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是不是有反精英傾向?

資本家一般都是精英階層,基本能到壟斷地位的若不是具備一定的能力肯定無法統治市場。
馬克思主義里涉及到的無產階級大部分都是弱者,為什麼我覺得馬克思主義目的是由一些沒機遇的精英煽動一群人把已經存在的精英搞掉然後歷史輪迴呢?


弱者之所以弱是因為他們是無產階級所以弱,而不是因為他們弱所以他們成為了無產階級。

精英之所以精英是因為他們是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而不是因為他們是精英所以成為了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

資本以外的能力為零,這是在越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越成立的,並不是說沒有能力,而是說相比於資本能力不重要了。

天底下所有的人的智力或者其他的天生的能力從來都是正態分布,或者說大部分人之間沒有區別,而至於後天培養的能力,則取決於家庭的素養與資本,答主所在幼兒園同年級只有不到十個人,是所專科的附幼,但答主的同學中有兩個科大一個清華一個外交學院,換而言之,正在看這條說說的你,如果在這四個家庭,你也能上科大,你也能上清華。實際上,這四個人沒有一個是明顯天資聰穎的,和大多數人的平均數是相差無幾的。

不僅如此,答主的中學上得是子弟班,全是教師子女,有部分是家長花錢送進來的,這些人呢,都很普通,是一個天才也沒有,結果呢,就連學習成績不好的,也能憑藉自己的家長,僅僅補習了半年美術就被一本錄取,錄取後就轉系,更別提出國的出國,留學的留學了。

再來說說答主的大學,七八所top3中的一個,每年的助學金,從來發不完,甚至沒有人領,再看看中國貧困人口的基數,可以說,如果你的家庭在中國的收入處在中位數下,你也就基本告別985了。

這些人的家境也只是比較好,那麼那些更好的家庭呢?那些資本家政治家的子女呢,王思聰,習啊薄啊,他們哪一位是智商拔群的?還是那句話,和資本比起來,能力微不足道啊。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想問一句,憑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憑什麼出身決定一切呢?這不合理,不僅不合理,這樣的社會也是根本不會穩定下來的,是吃棗藥丸的。


其實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很簡單,即馬克思主義定義的精英,不是資本主義所定義的精英。
事實是馬克思主義認可優秀的勞動者意義上的「精英」,但不承認資本主義所謂的「精英階級的成員」的合理性,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首先從全人類的角度,否定了精英階級的存在性,故而也就順帶否認了統治階級及其附庸試圖憑此來凌駕於人民的「精英階級成員」這張虛妄的精神身份證。
在現實的社會中,構成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的「精英階級成員」的「要素」很多,諸如知識,財富,行為舉止,衣食住行,天賦,處理某些事務的能力,社會交往圈子,當它們都符合某種被「上流社會」定義出來的標準時,持有者便好似自然的成為了「精英階級的成員」,這也正是一些諸如「賣腎換iphone」等社會現象的根本緣由。
但細拆一下,我們便能發現,對於人類社會而言,知識是全人類所共有的,財富是全人類所創造的,行為舉止衣食住行是環境所培養的,天賦是多元的,事務能力則是在某個職業中取得經驗而鍛煉取得的,除了已被釘在牆上風乾了二百年的血統論,還有哪個東西可以證明某些人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群體,可以與絕大多數人間擁有某種不可逾越的素質壁壘,而被定義為高等種群的呢?
因此,區別於資本主義試圖壟斷知識和財富,通過剝削大眾而讓一部分人生活在優渥的環境里,培訓其統治術和金錢管理術的能力,而刻意的打造出一個具有世代相傳趨勢的「偽精英階級」(實際上就是資本主義新貴族階級),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是消滅階級和社會不平等帶來的剝削和壓迫,而把擁有剝削資本,擅長統治術和金錢管理術的所謂「精英階級的成員」們永遠的拉下神壇,使其回歸到與大眾平等的普通勞動者位置,以讓全人類都可以自由的選擇職業,獲取知識,平等勞動而獲得解放。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應當是馬克思主義絕不敵視作為優秀勞動者的精英,甚至相反,可以說它是代表了人類的利益,致力於通過解放全人類而使得人人都成為勞動者意義上的精英的。但是,馬克思主義卻是當前社會中的「資產階級精英」們,或者可以剝去其面紗,直接稱之為「少數壓迫多數的社會中的統治階級成員」的死敵,因為它始終致力於摧毀他們所寄生著的這種通過剝削,壓迫和愚弄絕大多數勞動者,以製造出一個割裂了人類社會的「偽精英階級」的荒謬社會制度,使他們所製造出的「資產階級精英」的虛幻概念破滅,從而再不能作為人類社會的壓迫者,剝削者,以及施害者而擁有正當的社會存在性,直至消滅這種身份的存在,大體如此。


