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父母皆禍害」的流行觀念是否矯枉過正了?可能產生哪些利弊?
謝劉柯邀。
【父母皆禍害】是個很流行的說法,我前幾天還專門寫過一篇與此相關的專欄:知乎專欄。作為經常要面對「父母問題」的心理諮詢師,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父母皆禍害】這個說法是否成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的。
每一個父母都「禍害」過孩子。記得有一次我和老師Parvel抱怨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經常入不敷出,他開玩笑的回答:「不用擔心,你肯定不會缺工作,因為人都由父母養大的。「雖說是句笑話,可是反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道理:父母是人 - 人都是有缺陷的 - 父母也有缺陷 - 父母的缺陷一定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弗洛伊德在晚年的時候曾經致力於研究「完美教育」,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其次:當前對這一觀念的認同是否矯枉過正?我不知道。
就我個人來說,我不認為「是否矯枉過正」是一個值得花費過多心思去探討的問題。每個父母的缺陷不同,即使相同缺陷的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也都不盡相同,嘗試用一個概括性的定義去描述這麼一個以多樣性為特點的問題,其實並沒有太大實際意義。作為一名局外人,我們無法判斷到底一個孩子對父母的指控怎麼樣才算是合適的。因為我們不是那個孩子,沒有過他的經歷,不曾置身於他的困境。換句話說,我認為絕大多數從自己經驗出發揣測評價他人生活或態度的討論都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這樣得出的很可能就是一個理都懂然並卵的結論。
第三:父母皆禍害這個觀念可能產生哪些利弊?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而且很有意義的話題。我希望所有認為自己飽受父母之苦的朋友,在開始探討父母的缺陷之前都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你自己)談父母(對你)的「禍害」是為了得到什麼?
是希望成功言語化自己的不滿,從而釋放自己,得到他們的理解,最後找到自己內心的平靜?還是你需要討一個公道,得到外界的認可,讓自己的立場更加穩固,增加自信?亦或者你想知道自己成長中都缺失了什麼,想要更好的自處,照顧自己的內心?再或者,你想藉此拓寬自己的人生選擇,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大部分希望探討父母對自己的「禍害」問題的人,應該都是對父母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不滿,因此感到糾結、悲傷、沮喪、痛苦。這些負面情緒背後都隱藏著人內心十分重要的自我需求。由於父母的缺陷,這些需求可能一直未被滿足,甚至被迫自我壓抑掉,導致個體喪失。談論父母對自己的「禍害」能夠幫助人去更好地理解自己內心需求,同時幫助個體重新學會滿足這些自我需求,擺脫這種未被滿足狀態帶給自己的無盡痛苦,並獲得不一樣的生活—— 此為利。
但很多時候這種探討並不會很順利,你會面對很多的失敗,甚至以無法收場而告終。因為在此過程中,你不但要重新面對那些從小就備受其苦卻始終無能為力的問題,更要面對諸如「是不是我錯了」「為什麼別人都行就我不行」之類的自我批評和自我懷疑。人們往往會陷入是否應該批判父母的泥潭,而忘記了自己這一行動的目的。最終導致你陷入一種更加無力和痛苦的狀態 ——此為弊。
其實生活中的每一次選擇都存在著這種有利有弊的狀態。雖說不可避免,但一個合適的態度可以幫助我們很多。
在我的工作里,當討論【父母的不是】這一話題時,我總是嘗試和來訪者共同建立這樣一種態度:我們討論父母的問題,不是為了數落和泄憤,還是為了還原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真實感受,讓自己能夠認識到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內心創傷與感受,才能放下心結繼續發展,譜寫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
這一工作一般會從兩個層面進行。
首先,要將自己童年時期的創傷完整真實的重新勾勒出來。那些默默忍受、無力承擔的部分,只有重新還原才能真正放下心中額外的負擔,讓自己有更多的心理空間去關注自身。
這是一個關於分離的工作,需要你以一個獨立個體的姿態去看待自己和父母間的關係。很多孩子幻想「長大了就會好了」,其實一種自我欺騙。長大了也不會好,努力了也不會得到,我們需要直面這種缺陷:孩提時代的缺失是無法得到彌補的。接受這種遺憾,是一種自我和父母的分離,也是一種成年自己和內心童年痛苦的分離。學會去言語化這份痛苦,然後照顧自己的內心創傷,而不是徒勞的堅持一個虛假的理想化的願望。
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需要大量的時間去還願經歷經歷、釋放痛苦、直面遺憾。就像真正承認你愛的人不愛你一樣,我們需要在一種悲傷的體驗中去學會承載悲傷、終結悲傷。而不是用「是我努力不夠,追追也許還有戲」的謊言去自己麻痹。
接下來,我們需要努力理解。去理解真實的父母,明白他們當初為什麼會那麼做,有什麼物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理解作為一個個體他們是怎樣的人。然後,我們需要理解自己。明白我們期待什麼,嘗試過什麼,為什麼那些嘗試失敗了,那些失敗對如今的自己有什麼影響等等。我們需要努力理解拋開與父母糾結之外的真實的自己。
這一步也不會輕鬆。很多時候,當你真正的理解父母以後,會發現自己可能和他們有著相同的缺陷,這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孩子在經歷童年痛苦時常會對自己進行理想化,認為自己和父母不同,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在認識到真實情況以後可能會陷入尷尬乃至崩潰的境地。然而只有理解和接受真相,我們才能真正的開始個人成長。
所以說,所謂的【父母皆禍害】,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自我成長。也只有努力實現自我成長,而不是一味單純的停留在與父母的糾結中,這一討論才會具有實際意義。
「父母皆禍害「存在的最大意義是消解父母這一身份長期以來的神聖化傾向。就如同諷刺官僚主義的文藝作品一樣,真正那麼蠢那麼貪的官僚也是極少極少的。但你不能說這些作品過了,因為官僚主義思想還在,依然對每個人造成實際的影響。
其實換個角度,網路上流行的這麼一種思想,受影響最大的群體其實是新晉或即將為人父母的廣大年輕人,從這方面來看,讓這些新父母能夠警醒,反思。不再延續「禍害」自己的孩子傳統。「父母皆禍害」小組功德無量!
曾經花過十多萬接受心理諮詢和上身心靈成長課程的人過來答一個。說說利弊。
1、先說「利」。
以前我也痛恨過我父母對我的教育方式,留下一大堆的創傷、心理問題和性格缺陷,尤其是剛開始接受諮詢的時候,發現所有問題的根兒都在童年那些事兒上,就又委屈又憤怒,就會忍不住想置問「你們憑什麼?!」提出和贊同「父母皆禍害」這個說法的人,多半是處於這種「大夢初醒」的狀態,突然發現「哦,原來我過得這麼擰巴並不是我一個人的錯,原來我從小就被父母和環境給『編程』了!」
從以上這個角度而言,「父母皆禍害」這個說法的提出,對昏睡的大眾多多少少是個提醒。因此有一定的「利」。
2、再說「弊」。不幸的是,這種提法「弊」要選選大於「利」。
一旦「被害」這種思想產生,接著「受害者」情緒就會充滿一個人的身體,成為他/她一切思、言、行的潛台詞。當「受害者」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是比接納已經發生的、努力活出想要的生活更容易的行為。因為前者不用負責任,不會失敗。
一個把「被禍害」這個信念抱住不放的人,其實在做的是這樣的事——自己繼續「禍害」自己。就好像從前被人捅一刀,那個人不在身邊時,接過刀子繼續捅自己。
3、怎樣擺脫「被禍害」的童年傷痛及各種遺留問題?
