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總要靜下來才能思考?
思考人生,想明白一些問題,想清楚一些事情,好像很少能在忙碌的空隙中或者某一瞬間完成,而需要常說的,沉下心來,安靜下來等等平靜空閑的狀態,為什麼?
我們的大腦是個很有意思的玩意兒。
大腦在一定程度上資源是有限的,換而言之,在進行一項「認知任務」的時候,大腦會進行資源分配,以把不同的資源送到需要的地方,而保證資源怎麼分配的就是我們的「自我控制」。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自制力。而「自我控制」的運行也是需要資源的(就好像我們政府的一樣),幾乎可以認為「自我控制」和「認知努力」是消耗大腦資源的主要形式。
所以,我們在進行認知努力的時候,自我控制力就會減弱。有心理研究證明,一個人要在兩分鐘內記住一串7位數的數字,並且作為首要任務,這是假如有人端著甜點讓你選一種,這時你儘管大腦中填滿了這些數字,注意力集中在紙上,但你還是會分一部分注意力到甜點上,選擇自己喜歡的甜點。「人在有著認知任務在手的時候,這時受到誘惑的影響,往往會屈從於誘惑」。
唔,所以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最好不要有使你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在你旁邊,因為這時注意到那些事物,自己的大腦資源就會被佔用一部分,從而不能很好的思考問題。你以為喬布斯真正思考問題的時候,坐在地板上,周圍空無一物是在裝逼嗎?
事實上,自我控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人們往往在進行自我控制的時候,比如看到甜點,但努力使自己不不去想甜點想把注意力集中在認知任務上(不去想甜點,你想到了什麼),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那麼在面臨一個新的認知任務的時候,你幾乎沒法進行。在心理學中,這又叫自我損耗。
一項實驗中,受試者要經歷自我損耗,旁邊放著餅乾和巧克力,但是收到警告不能去吃那些東西,只能吃手頭上僅有的小蘿蔔和芹菜(草,不讓人活了),他們嚴格的控制住自己想吃巧克力的想法,接下來讓其記住一串多位數的數字,或者進行一項較為困難的認知任務,與對照組相比,他們更容易放棄。
所以,安靜的條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你不必經歷自我損耗,其實還是有限資源分配問題。
只聽過去咖啡館思考問題的,比如薩特;
去酒吧還是喝酒調情吧,別想太多了。更準確的說法是,「人總要靜下來才能相對理性地思考」。
在面對紛繁事務的時候,人容易被各種事件所干擾,被因為各種事件引起的情緒所干擾,被自己被引發的各種行為所干擾,所以雖然也能思考,但是通常比較難以運用理性思維。大腦是個單線程的CPU,別指望它像真的CPU一樣能並行處理多個任務。安靜的環境能讓人減少干擾因素的大腦資源分配,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該思考的事物本身。
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
我本人來說,有副交感神經衰弱,具體表現就是,我安靜的時候沒辦法思考,會陷入極度的暴躁。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對於負責注意力的神經鍛煉問題。
人不光有物理肌肉,還有神經肌肉。
內存只有那麼多,線程太雜分配不過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為什麼人總要餓了才能吃飯?
其實兩者沒有必然聯繫
人生,需要一些時刻,慢下來,靜下來,感恩那個給你生命的人,讓你體會這世界的種種;感恩那些幫助你的人,讓你體會人間的真情;感恩那些需要你的人,讓你感受自己的價值;甚至,感恩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讓你明白成長的意義。
沒人看,原答案刪去。
我怎麼感覺遇到糾結的問題,再怎麼思考也不好做決定,每方面都有優劣好壞
為啥我感覺我在思考的時候嗨的一比。。。當然了,環境是很安靜的,但是自己就會很亢奮。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哥倫布和鄭和?以及中國這個民族?和外國民族相比?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人可以上綱上線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部分男性「看不起」女性?
※《V 字仇殺隊》里的思想理論是什麼?