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心理諮詢的過程是怎樣的?

有怎樣明顯的流派之分?是否有明確的諮詢目的?面向的對象主要是哪些人?


說歷史:
團體心理之父——普拉特是一名醫生,不是心理醫生而是內科醫生,專治肺病。因為肺病會傳染,患病者除了身體受病折磨,常常被排斥,心理也受巨大的傷害。所以,最早普拉特組織一群肺病病友,大家一起討論治療、療養的方法,大家互相提供關心愛護,得到了歸屬與接納。群體里的人都改善了消極低沉絕望的態度,喚起了治癒意志,積極面對,很多人都有不錯的康復。

談影響:
米國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匿名戒酒協會,也算是一個不太正式的團體心理諮詢團體。但他們做的內容卻卓有成效,他們發展出的12步戒酒療法,每年都讓數以萬計的人遠離酒精折磨。著名的電影《搏擊俱樂部》其中就有類似的協會,供低落傷痛的人尋求歸屬和安慰。

在中國:
中國弱關係組織比較少,大多都是天然形成的強關係圈(如親人、同學、同事)。加之Party的一些影響,各種協會和民間團體發展得不是很好。而團體心理諮詢就成了一種心理學專業業內的小的諮詢方式(也有些亂糟的培訓機構會用),且由於它不適合專深的心理問題,所以,效果平淡,大多用於預防、保持、發展和篩選。

看過程:
五個階段:
1、甄選團體成員。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做團體諮詢對象,有的人情緒極端,有的人自我封閉嚴重,有的人態度本身就不端正,有的是諮詢目標不合適,總之,是要篩選出合適的成員。
2、引導成員相識並形成信任關係。
這一時期,因為大家不熟,所以,屬於一個創始期,主要任務是形成一個團體。其間任務有建立團體規範(比如不能隨意缺席,不能出現暴力等),其後是宣誓過程,等於一個入團的儀式。整個過程是一個融入和破冰的過程。會有一些小活動作為熱場。
3、促進團體成員探索自我。
這一時期,主要依靠一些設計好的團體諮詢活動來承載,一個活動就像一個遊戲,大家做完後彼此分享,在分享中探索其中的內涵,以及自己的對自己更深的了解和成長。
4、協助成員總結團體經驗。
這個是在領導者引導下的分享和總結,領導著會從心理學專業角度解讀大家的問題和成長。常用的是埃利斯的理性信念等。
5、進行效果評估。
國內的團體諮詢能夠連續做多期的少之又少,所以追蹤評估難度很大,多數都是當時給一個結束評估。

我有五年的團體心理輔導經歷,前後經歷過近百場,也有看過樊富珉的活動,大家做得參差不齊,但千萬別神話團體心理輔導,我覺得完美的形式是中國形成各種自發性的民間小團體,大家在其中有共同愛好和訴求,給對方關懷和支持,一起玩樂,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團體心理諮詢。雖然沒有標準的流程和規範,雖然沒有特定的項目活動,但已基本可以滿足心理的保健和心理問題的預防。


想要講團體心理諮詢的過程,我們可能先需要了解一下各種五花八門的團體。

什麼團體輔導、團體諮詢、人際動力團體、歐文亞隆團體,甚至傳說中的「馬拉松團體」,傻傻分不清楚。對於新手諮詢師來說,常常興高采烈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學了半天發現原來只是之前學過的團體換了個馬甲……

不同的團體有不同的目的與功能,也有不同的受眾群體及工作方式。

想要快速認識一個團體,可以從這三條脈絡入手:

1、團體的功能與目標

根據功能與目標的不同,可以把團體分為成長性團體訓練性/教育性團體治療性團體等(樊富珉,2005)。

  • 成長性團體

個人成長是最常見的團體功能,對應的成長性團體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團體形式(史卉,樊富珉,2007)。成長性團體,顧名思義,是由那些希望體驗團體中的感覺或希望對自身了解更多的人組成,成員們在團體中將有機會探索和發展個人目標,並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王麗萍,曲海英,2008)。

成長性團體的具體目標往往是模糊的,更重視人際間的真誠與探索、對質與交流,強調團體中的體驗(Yalom,2010)。我們常見的會心團體(encounter group)、人際關係團體、體驗性團體等,都屬於成長性團體的大家庭。