總的來說就是要義無反顧地長大成人,把成長作為人生第一要務,負責任地活成想成為的自己。你忙地都沒時間抱怨。具體說幾個我在生活中悟出來的實際操作要點。
1)負責任到底,學會自己給自己「擦屁股」。
我以前會把自己脾氣暴躁,一點小事兒就跳著高兒地沖人發脾氣的性格缺陷的責任歸到我爸身上,因為我爸就是這樣的,小時候就是這樣對我的。結婚以後我又這樣對我老公。我媽忍我爸,但是我老公不忍我,他不會跟我正面衝突,但是事後等我平靜下來一定要求我把事情從前到後慢慢講清楚。於是我漸漸學會了道歉,學會了為自己對別人造成的情緒傷害負責任,慢慢地就在情緒來時越來越清醒,因為知道事後要自己「擦屁股」,我這個情緒要怎麼表達出來我得有分寸。
2)要有膽離開。
如果你真的被父母影響地受不了,或者被過度保護地受不了,能遠走高飛時馬上走!考大學考到別的城市,工作找離父母特別遠的,分開地越久,你越學會獨立思考,越能重建有益自己的三觀和養成新習慣。
3)成年後盡量別花父母太多錢。
你若出國留個學,或者結婚買個房,或者兩個都占,花去他們一兩百萬的畢生積蓄,你的後半輩子基本也就跟他們綁在一起了。精神自由還是生活安逸之間如果必須做個選擇,你得清醒做選擇。
4)把父母當成自己成長路上的鏡子。
他們身上有的那些思考、情感、語言、行為習慣,你很可能也有。階段性地照照鏡子,可以幫我們發現自身性格上「死角」,幫我們更好地完善自己。而且,別忘了,感激父母身上那些優點!因為你也極有可能繼承或者學習到了。我爸是演講天才,這個我多少也繼承到一些,我無比感激他;我媽有遇事不慌的性格,這個我沒繼承到,但我有機會就觀察她好好學習。
5)當下接納。
堅定地當個成年人!成年以後跟父母相處時,時刻記住自己是成年人,對面的父母僅僅是芸芸眾生中的兩個平凡人而已。你不會跟陌生人較真兒,當然也沒必要跟父母較。無論他們說的話做的事讓我們多無法接受,也要當下馬上接納自己的情緒。我不贊同你,我不學你,但我和和氣氣地對待你。
6)毅然決然地活出想成為的自己。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生活?當下馬上行動。人生沒有原地踏步的可能,不活出想成為的自己,就會回退成不想成為的自己,接著就是各種憋屈、窩囊、自責,自責不好受,接著很容易轉成怨父母!惡性循環,不要啊!
最後,切記切記,千萬別跟父母理論童年的事,因為他們很可能沒有在走「成長」這條路,跟你不在一個頻道上,跟他們理論的後果極有可能是毀滅性的,我認識的很多人在這上面跌過大跟頭,包括我自己。
也許,勇敢而又有擔當的我們,有一天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讓父母仰視的人。而我們的後人繼承我們的勇氣和擔當,一代一代地優化下去。人類的進化從此走向了新的篇章。
聲音之所以尖銳,正是因為心底埋藏著的傷痛渴望被看見、被聽見!
也許這個表述上的絕對性讓人感到過於尖銳、武斷,然而這句話其實反映出了現實層面的一些重要真相。而這個親子關係里的重要真相卻被過於保護、偏袒父母的道德給掩蓋、否認著,這個重要真相就是大多數的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其實並不叫愛,而是剝奪、壓制、壓榨,甚至是虐待(精神、情感層面)。用剝奪、壓制乃至虐待這樣的字眼描述父母關於孩子的對待,顯得是十分尖銳刺眼的。這樣的字眼當中甚至包含著著一種嚴正的指陳與譴責。然而拋除傳統道德的設定後,這是否是事實呢?我想很大程度還算是的。有時候給予事實用其真名去指陳,似乎顯得格外地冒犯,偏激,就像在古代,你如果講皇帝官僚士紳對於人民是一種壓迫甚至奴役,這個「壓迫」的字眼也顯得是格外地冒犯。然而這是不是事實?我想很大程度上是是的。而彼時的話語權絕對地被前者掌握,這些真相是不會被呈現出來的。那個時候的思想管制其實比現在嚴多了,你寫首詩不留神都會陷入文字獄,更別提討論如此」大逆不道「的內容。但是真是這些看似「大逆不道」的論斷,卻實則比千百年來儒家官僚那幫人共謀出的那個謊言,那些皇權順應天命,官員都是父母官等等謊言更加代表現實的真相。正如「忠」的道德是保護統治集團,向其傾斜利益一樣,孝其實就是要求孩子像父母犧牲自我,而父母的問題錯誤你都要承受等。很多時候有問題的並非是人性本身,而是那些加諸在人性上進行壓制的傳統道德與風俗。一雙健康、正常的腳在要求裹腳的風俗的眼光里,是怪異的,甚至是不被允許的。知乎的普遍立場相對還會比較反傳統的,而關於家庭教育當中的問題,關於父母對於孩子的傷害的討論其實已經有過不少,那些問題的參與度其實都不小。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其實父母傷害孩子的事情應該是極其普遍的,此類話題還需被更大範圍地討論。
「父母本身不是完美的,如果有問題,有錯誤你原諒、接受了就是」,這是很多縱使看見父母給 孩子造成傷害的人常常都會說的話。(更甭提那些將父母過於理想化的人)這就使得作為被父母嚴重傷害、虐待的孩子,如果他們試圖表達那些對此的真實感受,捍衛自己的合理權利的時候,他們其實處在一種極大的孤立無援的處境之中。被那些你最渴望得到他們的愛的人傷害的時候,對於一個內心感受還無比稚嫩的孩子來講,是一種莫大的劇痛。也因此,我們常常會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化父母的做法,將之理想化,將那些問題、錯誤歸為自己。這對父母是一種保護,對兒時的自己也是一種保護,因為這個做法將我們與自己的那些無法承受的劇痛分離開。然而這種將自己與自己的真實感受隔開的方式是會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的,失去與自己真實感受的聯結,一個人就會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失去自己的真實自我,變得對於別人有著一種持續性的依賴、需要。他們自身也會習慣性地從別人的感受、需要(早先與父母關係的延續)考慮,以此為條件獲得別人的認可。此時兒時對於父母的那些情感需要還在無形當中延續著,在後來的關係之中延續著對於自己父母所做的那個情感妥協,也延續著希望通過此妥協來得到維繫父母的「疼愛」、認可。這就像是彼時的那個孩子守株待兔般的做法。而這個模式無形之中帶到成年後的生活總是會容易引發問題的。我想這就是武志紅所說的巨嬰之所在的緣故吧。
