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孤獨的感覺?
孤獨不同於寂寞
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罷了。----村上春樹
孤獨,在中國文字里解釋,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獨一無二的王者必需永遠接受孤獨,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認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王者絕對可以在很平靜的環境下獨行。
孤獨並非是在自己心情壓抑,或是失戀的時候出現的,那種感覺只是空虛和寂寞,稱不上是孤獨。孤獨 是一種狀態 ,是一種圓融的狀態 ,真正的孤獨是高貴的,孤獨者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人類的思想一切都源於此處。孤獨者, 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他都能自得其樂。
孤獨有時候也是一種財富 ,人只有在孤獨時,心才會真正的安靜下來,才會很理智,孤獨不苦,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真正的孤獨不是溫飽後的無病呻吟。孤獨是靈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沒有聲音卻有思想,沒有外延卻有內涵,孤獨是一種深刻的詮釋,是不能替代的美麗。
喧囂里的獨行客也是孤獨的。也許越是紛繁越成空,越是孤獨越豐富。一個人未必孤獨,人多時,也許更茫然。月亮僅一個,卻有眾星捧,走在人海中,不知誰人懂。
因此,才有了喧鬧中的慨嘆,熱烈中的冷觀。 獨處時,才有時間思考;靜思時,才有機會感悟。能專心,方能深入。耐住寂寞、忍受孤獨,也許才有奇蹟的誕生。那些超前的理論學說,往往都在長久煎熬後,方被後人體悟和理解。很多科學發明,也經歷了痛苦掙扎,才被人們認可和推廣。那近乎黑暗的埋沒,該是怎樣的一種孤獨?
融入喧囂,就難逃紛擾,經常身心疲憊、憔悴不堪。為功名利祿明爭暗鬥,為愛恨情仇惡性角逐,幾多不害他人,又幾多不被人害?殊不知,厚待別人方能善待好自己。
在一個群落,掩埋得越深,就越難找回真實的自我。只有一個人的世界,才能真正袒露活脫脫的自我。
不會享受孤獨,就不會享受人生。
學會忙裡偷閒,鬧中取靜,才能享受孤獨的時光,默默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遺憾和美好。
擠一點時間,品一杯香茗,做一次思考,那是何等的愜意?
能從忙碌中解脫勞頓,能在靜夜裡獨對心靈,能在晨曦時思考未來,那是一種無法表達的玄妙。
暗夜裡,獨守一盞心燈,凝望蒼涼無垠的夜色,便沒了痛苦,沒了壓抑,靜靜地品味著那份空曠開闊和寂靜清遠的孤獨。漫步於自我的心靈旅途,就把平日里那顆焦躁的心融入了如水的寧靜,在追憶和反思里淡品人生,在夜的最深處,觸摸飛舞的靈魂,讓虛無變得富有,這又是怎樣的一種享受。
上述 ------- 來自 ----------- 百科 --------- 詞條
處女答
以我理解中的孤獨,談談我的孤獨人生。(以下的言論都帶有主觀色彩)
從小到現在每次踢球都是主動踢邊後衛(除了被轉到守門),常常會在球過對方半場時發」45度藍天呆「,這便是我和孤獨相處最自然融洽,即最喜歡的孤獨感覺。
以下是部分稱得上喜歡的孤獨感:
小學,夜裡憋尿醒來常常看見家裡的貓正蹲在窗口一動不動看著墨水色的黑夜。
中學,一個人在堆滿人的城裡騎自行車時,一個坐在摩托車後面的小男孩轉過臉朝我微笑。
大學,圖書館隨便找本書看了一天後,聽到薩克斯吹奏的《回家》為背景音樂的閉館廣播。
若人把人生比作宇宙這一實體,那孤獨就是存在其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看不見摸不著,卻以不容忽視的比例鋪灑在人生道路上。就像觸碰到毛孔的花粉,只要不過敏(暫且認為過敏者將孤獨感突變為寂寞感),你大可以細細感受它。
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有時總是想忽略甚至否認其存在。把自己當做一塊運行中的cpu,即使在無進程(無事必須做)時也要不斷地跑空循環,像拿個手機划來划去什麼的。我們就像東方月繪著作品中那些「都市時尚魚」,整天「發獃」,不用吃喝拉撒。
最後說說我目前和孤獨相處的辦法吧。其中借鑒兩位大作家部分作品中的觀點。其一是村上春樹,品味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踩准舞步,吃健康的食物。其二是王小波,自然而然地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並嘗試改變,哪怕那改變再細小,也是快樂的源泉。所以現在我的生活總是大體上看似宿舍食堂教室三點相連,我也總會不由自主試著改變點與點之間的權值,細細品味細節帶來的極具存在感的美好。不求時時刻刻都能體會到孤獨的愉悅,只求能心平氣和面對之(特別是在挫敗時)。
膚淺地總結一句:多讀書,多運動,少上陌陌多睡覺。
ps:碼完這段話,下午就要搭火車回家過中秋了。排版顯得混亂,還望見諒。祝諸君中秋愉快~
是嗎?那這些問題是怎麼回事?
