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察哪些細節,可以判斷一個羽毛球運動員的水平?

運動員可以指業餘或專業選手。


1、看動作,看姿勢。
這一點上和欣賞舞蹈一樣,高手的姿勢、動作必然是協調,舒展,讓人賞心悅目的。有人問我,羽毛球和哪種運動最像?我說,羽毛球和舞蹈最像,都是跑跑跑,跑到了地兒就比劃個動作。羽球帶給人的愉悅和跳舞帶給人的愉悅是一樣的,都是因為完成了一個個舒展的動作。可惜無論是我的舞伴或者我的球友都沒人相信……
動作是否標準,是否協調,是衡量一個羽球選手水平最基本,也是最直觀的標準。當我們評價一個選手打球漂亮的時候,往往就是指他的動作、姿勢漂亮!嘿嘿。
體校的學生,開頭的那一個禮拜是不會接觸球的,就是揮拍,練習基本動作。就兩個動作,一是上手正手揮拍,二是下手轉腕揮拍。之後,在其漫長的學球、打球生涯里,幾乎所有的技術練習,都是動作練習,動作改進。
一個舒展到極致的動作可以讓你立即跪了!巔峰時期皮特蓋的正手跳殺球,陶菲克的反手跳殺球,曾經讓我看得目瞪口呆,人怎麼可以舒展到這個地步(那個時候的皮特蓋和陶菲克都還是唇紅齒白的小鮮肉)……
國內的選手也有很有特點的,比如葉釗穎,人高,手舉得高,擊球點更是超高,她獨特的側身鞭擊,讓人總覺得她站著擊球已經比大多數的球員跳起來的擊球點還要高,她是自帶樓梯在二樓打球,總是在向下砸球,當她的球拍舉起來,對方全場都是破綻。
某種程度上講,所謂羽球高手,就是指擊球點高的選手,嘿嘿……
還有一個,沒有特點到極致的,就是張寧,全無任何突出特點,所有動作就兩個字,標準,或者說簡潔。張寧的技戰術思想據說只有一個字,「頂!」,拼了命的頂!就憑著這一手教科書般標準、簡潔的動作,在張寧的巔峰時期,她讓所有的羽球技戰術都失去了意義。
再點評一個,林丹。超級丹的動作一看就是八一隊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八一男隊出來的都是那樣,就跟模子裡面刻出來的一樣:全都是機械一般的硬朗。什麼瀟洒、什麼柔美,都是浮雲,只有一個字:硬。就算是放網前球,在林丹手中都硬得很,不會出現柔和搓球的滾翻,絕對是直來直去,只追求精確。後來我給林丹的動作起了個名字叫「殭屍流」,那個時候我正著迷植物大戰殭屍,嘿嘿。只不過這個殭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2、看技戰術意識。
早期的戰術分為兩種,一是拉開突擊,一是四方球(或者說防守反擊)。這是一種很粗糙的分類,不過也能說明一定的技戰術特點,殺球猛的就是突擊型,防守好的就是四方球。後來自董炯、夏煊澤起,出現了以快速突擊為主的打法,不過這種強調快速打法沒有修成正果,沒有登上奧運冠軍的獎台。
所謂戰術意識,體現在兩點,一是預判對手擊球的來路,二是打到對手最難受的點。和戰術意識高過自己的選手打球,會感覺對方的動作很慢,很輕鬆,因為對方早就移動到位,拍子舉在那兒等著了。看著對方慢慢的揮動球拍,就是不敢動。一旦動早了,就會跑錯方向,當對方出手之後,才緊急剎車,猛回頭,那個痛苦……非親身經歷者不能理解啊。不先啟動吧,就是安樂死,看著對方就像織網一樣,一拍一拍積累優勢,直到最後把你一下拍死……
網球的穆雷被人稱作「戰術大師」,羽毛球能被稱為「戰術大師」的,個人以為男的有孫俊,女的有龔智超。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第一,沒有一拍解決戰鬥的能力,但是特別擅長在多拍相持中積累優勢。第二、不輕易進攻,殺球的絕對力量並不突出;第三、防守好,打不死,跑不死。第四,打死對方的時候少,總是把對手憋屈至死。老天是公平的,在賦予他們頂尖的技戰術意識的時候,他們的身體條件就相對差一點了。
早年四大天王之一的趙劍華,是個戰術奇才。他的打法,不是「打對手最難受的點」,而是直接打對手最意想不到的點,每一拍都追求出其不意。
而曾經天下無敵的葛菲,就是真正的戰術天才。葛菲的特點就是在極度被動的情況下,不僅能回球,而且還能回到對方最難受的點。
另外,看好雙打選手包宜鑫,看包宜鑫的比賽,其他三個人都在場上狼奔豕突,兵荒馬亂。只有她一個人慢騰騰的在場上比比劃劃,奇怪是每個球到她手裡都打得很輕鬆,拍子早就舉在那兒等著了。
3、看擊球質量。
擊球質量體現在殺球、劈球的力量、速度、線路及落點,抽球的速度、發力、線路,高遠球和平高球的線路和落點,搓球和勾球的線路和落點等等。擊球質量的差距,就是業餘選手和專業選手最大的差距。專業的選手殺球就像擊爆了空氣的聲音,而業餘選手就是打不出那個味兒來。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業餘選手而言,單打的勝負只取決於一點,就是誰的高遠球質量高。
4、看速度。
決定速度因素有選手的身體素質,選手的步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手的技戰術意識。速度體現在擊球的串連速度上,也體現在被動情況下的掙扎能力上。對高水平的雙打而言,大多數比的就是速度。林丹出道的時候,靠出色的專註力贏球,到巔峰期的林丹,則是靠出色的專註力和無與倫比的速度打遍天下。靠的是得天獨厚的身體素質,靠的是其常年的規律性的八一隊和國家隊的科學訓練,居然這麼多年訓練加比賽沒有嚴重的傷病。個人覺得像林丹這種選手,以後再也不會有了。有些球友以為高手就是動作幅度小,認為這樣就是速度快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高手不是動作幅度小,而是發力那一瞬間過程很短,很集中,專業選手的動作幅度比業餘選手的大多了,因為只有充分的引拍才能充分的發力。