成長性團體通常由較有經驗的、有過相關受訓經歷的團體心理諮詢師帶領,團體成員通常為心理功能較為正常的人群,有些團體會設置入組訪談來保證團體成員的同質性,也有些團體對此不做過多要求。

  • 訓練性/教育性團體

這一類團體主要包括我們常見的團體輔導(group guidance)與團體訓練(group training),其功能以有目的性的教育為主。團體的目標通常為某些具體知識、信息、技能的獲取,通過一系列有規劃的活動來共同實現這一目標。

與成長性團體不同,訓練性團體相對不重視「人」,更注重「事」,即團體活動的內容與信息的傳達(左占偉,馮超,2003)。因此,訓練性團體對成員與帶領者的要求相對而言都是最寬鬆的。有相應心理功能與理解力,並且有著共同目標的一群人都可以成為這樣的團體成員;接受過相應培訓的輔導員、心理諮詢師等均可帶領這樣的團體。如大學新生的適應團體、公司管理人員的壓力管理團體等。

  • 治療性團體

治療性團體的受眾與目標更加清晰明確,即針對有某一特定心理病理性問題或一些臨床疾病的患者,緩解其心理癥狀與病理狀況,包括精神病、神經症、心身疾病與口吃等(Yalom,2010)。因此,治療性團體的目標既包括必要的心理教育,也包括情緒、行為層面的改變,甚至人格方面的改變。

治療性團體對帶領者與團體成員的要求最為嚴格。團體通常在精神科的心理治療室環境下,由有相應受訓背景的團體心理治療師(group psychotherapist)進行,在團體開始前通常會進行診斷性會談來篩選團體成員(Yalom,2010),以保證團體的順利進行。

2、團體的工作方式

團體目標可以由不同的工作方式來達成。根據團體工作的側重點與療效因子,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界定團體的工作方式:意識層面的行為與信息無意識的過程與動力

  • 行為與信息

在很多團體中,團體帶領者與成員會通過提供具體信息與指導來起到知識傳播、技能習得與個人成長的作用,如心理教育、人際學習、引導提示等(Yalom,2010)。結構化程度高、有具體目標的團體會採用更重視信息分享與行為改變的工作方式,如團體輔導與訓練(左占偉,馮超,2003),認知行為取向的團體諮詢與治療(彼得·J.柏林,2011)。

  • 過程與動力

除了意識層面的行為與信息之外,團體的無意識過程與動力也對團體的進程有很大的影響。團體動力包括團體的溝通模式、團體凝聚力、團體規範與控制、團體文化(Ronald Robert,1984),不同於具體的行為與信息,團體動力是在團體成員的互動過程中,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促使成員產生改變。因此注重人際互動並以之為目標的團體會採用重視團體過程與動力的工作方式,如心理動力性團體、成長性團體、人際動力團體、存在主義團體等(Yalom,2010)。

  • 二者兼備

在團體中,這兩個維度的工作方式雖然迥異,但並不衝突。如同樣是人際關係的改善,既可以通過心理教育來傳授具體的人際交往技巧,也可以通過體驗團體中人際互動的過程來獲得體驗。由於大部分團體的目標往往會同時包含意識層面的行為改變與潛意識的情感過程,許多諮詢與治療性團體更傾向於採用二者兼具的工作方式,既採用一系列活動來推進團體進程,同時也關注團體內的關係與成員的感受。

3、團體的環境

除了目標與工作方式外,還要考慮團體的環境以確定團體的最終形態。常見的環境因素有團體的開放性規模持續時間與頻率等(Yalom,2010)。

  • 開放性

團體的開放性是指團體進程的固定與否;據此可將團體區分為開放式與封閉式兩大類。一個封閉式的團體一旦開始,就不再納入新成員,且嚴格按照預定的次數進行;而開放式的團體恰恰相反,對次數不作要求(可固定次數,也可不設期限),且中途可以有新舊成員的更替(Yalom,2010)。

