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控制自己的脾氣?

一般不怎麼發火,可是有時候突然想發火的時候卻的確是壓不住,求教有什麼可行性比較好的辦法么?


看各種答案,都是救急型的,如果想長遠或根本性解決這個問題,要徹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只有一個建議:

進行超長非身體對抗性戶外耐力體育運動訓練。
任何一種有氧運動,只要堅持夠久,都會有效解決情緒控制問題。

比如越野跑,比如戶外公開水域游泳,比如鐵人三項。
打坐冥想,瑜珈普拉提等偏靜態運動其實也不錯。

很難想像你能完成100公里越野跑,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身邊諸多各項耐力運動愛好者,不能控制自己脾氣的貌似只有一個人,看來這方法也不是100%管用。


老實說,排名前三的回答都是治標不治本。

當然,我也不能保證給你一個「治本」的方法。

我只能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聽聞,給你以下五點建議。這五點建議是沒有什麼「實際行動」的,你無法通過比如上面說的「跑步」、「數數」來直接檢驗。但是,如果你能理解並相信這些建議,那麼它可以達到一個隱藏在你心裡的「心理導師」的作用。說到底,是一種心理暗示,一種從內部進行改善的方法。

1,用中性的詞句描述發生過的事。

就是說,盡量不要有情緒性的揣測性的,感受性的詞句出現。比如,「我剛才被人狠狠地踩了一腳,痛得要命,腳背都快要折了。那個人平常就很蠻橫,對我的態度也很不好,他一定是故意的!真他媽倒霉!」可以在心裡描述為「我剛才被人踩了一腳,腳背發疼。」

2,不要把或然的事當做必然的事去對待。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不要去評定別人的動機,尤其是負面的動機。指不定他真的是不小心的呢?
通過這樣的有意識的矯正,今後在遇到一些或然發生的事情時,我們要逐漸做到不但不去往壞處想,甚至不必去揣測別人的動機,你會看到大多數時候那麼做只是在做無用功,而且也的確沒有必要。

3,對已經發生的事,既然無法改變,就不要抱怨。

當木已成舟時,再多的抱怨也於事無補,不去回顧負面的場景,是拒絕壞情緒產生的關鍵

4,把心思放在如何改善未來的情況上,不要有「受害者心理」。

把關注的重點放在評估和改善上,這裡要注意做到盡量客觀,而不要把事情的嚴重性誇大。
冷靜地去想想——
4.1,如何克服其造成的影響(當你意識到自己想說「傷害」時,參照第一條,把它在心裡的描述中改為「影響」),比如上述例子,踩到腳,則抹點紅花油,嚴重的就上醫院。
4.2,如何應對將來類似情況的影響,比如告訴自己以後走路要小心(遠離施加方),不要穿著拖鞋在人群中走動(自我保護)等等。這時候,在腦海中的場景模擬可以採用代替或者抽象的方法避開使你情緒波動的人或物,想像這是你在為你朋友進行的模擬(避開直接刺激),把人或物符號化——比如抽象成火柴人(降低刺激值)。
4.3,,我能從中學到點什麼(給這件事賦予一個正向的意義)。

5,日常生活中,不要放縱自己情緒化。

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最簡單的,不要把負面的話掛在口頭上,諸如「尼瑪」,「氣死人了」,「怎麼那麼點背」的話盡量少說。面對一個問題,第一不是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是提取信息,當你把負面的事情先抽象為一個或幾個概念的時候,你的情緒就會平穩很多。

以上。


控制一詞,錯的離譜。
一個人要發怒,那即是說,這個人對世界有要求。可是,世界上,總是諸多事情不會合意,那就是得用發怒來證明自己的不滿。
所以說,一個人愈加看高自己,愈把得失心、好勝心、自信心,生硬的抬高到把控不住的境地,人生的火藥味就愈加滿滿當當,有隨時暴怒的可能。
最好、真正治本的建議是,降低你對世界的期待。

好了,對一個習慣性發怒的你而言,你面對的是,一個「失控」的世界,就是說,那些你拚命想拉住的事情,都在你預想的道路之外行走——這,叫做不受控制的外部世界。
再對應到身體,本來,那些肝氣升、膽氣降、胃氣降、脾氣升的道路,都在指導身體在有條不紊的運行,可是,內心的怒氣,最終,會攪亂身體的自我規律性運動,最終形成一個,不受控制的內部世界。

所以,你對外部世界的失控力,慢慢,會過渡到身體裡面,就是說,那個失控的、逐步紊亂的能量場,會一併表現在身體外和身體內。
我再說一句,就是,脾氣不是需要控制的,反而說,不要控制,反而說,需要把怒氣沖沖的閥值,調高到你觸不著的高點,然後,再降低你對自我的控制欲。

因為說,有怒氣不發,反而控制,實際情況是,你把被釋放到外界去的負能量,全部收納到身體里,全盤自我消化。
這種事情,就是把傷身體的程度,做到極致。為什麼要自虐到如此程度?

我們再延伸看看,那些憋屈了很久憤怒的人,會做什麼?會做理智控制不了的事情,而這些負能量,根本不能用運動解除掉,這根本,是兩個度向的問題。
就是說,如果你要打掃問題,不能用去做飯的法子解決,雖然,這都是屬於做運動。


深呼吸。

深呼吸不僅是給自己時間冷靜,而且它會真真切切的激活大腦的副交感神經系統,使你的身心放鬆下來。幾乎絕大部分的禪修之類的活動,都會強調先去關注自己的呼吸,比如自己能不能連續深呼吸十次,感受腹部的起伏,中途不去想任何其他的事情?

