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突破一萬本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本人在政府部門工作,前天縣裡邀請到中組部的一個博士來作講座,主題是中國金融形勢,這我倒沒太在意,但他的一句話卻讓我很震驚,「如果你讀書突破100本,就到處吹噓那是可怕的無知,如果你讀書超過1000本,你會覺得世界很黑暗,如果你讀書超過1萬本,你就會覺得世界一片光明!」,這是真的嗎?你有過這方面的經驗嗎?
謝邀。
我沒數過自己讀的書,應該不到一萬本。
不過……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史記》130卷52萬字,每卷也就四千字多些。《資治通鑒》294卷300萬字開外,那麼一卷一萬多字。
如果一卷算一萬字,萬卷就是一億字的閱讀量,我斗膽說句,我也算有萬卷這個閱讀量了。所以容我矇混一下吧。
感覺主要有兩點。
一是讀書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得少。
這不是虛的。因為閱讀是有所謂「核心區域」和「邊緣區域」之分的。有許多書,簡直是社會公認的逼著你去讀的,比如《紅與黑》、《巴黎聖母院》、四大名著、劍橋全歷史、《藝術的故事》之類。而越讀越偏,很容易看見一些你平時讀不到的東西。我小時候,看見博爾赫斯引用的那些我聽都沒聽過的英國詩人和西班牙語長詩,看見錢鍾書提的那些我字都不認識的古籍,會覺得世上已有的知識茫茫如海,沒有盡頭。
由上一點延伸出來的,則是:
初讀書時,人會有一種執念,認定什麼什麼是特別好的,其他都次一等。比如我剛開始讀西文書時,覺得雨果是古往今來第一大賢,托爾斯泰和巴爾扎克差可比擬,其他都弱一等。但讀得越多,越發現大牛層出不窮,而且牛的方式不一樣,對待各類事情,就會寬泛許多。到此地步,回過頭來,看看諸如「誰誰最強」、「誰誰更牛」一類話題,就會覺得沒什麼討論價值了。各人當然還會有喜歡和傾向,但偉大的人物方式是不一樣的。
以上兩點綜合之後,就會承認世界廣大得無邊無際。當然,書籍本身不止有寬度,還有時間的厚度。你會承認世上有許多事和許多人,都有有其自己道理和卓越之處的。這話我以前說過不止一遍:想到世上還有茫茫無盡的新東西等著自己去看,還是蠻高興的——就像找到了一個無限自助餐廳一樣。
讀過和沒讀過的區別,不在於完全記住細節,而在於你大概能通過閱讀,知道許多事,大概是怎麼回事,許多話許多細節,可以在哪本書里找到。好比每個人都有個圖書館,但讀過的人就知道哪本書放在哪個架子上,沒讀過,那就是沒讀過。
當然,書沒那麼了不起,也不過是文字的載體、他人的經驗罷了。讀書和現實生活,都是攝取外界的信息,給予加工。只是書籍訴諸於語言與文字,對這方面敏感的人會更喜歡一點。許多一本書不讀的人可能依靠其經歷收穫比萬卷書更多的信息,這很正常,也挺好。說到底,還是那句:牛人可以通過各類方式變牛。如此而已。
最後多一句。
我有一個朋友,在上海某鎮上做水利工作吧,一個很普通的人,長我年紀不小。如果我認識的人里有人能讀書破萬,差不多是他了。他是真的提頭知尾、看書浩如煙海的那種怪物,朋友們都開玩笑說他是二腳書櫥。我正經問過他有沒有讀過一萬本書,他開玩笑說,如果算上連環畫,那大概有了。當然,他還是過著很普通上海人的生活:買書要被老婆管;安靜上班;喜歡去河邊吃點蝦,喝點黃酒。沒什麼特別的。
要說特別,只有兩點。其一,他活得挺高興的,聊起天來逸興遄飛,因為什麼都聊得起來。其二,我和朋友偶爾去他家,大家能夠坐在他家地板上,盤著腿看書,就像小時候在租書鋪門前看書似的,一看一個下午。
世界一片光明倒是未必,但看書多了,而且不跟自己為難的話,大體上,世界是會更寬敞有趣一點兒的。
就這樣。
一萬本應該不到,自忖或許有兩千到三千吧。開始讀200本的時候,你大概是憑著興趣和運氣往前走,等到有三五百本之後,你自己就算不說,也開始有讀書規划了。在圖書館裡走來走去,你可以判斷哪些書架上有你需要的書,能知道哪些書架你沒有嘗試取過書,能用10秒判斷大多數書的價值。總之,如果你做到每天一本書,堅持2年。你會發現1百萬藏書的圖書館並不大,你可以很容易地剔除那些冗餘信息,過濾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你讀了書,世界變大了,但獲取知識的路徑更明確了。好比在一個無限大的山區,你爬上一個山頭,結果很可能是發現了高十倍百倍的山,似乎遙不可及,但你至少比上山之前更明確了路徑,知道了通向那些高峰的方向。
我之前在華東師大有個演講,就是說讀書規劃的事情。摘錄一下讀1000本的經驗。
馬平:好讀書 不求甚解
【本文為作者2014年5月15日於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演講的文字整理稿。】
讀書當學諸葛亮
今天我坐在這裡和大家談讀書,由頭是一個QQ群里的對話。上個月,我和你們一個學長在同一個QQ群里聊天,群里有人說他認識的一個人吹牛,吹自己大學4年讀了一千多本書。我插嘴說未必是吹牛,我大學四年讀書的數字肯定比這個多。群里立刻就有人問,一年365天,大學四年也就是1460天,你憑什麼能做到每天讀書超過一本的?我借用陶淵明的一句話回復了一下——「好讀書 不求甚解」,我不求逐字逐句,只求看個大概,再加上我讀書快一點,逃課率高一些,一天讀一本書其實不算難,我還有空每天踢球打遊戲呢。陶淵明這句話就是我今天發言稿的標題。
歷史上贊同我這種讀書模式的人,名氣最大的不是陶淵明,而是諸葛亮。《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年輕的時候和別人湊到一起讀書,別人是「務於精熟」,諸葛亮則是「觀其大略」。後來還有不少名人有類似的學習模式,但諸葛亮算是頂級名人里第一個公開宣揚這種學習模式的。為什麼他是第一個呢?我有個比較個人化的解釋。
諸葛亮是東漢末年人,他打工的地方就是東漢的一個分裂政權。在中國文化史上,從長遠來看,東漢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佛教傳入中國,不是道教開始創立,而是蔡倫造紙。造紙術把樹皮、破布這些廢料變成優質的記錄工具,把原來笨重的竹簡,貴重的絲綢都替代了。信息的記錄成本、運輸成本都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寫作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個數量級。從此書籍不再是家傳的寶貝,而是中等家庭說買就買的普通文化用品。如果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發明按照重要性排個順序,造紙術或許不一定能進前三名,但肯定在前十名里有一個位置,和鑽木取火、發明輪子是一個級別的。
當然,實際上紙到底是不是蔡倫發明的還有爭議。但是成熟的造紙技術的確是東漢出現的,時間是公元100年左右,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公元200年的時候正好開始讀書,和紙的發明差了1個世紀,三四代人的差距。按照農業社會的技術傳播速度來說,紙在那時候還是一個新技術,還沒有完全普及。長沙有個叫走馬樓的地方,挖出過幾十萬片竹簡,就是三國時吳國的政府文件。可見當時雖然有紙,但是還屬於過渡階段。社會還沒有完全適應紙的使用。各地關帝廟裡常有關羽夜讀春秋的畫像,這個畫像手裡有的拿著竹簡,有的拿著紙質書。這就反應了過渡年代的現實。