【2016.05.04更新】
非專業羽球愛好者,球齡5年,4年業餘訓練經歷,校隊成員,簡單談談自己的認識。羽毛球這樣的運動,是一項身心合一的運動。武功講究身法心法俱到,羽毛球運動也是。對於羽毛球來說,技術動作即身法,戰術意識即心法。
一、技術動作
1.手法
手法,也即「如何擊球」,直接影響了回球的質量,因此對於一名羽毛球選手的觀察首先從ta的手法開始。簡要來說,羽毛球的擊球分為後場、中場、前場三部分。後場的高球(高遠球、平高球)吊球(劈吊、滑板吊、攔吊)殺球(點殺、劈殺、重殺),中場的接殺、抽擋,前場的搓球、放網、勾球、接吊、挑球、推球,這些基本手法是否能夠應用,出球的弧度、速度和落點是否到位,都決定性地影響了選手的回球質量,從而也是評判選手水平高下的第一標杆。

【陶菲克的網前技術、反手技術與後場殺球都堪稱一代宗師】
2.步法
很多教練都講羽毛球「三分手法七分步法」,對競技性的羽毛球運動來說這確實是經驗之談。在場地上以最短的時間(雙打更注重於此)最合理的路線和節奏(單打更注重於此)移動到最適合擊球的位置,這就是初學者乃至步入進階高階的羽毛球選手反覆訓練步法的目的。羽毛球的步法主要分為並步、墊步、跳步、交叉步、蹬跨步等等,相比於手法來說定式較少,與項目以及選手自身條件關聯更為密切。但總體來說,一個選手在場地上跑動順暢、拍與拍之間銜接緊密、節奏得當就是步法合格了。

【李炫一的步法在現役球員中幾乎是標杆,經濟、精確、節奏感極佳】
3.步法與手法的協同
在選手的賽前熱身或者比賽的拉鋸戰階段,可以比較明顯地觀察選手手法與步法的協同是否熟練。簡單的協同套路如控網下壓、殺吊上網、前場2點控全場、後場2點控全場、四方球拉吊等。從日常訓練角度來講,主要來自於固定球路訓練頻率的高低。