作為常人的父母可能對待這個世界,對待周遭他人,可能是溫良恭儉讓的,因為有著一系列的社會規範去制約其做法。然而對待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卻不盡然了,他們知道孩子必須要依靠他們而生存,對他們依賴,信任,所以常常情緒負擔向孩子轉移的時候並不會有多大的剋制。能在此方面有所克制的父母都能算是好父母了。如此也就是說,父母有問題的話,孩子常常會是那個最重要的替罪羊,那個為他們的不成熟而買單的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孩子也不知道他其實被不公正地對待著。而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如果他還小,縱使抗拒其實常常也無濟於事,如果父母否認問題是出自自身的話。將自己的孩子當作自己問題的替罪羊的方式總是大多數的,而對於孩子的哭鬧的抗拒性反應足夠重視和敏感,並且及時反思自己的方法不當的父母才是真正地疼愛孩子,尊重孩子的意願與感受的。現實當中,大多數這個責任的從自身向孩子的推卸往往毫無障礙。對此,大多數人持續地選擇背負,甚至延續父母的做法著。
而部分的人在早年也許曾經意識到過問題,或者長大後在新的人際關係當中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們會反思,會找尋自己問題存在的原因。此時只要我們是尊重自己的感受的,很容易發現我們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父母自早年開始關於我們的那些錯誤的對待的塑造。此事他們會試圖掙脫,突破,化解那些早年的那些所謂「教育」留在身上的那些有形無形的桎梏的,這個時候不單會體驗到極大的痛苦,與此伴隨著的還有對於父母激烈的譴責。但是我們似乎對父母對孩子的責備習以為常,而對於孩子對於父母的責怪表示詫異,縱使其實這些責怪是有著真實的依據、因由的。要知道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的責罵,責怪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可還是無比柔弱稚嫩的,這個時候父母常常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對他們無比依賴的時候,所以這些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做法里其實有著極大的殘酷。當我們走在街邊,路邊,看到父母對孩子的責備,將孩子罵哭的場景,也真的是司空見慣了,卻極少人能夠對孩子所處的境遇遭受敏感。而當孩子譴責自己的父母的時候,常常並非沒有緣由的,但是又因為社會道德過於保護父母,所以這樣的舉動對自身也是一種痛苦,一種孤獨。當我們體驗到作為孩子時候的傷痛的時候,那些痛苦的程度往往難於消受,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話會格外地尖銳,刺耳的原因了。
而對於這些尖銳、刺耳的聲音,我覺得更加合適的做法其實是去問清其中原委,問問每一個這麼認定的人他們為何如此偏激,而非是一上來就以道德衛士的面孔進行指摘。你們這些刁民簡直反了還!這些聲音之所以尖銳的原因也正是因為渴望被聽見,渴望被重視的理解的緣故。沒有孩子生來是恨自己的父母的,這其中一定發生過一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痛苦。
想來其實社會已經進行到那些舊的謊言,壓榨再也難以繼續維持了。社會的價值觀對於舊道德的維持已經越來越讓位於對人性本身的尊重了,而父母下意識間延續著的來自歷史深處的那些不尊重人性,不尊重孩子的尊嚴與感受的對待方式。時下以漸漸地被討論,被指出其不適之處,這是時代的進步。這些原來被舊的社會文化氛圍所迴避,掩蓋的問題的被討論,被充分地討論,我們才有機會去逐漸地消解、融化那些沿襲千年以各色傳統的方式加在人性上的厚重的枷鎖與負擔。
這個回答會寫的隨性一些,想到哪裡就到哪裡,僅個人觀點。
首先,「父母皆禍害」這一想法,雖然還沒有徹底的流行開來,不過在相當大一部分30以下的年輕人心目中是很有市場的一個觀點。這個觀點產生與發展,其實有一些社會變化作為基礎的。個人認為有以下的幾個方面:
1.心理學知識的傳播與普及。
2.對中國人心理研究的深入。
3.80後,90後正在慢慢獲得社會中的部分權利,年輕人要求獨立、自我的意識更加明確。
4.互聯網平台的存在使經驗分享和聯繫的成本降低。
當然這幾個方面肯定不全,不過這幾個基礎構成了「父母皆禍害」的觀點的傳播的根基。
首先是第一條和第二條,其實每一個從事一線諮詢的諮詢師對家庭和個人這個話題都不是陌生的。類似像武志紅這樣的網紅級諮詢師更是有更多深入的觀察。類似像家如何傷人這樣的知識隨著互聯網的傳播,使一些本來懵懵懂懂的年輕人知道了自己過去是如何被影響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其次是第三條,隨著80後90後慢慢工作,成為這個社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自然有一些觀點是想要表達的,因為這一代人相較於父母輩的60後到70後更加的自主,要求自我釋放,是理所應當的一個訴求。可能在60到70後來說,他們的時代相較於80後90後更加動蕩,對於集體所提供的安全感要求更高,而80後90後則由於環境相對平穩,所以安全感其實要比60後到70後的父母要高的多。所以在一些基本的心理訴求層面,尋求尊重,自由,平等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父母皆禍害這一觀點,在這個角度上來說,其實是過去背作為社會主體的60後到70後所污衊的「垮掉的一代」的90後在當權之後的反攻倒算。所以這一觀點其實是有時代背景的因素在。只不過在中國這個社會體系下,這樣的反攻倒算顯得格外大逆不道。也更加讓很多父母感覺到恐慌。
最後的是第四條,網路使有同樣遭遇的人有了低成本溝通的可能。這樣的溝通,帶來的集群效應使思想得以迅速的擴張。這是過去的時代中所沒有的。
但是一個問題是,即使父母皆禍害是有時代背景的,這樣的觀念是否合適呢?
