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聯網中的社交模式,對人們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有怎樣的影響?

對很多人來說,微信朋友圈、各類個人主頁已經成為他們重要的社交平台,大多數人都在認真打理和經營這些地方,認真地發照片、寫狀態,給別人點贊,回復留言等等。
這種帶有「延時性」的社交模式好像越來越普遍了,譬如和好朋友一起吃飯,要先「拍照」上傳……等等,那些虛擬平台好像是現實的延續,又對現實世界帶來了很多影響(一起出去玩不聊天各自玩手機,但各自也不覺得寂寞,反而放下手機會有些尷尬)。

人們是不是在互聯網上塑造了他們的第二自我?這些社交模型在心理學中有相關研究嗎?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誰不孤獨,歡迎關注討論。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由於我並不是社會心理學學者,因此請允許我從我個人的角度談一些我的看法,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啟發。

首先我覺得互聯網確實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模式,這點是顯而易見的。但互聯網到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什麼呢?個人認為,互聯網拉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難度,但同時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性。


首先來談互聯網如何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難度。


很多人談到互聯網降低人與人之間交往難度的時候,總會談到朋友圈、校內這些社交平台主頁為人們帶來了展現自我的便利。但這只是互聯網降低人與人之間交往難度的一方面。個人覺得互聯網從分享、互動、身份認同三個層面上降低了人與人交往的難度。(這裡指的交往是人際交往,就是指建立朋友關係、維持朋友關係等)。


分享,互聯網大大地弱化了分享的難度。我做了什麼,我經歷了什麼,有什麼人和我一樣,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麼難了。即使你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你也可以通過手指點點,來分享自己的觀點、經歷、世界,而不用去承擔對此的擔心和揣測,不用去費勁心機去思考別人會不會接納你的想法。這不僅因為分享變得簡單,更因為世界在變大,你可以更容易的找到和你有相同看法的人,哪怕這個看法不是那麼的…..(你懂得)

互動,互聯網大大降低了互動的難度。舉個簡單的例子,該怎麼和人交往,怎麼維持關係是一件很需要學習的事情,然而互聯網大大降低了這個難度。以約會為例,從制定計划到實施方案,你甚至可能都沒踏入過這個餐廳,僅僅憑藉著幾個網頁就全部搞定了。如果你不知道該和女朋友干點什麼的話,baidu一定知道,甚至高手連付款傳送門都給你預備好了。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朋友的傾訴,沒關係,點個贊吧。你不需要學會情感互動,僅需要學會按個手指頭(楊白勞聽了淚流滿面)。


身份認同,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互聯網大大降低了身份認同的難度,因為它拓寬了身份認同的群體,同學、校友、網友、公會的朋友、朋友圈友。我們的圈子在不斷地被擴大,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身份認同也更加的簡單。比如說即使我不明白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就可以找到一個讓我還蠻有一個群體感的身份「屌絲」。


這三點事實上解決了,我該和誰做朋友?我該展現怎麼樣的我?我該和朋友怎麼交往?三個人際交往中的重大難題。現在這些難題不僅可以被量化,比如說我展現什麼樣的我,看照片和ps的程度唄;更加可以被流程化,比如說搖一搖,看看空間,扯兩句,點個贊,約個會….


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也別降低了。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的圈子被擴大時,失去一個朋友的成本,變得相對較低了,也就意味著朋友對自己的重要性變得相對較低了。這也就會造成我們會越來越少的投入精力在學習,用情感建立連接、用協商建立關係、用真誠對待彼此等常規人際交往能力上。


事實上,這種拉低難度但同時拉低重要性的現象會造成一個會者更易、難者更難的局面。也就是說那些本來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會越發得到發展,而那些本來就相對比較內向的人則會更加內向的局面。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際交往強的人,知道該如何平衡現實交往和虛擬交往之間的關係,他能夠利用虛擬交往來彌補現實交往的局限性,充分享受虛擬交往帶給自己的便利性。而那些本來就比較內向的人,其內心對交往的渴望會變相的促使他,越來越多的依賴交往。然而這種依賴只能讓現實交往在他生活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就如同一個想學會跑但腿腳不太利索的人,越想走的快,越需要依賴拐杖,最後只能坐輪椅前行。