這是我讀Buddha"s Brain (豆瓣)這本書所懂得的,這也是跟@yolfilm所說差不多的方法。


你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嗎?

你身邊是否有有一個脾氣暴躁的朋友總讓你非常難受?

你會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氣嗎?

你朋友會經常因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而對發飆嗎?

每個人都會嬉笑怒罵。怒,發怒是人的常規情緒,和你每天會笑一樣平常。但是如果你是習慣性的容易發怒,那就是為脾氣暴躁了。

那憤怒的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


人們在生活工作中,會對某些行為或結果抱有美好預期,但如果目的未達到、失去控制、未在預想範圍內、遭受挫折失敗時,或者是遭受到侵犯、侮辱、輕視等負面敵對信息時,會產生緊張、不安、恐慌的情緒進而引起自我防禦機制和應激反應,具體表現就是情緒激動的發怒、衝動點的甚至會動手打人。


比如,大東北的金鏈漢子的日常用語:「你瞅啥?」「瞅你咋的!」「再瞅一試試?!」「試試就試試!」,由於雙方的互相挑釁,引發了本來就好勇鬥狠的東北銀的自我防禦系統的強烈反應。

再比如,你在X寶上買了東西,賣家也發貨了,3天到,但由於種種原因遲遲還沒送到,你可能會想,是不是快遞公司把你包裹弄丟了或者是忘記送了,於是,就陷入一種不安的狀態,然後你的應激反應開始啟動,如果通過電話諮詢對方還是沒有解決,你最後就會升級為憤怒狀態。當對方不按照的你劇本走的時候,人就容易產生憤怒情緒。


但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反怒,而有些人則脾氣較為平和,為人親和,不易生氣呢?

這涉及到另一個概念——「自尊感情」的情緒,認為自己有價值的一種感覺,如果有人對你說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等等,就容易傷害對你的自尊感情。這和自尊心比較類似,一旦人的自尊受到否定和傷害,也會引發憤怒情緒,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不過,自尊感情高的人,對別人的否定比較容易寬容對待,他能分得清是別人是善意的建設性意見還是有目的故意打擊報復。

較能解讀他人情感和意圖,並且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的影響。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不合他一點意,只要受到一點點否定,就像刺蝟、河豚一樣,讓你無法與之溝通。自尊情感低的人無法尊敬自己,需要從別人的尊敬中獲得自尊情感。因此別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無法尊敬自己,於是只能通過發怒來發現不滿情緒。

請你花1分鐘回想一下你平時的言行,是一個容易發怒的人嗎?

有人認為憤怒是一種常規情緒,覺得不爽了就要發飆,發泄情緒,並且要給對方威懾力,讓對方害怕自己,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可能是你覺得向別人展示你的「攻擊性」能換來尊重和敬畏。但事實上,憤怒會損害你的人際關係,這個不用多說了吧,你的朋友都會因為你容易發飆,而小心翼翼的和你說話,生怕那句不小心又刺激到了你的敏感的神經,久而久之你朋友自然會和你疏遠。

憤怒也同時會損壞你的健康,據醫學研究表明,憤怒使胃裡分泌更多胃酸,從而影響到消化系統,從而產生相關消化疾病。


最主要的是發飆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而不是變好。你處於憤怒狀態時,情緒是不穩定,會影響你的邏輯思考,會影響你的判斷和表達,對方也無妨認真聽取你的敘述,他的注意力會不自覺的被集中到你的憤怒情緒上,並同時激發了對方的防禦系統,來回應你的攻擊性語言和行為。最終雙方要麼吵得不可開交,要麼就是一拍兩散。


你要想調整自己的壞脾氣,先從平時多冷靜的觀察自己開始,挖掘自己值得被人尊重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

同時,需要反思自己每次生氣的原因,反思的最佳時機就是憤怒過後,並找到引發你生氣的根源,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卻引發了你的情緒爆發,得不償失。

對付憤怒最好的方式就是當你感到要情緒失控時,避開產生怒氣的環境或人,併到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思考為什麼要生氣?是否值得生氣?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用理性思維控制自己的情緒,有句話說的非常形象——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它的俘虜。


前面說的是你自己如何應對憤怒。那身邊有容易脾氣暴躁的朋友該如何處理?

假設對方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的對身邊朋友的影響,那就嘗試著傳遞本文的一些理念給對方,希望能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改變他容易生氣的思維模式,進而減少發脾氣的機會。


其次,多提醒自己,盡量不要給對方任何否定類的信息,而是先讚揚,接著用建設性的語氣提出其他解決辦法。

其次,多提醒自己,盡量不要給對方任何否定類的信息,而是先讚揚,接著用建設性的語氣提出其他解決辦法。

其次,多提醒自己,盡量不要給對方任何否定類的信息,而是先讚揚,接著用建設性的語氣提出其他解決辦法。


現在流行重要的事情說3遍,這是誰發明的,很好用呀,可以有機會得諾貝爾瓷磚獎。

否定信息最容易刺激到對方的,在對方自己沒有主動解決問題時,你只能是適應對方的習性。

舉例:

小明,你這樣做不對,要這樣。。。。才會更好?

小明,你提出的方式我覺得很不錯,你看,這個事情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是不是有更好的效果。balabal。。。。。

你覺得哪種方式不會容易刺激到對方呢?


