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特別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了是不是更容易不快樂?

小孩子經常被誇懂事聽話是不是比較會壓抑情感,會導致成年之後不知道如何取悅自己,難以獲得快樂陽光的生活?有相關研究么

說說我的看法先,童年對一個人思維模式的影響很大,長大了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當然會改變一些,但是有一種無法擺脫的無力感,比如尋求認同的心理,自己意識到了無法擺脫才是不快樂的源頭,並非服從本身


不一定啊!為什麼總是把父母放到孩子的對立面呢?為什麼聽父母話就一定是壓抑自己呢?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是最貼心的朋友啊!才不是題主描述的這種上下級的關係!!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感覺到很自由,尤其十八歲以後父母更是很少干預我的事情,不管我要上學,戀愛,工作,旅行,或者做一些人生大的決定,我父母都非常少管我,小時候我也問過我爸,我說你們怎麼就那麼放心我一個人去外地旅遊呢?(因為我發小就是要和我出去一起旅遊被她爸嚴厲阻止了那年我們剛剛20歲)我爸說,因為我對你很放心啊,你到哪裡都不會惹事又很懂事,而且能保護好自己。我覺得這真的是親爸對自己親閨女最大的信任!

上學的時候也會跟媽媽要錢,我媽從來不問,幹什麼去,就直接給我,還會多給我一些,我也問過我媽,我媽說因為她知道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不會胡花亂花的。

所以我就是一個從小非常讓父母放心的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啊!可是我不但沒有壓抑,相反非常的自由和獨立啊!我做什麼事情心裡都有底,絕對不會像別的人那樣會嘀咕「我爸媽會不同意的……balabala」因為我知道我爸媽不會過多干涉我的生活!也沒有感覺到受管制受壓制,我又怎麼會壓抑呢!完全沒有!!

所以我覺得孩子是否壓抑,不取決於孩子是否聽話,而是取決於父母!如果一個孩子在父母圈定的小範圍內拳打腳踢,就會破壞這個範圍,父母就收的更緊,那當然會壓抑!但如果父母劃定的這個圈子比較大,孩子能在裡面施展開來,當然就不會壓抑,而且也沒有出圈,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會直接去判斷一個行為的影響好還是不好,其實如何評價一個現象或行為的影響,我們首先應該看這個行為對當下生活是否產生的影響。

如果沒有產生不良影響,那麼就無需改變。如果產生了不良影響,那麼我們說這一行為就是不好的。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對於這一個問題,答案區會存在不同的聲音的原因。我們再結合一下題主的問題來看:

A.首先需要了解這種懂事聽話對當下生活是否產生不良影響。

B.如果沒有,那麼無需改變。

C.如果有,則需要改變。需要退行到小時候的狀態,來發現那部分到底是什麼。與那部分和解,轉變才能發生。

有的孩子懂事聽話是因為父母民主開放,給孩子更多的信任與選擇,因此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融洽,孩子不需要和孩子進行對抗。有的孩子表現的懂事聽話,是因為父母過於專制強制,孩子的需要被壓抑。有的孩子表現的懂事壓抑,是因為父母想要省事省心。還有的孩子表現的懂事聽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關注不夠,孩子通過表現的懂事聽話,來獲得父母的關注。因此真的不能一棍子打死

說說我自己的真實經歷吧。我小的時候表現得也很懂事乖巧,甚至我發現都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我會覺得那樣子可以讓父母省心放心。可是,這樣的我並不開心(也就是說這個對我的生活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長大後我會發現,即使我「為父母著想,為父母好」,但是父母並不理解甚至接受。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發現,自己簡直是想多了!顧慮太多,所以才會那麼累。啊~~~多麼痛的領悟!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反而活的比較自在了。而之前我表現出來的懂事聽話,其實是一種防禦,我通過懂事聽話來保護自己。但是真正的我是被壓抑的。其實與父母之間是疏離的。而我之所以表現的懂事聽話的防禦機制,是因為我的內在感到不安全,害怕遭受父母的批評指責。可是事實是什麼樣子的呢?當我開始活出自我,變得任性不那麼懂事的時候,我發現父母對我並沒有出現我想像中的批評指責。我開始跟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跟父母提出自己的要求,在父母面前表現出真實的自我,我發現自己與父母更親密了,我和父母之間有了真的情感鏈接。我的幸福感也更高了.