  • 規模

團體規模可大可小,通常教育性較強的團體可容納較大的規模,如一個班級;而強調人際互動的團體對規模的要求較高,通常限制在5-10人(Yalom,2010)。

  • 時間與頻率

一次團體的時間通常為80-90分鐘,頻率則通常為每周一次。根據次數的相對多少,可以將團體分為長程與短程。短程團體治療是以最短時間達成某個目標的團體。根據目標的不同,短程團體治療的次數要求也會有所變化,如處理急性生活事件的團體(如喪親團體)可能會持續8次,而處理某個慢性癥狀(如進食障礙)的團體則可能需要持續18-24次(Yalom,2010)。

而在單次團體活動的時長方面,歷史上還有過一種不走尋常路的「非主流團體」——馬拉松團體,它們通常在監獄或精神病院住院病人中進行,一次團體活動的時長可能會達到驚人的24-48小時,團體成員們在活動室中同吃同住(Yalom,2010)……

關於團體諮詢的種種樣貌,講起來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如果題主對團體諮詢感興趣,可以看看我們在參考文獻中提到的書籍呀~

——————

原文發表於:《團體諮詢防坑小指南》:你真的了解團體諮詢嗎?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參考文獻與資料:
彼得·J.柏林, 蘭迪·E.麥凱比, 馬丁·M.安東尼. (2011). 團體認知行為治療.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樊富珉. (2005). 團體心理諮詢. 高等教育出版社.
IrvinD.Yalom, MolynLeszcz. (2010). 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史卉, 樊富珉. (2007). 一個成長性團體的治療性因素.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15(1), 108-110.
王麗萍, 曲海英. (2008). 團體諮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應用及其治療性因素探究. 社會心理科學(6), 83-86.
左占偉, 馮超. (2003). 團體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諮詢、團體心理訓練概念的區分. 石家莊學院學報, 5(2), 69-71.


我參加的團體心理諮詢不多,是學校的心理老師組織的,屬於體驗性質。
因為老師學的是精神分析取向的,他設立的團體小組是心理動力學成長小組。我是本校的學生,只需要報名就可以參加了,不需要費用。
我參加過兩期團體小組,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學期,第一期有六次活動,第二期有十次活動(每次都是重新招募團體參與者)。
每一次持續90分鐘,開始的時候會先回憶上次活動討論的是什麼,大家還有沒有什麼感想,然後開始這一次的新案例。
新案例都會有個人來當案主,案主會講述自己的經歷、心路歷程和困惑,案主發言結束之後,其他人會對案主遇到的事情做出反饋,有提出看法的,有提出感受的,也就是說想到啥就可以說啥,盡量自由,但是這個過程里案主不能發言。在所有人發言結束之後,小組老師會做一個類似總結的東西,但更多的是從他所學的角度來分析案主的陳述,因為我們小組是心理動力學小組,而心理動力學是精神分析的延展,所以老師分析問題的主要方向也是從防禦機制、情緒、力比多之類的問題出發。(這裡說明了流派的分別對小組活動的影響,感覺主要是引導者看待分析問題的方式
當老師陳述完畢後,案主可以再次發言,對大家和老師的發言進行反饋,接下來的過程與上邊的過程一樣,可能一次活動會循環多輪的發言。到時間接近結束的時候,老師會讓大家對這次的案例做一下總結髮言。
因為是大學生自由報名的小組諮詢,有些人開始並沒有抱著很確切的問題過來,只是因為都是大學生,問題會集中在親密關係、家庭分離、自卑、無學習動力等問題上去,每次討論都或多或少有些殊途同歸的感受,無論什麼話題,都會回溯到過去的經歷,相處的模式,行為的機制等。而不會殊途同歸的是個人的獨特性,在發言過程中,我們都會發現,人與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許會有天壤之別,有些想法很難被另一種思維方式的人所理解,所以能夠拓寬大家看待同一個問題的角度,最終慢慢理清思路之後,能夠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接納,這個過程很有愛。
我參加的兩期活動,第一期有15個人報名,基本上平均每次有十個人以上參加活動,從而產生的影響在於:每一次案例,大家發言的輪數不會很多,十人以上的時候,最多三輪發言,角度雖然廣,但是因為輪數少,老師發言相對少,而每個人發言的壓力不是那麼大,覺得問題最終討論達到的深度不是那麼強;第二期有7個人報名,而後來的平均每次活動人數只有4人,每次案例發言輪數起碼是五六次以上,雖然提供的角度少一些,但是討論的深度要強很多。(因為是體驗性質的,所以沒有清晰的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經過體驗活動之後能夠收穫的主要有這麼幾點:1.大家能夠體會到不同人思考問題的獨特性,能夠學會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2.團體是一種互動,大家在這裡以接納的態度傾聽,能讓人覺得很安慰,所以大家也會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學會心理學的「傾聽」;3.因為每次聽別人的講述的時候,大家都會沉浸在別人的經歷中,每一次都能讓我們的共情能力得到鍛煉。也許以上就是體驗性質的心理動力學小組的諮詢目的吧)
我們活動的面向對象就是本校的大學生,而專業的團體諮詢面向的對象是什麼樣的,我沒有親身感受過。所以沒法在這裡回答……
希望能夠對題主有一些幫助。