第三,如果給予了多方幫助、多次溝通無效,上面第2條方法也沒用,那這個讓你痛不欲生的朋友,就稍微保持一些距離吧,他的脾氣也只有他自己受得了,為什麼要讓自己受罪呢。


對了,差點忘記,假設你和你朋友都是脾氣暴躁的人,估計早就火星撞地球了吧,解決方法都說了,祝你們好運。


看了樓上諸位回答,貌似還沒找到本人這種奇葩思路的……既然這樣,以下是關於自控的一些旁門左道,有效範圍包括但不限於「憤怒」。

方法一

上帝視角。想像從自己身體之外觀察自己和當前場景(類似靈魂出竅/遊戲中的第三人稱),以更大的尺度來看事情。目前最遠的一次用到了從星空看地球的視角。這招長期使用練熟了之後幾乎一閉眼就能立刻冷靜。


方法二

剝離法。這個方法是從針對特工人員的反刑訊訓練中得到啟發的。當情報人員面對各種酷刑時,一種忍耐的方法是通過自我暗示將「疼痛」這種感覺與施刑者的各種手段分離開,從而克服人生理本能的恐懼,專心於抑制自己。

當察覺到自己的脾氣時,立刻忽略這股情緒波動。找到引起它的事件源,隨後,應試一般,單純不帶情感的「解答」。正解既出,怒火自無。

「念起即覺,覺已不隨」

方法三

如果以上兩個方法都失效了,或者某件事短時間內不斷地出現在腦海里,影響你的情緒,不妨找一些能讓你平靜下來的聲音來聽。

個人偏愛雨聲,ios上有叫「Rainy Mood」的app,不妨看看。


lz的描述太簡單,如果你所說的是情緒經常失控,有受迫害感的話,我的答案如下:

情緒成熟之路

一、什麼是情緒成熟Emotional Maturity?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人,他們總是那個麻煩製造者,他們時常使用責備式的語氣,充滿攻擊性的語言風格,然而另一方面又極度脆弱和需要別人的關愛,生活中遇到的一點點小事在他們心理都會掀起驚濤駭浪,這些負面情緒久久不能在其心裡消失。
筆者打算在這裡試著說明,「情緒不成熟」從哪裡來,如何甄別一個人是否情緒成熟,其對人一生當中的影響,及如何改變自己,走出這種困境。
情緒成熟的定義:情緒成熟是一種獨立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各樣(包括好與不好的)問題的能力。
這關係到停止責備他人,擔負起責任,積極地面對生活,勇於表現出自己的正義感。
情緒的發展階段:
Stage 1 :嬰兒期------"Am I getting enough?"
Stage 2 :少兒期------"Am I good enough?"
Stage 3 :青春期------"Am I being, doing, having, learning, growing enough?"
Stage 4 :成人-----"I am enough."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從
Stage 1:totally dependent 嬰兒期,生活無法自理,完全依賴照顧者
--&> Stage 2:gradual breaking of that dependency 少兒期,逐漸脫離依賴
--&> Stage 3:a sense of autonomous independence 青春期,開始發展獨立性
--&> Stage 4:inclusive interdependence 成年期,相互依賴
其中任何一個階段的需求沒有被充分滿足,個體情緒發展就會停留在那個階段。反過來說,當一個階段的需求被充分滿足後,孩子自然會成長,尋求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有時父母會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前期待並要求孩子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出於他們自己不成熟的心理狀態)。一個常見的結果就是:在孩子成年後會隱約覺得自己是需要被保護的小孩,卻需要無時無刻不把自己掩飾成已然長大的樣子。
然而成人的世界裡已經不再允許兒童行為了 。可以想像一個年滿18周歲且情緒不成熟的「孩子」在面
對一個比童年環境複雜得多的成人世界有多麼可怕!
他們可能因為生活中的壓力迅速表現出像被寵壞的兒童或青春期少年一般的行為,情緒失控,敵對,需要被關懷和理解。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來自一個網友的個人陳述:
例一、今天一個人來到你在的城市,來到你宿舍樓下,本想給你一個驚喜,沒想到收到的卻是一條讓人心灰意冷的簡訊。"又殺來了,不好意思,我正在廣州面試,讓你撲了個空"。
2015年,我們在一起六年了,可是2014年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個劫,這一年你先是突然不理我,我的驕傲指使我等你主動聯繫,於是我就錯過了新年的祝福和生日的祝福,實在沉不住氣的我還是先給你打了電話,你說之所以不聯繫我是因為那晚你主動掛了電話後怕我生氣,之後就不敢打了。你知道我是如何度日如年地在等你電話么?之後我到你家大鬧了一場,很抱歉又在你父母面前讓你難堪了,可是如果我不聯繫你你就真的會因為主動掛了電話這件事放棄我們的感情么?3月份的時候我跑到北京來找你,我求了你一整天說我們和好吧,最終我們和好了,前提是我要對你說的話言聽計從。雖然我心裡也有委屈,覺得明明是你主動放棄這份感情的,卻要我委曲求全來挽回,也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我們複合後你把之前每天不記次的電話縮減到了每晚十點後,每次都只是說一兩分鐘…… 9月30日,又是異地戀衝突的慣用模式,我們簡短的通話,你讓我睡覺,我掛了電話後給你發簡訊說我等你,等你忙完睡覺前在說兩句,但是我卻不知道你已經關機了,臨近凌晨一打電話我崩潰了,誤會你是為了逃避我才關的手機。於是我又傻傻地撥了一夜電話,聽了一夜移動關機的特質錄音。第二天,我給你發了簡訊說去北京,剛到高鐵站接到你的電話,我知道是我誤會了,心裡一下子覺得很愧疚,但是自尊心還是強迫自己跟你吵了幾句,那天晚上我早早躺在床上準備為前一晚的不愉快道歉時,手機響了,你第一句話就說我們分手吧。你知道么,聽到你這句話時我的嘴角都還掛著笑,而那笑容本來是用來跟你撒嬌的,於是表情僵在那裡……見面後你沒有讓我留下,而且把我攔在了北京西站,你說你今天的任務就是把我再安全送上回去的車。我聽話回家了,聽話的結果是再沒有了和你通話的權力。從那之後……我只是喜歡一個人,我只是想看看你,我有什麼錯。