一點小小的看法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啟發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多字預警~

看到這個問題好久了,拖著沒答,今天想起來,上學期剛好報告過一篇文獻,講的是社交網路對青少年社會性發展的影響,似乎有點關係,嘗試來答一下。


互聯網對心理行為必然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且影響到各個方面。當我們談到網路心理學的時候就能談到互聯網使用與友誼關係、親密關係、社會資本、自我認同、網路欺負、網路成癮等一些列的研究主題,相應地,理論也炒雞多,富者變富、窮者變富、用且滿足理論模型太多講不完。

所以這裡提取題主的問題為以下兩點:1. 社交網路如何影響社會交往 2. 社交網路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預警:由於文獻中選取的研究對象多為青少年,儘管很多理論被證明是通用的,但是成人是否有差異還需要進一步查閱文獻,我並不知道 Orz因為大家都喜歡研究青少年和大學生。

廢話了這麼久,開始~


第一部分 社交網路如何促進青少年社會關係

1理論部分

1.1 降低假說(reduction hypothesis

線上友誼關係形成降低現存的線下友誼關係質量(Locke,1998)

1.2刺激假說(stimulation hypothesis

相比於面對面交談,網路社交更容易找到自我表露時間,威脅更少,分享更自由。由於自我表露促進關係親密度,這種理論認為線上交流帶來更親密、更高的友誼質量(McKenna and Bargh 2000)

1.3 富者更富假說(rich-get-richer

善於社交的個體更能夠從交流中獲益(Kraut et al. 2002)。有較少線下社交網路或者較差社交技能的個體在線上也不能發展出高質量的友誼關係。這種個體長期花時間在低質量的線上聯繫。

1.4 社會補償假說(soci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對於那些面對面交談情境感到不舒適的人更容易在線上發展社交網路,滿足社交需要,這種線上交流不包括語音、視頻、面部表情的交流。也就是說,在線下越缺乏社交技能的人在線上交流中越受益(McKenna et al. 2002) 。


2實證研究

2.1使用社交網路動機:大量研究證明人們使用社交網路的動機:和朋友們保持聯繫;制定計劃;更了解別人,社交網路最常用功能是保持延續和線下朋友的關係,線上和線下朋友有較高的重疊率。


2.2大多數研究表明社交網路使用可以提高友誼關係質量和親密度,它們將使用社交網路溝通看作提高計劃社交活動,維持朋友關係,成為團體一部分的工具,一項研究表明,20%大學生認為社交網路使他們與朋友關係更好,也有73%人認為社交網路使用對友誼關係沒有影響。


2.3一些青少年更能從社交網路中獲益:比如對加拿大大學生研究表明,外向性得分較高的在線下和線上擁有更多好友和更多聯繫;使用Facebook強度大的人(積极參加Facebook活動,與Facebook使用有更多情感聯繫)有更多緊密型社會資本,與能夠提供情感支持的人保持密切的關係,這個極限值大約為500個真實好友。


2.4低自尊與社交網路使用是有風險的。一方面,低自尊和低生活滿意度的個體使用Facebook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但同時,由於低自尊用戶更新的狀態積極內容更少,消極內容更多 (Forest and Wood 2012)。基於這些個體最近更新的狀態,得到「贊」的數量和評論,發現低自尊的個人並不受歡迎。有關荷蘭青少年研究表明,更頻繁受到Facebook主頁消極反饋的個體,報告更低社交自尊,也就是說,低自尊個體使用社交網路有以下兩方面影響:

總的來說,社交網路使用對青少年社會關係是有益的。一些有較少線下交流經驗的青少年在線上交流感到更加舒適,線上關係滿意度提升,同時在網路發布較多負面信息青少年,比如社交能力差或者低自尊個體會面臨更多負面反饋。在社交網路中,更願意交朋友的人感到藉助社交網路增強了社交關係;本身不願意交朋友的人他們從他人獲得積極反饋也較少。