喂喂,我們是為了發展生產力好不,平民中潛在的天才一定比權貴中多——大家都是人,人口基數大的群體當然天才的絕對數量多。現在你家精英主義下,浪費大量人力物力把資本家的庸才兒子也堆成了精英,同樣的人力物力用來培養平民天才,能出多少精英?

公有制完全按照資質來培養人才,而不是按照資本主義私有制,培養的天才一定比後者多。也就更有利於人類發展。

這還不是最終目標,只保證天才的充分發展還不夠,最終我們還要讓普通人也得到充分發展——也許根本沒有天才,或者說任何人都是天才,只是方向不同。我們也只不過是優先發展那些擁有能快速增強物質基礎的特質的人而已。

其實私有制如果只是為了自己,死後一切充公,問題也不大,精英得到了他憑藉能力應得的優渥和重視,麻煩就在於人類還執著於血際傳承,自家兒子再笨也是親骨肉。於是不知多少愛因斯坦在賣保險,多少霍金因為殘疾被遺棄,多少潛在的菲爾茲獎選擇了早做碼農養家糊口,而不是深鑽純數學。而又有一群初中都能考不及格的孩子上著5份頂級家教,接受著頂級家庭教師的指導。

————————
那些拿人性和我說事的,我表示,第一,人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性也會被階級社會所異化扭曲,舉個例子,古代弱肉強食,現在卻有真正的聖母心(不是聖母婊),人類的獨私性和利他性同時存在,至於哪一個佔上風,受到社會的影響。

第二,但我同時也認為,人類以如今的肉體確實不可能徹底剝離化學激素帶來的衝動和基因傳遞帶來的血緣繼承,如果讓一個肉體人類來主導分配,確實做不到公正,做不到人盡其才。這本來就是一個終極問題,如果你們基於肉體人類的物質基礎來批判我,沒必要,我同意你們說的一切肉體人類的劣根性。

但誰說人類一定要約束在這個肉體內呢?千百年後的智能未必是目前的形式,這也未必就會引起人們的不接受——你想長生不老么?


國際共運的領袖們哪個不是精英?馬恩這倆本人就是頂級精英,如果不是精英能把世界改變一通么?拿中共來說,創始成員無一不是高級知識分子,就算不去干馬列那套,干別的也都不成問題。第一代領導核心裡除了毛外全是留洋歸來的高級公知,見識了西方發達國家的世面,回國一看便覺這國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得變,於是就革命去了。想當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為什麼國民黨元老都積極反共排共?說什麼主義不同,無非就是精英雲集的共產黨水平太高太能幹,搞的進入國民黨後一個個佔據重要位置把國民黨元老的地位給排擠了么。。。這麼說起來,單就中國來說,國民黨才是反精英主義呢。。。

而且說起來,馬列分子的工作方式也明顯不是反精英主義而是一種先鋒隊方式:先找工作對象中的「先進分子」做工作,各行各業皆是如此,各行各業中素質較高的先進分子回去試試能不能帶起素質不夠的不先進分子,實在帶不動的,絕大多數情況就不帶了,這樣才能保證工作效率。相對比,不管民眾素質高低就放一起不顧效率的宣傳和帶節奏的古代農民起義者,現代自由派和宗教分子才是反精英主義吧。。。


