在看來,覺得be well read大概是永遠沒法實現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追求成為be well read的狀態。而我希望能夠分享一些在這個閱讀的旅程上的心得,我們的教育讓大多數人在大學結束後學習的過程就停止了,但從某個高度上來說,學習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輩子的事情,上千年來人類思維的精華都濃縮在書本里,我覺得放棄了這些,真的是很可惜。
這篇文章,以及我每個月通過Henry Book Club(旅行讀書會 Henry Book Club?小組) 推薦的書單,大概是啟發更多的人去捧起書本,獲尋讀書的動力,並且去發現好書,學習如何去閱讀,然後在很忙的時候,依然能保證大量閱讀,當你有時間無所事事的時候,讀書;把手機里的遊戲卸載了,讀書;等人等車排隊坐地鐵的時候,讀書;這在我看來比什麼都重要。
1. 讀什麼?
我的把我的閱讀分成幾個大類:
一是經典作品,主要是文學和哲學的經典著作,在這個類別里有很多不錯得書單可以參考,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4109980/,這些是最基礎的閱讀,這些書並不是很容易讀得下來得,而且不是很短時間就可以讀完。如果你覺得在讀這些書的時候有困惑,可以推薦先讀《如何閱讀一本書》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3208/,這是一本很好的方法論讀物。卡爾維諾說,「我對於文學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只有文學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給予我們的感受。」 我覺得這種文學作品裡傳達給我們的這種作家對於這個世界的某種豐富的感受可謂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和幸事,而哲學類的書籍,這篇文章給出了最好的解答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775629/。
二是知識類的書籍,每一個學科都會有自己的書單,而去更多跨學科的閱讀能夠帶來很多的創意和靈感,比如對我來說,工作比較有幫助的創業理論,商業思維方式,營銷與傳播學,管理學,中東歷史與政治等等,這些主題的閱讀為了增長某一特定方面的知識。這些主題閱讀你可以去各個途徑找很好的書單,比如大學的專業書單,權威教授推薦的書單,專業人士的推薦書單等等。在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你可能也慢慢能建立起自己的一個知識體系書單。
三是流行讀物,如果我說我兩個小時翻完了一本書,那大概都可以歸入這麼一個類別,我給自己的日程表上留出了每個月去書店的時間(北京的好的書店包括Page One,時尚廊,庫布里克,老書蟲等等),基本可以翻閱很多的流行讀物,大概了解他們講的是什麼,哪些書值得買下來再細細閱讀。這些書很好讀,不費腦子,周末在亞馬遜定一箱幾周就可以翻完,但質量參差不齊,鮮有好貨。
四是報刊和雜誌,我是一個報刊雜誌的粉絲,早晨能夠一邊早餐一邊讀報的畫面依然是很迷人,通過網路的方式,國際報刊也不再如此難的獲取。而特別很多小的雜誌,其選題,圖片和文字就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通過紙墨傳達出來,非常迷人。我推薦的讀本基本是很大眾的經典刊物,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Financial Times,以及雜誌包括Bloomberg商業周刊,Monocle等等。
五是網路閱讀,學會如何使用RSS訂閱,我推薦使用Feedly,主要把你關注的博客,網路平台的資訊放進來,然後定期閱讀。
2. 記住基本的目標:每天保證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你可以覺得怎麼可能,這裡是一些幫助你實現這個目標的的小提示:
1. 通勤坐地鐵的時間其實是很棒的閱讀時間,你可以帶一本書,購買一個Kindle,或者用手機也可以,如果你容易分心的話外加一副耳機隔絕周邊的噪音,地鐵通勤突然變得更有趣了。
2. 養成一個習慣睡覺前閱讀一個小時,而不是刷微博,微信和Facebook。
3. 如果不能保證晚間的閱讀時間,那嘗試早晨早起一個小時,只用來閱讀,沒有什麼時候比這更能聚精會神了。
4. 陽光燦爛的周末去一個有花園或者屋頂的咖啡廳,或者去一個公園讀書,這會讓你很舒服,更有動力。
5. 包里應該隨時裝著書(或者是Kindle),你會發現那些「被迫等待」的時間我們浪費了多少,排隊,等人,我有一個朋友他所有的日程安排都會計劃早到15分鐘,然後用這15分鐘的時間讀隨生攜帶的書籍,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僅讓你讀更多的書,也改掉了遲到的壞毛病。
6. 在Iphone里裝一個instapaper,用來mark看到的但沒有時間讀的網路資訊,Instapaper。
feedly:feedly: your news. delivered.
