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怎麼「讀書」的?

很多人都說,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讀書量驚人地大,每周是數百頁,文科學生的閱讀量尤其地大。我的問題是,他們如何保證在閱讀速度很快的情況下達到很好的閱讀效果呢?另外,他們的閱讀,是不是輔有什麼讀書筆記之類的作業?


某二流藤校哲學本科。頂尖算不上,但也算所謂名校吧。

老實說我並沒有什麼一小時幹掉幾百頁的速讀技巧。
恰恰相反,如果有一項閱讀的技藝是我的教授不約而同地強調並試圖訓練的,那麼它是SLOW READING

這周一政治課上教授恰好讓我們讀一段文本,是尼采談SLOW READING:

For this very reason it(philology) is the highest attraction and incitement in an age of "work"- that is to say, of haste, of unseemly and immoderate hurry- scurry, which is intent upon "getting things done" at once, even every book, whether old or new.

尼采厭惡的閱讀方式正是現代的讀者的讀書方式:囫圇吞棗,匆匆忙忙,滿腦子想的都是「趕緊讀完」,恨不得一路狂飆到最後一頁。

那應該怎麼讀?

Philology itself, perhaps, will not "get things done" hurriedly: it teaches how to read well: i.e. slowly, profoundly, attentively, prudently, with inner thoughts, with the mental doors ajar, with delicate fingers and eyes


再說一遍:

slowly, profoundly, attentively, prudently, with inner thoughts, with the mental doors ajar, with delicate fingers and eyes

我古典學教授讓我read between the lines. 另一門政治理論課,教授要求我們讀第二遍、第三遍,還要寫reading report, 梳理和評判作者的論證;哲學課上教授會一段一段、甚至是一句一句地講解。如果說他們教我了一種閱讀方法,唯一的一種能讀好書的方法,那就是slow reading.

我不是未曾囫圇吞棗地讀、挑每段第一句話讀、就著sparknote讀。那都是平時沒好好看書考試前抱佛腳的方法,糊弄老師糊弄自己的方法。要是說這麼讀書我學到了什麼完全就是自欺欺人。是的,什麼也沒有,哪怕我拿了A,哪怕我考了全班前幾。現在想起來都十分懊惱

讀書不是為了在工作表上畫個勾,而是因為他們是有益的,因為它們是人類文明上最聰明的一些人的創作,因為它們能幫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Slow reading 本質上不過是對文本的尊重。而這些經典文本值得我尊重地對待。

糊弄著把reading 翻完,浪費掉難得的與偉大作品交流的機會,就為了省出時間去做一些不知有沒有意義的活動,去network, 去social, 去把自己投入人群里,投入那些瑣碎而無意義的交談,一晚上說的話還沒有一頁理想國上的真理多,我並不覺得這很明智。


我目前在北美一所也算以喬治·貝克萊主教命名的公立學校讀博士一年級。拋開頂尖的問題……我希望可以分享一些歷史系「讀書」的感受。

1

歷史系博士班,通常閱讀量是比較大的。比如,以下是我們歐洲中世紀史某一周的閱讀:

至少已經700頁出頭了。這庶幾代表了平均水平:大概一本專書(500頁左右),加一些文章或章節。一學期上三門課,就是2000頁左右。

雖然很多,但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讀得很快——其實這些書也不可能讀很快。

粗略算一下,如果一小時讀20頁,那一種也只需要100小時,每天13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了。所以,至少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讀書本來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剛轉歷史的時候在復旦大學聽課,我們的老師講:作為職業的讀書人,一天讀書八小時是必須的。這是我們對社會的一種責任。而這其實不難做到,如果吃完晚飯,看了一部電影,也就八點鐘,「還有四個小時可以看書。」所以,說起來課程緊張一些,其實也就是把看那部電影的時間也用上。大概生活本身就是充滿選擇和取捨的,選擇了和那些作品交流,總有一些其他需要割捨。

2

就我這邊課程的閱讀而言,我覺得最有幫助的地方在於老師對我們的閱讀會有比較細緻的指導。通常,在我們開始閱讀之前,老師就會告訴我們,在這些讀物中,我們可以略過哪些細節,應該追索哪些基本線索。

以上面那一周為例,我們要讀Documentary Culture and the Laity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這其中涉及到許多非常專門的文書學的內容,要追索起來非常不容易。老師就會先告訴我們這本書的背景。大體是有一個叫Rosamond Mckitterick的教授,她認為我們對早期中世紀有一種刻板的印象,彷彿知識、甚至書寫只掌握在教會手中,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在法蘭克王國的時候,世俗的政治、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要用到法律、契約的文書。所以這本書是在這個指導精神下編成的,不同的學者基於各自擅長的文書,討論教會之外,書寫扮演的角色。

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專門的領域。即使能夠讀拉丁文,那些特定的文書都有自己的研究脈絡,這些討論是我們不可能深入地追索的。無論我們讀得再認真,也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所以一開始老師就提醒我們這一點,不要在這上面花太多的功夫。所以,老師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開始看這些文章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一點:當這些作者在說世俗而非教會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一些什麼?比如,一個貴族的家族把土地贈與了教會,或者用土地捐建了修道院,那麼這些貴族家庭所簽署的文書是不是屬於世俗文書的範疇?換而言之,對「世俗」的界定是如何影響這些作者的論證的?

這樣一來,即使對於初學者而言,就可以比較好地把知識地圖建立起來了。

3

概括中心論點是必修課。黃宗智先生在教暑期班的時候就有很詳細地指導:

我個人認為,學術專著都應帶有一個中心論點,而閱讀那樣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論點,用自己的話(一段,甚或是一句話)表達出來。然後,用三、四段總結其主要的次級論點,同時總結其經驗證據,注意到概念與經驗證據的連接。總結的時候,必須要精確,但關鍵在於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話,因為那樣才會消化,使它變成自己的東西。一個可行的閱讀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論點之後才逐章閱讀,每章看完之後用自己的話總結。最後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把你說服了沒有,為什麼?(甚或更進一步:如果由你來寫這本書,你會做怎樣的修改?)至於比較純理論性的著作,我們要問:它對了解中國的實際或你自己的研究課題有什麼用?