我作為一線從事孩子治療的諮詢師,確實看到了太多孩子和家長的衝突,也太多的看到了很多確實是因為家長在教育方面粗心大意並且不願意學習,最後傷害到孩子而不自知,導致的孩子出現行為障礙的例子。在很多時候,一個孩子帶著很多負面的東西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確實感受到對於孩子深深的同情還有對於家長一些行為的憤怒,甚至在有一些孩子身上,我見到過,隨著孩子治療的進行,確實有好的變化的時候,卻又因為家長的再次傷害退回到原來的情況,而家長卻茫然不知。雖然作為一個孩子的諮詢師,需要好好和家長進行溝通,並且指導家長進行一些改善是應有的工作,但是有一些時候確實也承認,自己對於家長確實是無奈的,而自己在面對這一個孩子的諮詢的時候,基本所在做的只是在處理家長對孩子的傷害的循環。這樣的治療自然做起來是很有挫敗感的。所以作為我個人來說,體會到這種「父母皆禍害」的感受還是蠻深刻的。
但是,同樣的,我也看到了父母焦慮背後對於孩子的期待還有支持。很多家長在面臨新的挑戰的時候,雖然開始的時候有質疑,有懷疑,有不信任,但是後面慢慢的改變自己的態度,甚至很多時候他們在面對自己的陰影,去改變,而這個動力,是因為想要讓孩子好一些。我覺得這是愛。而這個愛,同樣也改變了孩子原來的發展軌跡。
所以「父母皆禍害」這一觀點,其實是矯枉過正的。因為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在可以舉出無數的父母禍害孩子的例子的同時,也可以舉出無數的父母支持、保護、關愛孩子的例子。父母的影響,是有好有壞的。
在我之前的論述中,我提到了,這樣的思想其實在未來會有相當大的市場。那麼這樣的一個思想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可以預期的是,一部分的家庭會因為這樣的觀點而產生衝突,甚至面臨家庭的解離。甚至會有一些極端的社會現象可能會發生。不過個人的一個期待是,在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情況下,家長是否能學會更多的尊重孩子,讓尊重和自由更多的出現在下一代孩子的生長過程中。
曾經記得在一本精神分析的書中提到過,孩子的心理成長,總是要經過這樣的過程。首先開始的時候認為萬物一體,我就是那個強大的父母,這個過程是聯合的。但是整合本身是缺乏覺察的。所以第二個部分開始了,我和父母是不同的,這個過程是分裂的,孩子意識到了自己和父母的不同,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特性,所以刻意的做出一些和父母不同的事情。但是隨著成長的進行,孩子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和父母一樣的地方,但是又有不同的地方,這,是整合,也是覺醒。希望這樣的過程出現在每一個人的心靈中。
「父母皆禍害」,這句話從邏輯上看,犯了以偏概全、絕對化的錯誤;從內容上看,這是一種宿命論的觀點,即簡單的認為我們的命運完全被外界控制,人是被動的受制於外界環境。現在主要引用幾篇文章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人的性格、三觀、內心世界不可避免的受環境的影響
我們生活在宇宙天地之間,微如塵埃,無法改變四季天氣的變換。在人生道路上,我們生活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大環境中,生活在家鄉、家族、家庭背景下,有時候也無法改變這些外部的社會環境,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家族。無論我們怎樣批判、咒罵、指責、仇恨,都不能改變曾經有過的生活記憶。我們自己內心的歷史,童年的記憶,曾經的創傷,身體的習慣,往往也無法改變。我們生活在無邊無極的外部和內部背景中,我們生活在外部內部的世界裡,過去的我們似乎都無法改變,而過去的一切似乎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現在,現在瞬間變成過去影響著未來。
其次,不要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
我的原生家庭已經是這樣了,難道我就註定會受到影響么?
有兩個人明明經歷差不多,為什麼現在發展的情況差別很大?
不是,這是因為人還有主觀能動性,並不是被動的受影響。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確實遇到很多的創傷性事件
1995-1998年,Felitti 和Robert Anda等人在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開展了對兒童早期創傷的系統調查。他們針對加州的17337名參與者(主要背景是中產階級、白人、大學以上教育水平),用10道題來測試了他們在童年時期是否有過創傷體驗,這個測試主要包含了3個大類、共10個維度的創傷經歷:
1. 虐待:包括身體虐待、性虐待、情緒虐待;
2. 忽視:包括身體忽視、情緒忽視;
3. 功能失調的家庭環境:目睹母親遭到暴力對待、家庭內物質濫用、家庭內精神疾病、父母離異或分居、家庭成員入獄。
結果是驚人的:大約三分之二的參與者有過1種或以上的創傷經歷,近40%的參與者有過2種或以上的創傷經歷,12.5%的參與者有4種或以上的創傷經歷。28%的參與者曾經被身體虐待,21%曾經被性虐待,這也在當時引起了美國疾控中心的極大重視(CDC,
2014)。
但是,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Bonanno卻提出,這些負面的經歷和事件本身,對於人們未來的生活境況沒有太大的預測力。「研究數據發現,曾經遭受了創傷性的事件這一點,無法用來預估人們未來的社會生活功能」,他說,「只有當人們對這些創傷性的事件有負面的回應時,它們才和未來負面的影響聯繫在了一起。」也就是說,即便你曾經在惡劣的環境中生活過,或者曾經經歷過糟糕的事件,都不表示你的未來會受到它們的影響,一直糟糕下去。起到決定作用的,是你看待這些事件的角度,和回應的方式。
他認為,很多不好的事件在發生時,都只能被稱為「潛在創傷性事件」。假如說,你最好的朋友因病過世,當時的悲痛在所難免,如果你一味把它看成創傷,它對你的影響會延綿不絕;而如果你把它看作一個有意義的事件,它提醒你注意身體、珍惜身邊的人,等等,它就不再是一個創傷。創傷本身沒有延續性,你對創傷的解讀才是有延續性影響的東西。
我們如何解讀負面的人生經歷,對於修復力的習得是至關重要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相關的研究指出,以下三種解讀方式的轉變是極為重要的:
從向內的變為向外的(「壞事的發生不是我的錯」)
2. 從總體的變為具體的(「這是一個獨立、單一的事件,並不暗示著我的全部生活都大錯特錯」)
3. 從永久的到暫時的(「眼前這個情況是會發生變化的,而不是假設一切都已經固定不變了」)
另外一種思維的轉變,就是前文提到的,我們要將對人生控制的理解從外在轉向內在。你對於自己的人生是有影響力的——明確這一點,會讓你從內心感到力量。研究發現,它不但能提升你的心理狀態,還能直接提高客觀的工作表現。
但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有時也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其實,過去的創傷只所以會對我們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在於我們會主動的加工創傷。
我們童年的創傷、或過去的喪失體驗,會用圖像記憶、情景記憶、身體記憶、情感記憶等形式保存著,保存在我們的大腦里,保存在神經元的聯結模式中。而且,因為我們人類有語言,會用語言敘述、回憶過去的故事,還會不斷反思,概括形成經驗教訓,抽象形成了超越具體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僵化的生活規則,人生信條,個人信念,而這些規則、信念、信條基本上都是幫助我們迴避或控制過去的那些記憶、那些環境、那些人物、那些事件等。而當那些記憶在相似的情境下被激活,那些基於過去記憶的信念、規則會更加有力地影響著我們、主導著我們現在的情緒和行為,這如同刻舟求劍,當然無效。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大腦具有的天賦本能,可以用主觀聯想、主觀推斷、主觀評價的語言符號、抽象概念,把過去的記憶、感受、情感與現在的刺激和未來沒有發生的事件連成無處不在的網路。
最後,那如何應對我們的創傷呢?