二、戰術意識
前文所說的技術動作,就是教練和運動員們常說的「基本功」。當一個選手基本功過關了,在業餘球圈裡也能算作一名高手了。對於進階和高階羽毛球選手,水平之間的伯仲也就在於戰術意識與運用這一層面。囿於筆者技術所限,只能做一點淺談。
1.對於局面的估計
如同下棋一樣,在羽毛球場上對於局面、對於對手有正確的估計,做出合理的分析是至關重要的。自己上一拍球質量如何,對方可能的回球線路有哪些,對方的站位是否有漏洞(偏向場地的一部分),對方是否有習慣性球路(前場習慣回放,正手後場習慣劈吊等),步法移動速度是快是慢,爆發力強還是精細手感好,球風偏主動搶攻還是偏防守反擊,這都是從微觀到宏觀對於局面的估計。能夠在比賽前一階段摸清這些細節就已經是很高的能力要求了。
2.針對性的對策
做出了對於局面的估計,就一定會有相應的對策。這一拍平高球質量不錯,限制了對手,因此可以適當向前站位;對方吊球跟進不快,接吊可以選擇回放;對方腳下跑動很積極,可以考慮重複落點調動;對方多拍拉鋸質量不高,儘可能多的採取拉吊尋找機會,等等。場上一個懵逼的選手和一個
思考著的選手,從速度和控球方面旁觀者都是能看出區別的。
3.雙打中的連貫
羽毛球的雙打和單打,幾乎是兩項完全不同的運動。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請見 @張希偉 專欄中的分析,個人覺得相當中肯到位。除了基本的技術動作相似,一個選手的單打水平和雙打水平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主要體現在雙打的戰術意識和單打的天壤之別。一般業餘日常打球,可能不會有非常固定的雙打搭檔,因此主要觀察一個選手在雙打場上的基本戰術意識。
發接發階段:發接發的前三拍是雙打的生命線,也是雙方搶奪的重中之重。作為發球員,雙打發球的弧線是否平直下降,發完短球之後是否立即開始守網,發完後場根據發球質量立即選擇退守或者上前封網;作為接發球員,是否盡量選擇放網、推腰、推底線等接發手段盡量不起高球,在第二拍結束後的跟進封網或退守意識如何。
攻防階段:作為觸球人,對於後場高球的處理是否到位(殺球的線路選擇,殺改吊的落點選擇等等)在前場的封網和守網是否積極(封網的拿球點高低,搓球放網的弧度控制等等)以及自己每一拍出球後的及時跑位(吊球放網後的跟進,殺球後的回中等);作為非觸球人,能否準確地為隊友補位(防守平行站進攻前後站這種基本站位,中場抽檔的壓搶輪轉等等)

【韓國雙打名宿李龍大/柳延星,里約奧運周期韓國男雙的擔綱】以上是筆者一點拙見,供大家討論。


1.步法
2.限於非常被動情況的頻率
3.動作一致性
4.落點配送(比如,放遠網是不是限制了對手回搓,網前搓球是不是為自己贏得了進攻機會,平高球到不到位,點殺角度刁不刁)
5.戰術意識(重殺後是跟進上網還是不管,網前搓球後是不是準備撲球/後退進攻等)