諸葛亮就生活在這個偉大的過渡年代。他按照他的讀書模式讀了十幾年書之後,被請去管理國家,出將入相。可以說他實現了中國文人的最高夢想。他這個成就,和他的讀書模式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得到這個成就的人不是諸葛亮幾個讀書認真的同學呢?我按照有限的信息考慮了一下,這應該和過渡年代的發展條件有關係。
造紙術的普及,帶來的必然是信息爆炸。在先秦時代,學富五車就是大學者了。從考古來看,差不多每克竹簡可以刻一個字。一車竹簡按照最誇張的演算法,一噸,就是1000千克,100萬字。5車就是5百萬字。放到今天,一般50萬字的書就是一個磚頭大小,500萬字就是10塊磚頭大小的書,泛讀的話,一個星期可以讀下來。精讀的話,各位一個學期要用的教材和參考書數量也肯定超出這個數字了。漢朝算是第一個穩定的大一統王朝,搜集了幾代人,《漢書》對書籍有個精確的統計數字,全國只有13269卷,其中三分之一是算命的書,換算今天的大部頭著作也就是一兩千本的樣子,放到圖書館擺不滿一個大書架。這就是當時中國人的全部知識。
這麼一點書,要了解世界的人當然要精讀,細細的讀。反正一兩千本書,扣除那些一般用不著的非常專業的書,花十年把全部知識讀完一點不難,然後你見到天下最牛的學問大家也沒有心理壓力,反正咱們的學術底子是差不多的,就算你比我聰明,也就是多了幾處小突破,你能比我強到哪裡呢。這種讀書習慣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就是諸葛亮那幾個同學的精讀模式。
另外,當時說天下有一萬多冊書,實際上不是說人人都接觸得到的。司馬遷這種國家史官才能接觸的到大多數書籍。其他的書,都是大戶人家,用專門倉庫存儲的寶貝。漢書還有句話,說是「遺子黃金滿籝(盈),不如一經」。說你留給兒子一箱子黃金都不如一套儒家經典。我理解這話實際上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說知識的重要性,另一層呢,就是說這書籍也不便宜,起碼也得用不少黃金去買的。否則有錢買那麼幾十幾百套書放在家裡不是很容易嗎。
前面我說漢朝統計全國一萬多冊書籍,這些書籍分類分成569家。「家」這個單位很有意思,實際上反映了書籍由學術家庭壟斷的傳統。你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不是學術世家,不是高官,不是貴族,讀書本身就是稀罕事,能弄到一本書,必須細細的讀,讀到倒背如流才算不浪費這次讀書機會。
造紙術帶來的信息爆炸改變了兩個事實。一個是書籍總量爆炸性增長,一個是書籍便宜了,普通人買一本、借一本,最不濟抄一本也很容易弄到書。於是普通人,或者說普通的中產家庭子弟第一次遇到讀書讀不過來的問題。最起碼在年輕時候的十幾年沒法讀完能弄到手的全部書籍。
面對這種局面,諸葛亮的同學們顯然還是沿用了老傳統,讀不完也要精讀,大不了讀到老學到老,一輩子。諸葛亮和他們不一樣,認識到了新時代的到來,知道要全面認識社會,再也不能指望精讀所有的文字,只要觀其大略即可,重點的才需要精讀。這實際上就是現在本科生教育的思路,有核心課程,有一般課程,有選修課程。大部分課程都不是讓你把教科書背下來,而是讓你知道這門知識的脈絡,需要用的時候隨時來找也不遲。
諸葛亮先領悟到這一點,所以他20多歲已經對社會有了全面認識,可以「畢業」了。他27歲那年,就是各位讀博的關鍵年份,被劉備這個副省級軍閥請去當高級參謀,差不多等於直接聘到副局級幹部,第二年以特使的身份到東吳說服孫權結盟;29歲就當了軍師中郎將,總參謀長;畢業14年他41歲當到丞相,政治局常委。要是諸葛亮也像同學那樣讀書,恐怕這個年齡還在讀書呢。可是諸葛亮54歲就死了,這是那個年代的正常年齡,曹操劉備這樣的長壽人物也不過是60多歲就掛了。諸葛亮這20多年的精彩人生,就是他領先時代為自己搶來的人生。
給外星人當導遊
我前面花了這麼長時間說諸葛亮,不是想告訴大家怎麼畢業就當上副局級。而是想舉個例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怎麼讀書。諸葛亮是趕上了造紙術這一波,經歷了竹簡變成我們熟悉的書的年代。現在,就在我在這裡談讀書的同時,書已經不再是傳統概念的書了,紙這個概念正在逐漸消亡。我現在在一個叫觀察者網的新聞網站工作,在上個月,我們網站還有一個實體版的雜誌叫《社會觀察》,這個月開始,我們就只有網站沒有實體版雜誌了。在我們老闆看來,紙上閱讀的衰落不可避免。
不過,很多人還不適應這個新的現實。我前幾天聽了個段子,說是去年作協開會,有幾個稿費上千萬的網路文學作者也受邀參加,聚餐的時候,幾個老作家和這些網路文學作者坐到一起,問他們說:「小夥子挺年輕,一本書印多少冊啊?」,這幾個小夥子沒敢說每天都有上百萬讀者點他們的更新,怕這些老先生理解不了,就按照自己實體版的印數說了一下:「幾十萬冊吧」。然後就把老頭嚇壞了,「你們自己哪有那麼多錢,印幾十萬冊!」。
這就是說,這些老頭子一方面發現了實體書往往虧損的現實,卻不承認自己跟不上時代,沒法寫出普通人能欣賞的電子讀物,寧可自己貼錢也要出書,要保持紙質閱讀的純潔性。這些老頭,就是諸葛亮那些讀什麼書都要逐字逐句的同學。
當然了,我也不是說網上那些稿費高的寫手就是諸葛亮,也不是說在座各位學會快速閱讀就能當諸葛亮,就能畢業去當副局級幹部。畢竟眼下還不是天下大亂的三國時代。但是呢,我們今天不妨學習一下諸葛亮的讀書模式。因為各位的讀書目標和諸葛亮可能也有很大的重合。
我來之前看了我自己的講座海報,上面寫的很清楚:「無法對各位做出人生指導,也沒能力幫各位設計職業規劃,只想分享一下個人讀書的喜好」。所以,今天來聽我聊讀書的各位,應該也沒打算聽我說怎麼當副局級幹部,也不是來聽專業課的,而是像諸葛亮那樣,打算通過閱讀來全面了解這個世界,在自己的腦子裡建立一個世界模型。諸葛亮用這個模型可以去管理國家,我們至少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接下來我就聊聊我在這方面讀書的經驗。
我第一次想整理一個推薦書單是4年前。那天我在寶雞辦事,事情辦的很快,時間非常充裕,我選擇了一條偏僻的鄉村公路,路上有點困,我停車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太陽快落山,我開車走人,往東面的西安走。開了幾步,我看了一眼後視鏡,立刻就嚇的停車了,因為我從後視鏡里看到了一個血紅的月牙。我停車再看,還是個血紅的月牙,下車看,還是月牙。我不知道我剛才睡覺的時候,這個地球發生了什麼事。想了半天,我才意識到是日食,我就站在那兒一直盯著太陽,看著這個月牙落到地平線以下。
盯著太陽的時候,我當時冒出來一個奇怪的念頭。如果我剛才睡覺的時候有個外星人從天而降,敲敲車窗把我叫醒,指著太陽問我:「你們這裡落太陽都是這樣的嗎?」,再指指我的汽車問我:「你們都住這樣的房子嗎?」我應該怎麼回答這個外星人?