我們要想辦法跳出自己的大腦,在外部觀察自己,如同看著窗外的風雪,不再被風雪影響。怎麼才能跳出來呢?首先是停止掙扎,讓自己接納那些不可改變的過去記憶。然後,學會不斷覺察,覺察過時的規則、信條、信念都是抽象的概念,都不是事物本身,即便頭腦里出現的思維、念頭、圖像、情景記憶也不是事物本身,把想法與事物分離開來,把想法與自己分離開來,把頭腦與自己分離開來,把想法和行為分離開來,把想法與情感分離開來。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當下,接觸現實的生活,跳出頭腦,融入生活。只有當下此刻的行為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選擇的,而選擇的依據是自己對未來的夢想、理想、希望,這是生活的意義,這是我們人類生活的價值方向。而這些意義、價值,往往與他人有關,與重要他人有關,與利他行為有關。最後,知行合一,必須在夢想、理想、價值、意義的指導下,開始邁出追求的步伐。從逃避和控制的方向,轉向追求夢想的方向,就是最關鍵的一小步。
內容來源:
1、祝卓宏:深陷抑鬱,無力自拔,怎麼辦?深陷抑鬱,無力自拔,怎麼辦?
2 、KnowYourself
:「戰」或「逃」:童年不良經歷教會大腦的模式 她為什麼成為兒童殺人狂?「戰」或「逃」:童年不良經歷教會大腦的模式 | 她為什麼成為兒童殺人狂?
3、KY主創們:糟糕的童年為何不曾將我打倒?|關於「修復力」的秘密,糟糕的童年為何不曾將我打倒?|關於「修復力」的秘密
歡迎關注我的兩個直播:
如何應對大腦中的消極思維。
直播入口: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幸福的陷阱
本次直播入口: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我和爸媽都是普通人,各種缺點和毛病,我們抬杠鬥嘴相愛相殺。
某天看到父母皆禍害小組,獵奇心理看了——簡直擊穿我幻想中的人類底線,的確禍害!
某天知乎看到類似話題,其中亦不乏真·禍害。
我作為局外人,都做不到站著說話不腰疼,想像自己在那種境地大概只能拼個你死我活了。
我很幸運,我不覺得不幸者是矯情,投胎是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步,沒有之一,只可惜當事人對此無能為力。其實我們必須認清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生孩子為什麼要製造一個後代。
其實很多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就結婚了為了自己父母的意願或者看別人都有孩子了就自己也要了孩子。深入思考繁殖一個後代是為了什麼的不多。
一個人到了二三十歲真的需要製造一個小孩子嗎?這不是在說女權男權之類的問題,而是切實需要想的一個問題。
不論你想的結果如何,都要想製造一個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覺得就是為了自己熱鬧養排解自己的孤獨或許就是喜歡嬰兒覺得好玩或者為了傳宗接代光宗耀祖,那麼就真實地對孩子說這些事。不要用「為你好」而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
你把一塊北極的石頭拿起來吹一口氣讓它活了,然後說,這是為你好,我覺得石頭是不大樂意的。它沒有思維的時候反而不覺得北極天寒地凍,活了之後反而覺得冷了。你這是為它好嗎?
很多父母就是在做這種事。二十多自己就不成熟,還要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孩子。當然是禍害了。
如果我能早點知道、看到這個小組,就能少一些自我懷疑,自我無價值感,自我壓抑。
畢竟那樣的心理狀態是很容易讓人自殺的。
如果有人告訴我,讓我自我攻擊,自我價值感低的最根源是父母做錯了,而不是我本身的問題。那許多困惑和自我攻擊至少不會那麼深,那麼強烈。
那樣的童年回憶是很痛苦的,而且如影隨形,貫穿整個人生,時不時的,那些痛苦的畫面就會冒出來。好受嗎?想解除這種痛苦,除非失憶!
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個小組,它有它存在的理由,雖然有人在裡面言辭激烈,但它的影響仍不只是負面的,它發起的初衷就像受傷的人抱團取暖一樣。
與父母和解或不和解,是每個人的自由。因為並不是每個人的父母都值得去和解。我選擇和父母和解,這條和解的路並不好走,走的時候整個人就像要分裂一樣。但當我看到我父母的童年創傷之後,內心就對他們恨不起來。他們確實已經盡自己的努力不把他們的創傷往下一代加深了,我又有什麼理由不與他們和解呢?我現在只希望這些創傷能越來越淺,讓下一代的人格比我們健全。
父母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全部因素,不能讓父母背整個鍋。對大部分人而言,父母還遠達不到禍害的程度,只是覺得父母煩人。
但我還是想給父母說句話:
我不能在爸媽面前展示自己的軟弱,因為他們根本不懂,還覺得大驚小怪。更氣人的是由於父母失誤導致我的損失,他們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這有什麼難受的,沒事,學習好就行。」您知道這種老師是怎麼故意刁難我的嗎?
「男孩子不能小氣,玩笑怎麼了」您知道玩笑開的有多過分嗎?
「不就是一場比賽嗎?不去就不去了」您知道我為這場比賽準備了多久嘛?
「你一回家就玩遊戲,也不看看書」我看書的兩個小時您沒看見嗎?怎麼就逮著這幾分鐘的放鬆說事呢?
「成天玩電腦,低頭族。」用電腦怎麼就是玩了?看一眼手機就是低頭族?您知道雅思托福正在實行改革,今後可以在線考試嗎?您知道有很多作業根本離不開電腦嗎?
「我們當年不就這麼過來了嗎,也沒見多不好」生活質量不一樣,時代不同了好嗎?
「領導不喜歡短頭髮的女孩子。」您是領導還是領導是領導?那一年的老黃曆了?
「別穿這樣的衣服,顯年齡老。」我都多大歲數人了?您的審美真是……
爸媽,請您,請您抱著理解的態度,給我們一點空間。不要以愛為名義橫生羈絆。父母皆禍害這個觀念真的流行嗎?個人感覺,應該說這個觀念被很多人知道了、記住了,但並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甚至一般人在第一次接觸這個提法的時候,首先是反感和不認同。並且因為這種巨大的不認同感,變得很容易記住這個提法。
實際上,這個提法產生於那些真正受到父母巨大傷害的人群。而這部分人群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要的話說三遍:
「他們的父母真的不愛他們」
「他們的父母真的不愛他們」
「他們的父母真的不愛他們」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群受害人是小眾的、運氣不好的一群人。因為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還是愛孩子的。
這群受傷的孩子,持有這種觀念是絕對正常而且應該的。絕對化的提法對他們來說也是無可厚非。因為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父母,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到別人的父母親子關係是什麼樣。對被禍害的當事人來說,這個禍害是100%,就是絕對的。
記得以前我母親經常責怪我說「人家的孩子怎麼讀書那麼厲害、怎麼那麼乖,你看看你」時,我總會反駁「你以前怎麼不讓我上重點中學」,經常把她氣的炸飛。當然,她說不過我,但是打得過我,接來下……
而且,這也是我小時候在家裡的常態。所以,到目前,我回到家裡總是會不自覺地產生進入「鬥爭狀態」的應激。因為自己知道,在先於別人表現出不滿能夠獲得更多的主導權。所以,現在我媽媽也能夠較以前更尊重我的利益。(當然,也許是我變乖了,會主動承擔家務,會幫媽媽按摩。)
但是,有一次我與我母親爭執時,她炒起了冷飯,悉數我以前各種劣跡,而我也不甘下風,一一加以還擊,發現了一個很搞笑的事情。我母親記得她打我的理由,而我很少記得起來;我記得我母親打我的「殘忍水平」,但是她卻說她很少打我。
從那以後,我就知道我們都存在什麼樣的情況——都在驗證自己的行為和想法的合理性,都在推卸責任。
「父母皆禍害」實際上的潛台詞是「都是你的錯」。這樣的觀點不是矯枉過正與否的問題,而是明顯的基本歸因錯誤——成功時我們會認為自己有能力,而失敗時則力圖將責任推卸給別人。那些說「父母皆禍害」的人一定程度上學到了父母的推卸責任。
一些原生家庭充斥著暴力,生活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在心理防禦上,壓抑水平更高,他們在「裝乖」中慢慢積壓著不滿,延伸出對父母的徹底否定。以致想要將自己的所有不滿都發泄到父母身上,將自己的性格缺陷,生活不如意都盡數推卸父母的身上。然後對著別人說「我之所以這樣,我的原生家庭不好……」,別人貌似就會對他們多些理解和寬容。
不應總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他人,有時候該怪怪自己。我們有時候也會羨慕「別人家的父母」,心想別人家的父母怎麼就那麼好,能讓孩子無憂無慮成長,但其實,別人家的孩子也在羨慕你家的父母,小時候讓你多學點知識。為什麼錯的一定是父母呢?