第二部分 社交網路如何促進自我認同

1 理論部分

1.1 超個人交流模型(
hyperpersonal model)

青少年在線上有選擇地進行自我表露,所得到的反饋,能夠改變青少年自我知覺(Walther et al.2011)。

1.2 自我認同

社交網路能夠將與自己相似的人聯繫在一起,青少年可以加入反映群體認同的「小組」,在線上擴展他們的興趣,發展自己在智力、政治、社會交往等。這種聯繫能夠加深自我同一性並且提高歸屬感。


2實證研究

2.1 社交網路與自我表露

社交網路自我表露包括分享個人相關信息,得到反饋。

線上自我表露更像其他類型自我表露的練習,線上自我表露更容易增進與下一次線下表露。

由於青少年可以控制在網上發布信息和分享的觀眾,因而很多人認為青少年在社交網站上表現的是理想自我。但是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被試在社交網路上並不是呈現理想自我,而是真實自我。有一些人格特性,比如「外向性」和「開放性」在社交網站主頁表現很明顯。

但是仍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在網上展示的並不完全是理想自我,他們會改變或強調自己的一些方面。

栗子:Walther (2007) 創設一個情境:告訴一群大學生他們的網上信息會被不同年齡、社會地位、與他們不同關係的人收到(比如大學教授、中學生、大學生),測量他們在信息上花費的時間、編輯的次數和信息複雜程度。總體來說,當被試知道他們的信息會被教授看到時,信息會更複雜。在編輯次數上出現性別差異,當男性知道他們的信息會被女性看時,會編輯更多次數;而當女性得知信息會被教授看時,會編輯更多的次數。

在後續研究中,大學生被要求展示內向或者外向,當他們收到的反饋與表現得一致時,在人格測試中會報告更多的內向或外向,就是說,如果別人讓你在主頁表現的外向,結果你收到別人的反饋認為主頁是個外向的人,那麼你更可能報告自己也是個外向的人。

也就是說,觀眾能夠影響自我表露,反饋能夠影響他們對自我的認識。


2.2社交網路與社會比較

社交網路使得社會比較更加容易了,這種比較不完全是有益的。經常使用Facebook的人報告感覺別人比自己更幸福。有意思的是,女性通常會進行身體吸引力比較。女性在網上看到別人漂亮的照片更容易對自己產生消極的影響。男性更可能進行成就比較。男性在社交網站看成功人士的主頁感到自己離理想職位越來越遠 (Haferkamp Kramer 2011)。

說到這裡,想起一個看過的文章:如果使用Facebook引發了用戶的嫉妒情緒,那麼這種情緒會進一步導致這些用戶出現抑鬱癥狀

鏈接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2/150203123415.htm


2.3社交網路與自我認識

青少年從與他人關係中得知自己,他們藉助社交網路這個媒介建立關係。社交網路的小組成員有相似特點,能夠分享信息,得到支持。舉三個方面:

慢性、長期疾病

社交網站分享的經驗是重要資源,從經歷和挑戰中找到意義,尤其對於不能離開家的團體來說,網路是社會支持好的場所 (Davison et al. 2000)。對不患病青少年有利於發展共情

少數民族團體

建立種族認同,對不同種族和文化更加開放

LGBT

(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認為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己的性向比面對面交談更加舒適,最新研究表明社交網路可以作為干預自殺的工具。


總結來說,社交網路不僅是青少年表達社會認同的場所,他們也能夠得到他人的反饋,調整自我概念,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同時社交網路增強了自我表露,但是表露並不是對任何人,而是根據觀眾不同進行調整;社交網路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與不同群體青少年交流的環境,同時建立共情、理解、開放;青少年可以加入反映他們同一性的群體,比如少數民族和不同性向群體,通過社交網路獲得信息、支持和社交聯繫。