如果把成為精英的原因即知識和教育看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的話,那麼精英之所以成為精英,是因為剝奪了其他人的教育資源以及建立其上的教育資源私有制。從這個角度看,精英不過是由於巧合與血腥的原始積累才成就的。那麼在共產主義社會,資本對人的勞動的異化解除了,教育資源的剝削與壟斷不再是為了追求個人利潤最大化和奴役他人,而是為了人的真正自由解放與全面發展,那麼運用於非異化勞動之上的知識也就不再具有優劣之別了,人也就不再有「精英」「非精英」的區分了。從這個角度來看,人人都是精英,人人又都不是精英。

而從無產階級革命口號與國家意識形態中流露出來的反精英與民粹主義味道,則是一種庸俗化的馬克思主義解讀,其價值僅僅在於鼓動與宣傳。就好像提出「人民主權」「人人平等」「自由平等博愛」這些口號的資產階級啟蒙學者的本意也不是革命後讓資本家銀行家們把其統治地位讓出來,大家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提出這個口號不過是因為有共同的地主階級敵人要對付罷了。


我覺得他們不是精英,你們精英怎麼不能龍傲天附體天子一怒伏屍百萬長坂坡七進七出呢?

那就別怪我們窮屌一刀剁了資本家狗頭。


只有反壓迫傾向,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馬克思反精英是因為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結構和制度下誕生的精英,儘管他們自詡精英,是通過剝奪和壓榨無產者建立成就起來的,而且還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臉,連窮人的道德土壤也要剝奪,但凡貧窮,因貧窮而掙扎,愚昧,彷徨的人們,都被這些靠吸血而活的所唾棄,這不很荒誕嗎?這群精英還坐在宮殿中嘲笑這份荒誕,這不很荒誕嗎?因為馬克思相信精英擁有更為廣袤的基層,每個人都有成為「精英」的潛質。而且精英這個概念本來就很資本主義,你憑什麼去分自己為精英,而別人就不是呀?因為你佔有著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你剝削著,拿著別人的血汗成果買得了金錢,再用這份金錢去購買別人的時間和生命為你生產,因此你可以自由的去發展自己,所以你就是精英嗎?這不很荒誕嗎?

---
本來我我寫的並沒有預料到會有這麼多人贊(沒錯,100人對於我這種小透明也算很多的了),寫得時候只顧著爽,沒有好好說清楚一些事情,因為覺得反正不會有人關注,過段時間我就刪了,但是既然人多了,我也捨不得刪(都是贊呀 ),我覺得我有必要做一些澄清,概念上的和邏輯上的。以免出現誤會,以及不必要的爭論(說的好像誰會在意我說的話似的,但是我就是這樣較真)

1. 吸血。的確這是一個情感色彩非常強烈的詞。我用吸血的時候的確心裡有股氣。但是這只是剝削的替換詞而已,它的含義不超出剝削。

說到剝削,翻譯自 『Exploitation』 其實馬克思本人用這個詞並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也不帶有任何道德批判,因為馬克思用exploitation,只是覺得這樣的描述更能貼合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中,資本家對勞動者」物盡其用「的乾脆和徹底,』冷酷的『,就好比從湖中捕魚,竭儘可能地多捕 -- 』物盡其用『。』物『 -- 正是勞動者被』物化『為零件式的』非人『。