再美麗的城市也有髒亂的角落,再好的個人也都有犯錯的時候。算命先生跟你說「你三個月內必有一災」。當你三個月之內真的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你就在心想,這個先生真靈啊。而實際上呢?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三個月不出事那才叫奇蹟。
他告訴你一件必然事件,可你卻拿來驗證一個「廢話」。現在,別人告訴我們「父母皆禍害」。有的人是不是開始在腦海中,尋找父母對自己不好的一幕又一幕了呢?
有人曾經問我「你是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的?」,我笑了一笑,因為我並沒有擺脫。我在不確定什麼時候會被指責的環境中生活地太久,培養出了敏感的神經;在長期的壓抑中培養出了叛逆甚至帶有一些偏激的性格;經常被拿出去與「隔壁家孩子」比較中,我變得自卑。
我根本沒有擺脫,但是我學會了接納。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當別人批評我時,我都是先問具體表現,如何改進。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像知道對手的下一步棋,自己總是能夠慢慢地預防性修正。
上帝給了我們一套多層級的心理防禦機制,讓自己不那麼受傷。但是這套防禦機制大多具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在它的幫助下,我們會偽裝自己的動機,掩蓋自己的錯誤,進而達到自我美化的目的。認為「父母皆禍害」的人大多有意無意地在進行心理防禦和自我美化,他們還沒有接納自己,他們也還沒有看清楚自己。
輿論學家諾爾·紐曼(Elizabeth Noel Newman)認為,大多數人在用自己的態度做出選擇時會有一種趨同心態。當我們看到「父母皆禍害」這個觀點時,我們可能不認同,但是當我們感知到周圍的人都沒有表態時,我們會害怕堅持自己的觀點而被孤立,最後慢慢轉變自己的觀點,與「優勢意見」保持一致。
我相信「父母皆禍害」始終不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是就像草地上成萬隻的牧牛群依然戰勝不過幾隻團結的獅子一樣,因為反對這樣觀點的人沒有合作起來,以致合力為0。 我們就像那盤散沙一樣的牧牛,而認為「父母皆禍害」,將自己的所有不足和錯誤都推卸給父母的人,他們團結著,他們就像獅子。
這也是弊端所在:如果我們不發聲,有一天,他們會成為主流。而人們也越來越難認清自己。
相關回答:
怎麼看待「棍棒教育」? - 衛藍的回答 - 知乎為何我可以和同學老師朋友相處得很好,但一放假回家和父母每天都要吵嘴? - 衛藍的回答 - 知乎
禍害這個詞本身用的就比較嚴厲,本身我是不太喜歡這個詞的,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父母皆影響或許更為合適。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禍害的意思,引起災難的人或事物、損害摧殘。注意,損害摧殘這個定義所代表的就是具備心理上的主觀破壞性,我就是要害你,我就是看不慣你,你的所作所為,我就想給你來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顛覆。
而這麼一看,父母倒成了無惡不赦的壞人了。那反過來說,父母皆禍害,那就是說父母都是要害你的,不是愛你的,疼你的,這樣的邏輯明顯不合理。既然要害你,那怎麼要疼你、照顧你、並把你撫養長大呢?
從邏輯學上來說,這明顯就有點以偏概全、絕對化的思維在裡面。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的是,父母給個人帶來的影響。
發展心理學當中,皮亞傑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主要研究人的認知、智力、思維、心理的發生和機構。皮亞傑認為,心理、智力、思維,既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起源於主體的動作。
他認為,支配心理發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會環境和平衡。並把人的心理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sensorimotor stage,0-2歲)
2.前運算階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
3.具體運算階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歲)
4.形式運算階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歲至成人)
而在行為主義中,班杜拉理論中最基本的一個核心就是「觀察學習」。他認為觀察學習包括幾個過程:注意過程、保持過程、運動再現和動機過程。兒童在觀察中形成自我評價的標準,進而調整自己的觀念,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他認為社會成員都受一種社會標準的引導。班杜拉專門研究了攻擊性、性別化、自我強化和親社會等行為。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兒童在父母身邊,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身邊動作、思維、行為等各方面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之中,學到和傳承到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質和特點。所以有人提出一個觀點,所謂的婚姻,就是你在尋找原生家庭特點的過程,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父母對你的影響,遠比你說「不」、「禍害」、「漠視」、「逃避」等行為重要的多,你是很難擺脫掉的。
那麼,父母的這些做法,就一定正確嗎?不一定,也許很多不合理的。
比如,在工作選擇上,老一輩父母所過來的年代不一樣,生活條件不同,以他們的經歷來講,穩定的工作是份保障,能有安全感,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就是極佳的選擇,這是一份鐵飯碗。
如今呢?時代發生變化,現在已經進入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變化日新月異,每隔幾年,都會有新的東西湧現,而父母還以原先的想法和思維來教導你,這種方式合理嗎,你覺得能接受嗎?
肯定不能接受,在骨子裡面,你一定對父母的觀點感到反感了吧?你們這些老掉牙的觀念、思想,早就不入流了,我幹嘛要聽你們的,你們老了,不中用了!
好,問題來了。你覺得父母思想過時了,他們就一味批判他們的做法和想法,說是不對的,你覺得合理嗎?
也不對。
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的工作性質怎麼樣,還算穩定吧?這個大家都看在眼裡,你要說不行,也不見得。為什麼大家都要爭先恐後去考呢?不就圖裡面各項福利、工作制度等方面比外面正規一些,不會亂七八糟,去個私企連社保都不給你買,這點好處大家不會不知道吧?
仔細想一下,父母跟你說穩定的工作是保障,那麼這說法不科學嗎?