最好的辦法是帶著外星人走遍地球,帶他看100次正常的落日,然後再解釋我們的衛星是月球,月球偶爾會擋住太陽的事實,帶著外星人看整個人類的城市,然後告訴他,在荒郊野地里碰到一個人和一輛汽車是偶然事件,實際上多數的人和汽車都存在於城市裡。總之,先了解普遍的人類生活,然後才能談個別的特殊事件。
然後我又想,如果外星人說我沒空跟你轉整個地球,今天下午就要離開,你找個圖書館,給我帶幾本書走,我會給他提供什麼書?怎樣才能用最簡潔的書單來解釋我所知的這個世界呢?這個問題我那天想了一路,然後就忘了。
又過了幾年,我兒子長大了,我帶著他去旅行,他趴在車窗上問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有的問題我不是回答不了,而是沒法用他的語言解釋清楚,我就告訴他以後要讀書自己解決。現在他識字了,我履行承諾,經常要去給他買書,或者在網上給他選擇合適的科普片給他看。我發現我重新遇到了當年的問題。從我6歲的兒子的角度看世界,和從外星人的角度來看世界,區別其實不是很大。他們都需要一系列的書籍來了解這個世界。
外星人雖然一直沒來,我兒子可是已經過了看童話書的階段,我這段時間正在給他準備一系列的科普書。半個月之前,有人給我打電話,說這邊有個讀書會,你來談談讀書問題如何?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給我兒子,或者說我給外星人準備的書單。我接下來就想談談這方面的話題。分人類學、天文、地理、歷史幾部分談談我的讀書經驗。
人類學
對任何一個外星人,或者說任何一個人來說,要認識這個世界,首先應該認識什麼是人類。
但認識人類呢,又不能靠隨便走上大街去看,你作為人類的一員,從內部觀察特定狀態的人類是看不出問題的。因為你首先也是人類群體一員,從內部觀察容易受自身影響,其次你也沒法區分人類的行動到底是本身的選擇,還是被環境受限的結果。你讓富士康的一個員工對整個廠幾十萬人的生活狀態做個整體描述,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不客觀的。所以,要認識人類自身,必須做到兩個前提:一是脫出日常生活,從俯瞰的角度分析人類活動,二是觀察各種環境中的人類生活模式,總結共性,分析差異。換句話說,我們要像分析魚類、鳥類那樣去分析人類。
分析魚類的書名應該是魚類學,分析鳥類的書名應該是鳥類學,分析我們人類的書顯然就是人類學。在此我首先向大家推薦讀一讀人類學,以一個外星人的旁觀者視角來看看人類自身的學科。
人類學,按照定義說呢,是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包括考古,去挖古代遺址和古人類的骨頭;包括研究各個民族的宗教和巫術,看看為什麼各地的信仰如此相似又為啥有那麼多不同;甚至現代城市裡大家怎麼上班,怎麼娛樂,怎麼相親,也是人類學的研究對象。總而言之,就像我們研究非洲象和亞洲象的共性一樣,人類學研究不同環境下的人類。
我最喜歡的人類學案例就是研究人們從原始部落進入現代社會的反應。我們人類的祖先在草原上生活了幾百萬年,用石器打獵,採集,生活在原始部落里。這段時間足夠長,長到能夠通過進化改變我們的基因,進化出一批最適應這種採集打獵生活的人類。我們現代人就是這種進化的結果。
在過了幾百萬年遊獵部落生活之後,人類發明了農業,定居下來開始種莊稼,建立城市,建立文明,最終形成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從發明農業到今天,人類只過了一萬年。雖然一萬年對於文明史來說不短,但對於進化史來說,太短了,人類幾乎完全沒有基因分化。地球上任何兩個民族都可以直接通婚,不存在基因障礙。這說明我們都繼承了石器時代祖先的基因,這些基因不僅決定了我們的身體,還決定了我們很多思考方式。研究石器時代的部落生活,可以解釋我們今天許多的行為。
比如說不管哪個民族,人類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吃的肉食都比較多。分散開吃零食的時候,吃甜食和堅果比較多。這是因為原始部落沒有冰箱,不管打獵打到多大的獵物,都得一次性吃掉。所以全部落習慣在一起聚餐吃肉。甜食在原始社會意味著水果,男人們出去打獵的時候,女人和孩子們就去採集,摘水果,砸堅果。這些甜的東西、脆的東西可以一邊摘一邊吃,也比較耐放,可以放在山洞裡,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所以不管什麼民族,都是聚餐吃肉,零食吃甜的和脆的,沒有哪個民族會反過來。
又比如那時候男人們出去打獵,都是全部落一起出動的。一個穩定的部落幾十個人,能跑能打的壯年男人也就是十幾個左右。所以,全人類的男人都形成了結成十幾個左右的隊伍去打獵的習慣。到了文明社會,大家不需要打獵也沒地方打獵了,但男人的基因里還是埋著結隊打獵的本能。所以男人扎堆的地方,基層組織的單位基本都是10多個人,這樣合作才最有效率,多了少了都不行。現代步兵班的基本單位就是10個人出頭,加一個班長。古代軍隊的基礎往往是十人一隊,這都是原始部落給我們留下的基因烙印。
其實這個推論最合適的地方是體育運動。世界第一運動是足球,足球每隊上場11人,可以換三個人,平均每場是十二三人上場。橄欖球雖然修改了足球的規則,但上場人數也是11人。這不是個偶然的數字,而是我們從基因里繼承的遊戲規則。
除了足球和橄欖球,我們還玩其他球,比如說籃球排球冰球。但只要是有激烈身體對抗的球類,上場人次都會努力地接近十二三人這個數字。籃球上場是5個人,冰球6個人,但是隨便換人,一場下來往往也是十多個人上場。排球上場人數是6個人,一局比賽允許換6次人,加起來正好12。這些數字都不是偶然的。
從遊戲模式來說,球類運動的基本模式,就是這麼十來個男人追趕一個快速移動的東西,這個東西不一定是個圓形,但一般來說肯定是動物皮包裹的有彈性的東西。這些男人要對這個球幹什麼呢?一般的目標都是趕到網裡,然後慶祝勝利。這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像打獵。在球場休息的時候,會有一群女人跑上來跳舞,助威,這也是原始社會留下來的傳統。我們現代人找個機會把他發掘出來而已。
所以我們沒必要抱怨在球類運動上男女不平等,女人不喜歡足球。對足球的熱愛本來就是男人基因決定的潛意識,女人看球本來去看最健壯,最帥的那個男人的,你讓女人關心足球技巧,那是和基因對抗,沒有好下場。女人最喜歡的運動是採集,過去是拿著籃子鑽在灌木叢里翻草莓,現在是拿著包包在街上找自己喜歡的商品,幾百萬年的基因決定了女人喜歡逛街,這也是任何人攔不住的愛好。
足球和逛街的例子,說明人類的行為並不神秘,完全可以像研究動物行為那樣歸納總結。讀人類學,讓我們在認識中擺正人類的位置。既不用宗教神秘主義去解釋人類的行為,也不會兩手一伸,說人類行為完全沒有規律,沒法預測。另外,看一些人類學的科普書籍,對各位談戀愛會大有幫助,讓人類的基因和文化力量當你的盟友,有時候比一套付了全款的房子更有效
………………全文在這裡 上面是摘錄
馬平:好讀書 不求甚解
………………全文在上面 下面是摘錄
讀點馬克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總的來說,我今天的讀書經驗分享以人文方面為主。但是,我前面的講稿差不多2萬字,馬上就要說完了,我完全沒有談哲學,也幾乎沒直接談宗教文化方面的閱讀問題。
這是因為我是來分享經驗的,基於客觀事實的東西對大家都一樣,才能分享,而哲學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受個人的主觀判斷影響,就算分享了別人也很難用上。
如果說一定要談點和信仰相關的東西。我最後想談談馬克思主義。因為我認為馬克思主義不算信仰,他是一套基於唯物主義的邏輯系統。我前面談到歷史的時候,用的就是標準的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歷史觀。我給自己搭建的全套人文知識體系,基本結構就是從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照搬的。以外星人的視角來觀測人類和人類社會,這個視角也是從馬克思那裡學的。從19世紀的角度來說,我前面想說的話,馬克思全說了。所以,我的最後一個建議,就是讀點馬克思,讀點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原著。
我為什麼把這個建議放在最後呢?這是因為在閱讀順序上,我並不建議學生時代從馬克思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雖然很了不起,雖然提供了很完整的思想邏輯體系。但是,在馬克思主要著作和我們當代人之間,隔了差不多150年,馬克思死的那一年,就是全世界人口等於現在中國人口的那一年。馬克思基於19世紀的現實和科學搭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這個體系既包括邏輯和原則,也包括細節和很多具體結論。如果對歷史學和經濟學沒有初步認識,直接讀馬克思,很難區分那些理性原則和具體結論,很有可能是全盤接受,改也改不掉,也可能是發現錯誤之後全面排斥,產生逆反心理。
其實現在主流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就是起到了這種惡劣作用。馬克思主義的原則本來很簡明,邏輯非常清晰。但自從被蘇聯中國捧為官方信仰,這東西就成了神學。不僅基本原則不能討論,具體細節也不能討論。甚至連創始人的個人經歷都不能討論。蘇聯中國出了那麼多馬列著作,但從來沒拍過馬克思和列寧一生的電影,只能在具體事件里出現他們的偉大形象。中國在最推崇毛澤東思想的年代裡,不僅不拍馬克思,連反映毛澤東一生的電影也沒有。這實際上就是把科學變成神學的表現。因為神是不能描畫的。馬克思主義就這麼成了一套和普通人沒有關係的文字遊戲。