你們如何調整孤獨和失落的心情?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83267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你同意這個說法么,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91198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19660
只要孤獨的時候,才是最合適自己反省的時候,你可以把自己身上的刺都丟了,自在的去思考,自在的尋找你的答案,適當的孤獨,內心真正的孤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喜歡孤獨?哦,不!沒有人會喜歡!
也許......
也許......
不要問為什麼,
我只是需要孤獨而已。
不喜歡孤獨的話就不會孤獨,所以孤獨的人喜歡孤獨。
而那些不喜歡孤獨的卻仍孤獨的人是寂寞。
孤獨=自在=獨自的存在
推薦 聽 五月天 的 《米老鼠》 很有感覺
孤獨的感覺不好受,更重要的是它會層層遞加
同樣是站,站5分鐘和站5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孤獨開始的時候是用小皮鞭輕輕抽打的快感,到末了卻是拖出去凌遲一萬遍的心
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情感會在哪一刻決堤
所以請不要輕易嘗試
only the lonely are free.
我每天會在所有人都已睡去的凌晨一兩點叼根煙在陽台上站一會兒
那個時候沒有燈光,沒有網路,沒有聲音,沒有打擾
不需要交流,不需要言語,也不需要朋友
靜靜的思考某些事,靜靜的想念某些人...
靈魂常在外飄蕩,唯孤獨時能回家。
比起人我更喜歡冷冰冰的機器,好比手機,起碼手機還會提醒你電量不足,可人總是會一聲不吭的離開你。
孤獨時候,思考更接近真實的本我
因為心是孤獨的獵手。
跟別人聊久了,總想跟自己聊聊
開始時不得不孤獨(環境所致),然後是學著適應孤獨(在孤獨中思考),最後是習慣了孤獨(在獨處時內心感到安全和滿足,並且會釋放源源不斷地創造力)。現在是享受孤獨(珍惜每一次陷入孤獨的體驗)。這是一種在人群中永遠也找不到的感覺。
孤獨才是生命的常態。
孤獨其實是一種最本能的生活狀態 。
人生下來就是一個個體,是獨立的,有自己的個人思想以及行為。只不過在進化中慢慢形成一種對同類依賴的心理,無論是心理活動還是行為活動都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就像很多人會問到底自己是誰,要幹什麼,來自哪,要去哪等等一些問題。就像這首詩的疑問一樣:「我生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所以可以說孤獨可以讓人真正回歸到一種本我的狀態,是非常原始的自我,這個時候可以正確的認識自己並且思考很多深層次的問題。
孤獨的確可以讓人變得強大,但是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放棄浮華煩躁,回到這個原始的狀態本身就很難了。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一句話一直印象很深刻,有人看到麻煩告訴出處。
孤獨是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也無礙。
就覺得描述得很貼切。
人這一輩子本來真正留給自己的時間本來j就很少很少,跟自己去交流,需要心境,夜深,獨處,總覺的在人群的暢快中會掩埋許多靈感的意境。我相信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於盧梭那句話都會發生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孤獨是必須的,也是享受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