因此我的』吸血『並不超出以上含義。

吸血並不意味著資本家自己什麼都不勞作。其實資本家本身同樣相當勤奮。某種角度上,資本家也只是資本的搬運工 -- 的頭而已。

2. 精英。這個詞本身能說得太多。通常談到精英,人們會想到天賦和勤奮而已。想到天賦和勤奮,自然致富也就理所當然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一個資本貫穿上下的社會,沒有什麼是可以拋開資本的存在而談的,尤其是天賦和勤奮 -- 前者作為一種文化資本,受限於先人的投資和積累 -- 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 -- 不僅僅包括父母本身的學歷和知識作為一種文化資本,還有家裡的藏書等文化資源;後者作為一種時間投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repetition/重複,教育就是大量時間的重複,因為真的真的,真天才都是少數,沒有幾個人是可以真正做到舉一反三的,必要的重複,還有必要的積累 -- 充裕的時間來自於免於尋求經濟支持的苦惱,亦即有足夠的資金來源,讓受教育者能夠儘可能的延遲他進入社會工作,在這段時間內能充分發展自己。這個時間就是來自於通過經濟資本來購買,買的誰的?資本家的勞動者。

關於這一段推薦大家移步到我關於 Bourdiou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的內涵是什麼 的回答

3. 反精英。馬克思本身沒有具體說他反精英。一是如上文所說精英的界限問題。如果我們確認了,精英所具備的天賦和勤奮,離不開資本的介入,從而自由的發展,那麼馬克思毫無疑問是反對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精英的。

因為馬克思對於全人類的發展的看法是:每個人自由發展,是所有人自由發展的基礎。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只有一部分人的自由發展,建立在更多的被剝削的基礎上。

而且』精英『的培養的目的在於資本的傳承,積累,和再生。而且這種培養,是以一種極為精密的策略,一種具有延續性目的的手段實現的。精英的孩子依舊會是精英,窮人的孩子則遙遙無期。

題目描述有句話:基本能到壟斷地位的若不是具備一定的能力肯定無法統治市場。統治市場的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因為資本。唯有能力轉變為資本,才具備壟斷力。但是能力和資本的轉化並不是直接的,顯然的,如以上所論述,其轉化需要資本。因為社會就是一個積累的歷史

4. 舉例子。評論里有個人提到了那些金融精英,且不說他說的金融精英是不是真的精英。

我說說我身邊的』血汗工廠『,因為我這是我父母開的。生產最基本的零部件 -- 散熱風扇,你們手裡用的手提電腦,台式電腦裡面的散熱扇葉,顯卡的散熱扇葉,就有可能是我父母生產的。

也就說,那些碼農,金融精英們的工具 -- 電腦 -- 的零部件,是在這樣的工廠生產的:這裡的工人絕大多數都是初高中畢業,甚至沒念書。他們的工作時長是12個小時,兩班倒,而且不是為了加班,而是必需得工作12個小時,8個小時的工資根本不夠。也就是28天/月,12小時/天,工資4000-4500/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除去睡眠7小時,就剩下5小時/天,就好比80年,你把63年交了出去,僅有17年能夠支配,而且還不是連續的。這種不連續性的時間,對個人的再教育,再投資,是根本上的阻撓。個人的出路,是很難看得出來的。

他們的工作環境就像一個箱子,瀰漫著塑料的味道 -- 注塑機。耳畔都是這樣的聲音:融膠,合模,注塑,冷卻,退模;周而復始。工作的內容,在沒有機械臂的機器下,是取出產品,削皮鋒 -- 由於模具精度問題,以及各種其他問題,產品不能立馬達標,在邊緣有冗餘的些微毛邊,需要人手去削,然後裝貨。在有裝機械臂的機器下,省去了取出產品,甚至也不需要削毛邊,剩下的就是分模號,裝箱。12個小時能生產無數個,這12個小時里他們就站在那反覆重複那幾個動作。而且機器在旁邊源源不斷地生產,就像一股看不見尾的生產洪流,人那麼微小的存在,瞬間被吞沒。
某種意義上,人就變成了機器的一部分,完成剩下的機器不能完成的工作(啊沒錯,就是文藝了一把,加點修辭手法,因為我干過,所以比較有體會23333)