(黃宗智教授2015年「社會、經濟與法律:歷史與理論」研修班接受申請)

我基礎比較差,所以我覺得要做到這些很困難。用自己的話概括,我覺得像射箭一樣,要射中靶心很困難的,一次不中——再嘗試一次不一定會更好……也許更偏了……所以我筆記中自己概括的部分會比較少,如果有的話,都會把我的依據都一起抄在上面,以後看的時候可以核對一下。所以Evernote中會是這個樣子的——這本書是Goffart, Walter. Barbarian Tide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9:

藍色的部分是自己寫的,最上面對這本書的很粗略的小結,只是說是我對這本書的總體印象。之後是梳理一下該書的結構。外語書的話就更加重要了,比如Devroey, Jean-Pierre. Puissants et Misérables: Système Social et Monde Paysan dans l』Europe des Francs (VIe-IXe siècles). Bruxelles: Acad. Roy. de Belgique, 2006:

以後回來看的時候,大致知道這書陸續說了些什麼事情。

但通常我自己寫的時候都比較謹慎,對摘錄的評論為主,比如Wickham, Chris. Framing the Early Middle Age: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400-80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大部分時間其實就在碼字,感覺效率是低了一些……主要是把閱讀中的感受和問題標記一下。我自己的話,長時間的閱讀以後,不做比較長的摘錄是很難保持狀態的。因為有這些摘錄、梳理和記錄想法的過程,在加上間或總要開個小差,平均一小時20頁真的已經是很理想的節奏了。

要之,閱讀量大並不意味著閱讀速度變得很快——只是說我們要花更多的時間,也許開始思考如何系統地管理自己的閱讀和筆記。

4

我寫得差不多了。

我記起小的時候,爸爸常帶我看電視里下圍棋。經常是一個一般性好看的姐姐和嘉賓一起講解人家的比賽。我就問:「爸爸,爸爸,他們這麼厲害,為什麼自己不去參加比賽?」我爸就會服一下眼鏡,露出深邃的微笑。「因為去參加會輸啊,」他說,「圍棋這個事情很奇怪的,你出來怎麼講怎麼下,自己就要開始連敗了。」於是他就給我舉出日本圍棋史上的許多著名事件加以佐證,並引申到古今中外炒股票等其他領域……正當我五體投地的時候,他會頓一頓,「這大概是內心有個地方,已經開始驕傲了。」

所以初中的時候我一直謹記滿招損謙受益的教誨。但隱約,我似乎又覺得這不是我的做法。我原本就習慣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世界裡,也許形諸的文字是面向外面的一個窗口,分享自己的一些體會也是一個請教的過程——是我的貧乏的生活里為數不多的一種溝通方式。寫這個回答的過程中,我覺得我的爸爸是對的,在講解一些事情的時候,是會陷入一種莫名的成就感和驕傲。但我想,分享的過程也是在面對自己的驕傲。寫完了著一些,我想正可以重新開始。

這一年還有許多天的,還有許多書可以看,許多筆記可以記。也期待你的批評意見。


這麼水的答案被贊很不好意思,14/04/27修改
====================================
在哈佛上本科。大家都說文科閱讀課只有大一新生才會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閱讀。稍微有點經驗之後,大家都發現讀完了就忘,真到要用的時候,比如要寫論文和考試了,讀過跟沒讀過一樣,白花了之前寶貴的本可以搞extracurricular + part-time job + social/networking + partying + relationship時間。關於這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怎麼處理,就我觀察有這麼三種方法:

(1)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完一遍之後記筆記:這顯然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我有一些課確實記了一百頁左右的課堂筆記 + 閱讀筆記,這樣寫論文的時候還蠻開心,因為有詳細總結可以看。但期末考試一天考兩門的時候就深深地覺得,當初這麼啰嗦是怎麼回事,根本看不完啊!有了這樣的教訓會把閱讀筆記寫的比較簡潔,一般50頁的閱讀只寫一段總結。

(2)期末的時候靠學習小組,平時要有空就讀讀每段第一句話:這應該是學校比較主流的。期末的時候大家會湊在一起,每個人負責一兩個板塊內容,最後編篡一本學習手冊出來。一般挺有效的,跟自己做筆記沒有很大區別。不過如果自己做筆記,同時期末的時候還參照別人的總結,就會覺得我知識掌握好紮實啊!(這樣一種錯覺)。之所以是錯覺,主要因為文史哲等課程成績實在有點隨機,除了英語寫作極為優美、邏輯思維極其嚴密的人,一般來說論文以及期末考試的論文部分的打分跟學生在這門課上花的時間完全是no correlation (樣本為身邊抱怨的同學)。

(3)只為寫論文看閱讀,考試就靠聽教授和助教講課:雖然聽起來有點偷懶,實際上是非常有效的一種策略。如果期末考試之前,能把課堂筆記背的比較熟練、理解的比較透徹的話,就我大四下的經驗來看,考試也不難……

以上經驗基於我上的文學、歷史、政治、哲學、以及部分非常文科的經濟學得出。這樣的課程一周閱讀量可能在300~500頁之間,如果按照精讀+做筆記 50頁/小時的速度來說,考慮到paper/response paper/pset/wiki等等其它作業,是比較妨礙精彩大學生活的順利開展的。但對於以實驗為基礎的心理學以及某些經濟學課程,閱讀會簡單很多,主要關注結論和實驗方法部分,一堂課3~5篇左右的閱讀量一下就看完了。


其實只有粗體字是」怎麼「讀書。

哈哈,既然@陳諾 同學提到了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我就來踩一腳吧。(文理學院真的是四年制本科院校阿親!)我本科專業Environmental Studies。我們學校無論專業,全部是文科學士學位,(就算你讀物理,你還是文科學士學位),所以更注重閱讀/寫作/邏輯/表達的培養。這裡補充一些樓上可能沒提到的點。

我「讀書」最密集的應該是大二,雷打不動每天兩點睡七點起(包括周末),那時選的課最多,參與的課外活動也最多,運動也比較規律。跑步機上面都有可以放書的小架子,經常邊跑邊讀

大學四年明白了查資料和閱讀是最最基礎的工具。閱讀「量」其實無法量化,有的閱讀是參考,有的閱讀需要記憶,還有很多閱讀是需要分析或與作者辯論的。精讀和細讀都有,並不能以「本」數或者"頁「數比較。花的時間?誰算這些啊。。。讀完要緊!(再好的學校都是有很多不讀書的學生的。我認為大多數人讀書還是功利主義的,知道這本不會考不會用,就不去讀的人大有人在。)我個人不愛記讀書筆記,除非作業就是讀書筆記。我會highlight,一本書密密麻麻都是標籤紙也是很常見的。

理科方面,除了課程提供的閱讀,還有自己寫論文的自選閱讀。老師一般會規定引用文獻最低數量,比如20頁論文必須引用10處以上文獻。自選閱讀需要你廣撒網,可能幾秒鐘讀一個標題,幾分鐘讀一個Abstract, Introduction /or Conclusion,確定是不是自己會用到的,再精讀需要引用的,記錄每篇的重點。最終引用10篇,過程可能讀了20篇50篇,我從來沒算過。有時趕論文拖到最後關頭熬夜搞定,想想一晚上讀的文獻量吧。另,讀歸讀,嚴禁抄襲(最嚴格的老師是不允許引用原文3個單詞以上,必須換自己的語言描述)。