所有的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尤其是與早期父母的關係。但是當我們通過自我覺察,將潛意識意識化,允許自己接觸到自己的全部情感,那個問題就解構了。也就是發現那部分到底是什麼。與那部分和解,轉變才能發生。


嗯,聽話的孩子長大不快樂。
懂事的孩子不懂幸福。
學習好的孩子不會掙錢。
雙語的孩子智力發育不好。
富養的孩子不會經營感情。
數學好的孩子不會欣賞生活。
學樂器對氣質沒有幫助。
呵呵,高興了吧。

你們理想的教育環境,就是像野鹿一樣跑來跑去,長大以後創造出輕視規則和努力的混亂社會。
一個人要從社會上跌落到比較悲慘的境地,需要作為一個成年人,做出很多錯誤的選擇。
是你自己做了錯誤的選擇。
和你的家庭環境,有點關係,關係沒有那麼大。
不超過10%的影響吧。
是你自己做了錯誤選擇。
別推卸責任了。

實際上,有兩個性格因素對兒童以後的成就影響很大。
就是「成熟度」和「社會化」。
換句話說,「懂事聽話」。
如果道理正確,為什麼不聽話?
「服從領導」、「會察言觀色」、「想取悅別人」、「想引起別人注意」,這都是正面形容詞。
服從領導,才能融入社會組織,也才有機會。
會察言觀色,才能領導別人。
想取悅別人,才有追求進步的野心。
想引起別人注意,交到男/女朋友的機會更多,對異性的選擇範圍因此變大。
把這些優秀特質浪費在沒用的地方,不是這些特質有問題,是參與競爭的領域有問題。
「察言觀色」是用來取悅婆婆的嗎?不是用來發現別人的優缺點和慾望,用來進行資源搭配的嗎?

你們所謂「兒童的天性」,是猴子的天性。我們已經下樹很久了,猴子的天性既不利於有效率地生產,也不利於有詩意地生活。
你們所謂「創造力」,大部分時候,是因為讀書不多而不知道一個早已存在的東西,而已。
兒童本身沒那麼偉大,偉大的是我們的社會從古到今的文化積累。
服從這個積累、了解這個積累,是變有用的第一步,對社會有用以後才能幸福。

說到「童年受到影響無法改變」這件事……
沒錯,是有很多事情以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
在這所有事情中,性格缺陷是最好改變的。
和猩猩相比,我們長出額頭來,就是為了控制住不理智的慾望。
包括逃離社會的慾望、不想被別人評價的慾望、放棄冒險的慾望、用猶豫不決來避免錯誤決定的慾望……很多很多。
修改性格缺陷只涉及到你一個人,這有什麼難的?
或者說,還有更簡單的事情嗎?
這種埋怨天地的思維模式,讓我覺得,無論一些人有怎樣的童年,現在都不會幸福。

-------------------------------------
補充:
介紹一個概念。現在流行的「原生家庭辜負了我」思潮,以及評論里常見的「性格缺陷其實很難改」難題,早就有專有名詞了,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稱之為「錯信」,bad faith。
錯信的人否認人的必然自由,自願放棄了自由的權力,對自己的選擇權選擇放棄和否認。
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否認自己的選擇權,也是一個選擇,本質上人們仍然自由,所以他們仍然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由此產生的各種結果也自然由他們自己承擔,這是人在世上的宿命,是生而自由所帶來的不可能逃避的責任。誤以為自己逃避了這個責任,是一種自欺和自我羞辱。
你永遠有選擇的權力!
這不是在你面對強權的時候才應該想起來的話,而是在你面對自己的時候要時刻記住的話。阻止你自由自在、桀驁不馴生活的,是你自己。你不相信自己還有選擇。
然而你總是有的。(《存在與虛無》)