所以那些碼農們,金融精英們手裡的產品,其背後的產業鏈,供著中產階級的生活品質的就是這些人啊。他們的工作里沒有星巴克,沒有谷歌,沒有白富美,沒有CEO,沒有人生巔峰。他們的工作一樣是12個小時,而且是雷打不動的十二個小時,沒有假,尤其到年末幾乎都不能請假。沒有『世界很大』,更不知道去哪裡看看 (這點我可能需要做個interview,也許他們真知道自己想去的地方,這裡先做個排比,增加一下氣勢)

這裡我沒有下任何道德判斷,因為現實如此。當然會有人跟我說:他們勞動生產出來的東西價值太低呀blah blah blah。。。憑什麼呢?然後你說他們受的教育太低啦。但這又憑什麼呢?這個時候你可能說,他們笨啊,懶啊,我請你看上面第2點和第3點。聰明的你可能會說,那怎麼能怪你。的確呀,不能怪你,沒有人怪你。

我媽,由於某種原因透露跟我說,170萬,三個月就能賺出來(啊,我知道知乎年入千萬上億的很多,我就為了舉例子說明一下,不要噴我)但是那些員工,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年輕人,三個月只有12k的收入。

也就憑藉著這些血汗錢,我可以出國留學,我可以什麼生計都不考慮,就看書,花時間在知乎上大發感慨,賣弄著自己的知識,竟然還在哀嘆這群和我的聯繫就在於我工廠剝削他們的人,得來的資本,一部分流入對我的教育的開銷。我絕對是蠢得不行的人,這樣都還不能成為「精英」。

但是我父母不勤奮嗎?也是一樣的,甚至超過12個小時。7點起,11點睡。但不可改變他們作為資本家的本質。然而他們也不過是整個產業憐最尾端的一環,也是被『剝削』的勞工,干著最直接,最赤裸的工作。

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是一台最為精密的機器在運作,一切目的,社會結構,還有人們潛在的意識,都是為了資本的存在,積累,再生,包括資本家自身也被這樣的社會所拖著走。


我來大致描繪一下馬克思主義推行到具體革命當中的兩個「成功」案例:一個是列寧的,另一個是毛爺爺的。前者恰好就是精英主義的,後者則似乎更偏向於平民主義。

去讀讀列寧的《怎麼辦》我們就會發現,列寧認為工人不能自發地運動,如果任由他們自發只能飽受摧殘而接受現實。所以他強調要建立「無產階級先鋒隊」,要有個精英政黨向工人群眾「灌輸」革命意識,除此之外,各種秘密結社、鬥爭各種精英策略都是必要的。沒有精英你革什麼命?

可是毛爺爺呢,毛爺爺向來是懂得群眾力量的(至少他還會這麼宣稱),我們去讀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他對那些所謂的「精英文人」帶著強烈的鄙視,要求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群眾創作。直到他晚年所搞的上山下鄉,還是秉持的這個態度。

毛爺爺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遇到個難題:到底該精英治國呢?還是平民治國呢?現實總是矛盾的。他要用劉姥爺這等懂經濟建設的,卻眼睜睜瞧著「右派」起勢,瞧著「資本主義」要回來了;可是把這些個精英打壓打壓呢,經濟又上不去,人民又餓得不輕。他始終就這麼搖擺著,到60年代中期時還是放了個大招。

不過比較悖論的是,毛爺爺自己是不是「精英」呢?恐怕他才是黨內最大的精英,否則他也不會坐到那個位置,也不會被那麼多同志信服,甚至輕易就搞起個人崇拜來。他從來都沒有想著把精英政治的根本(官僚科層體制)給廢除,只是想著這些官僚能夠放下身段,能夠真的貼近群眾。晚年的大招最開始就是為著把那些個不親民的官僚給打掉,把那些帶著資產階級色彩、封建色彩的官僚弄下來(至於效果嘛,就不多評價了)。

毛爺爺並沒有走出列寧的思路,辦事情總歸是靠精英的,可是要靠誰的精英?不能是資產階級的精英,而只能是無產階級的精英!