理科還上過老師課堂上發一手文獻的,當場讀,讀完討論,也算是對閱讀的另一種訓練,快狠准。這對參加科研會很有幫助,你可能需要很快略讀研究者的報告,聽他/她的presentation,發表意見。

我還上過很多文理結合的課,比如biology+history,或者biology+english。生物史上的是達爾文,學生可以選擇將課列為歷史系學分或生物系學分,這是我四年最愛的一門課。生物學生如我,每周讀,再寫,還有個期末考試。讀的就是達爾文當年讀的書!老師就是想讓我們完全進入達爾文的腦子,我老師還有達爾文當年拉丁語希臘語代數考卷。。。很多晦澀難懂的東西,不過一路上實在太享受了,上課就像坐時光機!!!

哦不如再提一下別的語言吧。我大學開始學西班牙語,之前零基礎,第一節課開始全西班牙語教學,第二年就能讀報還要present,第三年去了西班牙讀了不少全西語的社會學和地理教科書(= =|||),大四沒有修課,旁聽過西語文學,就是一周一兩章書吧,感覺比英語慢一點,但差不了太多。

畢業以後徹底覺得停不下來讀書!kindle/紙制書是出門地鐵必備。大學裡感覺讀的還是晦澀的東西多,外加很多很多論文,畢業以後讀那些有名的社科類書籍或者小說瞬間覺得好愉快,閱讀速度提高的不是一點點啊。感覺現在隨便扔給我一篇論文,無論科目,我都能看個所以然還能問點問題出來。(畢業以後看的唯一一篇論文是講hedge fund的飄過。。。)

至於如何讀得又快又好,我想喝咖啡/紅牛才是正解


可能偏題了,但是看到沒人從這個角度說,就來答一下,簡單來說就是,他們嗑藥。

2012年有一個研究發表在溫哥華舉行的Pediatric Academic Society(兒科學術協會?大概這麼翻譯)的年會上,研究調查了616個常青藤學校的學生嗑藥情況,這些葯都是用來治療ADHD缺陷多動障礙就是多動症,用來集中精力的,18%也就是將近1/5的學生都曾經用過治療ADHD的處方葯來提神使自己專註提高學習效率,其中69%吃這個葯是為了寫論文,66%是為了準備考試,27%是考前吃了來提高自己發揮水平。

我雖然不是在頂尖大學,但是也是學校也是北美藥學院top3,周圍嗑藥的同學有很多。拿ADHD的葯是需要處方的,對於兒童來說確診多動症需要收集包括家長,孩子本身身體表現,學校,周圍環境很多要求才可以確診。但是對於成人,醫生確診多動症是會給你進行一個測驗,而這個測驗對於一個提前做了功課的知道表現出癥狀的成年人太容易了,拿到處方就可以長時間的去拿葯,因為多動症無法治癒,只能控制,只要你去拿醫生會一直給你開這個葯。而且這個葯的副作用很小,為了學習成績去嗑藥的人很多。

想找原文可以google搜Ivy College Stimulant drugs.

為了不引導大家都去嗑藥我覺得我得補充一句,長期嗑ADHD藥物的潛在副作用:
對於心血管系統:高血壓,外周血管疾病,心動過速,雷諾士現象:血液流速過低
對於眼睛:視力模糊,影響視覺調節
對於神經病學:失眠,神經緊張,頭暈,易攻擊情緒,敵對行為,精神病
對於消化系統:低食慾,口乾,腹瀉,嘔吐,便秘
哦對,還可能導致陽痿

對於我身邊的人我是發現這種葯一旦嗑過一次,下次考試前或者學習前就還會嗑,精神上造成依賴。而且很大程度上其實嗑藥只是一個placebo effect安慰劑效應,比如做手術前醫生給病人嘴裡含一粒糖說這是止痛劑,病人的疼痛感就會減輕,ADHD藥物會導致中樞神經興奮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自己的心理暗示。

雖然有很多潛在風險,但是副作用的幾率很低。嗑興奮劑這種現象在美國大學是很常見的,現在很多學校已經考慮把嗑興奮劑考慮在作弊的範圍內了。


謝邀。

不才哈佛大學日耳曼語言與文學系在讀,此生幾乎沒遇到過一周400頁以上的閱讀任務,博士課程也沒有。如果達到300頁就可以考慮找個人一起讀了,這樣對方精讀的部分自己掃一眼就行。這個對哲學,政治這種說理的文章比較有用,對文學則很不奏效。

不少學文科的同學喜歡以大閱讀量熬夜趕論文為榮,事實上我校的人文學部是從方法上反對這種做法的。隨便拿出柏拉圖的一個短篇,尼採的一個小冊子,或者策蘭的一首詩,就足夠你研究一周一個月一年一輩子了。文本量越少越能顯出一個人做學術的功力,而如果一周就幾百頁的話,課堂討論斷然是覆蓋不到百分之九十的內容,那麼能覆蓋到的「主要內容」和SparkNotes有什麼區別?如果教授布置的閱讀量就讓你通宵達旦了,你還怎麼自己去查閱文獻提出問題?熬夜寫出的論文,那腦子能清醒嗎,為什麼刷題都知道得睡醒了刷,寫論文難不成是體力活?

所以我一直認為,很多人對學術教育的審美一直停留在高三的水平。

當然可能是我比較水,如果大神們有不同的見解希望不吝賜教。


上面已經有人給康奈爾哲學本科學生做回答了.. 其實我的方法也差不多。我本身就特別怕錯過什麼東西,所以教授布置的reading讀得很慢,要寫寫劃劃什麼的就更慢了。
大概舉個例子。這個是羅爾斯的正義論的。

除了旁邊的批註以及劃線,讀完一篇文章也會在後面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比如這個

這樣就導致了讀書比較慢。不過這也和哲學這個專業有關。除了也懂它大概的意思(idea)以外,還要一步一步的跟著他的邏輯走下來,不然以後寫文章的時候言之無物。

其實哲學讀是一方面,最關鍵的還是寫文章反駁。我覺得學哲學學的最快的時候,還是在思考其他人的idea, 然後有了自己的想法後,把它寫下來成文章的這個過程中。所以學習哲學寫paper/essay也很關鍵。這時候我就會把文章再通讀一遍,把反駁他的paper也讀一遍,再上wikipedia, 或者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去搜索其他人對他的理解和解讀。