7. 題外話,如果你在國內,花錢去買一個VPN,推薦用Astrill,最值得的投資了,
Astrill VPN
8. 註冊一個Evernote來記筆記。
再忙的人如果用好了上面的幾個技巧,一天的閱讀時間肯定可以超過兩個小時,這意味著:
1. 你可以一個月讀一本經典,一年十二本,你會發現你和一年前的你的距離。
2. 你可以學習一些更實用的技能,比如完成MBA的知識框架搭建,比如研究你所感興趣的特定主題,或者是學習一些平面設計的基礎知識,你永遠不知道這些新的知識能夠給你創造的機會。
3. 你可以通過快速翻閱最新的書籍,雜誌,優質的網路資訊來吸取最新的信息和靈感。
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同時在一個類別里讀多本書,這樣你永遠都沒法讀完任何一本(至少對於我來說),一次關注一本書,想想你希望收穫一些什麼東西,並記筆記。
閱讀愉快!學習其實有很多種方式,除了看書、上課這些需要固定時間的,和人交流、日常看到的也都是學習。
在萌牙培訓時,我是這樣跟同事們說的。(上班族相對不自由,學習時間比較零碎)
首先,弄清楚你擅長哪種學習方法,有些人善讀、有些人善聽。善讀的人適合讀書、看報,學習系統性、理論性的知識。善聽的人適合看視頻、用APP聽書,或者看一些案例型的書籍,以及在生活中思考感受。
然後,要制定計劃。沒有計劃,想到什麼做什麼是很難堅持的。我建議你們把學習內容分一下類:工作效率的、工作技巧的、生活的、人文的等等,每個分類都填上學習的內容。萌牙每個員工都有年度學習計劃。
接下來,要養成學習習慣。看書就要每天看,我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筆記必須要有。同樣的,聽書、看視頻也要每天堅持。一般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
最重要的是應用,學習的內容怎麼應用到工作生活中,我經常提醒同事學習時要多想,不想光學是沒有用的。
有個輔助學習的方法,是交流分享,我們定期有分享討論,可以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其實學習,最重要還是自己想不想學,技巧方法都是次要的,主觀慾望強不強烈,這才是關鍵。俺的零碎時間一般就是上下班在車上還有中午午休的時間:
1. 看平板上的RSS和電子雜誌;
2. 回答知乎問題;
3. 整理下我onenote上的碎片知識;
4. 做個頸椎運動;
5. 拉個筋;
1.研究和分析型問題不能隨時中斷,所以零碎時間最適合學的東西是純記憶型的東西而且以點記憶(與上下文無關的記憶,比如單詞)的效果最好.記憶在同一點重複的效果比較差,相對分時記憶效果會好.點記憶資料容易在零碎時間實現重複記憶.在學習過程中,記憶是最重要一環節,所以零碎時間學習的效果有時候也是不錯的.
2.如果實在是長的問題和資料也是可以解決的,最好的方法是抽出相對較長的時間把問題細分,分成邏輯性強的若干部分,然後以碎時間進行學習,最後花些時間綜合總結.