責備是一種過度的防禦反應,當人們抱怨或責備時,其實是在說:「不關我的事,別怪我,不是我的責任。」 「我受到了虐待。」我們責備時,是在拒絕某事,並失掉了我們的正義感,流失了力量。
這種以自己為中心、自戀,通常來講是兒童時期的特點,他們總抱怨生活沒有讓他們滿足,他們需要特殊的照料,度過這種心態是長大的一個重要部分。
女主角強烈的需要男朋友無時無刻的呵護,她很幸運,擁有了這樣一個人,可以呵護和包容自己的驕傲,在戀愛開始時是非常幸福的。
半夜給男朋友打電話沒打通,她感到強烈的不安。但不妨推想,接下來打通電話時的開場白必然又把男朋友責備數落一番。當感情遇到麻煩時,男朋友開始逃避這段感情,這給女主角帶來了巨大的不安,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了對對方的控制。女主角先是驕傲等待男主角向往常一樣來主動討好她,可是這一次男主角沒有。女主角在陌生的城市裡沒有朋友,孤單一人更加需要對男朋友依賴。在向男主角道歉時消耗了女主角巨大的心靈能量,她體會到一個人如何「低到塵埃里」。
需要提示的是,在感情很好時,不成熟並無大礙,而當感情遇到麻煩時,來自一方甚至雙方的不成熟可能使這段關係結束。
他們總是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受害一方,而不能意識到自己對別人造成何種傷害。所以他們在向別人哭訴自己的經歷時往往得不到相應的同情。

情緒不成熟的標誌
1.很少真誠地讚美別人。
2.經常能感受到恨意,難以原諒別人。
3.易受周圍人的影響。
4.不能獨立,渴望有人無時無刻地陪在身邊。
5.更需要別人的關注與稱讚,甚至花費大量精力引起他人的注意,獲得滿足。
6.極度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無法真正扛起自己的責任。
7.對於他人對自己做了什麼高度敏感,卻看不到自己對他人做過什麼。如果他們認為你對他們做了錯事,會施以報復。然而卻期待你去寬容和接納他們的無理行為。
8.像是陷入泥潭一般,無法擺脫不良情緒。
9.對生活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或他人的愚鈍行為有被迫害感。
10.會控制自己周圍的世界,包括人和物,使一切都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而不會接受現實並用自己的努力積極改變現實。
11.經常為自己辯護。
12.在未了解某人之前已給對方下了判斷。
13.看待他人時善惡分明。
14.無法容忍別人的錯誤。當他們認定自己是正確的時,是無法容忍別人的任何意見的。
15.經常被情緒控制,而非控制自己的情緒。
16....

例二、小P,53歲,已退休賦閑在家。是個大家眼中所謂的「情商」低的人。
她的朋友W想和她一起租下一處店鋪開服裝店,由於缺人手遂想拉她一起合夥幫忙,她從心裡不願意,可是又不敢直接拒絕,於是應付著答應下來。後來店鋪開張,由於小P已經與W承諾在先,經常不去擔心暴露自己,去的次數太多她又著實不願。只好敷衍每周去店裡幫忙一次。小P與家人談起這件事時只說:「我這是情商高,不得罪人也不委屈自己。」後來店裡逐漸忙了起來,W經常叫小P來幫忙,小P偶爾以借口不去,後來沒有借口可尋只好不接電話。由於店裡缺乏人手,W的生意很快開始賠錢,W開始怪罪小P沒有履行承諾。隨著生意失敗,友情也隨之破裂。從此兩人再也不相來往。
這個例子中的女主角害怕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小P由於害怕暴露自己的本性做了一系列的補償行為來自我保護。這些行為並不是她們內心愿做的。不成熟的人可能經常需要靠撒謊來維持一種表面和諧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禮貌地拒絕別人並不會傷害友誼,可以拒絕別人的人內心非常自由。而「禮貌地拒絕」顯然不在小P的技能列表裡。由於這種錯誤的自我保護策略,小P並沒有在問題最初產生時將之解決,只是把今天的風險推給了明天,讓風險放大了。她感到很難拒絕別人而不得不委和,靠此來維繫脆弱的友誼。後來隨著W越來越頻繁地叫小P去幫忙,小P終於無法對付自己的承諾了。

情緒不成熟的人可能每天都要執行大量無效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表演自己的強大。這種自我保護策略帶來的後果非常糟糕,這更像是把自己的心靈囚禁在一個籠子里來阻止外界的傷害,但同時也把你與周圍世界割裂開了。
在過度保護自己的同時,缺乏安全感和不成熟的人可能也會欺侮和貶低他人。因為他們經常感受到自己被欺侮或迫害,儘管這種感覺往往並不是真實的。欺凌和厭煩是一個少年和兒童階段具有的特徵,突然被激怒,欺騙,撒謊,熟練的偽裝來避免暴露自己的本性,逃避責任。
他們錯誤地認為成熟和承擔是一種需要逃避的負擔。拒絕承擔任何責任阻止了自己向建設性方向的改變,使他們總是在難過和氣憤中徘徊。
不成熟的人傾向於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環境,「現實就是這樣,我只能這麼做。」「你不能改變環境,只
能適應它」這正是他們常掛在嘴頭的話。