這樣算下來,在不需要寫文章的時候,光讀書差不多也就是1個小時讀個10-15頁paper。寫Paper的時候,則會花一整天找資料,再花一整天寫文章(以4000字為準)。所以一周閱讀量大概也就100-200頁,但往往每天放學後都會在讀書。

除了課堂上的書我自己也會額外買書讀閑書。一般會在睡覺前看個一個小時。隨便翻翻,各個學科的都看。有時候睡不著會看北大那一套數學分析你信嗎?。。。
這是自己買的書櫃。是的那是高達。


讀書效率高主要靠兩點:一,了解閱讀材料的結構,快速定位,學會跳過;二,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讀。讀書快不等於效率高,不要對宣稱自己「一天幾百頁」的人盲目崇拜。

1. 了解閱讀材料的結構,快速定位,學會跳過

不同類型的材料,結構不同,閱讀方法也不同。

教科書

  • 目錄有章節標題,直接去你要的那章;每章內容都有小標題,跳過你已經掌握的
  • 書末尾都有關鍵詞頁(index),把整本書提到的概念按字母排序,右邊寫上該概念出現的頁碼。如果你只想了解某個概念,直接去關鍵詞頁面找就好

科學類材料

  • 論文
    • 先看摘要(abstract),搞清楚自變數、因變數
    • 掃一眼正文內所有的小標題
    • 在「結果」(results)部分找到體現「主要發現」(main finding)的圖,看看是否能直接看懂;如果不能,把看不懂的地方在心裡作為問題記下來
    • 回到正文開頭,讀引言(introduction)
    • 你熟悉這個研究領域的話,直接跳過文獻總結(literature review)
    • 如有需要,細讀「方法」和「結果」部分,注意先寫下各個變數名的含義

人文類材料

  • 小說:沒什麼結構,只能順著看;對話多的可以加速
  • 非小說
    • 現代作品
      • 找到作者介紹文章結構的那一段(書和論文引言的最後一段、每一章的前幾段等)
      • 每一章的結構通常是:我的觀點 a,理由 a1 a2,反對我觀點 a1 的觀點 a1b,反對理由 a1b1 a1b2,我對 a1b1 的反駁 a1b1c1,我對 a1b2 做的讓步 a1b2c1……
      • 每段第一句通常是中心句(下圖紅線)。略讀的話,搞清楚這段在講什麼就跳到下一段,記得在段落旁邊做筆記,標註該段落存在的意義(下圖藍色字)

      • 如果你只想了解作者的觀點,可以跳過所有「反對觀點」和「作者對反對觀點的回應」
      • 如果細讀,可以邊讀邊做有層次的筆記(如下圖),方便日後查找

    • 古代作品
      • 通常沒什麼結構;熟悉作者後可能可以總結出其慣用結構
      • 配合二手資料看效率會比較高;二手資料是後人對該歷史材料的解讀,包括教科書、該領域學者寫的綜述等

2. 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

讀書如果漫無目的,讀完以後還得根據你要回答的問題重讀找答案。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明確目的。

舉個例子,同樣是讀一篇科學論文,如果你只需要知道結論,那直接看摘要和結果部分就好。如果你需要對該研究提出批評,那就得細讀方法部分(methods)。

讀一本小說,如果老師布置的文章題目是「談階級對女主人公的影響」,那你只要著重讀女主人公、重點關注階級話題就好。

另外,書是讀不完的。找到了足夠你寫文章、課堂發言的內容,就可以停下了。沒讀完的內容,如果你還感興趣,可以閑暇時間看。

--

像上面的這段文字,最高效的辦法是先掃一眼大概結構(總共兩大點,第一大點裡面又分幾小點)。如果你不是學人文科目的,那「人文類材料」這段就可以跳過。如果你在看這個回答前明確了自己只是想知道怎麼讀教科書,那讀完教科書這段後直接關閉窗口就好。

--

絕大多數學術材料都是有結構的,有結構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快速跳過不相關或者已掌握的內容。

絕大多數學術材料的英文也是有固定格式的。如果英文閱讀有障礙,不妨先從教科書開始,搞清本領域的常用詞。學術材料不難看懂。

那些說自己「每天讀書幾百頁」的人,大家無視就好。重點是我們吸收併產出了什麼,而不是讀了 200 亦或 20 頁書。


號稱五S選2,實在沒時間面面俱到,Social, Study, Sleep, Sports, and..(drum roll)...Sex


不得不說學校的確對我的姿勢水平提升了不少,現在看看當年寫的東西,覺得當時的自己的確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但作為當時的自己的印記,還是留著吧。
-------------------------------------------------
我說一下我個人的吧。
作為一個選課經常作死的工科生,表示基本啥課都上過,基本啥玩意都要讀,但讀不同東西的時候的細緻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舉幾個例子,都是我在Princeton大一上過的課

一門關於二戰武器發展史的歷史seminar,每周150-200頁東西,但由於本人對這段歷史本來就有不小的了解,而且這種閱讀基本上也就是讓你能參與課堂討論的地步,沒人會問你第一批被選做核彈試驗場的日本城市中除了廣島長崎那兩個悲劇,其他的都是怎麼被剔除的。再加上歷史文獻讀起來本來就有故事書的感覺,因此這種閱讀也就是標準的scanning。。掃過去,知道大概內容和歷史走向,知道主要人物和事件,就完事了,平均每頁不會超過1分鐘的,而且可以在晚上開始打哈欠的時候讀都無所謂。

一門neuroscience相關的writing seminar,但是奇葩的教授竟然讓我們去讀弗洛伊德的Ego and Id,還有笛卡爾的Meditation....然後還要發現其中的聯繫或者矛盾然後寫論文!!!!!有一周那本區區40頁的Meditation 我是讀了前面忘了後面,看懂了每一句話但就是不知道在講啥。。40頁讀了我前後8個多小時 有木有啊!!!!讀到下一周讀弗洛伊德的那本神書的時候我都覺得好理解多了啊- -。。。但由於要寫論文,還要有不少的引用,所以只能硬著頭皮讀,然後外加自己做mind map,還要求助sparks notes這種給gist的神網站。。這門課創造了我到Princeton以後閱讀效率最低的記錄。 但後來正經寫neuroscience paper的時候,我差不多在web of science里搜了100多篇論文,然後基本看標題和abstract就直接忽略了3/4,然後看結論再忽略到剩下里的2/3,餘下的看的時候也先無視data analysis=。=...只有到決定引用的時候才通篇閱讀。