以上,為什麼感覺又寫成了論文QAQ


參考資料

Shapiro,
L. A. S., Margolin, G. (2014). Growing up wire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adolescent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 17(1), 1-18.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2/150203123415.htm


擴展閱讀

網路心理與行為譯叢系列


對於我們這些身處在21世紀的來說,互聯網社交似乎早已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而對於我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來說,他們就比較難理解我每天拿著手機看看朋友圈,聊聊qq的舉動了。
我想我自身的狀況正是互聯網社交發展的一個縮影。1998年,American Psychologists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對169名被試進行縱向研究,結果表明網路的使用對這些被試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比如,縮小了他們的社交圈,減少了他們與家庭的交流,但是卻增加了個體的孤獨與抑鬱水平。文章的題目是,Internet Paradox——的確,網路的發明本身是讓人們連在一起,可如今人們卻漸行漸遠,不得不說這是一個paradox。 然而,你要注意,這篇研究發表的時間是98年,那時候人們對於網路社交實在還有點陌生。因此來看看7年後的今天。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信息與溝通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對於那些正在保守孤獨困擾的老年人來說卻是一個福音。研究結果發現,網路的使用可以鞏固他們的社會關係,降低孤獨的影響,增加生活滿意度。哈哈,真是有趣。不到十年,研究的結論發生了這樣的變化,不得不說,我們的網路社交在發展,而網路社交對於我們的影響也在隨著時代的前進而發生變化。
2009年,Valenzuela等人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臉書(Facebook)是個體保持與社會聯繫的重要手段,簡言之就是FB讓你與社會不脫節,並且可以提高個體的社會信任,公民參與等等。2013年, Toma等人在PBSB上的一篇文章還講到FB還有實現自我需求的功能。其實,關於社交網路對現實生活的人際影響一直在爭論,有積極有消極。不過,與一般網路使用相比,對社交網路的研究多顯示出其積極的一面。而對個體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結論則並不相同,有的研究發現,FB的使用了降低了人們的主觀幸福感,而有的則發現其提升了人們的主觀幸福感。
不過,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認為,網路社交只能是現實社交的一種補充,而不能替代現實社交。網路的互動也不能替代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互動——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我們除了要在線上答題,還要在線下搞些交流活動了吧!


謝邀

  • 匿名性

互聯網社交模式中最應該被提到的應該就是匿名性了。
有人說你這不對啊,題主問的是社交網路啊,裡面一般不都是實名的嗎?
我說的就是這種實名中的匿名,並非對自己的匿名,而是對圈子的匿名
假設我白天上班,設定同事和領導為圈子A;晚上去健身房,認識了一群兄貴,設定健身房的好兄貴們為圈子B;六日參加什麼亂七八糟培訓,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是為圈子C。
這三個圈子裡的人都知道你的其他圈子的存在,所以當你在社交網路上指桑罵槐時,並沒有人知道你實際上罵的是哪個圈子裡的人。

比如同樣的一句話:「XXX,你給我等著,再敢算計老子老子弄死你!」
如果你在個別的圈子裡說這句話,圈子裡的人就可以根據近況推斷出到底是哪個人,比如圈子A中大家一致認為是小王,圈子B中大家一致認為是范·達克霍姆,圈子C中大家一致認為是小劉。
這樣這個圈子裡的人都會感覺很尷尬,尤其是跟你關係好或者跟敵對者關係好的人都會面臨一種令人不快的選擇。
但是如果你是在公共朋友圈說這句話,三個圈子裡的人都會看到這句話,不關心你立場的人自然無所謂,關心你立場的人會過來問你是誰。而你大可以告訴他別擔心,這人你不認識。
這樣一來,既起到一個對於算計自己的人的警告的目的,又能使三個圈子內的氣氛不受影響,這種對於圈子的匿名是當今互聯網社交模式中最重要的一個特性了。