現在我們觸碰到了題主問題的核心:無產階級有精英嗎?無產階級可能有精英嗎?

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爾曾提出「區隔」理論,大致意思是:無產階級的後代打自出生就難以獲得跟資產階級後代一般的教育資源,於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只好打洞」,看似公平的教育成為了階級區隔固化的制度。我們有必要細緻些闡述布爾迪厄的幾點分析:
(1)這裡的教育內容不僅僅是中國式的高考筆試,而更像是我們今天大學的教育,像人際談吐、體育運動、見識視野等等就考慮在內。
(2)教育制度必須以社會文化的評判標準來確保其有效性,也就是所謂的「精英的標準」。像剛剛提到的體育運動等等在西方人眼裡都是「成功人士」的必備。
(3)教育制度最終得以實踐效用來驗證其有效性。為什麼你要運動好?因為你身體不夠強健怎麼當資本家怎麼賺更多的錢?還有別的像談吐交際等技能,也是必要的。是因為我們這些技能過硬,所以才能把其他人PK掉,才能站上精英的「食物鏈頂端」。

在完全資本主義化的西方世界,以上三項(內容-標準-效用)是高度契合的,他們的「精英」(資產階級精英)是明確的,你看病怏怏的希婆就鬥不過吼得厲害的特朗公吧,你看他們的健身運動等行業很發達很受歡迎吧。
可是在中國情況則有不同。至少唯分數論,唯讀書論還是強勢得很,甚至大學還是這樣,評個獎學金也是GPA佔了大部分比重,找工作什麼的也得看專業課分數。至於身體什麼的,只要你體檢沒病大部分都OK。可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另外的聲音:高分低能論、運動猝死,許多大企業大公司除了看分數還更注重你的交際等等。可以說,在中國這片大地上,(2)是處在劇烈的變動之中的,我們古老的科舉文化和現代資本主義的活力文化在劇烈的交鋒。
儘管今天中國的「狀元」還是挺受歡迎,可毫無疑問只有高分而無其他的人是越來越無法適應(3)的,最多只能被供奉著當個吉祥物,離著真正的「精英」還很遠。這種(3)和(2)的斷裂如果任其發展,必然最終使得(2)不得不屈服於(3),我們也是不得不被迫接受資產階級的精英標準的。最後反映到(1),則是從小學開始的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我們也看到近些年來的確發生了不少改變:比如在某些地區,初中升高中還得算體育分數了。還有各種「保送」、「特長生」的加分……

我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要強調一個「精英標準」的問題。我們必須明白的是:「精英」並不是某個超越階級的概念,封建時代有地主階級的精英(我們注意噢,在史官筆下純粹商人是不受待見的,只是我們用今天資產階級的目光把他們奉為精英而已),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精英。如果某天無產階級掌了權,那這個標準也會改變。未必就得是談吐優雅的、四肢發達的、懂得賺錢的人成為精英。那個時代的人們看待今天的資產階級精英,多也是今天我們看過去「死讀書」那些「忠義迂腐之輩」的目光。

讓我們最後回到馬克思吧。馬克思從來沒說過工人一定是愚昧的,他們只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可是一旦他們聯合起來,就可以逆轉局勢,革掉資本家的命。可馬克思也很明白,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弱勢的地位就決定了他們行動上是妥協的:在生產力不夠發達的時代,為著填飽肚子,即便完成了一次革命,他們還是會向資本主義投降,「所有的一切都會死灰復燃」。我們看看蘇聯的歷史,就知道列寧的精英革命論也沒能逃脫馬克思主義的預言。

最後我來回應題主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從來沒有反精英,歷史也向我們證明了精英的確能夠開啟某個「不一樣的時代」。但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要義卻是歷史高於精英,精英只能改變一時,卻不能扭轉歷史的趨勢!我們也不能奢望能夠管到幾百年以後事情的「精英」,如果你還在期待這種精英的話,你還是跟古人期待「先聖」,期待「彌賽亞」那樣,那就是墮入迷信和宗教裡頭了。