動作幅度
越是高手,動作幅度越是小。


謝邀
對於職業選手而言,技術的差距沒有想像中大,長年累月的訓練導致想提高基礎水平,已經很難。更多是「個人能力」的差距,比如體力、爆發力、心理素質、打法等等。

對於業餘選手而言,大家說的步法、基礎意識、手法等等都可以來辨別,其實最簡單的就是看他每次擊球的連貫性,步法、手法、打法的統一和協調性


以下均針對單打而論。
業餘球員,技術環節我首先看發力效率頭頂步法。這兩個東西有了以後,就具備了基本的對抗能力,下限不會低。再往下就是身體素質。身體素質包括手腕、前臂的爆發力,核心力量、下肢爆發力和心肺功能。宋宗耀的前兩個東西都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稱霸業餘/半專業男單那麼多年,就是因為他的能力太強。作為打控網搶攻的人,他的網前並不細膩,只是上來的很快,搶的非常凶,經常就控制了局面。遇上基本功更紮實的專業和能力保持得不錯的專退,他的球威脅就不很大(雙打當然是經典的他和姚雪打李龍大/金素榮,單打可以看看13年在唐山他和江西隊的胡煜那場球,以及對曹偉的那場「險勝」)。有發力,才能讓出手快起來,才談得上「一致性」和其他的racket skill;有頭頂,才能讓整體快起來,才談得上「變速」和其他的戰術。如果一個人發力不好,他的球路打得再開,他的球對對手威脅不會特別大;如果一個人沒有頭頂,他跑得再快,殺得再凶,他的球對對手威脅也不會特別大。但這兩個東西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以後,能力的差距就可以成比例地體現出來。當前的業餘界霸主歐陽南軍,能力上不比宋差,技術又比宋更好,我認為他會坐穩老大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扯遠了。發力效率如果掰開揉碎說要說很細,我認為可以姑且概括為兩個東西,一是timing(即正拍面擊打甜區的準確度)準不準,二是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慣性是否被借上了(這一步包含了如放鬆-握緊、蹬地-轉髖等等技術細節的掌握),即,他是否有錯誤的動作導致卸力了。一般來說觀察正手被動球的處理就可以了。
為什麼又強調頭頂步法呢?顯性的原因是因為業餘比賽當中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戰術是壓頭頂。有一個良好的頭頂區後退能力,能避免把反手暴露給對方,加大自己全場的威脅。隱性的原因是,頭頂後退步法並不好練,它需要相對高的協調性去同時完成轉身、後退、起跳。如果這個人具備掌握完備的頭頂步法的能力,能夠快速而放鬆地去回擊頭頂球,那麼其他的步法對他來說應該也不在話下。
而對於專業球員,恐怕不能通過一個或者數個細節就能得出結論了,需要全面的觀察。有的人是不折不扣的蒼蠅拍(比如田兒賢一),但是殺球不論是落點還是力量均是世界頂尖(力太大);有的人打球看起來非常緊繃( 比如蓋德),但是卻成為了四大天王(腿太快),有的人頭頂步法很爛(比如裴延姝),但是依然是女單一線球員之一(被動能力強);有的人反手很不靠譜(比如約根森),但是高居世界排名第二(太能跑)。世界級的球員根據自身的條件,擁有高度個性化的打法,保留一個「各有千秋」的結論是合適的。但在我的價值觀中,依然不由自主地喜歡發力通透的球員(如西蒙桑托索、拉查諾因達農)和步法有特點的球員(李炫一、阮天明),但這些球員因為或先天或後天的原因,都不能長時間站上世界之巔。站在頂端的兩個人……大家都知道是誰。


啟動


鄙人專業羽毛球運動員,如果要說專業和業餘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細節方面,專業運動員在雙打時經常永短短几句話交流場上的情況,比如說「下一個球我擋中半場拿回頭,注意對方拐斜線這種的話」還有就是意識方面,這是區分專業與業餘的地方,專業的雙打中幾乎看不到回放球,隊員拍子始終拿在上面


看反手


1、發力。熱身打著玩的時候觀察是否有很好的手指、手腕發力,大臂和小臂的動作幅度是怎樣的--打的好的標誌之一就是很少有完整的側身揮拍這類準備動作,靠手指手腕就足夠打到位了,這個能力在專業比賽特別被動時回球會有特別明顯的顯現;當然這也是很多專業選手給業餘選手的一個誤導,會讓人忽視了側身等基礎準備動作的作用。
2、穩定性。同樣是在熱身打著玩,高手很少會因為手涼、不專心這些因素下網,可以沒熱身,可以好久沒打了,也可以東張西望,但這些因素的影響最多是球過網質量的好壞差別。
3、步伐。啟動那一下是否利落,跨步和並步的運用,是否有預判,是否會讓小白感覺介人怎麼一直在溜達但球總是打到他手裡...;還有就是上網後的撤步及後退步伐,回位後的重心狀態。
4、其實以上三點都是一兩眼的事,幾秒鐘就可以知道大概水平了,更專業與否的感受要看打起來的戰術意識和球路變化。


既然題主說了運動員,那就指的至少是省隊水平的運動員了吧?