現在各級的黨校和宣傳系統里,有十幾萬人靠這套神學遊戲吃飯,所以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玩弄神學的細節,以折磨考生為樂,從中考到高考再到考研,不厭其煩地強調學生要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結果就是大家離馬克思越來越遠。我今天重新向大家推薦馬克思和他的唯物主義,大家一定要記住我推薦的是原則,是思考方式,或者說是加工知識原材料的一種模式。這些知識原材料,大家要在馬克思的書之外學到,然後再用馬克思的唯物主義來處理。馬克思主義的細節和結論需要各位自己去推導,絕對不是到教科書上學來再應付考試的標準答案。這就是我今天推薦讀的最後一樣東西。
不求甚解是時代精神
今天我的發言很混亂,牽扯到很多領域。這和我個人的讀書習慣有關。我努力地想把我的讀書經驗整理出一個脈絡來,結果還是鋪了這麼大的攤子,到現在能聽到底,沒有先走的聽眾,我謝謝你們給我面子。我最後講一個關於讀書的小段子,就是我在各位這個年紀經歷的事情。
我讀大學的時候,大概是1999年或者2000年左右,有一次復旦的葛劍雄教授到同濟開講座,內容我都忘了,只記得最後他說起譚其驤教他怎麼讀書。說譚其驤要求他們背許多歷史年表,許多歷史典籍,要求背的一字不差,理由是研究不能浪費時間。雖然這些基本的知識都擺在圖書館裡,但是你搞研究需要在頭腦里把相關的信息排列組合,希望找到新的邏輯關係。每次驗證你的設想都要到圖書館裡爬書架的話,效率太低了。所以年輕時要花點時間死記硬背,年紀大了搞研究會把這些時間省回來。
不過呢,葛劍雄當時還說。譚其驤肯定沒有預計到後來電腦的發展,可以把所有的歷史工具書,所有的經典史料都放到計算機里,隨便檢索,根本不用跑圖書館也不用爬書架翻目錄。可以省去死記硬背的許多功夫。
當時葛教授舉的例子好像是24史的光碟版,他還只會用單機的搜索功能。那時候上網還是昂貴的奢侈品,復旦和同濟之間有幾十家大型網吧,但能上網的電腦加起來也就是幾百台,其他幾千台的網吧機器統統只能用來打單機遊戲。在郊區的公交車上誰要是掏出一個手機打電話,全車的人都會盯著你看。
那時候葛劍雄教授也不知道什麼是搜索引擎,Google公司剛剛成立。那時候你要是送Google公司幾台伺服器,你現在每月的分紅就能給整個華東師大發工資。現在15年過去了,在座應該所有人都拿著一台智能手機,隨時都能上網搜索吧?這就是時代的變遷。
人手一個智能機,這相當於每個人都隨身帶了一個資料庫,一個比我們大腦大不知道多少倍的資料庫。你不用坐在電腦前才能查東西,你要是外出跑步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創意,你立刻就能掏出手機上網,查一查這個創意是不是已經有人先想到了,驗證一下所需要的條件是不是靠譜,不靠譜你繼續跑步,去發明下一個創意,靠譜的話你就可以回家繼續研究。這比葛劍雄搜索光碟又上一個層次了。
這就是交互性閱讀給研究帶來的便利。我們和上一代人,上兩代人比起來,擁有更強大的隨身資料庫,可以省下更多的死記硬背功夫。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建立學術模型,發明新的創意。不過呢,不死記硬背不等於不讀書。你可以不把書本背下來,但至少你要知道這本書大概是談什麼的,談到什麼深度。需要的時候才能去搜素。否則你連搜索什麼都不知道,再好的資料庫也用不上。
所以說,葛劍雄教授講的這個事情,和我開頭談的諸葛亮讀書模式是一回事。我總結下來就是標題的七個字: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是符合歷史趨勢的讀書模式。是信息革命時代人類遲早要走的一條路。各位如果能早走一步,肯定能比別人多佔一點優勢。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聽我啰嗦了好幾個小時。我不指望大家能把我講座的內容都記住。就像我剛才說的,葛劍雄先生十幾年前的講座內容我都忘光了,就記得最後一個小段子,甚至段子本身也不是葛教授的原話了。不意外的話,用不了多久,各位也會把這個講座忘掉,把我也忘掉,這都不要緊。因為今天我花了好幾個小時,實際上就說了一件事,就是信息時代讀書要多,要學會泛讀。大家只要記住我這個講座的標題《好讀書,不求甚解》,我這幾個小時就不白講。如果有人還真的對我講座的內容有興趣,會後可以找組織者,要我這個講稿的電子版。
謝謝大家。時間不早了,大家早點休息!
沒看到什麼靠譜的回答……
幾乎不怎麼讀書的人中,也有充滿智慧、處事周詳、談吐博雅的。我確實認識幾位。他們非常樂於傾聽,向不同的人請教,並請他們糾正自己的錯誤並引導自己的思考。他們的思想,雖無許多的裝飾,卻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不斷有精彩的作品出現。
讀過很多很多書的人中,也有充滿偏見、處事偏激、談吐怪異的。我就認識更多了。他們讀過的書,也許不止一萬本。這些書,就像是他們的偏見的堡壘上的磚石,把自己的荒謬見解牢牢得保衛起來。和他人的交談中,他們或者尋求輸出自己的成見,或者努力地充實著自己的成見的防線。他們就是那樣了。
這些關係心態與性情的事情,和讀了多少本書沒有關係。這就可以回答題主了:讀過一萬種書——或者很多很多很多書——的人,什麼樣的都有。
展開一些。現代社會可能給人許多許諾:讀書開闊人的視野,健身強壯人的體魄,投資增益人的財富,等等。理論上說不錯。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這背後都存在著風險:有人買了比較穩妥的養老基金,最後遇上了雷曼兄弟;有人上了器械,始終在重複錯誤的動作,最後關節損傷得非常嚴重;還有的人基於錯誤的心態開始閱讀,最後成為了一名民間某某家。
要之,讀書是一個高風險行為——而很多人對其中的風險認識不足,以為一味地積累數量,就可以達到預期。書當然要讀,就像身體一定要鍛煉,不然會完蛋,資本也一定要運作,不然會貶值。但各中的問題都是如何操作,如何避免對自己的損傷。
就投資而言,也許有人天生有美好的心態,這種心態幫助他或她規避了許多風險——即使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健身而言,有人從來有很好的發力習慣,這種習慣幫助他避免損傷——即使他們沒有學習過運動知識;讀書也是,有人一直都有開闊的心態,讀起書來就可以博觀約取,或者,即使沒有讀過書,賢人們也說他一定是讀過的。但問題是,還有很多人,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於是有理財顧問,有健身教練,幫助大家儘可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做法,降低風險,減輕損失。但是,閱讀顧問或教練,卻很難找到。
其實,現代社會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對各種對風險的考量、計算與應對的機制(所謂Risk society),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些機制的保護當中,當然有時也為之困擾。但現代社會提供大量閱讀可能的同時,卻沒有為閱讀行為提供與之相配套的保護體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現代社會如何讀書——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與此相比,讀多少本,實在不是很有意義。1周一本你要讀約200年。
1天一本你要讀30年。
讀書破1萬本後,先不說什麼書,我首先得說我最大的感覺是:
你們這些凡人,讀書真是太慢了。不覺得世界一片光明。感覺是:「對於這人世間的痛苦,我也略知一二」。
書是很分檔次的,現代社會由於信息的傳輸極大的方便,造成了信息量大爆炸,而這些信息之中大部分都是垃圾信息。每年出版的新書實在是太多了,而真正好的作品是不多的。
我高中有個同學酷愛看垃圾小說(包括YY、穿越、玄幻等多個主題),平均一天可以看8本(高中三年一直是這個速度,只要上課他就看),如果他一直堅持到大學畢業的話,早就超過萬本了,可這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古代由於信息傳播和保存很不方便,所以能有著作傳世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們現在能讀到的典籍都可以算是古人思想的精華,所以古人能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而在現代社會,書讀得多並不代表收穫就多,現在的書籍良莠不齊,你可能讀了一萬本書都還摸不到學問的門檻,不知道思想的世界可以多麼廣闊。讀一萬本垃圾書籍有時候還不如讀一段真正嚴謹的小文章得到的益處多,特別是大家的著作。