馬克思這人根本就不承認這世界上有精英這種東西的存在。

我也不承認。


你原本屬於赤貧階級,通過高考個人努力獲取知識改變命運成為某資本家的職業經濟人,資本家一年給你開百萬千萬,你就覺得自己高端大氣上檔次,和p民不一樣了,那麼反的就是你。
你原本姓愛新覺羅,努力學習獲取知識成為大物理學家,蹲大學裡教書育人或者搞能源研發去了,不但不反你還給你開中灶。
區別在於都是精英人士,一個給資本當狗當出優越感,另一個不然。


馬克思本人是中產階級,恩格斯本人是大資產階級。但是你能忍受自己只是茫茫精英中的一枚小精英嗎?所以,要幹革命,要將其他精英全部徹底干翻。

相反,出身工人的窮逼領袖就不會過分想要推翻資本家,因為他是一個工人階級,他所做的是跟資方談判,盡量爭取工人的利益。工人也不會完全對資本家趕盡殺絕,因為工人不是精英,沒有那麼明確的「共產主義」宏偉藍圖,他們面對的只有自己作為底層的平凡生活。


概而言之,是的。
但反精英也是需要精英領頭的,不過這些領頭的精英會自稱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當他有對立面時,他反精英。沒有對立面時,他就是精英。不過名義上還是反精英。
政治舞台上只有精英。來路不同,一路是用本階層的資源。一路是繞道底層民眾獲取資源。後者通常不認為自己是精英,是前者在剝削統治,作威作福。但前者會指責後者在愚弄民眾。各有立場。
真正的無產階級本身作為被統治階級只能「治於人」。他們的利益需要有人代表,他們也需要有人組織。就是反精英的精英來組織和代表。

公眾號:金融共產主義學堂 eziv587


謝邀。
首先,題主所說的鼓動底層推到精英然後輪迴,這個是封建農民起義的思路,他們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沒有制度改進的設想,社會洗牌後不外乎換了一波精英,所以會輪迴。
其次,馬克思主義主張的是改變社會分配製度以解放生產力。看一下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就可以知道,歐洲在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建立以後,因為科技的日新月異,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出現了很多社會主義學者,他們一方面看到人類發展的巨大潛力,一方面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病和人民的困苦,想要向著一種更公平,更和諧的社會邁進,因此有很多設想,也叫空想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在這個基礎上更關心實際一些,就是所謂更「科學」一些,闡述了社會問題的根本原因和改善方式,但歸根結底,馬克思主義努力的方向與空想社會主義一樣都是社會主義的,是理想化的社會制度,不會再有壓迫,也就不會貧富懸殊,不會輪迴。
至於能不能達到,那要看具體怎麼落實,怎麼完善,怎麼發展,但根本上不是要在資本主義之內替換精英。不然就不算馬克思主義了吧。
至於是不是反精英的……
可以說。。。大概是的?因為有精英就有非精英的勞苦大眾,想要平等,想要共同富裕,就不再有精英不精英的區別了,所以說反精英也是對的。
相對來說,馬克思主義是比較左的,精英政治是比較右的,這是一般我理解的左右概念,但好像大家在討論白左的時候不是這麼理解的?所以現在也不好說左右了,就自己領會吧……


就俄國革命來說
二月革命後,到處都有革命工人把工程師暴打後扔出工廠的現象。
當然如今統治階級邊界收縮嚴重,工程師基本屬於無產階級。這個問題也不存在了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

正常來說能力在人群里呈正態分布,我們可以不失一般性地假定資本家和無產階級在這方面應該是同分布的(先天因素)

考慮到無產階級的龐大基數

精英裡面沒有無產階級出身沒有佔到同樣的比例呢?