我身邊的許多人都用過這個大招。
比如我高中班上有一個同性戀,當時可能有人因此而攻擊他,他就在他的QQ空間里甩了一句類似的話,效果拔群。大家紛紛在評論區表示誰跟你過不去就是跟我趙日天過不去。
但是這種效果也有不好的地方,即可能要被警告的人完全沒發覺這是在罵自己,比如罵我的時候,我神經過於大條所以完全沒看出來...
原來有一次跟 @Kathy Chung在微信里聊得很不愉快,于是之後就沒再搭理她。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什麼大事,過一陣就好了。
結果過了得有倆星期,我都把這事忘光了,她在QQ空間寫了一篇文章,在文章的末尾把我批判一番,並且沒有主語,用的代詞「有些人」。我就完全沒看出來,我以為她又跟誰鬧什麼矛盾了。
大概又過了倆星期,她終於在微信上直接問我,你是要跟我絕交嗎?
我就一腦門子漿糊,然後她把前因後果全拉出來講了一通我才明白一個月前那個坎還沒過去呢...
然後就莫名其妙地和好了...這都哪跟哪...
所以這個特性要針對有特定屬性的人使用。
這種匿名的特性能夠很好地解決一些問題,就比如我上面說的那個警告的例子,既能表達出不滿,又能不破壞圈子內的氛圍,用好了的話,對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是一種積極的影響。

  • 平等性

現實人際交往中有許多不平等的地方,比如各種上下級關係,長輩晚輩間的親屬關係等等,這種關係使一個人難以張口說話,難以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心情。
而且根據知乎十大俗逼理論之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我國社會大多數人都已經具備了物質基礎與安全基礎,已經渡過了生存階段,開始尋求社會需要與尊重需要,分別對應著歸屬感和認同感。而在上下級分明的現實關係中,很難獲得這種歸屬感和認同感。
比如學生與老師之間,由於老師必然要保證自己與學生之上的這種威嚴,導致有的時候不能跟學生很好地交流。但是通過互聯網手段就可以放下身份交流,我再舉個例子。
比如高中生在班裡聊我昨天去哪裡哪裡吃飯,吃的什麼,哪個菜做得特別好吃云云。
這時候老師路過了,聽到了學生的對話,一般來講就算這個老師是資深吃貨,也不會特意停下來問一句你說的這家飯館在哪,更不會神秘兮兮地把學生叫到辦公室就為了問一句你那頓飯在哪吃的...
在社交網路上就沒有這種顧及,學生與老師互為微信好友是很常見的事,學生將一張飯桌上的照片發到朋友圈裡,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在下面問一句這家飯館在哪啊?不會有任何顧及。
這樣一來就消除了由於現實社交中的不平等帶來的諸多不便,對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是一種積極的影響。

  • 低焦慮性

2012年,Weidman等人對108 名被試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測量他們在網路社交情境下的主觀焦慮水平,結果發現大部分被試報告網路社交時的焦慮感都遠低於現實社交時的焦慮感。Weidman因此認為,網路社交中較低的心理壓力有助於降低網路交往者的社交焦慮水平。
目前的研究者對於這種低焦慮性的產生有四種主流的心理學解釋,分別是:自我表露,評價恐懼,成就動機,行為抑制。
自我表露解釋認為社交焦慮者通常以「觀察者視角」來審視和評價自己,從而形成扭曲的自我表徵,並認為他人也會覺察到這種表徵。現實社交過程中,高社交焦慮者由於自我意識過剩往往表現出更低的自我表露水平,並希望藉此來維護自我表徵。他們認為沉默、迴避眼神等行為就不會引起他人注意,進而能夠避免糟糕表現的產生。而互聯網的去中心化作用可以降低這種自我意識,以此降低人們的社交焦慮。
評價恐懼
評價恐懼解釋認為高社交焦慮者表現出更多的負性評價恐懼。
什麼叫負性評價恐懼?就好比我在知乎上寫了一篇文章,只要出現評論我就會心裡一顫,哆哆嗦嗦地打開來確認是不是反對意見。不管是對文章的合理駁斥還是無理取鬧,甚至是對我的人身攻擊,我都會害怕,這就叫負性評價恐懼。而網路社交就可以迴避這種恐懼,下面來了一句無理取鬧的評論,直接刪除+拉黑,這種功能的實現是降低社交焦慮的好手段。
因為我不可能在現實中跟被人一語不合直接把對方刪除了並且拉黑了,沒有這個選項。有了這種逃避選項的存在能使人心理壓力減輕不少。正如同我們常看到的一句話:「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真有地縫的話,也許會好很多...
成就動機解釋認為,自己認為自己社交的時候自己永遠達不到對方對於社交對象的社交需求是社交焦慮產生的原因(這句話有點繞...)。而且一次一次地無法達到導致了負性經驗循環對於社交焦慮者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解決這種焦慮的方法就是讓其重新開闢一個社交區域,跳出負性經驗循環。而現成的就有一個,就是網路社交,這也是網路社交能降低社交焦慮的一個解釋。
行為抑制解釋認為社交焦慮者怕的就是別人注視他們的一言一行,這種被注視的感覺會增強丘腦皮層和額葉紋狀體迴路之間的功能聯繫,進而激活行為抑制系統,導致社交焦慮者迴避社交活動。而網路上並沒有這種視線到處盯著你,所以可以緩解社交焦慮。
用網路的方式消除社交焦慮,對現實社交來說是一種積極影響。