我從有計劃地系統讀書開始(高一,最先讀的是《史記》、《左傳》和《資治通鑒》)到現在已經有十年了,除去自己的專業書籍和學校的課本、考試用書等,純屬「為了讀書而讀書」認真讀過的大概有2000本,自己的藏書也有1000多本(自己選經典的收起來),歷史、文學、哲學、社會、經濟、法律各個方面都有涉及。從我的經驗來看,書是很分檔次的,有的大師的一句話,一個一流的學者可以拓展成一篇文章來說明這句話,一個二流的學者可以再進一步拓展成一本書來細緻地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而一個不入流的作者可能寫了好幾本書和這個問題相關但其實他(她)壓根兒都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單單看書的數目多是沒用的,而是看你讀懂了多少真正精華的東西。雖然我看的書已經算挺多的了(先這麼自負一下吧),但其實真正可以「一以貫之」、受用終生的,也就那麼一百本左右的書,其他的書(當然也應該算是很好的書了,我從不看雞湯讀物、垃圾小說)也就是把這些書的內容拓展開來,幫助你讀懂這些精華的書而已,但它們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雖然「大道至簡」,但沒有積累,你是不會悟出「大道」的。
我小時候就愛讀書,五六歲的孩子夜裡抱著手電筒看書,導致小學二年級就成為全校第一個戴眼鏡的傻貨。上中學時家裡不給什麼零花錢,每天省下早飯錢湊來買書,導致發育不良,至今消瘦。大學時門門及格萬歲,課餘時間主要在讀各種閑書。讀研時隨身三張借書證,自己學校的南圖的南京各大學通用的。 然後工作十年到現在依然保持著習慣, 鄙人讀書不求甚解,閱讀極快,一年大概一百五十本以上,算看過三四千本書應該不為過。雖然還是沒資格,不過我想就算有生之年破了萬卷,我的想法和現在也不會差太多。
——————————————————
首先是有人也點出來的,讀書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人的知識就像是一個圓,慢慢變大的同時,和外界的接觸面就像這個圓的周長一樣越來越大。 曾經年少輕狂,覺得什麼都明白一些,後來覺得自己可笑。普通人如我,讀書是愛好,不大會在一個領域一直鑽下去,所以文史哲經理政都看, 你就越感到惶然,終有一天發現:原來我學的一切都是皮毛。這就像玩維基一樣,你會因為求知一個鏈接一個鏈接的往下點,永無盡頭。
—————————————————
其次是讀書無用,讀書也不該有用。你為了考試看書,為了學歷看書,為了掙錢看書,那不叫讀書。讀書這個事情要說牛逼就牛逼在此,它無用也不打算為誰所用,不做無用之事何遣有生之涯,你把別人用以構築美好未來的時間拿來讀無用的書,是一種淡然處世的氣度,這很難得。(啊我又表揚我自己了好羞射~)這一點肯定有好多人反對我,他們說讀書使其獲得了豐富的知識,良好的口才,深沉的思想,豐富的內涵,提高了品位健全了人格哺育了靈魂等等。比方說,有人因為書讀的多有思想,妞願意跟他上床,或是在飯局上談天說地讓眾人肅然起敬,但讀書的源目的不是為了泡妞或秀才華。
———————————————
說到這裡我還有個看法,讀書是件很平凡的事,一點都不高尚。古人說萬般下品讀書高,是忽悠人才通過讀儒進入行政制度,那是功利性讀書,和以上我的看法相悖。喜歡讀書就好比喜歡和人交往一樣,沒什麼正面凸點,因為天下人形形色色,書也形形色色,無高下尊卑之分。一本書就像一個靈魂,有淺薄的有深刻的,有粗獷的有細膩的,有低維的有高維的,讀它就是和一個靈魂交談,談不談的來,其實你自己清楚。你喜歡博爾赫斯那很好,但是別看不起喜歡村上春樹的,讀書讀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此不接地氣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會失去很多樂趣的。
————————————————
張公子總結說讀書大抵能讓你的世界寬廣一點,有趣一點,我覺得何止一點,那個通過萬千書籍展現的世界是何其寬廣,它寬廣的讓人絕望;又是何其的有趣,它有趣的讓人心花怒放。而且還不止於寬廣和有趣,你不但可以看到大片的光明,也能看到無窮的黑暗。你可以看到美好和痛楚,奇妙和荒謬,你可以感到如陰陽兩極的力量在肉身的撕扯,愛與哀愁對心靈的滌盪。就像坐在梵高夜空下的咖啡館裡,人生真美好,可是又無比寂寥。
先給結論吧: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請別質疑讀一萬本書需要的時間。
小學時,我在朋友家住了兩天,把《七龍珠》看完了,印象中好像是 26 卷吧。而我的同齡人比我讀得快得多。
我家有兩間書房,雜房裡也堆滿了書,少說也有上千本書了,但我小學時就已經不夠讀了。我相信我的父輩們早就讀過這些書了。
我的整個中學幾乎都沒循規蹈矩地上課,課堂上基本都是讀其他學科的書或是課外書。即使這樣,我的同學也比我讀得快幾倍。
大學終於不用去上課了,於是每天起早貪黑地把學校圖書館裡所有感興趣的書都讀了。而像我這樣的人,我在圖書館裡見過不少。
也別質疑讀這麼快能學到什麼。
我本就不是讀書很快的人,一本小說能輕鬆花掉我一周的時間。我只是會跳過已知、沒用或不感興趣的部分,以至於一本幾百頁的書,經常只用讀十幾頁就看完了。
我高中時花了幾節英語課的時間,把大學的有機化學教材讀完了。從奧賽成績來看,全省的高中生也沒幾個比我分數高的。
學 Java 也花掉我一個下午的時間,接下來的幾天我就用它寫了個詞法分析器出來。
但這當然只是表象,我在學它們之前,已經讀了幾十本前置或相關知識的書了,所以我知道什麼部分是需要讀的。
我想有一定閱讀量的一定知道這技巧,大多數情況下都能猜測出背後的規律,所以讀書的過程,基本只是在快速地驗證或修正自己的猜測而已。
我只是知道,如果專註在一個領域,會漸漸變得很難獲得新的知識。所以我必須讓自己的閱讀面足夠廣,才能可持續性地讀下去。
這也是閱讀帶給我最大的收穫,讓我對很多領域有著奇怪的好奇心。
副作用就是睡覺前看到一個有趣的東西,就會去查閱各種資料,等到能心安理得地上床時,已經快天亮了。
終於看到我(又)有資格回答的問題了~好開心啊(^O^)/
直接說的話,我讀書過萬後的感覺就是:
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世界在我的心裡^_^
必須說明的是,從我14歲到現在看的所有非課本、非雜誌、非文章的、整本成冊的紙質和電子版的 通常會被稱為「書」的 都計算在內了。多數是在17歲到28歲之間看的。^_^~嘿嘿~我忍不住猜想,某些不相信我讀書過萬的人是不是以為我現在才二十多歲,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讀完這些書~?好吧~這篇答案寫的確實很像年紀很小的人=_=~不過,我現在是在努力當個好漫畫家的啊~當然要保持年少人的心態哦^_^ 嘿嘿~
~~~~~~~~~詳細答題分割線~~~~~~~~~
而在讀了這麼多書之後,我發覺最重要的一句話其實是:
實踐所知,是所有一切成就的基礎。
順便說一下,其實,我之所以能讀書過萬,也是各種因緣都湊齊了才實現的。現在回想,我也不覺得這是件容易的事。當初,因為:
1、當時我工作地點的街對面就有一家圖書館。我可以每天上班路上還+借3本書,如果上午看完了,午飯時可以再去還+借3本~晚上下班時可以再去換一次書~~
2、因為那幾年的工作一點也不忙~基本上一個月里也就偶爾有那麼幾天能忙個半天,所以有大把的時間。
所以,我覺得讀書過萬,這是一件需要因緣具足方能實現的事。而且也不是人人必須的~我是那時候不看書也沒別的事,難道每天聽那些「同事」們閑聊?那可是要聽好幾年啊=_=|| 就醬。
(現在開始,長文預警~最近發覺自己不說話則已,一開口就是話嘮模式啊//v//,所以,想關注我的話,現在就可以了,等看完全篇再翻上來,要翻好長呢^皿^)
下邊,我會天馬行空式的(其實就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話嘮一下我的各種感受和想法:P~
首先我讀過的書至少一萬本~
當然要去掉學校的課本之類~網文之類的也不算(刷貼我是很快的哦^_^)短篇的文章也是不計算的,只計算正式出版的~有些是電子版的,但原版也是成本的正式出版的才會計算在內。
如果有人懷疑,我覺得不奇怪~因為大多數的人一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二是並不那麼愛看書~不愛看書,怎麼會看很多書呢~
另外也因為正常人平均每分鐘只能讀300字~沒經過速讀訓練的話,想讀完一萬本確實是個很大的挑戰=_=|| 而這個被朋友們稱為「國際勞模(老磨~磨蹭)」的我,在沒經過任何訓練之前,每分鐘就能讀700~1000字~理解記憶率60~70% 後來練過全腦速記之後,平均每分鐘能讀2000字(有時更快)理解記憶率沒變化~因為我總是會忽略時間和人名~總之,我也就是讀書快吧^_^~其它事情實在是慢的要命=_=~
好啦~為避免跑題,關於閱讀方法什麼的會寫在後邊,先來說說我看書得到什麼吧:
簡單的說,會得到很多很多信息~於是,在睡覺的時候 人的大腦會自動將白天收到的信息整合到一起~於是,積累多了之後,我就產生了一種「整體思考」的習慣。(所有人的大腦都有自動整合信息的能力,只不過,如果你專門做過一些訓練的話,整合的效率更高~我會在最後寫一些我知道的小技巧)
關於「整體思考」~這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思考方式~因為,當你再看一件事的時候,不會被事情本身局限,而是能看到與事件本身直接和間接關聯的很多很多信息,然後得出一組涵蓋事物的各個方面的結論~於是,在結合上大腦中巨大的資料庫情況下,你就能更容易的想出更恰當、妥當的應對之法~
如果你生活過、工作過,相信你也體會過「我做對了所有事,但就是得不到我要的結果」!