也未必,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的。難道你就不能想一想,這裡面的好處和壞處?
國內父母在教育孩子方式的最大問題,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愛用老眼光去看待新鮮事物,不尊重年輕人的想法,愛自以為是。可我們就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一棒子打死父母的所作所為。「經驗」和「經歷」同樣也存在合理性,我們需要辯證看待。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父母從一開始,對孩子的各種教育方式都是不合理的,比如打罵、棍棒教育以及思想摧殘,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產生厭惡父母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
那麼,作為孩子該如何做呢?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用積極的態度,合理的方式來對抗這個不公正的環境。
父母做的不對的,你不要學,你要學會合理、批判的思維去判斷他們的所作所為,無意間就鍛煉你的想法,磨練了你的意志,讓你變得更加堅強、勇敢。此為利;
但與此同時,你會和父母的關係會漸行漸遠,存在親情,但毫無親近之情,名義上感覺很和諧,但實際上卻三觀迥異,此為弊。
可是,人生終究是你個體的,是你本人的意志,能得到父母的愛固然是一份幸事,但得不到,也不必消極沉淪,換句話說,假如你能憑藉你個人的努力,去感化他們,去改變他們,讓他們理解你,並認同你,用你堅強的意志,換取之前失去的情感,這種做法更加值得珍惜。
自我的成長,是人生永恆的主旋律。這個觀念當然是偏頗的,關鍵在於「皆」字,就是說所有的父母都是禍害。
那麼,大家可以用你的腳趾頭想想,這符合常理嗎?符合事實嗎?
那麼,這種不符合常理不符合事實的觀念,為什麼這麼流行呢?
首先,說明確實有一些父母做的不太好,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怎麼做一個足夠好的父母。然而,這是他們的錯嗎?他們也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自己的父母也很可能不是足夠好的父母,並且他們成長過程中沒有人教過他們如何做一個好的父母,他們只能學著長輩的樣子,而就像我說的,他們的長輩很可能是不好的示範。
第二,說明很多孩子對父母有很多的憤怒,沒有地方宣洩,而這句話可以充分地讓大家宣洩自己對父母的憤怒!然而,宣洩憤怒僅僅是療愈的第一步而已。
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父母的形象,這個形象實際上就是我們的自我形象。且不說你無法摒棄他,即使你把父母當作敵人,去戰勝他,你贏了,你把父母踩在了腳底下,那你還剩下什麼呢?你將什麼也沒有!因為你拋棄父母的那一刻起,你也拋棄了自己!你會感到你內在變的很空洞,不管你在現實中擁有什麼!!
真正的療愈之道,是在內在建立一個新的父母形象,這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與一個足夠好的人建立一段長期、親密的關係,而在這個漫長過程中,我們的新的自我才會逐步形成,這才是真正的療愈!通俗點說,就是給自己找個新的爸爸或者媽媽,去修復內在的爸爸或媽媽。
這也是動力學派心理治療的工作原理之一。
我認為認同 「父母皆禍害」 這一觀點至少有一點好處,就是當自己當上父母后有可能審視自己對自己子女的影響,儘可能的不禍害自己的子女。
這一觀點至少要比「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樣的觀點好的多,天下有太多恣意妄為卻又不知反省的父母了。
對於樓上的某些回答,我真心可憐降生在你家的人類生命。巨嬰的背後有更大的巨嬰。事實並沒有錯,問題是人們賦予事實的解釋與目的。父母對孩子帶來的傷害不可小視,但絕不是自我逃避的理由。相反,只有深刻地意識到爸媽對自己的創傷,才有可能癒合創傷,才有可能寬容父母,才會做到真正地愛父母親。是的,愛父母永遠不是覺得自己父母永遠無比神聖偉大、永遠不會打著愛的名義去傷害自己;相反,一個人愛父母是需要認識理解並寬容他們對自己的傷害,並超越、甚至戰勝他們。
許多人認為一個人的心理問題若是和他們父母沾上半點關係,則是極大的不孝。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學習與考試,我就會感到無比的可怕。世上有多少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不懂得什麼是愛,而去打著愛的名義去利用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慾望。若是你與他們爭論,他們就會義正言辭地反駁:「你哪裡懂我們為了孩子花了多少心血,努力。你哪裡知道我們是多麼希望他黃飛騰達。你不是他的父母,你無權評論。」是的,誰能想到孩子生病時守在病床前苦苦陪伴地的家長,在康復之後又會去向他索取多少像「我們這麼辛苦把你養大,你居然這幅德行。」回報呢。
來到人世時我們是一張白紙,而在上面作畫潑墨,或者撒尿拉屎的是父母。身為子女,成年前接觸最多的人就是他們的父母。小的時候對大千世界感到迷茫,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父母對人事物的看法。而孩子的學習能力又極強,父母的日常行為,一舉一動,甚至大人罵街的姿勢都會一一被孩子習得。當我們在毫無判斷力的時候延續了我們父母的品行,父母的三觀。好的壞的,孩子都不知道。你能說熊孩子的錯在他們嗎?沒有和熊孩子一樣張牙舞爪、披著成人皮的父母,世上哪裡會有這樣令人厭惡的熊孩子。
多數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不是他們的延伸,他們是生命的延伸。媽媽喜歡郎朗,就讓孩子去學鋼琴。爸爸喜歡林丹,就讓孩子去學羽毛球。孩子生活在他並不喜愛的生活中,成天跑來跑去,無比的累又無比的不開心,回家還要遭受父母的嘲諷:「我們花這麼多錢供你去學習,你還不領情!」呵呵,孩子願意嗎?父母把他們的慾望強加到孩子身上,還期盼孩子能黃飛騰達,真是可笑。以後孩子經歷了任何挫折,他就會想:反正也不是我做的決定,責任又不在我身上,我又無所謂。
身為父母,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是極其重要的。這也是愛的一部分。愛是有意識地有選擇地分享知識和經驗來幫助別人心靈成長,並把選擇權交給對方。根據這個定義反觀一下當今的父母,親人,朋友,情侶,鮮有人被人愛過,也鮮有人懂得如何去愛別人。恰恰相反,所有人打著愛別人的旗號去索取自己的慾望,求以回報。
而身為子女,我們首先要接受這些無法改變的事實。父母不是自己的選擇,自己不需要怪罪自己。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認知自己內心的慾望,了解到慾望的根源,產生的原因。對自我認知感興趣的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答案:有哪些可以讓人的心智變得成熟的書籍? - 圓一的回答 - 知乎。而往往這些原因來源於父母,這也是無法避免的。在對自己認知充分的前提下,尋找改變的方式,並堅定地執行,不受外界的干擾,甚至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的要求。也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理解並寬容父母的過錯。是的,寬容的前提是意識到並諒解他人帶來的創傷。
這,才是戰勝自己的父母。強答。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就很有引導性,無形中給人暗示這是個「目前很流行的觀念」,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客觀不公正。
1、「父母皆禍害」這個觀點不是流行,而是存在於一部分身心受創的人圈地自愈的小團體。這個團體本質上和各種以不同經歷、感受、喜好、信仰為主題的其他團體沒有太大區別。就好比有人喜歡蛇,於是加入了一個「蛇皆小天使」的豆瓣小組、百度貼吧或者QQ群之類的群體。你不喜歡蛇,但是你也不能說人家說蛇是小天使就不正常。他們並沒有形成一個組織,到處宣揚並且說服別人接受並且要深信不疑。他們只是需要找到共鳴,抱團取暖,獲得安慰和繼續前行的力量。
我覺得是的。「父母皆禍害」的流行觀念確實矯枉過正了。
首先我們仔細盯著這句話看一看——「父母」「皆」「禍害」。
類似的表達還有:
我們什麼時候會用這樣的表達?
