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友在回答問題前標明「受邀回答」是什麼心理?

看到一些知友在回答框的一開頭總寫「受邀題」、「受邀回答」,然後才來寫正文。有的提問者會不辭辛勞地邀請100多人來答題,答者聲明「受邀」又有何必要呢?


我曾經也有過寫上」瘦腰題」 的念頭,骨子裡的意思是「 我擦,這個題完全不在行啊,真是有朋友邀請,卻不過情面,所以試著答一答。大家別罵我」
但再一想,有推脫之嫌,所以就把這句話隱掉了。

至於說炫耀,哥反正是不需用通過被邀請來炫耀了。
--------------------------
就我自己來說,答邀請題,仍是惶恐居多。
大多我能答的,我基本上搶在邀請前就答了。


這只是知乎的一個傳統,「受邀題」或「感謝邀請」篇幅很短,不佔用正常答案的太大空間,遵循這個傳統也不會給答題者或閱讀者造成障礙,既然完全無害,那就願意遵守的繼續遵守,不願意遵守也無所謂,隨意就好。

真的沒必要非得給這個行為找一個特殊意義甚至進行心理分析,然後再給遵守或者不遵守這個傳統的人打上標籤,你和別人說「thank you」,別人回答「with pleasure」的時候難道你需要去分析對方是不是真的很「pleasure」么?


我覺得似乎每個人寫這兩個字的原因都有細微的差距,不可一言蔽之……

但我想無外乎有以下幾種可能:
1、感謝!這有那麼難理解嗎?一個學校邀請一個教授來做講座,大多數教授都會先說:感謝校方讓我來說兩句……這是對點擊邀請按鈕的人的起碼尊重!

2、炫耀!被邀請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看,都是一種榮譽,不用否認,雖然有許多人亂邀請,但這不是邀請這個按鈕本身的錯誤……有炫耀的心理不難理解,兩個字放在哪裡不影響正文閱讀,今天你的朋友送了你一件漂亮且值錢的衣服,難道不穿出去給大家看看?你的朋友會傷心的,而自卑者會說這是TMD赤裸裸的炫耀!但炫耀本身其實無罪!

3、跟風!我們具有這樣的特點,既然別人做了,我們也做,而且做起來感覺爽爽的,為什麼不做!

4、免責!這是我不太喜歡的一種可能,被邀請不代表一定要應邀!沒能力應邀還是縮了比較好!沒這個金剛鑽就別攬這個瓷器活!舔著臉說:自己是被邀請來的,不得不說,對自己的答案可不負責啊~出了問題別來找我啊~~

我被邀請回答的問題並不多,而且其中大多數我無法回答,最有趣的是這道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71701 我非常想答,查了些資料發現自己暫時還沒這個能力答好這道題,只好作罷……

我覺得被邀請是一件好事,謝謝別人的邀請是對邀請者起碼的尊重,無論你是因為炫耀還是因為跟風,這其實不重要。所以不要隨便亂就說別人自卑!


受邀多了之後,難免碰上各種題,或是喜歡答的,或是不喜歡答的。我只是,試著在儘可能多的時候保持禮貌,因此每次都恭恭敬敬的寫上感謝邀請四個字。我想像邀請我答題的人是希望聽到我說幾句即使我自己認為並沒什麼價值的話語,在這種情況下我必須感謝邀請者給了我叨叨的機會;也知道很多情況下邀請人只是從下面的建議欄里隨便點了幾個,這種情況下我寫上感謝邀請又能對誰造成損失呢?

非常不認同存心炫耀的說法,這有什麼好炫耀的。


我不喜歡抬頭就寫受邀答的做派。
但說謝謝邀請我很贊成。

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態度:前者是炫耀,後者是禮貌。

問與答是一個平等的信息交流過程,有時我才是感謝者,因為有些問題別人要是不問一下,我一輩子都想不到。

真要免責,你不回答就是,若覺欠禮數,私信說不行就是,幹嘛先亮一嗓子再說話呢,一唱雄雞天下白嗎?^_^

看中國古代書函來往開頭,有這樣不客氣的開頭嗎?
希望知乎能改變一下這種風氣吧,謝謝。


「受邀答」這種說法,大多數時候,是一個免責聲明。

通常來說,一個人回答的話題體現了其興趣愛好,一個人回答的專業程度體現了其專業程度。對於不專業或者沒興趣的話題,通常我不會回答。

而聲明「受邀答」,就表明:我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表現自己的專業,也不一定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愛好,僅僅是因為有人邀請,我才回答而已。


感謝邀請者對自己見解的關注。不排除炫耀的成分。


被邀請我很爽,同時謝謝你看得起我,兼顧各種炫耀,哈哈:)


當只邀請幾個特定的人就是看得起你。。
當邀請一大批人的話就淡化也基本無謂看不看得起了。。
但無論如何 說句謝謝受邀也不差,挺禮貌的。


對自己的言論負責的心理


個人打心眼裡很鄙視一開頭就說自己是「受邀答」的用戶。

知乎算是一個知識型的社區吧,但知乎上的用戶身份上一視同仁,沒有V戶,沒有認證。

判斷一個用戶的好歹完全是憑著他回答的質量和贊同的票數。

這時就有了「邀請別人回答問題」,用戶與用戶之間可以通過互相邀請來增加相互的認同感。

但不覺得,發出邀請者就一定不如接受邀請者。

為什麼發出邀請者不會吱聲自己邀請過誰呢?