上面是在下認為的互聯網社交對於現實社交的積極影響,接下來說說消極的。

  • 虛偽性

由於網路社交的這種去中心化,導致了一個人的行為很少會被別人監督,由此一些人為了吸引別人的眼球會偽造事實。
比如實際上這個問題並沒有人邀請我,但是我還是臭不要臉地在最開頭寫了一個「謝邀」,以此來吸引別人的關注。
如果我再臭不要臉一點呢?
我可以寫上「謝邀@張佳瑋」,反正張公子一天要被@一萬次根本不會有時間處理我的這個消息。但是觀者可能以為卧槽張公子邀請的人一定是專家,會認真閱讀我的答案。在文章寫得好的情況下,閱讀量上升的結果必然導致贊同量的上升。就這樣我借用張公子的名聲幫自己實現了一個突破。
有人問如果張公子看到了這個答案並且在下面把我批判一番怎麼辦?
那也好辦,把張公子的評論迅速刪除然後把他拉黑不就完了。
他總不能閑得難受在專欄里寫一篇文章把我這件事這個人特意拉出來婊一番吧?
如果他真的這麼較真把我批判一番呢?
那我就徹底在知乎混不下去了,刪號滾蛋咯。
但是事實上張公子做到最後一步的概率很低很低,低到概率乘以損失遠遠低於這個謊言帶來的好處。正是在網路社交中撒謊的成本極低,導致了網路社交中充滿了謊言與欺騙。
比如我坐在我哥的法拉利上照一張照片說這是我的車,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圈和我毫無重合的朋友發了一堆美食的照片然後我把圖片盜過來說是我正在吃的大餐等等,都是謊言與欺騙。
有人問那麼這會對現實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Legal High的第一集中,由於一個網路博主將自己每天遇到的事發到了網上,成了法庭上的證據。若不是主角發現她有時會篡改發生的事情的時間,他們的委託人很有可能就被指控故意殺人了。
同樣的,我把一張法拉利的照片發到朋友圈說這個是我的,上面圈子A中的人對我知根知底可能知道我是在胡說八道,但是圈子B、C中的人很有可能相信了我的謊言,我們在現實中的關係由此也就發生了改變。本來一個平民老百姓的圈子,突然出現了一個土豪,這個圈子內部出現嬗變的概率可是不小,相信大家應該有所體會。