嗯,因為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做一個乖孩子,

不許打人不許說髒話,要懂禮貌。

不要和人發生衝突,

如果和同學有矛盾,要多想想對方的好處,而且自己要懂得妥協

晚上不可以跑出去玩,大學之前晚上七點以後幾乎沒怎麼出去過,除非和家人一起。偶爾和玩了九年的閨蜜一起出去吃個晚飯也是允許的

和異性要保持距離,總之到了大學連個男生的手都沒拉過。


做事要講道義,懂得捨己為人

不要太拘小節,有舍才有得

等等等…

在同學朋友眼裡,我是個特別好的妹子

說實話,女生之間矛盾特別大,總是會相互在背後吐槽彼此的缺點。

但是我長那麼大,幾乎沒和人發生過衝突。

也很少聽到有妹子在背後說我不好。

不論在什麼時候我都記得,對人「善意,寬容」

所以大家都說我是個小太陽,特別溫柔的軟妹子,溫暖每個人,

然而我快樂嗎


不,

雖然每天裝作特別開朗,活蹦亂跳的,但是我的情緒只有我自己知道。

壓抑久了真的快要爆炸,

自己的東西別人隨便用,但是從來不好意思開口借別人的。

借我錢了,我再急用都不好意思要錢,

平時從來不發脾氣,可是又要承受別人的小脾氣,

出去吃飯,永遠先讓別人動筷子

如果手裡有兩個水果,我會把好的讓給別人,自己去拿不好的。

出事了要擔責任的時候,在怕都不能供別人,哪怕自己挨一頓熊。

可是又得到了什麼,


我想改變自己的這些習慣,比如先學會拒絕人,學會發脾氣,

可是長達近二十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哪有那麼容易改掉

太過聽話懂事的孩子,有個特點,就是什麼事都喜歡自己憋著,因為不想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別人。

其實我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情緒說了也無人理解

最近情緒太差,也找不到源頭,

再加上沒太多朋友,自己一般就發發獃,

每天晚上睜眼睜到三四點,也不玩手機,就是睡不著,

實在沒轍,只好下載背英語單詞的軟體,
每天晚上睡前使勁背單詞,

背個半個多小時,還蠻有效的(&>﹏&<)

晚上突發奇想,想試試煙,

不知道吸煙是個什麼感覺,

只是聽說吸煙能緩解壓力,讓人心情變好,

張嘴咬了半天,使勁吸。。。也沒吸出來個什麼-_-#

室友看的快樂死了,

就教我如何點著,


(附上室友照片)

我感覺我現在過了叛逆期,卻越來越想叛逆。。。。

然後故意發照片給我媽,告訴她,我在吸煙

我媽有點震驚吧,但是沒有吵我,甚至沒有問我。
她知道我最近情緒不對勁。
所以她有點逃避的給我回復「手機沒電了,有機會再聊」

但是我知道她肯定在心焦的和我爸討論這件事,
我爸應該是告訴她讓我靜靜,不要讓她打擾我。

至於第一次抽煙什麼感覺,

也就感覺嗆,有點好奇罷了。


內心確實平靜許多,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什麼的,

最後說個搞笑的。。。

室友當時快笑瘋了,

她說,人家吸煙都是從嘴裡吐出來的煙

而我

是從鼻孔里冒出來的煙


(微笑)