情緒成熟的標誌
1.給予別人愛,同時也能收穫愛
2.具備獨立處理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地處理不良情緒並從經驗中反思與進步
4.情緒相對平和,沒有大起與大落
5.更善於處理情緒,顯得有彈性,能很快讓不良情緒過去,並用積極地視角解讀,面對下一次挑戰。
6.對待他人的錯誤和瑕疵能採取開放態度,能夠原諒別人,不會記恨在心。
7....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他的《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把人
的需求按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雖然現在很多實驗表明這種分類並不準確,但本文暫且引之一用。
書中談到:人的自我發展程度越高,就越能輕鬆地駕馭那些低級的需求,如安全感,歸屬感。他們把這些需求看做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會深陷其中。過分地強調那些低級需求,排斥和輕視他人,將使我們的生命失衡。長期的失衡狀態,比如說一個逃避,拒絕,壓抑的工作狂,他們表現出的行為像是一種強迫性的補償。

另摘錄一段馬斯洛的《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譯本(注1)書中的話:「...不會經常體驗
到敵對,仇恨,暴力,惡意和破壞性攻擊。他們並沒有失去他們的憤怒或攻擊性,但這種憤怒或攻擊的性質卻常常轉化成了義憤、自我肯定、對被剝削利用的抵抗和對非正義的憤怒,也就是說從不健康的攻擊轉化成了健康的攻擊;比較健康的人似乎都遠遠不是那麼害怕自己的憤怒和攻擊性,因此當他們表現自己的憤怒和攻擊的時候,就會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完全的成熟在於喜怒哀樂都僅取決於自身的態度而不依賴於別人和環境。他們並不是失去了感覺,他們的感受更加緩和且準確,很少因強烈的情緒而失去自己的正常的判斷。他們在多數時間裡都處於一種鬆弛而有彈性的狀態,不會被不良事件激起防禦式的反應,並能很快讓不良情緒消失,專註於當下的問題。他們在行為上顯得更加誠實與真摯,不以自己為中心,他們不羞於或恥於暴露自己的內心,那正是他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不成熟的人呢?如果仔細審視她們的心靈,更像是一個受害者,一隻驚弓之鳥。他們在遇到外部刺激時,會表現出應激式的防禦反應,以責備來逃避可能帶來的傷害,他們的行為和成長都趨於靜止,很少達成任何自我突破和改變。
一個人越健康,就越能體會到別人的處境和情緒,併合適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健康的人會為朋友的成功而高興,對野牛衝來恐懼,對不公正而憤怒,為心愛的人離去而悲傷。
他們接受並承認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情緒,並採取積極的回應。他們可以看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他們可能也會失去自己重要的東西,但不會被這種不良情緒所消耗,他們繼續前進,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序列個人自主選擇的結果,把生命看成充滿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不成熟的人不願經歷所有的情緒,他們壓抑自己的不良情緒。
成熟的人並非不會憤怒,他們不懼怕自己的攻擊行為,因此一但表現時也更加酣暢淋漓。與之相對的是不成熟的人,雖然常常表現出哀鳴式的攻擊行為,比如責備,但是他們心裡卻對憤怒和攻擊無比恐懼。
成熟的人不需要像兒童一樣獲得立即的表揚,他們看待事物不會非黑即白,非對既錯,非好即壞。看待人時不會非陌生即摯交。