  • 延時性

儘管我在上面說道,這種延時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交焦慮,但是這種延時性同樣有可能會讓彼此之間的誤解加深。
有了這種延時性導致兩邊都能準備出比較無懈可擊的話,而另一方為了駁倒對方的論點可以迅速查找資料引經據典來找出對方的話語中的破綻。這樣一來,本身社交這種為了解決問題或者溝通交流的社會活動就會變成兩個人之間無盡的撕逼,雙方紛紛甩出各種自己剛剛查到的辭彙,由此破綻也就越來越多,對方抓得也就越狠,而一開始要解決的問題也被拋擲腦後了。
這一點來說我們天天能看到,比如方舟子和韓寒,比如方舟子和崔永元,比如方舟...等等,咳咳...
都是忘記了一開始要解決的問題,反而攻擊別人的話語漏洞。由於這種不長不短的準備時間的存在,導致了為了獲取最大利益而故意把話說得最好看最終偏離了社交的本意。
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是消極的。

以上
————————————————————————————————————
參考文獻:
1.網路社交存在較低的社交焦慮水平嗎? ——心理科學進展 2014, Vol. 22
2.現代網路社交工具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喬木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抖個機靈


我始終相信能從互聯網看到朋友的一面都不是最真的
它只是一個社交平台,別人所能給我們看的是他想展示的
而想真正地深交一個人,互聯網只是基礎,
更多的是需要生活中的溝通和相處。
一次促膝長談好過點贊十次。
能打電話就別語音
能見面就別打電話
願我們能從互聯網發現一個人,而從生活中去了解和深交。


畢業以後,同學成了網友。


我認為互聯網交往模式會削弱現實交往的積極性。
譬如你以文字寫下你的心境放在朋友圈裡,得到好多贊同的回復。但若你要把這種心境及心理感受放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至少需要以下幾個元素,首先一個和你差不多的聆聽者(這在現實中本身就很難),其次你有較好的表達內心想法的能力,再次對方也有很好的表達內心的能力。最後你們彼此願意傾訴和聆聽。(現在好多人存在不願意傾訴和聆聽),這樣一對比互聯網交流要省勁的多,進而就會增強人們現實交往的惰性。
但是人與人的交往不僅要有文字和語言,互聯網交通相較於現實交往缺少肢體語言,這是最大的弊端,也是人們痴迷於互聯網交往的原因,因為肢體語言的複雜程度及帶給人的感受是人與人交往互相猜疑的一大因素。
最後,我自己認為享受你的現實,互聯網是由現實創造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現實與夢想,讓現實照進夢想的途徑我認為是:讓從此刻的每一秒都現實,現實的工作,現實的愛人,現實的學習,現實的交流,未來的每一秒都會夢想。


這個世界是在不斷變革的,機械化的轟隆聲在手工匠們強有力的抨擊中改變了世界的模樣。從現在的趨勢看,網路化成為下一個變革的主題已經確定無疑。因此無需再談論網路的好壞,它已經慢慢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社交當然也一樣。
我覺得與其評判互聯網社交模式的影響好壞,不如從個人角度出發吐槽下互聯網社交模式有哪些讓「老一輩」(我覺得我很多時候也是= =!)不適應的地方。
我覺得互聯網社交模式和傳統社交模式的最大區別在與人與人之間對於社交的觀念不一樣了。我原以為,拉基友喝酒撒混或是隔三差五的電話侃侃大山是社交的最好方式。可是互聯網讓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變得淺嘗輒止了,我肯定這不是君子之間的那種淡如水的感覺。
信息爆炸以及極其方便的分享方式讓我們已經向外界展示了我們認為有趣的有價值的所有東西,於是當我們真的和一個朋友正襟危坐在茶桌旁時,我們發現我們也只能把分享的那些信息再拿出來當作談資,一來二去,人們也適應了這種默默點贊的模式,他們知道不見面也已經了解你所知道的一切。因此不習慣互聯網社交的我們總是覺得那種把你所有東西po出來給所有人看的方式太「XX」(不同人的態度不同)。
有時候細細想來,可能是我們這些人把友情、義氣等辭彙看的太重,太美好。我們總是覺得在傳統里,真的友誼,真的朋友都是在一塊真真切切相處經歷得來的。於是看著周圍人津津有味的在自己的網路社交圈裡分享著喜怒哀樂,並隨時隨地和朋友們互動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們這群沒那麼容易找到朋友一起嗨的人們便對他們嫉妒得嗤之以鼻。對,我們只是覺得互聯網的這種社交模式無法給我們帶來我們想像里的那種友誼,僅此而已。
最後改編句小齊的歌詞:點贊總是簡單,相處太難,不是你的就別再勉強~既然沒法改變,那就讓我們自娛自樂吧!