一門EE里模電的課:
老師進度神快,每周差不多cover教科書上100頁的樣子,如果不預先讀的話上課基本聽天書。。當然理工科的教材在看的時候大家也都會慢慢的知道哪些是要認真看的(比如模型,理論公式,較為複雜的例子),哪些翻過去就行了(比如數學推導的過程我都是只看第一行的式子和最後的結果的-。-)。。這個和國內大學應該差別不大。

一門航空Dynamics的課:
老師進度神快,教材是老師自己編的,基本課上聽天書,不上課看教材的話雖然不能說看不懂,但肯定會看到自我懷疑智商,對於這種東西,我們的對策基本是上完課再看書。。。= =

一門電子元件入門(以實驗為主的課),每周去實驗室前要讀差不多50頁的相關文檔,其中有具體飛實驗步驟,注意事項,每次做的東西的理論原理,實驗參數的計算推導,之後數據處理的要求等等。。這些只能慢慢的自習的讀,但有時候能和lab partner各看一半,然後互相給對方講。


(通常我一學期是學4-5門課,工科和文科混搭)

具體閱讀方法,只能說因人而異,但有一個原則是遵循的:對於不同的文檔,都只去關注必須關注的信息。一頁letter size single spacing讀的不到一分鐘的玩意,正常人肯定不可能記住所有的細節,所以知道去記住什麼,往往比閱讀速度本身重要。

我個人有時候會耍小聰明利用自己善於短時(基本兩周之後就忘)大量記憶優勢,用快速掃過的方式去讀量很大,但對細節要求不高的東西,比如歷史文獻,比如政治科學中的案例等等;但這種方式當面對難以理解的東西,比如上面說的哲學著作的時候,基本沒用,這種時候常常會讀個十頁,然後把其中的內容關鍵詞稍微整理一下,方便梳理脈絡;如果真的閱讀量大到難以接受,我們會和學同一門課的同學一起讀,然後讀完互相給對方概況一下。。當然這種做法是有風險的,一定要找靠譜的partner才行。


farm經常自習到4點的時間管理小弱低調飄過。球摺疊,不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我覺得根本沒必要問這種問題。

說白了大家都是高級民工,但可能名頭前面加了個H,P,S,自我感覺就驟然良好了,精英啊,世界頂尖啊,好像連我們看書劃幾個道都成尊貴的事情。其實各有各的過法,被名校黨鄙視的南方學校,楓葉黨,袋鼠黨,土鱉投行黨,壕黨,甚至國內二三線城市公務員教師黨,談起美國留學生有時候都跟說笑話似的。誰跟我們一樣一大把年紀了還得為能不能抽中H1B發愁,我們研究怎麼申phd怎麼發更多paper或者探討EB2B和C哪個快的時候,很多人早名利雙收回家打麻將了。就算老老實實過日子,我們在外漂著前途未卜只能搬運妹子漢子的時候,人家也早抱兒子了,每天回家洗洗碗看看電視打打山口山,周末跟父母嘮嘮嗑,也過得不錯不是么。人的活法不一樣,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出賣勞動力聊以為生,無所謂高低貴賤。真不是有了個HPS就牛叉,沒什麼牛叉的,也沒什麼特別值得學習的地方——除非你的目標是考上HPS並拿到其學位。

退一步說,在HPS裡面,文科生也最沒必要炫耀。大量閱讀什麼的無非是年齡增長學習經驗增多自然就會具備的技能。高中覺得讀個超過1000字的文章就要死了,來這邊一本一本書讀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付出了那個時間就會有收穫而已。應付一個文科課的閱讀,就算一周一個Illiad也沒什麼特別了不得。不如說到研究生階段如果還沒讀過Illiad,這文科生得考慮考慮自己是不是真該學文科,而不是滿世界炫耀我這個program有多intense。不就是念書么,跟學習一種車床的使用方法有什麼區別,如果有區別的話,那就是念Homer不太容易找到工作而已。不是反智,而是說這些玩意,就是解個悶,提升下逼格,算個愛好,或者喜歡的話當個專業賺口飯吃,沒什麼了不得的。

前些年有個comparative literature phd寫的關於這個學位如何恐怖的帖子在網上流傳,嚇得我好多學弟學妹不敢讀phd了。其實想想看,不就是給你5年時間,讓你學會四五種語言么?五年啥別的也不幹,就學學語言看看書寫寫paper,也許忙起來好幾天不睡覺,但是這工作量也就是律所正常水平(恐怕遠遠趕不上投行和醫院正常水平)。而且純屬自願選擇,complit這種phd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背後也沒有什麼金山銀山,都是喜歡才去念的。犯得著寫那麼長一個帖子來酸溜溜地show off自己的program多intense,自己壓力多大,寫這個帖子有多浪費時間么?真喜歡念書的,根本不會care這些事。有些人的心理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直想在bdwm寫個帖子破一下這個myth,但是想到我自己也不是complit phd,沒啥發言權,只能說大學畢業了多看看世界其他人類怎麼活著的,就明白學校里這點事真沒什麼算事的。

我覺得,平常心,自己工作需要啥就學啥,想幹嘛就幹嘛。偃鼠飲河,滿腹而止,少看別人,多看自己。沒必要崇拜頂尖學校,頂尖學校的孩子也沒必要非要出來苦口婆心跟大家說我們真不是自習到凌晨3點——事實上所有人,無論啥學校的,都很有可能自習到凌晨三點。更不必show off我每天都學習到凌晨三點——不就是12點往後仨鐘頭,天亮以前仨鐘頭么。這也是警醒我自己,少拿自己是top school這件事當回事。

所有的美國黨都要回國or留下,然後基本平等地面對移民政策的各種門檻限制。所有的人類都要吃飯睡覺娛樂傳宗接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們沒什麼特別,沒什麼了不起,不值得特別多的關注。如果答主問這個問題是想要提升自己,那麼直接提升自己就夠了,沒必要參考我們。去做你認為該做的,就夠了。

最後可恥地匿了,願非HPS,Cal,Caltech,Uchi之類所謂名校的孩子能從我的貼里找到一點平衡吧...這個問題的回答們炫耀意味太重了。


本來我是不想來湊熱鬧的,但是考慮到標籤裡面有一個IVY聯盟,作為S同仁,私以為不出來黑一下IVY,尤其是某H大,貌似有點對不起觀眾。雖然H大和我們是一起黑Y大的戰友,但是這個時候出來賣隊友是能夠陶冶情操,舒緩心情,替H隔壁MIT基友出氣的最佳活動。
好吧,我的答案分兩部分,一個是列一些tips,一個是我的情況。
tips:
1,某些人把美國大學的辛苦程度給神話了,比如著名的「哈佛凌晨三點圖書館」那個帖子,但是實際上我找H大的校友確認過,基本上哈佛圖書館凌晨三點不會有人。客觀點說,一線美國大學的學習量,拿國內T大來對比,(個人觀感)
S,P,M,CALTECH這類學校的工作量和節奏大概略高於T大。
H,UP,UCHI大概等同於T大的節奏。
BROWN,UC-BERKELEY,這一檔大概稍微輕鬆於T大。
紐約某C大就是隨便玩,當然這是我故意黑他的。。。