謝邀。

懂事的孩子長大以後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恰當的處理與父母的關係。
我曾經跟我的父母說過這樣一句話:從你們主觀來講,你們的出發點肯定是為了我好,這點毋庸置疑。但客觀上你們有自己的局限性,並不能保證你們為我做的選擇更適合我。
小時候的懂事聽話往往出於兩點原因,一是主觀上認為父母比我們經驗多,說的對,聽父母的可以避免走彎路,另一點原因呢,不是因為認為父母說的對,而是體會到父母的不易,為了不讓父母傷心,從而事事依從父母。
小時候,聽不聽父母話,其實都無妨,出不了大圈,父母都能罩得住。等到了一定年齡,有了對事物獨立的看法,就很麻煩了,你變了,但父母對你的認知還停留在過去那個階段。尤其是工作後,結婚後,跟父母的關係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切割,從感情上,會非常痛苦。父母做出的選擇不是自己想要的,又不願意違背父母的意願。
我的朋友就遇到這個問題,從小是個乖孩子,父親長期在外地工作,母親辛辛苦苦把他帶大,他從小很聽話,從不違背母親的意願。後來考上了公務員,想辭職,母親以死相逼不讓他辭職,找了個對象,還沒見面,母親就反對,後來又以斷絕關係相要挾。他現在每天就是鬱鬱寡歡,真正可怕的是這種慣性,母親習慣了插手他的生活,小時候,這種插手無傷大雅,但長大以後有了獨立的思想和情感,跟母親的認識發生了碰撞,就會很糾結。
還有個現象,很有意思。一個孩子,從小不聽話,不懂事,讓父母很頭疼。但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相對下降。由望子成龍,變成能踏踏實實過日子就好。由找個好對象,到有個對象就行,標準會放的很低。這類人基本上不需要處理這些問題。小時候特別混蛋的,有時候反而比一般小孩獨立,儘早的割裂了與父母之間的某種關係,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相對獨立的做一些決定。
所以我建議,在一些人生重要抉擇上,適當地違背一下父母意願也未嘗不可,讓父母儘早的接受我們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從長遠看,這對未來的工作生活都是有益的。但從感情上,要多關注自己的親人。讓親人覺得雖然孩子大了不那麼聽話了,但是還是很關心自己的。割裂的不是情,是事。


當然,懂事的小孩長大後快樂不快樂,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我只是舉出一個點來闡釋這個問題,是懂事聽話的孩子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之一,這點,請周知。


應該是吧,我從小是被迫聽話的。長大了,不會表達自己的慾望,不會表達自己的不快樂情緒,不會對別人說「不」,不會拒絕別人,在意識到什麼事不對的情況下不會據理力爭,只會默默無語,憋屈一輩子了。


聽話與否,和情感壓抑沒什麼因果關係。


先說觀點,我認為「聽話的孩子」 長大了確實更容易不快樂

我認為人的快樂源於對自我價值的實現,或者更直接一點,是對於自我慾望的實現,即來源於結果,也來源於過程。

人在不同的階段是會有不同的價值觀,也有不同的慾望的。比方說一個飯都吃不飽的人,那他快樂的源泉就是吃飽穿暖。一個衣食無憂的人,就會在意社會評價,他要穿的漂亮,還要思淫慾。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評價,比方說有些人認為經營家庭是有價值的,有些人認為事業成功是有價值的,有些人認為追求真理是有價值的。

價值觀本身是有高下的,比方說有些人認為成為鎮上的扛把子人人都怕自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些人認為探索宇宙奧秘是自己的人生目標,這顯然是有高下的。但實現目標的過程和結果所帶來的快樂也許是沒有高下的,一個小混混終於當上了自己鎮上的老大也許要比一個科學家拿到了諾貝爾獎更加快樂。

簡單的說,快樂來源與實現自我目標的結果和過程。當然人很可能不斷有新的目標。

而「從小特別懂事聽話的孩子」往往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因為他人的影響,無法儘力去追尋自己的目標。所以他們往往很難快樂。

他們的目標往往不是自己的目標,而是他人的目標。

價值判斷也許有標準,比方說我們大都認為健康生活好,吸毒不好。遵紀守法好,為非作歹不好。好好學習好,虛度青春不好。所以為了「別人好」,我們都會要求別人健康生活不要吸毒,遵紀守法不要為非作歹,好好學習不要虛度青春。