首先確定你想終生學習什麼。
如果學的是跟現在從事工作無關的東西,就要抽出一定的整塊時間打基礎。此時做好各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筆記很有必要。
打好基礎之後開始逐塊深入學習,搜集資料分門別類。需要長時間專註的放在家裡,可以作為補充的七零八碎的小知識就隨身攜帶有空就翻一翻(剛才說的小筆記此時派上用場)。
還有個最簡單的,就是看書嘛,隨便什麼零碎時間都可以用來看書啊。提倡終身學習,這已不是什麼新知了。但學習的內容不同,學習的方式也應該有所不同。這裡藉機器學習與人類學習的對比,來談一談該怎麼終身學習。
人們最熟悉的學習,即Know what,也就是學知識;有了輸入,我們要做的是對其進行分類,也就是know which,再進一層,是學技能,Know How,再下一步,是know why,學道理,而最難的一層,是know when and whare, 也就是學會在什麼時候展示何種知識,怎麼去展示。
學知識,機器早就做的很好了,你想知道什麼,搜索一下就可以了。而學習技能,機器目前也正在越做越好,機器學習就可以讓機器學會那些人類會做卻說不出怎麼做成的事。但要機器解釋為什麼做出決策,也就是模型的解釋性,卻相對更困難一些。至於讓機器能夠在不同的乃至陌生的環境下調用不同的知識和技能,則是屬於強人工智慧才能做到的。
之所以要有以上的類比,是因為學習的目標不同,學習的方法也不同。對於學知識,閱讀就好了,零碎時間的聽有聲書,看電視上的新聞,在這個階段,終身學習指的不是你要每天學到新的東西,而是說你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拒絕與自己看法相悖的觀點。
對學到的知識進行分類,是需要批判性思維的。分清楚那些是觀點,那些是事實,那些僅僅是推測。看到的文章,有那些段落是在打感情牌,那些又是嚴謹的論證。這樣的分類,是一個會隨著你的見識增長而改變的過程,將之前的喜歡的文重新翻出來看看,重新做評價,這也是終身學習。
學習技能,那就一定要去練習,要不斷的突破舒適區。但刻意練習不是學習技能的全部。將碎片化的知識,圍繞著一個技能連接起來,讓你調用知識的過程自動化,讓你可以在受到干擾時也能完成的同樣的好,也是在持續的學技能。在這個層次的終身學習,體現在面對新的任務時既有急迫感,也有興奮感,這是一種素質,而不是一個姿態。
而對於Know why的學習,最好的方式是輸出。輸出不是去摘抄看過的書,而是試圖用你看過的練習過的已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的東西去說服或感動別人。持續寫作不難,難得是寫作的東西是多種多樣的。 是因為會講故事,使得人類得以展開靈活而大範圍的合作。在這個層面,終身學習意味著不斷改變自己的故事,不斷改變自己輸出的方式,只有不拘泥於一種寫作的模式和風格,才能駕馭不同的主題。
而學習該在何時何地使用知識或技能,最好的方式是交流與模仿。這是人類天生就會做也擅長的,小孩子從身邊的父母那學到的最多的就是這一類,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有欺騙和隱瞞,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學會了欺上瞞下。社會的風氣變了,同一個人的表現也會改變,即他如何應用他的知識和技能的方式也會改變。在這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是終身學習者。然而,人不應該是環境的傀儡,應該具有主觀能動性,終身學習在這一層面,意味著反思環境的影響,選擇和誰進行交流,怎麼交流,並不斷的內省自己運用技能和知識時有多少是舊時經歷被動留給自己的,有多少是自我選擇的。
總結一下,終身學習,對於在不同的層面,有著不同價值坐標和時間維度。Know where and when, 更多是對應善的層面,目標在於不做一個沉默的大多數,不成為平庸之惡的代名詞,其價值體現在世紀年的粒度,你的付出也許你的下一代才會欣賞,並從中獲得收穫。而對於持續輸出,其對應的是求智,目標在於讓你和你身邊的人從蒙昧中走出,其價值要被認同,要以十年為單位,堅持十幾年,也許才能有所收穫。對於學習技能,一萬小時定理表明了其價值的回收可以以年來看,今年學會一門技能,明年就能用上。而對知識的分類以及獲取,關注的是求真,其可以在數天內見到成效,但半衰期也最短。
從2011年到現在,精讀了30多本書。沒規划過,就一本接一本地讀,每本讀一個月左右,就是用晚上睡覺前等小孩子上床的那半個小時。能感覺出2014年的我比2011年的我,眼界寬了很多。
總結起經驗,不外幾個:
1、養成閱讀的習慣,找個好的書套,筆記本,筆,稿紙,書,都塞在這個書套里,邊讀邊做簡單的記錄。
2、回顧。會經常寫日記,寫日記就拿正在閱讀的書翻一下,讀的時候那些想法就會在跳出來,跳進日記里。
3、行動。閱讀得到的都是間接經驗,必須自己行動起來,把它們變成直接經驗,做到知行合一,學習的東西才是有效的。
我是隨時帶一本書的,而且和同事約定,每個月各自讀一本書,然後一起坐下來分享讀後感!
誰這個月沒有分享,誰就請客!
背單詞,看書的話,那得看空閑有多長了
大學怎樣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推薦閱讀:
※大四最後一年掛科導致延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怎麼從陰影中走出來的?
※大學裡是學業重要還是人際關係重要?大學生到底要學習哪些?
※如何能讓自己一個人沉下心學習,卻又不感到孤獨?
※專科生怎麼變優秀?
※一句話形容,你被不喜歡的人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學習 | 時間管理 | 經驗 | 時間 | 時間安排 | 經驗分享 | 碎片時間 | 時間規劃 | 學習經驗 | 利用 | 終身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