2,拖延症和抱佛腳,臨近deadline才想起做事這種事情是全球通病,五道口TP兩校和一線985廣泛存在,一線美國大學也廣泛存在。雖然整天party,整天爆遊戲過於誇張,但是臨近考試才想起看書,臨近打分才想起project,臨近交作業才開始慢慢寫或者乾脆拖這件事情基本上是這個年代學生的共性。

3,我個人認為亞洲學生和中國學生在以上情況不能例外,其實就一線美國學校來說,亞洲人看起來努力實際上是因為亞洲人在理工科的比例很高,即使是文科也是願意選擇研究性比較強的那類。而美國來說,幾個理工科牛校相對來說都卡得很緊,壓力蠻大,故而有這種印象。實際上,這一代中國學生和一線學習的本土學生「融合」得非常國際化,尤其是商學院,特別看得出來。。

4,我一直認為很多人對於閱讀有一個誤解——閱讀必須是一種學習任務。但是真的么?拋開吐槽,美國本土學生的閱讀習慣,尤其是wasp們,還是不錯的。但是他們的閱讀方式大部分是「略讀」,其實閱讀習慣相當零碎,而且讀書筆記這種明顯都是學霸乾的事情。他們的方式是,大略地讀一篇書,然後約幾個同道者出來一起扯淡。這種閱讀方式是否科學,我個人並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我比較認同——閱讀從來不是一個應該被過於「嚴肅化」的事情。。舉個比較好玩的例子,某人常年大量閱讀20世紀初的哲學作品,尤其是和認知論相關的東西。如果按照比較中國的邏輯,這傢伙肯定一學神。但是呢,事實上這傢伙把這類書當小說讀,而且經常屬於拖延作業那一類型的人士。。

5,文科學生的閱讀量實際上是兩個極端,一類是大規模涉獵各類書籍。另一類是完全不讀書的,尤其是本來對閱讀量要求很大的「政治」類,學科實際上後一類人的比例很大,當然master階段的「法律類」,前一類人大一些,除卻這類學科神奇的」生源「,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本土精英扎堆的美國文科,在國內被傳得過神了。

6,不要提牛人這個東西,牛人的世界和普通人的世界是不同的,雖然美國一線大學和國內TP等校牛人比較集中,比例很高,但是他們的生活也說明不了共生態。

(TIPS暫時更新到這裡,題主還有什麼要問的,可以補充到問題裡面)

第二部分我們來看看我個人的閱讀習慣,和身邊一些人的閱讀習慣。

第一,對於文史類,我的建議是大信息篩選+課堂討論+小組討論(比如直接在HALL裡面)。尤其不要過分精讀。
為什麼呢?美國的歷史類文集都有一個特點,如果在美國上過AP課程的都知道,美國歷史這門AP課程從來就是一個坑——因為信息飽和度太大,且完全沒有章法,大量的原文引述。而實際上美國大部分歷史類書籍,甚至包括政論書籍都有大量的」原資料「引述,甚至有些無腦引用。雖然這類書籍做參照資料相對不錯,但是對於」票友型「的人來說,實際上是個災難。而我個人經驗就是用篩選有用信息的方法來做初次閱讀,包括國內理工科出身的歷史愛好者都喜歡這樣,直接篩選」最主要信息「,所有的敘述性東西跳過,直接摘取」乾貨「。然後呢,如何把這段歷史補充的有血有肉,不要單純靠閱讀來完成,而是儘可能去靠」討論「來完成。。

第二,理工科教材。這個對於廣大的理工科學生來說比較重要,我個人的建議是:
先找結論性的東西,再來返還到過程之中。。
因為凡是比較好的大學,無論國內外,老師上課都有個特點——那就是一節課的信息量非常得大。基礎課都還好,專業課尤其如此。雖說未必他們都是PPT一路按著走,但是一節課幾十個知識點的授課量還是很常見的。所以說,即使你課前做過預習,其實你的消化速度恐怕仍然會根本上節奏,我的建議是,先理解結論性的東西,因為這些是點,容易抓住,其次在返還到過程中去,再去形成知識面。那麼這個「返還」的過程就是自習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

第三,數學,哲學類,和基礎科學類。。
這一塊,我個人的建議是:精讀,但是分塊狀規劃,不求一次吞下,分開讀完。但是也不要隨手拿起來就讀,放下來就睡。建議是完整看完「一節」作為基本的閱讀單元。並且同時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自習補充性資料和前沿資料,以及「思考」。。
這樣做的願意很簡單,其信息量大,跨度大,而且需要大量的思維工作,你才能真正讀進去。過於零碎的閱讀,你很難將一個問題系統化的理解;但是過於大量的閱讀,你會感到工作量大,苦悶,興趣降低。。

第四,關於「快消息」類,諸如時政話題,新聞等等。。
這個我個人建議,只需要讀一下主要的信息點就夠了,這個沒什麼好說了。主要是,注意有一些獨立思考的態度,以及「求實」的態度,不要什麼捕風捉影的時期都去跟風,也不要將一些未經證實的東西拿來當「事實」處理。

第五,關於半專業半興趣類的書籍,經濟類,以及軍事類。
實際上經濟和軍事都是相當專業的領域。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受眾異常之廣泛,票友眾多,所以我們把他拿出來單獨說一下。這個我的建議還是依照興趣為主,以看書,看資料為基本,因為這兩個領域雖然玩票居多,但是涉及到的東西非常之廣,所以基本的知識積累是需要。其次,在提高方面,我個人還是覺得應該以交流為主。。

總之呢,閱讀重要的注意三個東西,一個是信息的量,一個是信息的消化能力,以及信息的排列特性。。根據閱讀的讀物和自己的情況來,從這三個角度來取得一個平衡,這樣有利於閱讀。。。

好了,積蓄力量,喜聞樂見的黑哈佛,黑耶魯哥倫比亞的時間到鳥。
不好意思這杯茶喝得有點久,本來覺得在最後更新這個彩蛋有偏題的嫌疑,但是我還是更新一下吧。我個人其實不想黑C大,因為知乎上第一個認識的人就是@崔飄揚 ,雖然在farm裡面,黑C大貌似成了蠻多人喜愛的餘興節目,不過我不帶惡意,純屬好玩地來黑一下吧。希望各位不要生氣。。讓我來承受一切罪孽吧(請自行腦補掃地僧的表情和口吻)