我們到底應當怎麼定義精英,是問題的出發點。


補充1:

我不想顯得很虛無主義,但是一代精英的發跡和個人奮鬥之間的相關性有多大,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從改革開放以來前幾波風口的情況看,發家致富這件事情在不小的程度上呈現隨機性,或者說,類似自然選擇。


首先,所謂社會精英這種所謂身份是建立在教育和資本的基礎上的。
精英的定義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重要了。
1,無論是商界精英,也就是銀行家,資本家抑或所謂政界精英。其身份都建立在龐大的資本的基礎上。
2,多數銀行家不從事一切真正對社會真正有益的勞動。其作為所謂精英階級,工作就是剝削他人勞動,舉例,二十世紀的幾次資本家剪羊毛。對比實業資本家,其連工作機會都無法提供。所以這是馬主義者要打倒的對象。
3,實業資本家(董事會)作為實業企業的擁有者,其剝削的,是公司所有員工(無產階級)的勞動。公司所有員工,從總經理到底層白領甚至藍領都不擁有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由資本家提供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由員工(從高層到底層)進行運營以及生產。本質上,依舊是階級對階級的剝削。
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看,精英兩個字象徵的就是剝削。
有一部分的「精英」是擁有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的中產階級(IT等行業)。但是從精英一詞的原意(泛化之前的意思)來考量的話,題主題中的所謂精英指的就是銀行家和實業資本家。
而如上兩個人群是剝削階級,是吸人血汗過活的階級,是馬克思主義道路上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敵人。
這種「精英」,不打倒?
————————————————————————
歡迎來撕,只求帶腦子


馬克思主義當然是最反精英的了,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理想和追求是實現每一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而不是少數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所謂精英)。由於歷史和社會發展限制,統治階級和少數精英佔有了大量社會資源使得階級兩極分化與固化,阻礙了大多數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例如精英階級有優良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以及未來的發展平台,屌絲們除了埋頭讀書高考(由於教育資源不平衡還不一定考上),考上了還沒有好的發展平台),同樣也是由於生產力水平限制和歷史的局限,精英本身的主觀能動性也起一定作用,因而共產主義事業也表現為一些具有較高政治覺悟的精英領導其他人民為爭取本階級自由和全面發展的權益而開展的階級鬥爭。


我們相信成為精英與否在先天因素之外,後天的環境也是極為重要的,你所說的弱者,他們很多只能擁有最基礎的教育,即便他們本來可以成為精英,也已經被現有的精英維護的制度扼殺了。從這個角度而言,馬克思主義的理想非但不反對精英,而且給予我們成為精英的機會,它本質上鼓勵我們健康地發展自我,鼓勵大家公平地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依靠一套傾斜的制度人為地創造精英,現實存在的精英只是假象而已,讓他們活在貧困山區,他們還能當精英嗎?又必須指出的是,精英並不意味著財富的聚集,比如我在某一行業有著非常的能力,我就可以被認為是精英,但是資本主義卻偏向於用金錢衡量人的一切,反而縮小了精英的定義,故而是真正反精英的。


精英理論其實就是扯淡的,統治者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東西。

「精英」一詞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法國,意指「精選出來的少數」或「優秀人物」。

精英理論認為,社會的統治者是社會的少數,但他們在智力、性格、能力、財產等諸多方面超過大多數被統治者,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影響和作用,是社會的精英。

其中極少數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團,掌握著重大決策權,他們的政治態度、言行,對政治發展方向和前景產生重要影響,決定著政治的性質。認為必須分析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質和規律。

這個跟馬克思主義沒關係,兩者沒法放在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有哪些政治正確的東西是正確的?
如何看待微博用戶@匕禾頁MoRn_07 自殺?
如何看待台灣高雄「壹番堂」麵館拒絕接待大陸客人?
如何看待江西女收銀員被打調解時的自殺事件?羞辱對方,間接導致對方死亡要付刑事責任么?
如何評價苗阜王聲的這段視頻?

TAG:政治 | 資本主義 | 精英 | 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