但快樂是個人的事情。聽從他人要求而戒毒的癮君子不會快樂,對學習毫無興趣的人被逼寫作業也不會快樂。

快樂來源於做你自己想做的事。

一輩子都做別人想讓你做的事,當然快樂不了。


都是老師父母的鍋。。希望孩子聽話只是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好管理,沒有誰是因為覺得進入社會之後聽話的人更適應而進行專項培養的。。
所有上司都喜歡聽話的人,但絕對不會提拔聽話的人,因為第一無法幫自己內鬥,第二缺乏管理下屬的氣魄。第三聽話是個不明確的說法,忠誠的不是特定對象而是權利,作為上司會這樣想,我是上司時他聽我的話,提拔到和我同級時他會聽更上一級領導的話。。
另一方面,人永遠不喜歡聽話的同事。第一所有人都不是絕對乾淨的,聽話的人看起來更易在上司面前出賣自己。第二雖然聽話的人不易被領導提拔,但永遠是離被提拔最近的。第三有聽話的同事做對比,自己離好員工的距離會更遠。。
所以聽話的人受到的挫折會更多,但聽話並不是說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工作做的比旁人多升職卻永遠比別人慢,也更被人排斥,這種憋屈的感覺當然會使人憂傷。。
安利下歡樂頌,不知道別人看的內容是什麼,對我來說這是部辦公室哲學,處事哲學,商業活動的趣味入門教材。。裡面的關關就是聽話的例子,同事把工作推給她出了問題她因此遭殃的細節不說,即使是私交不錯的安迪評價關關也是說,她只是一個好員工。。
最後聽話不一定是不快樂的主要原因,也許丑呢?


有一種情況。

你覺得我聽話懂事,其實我是沒有心情跟你大喊大叫而已。你以為小孩就不懂得節約時間和精力嗎?

所以那些因為節約精力而懂事的孩子,說明是個聰明孩子,知道自己的追求,也知道策略,聰明人,一般過的不會差


反正我很不快樂


我自己的個案是,被誇聽話懂事多了,越會「善解人意」(服從行為)。
習慣於優先考慮別人的想法,對負反饋非常敏感。
幾乎偏執地想要自己的人生。
當你想要反抗、產生了自由意志的時候,一句「你怎麼不像小時候那麼聽話了」就能將你推入萬丈深淵,從此陷入懷疑自我存在的死循環。

你讓我聽話,你卻不肯聽我說話。

我想這還是關係到教育方式的問題,而非聽話本身。


我就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啊,被打罵控制慣了,開始變得內斂,文靜,不說話,唯唯諾諾,唯命是從,他們居然很高興,覺得我聽話懂事,從小到大都被排擠被欺負。我沒主見現在一個成年人了還作了決定還要找人認同。到現還沒放過我哪怕是穿衣服怎麼穿,鞋子什麼款,煮飯怎麼煮,不服從就罵,反駁就哭,搞得養了我好委屈似的。感覺承受不起這份愛。現在還要影響我的工作,我最大志願是當一個銷售,我覺得當銷售的人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氣質與魅力。工作期間老媽突然來了想法讓我回家開個小店,賣文具?!還很開心的覺得我會答應,想想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子在安靜的村莊開著一家小店過著老人家一樣的生活,這是一種悲哀對嗎?就該拒絕!現在我辭職回家打算賺點錢去讀一段時間書,還沒有頭緒做什麼工作然後安排我去做幼師。(有證,當初選擇幼師是因為可以唱歌,畫畫,跳舞,我很喜歡,但是他們不讓我學。)好我去了,然後他們就試圖勸服我在這個行業上面穩定下來。但是我壓根就不喜歡小孩子。我的理想是銷售,哪怕那一行曾經讓我窮到吃不起飯我也覺得那是快樂。我不怕吃苦只怕連吃的苦都不是自己想吃的。人生就那麼短沒理由不好好活!