-「憤怒」,極端的憤怒。
我曾經遇到一位來訪者,她經歷了3次戀愛失敗,每一段感情她都傾盡自己的全部,結果被對方拋棄,她聲淚俱下地向我描述了每一任男友是如何「殘忍地」、「決絕地」、「頭也不回地」將她拋棄。
最後她總結道——「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我初中的時候,有一位班主任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暴躁狂,班裡除了少數幾個乖乖女,絕大部分同學都被狠狠地、指責鼻子痛罵過。
最後大家達成了一個共識——「班主任」「都是」「變態」。
我們其實很明顯能夠理解,並不是每位父母都「禍害」了自己。有些父母確實可惡,稱得上是「禍害」,而更多的父母只是不那麼「稱職」,沒有給予我們充分的愛和自由成長的空間。但是正如樓上@小輕 所談到的,弗洛伊德都沒有研究出「完美教育」,完全的「稱職」只是幻想中的烏托邦。所以我認為「父母皆禍害」這樣的觀念流行,其實是一種矯枉過正。
但是只有用「父母皆禍害」這樣的表達,才能讓人們覺察到,原來我們的原生家庭對我們影響是這麼大。就像我的來訪者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像我們私下互相訴苦「班主任都是變態」,用這樣的方式,我們意識到自己這樣的境遇是遭到了不好的待遇,我們內心有很大的情緒——有憤怒、悲傷和無奈,這些情緒是需要表達和宣洩的,這樣的傷害是需要面對和處理的。
這是這個觀念流行起來的「利」。它就像心理諮詢的開始階段,來訪者不斷訴說自己的故事,諮詢師引導來訪者關注到故事中的情緒和情感,關注到過往經歷中被忽視和遺忘的感受和體驗。
接近和面對是療愈的第一步,它相比一直迴避這種情緒是一種成長。
可是,如果停留在憤怒的表達,會讓人陷入到絕望和無力中。我們會陷入到對這個世界的埋怨和對自我絕望的無力感中。
都是因為父母,所以我沒辦法過上幸福的生活,我自卑、敏感、孤獨、內向。都是因為男人絕情、可惡、不懂溫柔,他們總會對我很殘忍,所以我沒辦法擁有美好的愛情。都是因為班主任變態和殘暴,所以我學習成績不好,學習動機越來越弱。然後呢?都是因為別人傷害了我,那我接下來怎麼辦?
我接過一位因原生家庭情況而患抑鬱的來訪者,那時我對這種情況還不太有經驗,在諮詢的過程中,來訪者慢慢接觸對家庭的不滿,那種不滿和無奈甚至都無法以憤怒形式去宣洩。只是一種無奈和糾結。我慢慢引導其把這種不滿表達出來,可是當她面對這種情緒時卻終止了諮詢。
她說,每當自己想到家裡,想到那些事情,內心就會極度痛苦,覺得不滿和憤怒只會帶來無力感,自己什麼改變都無法做出。
後來她選擇先迴避這個話題,讓自己先強大起來。幾周後我約見來訪者做一次結束,發現當她開始迴避家庭,專註於強大自己時,狀態變好了許多。
「憤怒」作為一種深層的情緒,不能在一開始就拋給在關係中受到傷害的人。
當人們在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時,把「憤怒」?給她,會讓她在絕望和無力感中崩潰。當人們在關係中處於強勢地位時,把「憤怒」?給她,會讓她在衝動和暴躁中採取報復。
可是在和父母的關係中,我們可能一輩子都處於弱勢地位,這種弱不是體力上、經濟上、學識上等等。這種弱勢是一種天然的情感歸屬上,我們很難直接地攻擊父母(當然也有能夠做出攻擊父母行為的,但是他們內心裡依然很難坦然)。所以我們會發現,有人希望通過「自殺」來「攻擊」父母——「讓你們看看,都是你們的錯,害死了我」。
所以,我支持的說法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稱職的父母,甚至有些父母十分可惡;我們對此有無奈、悲傷、憤怒;但隨著我們的成長,在體驗過人生諸多無奈、悲傷和憤怒之後,終究我們會成為自己,有能力做不一樣的父母。
逆向生存者偏差,和父母相處融洽的人很少到論壇、微博來秀,所以給人感覺就是和父母關係好的人很少
我是父母皆禍害小組的資深成員,十年前我就在這個組。
我先說我自己:
我非常感謝父母皆禍害小組,作為我個人,我不想在這裡細數當年父母對我做了什麼,總之那些傷害就在我已經釋然了這麼多年,仍然會在夢裡哭醒,那些傷害恐怕會伴隨我一生。為什麼我會說我感謝父母皆禍害小組,因為作為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認可吧,可是這個認可註定我是拿不到了,十年前我深深的陷在父母完全不認可我的困境中,就好像我希望我符合父母的期望,可是我已經不可能達到了。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辦?有些孩子終其一生都在這個循環中走不出來,而父母皆禍害這個小組,教會了我,我可以不符合父母的要求,我可以做我自己。在十年前,這個概念恐怕是有點驚世駭俗的。
因為這個小組,我放棄了一個孩子被外界認可的第一步(被父母認可),而且可以做到完全不在乎來自父母的指責,直接進入社會的認知。十年了,我對自己的狀態也比較滿意,社會環境對我也比較認可。直到今天,我的父母還在不停的指責我,可是我早都不在乎了,我知道我終其一生也不會等來他們對我說句對不起。
對於別人:沒有受過父母傷害的人,沒有辦法體會其中的苦。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書,輿論、環境教別人如何做父母,可是有什麼樣的途徑來教會孩子如何去應對那個禍害的父母?這個小組中的孩子互相幫扶,一起成長。無論這個小組受到什麼樣的外部評論,我始終感謝它,這個概念給真正受苦的孩子,給予了溫暖。
對應到題目,有什麼弊端,恐怕對於那些不是真是有禍害父母的孩子一個仇恨父母的理由吧。可是那有如何,人成長的環境不可能是真空,如何認識這個世界,還是靠孩子的本心。那些希望給孩子造出一個完美成長環境的人,恐怕也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吧。
推薦閱讀:
※人生混吃等死是一種怎麼的體驗?
※中國的教育好還是美國的教育好?
※一個人優秀與否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提出教育改革,但並沒有太大的實際行動?
※公共場所管教不住自己孩子哭鬧是沒有公德的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