其實,當你真的用心讀過一萬本以上各種不同類型、不同主題、不同國別作者的——且實「行」過所「知」之後,你就能夠明白很多很多以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事^_^~這種感覺很有趣~~
當然,如果沒有思考,也沒有實踐的話,其實只是看過一萬本書~那它們也不過就是躺在你硬碟里的三千本電子書一樣~也沒多大用。只有將它們整合為數據般的存在~並結合上日常的應用和思考之時,這些書才會產生價值。
至於信息整合的方法,很難用幾句話說完整~所以先寫幾個有用的小技巧吧:
1、在一段時間內,只專註於同一種體裁或類型的書~
比如說,看古典名著,就一氣看個百八十本;看散文時,就專門讀各時期的大家所寫的成本的散文~雖然散文大多情況下,在一本里都是有很多不彷彿各不相干的單篇文章,但實際上,特別是00年之前出版的散文,每一本都是有內部潛在的主題的~你在看書的時候未必當時就能察覺,但是那種整體性已經輸入進你的大腦里了~當你積累多了之後,會產生整體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個人的建議是,最好是在圖書館裡,一個書架一個書架的閱讀~因為,同一個書架里的書都是有較大相似性的,在同一個時間段內看它們,能幫助你的大腦進行更好的數據整合。
2、盡量在睡覺之前看重要的書。
因為在睡覺的時候,人的大腦會自動整理你的注意力在當天聚焦信息~而睡前專心看的內容還保留在大腦的短時記憶區,這些信息更容易被大腦吸收和整理。
3、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必須多看書的人,那麼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開始。
(萬萬不可逼自己先看「有用」但是沒興趣的書~因為這樣常常會使人最終什麼也沒看。)
舉例:我,是從漫畫書和言情小說開始大量閱讀的^_^~後來因為那家圖書館裡的漫畫和言情小說我都看了好幾遍了,金庸的小說都讀了兩三遍了~於是~因為已經看書成了習慣,所以就開始看看「世界名著」之類的~因為也都是「故事」嘛~還是能看下去的~再後來就開始看文學點的散文~後來又看了一些人物傳記~再後來看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工具類(比如 如何養鳥、如何釣魚、如何修理錄音機[其實這個沒怎麼看懂,但還是全看了一遍]等~)~也讀了些天文、物理、生物之類的……後來才看嚴肅文學~最後看的政史書架=_=(我就是不愛看政治和歷史啊~因為文筆好的太少=_=||)
唔~總之~從自己最有興趣的書開始看,盡量經常的多看書,然後就形成閱讀習慣了~有了閱讀習慣之後,遲早會鬧書荒的,此時就能讓自己去看一些以前不感興趣但是有用的書了。
不只和其他人相處時需要人際技巧,對自己,也需要應用一下心理規則^_^~
閱讀技巧:
1、只看,不讀。因為大腦的信息接收能力是非常非常非常強的,但是用「讀」的話,會限制信息接收的速度,所以,要用「看」而不是「讀」。
2、在看書的時候,關掉手機,放上巴洛克風格的音樂。我個人推薦全套班得瑞~另外建議您在和平之月系列中選幾張喜歡的碟循環播放~
3、看過的書,別急著跟別人說。至少,在你看過三個月之內,別向別人演講書中的內容。因為,人的大腦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處理書中的信息,將之整合進入你的知識系統中~簡單的說,就是需要先沉澱~然後才能出澱粉^_^~嗯。不對~我想說的是:才能真正完整的吸收了書中的營養~否則的話,將讀的的東西急急的拿出去炫耀,你的大腦還來不急完成信息的整合,你就已經將之用掉了……這樣是無法使人產生質的成長的。
技巧什麼,就寫到這兒了。其實我就學過一套直接和閱讀方法有關的書:《JS全腦速讀記憶》~某年的秋天,我也去他們在北京的訓練班裡訓練了一下~而我的閱讀速度從700~1000字每分鐘提高到2000+ 所以在我身上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但是我有個表妹去學過之後卻說「沒什麼感覺」~所以,我猜測,可能是在我這種本身就特別愛看書的人身上才更容易產生效果吧~
其實我還知道好多套對我產生作用的大腦訓練方法。我非常想將這些方法都教出去的,但是,只用文字來寫,我沒辦法用晚上這一點點時間把那麼多內容寫出來。現在只是盡量寫下一些容易操作的小技巧~如果堅持實行的話,也是非常有益的。
具體到我,其實主要是在十八、九歲的時候做過一些大腦訓練什麼的~但是那些教訓練方法的書「因為我已經學會啦,所以對我沒用了」~而捐給某所遙遠的小學了(那時間沒有知乎,甚至沒有豆瓣,沒地方分享信息)~現在不記得書名了=_=~只能期望在未來的某天,我在第N次大掃除的時候忽然找到了以前在貝塔斯曼買書時的單子(找到的時候,我也還記得這個答案的話,我會把書名放上來的=^_^=)~
現在我還記得的對學習、對大腦特別有幫助的書有:《學習的革命》、《像藝術家一樣思考》I、II、《窗邊的小豆豆》、《JS全腦速讀記憶》、《當下的力量》(最後一本雖然是靈修類的,但是,能幫助人產生極好的、強大的「專註力」~而「專註」是提高學習、工作效率最最重要的基礎能力)
最後大概寫一下我都讀過些什麼類型書:
(由於數量過於龐大,已經不能羅列書名,而且大部分書名都不記得了。除非又看到書,才能想起來~「咦~這本我讀過^_^」.總之,現在只能以大概的分類來表述了)
以來源分類,其中大約有一多半是在圖書館裡讀的,有三分之一是電子版的,還有少量自購圖書,其餘的是在書店裡站讀的^_^~
以類型分類,其中大約有:
30%是小說,佔比較大的是言情、武俠和「世界名著」~另外也有一些算是嚴肅文學和少量兒童文學~
20%是漫畫,差不多都是20歲之前看的。
20%是散文,20歲之後讀的多些。
10%是傳記、紀實,主要在17~21歲之間讀的。
10%哲思靈修,主要在24歲到現在讀的。
約5%是詩詞歌賦,這是從2001年開始慢慢的讀的。
約5%是工具書~主要是畫漫畫用的參考文獻資料為主,也有少部分學世界語用的(我曾經最大的愛好就是翻新華字典^_^)。
還有少量我不知道算是什麼類型的各種奇怪的書。
以閱讀目的分類:
1、純興趣;
2、可能對漫畫工作有幫助;
3、有助於加深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理解;
4、對當下和未來的生活有用;
5、消滅冷門;
6、提升個人能力。
我讀的書,大體上就是這些。
我想,如果您能看到這裡,那麼你定是個擅閱讀的人了~所以,我想和同道中人說說看書多的那些年我「失去」了什麼(雖然有些事,對我來說「舍」的感覺反而比「得」更好)
1、有好些年沒怎麼買衣服。
印象中,大概是從17歲到現在^_^~平均每年新購一件外衣,一雙鞋子……唉~人家好歹是個女孩子啊~還是很喜歡漂亮衣飾的。但是因為前些年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書,近幾年又在添置畫漫畫用的設備,所以只好從最容易省,而且對健康無不良影響的衣服上面省錢了-_-~就是這樣……
2、幾乎沒有常規的娛樂。
像很多人喜歡的和朋友出去吃飯、喝酒、唱歌~聚會之類的事,平均一年參加2次。不過,這種「損失」我倒是很喜歡的~因為如果是和一群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一起談些不痛不癢的沒營養的話,那種「聚會」對我來說無疑就是一種痛苦,而不是娛樂。
旅行我倒是極盡節約之能,進行過那麼幾次~個人感覺最好的(好像)是在前年去哈爾濱看俄式建築^_^~ 查好了火車時刻、訂好了票,一個人去、一個人行、一個人看、餓了就能找個地兒 吃點兒能飽的食~~自由、自在、無所憂忌。
3、變得很難找到知心人。