關於C大:說到C大就不得不說道紐約,眾所周知紐約是著名的逼都,起裝逼程度比其時尚程度要誇張得多,某牌子的幾百塊的爛雨靴,在其他地方少人問津,但是在紐約卻一個季度賣脫銷幾次。而且紐約有一個習慣在於,曼島的人將曼哈頓成為town,而且對人說起必說自己來自曼哈頓而不說來自紐約,而對於他們來說曼哈頓才是真的城市,但是事實上曼哈頓除了高樓多點,基礎設施水平還不如蘇南一個縣城,地鐵挖得像煤窯一樣,每次去地鐵都不敢穿白衣服,因為總有一種妄想症讓我覺得出來會惹上一聲煤灰。但是這只是初級的裝13,高級一點的,為了表示自己文藝,會說自己來自西村,為了表示自己時尚,說自己來自chelsea。。但是這些逼格在C大面前弱爆了,本科學生聚會,談到留美生活,一般來說提及自己念書的地方,一般都會說哪一個city,按此邏輯,C大的童鞋一般應該說自己來自NYC,但是呢他們會說自己來自「columbia」,絕壁不說自己來自紐約。某中國孩子學到這招以後,對他家長輩這麼說以後,他家長輩眼淚瞬間迸發:「兒啊,你怎麼跑到拉丁美洲去上學啦,那飯吃得飽不?你看你都瘦了。」然後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哥大比UCHI還要喜歡強調自己是美國諾貝爾獎最多的學校,然後千湊萬借,把各種有的沒有的,稍稍有點關係都算上,跟小年輕婚禮發喜帖一樣,恨不得把在C大上過一次公廁的路人教授都給拉進來,終於湊到90幾個了,耶,順手把劍橋也給秒殺了。。。

關於S大:自己黑自己一下算了,S大特點很多,我只從我周邊出發來黑一下,對於理科相關來說,就是「原教旨主義」,特別是數學。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某人知道我找了個統計有關的PAR-JOB,然後他睜著恐懼的眼神,用閹人歌手的腔調指責我:「你怎麼能跟商業這種下賤行當扯在一起,簡直有辱斯文,你不配。。。」然後後面噴了一大串。。不僅如此,凡是有認識的學理科的好友進矽谷可能搞統計,可能搞開發,此人會仰天大嘆,「你居然會想到去矽谷這種地方,這和良家婦女賣身有什麼區別。」這個人的存在,讓我宛若覺得這學校集體得了神經病。當然,這是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是S大對於基礎學科原教旨主義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是非常突出的。
其次就是偽文藝范兒,實際上對於S這個理工院校而言,很奇怪的是浪漫主義的氛圍相當濃厚,甚至濃厚得有點扯,大有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意思。舉個好玩的例子,某人是民國黑,也是民國粉,黑到什麼程度呢?他把人家整編74師黑成「整編起來氣死人的師」,但是他還是很喜歡去翻民國的一些東西,所以胡佛研究院某處是他常去的地方。。有一次從地下(那個房間在地下)出來,走了幾步,看到胡佛塔,深切吟詩,把胡佛塔比作包容萬象的象牙明珠啊!我就隨口吐槽,「神馬象牙明珠,明明像一根justin bieber的縮寫」。。。。
還有一次,和一群人去南方某州一老紳士家做客,大家都知道,南方老紳士喜歡玩養馬,所以在他老家置辦了一座帶養馬場的莊園。。一同校同鄉的妹子望著斑駁的山坡感嘆一句:「美到窒息的斑駁雕塑。」,然後,我默默得走到她身邊,靠近她,讓我的氣息穿過她的秀髮,輕輕說了句:「那是一山坡的馬糞。」。。。。。

關於CALTECH:本來沒想吐槽CALTECH的,但是@韓喬宇 點名來玩那就對不起了。對於caltech來說,給我的印象就是低調和專註。我心中想像的念CALTECH的女生,都是一身飄逸的白衣加上散亂而不失優雅的長髮,飄然地路過狹小校園的每一寸林蔭,白蓮花一般如果在生活中,我碰到了這樣的女生,我一定會小跑(反方向),然後拼盡氣力狂喊一身:「救命啊,有鬼啊,貞子(feng,jie)移民來美國啦。。。。話說,最近某被MITBBS扒皮的某位女子,靠玩從一張床玩到另一張床的遊戲(據說),拿到CALTECH的終身教職,讓這個純潔的學校難道撒了一地狗血。。。。

關於H大,其實H大可黑的地方不多,雖然肯尼迪學院每屆學生的名單都是八卦的焦點,其八卦程度讓其他學院瞬間喪失存在感,如果你想認識或者交往全世界的權貴二代,直接按著學生名單找就是了。。H大和UCB一樣都是非常崇尚新自由主義的地方,如果哪個學校出現,」學生社團聚眾大尺度社交,且抽大麻還high死幾個人,場面混亂不堪入目「這種狗血的事情,出現在其他地方我會深切地一驚,但是在H大,我一點都不會覺得驚訝,這簡直小事情。social傳統的開放,讓校友精神非常濃烈,無論創業還是做事,即使你不混final club。哈佛學生的標籤就足夠為你帶來很多夥伴,但是呢,正是如此,兄弟之間反目這種看八點檔肥皂劇都看不到的情節,卻常有出現,而且往往沸沸揚揚。

好了,黑完了。。純屬娛樂,因為我發現評論裡面幾乎每個學校的孩兒都湊齊了,黑過頭就容易引起矛盾了,所以暫時就這樣吧、、


找到學霸抱團很重要!幾個人組成一個study group平分閱讀任務其實非常不錯!然後,寫文章什麼的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激發嘛!

但是,如果你和學霸段位差太多,怎麼辦呢?其實,你可以直接金錢賄賂或者請吃飯。對了,還要臉皮夠厚。學霸可能會很高冷。不過千萬別放棄,只有瘋狂搭訕騷擾所有你認識的學霸,才有可能最大化你被carry的可能。以我經驗來看,一般外國人更容易被賄賂。中國人學霸可能比你還要有錢,強行賄賂可能得到的只是一個王之蔑視。

答完了才突然發現自己的學校可能不夠頂尖...藍瘦香菇...