二、為什麼我情緒不成熟?
事實上,很多成年人都處在一個不成熟的情緒階段內,請看下例:
例四、Selma,一位中年母親,在國有企業工作,她的丈夫J是一名當過8年兵後退伍轉業的軍人。她有一個5歲的孩子小L,還需要貼身照顧,但由於家裡經濟不允許,她只能帶著孩子上班。工作當中的人際關係複雜而充滿惡意,Selma經常會感受到同事排擠她,她沒有知心朋友,丈夫也並不能理解她的內心,對她不聞不問。每天下班回到家中時,她心裡充滿了空虛感,平時乖巧可愛的孩子也顯得可恨起來。Selma甚至有時覺得是孩子拖累了她,在廚房做飯的時候看到孩子進來找媽媽,她恨意頓時湧上心頭,大聲呵斥孩子:「出去!!」。孩子頓了頓轉身走了出去,過了一會看到孩子又進來Selma勃然大怒把他呵斥出去並把廚房門鎖住。
Selma對孩子的任何一點「不懂事」的行為都施以懲罰。
因為丈夫不能理解她,Selma對丈夫也吹毛求疵,並經常惡言相向。丈夫犯了小錯也橫加指責且不讓丈夫還嘴「犯了錯還不讓人說!?說說你,教育教育你不對!?」丈夫無法忍受,回家越來越晚,在家裡時也總是想「躲避」到外邊,Selma認為丈夫自私且不負責任,甚至懷疑丈夫在外面已經有了外遇。
他們每天都會吵架,吵架時Selma為了不影響孩子,把孩子鎖到另外一個屋子裡。孩子覺得是自己犯的錯讓父母不高興,感到難過和內疚。
孩子小L進入青春期後顯得孤僻而野心勃勃,時常有不滿足感,且經常感到來自周圍的敵意。
小L在高中時交了一個女朋友,可是3個月後就分手了。他不能主動給予愛,希望女生主動,女朋友犯了小錯就懷恨在心,不能原諒。
小L沒有和人溝通解決問題的潛意識工作模型。在兩人產生隔閡後,小L心裡一直在生女朋友的氣,沒有第一個去道歉也沒有給女朋友一個台階下。冷戰後感情變得越來越沉重,直到雙方都變得冷漠起來。
小L在進入二十歲後感覺自己還沒有長大,需要粉飾自己不成熟的一面,假扮自己已是成人。小L與母親Selma和父親的關係都比較淡薄。對建立家庭和即將來臨的責任感到恐懼。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主要通過兩個方面:
(1) 父母(基於自己不成熟的心理)期待或要求孩子
如果小時候父母當中一方是一個情緒不成熟的人,你很可能不會有健康與和諧的成長環境。中國的父母都要求孩子聽話、懂事。「不要像個小孩一樣!」而忽略了他們本身就是個小孩子,為什麼要要求他們像成年人一樣呢?
(2) 孩子缺乏一個成熟的行為模型來模仿
這個例子里小L與女朋友交往時,其潛意識工作如下:
我需要被關心,被給予;(無法關心,給予他人)
不安全感,我不能向對方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我只有故作堅強,若我有了權力才能讓她不離開我。
這種令人窒息般的自我發展經歷部分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自我障礙和自私的行為。有些個體在長大後,這些在童年時未被滿足的基本安全需求被一些無止境的需求替代符號作為補償,如金錢,地位,權力,控制,名望,讚揚聲,被接納。
然而在這個涉及到兩代人的例子中我們並不能把後果全部指向Selma的不成熟,大部分的婚姻問題都來自雙方。丈夫J是個「大老粗」式的軍事迷和政治迷,所謂的大男子主義,只熟悉男性世界的規則,不能讀懂妻子的心思。J很難與Selma進行有效的談話溝通,因為她經常被情緒控制,很難去和一個被情緒操控的人去講道理,Selma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世界在敵對她。她時常有受迫害感,責備別人,越責備別人其力量就越流失,使自己的內心更加敏感脆弱。
她嫉妒別人擁有快樂,而她的內心孤獨而困苦不堪。於是變得性情乖戾,充滿仇恨,懲罰自己周圍的人。
因為Selma的寂寞,她的生活滋長出了一系列的補償行為來充實自己。


三、如何變得情緒成熟?
我們的責備行為往往是一種無意識的,應激式的行為。比較焦慮的人往往記不住對方的名字,因為化解焦慮佔用了絕大部分大腦能量。當我們遭遇不良事件時,強烈的侵入式的情緒使我們大腦部分功能失效,無法適當地回應對方。事後反覆琢磨才慢慢意識到剛才自己的失禮。同時因為我們處於妄想中,我們的精力被錯誤地集中在解決本不存在的問題上。這一過程損害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這種不健康的情緒狀態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毀滅般的打擊,如何改變自己呢?

下面一些行動或因素可以幫助你, 這裡按重要性從大到小排列:
1.自己願意在多大程度上變得成熟
願望越強烈,變化就越徹底越快速。我們越願意在更大程度上改變自己,就會越來越多地看到之前我們無法看到的,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有時甚至讓自己震驚。
2.試著減慢自己說話的節奏
3.謙卑待人
4.找到一個積極的對象,模仿其行為
留心觀察一下自己身邊那些朋友最多的人,他們和你的行為有何不同之處?他們是不是每天都保持著開放態度,是不是經常被激怒?他們發簡訊聊天時是不是經常開你玩笑還帶著^_^(笑臉)的表情符號?是不是經常主動稱讚別人?是不是主動光顧你的個人主頁和你打招呼?
找到一個你一直真正欽佩與欣賞的人,他/她的行為舉止可能總是溫潤有禮,尊重他人的自尊,賦有同情心。尋找和他/她共處的機會,模仿會自然發生的。
5.找到一個消極的對象
把Ta作為鏡子,從Ta的身上識別出自己類似的行為模式與局限,反思自己什麼時候會表現出情緒失控行為。我們越焦慮,就越難以認識到自己當下的攻擊行為,但隨著進步,這會變得容易。認識到的越多,改變就越廣泛。當別人冒犯了我們時,思考一下我們是否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當我們意識到後,難過的感覺馬上降低了。
6.擴展你的社交圈,找到那些你願意獻出最好的自己的人與之度過
在鄉村長大的人不會學習到在下車時為女士開門,你的社交圈就是你行為和語言的課本,你應該經常逛書店使之更加豐富。如何讓改變變得簡單?找到你想成為的那個人,與之一起生活。

注1:《動機與人格》第三版,亞伯拉罕-馬斯洛,許金聲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97頁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有問題可以微博上找我: 慕陽Sermon 或微信公眾號:mypsych


-
真的氣到不行,又不能失控,有那種可怕的場合時,只能「數十」。

逼自己,從一數到十。
當然,不是單純的一、二、三、四……數下去,而是用「籃球裁判」數法。

最好數英文。數你不熟悉的,非母語。

one thousand and one
one thousand and two
one thousand and three
one thousand and four
one thousand and five
one thousand and six
one thousand and seven
one thousand and eight
one thousand and nine
one thousand and ten

數完,整十秒鐘過去,還氣?