不是單指男朋友,而是指一個能充分的理解我的思想的人。因為畢竟大多數人更習慣於二元的、單線的或是平面的方式思考問題。可是,當你看過越來越多種類的書之後,就很難再使用單一視角看問題了。而很多人的大腦在沒經過訓練之前無法進行多視角、多層面、多維度的觀察和思考。所以,看書過萬之後,在很多很多時候,我都能說得清楚非常複雜的事,但是身邊卻很少有人能聽得懂。所以,在很多很多時候,我都只能選擇一個複雜事物中的一個點來「說」~只是為了讓聽的人能產生「我懂了」的感覺(這樣才會使別人產生「好的感覺」,因為這是「人際交流」的基礎)。
所以,剛來知乎的時候感覺很好~因為當時這裡都是能討論複雜事物的人~當然,現在能討論複雜事物的人也比其他群體要多得多~不過,還是無法多維度交流的人更多了=_=其實我知道,他們是不會有耐心逐句看到這裡的,所以才會寫出來~親~會心笑一下吧^_^~於我,不是嘲笑,實是自嘲、實是無奈。
4、賺錢少。
其實讀書只是賺錢少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家傳的不貪財。有很多賺錢的機會,只是因為沒興趣,就那麼眼看著機會流走,也沒什麼感覺~完全沉浸在閱讀、學習、成長的快樂中^_^~
不過,當初,14歲時,我立志當個漫畫家的時候,已經知道從這條路上難發大財~最多也只是富足而已。所以,錢少也沒什麼,反正除了看書、畫漫畫和隨時產生的新興趣愛好(大多是手工類)之外,我也沒什麼花錢的地方~所以,錢少 少花~錢多 多花唄~對此,我早有心理準備。不過,親~你可要想好哦~如果想要多看書,那真的是會使你錯過很多賺錢的機會~但是如果是想「等到賺的錢多了,我再好好看書」~這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如果習慣了營營之生,再想回歸靜室是極難的~反倒是先入靜室一心學習,後入繁華全心行知 更易些(其實兩種選擇都沒有「無所事事」容易啦~但是,我覺得,在看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的你,不會是願意無所事事的人^_^)。
目前我因看書多而遇到的難事,大體就這些了。
接下來再談談讀書超過10000本後有什麼感覺吧:
首先,我有種大夢初醒般的平靜(實際上是逐漸變得越來越平靜,不是一下子突然變得)。
其次,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很確定的知道:一定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是理念上的、想像般的「我知道每個問題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法」,而是實實在在的,心裡有底的「知道」。
簡單的說就是「變得更淡定了」^_^
讀過一萬本書了,而且讀的是很多類型的書,那你的腦袋裡裝的信息和百度出來的可不一樣~在同一個大腦里的信息,是能整合在一起協同工作的~
最後,面對任何人,我都能接得上話,知道說什麼能讓對方感覺好~當然,更多時候只是能提出恰當的問題,讓對方有話可說。
最重要的是,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至於題主提到的這句話:「如果你讀書突破100本,就到處吹噓那是可怕的無知,如果你讀書超過1000本,你會覺得世界很黑暗,如果你讀書超過1萬本,你就會覺得世界一片光明!」我
不確定是否絕對正確,就我個人來說,讀書過萬後的感覺就是:
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世界在我的心裡^_^
Ps.其實,最最重要的,不是閱讀的數量,而是以什麼樣的心來看書。因為,在只讀了1000本書的時候,我也一樣熱愛這個世界。只是現在,我更清楚怎樣熱愛這個世界。
PPs.我的自言自語:唉~~其實,我很想很想很想刪掉這個答案。因為從小就不喜歡爭論(特別害怕父母吵架啊T_T)。雖然現在這個答案的爭論不多,但是,總感覺這個答案以後會引起很多質疑、爭論和反對T_T~可是,我寫這個答案本來是希望給那些打算多看些書的人當參考的~唉~好吧~考慮到本人是個畫漫畫的,萬一哪天出名了,被反對、質疑或是有爭論應該也會變成常態~~那我不如~現在就開始適應爭論好了……嗯。就這麼辦╰_╯
讀書不要太貪婪,讀太多其實沒有意義,人的一生時間有限,讀書最好精挑細選,甚至有時候憑直覺或者緣分才能遇到一本讓你受益匪淺的書。構建你自己的知識結構和體系,頭腦會自動尋找需要的知識,系統化永遠比單純堆砌知識量更重要。況且很多書讀一遍根本不能領會其精髓,有時候讀十本書不如一本書讀十遍的收穫大。
看書的具體本數的意義不大,不過是信息攝入的象徵。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10年書。現實無情,書里並不是什麼都有。有時候不如有個能指點你的君。
如果說到數量的積累,最後的感覺就是實在沒的多少看的了,不是因為都看過了,而是因為簡單的書都似曾相識,專業的書又覺得沒必要掌握,導致可閱讀的內容越來越少。只能定向的看一些需要的內容。書是個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但是它可不是萬能的。
另外,當你經常發現兩本書中的觀念相矛盾,你慢慢就會意識到,書也只是別人的一種思考結論,但絕不是真理,有時不得不面對這種衝突,你如何取捨與接納又成了一個問題。
書只是信息的一種載體,出於出版成本,內容審批以及發行渠道限制等等原因,好多東西在書里見不到。小眾思維很難有支撐市場的人群,那種短而精妙的東西要寫成一本厚書實現盈利也有一定困難。不符合社會主流的思想好多在出版社就會被消滅。出於作者對獨家知識的保護意識,書里不會出現一些真正關鍵的東西。
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比一味的讀書更重要。讀書多只能代表讀書多本身。記不得從小學幾年級的時候沒日沒夜的看漫畫,上了初二開始看新概念之類的書,學校沒多遠的租書店都看了個遍,高中課程緊少了一些,長大了有個夢想就是開家書店,後來大學畢業在新華書店上班,也負責進書,有想看的書就進來看看,小地方,書店人不多,沒事的時候我就看書,可能是因為以前上初中租書為了省錢,所以看書比較快。像是盜墓筆記,九本書緊緊的話一天能看完。我沒計算過自己看過多少書,估計過萬了吧。讀書這個事情怎麼說呢,沒有讓我成為一個成績優異的三好少年,也沒有讓我找到靈魂伴侶,但是這個習慣至少陪伴了我大半的無聊時光,就是像有的人說的,我在不能滿世界行走的時候,我依然想看看這個世界。有人說讀書能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讀書改變不了你的長相,但讀書使人平靜,能讓人靜下來,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缺少的正是一種平靜,生活節奏的太快,讓人在不知不覺的日子裡偏離了自己最初所走的路,當一本書若能觸及心靈,至少能讓你在蒙著眼睛可勁的往前走的時候扯掉眼前的布,看看你究竟到的是不是你最初想的地方。可能有點偏題了,讀書這個事終究只能說是個個人愛好,每種愛好在日積月累的時間裡,多多少少都會對你的人生產生不同的意義,讀書這個習慣至少擴寬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內心世界。我覺得在個周末泡上一壺茶,點上一根檀香,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陽,看一本剛好想要看到書,是件挺美好的事,世間的美好都值得被珍藏,包括讀書。
這也算是一個很久以前的問題了吧,突然點進來看到仍然有這麼多的人在關注和討論,對於愛書的我來說,也算是很欣慰了。
看起來好像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比較關注的都是「一萬」這個數字,而忽略了它真正所問的是感受。那麼現在我也來湊個熱鬧,簡略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有沒有小期待?]