我參加過一個團體諮詢,是一個動力性小組,現在已經是第七期了。每年兩期上半年一期,下半年一期,那就是已經持續了三年半了,而且還會繼續下去,那我來說說我的經歷。
這是一個資深的心理諮詢師帶的小組,在這個過程中,每期幾乎都有新加入的組員,每期也都有原來都是的組員退出,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每期12次,每次2小時。在這裡帶領著沒有制定任何規則,也幾乎沒有固定的話題,就是大家坐下來誰想說什麼就可以說,想發表意見的就發表意見,如果你什麼也不想說就在這裡坐著也可以,就是怎麼樣都行,當然都是坐著,因為沒地方躺,哈哈 搞笑一下 反正就是怎麼樣都行。就像帶領者和大家一起在一條特別寬的路上邊散步邊往前走,速度隨意,步伐隨意,帶領者如果看到大家不知不覺開始向一條不好的路上偏了,那就提醒一下,如果有人摔倒了,那就扶一下。就是這樣。
那這樣的小組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小組走的越深那成員之間就會越坦誠,你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這個樣子的人。原來我想像的是不對的,這樣會學會接納,接納別人,就是接納自己。
然後,有的成員說的某件事會激起某些人的共鳴,會從他身上看到自己,會學到東西,這就是照鏡子。
再然後,讓我學會一種思考方式,我為什麼會憤怒,傷心,難過等等。就是給你的負面情緒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因為所有的情緒看似是外界帶來的,其實都是來自自己。比如A會對B把孩子放到老家讓父母帶的行為感到特別憤怒,其實是一種情緒的投射,因為A曾經跟父母分離過,受過創傷。比如C對比自己「笨」的人特別反感,那是因為在他心裡「笨」代表的可以不被尊重,被嫌棄,他特別不能接納他自己「笨」的一方面。

如果想參加這樣的小組或者心理諮詢,找到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特別重要,在看似毫無規則的過程中,其實老師的功力非常重要,要在無形之中幫助這個小組往前走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簡單分享一下我個人對於團體心理諮詢的理解。