為什麼接受邀請者一上來就說自己是被請過來的呢?

這裡面除了虛妄的自尊心作怪,剩下的可能就是儘快博得一個響亮的社區身份吧。

所以,一上來就說自己是被受邀請過來的,就產生莫名的反感,好像言外之意是:

「那啥,你們都看著,這個問題只有我才能回答的漂亮。」


裝逼


尊重邀請自己回答問題的人。並說明自己並不是主動關注這個問題的。


其實只是表達對邀請者的一個響應。


lz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
確實也不清楚寫這幾個字有嘛意義

我覺得是跟風的成分大
別人這麼寫 似乎看著像是個約定俗稱的規矩 然後自己也寫上

答就答 不答就不答
邀請也沒說就必須得答
邀請的人也許也就是隨便點幾個人
受邀的人往往容易把這當回事

反正我是不會答題前寫這麼幾個字


受邀回答,同「謝邀」。

謝邀——證明這個問題是別人來邀請「我」的,不是我自己看到的。可見「我」還是有點個人魅力的,被人賞識被人肯定的,小小地自戀下。

謝邀——「我」準備回答這個問題了,說明「我」對這個問題感興趣。雖然「我」沒有點名謝誰的邀請,但我很感謝這位用戶推薦給「我」這個我感興趣的提問。

謝邀——希望大家以後看到類似的問題時,還能記得邀請「我」。因為「我」對這類題目感興趣。

謝邀——讓看到的人知道知乎是一個很尊師重道的地方,大家都很懂禮貌。所以如果你下次看到有人在評論或答案里惡意辱罵,請不要就因此對知乎失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鳳凰,也有烏鴉。你不能要求全世界的人都跟你一樣美好。

謝邀——就好像PASCAL程序段里的「Begin」,就好像C程序段里的左括弧「{」。表示回答的開始。所以通常「謝邀」的最後都會用個「以上」總結一下。就好像PASCAL程序段里的「End」,或者C程序段里的右括弧「}」。

謝邀——有時候忙著寫答案忘了寫「謝邀」了,並不代表「我」不禮貌。也許我覺得我們之間很熟了,沒必要那麼客套。

最後——謝沒邀。

以上。

評論里@本傑明 提到——

以前還看過一種說法:謝邀,其實我沒什麼把握回答,但是因為有人邀請我,我不好意思不答,所以有說的不好請見諒。

為什麼大家習慣把「謝邀」放在答案開頭?


我只是簡單地,感謝邀請我的人看得起我而已……
原來與大家的看法有如此多的不同。
我想,以後我還是不要說「謝謝邀請」了吧。可是,會不會邀請我的人心裡不悅呢?

哎,人心這個東西,實在是太複雜了。


我之前也寫「受邀回答」之類的話,想一想有幾點原因:
1)別人邀請我,有一種信任成分在裡面,感謝一下。
2)可能我並不擅長回答某些問題,如果說的不好請不要見怪。
3)炫耀的成分太少,因為在知乎上幾乎沒熟人。


因為 我看別人寫了
這次不寫了


這兩個字剛開始或許是答題者為了感謝別人的邀請,漸漸的就變成了一個傳統。
這是獨特的社區文化烙印,表達了對社區的認同等等其他意義,同時也是社區名片。
比如貓撲有3333333,從天涯衍生出來的三觀,草榴的1024,貼吧的RT,等等


表示自己並無興趣回答或者對該領域見解不足,僅僅是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僅此而已!


硬要說心理的話,我覺得:
這樣寫的話,能獲得更多的支持票,畢竟我是出題人邀請我來回答的。
二來,就算支持的人少,也能有台階下,反正我只是回答出題人的邀請。


如果滿足個人小小的虛榮心是廣大知友持之以恆發帖的源動力的話
「受邀回答」就是這種源動力的一個副產物,鼓勵之就是對源動力的保護


推薦閱讀:

知乎的回答是否變得越來越像貼吧了?
認真在知乎上答題,碼了很多字,卻無人問津,淹沒在答海是什麼體驗?
你是抱著怎樣的心態使用知乎的?
什麼是知乎的戾氣?
知乎上有哪些腦洞開得極好的答案?

TAG:心理學 | 調查類問題 | 知乎回答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