降低難度,沒了深度


速度是越來越快了,但是越來越感覺孤獨了。比如微信就徹底把自己綁架了,隨著加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也就沒有想說的了,或者想說也說不成了,朋友圈已經不是一個小圈子了,而是一個大的,很多與你相干的,不相干的圈子的綜合。


互聯網直接影響了中國人習慣內斂的社交和思維模式的隔閡狀態,漸漸會形成一些屬於中國人新的交流方式,而這一切,最初都是由最初的衝突,對撞到慢慢接納的一個狀態,也就是說,噴子的形成也是很自然的現象。不過不為主流價值觀接受的事物終將會被慢慢摒棄和褪去。


普通人在工作生活中做形形色色決策時,獲取更多信息和經驗對正確決策至關重要。而在現實交際中,信息獲取和經驗傳遞是朋友的兩個重要功能。公眾媒體普及以前,朋友或現實交際是極其重要的信息和經驗來源。朋友數量多寡往往更容易定義世俗的成敗。
報紙廣播電視的出現一定程度弱化了朋友或現實交際的這兩個功能,但是由於三種媒體或工具技術都是點對多點的,優勢是輻射面廣,劣勢是精準度差,就是說對零散的個人而言接收了很多不需要的信息和經驗,體驗差。而百度谷歌知乎等互聯網手段對信息和經驗的獲取同時滿足廣度和精確度,具有革命性。因此,也極大程度上弱化了朋友和現實交際的必要性。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是酒肉朋友少了,僅有的朋友都是關係非常近的。


如果在與我吃飯的時候,

我沒有掏出手機,那你一定要珍惜坐在對面的我,因為我很珍惜坐在對面的你


很多人在網路上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網路上,卻忽略了現實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的社交,重點還是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我認為,互聯網社交模式降低了人與人的認識難度,但是卻提高了交往的難度。
顯而易見,微博、微信、qq這三大常見的社交平台上,很容易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在網上認識、聊天,認識一個人的難度不像以前沒有網路的時候需要藉助第三者介紹或者自己主動上前say hi,或者在某事情交際驅動下認識。
但是,[認識]並不代表[交朋友]。因為很容易就能認識人,因此都不會投入太多時間成本去深入了解、深入去聊,聊喜歡什麼,有什麼興趣愛好,去過哪裡,有什麼經歷等等。


互聯網某種程度「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降低社交的時間成本;
建立的關係並列於往昔的酒肉朋友;
溝通的難度降低了,交流程度也變得淺薄了;
面對人更拘謹,面對手機里虛擬世界的ta更放的開;
憑藉它維繫感情更加簡單,不過建立、鞏固一份情誼靠的還是共事一樁樁、處事一件件,信任的搭建沒有捷徑,都吃大米白面長大,沒人越活越傻瓜( ̄? ̄)


在社交軟體的交流中,兩個人都看不到彼此說話的表情動作,對方的情緒只是自己腦補的,所以在了解過程中會和真實的自己有出入,在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能更深的了解對方


Для тех из нас , живущих в 21 мире для дисциплины, со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 , кажется, стали важной частью жизни, даже необходимым связующим звеном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е запчасти. Белая Церковь.


打字越來越快 話越來越少


推薦閱讀:

聖母婊和女權婊哪個禍害更大?為什麼?
怎麼克服緊張時的手抖啊!?
為什麼總是無法控制自己,把時間浪費在社交網站上?
Linkedin 印象是什麼?
對社交網路的依賴會引起拖延嗎?為什麼?

TAG:社交網路 | 心理學 | 行為經濟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