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在中二和高二時期會對叢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以及社會達爾文主義推崇備至?
12-02
其實不只是中二高二時期,有不少人在上了大學和步入社會後也是這樣,這是為什麼
強答。本人初三,隨便說兩句。
高二我不敢說什麼,但中二我還是可以BB兩句的。初一生剛從小學過來,思想還在轉變,叛逆心也不是很強;經過一年的摧殘,初二生的思想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熟度,而且頗為自負,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真理;而初三有中考壓力,很大程度上壓迫了學生的思考(當然不包括我,否則我就不會在這兒指點江山了)。總之,初二是一個初中生思想和行為最活躍的階段。
叢林法則對自然來說是真理,對現代社會則不然。而學生對叢林法則的理解主要體現在對校園霸凌的態度上。對這件事我不是施暴者也不是受害者。但我有成為施暴者的心理,也能感受到成為受害者的威脅。我以前有把自己看得不爽的人群毆一頓的衝動,我當時覺得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正常手段,沒有為什麼,這就是合理的。假設被欺負了(我沒被特別嚴重的欺負過,遇到事兒我都躲著),一個青春期男性的本能反應就是這事兒不能被家長和老師知道,以暴易暴是更好的選擇,若要說原因,大概就是面子吧。順便說一句,我們學校的老師是比較負責任的,但有些老師處理這種事比學生還慫。
作為一名三體腦殘粉,我幾乎已經被黑森法則洗腦了。黑森是對宇宙的一種很黑暗的幻想,很符合中二者的口味。更重要的是,黑森和網上一些近乎弱智的陰謀論不同,論證嚴謹,放在書中的環境幾乎無懈可擊。大劉說黑森可能會讓心中敬畏道德的讀者不舒服,而對於自以為受到了道德的束縛,甚至對道德嗤之以鼻的青少年來說,這就是除了右手之外最能產生快感的東西。
學生中有多少希特勒的粉絲,我不太清楚。我不完全否認社會達爾文主義,但明確反對希特勒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嚴復的《天演論》中就表現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傾向(在歷史教科書中這沒有被批判),這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有其局限性,但你能保證一個初中生的思想能比嚴復更加深刻嗎?至於真心喜歡希特勒的人,我只能說他不屬於這個時代,甚至不屬於人類。
總之,不太符合主流又有點道理的理論是最受學生,尤其是中二病患者歡迎的。也不要覺得初中生都信這個,他們中很少有人關注這些理論,思想也相對幼稚(可能包括我自己)。
因為社會實際經歷不足,閱讀量少的可憐。
處於這個年齡,迫切的渴望了解這個社會,只能從書中的幻想彌補,結果自己形成了一種自我認知,我懂了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所謂「本質」。
辛棄疾有首詞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個年齡段一些人就處於這個類似強說愁的狀態,為了獲得「超越了同齡人的那種自信」就要去找一種看上去很高大上的言論來充實自己,滿足自己對於這個社會的幻想。而其中充滿黑暗陰險人性陰暗面的這些類似黑暗叢林法則之類結論,既滿足了自己的的渴望又滿足了自己的幻想中的高大上,所以會有非常多中二少年,如此。
而說白了也就是說他們的真正對社會的理解是源自這些法則的,源自幻想的,包括哪些步入社會的人,本質他們多少都有些脫離現實了吧,叛逆,是自己的渴望與幻想交織的產物。而當他們真正的去了解這個社會,真正的去大量的閱讀,去體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也許就會被大量的事實與結論纏繞,也就不會去單獨的覺得這一個理論兩個理論多麼高大上了
--
所以,他們之所以喜歡這個東西,是因為他們只知道這個東西。
讀的太少,想的太多。
因為這三個法則有個共同點:結果簡單,內涵豐富。
就好比中二少年喊:
弱肉強食,我要xxx才能xxx!
這個階段的少年大多不知道,每個簡單的結果後面,都有無數人的努力。
就好比,你問很多的人,為什麼1+1=2,但是不等3也不等於0,估計他會覺得你很白痴。
但是他不會知道,這個最簡單的結論後面,有多少數學家的努力。
最年輕氣盛,充滿幹勁的年紀,當然覺得自己是nb的,自己肯定是淘汰別人而不是被淘汰的一方。
有的東西能說不能做,有的東西能做不能說
看你怎麼領悟咯…
順便鄙視一下滿口政治正確的傻白甜
因為這個時候最會瞎想。
因為這些原則並不完全是沒有道理的
過渡完成了同學熟悉了又不急著升學考
閑的唄。
像我這種中考前還在探索人性思考人生打坐修仙的算異類。
可能是對學習有點厭煩了,就順勢找個不努力的原因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要中考高考了吧。
推薦閱讀:
TAG:青少年 | 青少年心理 | 社會達爾文主義 | 中二病ちゅうにびょ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