  先來看一下團體的定義:團體心理諮詢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任何一個團體,都有其特定的發展階段。成員可以在一次團體活動中經歷很多階段:從初始的啟動進入簡短的過渡,隨後是建設性的工作,最後以反思活動收穫作為結束。總體來說,團體階段包括團體前階段初始階段過渡階段工作階段結束階段
團體前階段包含組建團體中涉及的所有因素,要為任何一個團體打下堅實的基礎,認真細緻的思考和計劃都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設計團體方案、吸引成員、篩選和挑選成員。
  團體的初始階段是定向和探索期,成員往往有選擇地表現那些自認為社會認可的方面。這個階段的特徵通常是對團體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成員一般會將某些期待、擔憂和焦慮帶入團體。當成員逐漸熟悉彼此和了解團體的運作方式後,他們開始發展管理團體的規則、探索對團體的恐懼和期待、確認個人目標、澄清想探討的個人問題和判斷團體是否安全。
  成員深入地進行互動之前,團體往往必須經歷一個有些挑戰性的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領導者的任務是幫助成員學習怎樣開始對重要問題開展工作,就是這些問題促使他們參加了團體。成員的任務是監控自己的想法、感受、反應和行為,學慣用言語表達自己。領導者應幫助成員逐漸確認和接納自己的恐懼和防禦,但同時也要挑戰成員處理焦慮以及對團體參與的任何猶豫。團體領導者需要理解成員之間的不安所造成的影響,鼓勵他們探索在參與團體時感受到的任何猶豫。
工作階段的特點是建設性,成員間的相互作用和自我探索增加,團體關注的焦點是行為上的改變。在實踐中,過渡階段和工作階段實際上是彼此交融的。在工作階段,團體也可能退回到先前的信任、衝突和勉強參與等主題。一旦團體經受住新的挑戰,就能達到更深的信任水平。隨著團體的發展,新的衝突不斷出現,成員的承諾和責任感對進行有難度的工作和推動團體向前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可能不是所有的成員都在同一強度上開展工作,一些人仍然停留在外圍,猶豫不決,害怕冒險。確實,在團體的每個階段,成員之間都存在個體差異。建設性的工作可以出現在團體的各個階段,而不僅是工作階段,但工作的質量和深度在團體各發展階段的表現不同。
結束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地明確學習的成果和決定怎樣將新的學習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團體活動包括結束、總結、凝聚以及整合和解釋這次團體經歷。在結束團體時,重點是概念化和為這次團體經歷畫上一個句號。在結束過程中,團體將處理分離的感受、討論未完成事件、回顧團體經歷、練習行為改變、設計行動計劃、確認故態復萌時的應對策略以及建立一個支持網路。


  目前我參與和帶領的團體主要分為兩類:結構式團體非結構式團體
  結構式團體的學習是在樊富珉老師的研究生課程上。結構式團體是以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心理學練習為依託,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參與者進行自我探索。「結構式」的意思是指會有預先設計好的團體方案指導團體進程。目前在高校中廣泛使用的團體心理訓練即為這種形式,針對團隊凝聚力建設,自我認知,壓力管理,情緒管理都有成熟的團體方案。
  非結構式團體主要是人際過程導向團體,即國內所說的「亞隆團體」,曾經參加過萬生心語的基礎班,所謂「非結構」的意思是說,在團體開始之前,團體帶領者不會預設團體過程,團體中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在團體真正進行之前,沒有人會知道發生什麼。適用於人數較少(8~12人),以特定目標的個人成長為主要目的的個人及組織。


前面的人說過,老師的功力是非常有重要的,所以學習這門課程一定要找頂尖的老師,吳秀碧老師作為國際團體領軍人物,每年都來北京講幾次課,大家要把握住機會。


好大的問題呀...
不過有本教科書可以看看。
《團體諮詢的理論與實踐》


一般情況下團體心理諮詢是由幾個有相同心理疾病的患者參加的交流活動,在這裡心理諮詢師只是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對大家進行引導,然後讓諮詢者們為成圈(多數情況都是圈,這樣彼此可以看見對方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上面的變化),講述自己的遭遇和癥狀.通過這樣的交流,諮詢者們可以產生一種共鳴並且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在一種較好的氛圍中治療。無論是哪一種心理諮詢都是需要進行多次的,諮詢間隔和時間都需要視諮詢者的情況而定,沒有哪種心理諮詢是一次見效的,這都需要時間的積累,讓諮詢者和諮詢師之間建立信任並且產生移情!心理並不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做心理諮詢,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太大,很多人都需要進行心理諮詢。比較典型的團體心理諮詢在電影(一個購物狂的自白)裡面可以看到,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


我曾經在一家港資企業負責員工關係部門的EAP,期間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當時組織公司各部門對汶川地震災區的員工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有多名員工的家人和親屬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有員工家人受傷,也有個別員工親人遇難,我們邀請深圳康寧醫院的心理諮詢師來公司給這些員工做團體心理輔導,我記得過程是十人一組,大家在心理諮詢師的引導下訴說親人的遭遇,聽到後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員工的孩子才上小學,在地震發生後不顧自己的安危救出了三名同班同學,教室在身後倒塌,這位母親又害怕又驕傲,哭得泣不成聲,大家一邊訴說當時地震的情景,一邊大聲哭泣,又互相安慰,在心理諮詢老師的安撫下,又漸漸平靜下來,我看著這些過程的發生,作為組織者心緒又是激動又是感動,也流下眼淚,這也是我非常難忘的一次團隊心理輔導。