重頭再數一遍。

-


1把眼界放寬。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于海。只關注眼前利益,爭得你死我活毫無意義,人生很長,脾氣越好,就越受歡迎,結交的朋友就越多。

2多吃點苦。如果有參軍或者讓你倍感痛苦的經歷,歷經艱辛,就會懂得珍惜生活的美好,不願意發脾氣打破平靜。

3鍛煉自己。長時間的體育運動,馬拉松,鐵人三項,登山等等,身體在承受疼痛,突破了各種極限,難道還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當然除了動,也可以靜,書法,音樂這樣的方式來培養溫和性格。

4讀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讀書可以增長知識,豐富閱歷,當人樂於讀書和求知時,身上的書卷氣就會使人看起來有教養有文化,自然不會和脾氣暴躁聯繫起來了。

5保持高貴。發脾氣是一件很粗魯的事,高貴的你怎麼會和別人一般見識,根本不用和戾氣重者計較。

6尋找信仰。如果你是個無神論者,那麼可以把佛家經典當成世界觀來看,心平氣和,善良。


  • 想要治理情緒的洪水,應先去查找思維的決口。 「怎樣去控制?」這個問題中隱藏著「為何難以控制?」的問題。以前回答過一個相關問題:既然思想是我的,那麼為什麼有時候我控制不了我的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恐懼、悲傷)?
  • 我在回答中提到一個果殼時間講座的視頻: 鍾傑:深入恐懼內核

視頻7分鐘處提到(引述)一個觀點:人類的大腦可以分為大腦皮層和皮層以下這兩部分,皮層產生理智認知,是一個「認知的大腦」,而皮層以下的部分控制情緒,是個「情緒的大腦」。
「情緒的大腦」進化已超過20億年,很多動物都有,而「認知的大腦」即大腦皮層,雖然很大,但其進化產生的時間卻只有1億年。基於此,晚期進化出的皮層即這個「認知的大腦」很多時候難以控制和對抗這個「情緒的大腦」,從而使人們的情緒容易失調。
此外,憤怒也是進化生存的積極性因素。兩隻動物對戰,在被激怒後,反應水平、力量都會增強,只是進入文明社會後,打架變成壞事了。

  • 這個屬於科普性質的介紹,相關理論可以自行查找。其他回答中提到的「數數、主動去要求自己深呼吸(站著發火時深呼吸反應不是自發而是主動召喚出來的)」其實都是在喚醒自己的「認知大腦」--大腦皮層它很清楚發火、憤怒以及打架會帶來什麼不利後果,所以會主動的讓你權衡,制止你往刀口上撞

我覺得人會發脾氣,都是因為知道就算髮了也沒關係,或者不知道發脾氣會有關係。

比如我會對親人發脾氣,因為我知道就算吵架了也不會怎樣。但我不會跟一般的朋友發脾氣,因為吵架了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

很多男人會跟老婆發脾氣,但不會跟領導發脾氣。甚至受了領導的氣還得裝孫子,回家跟老婆發脾氣。

也有人真的跟領導發脾氣的,發完被炒魷魚了。我想,這些人發脾氣不是因為不怕被炒魷魚,而是智商較低,發脾氣的時候沒想到發脾氣的結果。

所以,怎樣控制自己的脾氣呢?我覺得在發脾氣之前想想發完脾氣以後的情景就行了。有建議發脾氣之前深呼吸,或者暫緩五分鐘之類的,我覺得基本的原理都是給你一點時間,讓你能想到發脾氣以後的後果。


強烈推薦一本書《不生氣的情緒掌控術》:不生氣的情緒掌控術 (豆瓣)
非常實用。
介紹裡面一個很實用的Tip:當察覺自己憤怒的時候,給自己的憤怒分一個等級,然後判斷自己目前憤怒的程度,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控制。


記錄,反思,實驗,冥想


我想從瑜伽和自己的切身體會告訴你,

印度人是地球上存在時間最久對人最有研究的民族,在很多瑜伽體系強調人有8大情緒Emotions:嫉妒Jealous 、憎恨Hate、憤怒Angry、不自信unconfident、等(還有忘記了)這些情緒能量由荷爾蒙(負面情緒)牽動,集中在肚臍以下的位置。在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的書中作者用很簡單的例子告訴我,很多人在生氣時,胃部會由扭曲一團的感覺,這就是』生氣『的能量的影響。

而怎麼改變/減少這些能量呢,有些人說跑步,考驗自己的極限等。我想說這些情緒是本身就有的,只是有些人平衡的很好(由海底輪即荷爾蒙牽動的能量提升到更高一層次),有些人暴躁。

所以想做到平衡自己的情緒,我想引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有一句很好的話,大意是負面情緒就像一個陰暗的房子,想調整它不是忽視他的存在即自己的不開心,而是把陽光帶進來。

帶進來『陽光』我的理解是積極的能量,positive energy。而影響積極能量有好幾個方面:

首先:從現在開始攝取積極能量的食物,並且盡量少吃肉食。

在中國素食的觀念接受度很少,但我想說,首先我不是個宗教信仰者但事實是肉食很難消化,他提供的動物蛋白人體不需要那麼多,於是其他成分脂肪等堆積在體內變成毒素,日復一日,影響身體的健康,從而影響你的情緒。可以看一本《fit in life》有中文翻譯。作者的理念簡單的說是我們只要經常清理體內毒素,加上不要破壞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便會贏得健康。而社會倡導食肉等等破壞人體的環境,增加負擔。 此書也是減肥者福音,因為作者曾經是大胖紙哦呵呵。

其次,運動或者瑜伽,讓你身體變得健康。

我的切身體會,每次做完瑜伽的體位法後,感覺像是從獲新生。因為瑜伽會讓身體每個部位的能量都鍛煉到,特別有些動作會按摩腹部,讓你的荷爾蒙(能量)順暢。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瑜伽老師那你也可以選擇其他方式,運動跑步爬山等,讓你整個身體的能量順暢。