專業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量是非常大的,而且長期的訓練會涵蓋各個方面,包括身體素質、技術、步法、體能。對於省隊水平的運動員來講,每一個技術細節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不論是步法還是技術動作。一個訓練認真的省隊運動員不會在這種問題上出現問題,而且不會出現非受迫性失誤。所以從技術和身體素質上沒有辦法判斷一個運動員的水平高低。那就要從技戰術的安排和使用上看了。


贏了以後脫光敬禮的,很強


我覺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運動員在完成一次步法後的再啟動,再啟動的速度與精準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運動員的能力水平。再就是看運動員的反手技術,特別是反手高遠球技術,這點也可以很好地判斷運動員的水平高低。 當然我所說的是一種便捷的方法,並不是最準確最好的方法。

全面地來看,還要注意運動員的發接發,低網球的處理以及假動作(或者說是動作一致性)的運用。但最重要的還是是否使對手絕大部分時間處於被動狀態。


既然已經是運動員了,那應該從天賦與天份上來評價其水平了。


對於業餘運動員來說,最最最關鍵的就是步伐,如果你發現對方無論多刁鑽的球,他都是在對方出球後提前跑到落點,等待球飛過來,那這個人是高手無疑。

關於手上動作什麼的,你還是先把步伐練好吧,一切的手上動作都是在提前到達落球點為基礎的。

所有需要跑動的競技運動,下盤都是基本功。

而體育界有句老話,基礎決定你能走多遠。

這也是為什麼頂尖羽毛球單打的回合如此之多,而差點的單打比賽如國內聯賽,回合如此之少的原因。

在基本功上他們就輸了。

去看看林李大戰,為什麼精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每球都是多回合,雙方都在回合中捕捉對方的漏洞。

諶龍為啥能崛起,是因為他紮實的步伐,以拉吊出身的他步伐那是絕對的好。把進攻加強以後立馬崛起了。

說到這,我非常看好丹麥的安塞隆,也是以拉吊為基礎打法的高個子選手,而且比諶龍又有靈性的多,進攻也不差。

以上。


根據自己打球和看球的經驗簡單說說吧。
一聽聲音。擊球聲音不入耳的,移動步法踉踉蹌蹌的,基本上連看都不用看。
二看出球。主要就是看出球質量,速度,弧線。最簡單的高遠球也最見功力,水平高的,對拉高遠球也能壓制住對方。
三看移動。輕盈迅捷是必須的,更要看步法的節奏變化,是疲於奔命,還是舉重若輕,是主動掌握局勢,還是被動跟隨對手。
四看球路。球的路線,體現著球手的思想。是毫無目的性的回球,還是有針對性的控制,決定著場上的局勢。
五看戰術。羽毛球雖然沒有直接的身體對抗,但是雙方卻是通過一顆球進行火拚。能根據雙方狀態、場面情況,選擇有效合理戰術的,往往技高一籌。


步法。

就我這個業餘半吊子的角度來說步法就是觀察一人技術好不好的標準了。

其實步法非常的重要,其中也牽扯到很多的內容。

第一,站位。我是右撇子,原來在接發球時一直是左腳小半步在前,但是後來看了羽毛球的教學視頻之後發現如果是右腳小半步在前的話,在右前,右後,左後三個方向走的步數都要比左腳在前少。

第二,確定來球位置。這個直接決定移動方向,以及是否採用直線移動方式。預判位置考驗的就是打球經驗了,但是這個經驗還是體現在步法上。

第三,移動。移動又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步的確定移動方向。對於右撇子來說,比如說左後來球,先右腿一個側蹬,確定移動方向。然後一個小步,如果不夠再一個大步,到了最佳接球點,回球。

第四,回位。回球之後如何快速回到初始站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說大力扣殺之後右腳能不能自然前踏,再衝到網前接小球,如果右腳做不到位反應總會慢一步。

以上就是我這個業餘半吊子的想法,非常粗淺,如果不對請毫不留情的把我罵醒吧。


我一般看反手。一個反拍,那力道,那角度,高下立判。


業餘的話打個反手後場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後退步伐。


推薦閱讀:

TAG:羽毛球 | 羽毛球運動員 | 羽毛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