我不太清楚其他課程,但是國外讀法律jd,那真的每天有不少reading assignment。1L有幾門基礎課程合同法(Contracts)、侵權法(Torts)、財產法(Property)、刑法(Criminal Law)、憲法(Constitutional Law)

每天都有讀到吐,不然會死的很難看的

每天上課3-4小時,餘下時間閱讀
開始一個月每天每門課20頁,2門一天,那麼是40頁
之後每周加碼
一個半月後每天每門50頁
4個月後每天每門80-100頁
那麼就是每天200頁左右的閱讀
此外還要寫brief寫outline填練習冊

其實這種閱讀也是能力訓練,多讀難的東西無形中訓練自己注意力集中程度,那些法言法語在國內看的一頭霧水,英文的更像天書,美國高院一些case寫的判決真心讓人頭疼,像看古文,就不好好說人話,讀jd應該比MBA更加苦,那個入門的lsat考試對閱讀要求和邏輯都比gmat高。

讀,讀,讀,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間都讀吧,一段時間高強度閱讀,閱讀速度還能提高些。


讀就是了.....
- History/sociology/philosophy/communication studies
這些一般都是screening 在上課之前讀完 然後達到知道在講什麼 論點有什麼 evidence是什麼 -&> 說白了就是讀到上課可以廢話的程度就差不多了..
然後考試之前大概在review一遍 結合class notes做一個summary..close book就寫完了就算復習 open book/cheat sheet allowed 就可能在濃縮一下搞個cheat sheet
-
Literature
這一類一般要做reading notes..也是因為我的老師要求每週的reflection response 邊讀邊記筆記然後寫起來就很快很輕鬆
文學對理解甚至用詞都有很多講究 作者的idea和內涵更是晦澀 而且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短篇一定會邊讀邊記 長篇這樣太降低閱讀速度 大概讀完一章回憶一下叭
-
Economics/psychology
雖然也是social sciences 但是reading以textbook/academic paper 為主 所以感覺讀起來很輕鬆 看一看重點 然後開頭結尾重點知識就好了考試之前主要復習class notes就好、、
-
Math/comp sci/science
感覺maths書看看還滿有用 但是很多還是需要練習神馬的叭/. 書太輔助性了、、


頂尖大學頂尖專業的來答一發。

說到讀書,其實我們很多教授很喜歡從很多角度讓我們讀,可以是觀點可以是理論可以是新聞。
學國際事務主要也是拓寬國際視野,有的時候不在乎精,在乎多,在乎廣。
而且在一個頂尖的學校的學術資源很多,演講的政客幹事之間的對話會是很多實踐層面上的補充。
所以如果有人去我們學校扒一下我們專業的課表,會發現首先我們專業課多,其次就是閱讀多,再者就是門檻高,這就要求一個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整合篩選許多信息並且成功處理它們,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
因為我是個生活上很無聊的人,所以有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我的知識學哪兒去了,而且我的同學口才都好的一塌糊塗,我經常在旁邊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但是其實到了我真的開口的時候,其實很多東西看得多看的寬泛了,說出來的東西相互佐證對抵就變得很深入了,我自己也是後知後覺。

當然我自己輔修過一段時間的哲學,和同學也是有一個晚上就討論海德格爾的一句話,事物的高下和爭論的必要。我永遠都會記得那個夜晚,一句話引發的影響了我一年的思考。然而,還是必須得承認,大學四年通識教育不是讓你就懂這麼幾篇文章,讀幾段查拉圖斯特拉,你還是應該學習論道德的譜系,你甚至要讀讀希特勒怎麼曲解尼采。
真正的閱讀,我想其實是從你畢業了,甚至都不做這行了,然後有一天你買了本康德開始的。那時,你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學校教的,康德好像平衡了什麼和什麼,然後讀完了以後你突然回憶起了康德平衡了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我覺得我的學校把我塑造成了一個不論長寬廣還是短平精的閱讀方式都能欣然接受的人,這讓我很開心,每次讀書都覺得自己很蠢,但是被震動毀三觀其實別有一番樂趣。


雖然幾百頁如果只是泛讀的話並不會很難,但是那種讀法么……谷歌sparknote有真相,結合wikipedia,然後再挑重點看準備一些觀點,基本seminar就夠用了。
作業有很多種,close reading主要看你自己扯淡(一般這種作業教授還會讓你別看二手資料),分析的paper寫哪篇就精讀哪篇。要總結全文有sparknote,如果要考一些句子分析甚至問出處的,注意上課教授的分析什麼基本上跑不出那個範圍。
特別認真的往往都是立志phd的。每個班總有幾個貼滿note的,有些滿嘴跑火車目測沒認真看書,還有八股高手寫得一手好紙怎樣都能拿高分……還有像我這種經常一邊上課一邊看reading的,頂著鍋蓋來答題。

ps 大概夠不上「頂尖」大學的標準,但我見的多了……


瀉藥。undergrad在CMU,master在Stanford,CS理科生

他們如何保證在閱讀速度很快的情況下達到很好的閱讀效果呢?

理科作業不需要讀太多,看完上課的slides,不懂的地方再wiki一下基本可以搞定。所以是少而精的閱讀。

另外,他們的閱讀,是不是輔有什麼讀書筆記之類的作業?

完全沒有。作業基本是寫code和一些理論/數學題,布置的文章讀不讀沒人管


Based on the other answers I』m seeing here, a lot of people are 「over-thinking」 this question.

There is no magical, perfect way to study. All of our brains work differently. We have ou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hich lead us to work efficiently in our own individual ways. Some students are great at sitting down and memorizing page after page of textbooks for hours with brute will power. Other students study intensely for short, 20 minute bursts, with 10 minute breaks in between. When I was at UChicago, I used to study for history exams while playing video games so I wouldn』t get bored.

Don』t worry about how other students study. Don』t get hung up on the 「best」 way to take notes or read books. Instead, figure out what works best for you. Like a scientist, you can experiment and respond to results - try different study methods and see which ones produce the best grades. I guarantee you that in the long run, this will work better than trying to force yourself to adapt to other people』s preferred methods.


不算頂尖院校。
但是我們學校佔地面積大概一平方公里,這個大小基本繞著學校散步一圈50分鐘也能走完。但是我我能數出來的咖啡館有六個。


推薦閱讀:

美國是因為兩黨制的互相磨耗而即將開始衰落的嗎?
為什麼日本使用信用卡比率和美國相比較低,而使用現金的比率較高?
Xanax(阿普唑侖)為什麼在美國很流行?
如何看待四六級考試當天中國在南海扣押美國潛水艇?
如何在美國用信用卡「薅羊毛」?

TAG:閱讀 | 學習 | 美國 | 美國大學 | 閱讀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