和回答中的許多人一樣,我也不能說自己的讀書數量已經超過一萬本了,但我覺得讀書的數量與所了解到知識的質量是不同的。我自己是中文系的學生,所以身邊的人多多少少也算是讀過很多書的人了,但是他們的言談舉止總是讓人很懷疑這個專業與他們是否合適。就拿我認識的一個妹子來說吧。妹子應該屬於那種很喜歡讀書的類型了,大學報到第一天我就看到她從家裡不遠萬里寄了很多書到學校,家裡也是比較支持她閱讀這個愛好的,閱讀器給買,各個閱讀APP上應該也投入了不少花銷,平常在操場食堂這些地方碰到妹子也總是看到她在讀書。只是我很好奇的是跟她聊天時完全沒有那種「哇,這個人知識面真廣的那種感覺」。可能有的人就會反駁我,知識面這種東西是簡單聊幾句就能感覺出來的嗎?那我在這裡就要很嚴肅的告訴你,是的,讀書真的會讓整個人的氣質不一樣。後來我也向妹子了解過,才知道原來她一般讀的都是一些網路小說之類的,讀的快,忘的也快。這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讀書的數量」與「知識的質量」不成正比了。
[我看的知識哪兒去了???]
看到這裡的大部分人應該就會問:答主你到底讀了多少書,獲得了多少有質量的知識,才會來回答這個問題,並且對身邊的人作出這麼決絕的判斷呢?那麼接下來我就來說一說我的閱讀經歷吧。
我的家庭算不上是書香家庭,而且在買書這一開銷上的預算應該是算比較少的。
小學的時候很慶幸學校加強學生閱讀引導與校園文化建設,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圖書角,所以有幸看到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書,而且我們家到圖書館的距離不是很遠,在這種環境熏陶下,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並且學會了利用公共資源來彌補家庭花銷在圖書購買預算上的不足。只是當時並沒有系統性的閱讀目標,只是挑著自己感興趣的來讀。
後來上了初中高中,學生之間的分化越來越嚴重,也讓我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讀書是真的可以讓人變得不一樣,有的人說話就總會讓人感受到他內心的強大。就拿我的高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來說吧。
[我真是我們老班世上第一吹了]
她大學畢業就直接被我們學校免實習聘為教師。開始也有一些資歷較老的老師會質疑她的能力,可是後來她教過的班級成績永遠是年級第一,後來被學校直接安排成為高三畢業班的固定教師了。當然也會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為何這麼厲害,但是我還記得當時她給我們講的事。老班作為當時提高班的尖子生,完全沒有周圍埋頭學習的同學的那種緊迫感,而是很喜歡讀各種各樣的書。對於我們這種文科生來說,閱讀量無疑是必不可少的,她說自己平常考試寫作文時,用的都是文言,為此還被自己的老師訓過很多次。為什麼我要講自己老師的這個例子呢?我是想說,也多虧了這樣的老師,以及周圍優秀的同學,我對自己的閱讀量產生了自卑感,我向來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我也想像他們一樣面對典故張口就來,別人應用古文,只說出上句自己就能把下一句娓娓道來。可是高中時間太緊,而且自己購買圖書的經費也相對較少,手機也是學習的違禁品,所以只能借其他同學的書看,特別喜歡的書就自己買,這樣也積累了很多閱讀書目。
到了大學可算是我閱讀歷程的一個新突破了,我如願以償考到了自己喜歡的中文專業,有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資源,生活費也變得充裕了一些。
[日常哭窮.JPG]
所以便開始進行系統的閱讀。後來我還發現了一個超級好用的公眾號,叫雲圖CloudBook服務號,它可以直接在公眾號內找到很多圖書,免去了到圖書館借書的繁瑣程序,解決了圖書館缺少圖書資源的問題,隨時隨地都可以讀。和許多圖書資源網站、APP不同,對於愛好實體書的人來說,它的實體書借閱功能簡直就是一大福音啊!可能會有人覺得我在打廣告,但是人家真的有在用心推薦哎!真的誰用誰知道![這個公眾號老闆看到會不會給我打錢(並不)]
[看不了吃虧,看不了上當!]
後來通過這些各種各樣的資源,我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偶爾感慨一句:「從童年起,我便獨自一人照顧著歷代的星辰」,身邊也總會有人在問:你是怎麼說話說得這麼漂亮的?那我也就只能在心底暗喜,並且感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了。
[沒有!被誇了我真的沒有很開心啦~]
好了就先說到這裡吧,希望每個人都能愛上閱讀,有更加廣闊的視野與更加強大的內心。如果你不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就讓書籍帶你的靈魂常踏於路上吧!
沒什麼感覺。高人的最高境界是返璞歸真
讀書這事來說,深度比廣度更重要。沒有深度,廣度再廣也意義不大,頂多是碎片化的知識比較豐富而已,反過來,當深度到了一定層次,就能智慧的拓展廣度,有了智慧,每個廣度都很容易變得有深度。
綜上,把一本書讀上10000遍比讀10000本書更難得。
至於深度,別懷疑,能讓你讀到10000遍的書一定是夠深度的,否則根本讀不到10000遍。網路小說普遍都是200萬到300萬字,看一百部網路小說差不多就算破萬卷了,要按張公子的演算法我也破萬卷了呢好開心。
學海無涯,吾生有涯。
看過各位的回答,感覺大家有點兒偏激了,有點兒太過糾結這個「10000本」這個數量了。
如果我沒猜錯,題主提到的這位博士想表達的應該是這幅圖片裡面的含義:
所以,所謂「100本、1000本、10000本」,無非是個虛詞,指代的就是少、多、很多而已。我認為大家不必去糾結這個絕對數量,這沒啥意義。
然後呢,真正愛書的人,我想也沒有人有興趣天天找個計數器算著自己讀過多少書。
這事兒有點兒像自己活著天天去數自己的心臟跳了多少下一樣無聊。
真正愛書的人,讀書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想出去走走。
推薦一部電影《心靈捕手》。
沒有一萬那麼多,大概剛上千,或者不到。覺得特別好的大概有一百本,且大半是小說。感覺就是剛開始看的時候,總覺得那些最經典的書其實也不過如此,特別會挑刺,後來看著看著,會自己發現一些很符合自己口味的冷門書籍,覺得這才是好書。再看下去,就越來越發現看的書質量反而開始下降了。最後總結就是,還是一開始看的最好,但是不經歷這麼一遭,不能完全讀懂。
最後,看書不致命,裝逼致命。比愚昧更可怕的,是民科。
還有讀書用本來算,就像用重量買珍珠:只有普遍質量都很貧乏的時候,才可以量化。斤稱的珍珠至少能磨粉,本讀的書籍至少說明沒在吃喝嫖賭罷了。
推薦閱讀:
※有一個正在創業的男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一個INTP女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聲音好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自殘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年輕女性月收入數萬,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