孩子太聽話的副作用在於自己的獨立性得不到滿足,即從父母的附屬品到獨立個體的過程被壓抑。這種獨立意識會在之後的人生中慢慢凸顯出來。一個年輕時沒有叛逆期的孩子,可能在成年後開始叛逆。如果仍然沒有,那麼獨立意識的缺失會導致人自我意識與自我探索不充分,也就不太容易挖掘到快樂之源。

這只是一般的理論模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資源和智慧,讓他們成為不盡相同的個體


居然有人評論我還是好開心的哇咔咔………

評論里說我可能以後會後悔什麼的、說實話我應該不會的,可能是我把之前那份工作形容得太美好了,之前工作的地方是在山區的荒郊野嶺,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單獨一個廠房,我每天從縣城家裡開車去上班,25km、彎彎曲曲的山路,在那邊上了半年班唯一有長進的可能就是我的車技了吧,一般廠里的員工都是住在宿舍的,因為幾乎都是外地人,離家遠,同事偶爾想喝個可樂,得讓我從城裡帶,說實話和我同時進入那家國企的同事里,我算是能力最好的一個,所以從進去的那一刻我就特別不甘心,也不知道家裡人覺得這份工作好在哪裡,可能除了穩定之外也沒有別的了吧…
工作性質就和看監控差不多吧,每隔一小時抄抄屏幕上的數據,別的沒有了,但是是三班倒,我每6天里就要值兩個夜班,從凌晨1點到早上9點,一個夜班下來連續幾天都感覺頭昏昏沉沉的,想自己讀讀書學學東西,進度都特別慢,皮膚越熬越差,作為女孩子,是有點受不了的了…
至於現在的工作,其實工資和之前的國企工資差不了多少了,只是在這邊要自己租房,所以相對以前手頭沒那麼寬裕了,不過養活自己夠夠的了,既然選擇了自己努力奮鬥,就更要加倍努力,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你都沒有努力過,肯定不會成功……
希望每個勇敢做自己的盆友都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另外、家裡人看我在這邊混得還不錯,也都表示理解並且和解了,現在一放假外婆都打電話催著我回家呢…

分割線_——————————————————
以下是原文…

家在貧困省十八線小縣城,從小就聽爸媽話、上學的時候好好學習,不許看電視,不許出去玩兒,學校有活動表演節目不讓參加,想學琴不讓學,喜歡跳舞不讓跳,不許和學習不好的同學做朋友,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帶朋友去過我家,努力學習考了一個還算不錯的學校,想著終於可以自己做主了,結果畢業之際托關係安排進了一家老家村子裡的國企,一提不想去,全家從外公外婆到叔叔嬸嬸集體開批鬥會,什麼都是為我好,在國企上班的那段時間、事兒少工資高,可是我一點都不快樂,越來越不喜歡說話,脾氣越來越大,實在受不了了,不顧一切反對辭職來了成都,外婆讓我不用再回家了說家裡沒有我這麼不聽話的孩子,多少年見不了一面的舅舅說要來成都找人收拾我,諷刺我是不是在超市裡打工……

現在我每個月憑自己的本事拿著不高不低的工資、雖然過的很辛苦、每個月都在為房租和還卡發愁,但是我很快樂,這就是我選擇的我想要的生活,我可以做我喜歡的工作,我可以學習很多以前沒能學的東西,我可以拿起畫筆塗塗鴉,抱起吉他唱唱歌兒,心情好了喝兩杯,心情不好就喝個大醉,我可以把喜歡的圖案紋在身上,把想去的地方一一走過,也許是年少時期的壓抑,才會讓我現在變成他們口中所謂的叛逆少女……