這兩年常駐南京出差,一個人在外地感覺超級無助,年初參加了朴凡心理的一個存在主義取向團體小組,個人覺得收穫是很多的。每周一次,一次2小時。一共是10次。我們一開始是8個人加一個帶領諮詢師,後來有一個人生病中途退出了。我參加的這個團體和亞龍團體還不太一樣,它不是純人際互動模式,直接的組員間衝突對抗不太多,每次都是先彼此分享最近一周的生活狀況,了解大家的內心感受,然後由帶領者根據不同主題陪伴大家一起對自己的內心深處進行探索。開始一兩次彼此很陌生,但是因為分享會很多,大家都很真誠,第三次開始就明顯氛圍變得安全、流動。是彼此陪伴、理解、支持為主的。我還蠻喜歡這種團體的。一起參加的人,大多是生活中有一些煩惱,家庭關係啊,情緒問題啊,缺乏目標感啊等等,好像沒有很明顯非常嚴重心理問題的,主要還是一起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存在主義議題探索的。


不請自答 個人本科期間了解到的關於團輔的姿勢....希望有一丟丟作用
首先和個體諮詢做區分,團輔對象是一群人,有共同目的的人。比如都想提高人際交往、或是亞歷山大釋放情緒.... 有些是自發性的組織(搏擊俱樂部電影裡面挺多的)我有些朋友比如有焦慮症也會加入一些組織,大家互相幫助...
然後會有一個人領導者,他負責組織這場團輔,一場團輔分為幾個小階段:破冰...高潮...結束( 對不起我的老師...表示具體已經忘記)
然後大家就在領導者的帶領下愉快玩耍....
一個團輔可能會要求大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聚一起,最終結束時一定會處理好大家的分離焦慮....
目前國內的團輔市場比較魚龍混雜,做得好的牛人不多....
這只是我上課學到和參加過心理中心的培訓中的一些經歷,謝謝你看到這裡.


你可以看看書


我參加過家庭關係的團體心理諮詢。其實團體心理諮詢的模式是有些固定的,就是領導者和成員,我當時是作為成員參加的。通過每個人親手繪製的家庭關係圖,成員之間的分享和互動,以及角色扮演的遊戲來達到對主題的升華,其實重要的還有領導者的自我表露和控場能力,對於成員談及家庭問題的情緒失控等等做到調節和把握。團體心理諮詢即團體心理輔導針對於青少年人群效果挺好的,或者是抑鬱人群,可以創造出溫暖的氛圍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參加過原生家庭工作坊 以及 親密關係 工作坊。
每期工作坊共 6 次,每周一次,每次 7-10 點。15-20 人 / 期。
團體輔導方式為人際關係排列,由大家選擇其他人來扮演自己及自己生命中的角色。
諮詢師會問每個人,你的感受,你的想法。
排列的人會進入那個角色,發言、對話、或者找到你舒服的地方。
這樣的方式來排列出那個人的人際關係中,自己察覺不到的情感、情緒和感受。
然後挖掘自己,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我參加過幾次團輔活動,不是專業人士,就簡單說說自己的感覺。團輔的形式主要是活動和分享,因為人數較多,活動中對抗和競爭的氣氛可以比較濃,分享的討論過程可以更加細緻,成員的參與性和集中度會更好。


自己參加不少團輔,也給被人做了不少。通俗來說,團輔就是玩兒。在參與團輔活動中映射出現實生活中幾乎涵蓋所有方面的內容,並引導參與者思考。樓上幾位朋友各自對團輔有書面和個人體驗的分享,其實某種角度上講,這也是團輔。說他複雜,是因為資深培訓師會抓住活動中的每個細節,從中分享出一些對部分參與者能產生特別觸動的地方。


推薦閱讀:

有沒發現現在很多中國男人很吝嗇讚美女人,反而喜歡挑刺攻擊, 或不說女生優點?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在某方面自卑,他會看不起連他都不如的其他人嗎?
有女朋友但還是很想去了解另一個女孩正常嗎?
為何男生完美身高是178或175+?
如何克服和陌生人交談的恐懼?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團體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