還有就是思想上的領悟。

有了前面的準備,加上思想的領悟(個人情況不同就不想多分享了),在遇到很多事情面前就不會再那麼情緒化了。

我自己的情況的分享,身邊的人都說我很積極,正面。即使是工作上的同事上司,我平常也是非常隨性的。


首先,將心比心。
其次,找到一個合適的發泄的途徑,比如睡覺,劇烈運動(包含那種劇烈運動你們懂的),玩遊戲,吃東西。
最後,時間久了,其實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沒那麼重要,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發脾氣是下下策。


可以控制一時的脾氣,但你會發現,越控制、越壓抑,它爆發出來的時候就越強、越猛烈、越傷人。脾氣跟身體狀況是相關的,脾氣不好有的人是肝火旺,有的人是其他問題,從身體開始調理容易些。當身體變好時,觀察看看是否心情也變好,不容易發脾氣。另外在有情緒時不要對人,找個沒人的地方釋放一下,釋放也是了解自己的時候,很多情緒都是自己裡面的傷被別人觸發出來而已。看到那個傷及後面的成因, 看清楚時你就轉變了。


控制自己的脾氣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修心養性,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方為上策。

當然有時火氣上來擋也擋不住,不妨試試以下辦法。

有一天看 Day[9] 的 daily 時,他說有時玩星際爭霸2輸了,心裏面很不爽,有時候甚至會發火、砸鍵盤。但是有一次他娘跟他說,你生氣時那種感受那種憤怒,都是因為體內的激素(我猜是 adrenaline)。她說,她甚至可以用藥物使他感覺到那種狂怒的感覺。Day[9] 說從此以後當他感覺到這種怒氣的時候,他都會想起這段話。

他給出的建議是,當你感受到那種憤怒的感覺時,不要壓抑那種感覺(當然也不要亂砸鍵盤)。捂住臉也好、咬緊牙關也好,好好地感受憤怒,並且告訴自己,這種感覺就是激素的作用,慢慢地讓激素消散,讓憤怒消去,深呼吸。

這是治標的方法,治本的關鍵還是在於提高自身的怒點吧。


大學以來一直學習如何控制和了解自己,個人經驗可以引用一個佛教用語來總結:明心見性

我們不妨想想每次發脾氣後,真正導致自己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也許你剛剛和老婆大吵一架,原因只是在電梯裡面的乘客放了個屁熏到你了;也許你對著下屬大發雷霆只是因為開車遇到個亂過馬路的路人甲。再或者你和同事的一次大爭吵,只是因為他的某個死性不改的傻缺行為你不爽莫久。

大部分脾氣,源頭也許是微不足道的原因,或者發火根本無濟於事的事情,但你不知道,你只是隨著自己的思緒走,慢慢演變為攻心怒火。

明心見性就是:在怒火發生前,心情不好的時刻,反省自己內心,導致你怒火的,是什麼。知道怒火的源頭,大部分怒火你是發不出來的。


脾氣就是屁,有屁快放,有話快說。

單從職場上來說,我就這樣,我希望大家都這樣,簡單,直接。

發脾氣很醜,比喝多了還丑;發脾氣很壞,比喝多了還壞,發脾氣很赤裸,比脫光了還赤裸。
一般真的跟客戶發了脾氣,客戶懟回來,之後就會不打不相識。

一起賺錢,一起丑,一起壞,一起赤裸,這TMD才是精神入股。


跟你們講一個比較悲傷的反面事例吧,我家剛剛發生的。
大家都知道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兩個知識結構不同的人會有很大分歧,在我家這兩派分別表現為我媽和我公婆。兩方有時候會進行權力交替,視一方是否有事而定。我媽執行的多是現代育兒法,而公婆更多的是遵循老經驗,本來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各自跟兒女吐槽一下,維持表面和平就完事了。這次是我媽帶了幾個月然後公公婆婆來接手,交接期間自然少不了交代一下,比如這件事應該這樣做,應該給寶寶買什麼樣的蔬菜等等。
事情就處在我LG這個豬一樣的隊友身上,開始是公公跟他吐槽,也沒有惡意,結果這貨就拍案而起,他的理由是一家人不應該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而這個時候,婆婆,小姑子在旁目睹了事件,事情開始往失控的方向持續發酵,兩個老人認為他是在維護丈母娘,小姑認為她爸媽蒙受冤屈,於是口不擇言說有些人(孩子外婆)就應該走。LG更加暴怒說他走,摔門出去在車裡睡了一夜。
最後可想而知結果,我媽走了,哭得兩個眼睛像桃子,我怎麼哄也哄不好,公婆因為這件事的起因多少也跟她有關所以沒有一點挽留,親家就此反目。
實際上大多數家庭都像是一座火山,因為成員各有思想性格,所以難免會有摩擦,處理得好就是一座死火山,不會爆發,但我LG生生把它變成了一座活火山,爆發出來,兩敗俱傷。


推薦閱讀:

如何與那些思想層次比自己低的人交流!?
晚上十二點用洗衣機洗衣服,反而說舍友沒教養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鑒別並及時預防一個噴子?
怎樣通過優雅、善良的諷刺達到提醒他人的目的?特別是在此人有忽略別人感受的做法卻不自知時?
為什麼感覺和男生做朋友比和男生談戀愛容易的多?

TAG:心理 | 人際交往 | 情商 | 情緒管理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