你喜歡一隻鳥兒,你把它關在精緻的籠子里、每天喂它最好的鳥糧,你覺得你對它真好,可是你不知道,它最嚮往的,一直都是籠子之外天空……


從小聽話不懂得反抗,你只會被管的更久,當有一天你有自己確實明確卻又與父母或師長的意見相反的時候,他們只會更加壓迫你,你不聽就是你學壞了,你不孝順。

一直聽下去你會碌碌無為,完全沒有自己的思想;

開始做自己的事情家裡就會對你失望。

反正總要失去一個,我選擇讓自己快樂,因為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明白。父母我是一定要孝順的,但是不會讓家人禁錮我的思想。

因為我做的事情不是給他們做,我要嫁的也不是他們。對於教育孩子,我覺得我更傾向於培養孩子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其他的事情讓孩子放手去做,什麼都管的話會很缺愛會沒主見。

以及我父母經常會用過來人的經驗來懟我,有的經驗真的不吃虧,但是有的你不聽的話犯了錯,那麼你就長了個心眼。人恆過,然後能改。

父母畢竟不太容易跟上時代的潮流,三年一代溝這話也不假。如果說以後我教育孩子,那就要緊隨時代的潮流,緊隨潮流才可以把握潮流,這樣也可以多和孩子溝通,更民主,讓孩子有一種信任家庭的感覺,因為無論如何,家庭才是最堅強的後盾。

最後回答問題,是的,從小更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後更不容易快樂。他們壓抑了自己的願望,不過是別人夢想的實現者。


反對一棍子打死的人。
從小聽話懂事的孩子的未來沒有絕對性,一切的成功都與他們是否抓住了這個時代的硬道理有關。
我見過從小特別聽父母話,長大卻是反社會的特別不討喜的低素質的人,
但我也同樣見過從小特別聽父母話,從而身心優秀少走彎路,愛情事業雙收的人。
那你說這該怎麼一棒子打死?
或許這和父母有關,但不是主要。
因為我也見過父母三觀不正,素質低下的人,他們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都成了素質優秀,三觀很正的人。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就的?
撇開父母來談,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本身,他足夠聰明優秀,他會知道什麼路不該走,什麼事是正確的。
他會做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最需要的,最正確的事情。
適應規則,掌控規則。
所以自己不優秀的時候,不要把父母,家庭拉來背鍋
最主要的還是看你自己。
我說的是主要部分,不要拿個例來代表大部分人


我現在很快樂。我慶幸小時候聽了長輩的話,努力上進,追求盡善盡美,盡職盡責。所以成年以後我才有機會探索一個更廣闊的天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聽話不是問題,重要的是父母說的是啥,當然其實父母身教比言傳更有效。


大多數會

有得必有失


小時候算是懂事聽話的別人家的孩子,初中高中比較叛逆。


其實聽話和快樂不快樂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小時候懂事早,又覺得讀書學習很容易,所以很自然的成為家長眼裡聽話懂事的孩子。

何況聽話懂事也不是沒好處,你長期給家長和老師印象好,自己也可以獲得很多便利,對,家長老師就是喜歡偏心成績好的,懂事的孩子。也很有成就感,畢竟小孩子都喜歡被誇。

所以某種程度來講,聽話懂事並不吃虧。但是聽話不是建立在妥協委屈的基礎上,因為成績和懂事方面很討喜,反而不容易被要求去出讓什麼東西,去妥協什麼。再加上有家長和老師撐腰,基本都是孩子群裡面的精神領袖啊。

其實還蠻快樂的!

還是看你怎麼去運用聽話懂事這件事。


推薦閱讀:

很討厭父母的一些習慣,長大卻發現越來越像父母,尤其是自己討厭的那些方面,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想避免的話又該怎麼辦?
間隔年(Gap Year)是不是一個好點子?為什麼?
從小動輒被打、遭受冷暴力和語言暴力的孩子長大後如何克服負面情緒,正確處理心理問題?
留學申請通過中介還是靠自己?各自的利弊是什麼?

TAG:教育 | 成長 | 心理 | 兒童教育 | 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